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领主-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幕僚道:“大人,难道是葡萄牙人因为我们和他们的摩擦,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我们?”

    “这可捅了大漏子了,葡萄牙人也许只有十几条装备三十多门火炮的战舰,我们拼劲全力也许能战胜他们,只要他们在马六甲的援军不到,我们就能消灭他们的海上实力,也许我们拿不下壕门镜,但可以让他们损失惨重,那些洋鬼子不可能到了最后才向我们妥协,我们可以通过商谈大家落个自在,可如果加上荷兰人……”这一个幕僚停住了话语,看着众人。

    没等他们说话,郑鸿逵道:“不是我们和葡萄牙人的问题。”

    一个幕僚抢着说,“不是对付我们,难道他们是想要对付郑成功?”

    听到这个幕僚的话,众人松了一口气,可一个幕僚又道:“也许我们应该帮助一下郑世子,毕竟我们都是郑老爷的部下,还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如果他们被洋鬼子灭了,下一个也许是我们,我们在海上以后都没有出头之日了,大海将被洋鬼子掌握。”

    “不是这个问题。”郑鸿逵猛的站起来,他已经对自己的幕僚们失望了,这都是他惯的,商量事情,七嘴八舌,最后却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简直不把他这个当家的人放在眼里。

    “是什么问题。”一个幕僚没有眼识的又发问了。

    郑鸿逵快被气死了,“根据我们在小海盗里面的眼线报告,他们是冲着金华义军去的,他们想要袭击金华义军,消灭金华义军——”郑鸿逵几乎是吼着说出自己知道的事情。

    “这——”这下众人傻眼了。

    (本章完)

第172章 伏击5() 
夜色如水,马蹄激烈,一队青蓝色制服,身上背着盾牌,穿着半身铠甲,头戴明军样式铁盔,披着红色披风的骑兵中队朝着远方疾驰而过。

    这支队伍正是张强的猎骑兵亲卫队,他今天晚上就是要去解决弗朗索瓦的忠诚度问题的。

    这个问题刻不容缓,因为通过塞巴斯蒂安的报告,弗朗索瓦有勾结葡萄牙人逃跑的可能,而且根据朱大有的消息,有可能一队葡萄牙和荷兰人的精锐小队潜入了自己的领地,先解决弗朗索瓦,再解决那队人,这是目前张强最稳妥地事情。

    那些人翻不起大浪,张强这样认为。

    七万人的部队,金华府周围就有近三万五千人的部队,金东镇大营更是驻扎着自己直属的火枪兵部队一万两千人。

    如果这么多的部队还被人攻陷的话,张强觉得这场争霸的战争不用打了,抹脖子承认失败算了。

    前面不远,就进入了山区,他已经看到了周围巡逻队民兵部队,友好的打了个招呼以后,继续前进,越接近火绳枪工厂巡逻队越多,山谷和山顶上的兵营一个一个的冒出来,盘查行人的检查站一个又一个。

    到达山口的时候,守卫部队的一个营地军营出现在眼前,得到通知的军营的军官带着一队人马来向张强请安,着急去处理弗朗索瓦的事情,张强也没有多搭理他们,只是嘱咐了几句,就带着人离开了。

    穿过几个小山谷,战马又奔腾在一片山地平原上,又遇到一个守备营地,这里还有一些火绳枪配套工厂,错落有致的建筑在平原的一块块溪流分割的土地上面,一座座小桥,以及供军队通行的石桥被甩在后面。

    穿过一片密林,翻过一片山坡,一条蜿蜒曲折的大路通向远方山里深处的火绳枪工厂,大路在这里分叉,一边是去火绳枪工厂的,一边是去火炮工厂的。

    山顶上的烽火台一座接一座,保证在这些重要的工厂遭到袭击的时候,能及时通知外面的守卫部队增援,卫队拐上通往火绳枪工厂的路,又是一个葫芦形的地形,张强想也不想当就冲进去。

    葫芦口有一个总旗的守卫部队,进入葫芦地形的中段,又有一个百户的守卫部队,通过葫芦底部的时候,山顶上驻守的剩余的一个百户的守卫部队冲着这队卫队挥手致意,但黑夜中,只听到喊叫声,看不到具体的动作,只是模糊的觉得有人在向他们挥手致意。

    水库哗啦啦的流水声传来,这意味着到达火绳枪工厂,离着不过五里地了,附近除了几个百十来人的自然村,他们不愿意搬走,但不妨碍金华义军在这里建厂,也就由着他们了,有一个百户的民兵部队在这里巡逻,这支民兵部队是他们这些村子集合起来的所有战斗力,保卫村子,同时也成为火绳枪工厂最里面的辅助保卫部队。

    地形越来越开阔了,火绳枪工厂建立在一片山谷平原里面。

    除了偶尔有几个高不过百米的丘陵山峰,其余的地方都是平原,小溪,由于有水库提升水位,其实那些小溪已经可以称之为小河了。

    穿过两座山丘的时候,张强突然感觉到这里是如此的宁静。

    就在他准备让卫队停下来,让他整理一下思路的时候,他看到了山丘顶部和山丘两边的草丛里面燃起了星星点点的火光。

    他刚好喊,就见前导的五名猎骑兵马失前蹄,一起摔到在地上,战马发出了惊人的悲鸣声。

    “不好,绊马索”张强本能的大叫一声。

    领队的侍卫队长已经大喊了,“散开,一半下马列队,其余人向两翼散开。”

    然而,他喊的有些晚了,经过这些人训练有素,反应不可谓不快,可在敌人有预谋,有准备的情况下,还是招了敌人道。

    一排乌光闪过,几十支弓箭从草丛里射出来,覆盖了刚要展开的猎骑兵卫队,虽然很多士兵已经将盾牌取在手中了,可还是有十几个人堕马,非死即伤。

    张强飞速的从马上翻下来,躲进了战马下面,一只手顺手从战马挂钩上摘下一把短火铳,作为一个后世的现代人,他对于火器的信任,要比对其他冷兵器的信任程度高百倍,武功再好,一枪撂倒。

    就在他刚半蹲身,通过战马的间隙查看敌情的时候,两边的高地上闪过一串的火花,暴炒豆子一般的鞭炮响声响彻两边的高地,在夜空中这种齐射的火枪火力,好看极了,但也非常恶毒,要人命啊。

    还没有等张强反应过来,一些下马慢的骑兵就被这种猛烈的火力击中,浑身冒着血花,惨叫着跌落马下,很多在外围的战马也跟着发出一声凄惨的悲鸣,倒在地上。

    “后撤,”

    “后撤,”

    张强的侍卫队长一个人骑在战马上拔出马刀,掉转马头,大声呼喊着卫队,指挥卫队行动。

    “杀——”

    从两边草丛里面冲出十几个乌黑的人影,正面冲过二三十个皮肤黄不黄,灰不灰的家伙,嗷嗷叫着手里挥舞着大刀长矛,甚至是一些短弓的家伙。

    “固守待援,”

    “固守待援,”

    张强连续喊着,侍卫队长很幸运,没有被第一轮的火绳枪击中,但他让士兵们向后移动,将引起士兵们的混乱,一旦被敌人缠上了,那么,远处的敌人就会用火绳枪一个一个的将他们击毙。

    这是张强的想法。

    有人指挥,又是张强的声音,那些正在混乱的士兵,一下找到了主心骨,训练的效果体现出来了,很多人利用战马的尸体,开始趴下,用短火铳回击,阻击敌人近处的进攻。

    “啪,啪,啪,”

    近处短火铳可以说威力无比,穿着铠甲的骑兵也比那些没有防护的不知道哪里来的黑鬼和棕色,灰色的敌人更加厉害。

    反击一开始,近五十个敌人就被杀死二十个,其他人冲到了跟前,落马的骑兵们纷纷拔出马刀冲了上去,三个一群,五个一组,配合着作战。

    出击的骑兵大约二十来个,其他的人不是救治同伴,就是躲在战马后面,摘下战马上的火绳枪,冲着闪着火光的高地上的用火绳枪射击张强他们的敌人射击,展开还击。

    敌人的尸体从坡顶滚落,可以看到这些敌人金发碧眼,穿戴着葡萄牙或者荷兰人的制服。

    敌人是谁应该不用猜了。

    张强有些懊恼,早知道,听朱大有的,多带些人来,看情况敌人至少有二三百人。

    而因为被伏击的关系,在第一轮,他的卫队就损失了六十七个人。

    (本章完)

第173章 伏击6() 
就在张强被伏击的同时,在台州外海,近两千条战船灯火通明,迎着海风,浩浩荡荡的朝着台州沿海而来。

    中途,一队一队十几只,几十只,上百只,多的二百只的船队开始脱离大队,掉头向其他方向施去,这些脱离大队的大多是小型船只,当然其中也有二百多料的介于小型船只和中型船只之间的稍微大一些的船只。

    这些船只有渔船,乌篷船,有蜈蚣船,还有小型福船,以及运货的舢板近海船只,以及一些畸形的商船,他们一个一个手里挥舞着大刀,穿着杂七杂八的衣衫,拿着杂七杂八的武器,朝着他们的目的地而去。

    这些船只走了以后,整个大船队,还有近一千二百条船。

    行驶一段距离以后,又从这个船队里面分出两支船队,一支船队大约三百条船,这些船领头的有一两艘中型福船,也有三四百料的卡拉克外国船,其余的三分之一的中型福船,大型的大明沿海的商船,剩余的就都是渔船和一些大渔船改造的战船了。

    另一支船队大约二百条船,领头的是三艘荷兰人的武装商船,大约四百料左右,火炮每支船上有十几门到二十四门不等,还有二三十艘克拉克船,二百料左右,剩余的三分之一的中型福船,三分之二的渔船,大明商船。

    这五百条船一去,剩余的船只就只有七百艘了。

    但这些船只里面有八百料的盖伦帆船十艘,六百料的克拉克武装商船二十艘,四百料的大型福船一百多艘,三百料的中型福船二百三十艘,其余的二分之一的小型福船,二分之一的杂七杂八的战船。

    这支船队一直冲向台州县城的金华义军水师第二舰队驻地。

    这些船里面大约有二百艘船只不不是战斗舰,而是运输商船,但这里面不装着商品,而是装着满满的人,准确的来说是士兵。

    透过昏暗的船上的马灯灯光,可以看到侧面的船只上都是一些剃着小儿头,扎着小的麻花发辫的面色狰狞,满脸凶悍表情的身材矮小的,长着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但身上的习气完全不同于文明世界的中国人的习气,倒像是海盗,野人一帮的人。

    而船队中间,二十多艘船上则站满了披着铁甲,就像个铁的木乃伊一样,浑身包裹在铁甲里面的武士,一个站在队伍前面的人,金发碧眼,身材高大,腋下夹着一个铁桶式的头盔,手里握着重剑,重剑拄在甲板上,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明亮夜色中翻涌着浪花的海面。

    后面的二十艘船上也站着许多这样的人,不过他们是骑兵,船舱里面装满了战马,战马身上裹着一样厚的铁甲,不断的打着响鼻,有时候马蹄敲打在木地板上,发出“咚咚咚”响声。

    后面的三十艘船上,一群穿着半身铠甲,灰褐色军装,握着长长的葡萄牙火绳枪,戴着两边向上翘起的礼帽的葡萄牙火枪兵也在等待着。

    另一个侧面,一群身上穿着大明杂七杂八官军衣服,拿着杂七杂八刀剑的士兵占满了大约十艘船。

    另外还有十艘船上装着清军鞑子模样的骑兵队伍,在他们后面,又有十艘船上,装着汉军旗的火枪兵,他们带队的人确实满清的白甲,红甲,披甲士兵。

    再后面是一群穿着布衣,手里握着粪叉,菜刀,有着大明人特色的人,看他们的装束就知道是早些年,或者很早去到宝岛的当地人,他们所在的船上,甲板上是穿着满清绿营服饰的士兵,期间夹杂着一些荷兰人军服的士兵。

    有些船上却不是这样清一色的人种,他们有的黄皮肤,金黄色头发,身材高大,身上配着短剑,手拿着盾牌,有的黑眼睛,荷兰人的身材,外型,手里握着长矛,有时候冒出一两句荷兰语,有的头发发黑,面色黝黑,身材敦实,矮小,说着听不懂的语言,有时候也露出一两句荷兰的语言,有时候还能讲一两句葡萄牙语,有时候甚至跌出一两句汉语,当然是闽南语了,他们在甲板上随着荷兰人的呼喊,不断的调整着帆船,看来他们的地位在这里最低。

    海风吹拂着面孔,折腾着帆船的帆布,随着海风越来越激烈,帆船在海上开始变得焦躁不安起来,很多人开始面色惨白的抓紧一切能抓紧的物体,固定物。

    等待着他们是死亡,厮杀,未知的命运。

    如果黑夜有一双眼睛。

    就会看到十几海里的侧翼,一支成千只战船组成的船队隐藏在黑云下面,附近的浪花里面,一艘艘划桨的小船在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而在远处,大海的深处,一个小岛的港湾里面,一支精锐的战船船队,也在等候着他们的消息,帆船上面忙碌着,很多士兵随着军官的叫喊声不断的把物资搬上船只,一门门大炮正在作着最后的检查。

    而谁都不会想到,更远的地方,几百海里的海面上,一支一千二百条战船,几百条商船组成的船队,正在朝着宝岛而去。

    这是一场牵动各方的战斗,螳螂在捕蝉,而黄雀却在想着捣毁螳螂的老巢。

    那么最后的赢家是谁呢?

    而不管谁,都无法阻止郑成功夺取宝岛,建立自己丰功伟绩,令后人景仰的不世之名。

    南澳岛,厦门岛,金门岛,以及郑成功所属势力占据的大明沿海岛屿上属于郑成功的部下的海盗,海商们,正在率领各自的船只和部属们朝着宝岛海面进发,他们在澎湖列岛海面聚集,汇合了郑成功这一年多来积攒起来的海盗船只,乘着夜里涨潮的时机,登上了荷兰人占据的宝岛沿岸的海滩。

    黑夜中,穿着一身大明战将战衣,披着紫色披风,腰挂宝剑的郑成功站在一块礁石上凝望着海峡对岸,郑泰从后面走过来,小声问了一句,“大人,我们难道就眼看着他灭亡?不去帮一下吗?”

    郑成功伫立在夜色中,不言不语,好半晌才道:“大陆,大明,已经没有希望了,那里必将迎来类似一个蒙元时期的奴隶时代,幸好,我们还有退路。”

    (本章完)

第174章 伏击7() 
郑泰望着郑成功年轻的脸一侧,看着他英姿奋发,自信满满的样子。

    不由得感慨,还是年轻人有闯劲,有血气,而自己已经老了,总是担心这,担心那的,心中对这次袭击荷兰人的宝岛据点没有完全的底气。

    在他看来,这次行动虽然借着荷兰人,葡萄牙人联合攻击金华义军,其他大小海盗都一起去凑热闹,四海升平,整个宝岛海峡,再也不是片片白帆,到处敌人的探子,眼睛的时机,瞒天过海,孤注一掷的准备拿下宝岛,简直就是一场豪赌。

    如果赌输了,回去大陆沿海,他们的实力将受到重创,那些从金华义军地盘上抢的荷包鼓鼓的海盗中,指不定那个会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新的吴六奇,新的郑彩。

    抑或是那个令郑芝龙他们这几个哥兄弟头疼不已的刘香。

    “郑叔,你说这场改朝换代的战争,谁是最后的赢家?”郑成功问道。

    郑泰苦笑,“大侄子,别考你叔我了,我就是个粗人,你让我跳帮,拿着斧头砍人,绝对没有几个在海上混饭吃的人敢说能赢你说我,你说操持渔舟,穿行这个海峡,我不说是闭着眼睛,就说漆黑的夜里,我都能给用小渔船弄个来回,可要说到这政局,呵呵,你说我还真不懂。”

    郑成功沉吟一番,又问道:“那你看这张强这个人到底想怎么样?”

    郑泰想了想,摇头,“闹不懂,要说武力,在大明还真没有那支军队有他手里的那几万军队厉害,他完全可以横扫大江南北,可以说没有人能阻挡的住他,就像当初满清鞑子从关东一路下来,浩浩荡荡,精锐的十万鞑子大军,几路横扫大明北方,大明空有几十万军队,空有上百座坚城,却像豆腐一样,被砸的粉碎,朝廷的江山,犹如秋后的落叶一般,无奈的飘落了,被那些蛮横的野人们一把抓在手里,捏个粉碎,然后撒在风中。”

    郑成功望着他,推了一把,“行啊,叔,你厉害了,这比喻,恰当的就是那些读书人,都找不到瑕疵。”

    郑泰只能摸了一下发烧的脸,用大汉们少有的羞怯,扭捏代替语言,被他的这个侄子这样夸砸,让郑泰感到心里感动又欢喜,同时心安了。

    一直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终于在郑成功这个团体里面坐稳位置了,得到了郑成功的赏识,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假如没有郑家这两代有能力的人护着,他早就像其他的海盗那样,被其他人吞并,或者被葡萄牙人,荷兰人挤的没有生存的地方了。

    两人互相揶揄,取笑两句,话题又转了回来,郑成功没等郑泰回答,他知道郑泰不可能拿出一个令他满意的答案,而他也只是凭着他的能力和观察,知识和经验猜测,“我觉得他在做和朱元璋一样的事情。”

    想也不想,郑泰就随口问道,“一样的事情?”

    郑成功随手撩了一下被海风吹到身前的紫色披风,将它撩到身后,但海风还是打着转,将他的披风从左裹到右,又从右裹到左,这是海峡里面的风,受到大山的阻隔,从海峡入口吹来的风,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漩涡,然后直接冒到了海峡的顶部,带着海水的湿气的风,极不规则,好似淘气的小孩某些出乎大人们预料的动作一样。

    “是的,”

    “当初朱元璋初次拥有了可以和蒙元朝廷抗衡的一点实力,然后他问大学生朱升,该如何走才能取得天下,朱升给他出了一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结果他最后凭着这样的策略,坐了天下。”

    郑泰心一惊,“郡王,你说这张强想要问鼎天下,得到这大明江山?”

    郑成功微微点头,答道:“准确的来说不是大明江山,而是乱世出英雄,当下,清朝鞑子未全占这大明江山,南明依然耸立在南方,而大顺的余孽依然在四处流窜,虽然很多人都归顺了永历朝廷,但还是有很多人依然坚持在同清军和明军作战。”

    一股浪花扑来,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