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如果因为害怕领导,把自己变成一块呆头呆脑的木头,遇到事情畏首畏尾,认为有意见提出来也没用,反正领导不会采纳,觉得提建议是自找麻烦,因此乐得清静。;
这样做必然难以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好感,领导也会认为我们是一个无知无识、;无情无能的平庸之辈,是一个缺乏勇气的人,事业上也难以有所建树。;
小周大学毕业便到一家民营企业任总经理秘书,凭自己的实力与人气,几年下来已是该集团的副总裁。;
她的经验是“伴君如伴父”,对领导做到“忠诚、;负责、;能干、;听话”。;忠诚打消了领导的怀疑,负责打消了领导的担心,能干打消了领导的授权疑虑,听话给了领导面子和心理的满足。;部下有了这几点,与领导之间怎么可能会有伴君如伴虎的隔阂吗?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莫让领导起猜疑
要想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提拔,就一定要避免受到猜疑。;特别是当我们的能力和影响已经超过领导时,这一点就更为重要。;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之一的主角,宋朝的岳飞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
岳飞天生好学,其后贵为大将,仍然治学不倦,所以在学问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其作品如《满江红》之类,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然而,学问好并不一定是好事,正因为岳飞好学而且学问好,宋高宗就开始猜忌起来了。;
这也并不完全是高宗心胸狭小,而是赵宋皇朝的立家祖训使然。;
在宋代,为了避免重蹈唐代军阀割据的覆辙,实行文武分途的方法来消除下级势力坐大。;文臣有知识而不能带兵,武臣能打仗而没有知识,以文臣治民,武臣带兵,又以文臣节制武臣,武臣协助文臣,不仅分工合作,用得其宜,而且可以互相牵制,无论文臣武臣都不敢造反,不能造反了。;
在这种情况下,宋代的武将通常连字也不识,越是没有知识,越得朝廷的信任。;像宋太祖时的党进,目不识丁,言语举动,非常粗鲁可笑,太祖却很优容他,重用他,原因就在他没有知识。;
而岳飞这样一个武将,居然有与文臣一样的知识,这岂不使文武分途的办法失去效用?这样一个文武双全的武将,其对政权的威胁可想而知。;
王夫之说岳飞接近士大夫为他死因,不是没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岳飞还颇得军心。;每逢颁给赏犒,他总是公平分配给他的部下,丝毫不以为私有。;他虽然治军很严,但对一般将士的生活很关切,经常亲自为兵士调药。;他部下的将领到远地驻防时,他常遣自己的夫人到将领家中慰问。;他部下有战死的,他不仅为之痛哭,并抚育牺牲者的遗孤,还让自己的儿子娶牺牲者的女儿。;
因此,他和部下亲密得像一家人一样,所率领的部队也有了“岳家军”之称,打起仗来,真是万众一心,绝无胜不相让,败不相救的毛病。;
金人闻风丧胆,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但岳家军这个名称,却不是宋高宗所愿听的。;岳飞越得军心,越令宋高宗猜疑。;军以统将之姓为称,岂不成为统将私人的军队?这个统将岂不随时有被他的部下拥立的可能?
顶头领导宋高宗已经在这样想,岳飞还能保全自己吗?
不仅如此,岳飞还提出一个令高宗如坐针毡的口号:“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直捣黄龙当然可以,但是要真把二圣接了回来,高宗这个皇帝去干什么呢?岳飞没有想到,迎不迎二圣本来就是赵家的家务事,他不应该管,不应该去提。;
这还不算完,岳飞一边在前方打仗,一边还天天关心皇位的继承人问题,一个劲劝高宗赶快立太子。;这又碰到了高宗的痛处。;宋高宗处于南宋草创之际,自身地位的合法性不断受到威胁,对大臣顾虑危疑,对不断干涉自己家事的岳飞,更是不能兼容的。;
岳飞的牺牲,既是岳飞的悲哀,也是整个封建时代正直君子的悲哀。;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反思,如何才能避免这个悲剧的发生呢?
有些领导遇到比自己能力强的部下时,就会感到很不高兴,只有部下永远比自己差一截,才会有一种“武大郎开店”的成就感:他们只提拔能力比自己低的部下。;然而,一旦发现部下的能力可能高于自己时,立刻会显得坐立不安,最后,就会对部下施加压力。;
铁板烧博士说,当我们的才能高于领导时,更要避免锋芒毕露,以免引发领导的猜疑。;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揣摩领导的心思
鬼谷子说,揣摩一个人,必须根据他的欲望和需求,不断地加以试探,从而获得真情;同时应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样子,隐性埋情,不被对方察觉。;古代善于揣情摸意的人,就像在深泽大湖垂钓的老翁,投饵藏钩,必能钓到大鱼。;
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听部下汇报工作,有的领导喜欢白纸黑字的书面报告,有人则喜欢简短的口头报告。;现比如说安排工作,有的领导要求部下自动自觉,自己做出决定来完成任务;但有些却要求部下定时向他报告,凡事皆以他的意见为准。;
因此,要适应领导,除了工作尽责外,还要弄懂领导的特点,以及每一个程序的进行;注意我们领导如何做他人的工作,怎样与高层行政人员沟通,其它部门又担任什么角色。;
部下的使命是帮助领导完成他的现实目标。;然而,这些目标究竟是什么目标?有的时候,答案正确不一定是最好的回答,我们必须对领导的特点做一点更深层的挖掘。;
让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春秋时代。
当时宋国有个卖酒的人,为了招徕生意,他总是将店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将酒壶、酒坛、酒杯之类的盛酒器皿收拾得清清爽爽,而且在门外还要高高挂起一面长长的酒幌子,上书”天下第一酒“几个大字。远远看去,这里的确像个会做生意的酒家。
然而奇怪的是,他家的酒却很少有人问津,常常因卖不出去而使整坛整坛的酒搁酸了,变质了,十分可惜。
这个卖酒的宋国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于是向左邻右舍请教这好的酒竟然卖不出去的原因。邻居们告诉他:”这是因为你家养的狗太凶猛了的缘故。我们都亲眼看到过,有的人高高兴兴地提着酒壶准备到你家去买酒,可是还没等走到店门口,你家的狗就跳将出来狂吠不止,甚至还要扑上去撕咬人家。这样一来,又有谁还敢到你家去买酒呢?因此,你家的酒就只好放在家里等着发酸变质啊。“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现代。
一位客人离开旅馆,急着去赶火车。;可是走到门口,见外面正“哗哗”地下着雨,他着急地对站在身边的旅馆服务员说:“对不起,请你去看看,我的雨伞是否在我的房间里。;”
几分钟后,那位服务员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先生,雨伞还在原地方,靠床头柜放着。;”
这种服务员就象狗一样(没有侮辱服务员的意思),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一有非常情况便狂吠不已。;表面上看对主人的服从与尊重到极点了吧,有时却得不到主人的赏识,原因在就在于它不了解主人真正的需求和心思。
卖酒的酒放酸了也卖不出去,是因为他家养的狗太厉害的缘故。;那只狗只知道爱它的主人,却不知为主人考虑顾客因怕它不也来卖酒,酒放酸卖不出去会使主人生活困难的问题。;
这是因为狗的智力有限,不能正确理解领导意图。;
铁板烧博士认为――
当领导向我们委以任务,一定要先清楚了解对方的真意,再衡量做法,以免因误会而种下恶果或招来麻烦。;
揣摩领导的心思,首先要善于察言观色,只要领导的脸色一有变化,就要见微知着地替领导接下来的行动做好准备。;同时要做一个懂得掌握领导心理的人,不要老是重蹈失败的覆辙,即使失败,也会积极地反省着领导的责罚或教训做为事后的警惕。;
比如说在公司里,他在去拜访重要客户前,要向领导请示有无传言给对方或应付对方的方法;访问回来后,则要将对方的反应仔细报告给领导。;
领会领导的意图非常重要,领导一般是不喜欢啰啰嗦嗦、;反反复复地下达他的指示的。;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也表明了我们是一个精明果断的部下,因而更易引起对方好感。;如果一件事情需要领导反复交待几次,直到最后明确说出他的意图时我们才茅塞顿开,那么我们给他的印象也就不太妙了。;
揣摩领导的心思,还包括在生活方面熟悉领导的兴趣、;嗜好;并且掌握住其家庭背景等周边情报,适时合宜地加以运用,是身为部下者必备的常识之一。;
如果领导为人严谨仔细,那我们做任何事都要翻看两次,确认没有错漏才交到领导面前。;谨记工作时限,若不能准时做好,应预先通知领导,当然最好不必这样做。;必须圆满地把工作完成,不要等领导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如果领导性格比较豪放,我们就分析一下哪些问题才应劳烦领导注意,如果真有难题,请先想想有什么建议,更不应抱怨无法取消或改变的规定。;给领导简洁、;有力的报告,切莫让浅显和琐碎的问题烦扰他或浪费他的时间,但重要的事必须请示他。;
有些领导都有着很强的尊严感,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是想让事情向着自己所预想的目标发展,会给他带来这种尊严敏锐的感觉。;因为它总与一个人本质的某些东西相联系,侵犯尊严等于是对人的污辱和蔑视。;
对这样的领导,让他尽尽兴,也是一种很好的表示尊重的方法。;在自认为理所当然地享有他人尊重的领导的眼里,不尊重是绝对不能被容忍,更不能被谅解的。;
如果,您的领导是棒球迷,那么中日棒球赛的战况,是令他耳目一新的最佳听闻。;
领导若是位重视情调的人,下了班邀他到莲花山顶看夜景,或者乘着夕阳的余晖到深圳湾看渔火,都是满足他的最好手段。;
晚上陪领导到餐馆喝酒,要大声地点领导喜爱的菜肴与醇酒。;明白领导对酒的品味,虽然算不上是恭维,却有很关键的作用。;对能把自己关怀得无微不至的人,谁也会抱有好感的。;
总之,要胆大心细地以领导的言行举止为第一,纵然是一条餐巾也要赶快递上去,西装外套不忘替他挂在衣架上。;
当然,随时替领导点烟也是服务项目之一。;
一阵酒酣耳熟之后,应该借话题套出领导的脾胃所好。;若有其它同仁在场,注意要竖起耳朵来探听情报。;
谈话中尽可能避开工作上的事情,针对外界的谣传、;领导的嗜好等等,打开对方的话匣子,好好地扮演最忠实的听家。;
千万别让自己成为闷声不响的跟屁虫。;吵吵嚷嚷、;欢声震天的气氛,必须由我们竭尽全力来制造。;
对于领导自吹自擂、;得意地发表演说,即使已经是老掉牙的话题,也要表现出热衷参与,洗耳恭听的态度。;适时合宜地点头赞许、;故意讨好地发问、;和领导一唱一合。;这是需要用心的马屁经。;
等将散席时,别忘了祝福领导的前程似锦、;公司的业绩蒸蒸日上。;这种时候是不必忌讳抢风头、;越权的,越是客气小心越得不到领导的赏识。;
依领导的喜好一味顺从,偶而也要求领导的指导几招独到的心得,对领导的亦步亦趋是好手的马屁精。;
譬如,邀领导观看他最爱的棒球赛,这么一来,和领导共处的时间至少也有二个半钟头,就可以好好地自我推销了。;千万别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
看球赛之前,先准备好汽水饮料、;零嘴甜点,做好献殷勤的工夫。;
不管是平剧、;歌仔戏、;或古典音乐,只要是领导的兴趣,纵然舍命也要陪君子。;迎合领导的喜好,随时侍从在他的跟前,就是最好的奉承之道,即使您的心意被拆穿,也要表现得若有其事。;一次、;二次被拒绝,也不要泄气,再接再厉加足马力去进攻吧!
第四部分 成功如习剑乐于做幕后英雄
敢为天下先是脱颖而出的一种必备的心理素质,但并不意味着要做一门动辄大鸣大放的大炮,而是要当发则发,不当发则韬光养晦。;这是一对矛盾,但要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却必须善加运用和把握。;
一般来说,一个有自己远大目标的人,在时机没有到来之前,一般都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他们不会斤斤计较成绩有自己的多少,而是对自己的功劳淡化,在能够得到更大回报的情况下,他们舍得将荣誉让给领导,自己做一个幕后英雄。;用一句流行的话是――
“事情完成得好是由于领导英明伟大,完成不好是由于我对上面决策的领会不力,能力和水平不高。;”
这样做的目的是牺牲局部利益,就像下象棋时的“弃子争先”一样,看上去是损失,实际上是耗散竞争对手力量、;增加自己实力的有效渠道,如果处理得法,只会有益无害。;有些人甚至主动提供局部利益来稳固自己的阵脚,为下一步棋做好准备。;
对于肯让功的部下,哪一个领导能不喜欢、;重用呢?而领导的喜爱和重用,难道不比一时一地的功绩更为重要吗?《鹿鼎记》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写。;
康熙在五台山受到白衣尼的袭击,幸亏韦小宝舍命相救,才得以脱身。;宝对康熙有救命之恩,但他并不以恩人的嘴脸自居,而是说道:“其实这尼姑一剑刺来,你身手敏捷,自然会使一招孤云出岫避了开去,你跟着反手一招仙鹤梳翎打在那恶尼姑肩头,她非大叫‘投降’不可。;不过我生怕伤了你,一时胡涂了,只想到要挡在你身前,代你受这一剑。;皇上一身武功没机会施展,在少林和尚面前出出风头,实在可惜。;”
康熙听了韦小宝这番话,哈哈大笑,他自知当日若非韦小宝这么一挡,定然给白衣尼刺死了,这小家伙如此忠心,却又不居功,当真难得,笑道:“你小小年纪,官儿做得够大了。;等你大得几岁,再升你的官。;”
韦小宝摇头道:“我也不想做大官,只盼常常给皇上办事,不惹你生气,那就心满意足了。;”
铁板烧博士忠告――
做一个幕后英雄而把功劳让给领导,会使领导脸上光彩。;但对这类事情不要到处宣传,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后果比不让功更糟糕。;因为这种宣传既是邀功请赏,又是在打击领导的个人威望。;
虽然这样做有点埋没了我们的才华,它却向我们的人情帐户里存入了一大笔本金,领导有机会设法还给我们这笔人情债,而且少不了再给我们更多的露脸机会。;如果只会在鼻子尖大小的范围内打算盘,急功近利,自矜其能,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
因此,既然已经决定要退到幕后,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否则会让人觉得让功是虚伪的。;总结起来,幕后英雄主要有以下三种角色。;
第一种角色:枪手。;
领导不擅长舞文弄墨,身为部下的我们就应该发挥一下“枪手”的长才了。;这种人有如领导的左右手,极受领导的礼遇与尊重。;
假设必须在刊物上写一些商品的宣传文章,虽然事前的工作是我们苦口婆心争取到的,但是,这时候还是用领导的名义刊登较好。;当然,最初的拟稿仍旧要由我们完成。;
稿件完成后,先让领导过目,一番增补修减后再发表出来。;身为部下的只要不露形迹,默默耕耘,使自己扮演成幕后功臣,并安于这样的牺牲,是为了未来出头做出的必要牺牲。;
第二种角色:吹鼓手。;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在发迹之前,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重要人物,有计划地对别的议员赞扬这人,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以后,一定会把他说的话传给那个人。;
果然,不久那个人成为俾斯麦的忠诚支持者,向别人大力推荐,帮助他得到了那个职位。;
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当着领导的面直接给予夸赞,虽然也是一种讨好领导的方法,却很容易招致周围同僚的轻蔑。;但如果我们在其它部门,领导不在场时,针对领导的长处和优点,大力地吹嘘一番。;这些赞美终有一天还是会传到领导耳中的。;
第三种角色:垫背。;
与领导共事的智能是:领导办了可能得罪人的事情我来办,出头露脸办好的事情都归领导,这样才能立足。;
有一次,某国有企业老总到销售部视察,和销售员坐在一起聊起天来。;
他拿起一份报告,面带喜色的说:“我看了一下去年的业务发展情况,很不错,小李负责的华南地区值得表扬,特别在广东东完市场的开拓!”业务员都楞住了,小李忍不住站起来说:“总经理,不是东完,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