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与神对话-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籍由你们而体验。”我在我最纯粹的形式中,我是那绝对。我绝对是一切,因此,我绝对不需、不要、不求任何东西。 
由这绝对纯粹的形式,我呈现(am)为你们所缔造的我。就像你们最后终于看到了神,并说:“嗨!你看怎么样?”然而,不管你们把我看成什么样,我都不可能忘记我的最纯形式,不可能不一直回归我的最纯形式。所有其他一切都是虚构。是你们装饰打扮成的样子。 
有些人把我弄成妒忌的神;但因我拥有一切,是一切,我怎么可能妒忌呢? 
有些人把我弄成愤怒的神;但我即不会以任何方式受到伤害,我又怎么会愤怒呢? 
有些人把我弄成复仇的神;但我向谁去复仇?因为所有存在的一切皆是我。 
而我又为什么只因为我的创造而惩罚自己呢?——或者,如果你一定要认为我们是分别的,我为什么要创造了你们,给了你们,给了你们创造的能力,给了你们选择的自由,让你们去创造你们想要的经验以后,只因你们做“错”了选择,而永远惩罚你们呢? 
我告诉你们:我不会做这样的事——在这个真理中,存在着你们免于神之暴政的自由。 
事实上,没有暴政——除非是在你们的想像中。 
任何时候你们想回家就可以回家。任何时候你们想要与我合一,我们就可以合一。跟我合一的喜悦是你们随时可以领受的。就在当下。清风拂面。夏夜钻石的天空下蟋蟀的叫声。 
初见彩虹,初闻婴儿啼。绚烂日落,绚烂人生的最后一息。 
我时时都与你同在,直至时间的结束。你与我的结合是完全的——过去一直是,现在一直是,将来一直是。 
你与我是一体——现在与永远皆是。 
去吧,将你的生命做为此真理的表述。 
使你的日日夜夜成为你内在此一最高理念的反映。让你现在的时时刻刻充满了神藉着你而表现出来的绚烂的欢悦。藉着对你所接触的一切生命之永恒而无条件的爱来这样表达。成为对黑暗的光,而不诅咒它。 
成为荷光者。 
你本就如此。 
是即如此。     
译注 
①:bringer of the light; 〃带来光的人”。佛经有“荷光如来”,即“带着光来到世间的如来”。 
②:Charlie Brown 或许是指Charles Brockden Brown (1771…1810),“美国小说家之父”,作品内容悬疑。 
③:intermediary;在主教称之为“中保”       
书末: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创造的历史   
谢谢你们与我共走这一程。我知道,对你们某些人而言,这并不容易。这里所提出的许多观念,对我们在看到这本书之前所相信的观念都是挑战,也对我们以前的一些行为模式构成挑战。本书的资料邀请我们去创造新的信念,展示新的行为,对事物所可能发生的情况怀抱新的观念。对我们生活的方式,本书的资料都殷切而彻底的呼唤我们走向新的思想。 
这就是我们说过的“新思想运动”(new thought movement)。与其说它是一种组织或社会结构,不如说它是一种历程,以此历程,社会的一切从一种存在方式转移到另一种。那是行动上(压跨大象)的“第一百双猴子论”。那是“临界量”的关键问题。这份资料怎么给我的,我原原本本的在书中呈现出来,以有助于此项运动,以有助于达成这临界量,造成这种转移。 
我们必须缔造这种转移。因为我们不能再继续走原先的路。我们原先用以引导我们人类的观念结构不合我们之用。事实上,它们几乎已经毁了我们。我们必须改变;如果我们还想把世界传给予子孙,我们必须改变。 
说过这些话后,我希望各位知道,我对我们怀有巨大的希望。我相信,做为人类我们现在拥有无比的机会,把那些久来挡住我们的障碍铲除,以实现我们最恢宏的可能性,而且我处处看到,不仅许许多多个人在成长,而且——终于——集体意识也在成长。我知道,是这集体意识在形成关键量,成为能量,来发动我们在此星球上的体验之引擎。所以,我们的集体意识的水平才是关键。 
我现在看出来,这套书的神圣目的,就是要提升这集体意识。这三本书中的话,自始就不是为说给我一人听的,而是籍著我,说给全世界——正如它是藉着你要达到同一目的。你会让书中的这些话以你的心做为终站吗?或是跟我加入使者的行列,把它们带给更多的人? 
以我所见,人类目前状况颇堪玩味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走得不对。然而如果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我们走得不对,则为什么我们不能集结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呢?这是一个让人痛心疾首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把个人的觉醒转化为集体的行动呢? 
我认为,我们不仅由实行和传播《与神对话》中的讯息可以这样做,而且可以加入志在改革的团体与组织。我愿建议各位参加三个团体。(当然,我知道还有很多别的类似团体。) 
如果你同意本书中所讲的某些话,我赞成你去接触和支持“生态经济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colonomics),这是由我的朋友丹尼斯·维佛(Dennis Weavr)所创办。这个研究所的指导原则是,生态与经济并非敌人,两者合一来改善地球的生活,乃是唯一可行道路。 
丹尼斯和该研究所投下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探寻新途径,使全球的工商业可与全球生态的保护与改善行动得以合作与沟通。丹尼斯相信生态运动与经济运动无需冲突,无需背道而驰。 
我们所需要的是,在我们所从事的工商业中,在我们所制造的产品中,在我们所担供的服务中,要发展出生态的和经济的健康模式。为了掌握和强化这个观念,丹尼斯发明了一个字:(生态经济学)(ecolonomics)。用这五个音节的单字,他陈述了他的想法,就是,经济利益并不必然、也不会永久跟生态的敏感相克。对前者是好的,并不自动会对后都为灾难。 
如果你也想强化这观念,请写信给   
The lnstitute for Ecolonomics 
Post Office Box 275 
Ridgeway;CO 81432 
U。S。A。   
他们会寄给你资讯,让你知道如何加入行列。 
另一个引起我注意和赞美的组织是“伦理与意义基金会”(The Foundation For Ethics and Meaning);这是由麦可·乐内(Michael Lerner)所创办。麦可和我会多次谈论本书第二部中所提出的议题;他告诉我,他创办这个基金会是当一个工具,以求改变美国社会的底线,把自私与嘲讽的必态,改为关怀和休戚与共。 
麦克所寻求的是改变我们社会的根本区分,以便工商业的生产与效益、法律与社会层面的行为,不再仅以财势与权力的增加为唯一衡量标准,而也由是否增加爱与关怀的能力,是否增加了道德、精神与生态的敏感度为标准。 
他的基金会己在美国各地建立起分会,其中有些正在探讨一些方案,企使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与公司签订合约前,先审查该公司的社会责任史——甚至要各公司每二十年重新申请许可证,而其社会责任纪录就成为核准与否的因素之一。该基金会以经济需求和个人权益为双重焦点,反对公司或政府力量否定对方。 
麦可是《意义政治学》(The Politics of Meaning)的作者;这本书,我热切推介。就如康奈尔·维斯特(Cornel West)在书套背页所写:“……得有勇气去阅读它。”该基金会另发行定期刊物“Tikkun〃;在该杂志上你可以读到这些议题进一步的讨论。 
要想订阅这一份甚有激发性的刊物并获知麦可的工作更多的讯息,请联系:   
The Foundation For Ethics and Meaning 
26 Fell Stteet 
San Fancisco; CA 94103 
U。S。A。 
TEL:(415)575…1200   
我所觉察到的第三个资源是“远见领导中心”(The Center for Visionary  Leadership),创办人为克林·麦克劳夫林(Corinne McLaughlin)与戈登·大卫逊(Gordon Davidson)。他们两位合著的《精神政治学:从里向外改变世界》(Spiritual Politics: Changing the World from the lnside Out)和《黎明的缔造者》(Builders of the Dawn)都是我阅读书籍中名列前予的书。他们的教育中心对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颖的、整体的精神洞察观点。该 中心对个人与组织担出公共计划,顾问训练与以价值为基础的领袖训练。他们最激发我的观念之一,是公民对谈计划,以有助于解除使地球分歧的一些现象。你可以成为此项工作的一份子,请联系:   
The Center for Visionary Leadership 
3408 Wisconsin Ave NW 
suite 200 
Washington; D。C。20016 
TEL:(202) 237…2800 
E…mail: CVLDC@rail。   
你们有些人会选择对这三方面的努力都做支援,如我就是。不论你做什么决定,我希望你在此看到的是,对我们所面临的大难题、大挑战,个人并非没有真正的且持久的影响力。那哀声叹气的呼叫:“我能做什么呢?”在此处已得到了回答。你能做的事很多,你能做的地方也很多。 
所以,这是一次行动召唤。这是一项加入前线的呼求。这是对你的邀请,请与我一同组成精神工作队,在共同的心愿之下结合:为世界带来爱与康复,重返欢庆。 
在读过传送给我的《与神对话》的言谈之后,我再也不能是原先的我了。你也是一样。我们——你与我——现在已被带到绝壁,与我们以前所有的信念与为人做事之法对决。 
有许多人无可避免的会对本书所写的某些东西感到不自在。毕竟,我们人类曾宣称自己为高尚的、优越的物种,是启蒙过的生物。而《与神对话》三书却观察我们的所言所行而道:呃,抱歉,并不很是。它们察看我们宣称要去的处所,而说:这不是你们所要去的地方。不是。别以为是。因此,这几本书(也许尤其是第二部)可能会使人不自在。然而,不自在总是表示成长。生命开始于我们的自在地带结束之处。 
当然,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接受他人置于我们面前的一切观念——而《与神对话》三部曲中的观念,也不应被视为“福音”。事实上,这会是神最不愿意的事。因为如神所说,宝藏在于问题,而不在答案。这本书邀请我们的不是采用其答案,而是不断的、不息的去问它的问题。 
《与神对话》所提出的问题会把我们直接带至绝壁。不仅是我们自在地区的边界,也是我们的理解、我们的信念、我们的经济的边界。它们挑战,要我们走向新经验。 
如果你想要加入这新经验的共同创造行列,如果你认为自己在此历程中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如果你知道自己是使者之一——即是接受者又是传送者——则请加入这新的队伍。成为一个发光者。支持此处所提的努力与组织(或任何其他有价值的主张或团体。) 
还有一个团体是我要告诉你的,这是我与南茜所创办的团体,名为“再创造”(ReCreation)。其宗旨是要把人还给他们自己——并因此改变世界。 
我们的工作是以编写月刊开始,寄送给每一位订阅的人。(自从本书第一部出版之后,全球已有数千人订阅)。接下来是一项向全国和全球各社团传递《与神对话》的讯息的计划,以亲身投入的方式进行。我们知道这个工作的推动必须邀请你的加入,就如你把自己重新创造一般,成为真正的实行与传播者,以改变你所接触的世界。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再创造的历程。而此历程始于你自己的灵魂。你的灵魂知道现在是否已是你将生命最有力的历程——改变与创造——投入更高层次的时机。我知道这已是我的时机。 
这乃是何以公开声明我们基金会的目标是支助与筹办第一届“整合灵性与经营管理首届国际座谈会”(the first l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Integration of Spirituality and Governance)。我的看法是,世人如果决心以他们最高的精神领会来治理自己,而非以最低的意念和最深的恐惧,则世界可以在一夕之间改变。 
我们计划于一九九九年为这项座谈会作东。我们看到有一个历程已经上路:存着善意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思考、讨论重大议题:是什么把我们分离;如何欢庆我们的不同;我们身为宇宙中这特殊地点上高贵荣耀的物种,对于使我们结合为一体的一切经验应如何去加强。而我们认为。这项座谈会将成为此历程的主要催化剂,使之更为丰沛。 
我们的基金会也设立了工作室、讨论课、静修处、讲授课程,和全球各地的广泛计划。凡是本基金会所推行的计划,我们都收费很低,并保留至少百分之二十的空间提供全额或部分的奖助金,以便让能够参加的人尽量多,而不必受到经济能力的限制。 
为了对范型转移效力,这是我们——南茜,我和我们少数几位朋友——决心要做的事。在此书末注言中,我希望能向你提供一些途径,使你得以投身此种“范型转移”行动。《与神对话》第三部比第一和第二部都更进一步,详细描述宇宙各处有情众生的进化历程,高度进化社会中的工作与结构。总之,是我们这些想要以新的方式经历人生的人一种杰出的模范。 
我们的通讯载有如何去做的建议与观察,使你自己和别人得以成为范型转移者,成为新的实相的创造者。这些讯息是以回答全球《与神对话》的读者所提出的问题来进行。我们的通讯也包含我们基金会的消息,以及如何成为我们的伙伴——设若你做此选择的话。这份通讯是一个与《与神对话》的能量“保持连线”良好途径。 
要收到这份刊物,请写信给:   
ReCreation 
The Foundation for Personal Growth and Spiritual Understanding 
Postal Drawer 3475 
Central Point;Oregon 97502 
TEL:(541) 734…7222 
E…mail: Recreatingaol。   
每年收费二十五美元,这包括我们把通讯出版和寄达的费用,以及支持我在此所述一些大型活动的费用。但如果你想连线,目前却无法拨款,我们会很高兴的给你奖助订阅。只要你的信中申请即可。 
在此结束之际,我要对我个人的事提出一些报告。 
自从本书第一部出版,在读过我个人的生活纪事之后,你们许多人写信给我,充满了慈悲、了解与爱。我永不能表尽这对我多么重要。信里经常问到,我在接受到这些讯息之后,对我的生活有了如何的改变。要在本书的书末详细述说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仍要告诉各位,我的改变是深远的。 
我觉得我里里外外都像一个新人,我跟孩子重建了爱的关系。我遇到了我所知道的最出众的女人,我们结婚了,我深受她的教诲之恩——而她的教诲是她的爱、她的实际生活。我原谅了我的过去——而这个,我已告诉过你,我曾一再一再做过那些在许多人眼中看来不可原谅之事。我不但跟过去的我重归于好,也跟现在的我重归于好——现在我是谁,我选择是谁。我终于知道,我不是我的昨日,而当我将我自己最恢宏的形象于生活中实现时,我就创造了我最奇妙的明天。 
你们会以千百封信函加入并协助我治疗与成长;而如今,随着我共同走过这第二部书,我希望你们能与我共同携手来创造全人类最恢宏的形象。那样,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形象。那样,我们就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这可能要求于我们的颇多。然而那被给予得多的,被要求的也多。当我们被推到我们自在区域的边界——就如本书对某些人的推动——我们必须记得,边界是冒险的开始。边界是新机会所在之处。边界是真正的创造开始之地。而这,正是你与我相遇之地——设若我们要如罗伯·肯尼迪(Robert Kenedy)所说,要录求一个新世界的话。 
法国诗哲吉洛姆·阿波林奈(Guillaume Apollinaire)写道:   
“到边缘来。” 
“我们不能。我们怕。” 
“到边缘来。” 
“我们不能。我们会掉下去!” 
“到边缘来。” 
他们去了。 
他推他们 。 
而他们飞起来。   
来。让我们同飞。           
4         
《与神对话》第3本…与神对话III。txt   
与神对话Ⅲ 
Conversations with God(bookⅢ) 
An Unmon Dialogue   
Neale Donald Walsch 著 孟祥森 译     
目录   
《序》  一辈子等待的一本书 
《译序》天书 
《自序》迟来的神圣讯息 
1.你教的,正是你必须学的 
2.生命的一切都是S·E·X 
3.一切都只是视角的问题 
4.什么开始于你们的舒适区域之外 
5.宇宙间没有意外 
6.人生就象电脑游戏 
7.我们都是一体 
8.有时候真理就寓含在矛盾中 
9.灵魂之歌可以以许多方式演唱 
10.我爱你 
11.灵魂是身体的容器 
12.每个人都各以各的方式是伟大的人 
13.只有两颗心才能宣布的事 
14.生命从来没有开始 
15.你们正在创造神 
16.所有的孩子终有一日全会回家 
17.社会正要变成科技的产品 
18.分享感就是获利 
19.把每一个人都看作是自己 
20.保密变成了你们的社交密码 
21.到达那里的路是〃在〃那里 
后记   
《序》一辈子等待的一本书             自然写作家  徐仁修   
    〃生命是什么? 
〃生命来自何处?〃  
〃生命有什么意义?〃 
〃生活为何是这样子?〃 
这人生的基本问题,总是让有点思想的人沈思不已。 
我也一样,半辈子寻觅,在经书中,在大师的话里,在旅行路上,在探险途中,在摄影、在录音时。。。。。。但我没有找到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后来我在大自然深处,证见了创造生命万物的神奇力量,可是,我仍然不解:它,为何要创造生命,创造人类,创造灵魂? 
圣经说:〃上帝创造万物〃,这我相信,但没有说上帝为什么要创造万物? 
佛家说:〃宇宙万物因缘际合而产生〃。这太含糊,等于没说。 
不过,以上种种太初以来无解的问题,我都在《与神对话》中找到了答案,而且是能深深说服我的答案。所以这是一本我一辈子等待的书。 
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渴望见到又没见到的一本书,竟能在二十世纪结束之时出现,我辈何其幸运。能等到了这本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