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时间当朋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完善的方法手段——科学。关于科学方法,是一个远远超出我的文章可讨论范围的话题, 



我的建议是,所有的学生都应该认真至少分别阅读三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从这个角度上看,人类也许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种之一:长期的进化使人类发展到今天这个 



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实际上与其他的动物居然站在几乎同样的起点上, 



心智要从零开始进化。此后的一生中,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才能 



获得文字运用能力(有些人通过努力能够使用多种语言)。有了文字能力才能通过阅读摆脱 



种种局限获得更多的知识。而后还要学会逻辑、通过科学的方法思考问题,然后才可能成长 



(或者干脆用“进化”作为类比更好一些)为真正的意义上的人——当然一定有相当比例的、 



绝对超过半数的“人”其实在这条路上只进化到一半都不到的程度就自以为是去了。 



看穿本质的人们对教育稍微脆弱一点,就会无比失望,甚至绝望。因为,显而易见,有些人 



并没有进化完整,可竟然被筛选出来成了老师。无法想象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大猴子在卖力地“教”一群小猴子——要是一个大猩猩在教一群小猴子倒也强一点。可以 



想象的是那些最终进化成人的小猴子一路上要经历怎样残酷而难以想象的磨难?! 



这个类比貌似过于尖刻,且令人非常难以接受。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类比不仅生动而且准确, 



并且还是在没有任何冒犯任何人的意图的情况下。当然,估计也没有谁原意对号入座。 



据说,上帝因为了不让古巴比伦人建成通天塔,于是就让人们所不同的语言。事实上,语言 



障碍从来都不是“不可逾越”,顶多是“难以逾越”。马可波罗在七百多年前,在没有“金山词 



霸”、不懂“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曲线”、既不“逆向”也不“疯狂”的情况下,学会了地球上最无 



从捉摸的、容易忘记、难以学习的(elusive)语言——中文。今天,地球上掌握多种语言 



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建造通天塔的另外一个障碍终于浮现了出来——很多“人”可能一辈子 



都不能摆脱的、“经验主义”的局限。 



在这个转折点上,“类比”依然有着神奇的力量。最关键的第一步是,记住并理解以上的例子, 



然后牢记这世界确实的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而后把这句话变成现存经验,用它去 



类比未知。而后,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论”,挣扎着进化成真 



正意义上的人类。当然,必须重申,谁都有放弃进化的权利。 



   1   Knowledgeanddecision;byThomasSowell;p。98。' ' 



   2   2000年7月13日,CNN曾做过一个关于此事的,标题为“Thedebategoeson”的专题报道。 



   ' ' 



   3   ScientificAmerican' ' 



   4   这一点上,孔子很厉害,在那样的年代里竟然可以做到清楚“怪力乱神”的无聊。不过,2006年的 



   某期《光明日报》上,有人说,其实应该这样断句:“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说,“孔子不说话了, 



   惟恐用力分散影响集中精神。” ' ' 



   5   这个故事经查证,大抵上应该是一个teachingaidsstory而已。DavidGardner在fool。 



                               第…62…页 共136页 


… Page 64…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上的评价颇有意味:Danrecentlyhadforwardedtohimoneofthoseextremelyamusing 



   (andenlightening)Psych101experimentstoriesthatmakesitsownimportantpoint。 



   Asthiswasforwardedtohim;neitherhenorIcouldverifytheexactstudy;butevenif 



   itneveroccurred(andIliketothinkitdid);thereisspiritualtruthhere;dearFools— 



   andIregardspiritualtruthasadeeperthing;initsownway;thanscientifictruth。' ' 



4。c 

4。c 

44。。cc 关于自学能力 

May19th;2008|by李笑来| 



我常常暗骂现在的本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骂了也没用,所以,骂的时候只是偶尔才愤怒。 



不夸张地讲,今天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干脆就是忘了本。本科教育的最根本在于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理论上讲,本科毕业之后,学生应该有能力自学自己需要的任何科目。 



可是,今天的本科教育基于种种原因,或明显的,或隐晦的,或有意的,或无意的,使大多 



数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依然不具备基本的自学能力不说,甚至可能连本专业都没学好。最要 



命的是,本科教育不仅没能让相当数量的学生学好本专业的同时,甚至令他们对自己的专业 



产生了憎恨。 



抱怨是没有用的,尽管很多时候为了身心健康是必要的。偶尔骂骂,证明自己还是个七情六 



欲正常的人之后,还是应该花更多的时间真正弄清楚自学能力究竟是什么,又应该如何掌握 



以及应该如何运用才对。 



自学能力的基础技能是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毕业之后,大多数人会拒绝承认自己阅读能力低下。可是,那仅仅是幻觉而已。很多人 



根本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顶多只不过是识字而已——弄不好识字数量也事实上很有限。 



说起来简单,阅读理解这事儿做起来确实难得很。首先,阅读是能够识别文字的人输入信息 



的过程,所以,在此之前就有一个甄别所输入的信息是否可靠、有效的过程——这显然需要 



依赖长期培养的甄别能力。输入之后,信息要经过大脑处理:需要记忆的,就要记住,并且 



还要依靠反复才能真正记住;不能全部记忆的,就要用文字存档,并且还要想办法保证将来 



不可能找不到;刚输入的信息与过去曾输入的信息如果类似但却并不完全一样的话,还要花 



时间仔细甄别,以便将来使用的时候不出差错;刚输入的信息如果与过去曾经输入的信息有 



关联的话,那就要想办法弄清楚究竟是怎样的联系,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 



度才有能力“融会贯通”……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装载存放信息的,科学家们研究了很久也说不 



清楚,但我们可以想象的是,那肯定要比受过专业训练的图书馆管理员所做的事儿复杂不知 



道多少倍,但是很多人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真是不自量力。 



                               第…63…页 共136页 


… Page 65…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检索能力是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能力之上的能力。 



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标准之一,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并不重视文字。这也难 



怪。人类拥有了文字之后,拥有了最佳的知识积累经验共享手段,乃至于成为地球上最强大 



的物种——其他的物种只能依赖最落后但被称为神奇的方式:基因遗传。可是,人类从这个 



角度上看,也许是地球上最尴尬的物种之一:长期的进化以及文字运用能力使人类发展到今 



天这个高度,但是,每个人在出生的那一刹那,实际上与其他的动物居然站在几乎同样的起 



点上,然后要用相当长的时间通过枯燥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才能获得文字运用能力,成长为 



真正的意义上的人——当然一定有相当比例的、绝对超过半数的“人”其实在这条路上只进化 



到一般都不到的程度就自以为是去了。随着自身知识的不停地积累(通过不停地阅读、观察、 



理解、交流、沉淀、筛选),一个人终究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当然,在一个图书馆体系从 



未真正有效建立的国度,互联网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从这个意义上,搜索引擎就是互 



联网价值的最终极体现(不得不插一句,从这个意义上看,有些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被商业 



收入所左右的做法多么令人憎恨)。当我看到很多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不善用图书馆资源、 



不会用搜索引擎、而仅仅因此就无法找到实际上唾手可得的有效信息的时候,无法不感到悲 



哀。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在这里所提到的写作能力不是写小说的能力,不是写诗歌的能力,不是写剧本的能力,不 



是写散文的能力,我说的只是写作能力中的最基本的一种:写出简捷、有效、朴素、准确、 



具体的说明性说理性文章的能力。我们的教育,把语文和文学过分紧密联系起来,乃至于忘 



了文字本身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文学只是文字应用的众多领域中的一个而已,甚至都不见 



得是最重要的领域。也许很多人是不愿意接受的,但这可能是事实:我们的文化中,如果真 



的少了一本《红楼梦》或者《西游记》,实际上并不影响今天我们出差坐飞机,查资料用互 



联网,感冒了吃黑加白,累了渴了喝红牛。日本人没有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大江健三郎也一 



样最终可以有sony这种超级企业;美国人没有梭罗和海明威,一样可以打赢第二次世界大 



战成为超级大国;英语今天主宰全球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莎士比亚、培根、狄更 



斯和柯南道尔。我们的语文教育忘记了教会学生如何用“简捷、有效、朴素、准确、具体” 



的文字记录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便通过共享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更不用说“生动”了。 



所以,中国人没有做出linux,做不出wikipedia,写出来的blog大多是无病呻吟的心情 



日记而已。请注意,在这里,我并没有任何用意去鼓吹“文学无用”。我只是说,1) 从人类 



整体发展情况来看,除了“文学”之外,文字还有更多其他的责任——传递信息,积累经验, 



共享知识等等;2)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后者可能更重要一些。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曾在某本书上看到一句非常令人震动的描述:“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 



很多人都慨叹,工作之后才知道什么真正有用,可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如果,一个人不是 



很懒惰的话,那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啊!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真正的学习才开始。比 



如说英语这事儿,很多人天天在学却从来不用。背单词坚决不造句,却去练习什么词根词缀 



记忆法或者联想式记忆法。背了那么多单词,却从来不去读英文文档,从来不写英文文章, 



当然,偶尔还是说说英语的,但仅限于“hello;howareyou;I’mfine;andyou?”之类 



                               第…64…页 共136页 


… Page 66…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的。其实,2000基础词汇基本掌握、基本语法规则大致了解之后,就应该去用英文了。比 



如,看本专业的英文原版材料就是很好的“使用英文”的机会。有不认识的词,查字典么;每 



个单词都认识,但整句话就是看不懂,查查语法书么;如果还是搞不明白(其实这种概率并 



不是很高,甚至极小),那就问问老师么。可是,我所见到的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进步本质上 



只是因为懒惰,他们在第一步就已经放弃实践了——我经常遇到问老师“这个单词是什么意 



思”的学生,这样的学生,连字典都不愿意查(别告诉我查不到,今天的辞典种类很多,另 



外还有互联网,查不到的概率实在小之又小),更别说去查语法书了。实际上,有的时候我 



甚至觉得我能在新东方做英语老师仅仅是因为我会查字典、翻语法书,然后再加上一个搞不 



清楚决不罢休的心态而已。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连这种最基本的实践都不愿意做呢? 



如果真的看懂了这篇文章,那你就应该认真想一下自学能力了——而自学能力的打造就是从 



你认真对待它开始,它就像你的恋人一样,你对它好,它才对你好。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 



吧,管它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如果你真的做到这个地步, 



那,你不仅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人,还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人——哈,你可以对你自己说“你太 



有才了!”我个人的建议是去自学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因为,关于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文档, 



互联网上有最广泛最全面资源。并且,优秀的资源往往是英文文档,所以,顺带还练习了英 



文阅读理解能力——想想吧,肯定不仅仅是一举两得。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我们的大脑有个运行机制叫做“选择性输入”。具体表现就是你在很多人身上看到的特征:他 



们只能听到自己喜欢听的,只能看到自己喜欢看的。其实这样的特征未必就是100%的缺陷, 



很多的时候它对我们来说甚至属于“自我保护功能”。然而,无时不刻对于一个挣扎着发展自 



己心智的人来讲,“选择性输入”就是个可怕的敌人了。对抗“选择性输入”的最好办法,就是 



用我们最好的工具——纸笔。有空的时候,或者干脆定期找出一段时间,把那些目前暂时无 



法理解的,或者支持的,或者反对的,或者无所谓的论点观点记录下来。无法理解的,写下 



自己当时的疑惑究竟在什么地方?支持的,记录下几个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实例;反对的, 



也一样可以记录下几个自己的支持理由或者实例;甚至那些无所谓的,也可以写下为什么自 



己觉得这完全是无所谓的。这样的记录有会使任何一个有着这样良好习惯的人获得他人无法 



拥有的处理信息处理知识的能力——“反刍”。这种“反刍”能力,使我们避免成为“选择性输 



入”的受害者的重要保障。 



了解学习的进程 



所有的学习过程从进展方式上来看都是类似的,但貌似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正了解。有一个 



并不太蠢但也足够蠢的地幻想是: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一直持续地进步。实际上,学习的 



时候,进展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不是线性的(在你确实努力的前提下): 



那个曲线实际上更可能是阶梯状的——有的时候,你会很长时间没有一点点进展,但是某一 



刻开始感觉突飞猛进;而后,就又是长长的一段所谓的“平台期”。 



                               第…65…页 共136页 


… Page 67…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事实上,上图的每个阶梯可能没有那么陡峭。如果放大一点,那么阶梯的每一阶可能应该是 



这样的: 



你看到了,在任何一个阶段,总是有一段时间进展缓慢,许久过后,所谓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才会出现,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感觉。 



可是人们往往在行进一小段时间之后,就因为觉得进展“过分”缓慢而产生动摇。所以,从来 



都没有体会过突飞猛进的感觉。然而这样慢慢动摇直至最终放弃的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总是 



会遇到身边的某些人在“突飞猛进”——于是,在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的错误的情况下,当然 



貌似“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呀,他肯定有什么诀窍!” 



当然,更多的时候,那个曲线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打个比方,就有点儿像华尔兹那 



样,先进两步再退一步。 



                                第…66…页 共136页 


… Page 68…

                                            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如果,你把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仅仅理解为纯粹的线性关系,那你最终根本不可能遇到你 



所满意的进展。其实,没有哪个人可以长时间忍受失望。这样看来,你曾经的放弃,往往并 



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而只是对时间和进展之间的关系理解错误造成的——在频繁发生失望 



甚至绝望的情况下你居然坚持了那么久,你其实是多么的有毅力啊! 



4。d 

4。d 

44。。dd正确对待老师 



May19th;2008|by李笑来| 



我在最初打算写关于时间的系列文章给学生看的时候,就曾仔细思考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 



去写。最重要的一件事儿是:我绝对不应该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因为我不敢高高在上,天堂 



是死了之后才可能去的。我每天都告诉自己,“别装,千万别装。你也没什么可装。” 



对老师来讲,威信当然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我认识的老师都会格外在意自己的威信,他们希 



望他们的威信会使他们的每一句话硬邦邦亮闪闪,扔向天空就像晴天霹雳,砸到地上就会地 



动山摇。但是威严、尊严也好,信誉、荣誉也好,都是靠行动赢取的,而不应该靠伪装或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