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霸三国-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打败王奇军还难。
孙策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半响才道:
“吕布士卒仅剩不到两万,现在又带走了一千精锐,剩下的一万余人,随时都可以听从我的号令,我们就再战一场,不成功,立刻撤退!”
“少将军英明!徐庶军定然不会这么简单让我们撤走,让下官先去准备准备,以防万一!”鲁肃静静的道。
自动忽略了孙策话中包含吞并吕布军的意思。
他内心也有点无奈,追随孙家以来的第一战,除了拦阻了王奇军一段时间外毫无成果,这还是王奇军不热衷于主动的进攻的缘故。自己虽然早就预测到王奇军有可能会在攻克广陵后包抄自己,但是没想到王奇军竟然来的这么快,以至于本来的准备根本没起到作用。现在联军已经被逼得撤退,自己这个军师,实在是难辞其咎。
接下来的战事比较血腥,不管是前去攻击合肥的吕布军,还是准备攻击淮河水寨的孙策,全都把这一战,看成了决定性的一战。士兵和将领们全都准备倾尽全力,疯狂杀敌。
王奇和众多谋臣制定的计策,岂是吕布这样的莽夫所能识破的,当吕布的大军还没到合肥时,就被合肥城外的很多小巧机关弄伤了不少人,虽然没造成实力大将,但对士气却是一大打击。
随后,到了城前的吕布,发现本来守城器械就比较充足的合肥,现在竟然又多了几十台的床弩,第一次试探性的攻城,就轻易射杀了己方几十人,让吕布不得不考虑采取其他措施。那些从战舰上拆卸下来的床弩,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攻克的。发现没法将守军引出来的吕布,在得知后方孙策开始撤退后,也只得主动向舒县方向转移。
孙策攻击淮河水寨的行动还是和前几战的结果一样,无功而返。略有不同的是,这次由于吕布不在,王奇军的两员大将黄忠和关羽,主动出寨迎战孙策,蒋钦,周泰三将,一阵厮杀,竟然是孙策军抗不住,率先败退。
不过万幸和不幸的是,王奇军并没有趁机追击。让埋伏在后阵的鲁肃在庆幸这次真败没多大损失的同时,也为不能伏击王奇军而暗暗叹息。
五天之后,王奇军顺利的在合肥会师。
不能围歼聚集在寿春的联军,让王奇稍微有点遗憾,但听说说鲁肃在撤退时,布下了连续几道的伏击,而徐庶基本上没中计,却也只能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鲁肃的具体作战才能不如徐庶,但是他的大局观念,绝对远在徐庶之上,这次应该是早就预料到了结果,才会有所准备,徐庶能不中计,则是全靠他的作战才能。
虽然让孙吕联军主力撤退到了到了舒县,但王奇并不着急。接下来的战斗,一个是进攻舒县的孙吕联军,还有一个就是让白龙舰队渡江攻克牛渚等地,直插孙家的老巢。不过他的白龙舰队虽然强行进入了巢湖,但所受的损害也还是比较大的。想要渡江作战,还得在濡须坞好好的休整一番。
舒县现在面临着合肥和巢湖两面的压力,对于孙吕联军来说,并不见得形势变好了多少。不过鲁肃却胸有打算,拒绝了吕布关于撤退并更好防守皖城的建议,不准备再继续南撤了,而是一面重修城防,准备抗击王奇军,一面却偷偷派出一彪人马,前去偷袭濡须坞。
       ☆   ☆   ☆
就在王奇这边成功包抄孙吕联军后路,逼得联军后撤的时候,回到襄阳的周瑜,也终于和永安的刘璋军联系上了。
实际负责刘璋军事务的是别驾张松,在接到周瑜的书信后,立刻回信表示,愿意配合周瑜行动。
永安居于长江上游,而刘表所在的江陵恰好在下游,如果一路军从上游顺水而下,一陆军从陆上正面突破的话,定然能让江陵城首尾不能兼顾,轻松被克。周瑜打的就是这方面的主意。
张松也是一个妙人,他早就知道王奇难免要对刘表动手,到时居于上游的自己,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所以在这方面已有准备。大量的船工和木材早就囤积完毕,接到周瑜的书信后,立刻沿江造船。放出消息,准备待周瑜派过来的队伍一到,就顺水而下,直取江陵。
       ☆   ☆   ☆
长江下游的江陵,几个青年正在水边饮酒,一人突然指着滔滔的江水惊叫道:
“诸位快看!那是什么?”
滔滔的长江上游,竟然流下来一片暗红色,如同鲜血一样的水流。
“不好啦!不好啦!河伯发怒了!大家快跑呀……”
普通百姓看到这样的情形,自然觉得是什么怪异之事,第一个反应就是逃跑。
这些个青年都是有才学的人,看到这种异象并没有惊讶,反而是好奇的走到河边观看。
“这是木屑!”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将从水中捡起了一点东西,仔细看一下,正是细碎的木屑。
是大量的木屑长时间漂流在江水中,因为浸泡时间过长,让木屑发黑发红,水浪翻腾,导致江水看起来就象是鲜血一样殷红。
一个羽扇纶巾的青年本来正轻摇折扇,听到旁边青年的话,突然说道:
“不好!诸位快随我去见使君大人!”
…阅读推荐:封神天子 ; ; ;风月帝国 ; ; ;
 
*****************************************************************************
第二百十三章卧龙凤雏



“什么?你们说在江水中发现了大量的木屑?”刘表大惊的站了起来。
他面前现在正站立着刚才在河边看江水的那群人,他们都是水镜书院的优秀学生,为了在老师和刘表面前表现一下,几个青年七嘴八舌的争着将自己看到的情形禀告刘表。
刘表并非愚人,这样的事情虽然没法直接做决断,但明显是上游在大量制作木器,而联想到现在正在和周瑜交战这一事实,刘表很难不把他联系到造船上去。
听到刘表的疑问,一众青年都肯定的点了点头。
“有多少木屑?”司马徽州了一下眉头。
这几个青年都是他书院的学生,这次他自己被被刘表请出山,学生们自然也一起跟随了。不过他从没想过让学生们过多的参与到刘表和王奇的战事中去,刚才那几个学生争名夺利的表现,也让他非常失望。
司马徽这样一问,这几个青年顿时有点面面相觑的感觉了。他们只顾着回来报告刘表,好称一称功劳,那里想过算一下到底有多少木屑。就算想过,这么一大片的暗红色江水,也不是他们能够估算得出的。
“大概是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一个青涩的声音响起。
正是刚才提议回来报告刘表的那个羽扇青年。
司马徽满意的注视了一眼刚才说话的青年,他刚才问的,其实就是想知道木屑到底是从多少船上下来的。
“五百艘?呵呵!一艘江船满载百人的话,则可以运来五万人,如今我军在江陵总共才五万兵马,周瑜好算盘呀!”帐下一个面貌丑陋的谋臣说道。
“哦!士元难道不觉得周瑜是准备顺水南下吗?”刘表问道。
那个面容丑陋的谋臣正是庞统,因为在襄阳撤退时有杰出表现,已经被刘表征为谋臣。
“是否南下不好说,不过五百艘江船,却绝对不可能!”
“刚才孔明说有五百艘船,难道是假的吗?”司马徽出言道。
羽扇纶巾的自然是本来尚在水镜书院读书的诸葛亮了(打扮参考三国演义),他一则是追随老师,再则也是他叔父诸葛玄目前在刘表帐下做幕僚,尚未加冠的他,也不得不跟来。
“的确是假的!”庞统还没回答,诸葛亮自己就说了。
“你刚才不是说有五百艘江船?”刘表不悦的道。
其他众人也大都面带不满,如果不是看在司马徽和诸葛玄的面子上,恐怕都已经出言相斥了。尤其是刚才和诸葛亮同来,却没法答出有多少木屑的那几个青年,更是面带嘲讽,言露不屑。场上没有变脸色的,也就只有面容丑陋的庞统和了解自己学生的司马徽了。
“学生只是说有造五百艘江船的木屑,并没有说他们有五百艘江船!”
刘表微微皱了皱眉,这个,还真是自己疏忽了,不过你刚才话中怎么不说清楚。
诸葛亮继续说道:
“永安张永年,和朝廷的周公瑾,都是盛名之辈,如果是真准备顺水南下偷袭江陵,自然是暗中行事,生恐走漏了风声!如今却是大张旗鼓的在河边造船,让木屑顺水而下!其目的,无非是打击我军的士气,同时让我们将主力都撤到沿江一带,以致疏于北线防守!”
看到这么多木屑漂流而下,是人都可以猜到造的船有多么的多。到时知道此事的战士,定然会心存恐惧。
“他们也的确在造船,只是数量应该没这么多!如果我们不抽调人手过来防守江水,就容易他们登陆包抄,如果抽调大量人手,则容易被北线的周瑜军主力击败!他这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呀!”庞统在一边接道。
刘表的众谋臣愕然,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计较。能从木屑顺江而下判断出周瑜军主力准备顺江而下,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谋臣了;至于分析出这些木屑是假的,主要目的是引刘表军主力南防,则绝对是一流谋臣的本事,至于最后一点,周瑜其实两手都做了准备,则是完全出乎众谋臣的预料之外。
“不错!”诸葛亮佩服的朝庞统点点头,补充解释道:“就算上游不造船,我们也得派兵驻扎,防止他们从水路南下,但是现在有了他们大量造船的消息,我们就更得调更多大军防范,这也正是周瑜想要我们做的!至于北线,不管兵力多少,周公瑾的部队都会趁机进攻,敌众我寡,两面作战,最不利我军!”
“那该如何是好?”刘表惊道。
“分兵迎敌!”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说话的正是庞统和诸葛亮。
听到对方说的话,两人不由相视一笑,互生钦佩。
“哦!两位先生有何妙计?”刘表激动的站了起来。
虽然不喜欢庞统的丑陋面容,也不喜欢诸葛亮的故做深沉,但对于礼贤下士这一点,刘表还是做得非常充足的。当初祢衡对他狂妄的不得了,他也只是淡淡的笑一笑,没有追究,从一点上来说,刘表比王奇还强。
“使君勿虑,水上那路敌军,请尽管交给小生处理,至于路上那支,还是交给士元师兄来应对吧!”没等庞统说话,诸葛亮就已经抢先应承了。
边上的司马徽和书院其他的几位贤者看了,都微不可查的紧了紧眉头。
刘表看到诸葛亮又来故做深沉,虽然心头不悦,但面上还是宽容的笑道:
“好!我就拜你二人为军中司马,协助蔡中蔡和两位将军迎战周瑜!”(?)
“诺!”两人躬身领命。
       ☆   ☆   ☆
庞统和诸葛亮刚一告辞出城守府,庞统就一把拉住诸葛亮的手问道:
“孔明!你是怎么回事?当初先生不是有明训,我们只出策,不出力,决不正面和王丞相为敌的吗?”
“哈哈哈!士元兄!那周瑜才能虽然不错,但决非你我二人联手之敌!如今王丞相扫平天下之势已成,决非人力所能挽回!不过你我都是豪杰之士,难道不想在这最后一战中,显露一下我们的才名吗!至少,败的话,也要败在未来的君主手中!”诸葛亮眼睛一闪一闪的紧盯着庞统。
“江南多贤士,江东多豪杰,孔明如何说这般丧气的话!”庞统扭过头去。
他并不是不想给刘表出力,只是他知道诸葛亮对汉室正统观念十分重视,如今的王奇虽然名义上尊重天子,但实际上却是在天子已经成年的情况下继续独揽朝政,加上偶尔的一些表现,聪明如庞统诸葛亮,自然能看出王奇的不臣之心。偏偏目前的情况,却是诸侯根本无法和王奇抗衡,王奇夺取天下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在庞统的内心,还是希望王奇能够早日扫平天下,结束乱世的。所以在听到诸葛亮竟然准备插手对抗王奇,还把自己也拉下水的时候,自然有几分不悦。
自己的心思,诸葛亮应该明白。现在这样做,无疑是故意拉他入水。他自然要找诸葛亮一个解释了。对于现在诸葛亮说仅仅是为了和王奇一战这个解释,庞统并不认同。
“士元兄!王丞相天纵之资,虽然亮无法接受他代汉而取之,但对他的才能,却绝对是万分佩服的!能和王丞相公平一战,绝对是亮平生所愿!刚才所言,句句出自真心!如果失败,亮愿不食祁粟,但不会逆天下民心而行事!”诸葛亮言辞恳切的说道。
天子刘协昏庸无道的事情,天下已经人尽皆知,尤其是王奇自编自演了几次苦肉计,让刘协残暴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相反,王奇却通过不断的善举,赢尽了天下民心,上至文人士子,下至贩夫走卒,都在称道王奇的政策。诸葛亮虽然心存汉室,但那也仅仅是凭着一腔报国保民的热血罢了,天子没见过,普通老百姓却是常见的,真要有利于百姓,诸葛亮也不会死板的要维护昏庸的君主。
在看清了这一点后,诸葛亮坚决抵抗王奇的心思并不是强烈。想要和王奇一战,只是一种不服输的性格使然。他就是喜欢挑战强大,喜欢挑战不可能。站在弱者的立场上去对付强者,才更能显示他的才能。刚才的一番话,到有一半是出自真心。
庞统也不是甘于寂寞的人,听到诸葛亮这番说辞。虽然心中有点怀疑,但还是开朗的说道:
“好!先生曾给我们取号“伏龙”“凤雏”(情节需要,让他们有这两个外号),称得一可以安天下,就让我们两人联手一次,看能不能抵抗住王丞相的大军!”
“好!”两人紧紧的握住双手。
       ☆   ☆   ☆
在襄阳的周瑜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计谋已经被人识破,就算知道,他也不会为此担心什么。这次的安排,就算是全都公布出去,敌军也不见得有办法破解。
“将军!如今襄樊之地,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安抚,已经基本归顺,大军休整也基本结束,我们什么时候继续南征!”副将高顺期待的问道。
虽然已经知道周瑜又派了一支奇兵去对付江陵,但相信正战才是王道的他,自然觉得只有正面攻克城池,才是真正的胜利。
“高将军莫急!我正在等江陵城的细作和布在当地的探子,等他们敌军的情况和此地的地理汇报上来,就是我军出征之时!”周瑜从容说道。
“报!江陵有消息传来!”
“哦!快逞上来!”
周瑜看完信息后,微微皱了皱眉。
“刘表可真是胆大呀!竟然一面令人沿江设防,一面又派兵前来长坂坡设寨,看来应该是有所依仗呀!”
“刘表本来就兵少,如今再分兵的话,绝对不利防守呀!”程昱也有点迷惑。
旁边已经归降的蔡瑁立刻进言道:
“将军!长坂之地虽然无险可守,但是有一小河在境内,只有一桥可以通过,如若南军据河而守,我军必然不能轻易南下!不如另则他途!”
“哦!过长坂桥是南下的最近道路,难道德珪(蔡瑁字)还有什么更好的途径不成!”周瑜问道。
“这个!更好的途径没有,但是长坂东南的麦城,却也是南下江陵的一大便利之所,路途虽然远了点,但至少不用正面对抗南军!”蔡瑁谨慎的道。
上次因为不肯绕道而被周瑜水淹,这次是再也不敢走捷径了。
“麦城!”周瑜点点头,随即正式下令道:
“好!有德珪这个本地向导应该没问题!这样吧,这次就有德珪陪同高将军为先锋,抢占麦城,方便我军南下!”
       ☆   ☆   ☆
周瑜这边紧锣密鼓的开始了对刘表的最后一击,王奇那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濡须坞一直以来就是南方军镇传统的水寨,这里面既有各种各样船舶制造材料,还有大量的熟练工人。在这些人的努力工作下,白龙舰队的船只很快就全都修缮一新。
王奇还特地下令让船坞加紧作业,制造一批运输船只,便于自己运兵从水路去攻克江东。
虽然孙坚已经亲自领军到牛渚设防,但王奇还是决定将牛渚作为主攻方向。
一则是现在到了扫平天下的最后关头,为了尽快收伏江南的民心,自己最好是一场正面破敌战的胜利来进入江东;再则,是因为自己全力攻打牛渚,必然牵动在舒县的孙吕联军,如果他们贸然行动,自己就可以半道而击,说不定还会引起联军内部的矛盾。如果不动的话,自己就可以轻松将仅有三万的孙坚部吃掉,再回头对付还有近七万人的孙吕联军。
只是王奇并不知道的是,此时在濡须坞中待命的船队附近,已经来了一帮神色异常的人群,看他们袖中,腰间鼓鼓囊囊的,就知道里面藏了不少东西。
白龙舰队面临着一次考验。
…阅读推荐:封神天子 ; ; ;风月帝国 ; ; ;
 
*****************************************************************************
第二百十四章高手过招



濡须坞虽然在王奇的控制之下,但里面的船工,却还都是原来的那批人。当然,这些熟练的船工,也正是王奇最看重的地方。
王奇已经叫人调查过,知道这些船工大都是几年以上的老人,不少人在吕布来之前就已经在船坞了,其他的大部分人也都对吕布心存不满,所以王奇到也不用担心这些工人会继续忠于吕布。
只是王奇不知道的是,作为江东几大诸侯之一,孙坚对于这个濡须坞也垂涎已久。里面密布的孙家探子,比忠于原主人吕布的人还要多。在这些内应的帮助下,鲁肃派出的细作很快就混入了船坞中。
虽然王奇的防备不是很森严,但基本的防卫工作还是做得很到位。人来人往,很少有大量空荡的地方。大多数船上更是人声鼎沸,不可能给细作们破坏船只的机会。细作毕竟人少,此时如果下水凿船,两人凿一艘的话,也还不如船上人补的快。
这些细作们一时找不到好机会,只得静静的等天黑。到时船上的人都上岸休息或睡觉,再正式前来破坏。
其中一人闲着没事,看到旁边一艘甲板空荡荡的船上,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在玩耍。暗想,能在战舰上的自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是能绑架一下这个小子,说不定还能额外的立下一个大功。
心中有了决定,就趁人不备,悄悄的朝那个小孩靠了过去。
“来!小弟弟!叔叔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