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2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死亡的消息传来,不少蒙古人士气下降,心浮气躁,很多蒙古将领都向舒尔特建言撤退回去,不去追击汉人军队了。

    但舒尔特知道不追击不行,他得到多隆的传信,必须去解救多隆,否则上面追究起来,多隆这个满清宗室将领因为他死了,军队覆灭,他是要被弹劾的,回去就得下大狱,蒙古人是大清的二等人,可不能斗的过一等人的多隆,所以他只能牺牲属下和同族同胞,还有其他的蒙古同胞,来完成任务。

    他知道对面的这支军队并不多,总兵力不过三万七八千人,前面和多隆的六万人对战,在这里阻击的敌人一定不多,不过几千兵马,如果五六万兵马打不过几千兵马,那么他这个固山额真,提督,应该去死了。

    (本章完)

第602章 夜太黑,停战() 
第一道防线田显他们阻击了蒙古骑兵五个小时一直到天黑,第二道防线虽然比第一道防线略窄那么一里地,可是这里更加宽阔平坦,没有那么复杂的地形,只有三座小山丘,后面就是长达一里半地的开阔地带,虽然有些起伏,可起伏不大,这对于骑兵来说,简直就是天然的战场,只需要一千蒙古骑兵就能让田显的一千多主力步兵,剩余的七百多骑兵崩溃或者战败。

    因为要论骑兵战斗,还是蒙古骑兵最拿手,也许这些年这些蒙古骑兵把他们的作战技术和作战技能都荒废了,可再荒废也是蒙古骑兵,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这支蒙古骑兵很多骑兵都跟随着阿济格,博洛,李成栋,刘良佐他们一路从北方打到了南方,然后被从南方调回去戍卫京师。

    因为时间和兵力的原因,第二道防线比起第一道防线来多了很多战壕,但少了很多机关布置,这中间一里多地的空间内,都没有挖陷马坑,只有一些别马脚的坑洞,但这好像阻止不了蒙古人,他们只需要凭着先前的经验,派遣骑兵下马走在前面,然后一路把这些别马坑填上就行了。

    看到这一切,张强也为田显接下来的战斗担心。

    不过因为天黑,因为蒙古人吃了很大亏,损失了八千多骑兵,还有两千多伤员,总兵力损失了一万多人挂零,因此蒙古人的将领舒尔特显得十分的小心。

    他派遣一千骑兵后退到第一道防线后面的开阔地带扎营,支起帐篷,然后派人把那些伤兵,尸体都搬到营地里面去,再派遣了两千骑兵驻防,接着为死去的骑兵举行了火葬仪式,派遣斥候骑兵摸清周围的地形和田显他们的布置,才再聚齐将领们商议如何行动,这一耽搁就耽搁了两个小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而前方的战斗显然没有因为天黑下来而结束,而是更加惨烈了。

    开头多隆命令炮兵用拆下来的十门几千斤重的红衣大炮攻击田斌列阵的军队,而田斌大意了一下,没有率先反击敌人,吃了大亏,一顿炮火轰击下来,千里转战的士兵们大乱,用了好半天才稳住阵脚,后退了一里多地,自己的炮兵成了最显眼,最凸前的目标。

    炮兵们猛烈的进行反击。

    田斌这一路跑来,也拆了几座县城的大炮,但实在太重了,跟不上部队,他手里的火炮只是清军仿制华夏军的十二磅火炮最大,虽然也有两千五百斤,可最终还是留了十几门,带到了现在,其他的都是一些清军和明军的小炮,以及仿制的9磅炮和十磅炮,最多的当然是便于携带的六磅炮和三磅炮,四磅炮了。

    虽然仿制品因为金属材料不过关,工匠工艺不过关,制作的工艺和华夏军有千差万别,质量上总体来说不行,可总体上说,这重量肯定比明军以前的火炮和清军自己制造的火炮要轻很多,不能和敌人从聊城拆下来的十来门几千斤的红衣大炮的射程相比,但作为步兵的伴随武器,落在曾经是金华义军的田斌手里,以及那些军情部的情报员,现在是叛军士兵和军官的兵将们手里,玩的当然要比清军要好。

    反击一开始,两边的重炮,十二磅炮就迅速的敲掉了敌人三门红衣大炮,杀伤了几百清军炮兵。

    清军反应过来,马上回击,炮弹在他们四周不断落下,红衣大炮放在城头能打十里远,放在山地上,台子上也能打七八里远,可现在多隆的炮兵们把他放在五里地距离上,这十二磅炮就能够着了。

    顶着敌人的炮火,炮兵们对敌人炮兵展开猛烈打击,被敌人的反击摧毁一门大炮以后,依然每三分钟一轮的打击敌人的火炮,一会儿,敌人的火炮被敲掉十几门,红衣大炮也被再摧毁一门,清军害怕了,炮兵们一哄而散,后边的满清骑兵飞快的跑上去,一顿砍杀,几十颗脑袋的代价把炮兵们驱赶到了原先的阵地上,继续攻田斌他们的炮兵。

    炮战进行中,其他口径和重量的火炮也加入打击,华夏军的炮兵运用肯定是先反击敌人的火炮,而清军的炮兵运用是用来打敌人步兵和骑兵的,于是就造成了清军不得不反击田斌他们的火炮,能够得着的打击田斌的火炮阵地,够不着的还在打击田斌的军队。

    这边炮火横飞,那边田斌的军队死伤惨重,很快伤亡两千人,很多队形都乱了,不得不重新整队,镇压那些企图逃跑的士兵。

    而多隆抓住机会马上命令汉军旗和绿营士兵冒着田斌的部队的炮火行进,逼近敌人。

    清军不是没有损伤的,虽然在打击敌人的炮兵,可还是有九磅炮和十磅炮能对行进中的清军进行反击的,于是在清军靠近了三里地以后就遭到了田斌军的炮兵打击,虽然是实心弹,可也让清军损失惨重,尝到了田斌军队曾经受到的损失和痛苦。

    不过多隆的意志坚定,反正那些绿营和汉军旗都是汉人,死了该死,死了为这次战役做贡献,为他的顶戴和他的生命延续一点时间。

    随着队列接近田斌的军队,汉军旗作为主力部队遭到更多的火炮的打击,不能用来反击敌人的小型火炮,迅速而准确的在汉军旗队列中收割清军士兵的生命。

    汉军旗虽然是清军的正规军,是作战部队,一向以比起绿营兵更能打,意志坚定著称,可面对如此多的火炮的打击,惨重的伤亡,近一千兵力在没有冲到敌人的两里地上就非死即伤了,很多士兵开始摇摆不定,脚步慢下来了。

    这样他们就造到了更多的火炮的打击,伤亡更重,有些后头的士兵已经开始逃跑了,结果满清骑兵冲上来毫不犹豫的将他们砍死了。

    一里地,五百多米距离,正是六磅炮开火的最佳距离,也是最有杀伤力的距离,汉军旗死伤的更加严重了,两千人倒地,汉军旗清军队列已经摇摇欲坠了。

    看到敌人的火炮一个一个的把自己的火炮摧毁,多隆的心在滴血,马上命令撤退回来的蒙古骑兵袭击两翼的田斌军的重炮阵地。

    同时派出了新军镇的清军骑兵加入对敌人阵列的冲击,他带着中军也冒着炮灰继续前进,进入了三里地范围内。

    两翼的绿营兵早已崩溃了,他们在六百米距离上就开始转身逃跑,被满清骑兵一次一次的砍死,逼退,不得不继续前进冲锋。

    看到清军的狼狈样,尽管自己的士兵和炮兵也在承受损失,损失还比清军严重,可田斌很是开心,因为敌人进入了自己一方作战的节奏,该是清军承受痛苦的时候了。

    (本章完)

第603章 实际的情况是这样的() 
目前的战斗还算可以,相比他和鳌拜每次遇到华夏军都被压着打的惨象,多隆绝对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自己的士兵只要推进到敌人跟前,就能凭借着兵力优势一举摧毁这些逃奔了千里的叛军士兵。

    他们的作战意志肯定不如自己带领的满清士兵坚定,敌人已经崩溃了两次了,只要再加一把力,敌人就会被击溃,到时候全部骑兵出击追击,很快这场战斗就赢了。

    “派人去催,让他们加紧进攻,加快速度,不要那么慢腾腾的了,必须尽快逼近到弓箭的杀伤距离上。否则,让他们的将领提头来见我。”多隆恶狠狠的对身边的传令兵喊道。

    传令兵马上把消息传达给外面的传令兵,然后传令兵带着多隆的命令,飞奔而去。

    多隆举起千里镜,这是荷兰人送给他的单筒铜质望远镜,拉开,朝着两边看去,自己的炮兵被敌人压制了,十门红衣大炮已经只剩三门了,前方剩下一门,后边六里地山丘上还有两门,前面的哪门在四里地的山丘上,就在自己身边不远的后边山丘上。

    为了拖带这十二门大炮,他把聊城的牛都搜刮来了,要不然战马和驮马都拉不动,或者回陷入松软的土地里面,只有牛力气大,能拉动这些几千斤重的大炮。

    他的行军速度也被拖慢了,新军镇带的大炮和对面的叛军的大炮差不多,最重的也不过是两千五百斤重的十二磅炮,不过有点少,这是因为他们的编制里面火器部队太少了,只有区区的四千兵力,两个新军镇的火器部队加起来不过八千兵力,总兵力只有对面的叛军的一半。

    其他的都是辅助和支援的,以及不懂如何组建新军镇的那些满清老爷们别出心裁塞进去的冷兵器部队,对这个,和华夏军战斗了无数次的多隆还是有经验的,可这些部队虽然归他指挥,怎么编组,多少兵力不是他定的。

    所以他也没有办法,知道他们的火力薄如,所以把聊城的库房里面的以前缴获的明军大炮以及明军制造的红衣大炮都带来了。

    而对面的叛军他知道他们已经把新军镇的部队改编成同洪承畴的新军镇部队差不多了,洪承畴的清军新军镇部队则是仿照华夏军建立的,所以火器部队要比冷兵器部队多,不过洪承畴建立的时候不过是华夏军刚刚从金华义军改名为华夏军不久,所以和现在的华夏军几乎整军都是火器部队一样,他们还保留着相当多的冷兵器部队,也不是太注重火器部队的专业化,单一化。

    “轰隆,”一枚炮弹突然在膛内爆炸,清军的炮兵阵地上最后的两门红衣大炮其中一门因为士兵放了火药太多,承受不住的大炮突然炸膛了,一下带走了十来个正在操作的清兵和民夫,这下剩余的炮兵不敢操作了,纷纷丢下大炮逃跑。

    于是他们被忠诚的执行督战命令的满清骑兵砍杀了。

    多隆弄死那些骑兵的心都有了,好赖把他们赶回去啊,你们就这么弄死他们,谁来操作大炮啊,谁知道放多少火药,大炮能打到敌人的阵地上而不是炸膛啊。

    随着这起事故的发生,其他操作火炮的清军新军炮兵纷纷逃跑,结果更加混乱了,在被驱赶回来以后,很多人动作错乱,多放了火药,或者多放了炮弹,总之,那些火炮接二连三的出事故,顷刻间有十几门火炮炸膛,伤亡近百名炮兵,炮兵们变得更加畏首畏尾了,于是错误频繁出现,炸膛的火炮每隔几次射击有有一次,清军的火炮顿时减弱下来了。

    随之而来的是田斌的炮兵们把更多的火炮投入到轰击前面作战的汉军旗和绿营兵身上,伤亡开始增大,汉军旗兵冲到了三百米距离上遭到了六磅炮和三磅炮的轰击,冲过去的骑兵遭到了火炮散弹的打击和保护大炮的步兵的攻击,弩箭,弓箭,标枪不要钱的落到了蒙古骑兵和新军骑兵身上。

    新军骑兵大都是汉人或者满清骑兵组成的部队,这下满清骑兵也出现了伤亡。

    而汉军旗和绿营士兵开始出现了更多的逃亡,多隆不得不把满清步兵派上去,在背后射箭,阻止他们的逃亡,他的中军行进到了两里地,一千米距离上,而新军则逼近到了三里地距离上。

    终于汉军旗士兵咬牙向田斌的军阵前面发起了冲击。

    无数的弩箭,弓箭在八十米距离上对他们展开打击,箭雨在他们头顶上肆虐,很多汉军旗士兵好绿营士兵咬牙顶着箭雨冲锋,盾牌举在头顶上躲避弓箭和弩箭的伤害。

    接近了以后,怒吼一声冲进了刀盾兵阵型里面,展开肉搏战,而弩兵则退后到了三十米,刀盾兵的后方,田斌军阵中间的火炮和两翼的火炮迅速后退到了长枪兵和将领卫队中间的空隙,重新布置起来。

    很快凭着人数上的优势,一波又一波的汉军旗士兵打垮了刀盾兵,冲向弩箭兵,弩箭兵纷纷后撤,退到了火枪兵后面,继续保持压制。

    火枪兵纷纷展开射击,自由射击,掩护刀盾兵和弩箭兵败兵退到自己身后重新整队。

    而长枪兵迅速的跑到火枪兵后面三十米等待,和他们随行的刀盾兵举起盾牌给他们支起防护网,不让敌人突如其来的弓箭杀伤。

    而前面的火枪兵顶着敌人的冲击,连续展开排枪枪毙战术。

    两边各两千火枪兵排成两排,错开射击,一次齐射,就让前面无数挥舞着大刀长矛,盾牌,狼牙棒,怒吼着冲过来的汉军旗士兵倒地成千人,将他们的冲击速度慢下来,让汉军旗士兵不敢再向前,只能用弓箭手压制,他们缓慢的靠过来,这给了火枪兵装弹的时间,第二轮齐射来了以后,汉军旗和绿营士兵直接崩溃,一千五六百人瞬间倒地,两次齐射,他们就损失了两千六百人,这仗没法打了。

    聪明一点的绿营兵迅速的向两边山坡上逃窜,有的跳入旁边的湖泊里面,这下满清的骑兵也没有办法把他们抓回来了,因为几千汉军旗和绿营士兵裹挟着他们后撤,他们毕竟人少,后退的同时被汉军旗和绿营士兵乘机砍死二三百骑兵,然后被几千跟着的满清步兵给用一轮齐射结束了逃跑。

    多隆忍着心痛,让满清士兵再来一轮,将那些后退的汉军旗和绿营士兵再次阻止住,然后派遣了剩余的绿营士兵加入队列,几百满清军官被派进去,接管了他们的指挥权,带着他们返回去继续朝着田斌的阵型冲锋。

    (本章完)

第604章 高明的应对() 
强烈压制的结果就是八千绿营兵在黑夜里面崩溃了,因为天色很黑,大家仅凭着对方的叫喊声,战场上燃烧的火堆,以及明确知道对方的位置不会移动所以仅凭着直觉和对手就在前方这一道理往前冲,往前放箭,以及双方你来我往的火炮开火的火光的瞬间亮起的光芒攻击对手,这样的情况给了善于钻营和逃跑的人机会,尤其是绿营士兵和一些早已心智动摇,士气下降的汉军旗士兵。

    一个时辰以后,多隆发现自己前面只有敌人开枪的火光,而听不到自己这一边冲锋的喊叫声,看不到那多如牛毛的,填满战场的八千绿营士兵和八千汉军旗士兵了。

    多隆惊讶,连忙派遣身边的亲兵上去查探,不一会儿,亲兵小心的跑过来,对多隆小声喊道,“大人,大人,不好了,战场上除了先前受伤的汉军旗士兵,其他的士兵都不见了,对面的叛军偶尔打出一排火铳,但实际上他们好像在胡乱射击,只要看到人影就射击,……,也就是说前方根本没有士兵在战斗。”

    “扎营,赶快扎营,另外让斥候骑兵四处查探,一时找打那些绿营和汉军旗士兵,而是查探敌人的位置,不要让敌人跑了,再派人绕过这片谷地,向后方查探,看看蒙古骑兵到了没有,他们在干什么?”

    多隆带着自己的亲卫队查看了一番各个部队,让手下的将领清点自己的兵力。

    这时候,斥候骑兵跑了回来,这是先前派出去向后查探的斥候骑兵,“禀报大人,华夏军的骑兵占领了聊城,并且派遣兵力朝着咱们后面来了,看兵力好像是四五千人左右,另外还有两千多民夫,另外小人从逃出聊城的县丞口中得到消息,华夏军的野战旅离咱们不到六十里地了。”

    多隆和身边跟随的将领都愣住了,敌人越来越接近他们了,后路已经被断,这下无法后退了,只能前进,而前进就得击败敌人,可敌人十分的顽强,今夜的天色很黑,无法战斗,如果这样的夜晚把部队放出去,那就像是先前的汉军旗士兵和绿营兵一样,都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多隆相信他们肯定是逃跑了,可自己又不能派人去追,因为前面是敌人,翻山越岭去追,那么兵力肯定不够,半夜如果受到那些逃跑士兵的伏击,肯定损失惨重,大败而回。

    “休息,各营把营地扎好,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乱跑,不得出营地,咱们明天再战。”多隆吩咐手下。

    多隆如此做法,而田斌和田显,王动也是如此做法,随着天色变黑,无论是他们还是蒙古骑兵都只能撤退,就地扎营了。

    舒尔特实在不知道自己应该是幸运还是倒霉,幸运的是自己终于不用和敌人对打了,太让人头疼了,一万多蒙古骑兵就这样被敌人陷阱,机关,以及火枪干掉了,他损失了五分之一的兵力,他知道这将让他成为所有蒙古人的笑话,

    根据多次侦查和渗透,和敌人战斗的结果,他发现敌人的主力部队只有两千多不到三千兵力,其他的都是民夫,就这样一支部队让他的几万兵马无法前进一步,甚至还损兵折将。

    明天,明天还是得战斗,他不知道明天自己是否还得承受损失,然后束手无策。

    随着天色逐渐由漆黑转变为鱼肚白,山区的冷空气让每一个刚从温暖的帐篷里面出来的人打了一个寒颤,有的人甚至喷嚏连连,好半天才止住了动作,伙夫们纷纷准备埋锅造饭,在山里面奔跑了一夜的斥候骑兵们纷纷回转大队,带着疲惫和身上的露水,脑袋在马背上一点一点的,随着战马的起复而晃动,在疲惫的交了令以后,斥候骑兵们纷纷扑进有些芜杂的帐篷里面,埋头大睡。

    一个时辰的吃饭,准备以后,各方再次拆掉营房,列阵备战。

    双方在晨雾散尽的时候,沐浴着朝阳,列队向前推进,这次多隆不得不使用三万多的新军部队迎敌,因为他昨天晚上就证实了,自己手里的汉军旗和绿营部队逃的一干二净,甚至有一些团练乡勇的部队和团体,五千兵力的乡勇,第二天能集结起来的不过一千五百人,其余的不是昨天战死了,就是逃走了。

    这让多隆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因为他现在得为这一支部队的命运操心,得为自己的命运担心,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没有地方逃啊。

    大炮再次响起,这一次两支新军拥有八千的火枪手,而对手也拥有八千的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