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修]生存智慧--工作与金钱-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有一个人,他是一个退休的邮政局长,他的脑筋有一点问题,所以他从来没有想要结婚,他的父母很努力尝试,但是因为他的头脑不正常,他会做出一些事将这整个事情破坏掉,他在试图隐藏他的疯狂,就在那个隐藏当中,一定有一些事会迸出来,或是有一些事会弄错。

当他从邮局退下来,他当了耆那教的和尚。我知道在他的邮局帐户里,他刚好有三百六十块钱,他从来没有结过婚,他从来不知道有任何你可以称之为舒服的东西——奢华是一颗远方的星星,他甚至没有钱请佣人,他通常自己煮饭。在他弃俗之后,他在不同的僧院里跟不同的耆那教和尚渡过了七八年的岁月。然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再度在加尔各答碰面,那个将他介绍给我的人说他已经抛弃了任何他所拥有的东西。

我说:“我知道,他住在一个租来的房子里,他自己煮东西吃,他在他邮局的帐户里有三百六十块的存款——它一直以他的名义存在邮局的帐户里,他并没有放弃任何东西,甚至连那个邮局的帐户都没有放弃。”
他非常生气,当我们单独相处的时候,他说:“你这样不好,人们认为我已经放弃了每一样东西,而你却告诉他们说我并没有放弃任何东西,你说得对,那三百六十块仍然存在我的名下,万一生病或年老的时候要用,但是你破坏了我的名誉。他们都对我非常尊敬。”
一个贫穷的人能够假宗教之名成为一个乞丐而受到尊敬,但是他永远无法成道。因此我要强调:在你进入内在世界之前,要结束那外在的,要很全然地去生活——你生命的火把必须从两端一起燃烧。你生活得越全然,你就会越快了解它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只是那个没有经验过的部分似乎具有吸引力,如果你已经全然地生活过,那么似乎就没有什么吸引的东西了,唯有在那种状态下,你才能够毫不迟疑地、没有任何分裂地向内移。

我并不是在说要抛弃外在,那是不需要的。抛弃来自恐惧,很自然地,自从佛陀以来,已经经过了许多个世纪……在这些世纪里,不仅科技有了进步,能够引导你走向成道的心灵意识和方法也已经被改善了,佛陀毕竟是牛车时代的佛陀,他对劳斯莱斯一无所知。

我要我的门徒生活得很安逸,拥有一切外在的条件,不必急急忙忙,因为任何没有经验过的东西都将会再度把你接回来,结束它,那么就不需要逃离你的家,也不需要放弃你的银行存款,因为它们已经不再是你的负担,它们并没有任何意义,或许它们具有某种实用价值,但是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对。

即使佛陀也需要食物,只是它是由别人去赚来的,他需要衣服,别人为他赚取衣服。你赚取你自己的食物,最好是自己去赚取自己的衣服和房子。需要了解的是什么?——在它们里面不要有牵制你的东西。牵制你的东西是对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的欲望,所以要充分地去体验生活,而让这个欲望消失,那么你生活在皇宫里或是生活在穷人的茅屋里都能够同样地安逸,但是如果有皇宫可以住,那么为什么要不必要地在穷人的茅屋里折磨你自己?皇宫不应该成为你的监狱。

因为所有这些伟大的成道者都经常抛弃世界,所以整个东方就产生出一种气氛,认为贫穷是某种具有灵性的东西,它是全然的胡说,贫穷并不具有灵性,它是丑陋的,它是一种必须加以治疗的创伤。如果贫穷是具有灵性的,那么东方一定有千千万万个佛陀,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乞丐成佛。

我的方法是:不要成为过去的延续,我教你们首先要以一个左巴来生活,唯有在那个基础之上,你佛性的庙才能够建造起来。以这样的方法,我们就将内在和外在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外在跟内在一样都是你的,并不需要拒绝任何东西,并不需要反对任何东西。

所以我要告诉你们:表面的快乐或许是最低的一步,但它是同一个阶梯的一部分,最高的那一步或许是成道,或许是喜乐,但它是同样的阶梯,如果你放弃了阶梯的第一阶,你将永远无法达到最后一阶。只要想想,你站在梯子的每一阶,有两种方式可以抛弃它:其中一种就是下来,另外一种就是移到第二阶,这两者都同样是放弃第一阶。佛陀是进到第二阶,而你却掉在第一阶之下,你看到他离开了第一阶,但是你不了解他离开第一阶是到第二阶去。他将会离开第二阶到第三阶,他将会继续离开第三阶和第四阶到最后一阶。但是你变得害怕第一阶,因为你看到诸佛都离开了第一阶,所以你从来不踏上第一阶,你停留在第一阶之下。这些人到达了喜乐的最高满足,而你甚至还在渴求第一阶所能够提供给你的最肤浅的欢乐。

第二,过去的诸佛并不顾虑到任何社会的革命,他们的整个顾虑都是他们自己的成就、他们自己心灵上的达成。就某方面而言,他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所以东方根本就不知道有任何革命。所有的天才都变成以自我为中心,要由谁来给大众革命的概念?最多他们只能够教导对穷人慈善,但是他们无法构想一个没有贫穷的社会。

我在构想一个没有贫穷、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宗教、以及没有任何歧视的世界,我在构想一个一体的世界、一体的人类、一个分享一切——内在和外在——的人类、一个很深的心灵上的兄弟情谊……

所以我的功能并不仅止于我自己的成道,事实上,我的工作是在我成道之后才开始的。佛陀成道的时候,他的工作就结束了,而我是在我成道之后才开始我的工作。就我本身而言,我并不需要再多活一个片刻,因为生命——不管是内在或外在的——都无法给我任何比我已经达成的来得更多的东西。但是对我来讲,它似乎是自私的,我想要千千万万人都燃烧着同样的光、都有同样的洞见、都有同样的梦,我希望新的人或新的人类可以诞生,我希望丑陋的歧视可以消失,没有战争、没有原子或核子武器、没有国家、没有种族,人可以分享所有存在的施与,以及他内在本质的所有经验,我想要这整个人类成为一个意识的海洋。

任何过去诸佛所做的都是好的,但是还不够,他们为他们自己创造出意识的最高峰,我想要为每一个人创造出那个最高峰,至少为那些有在找寻它的人。

我不能够叫你放弃外在,因为外在跟内在同样地重要,只是不要执著于它。你怎么能够抛弃外在呢?你可以抛弃皇宫,但是你要怎么抛弃你的呼吸?外在的空气每一个片刻都会进来……你怎么能够抛弃食物?它也是来自外在;你怎么能够抛弃水?它也是来自外在。

带着清晰的眼光来看,外在和内在之间是不分裂的,而是一个经常维持的和谐,就好像进来的气和出去的气。

我在给你一个新的观念、新的洞见和新的梦。

 
摘自《叛逆的灵魂》
三、整合头脑、心和灵魂

你讲了一些反对头脑的话,你说我们应该抛弃它,应该叫它停止,它在追寻真理的道上是不需要的,那么要头脑做什么?它真的全部都是有害的吗?

头脑是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唯有当它作为一个仆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主人的时候才好。头脑一变成主人,问题就产生了,那么它就取代了你的心、取代了你的灵魂,而完全占有了你。这样的话,它就不是在遵循你的命令,而是开始在命令你。

我并不是说要摧毁头脑,它是存在里面最进化的现象。我是在说要小心,不要让仆人变成主人。记住,是你的灵魂第一,心第二,头脑第三——那是一个真实的人平衡的人格。

头脑是逻辑……非常有用,在市场上,你没有头脑无法存在,我从来没有说你不应该在市场上使用你的头脑,你应该使用它。你应该使用它,而不被它所使用,那个差别是很大的……头脑给了你所有的科技、所有的科学,因为头脑给你太多了,所以它就宣称它是你灵魂的主人,它的害处就是这样的开始的,它完全关闭了你的心扉。

心并不是有用的,它没有什么目的要达成,它就好像一朵玫瑰花。头脑可以给你面包,但是头脑无法给你喜悦,它无法使你在生命中欢欣鼓舞,它非常严肃,它甚至无法忍受笑声,而一个没有笑声的生命已经掉落在人类的标准之下,它已经变成了低于人类的,因为在整个存在里,就只有人能够笑。

笑声表示意识以及它最高的成长。动物不会笑,树木也不会笑,那些关在头脑的笼子里的人——圣人、科学家和所谓伟大的领袖——他们也都无法笑,他们都太严肃了,而严肃是一种病,它是你的灵魂之癌,它是毁灭性的。因为我们都处于头脑的控制之下,所以它一切的创造力都替毁灭在服务。人们正在死于饥饿,头脑却试着在囤积更多的核子武器。人们正在饥饿,而头脑却试着要去登陆月球。头脑完全没有任何慈悲。对慈悲而言、对爱而言、对喜悦而言、对笑而言,一颗免于头脑枷锁的心是需要的。

心具有一个更高的价值,它在市场上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市场并不是你的庙,市场并不是你生命的意义,市场是所有人类的活动里面最低的。

当耶稣说“人不能只靠面包生活”,他是对的,但是头脑只能够供给面包,你能够存活,但存活并不是生命,生命需要更多的东西——欢舞、歌唱和喜悦。

因此,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它正确的位置: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如果爱和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而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逻辑无法给你任何生命的汁液,它是干枯的,它用在计算方面是好的,用在数学和科技方面是好的,但是它用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好的,用在你内在潜力的成长方面是不好的。

在你的心之上的是你的灵魂,就好像头脑是逻辑,心是爱,灵魂是静心。灵魂就是去知道你自己,藉着知道你自己去知道存在的意义。知道灵魂是将一个光带进你内在的黑暗世界,除非你的内在被点亮了,否则所有外在的光都没有用。在你里面就只有黑暗无尽的黑暗和无意识,你所有的行动都将会由那个黑暗和那个盲目产生出来。

所以当我说任何反对头脑的东西,不要误解我,我并不反对头脑,我也不想要摧毁它,我想要你变成一个管弦乐团。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创造出一个交响乐,如何创造出一个综合,如何将东西摆在正确的位置,同样的乐器也可能会创造出一些地狱般的噪音。

灵魂必须是你最终的,已经没有再超过它的东西,它是在你里面的神的一部分,它能够给你那个头脑不能给予、心也不能给予的东西,它会给你宁静、给你和平、给你安详,它会给你喜乐,最后,它会给你一种不朽的感觉。当你知道灵魂,死亡就变成一个虚构的现象,生命就飞进了永恒。一个不知道他自己的灵魂的人不能够说是真正的活,他或许是一个有用的生物装置,一个机器人……

透过静心来找寻你的灵魂和你的本性。

透过爱和透过心来分享你的喜乐。一切的爱就是关于:分享你的喜乐、分享你的喜悦、分享你的欢舞和分享你的狂喜。

头脑在市场上有它本身的功能,但是当你回到家,你的头脑不应该继续喋喋不休。就好像你脱掉你上班的外套、你的帽子、你的鞋子,你应该告诉你的头脑说:“现在静下来,这不是你的世界。”这并不是在反对头脑,事实上,这是让头脑休息。在家里,跟你太太在一起,跟你先生在一起,跟你的小孩在一起,跟你父母在一起,跟你的朋友在一起,头脑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一颗洋溢的心。除非有爱洋溢在一个屋子里,否则它永远无法变成一个家,它仍然只是一个屋子。如果在家里你能够找到一些静心的片刻来经验你的灵魂,它就把家提升到最高的顶峰而成为一个庙。

同样的屋子……对头脑来讲,它只是一个房子,对心来讲,它变成了个家,对灵魂来讲,它变成一个庙,屋子还是保持一样,但是你经过了蜕变——你的看法改变了,你的层面改变了,你了解的方式和看事情的方式改变了。一个不具备所有这三者的屋子是不完整的、是贫乏的。

一个不是所有这三者的人……而且这三者还必须处于很深的和谐之中——头脑服务心,心服务灵魂,灵魂属于遍布整个存在的智慧……人们称之为神,我喜欢称之为神性。没有什么东西会超过它。

 
摘自《剃刀边缘》
四、静心和头脑

去“静心冥想”某种东西是什么意思?我知道去“想”某种东西是什么意思,头脑一直都这样在做:记忆、分析、计划和想象等等。我也知道一种静心状态,在那种状态下,“我”已经不存在,所有的界线都消失而融入整体,一种消失、没有重量、光和喜乐。但是当你告诉我们说“去静心冥想它”,那是什么意思?

西方的语言里面没有一个词可以跟静心的意思刚好一致,它是经验的贫乏和语言的贫乏。就好像在东方,有很多存在于西半球的词你找不到,尤其是科学方面、科技方面和客观世界的东西,所以第一件必须加以了解的事是:我们是在尝试某种几乎不可能的事。

在东方,我们有英文所具有的所有这三个词,但是我们还有第四个词,那是英文或任何其他西方的语言所没有的,那个原因并非只是语言学上的,那个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这种经验。

第一个词是“集中精神”。在东方,我们称之为集中在一个点。

第二个词是“沉思”。在东方我们称之为思考,但只是关于一个特定的主题,不分心、不走入歧途,而是一直停留在同样的经验,然后更深、更广地进入它,它是“集中精神”的一个发展。

第三个词是“静心”。在西方,自从奥里流斯(西元一二一至一八○年)以来,静心一直都是一团糟。他的书是西方第一本描述关于静心的书,但是他不知道静心能够怎么样,所以他将它定义为一种更深的集中精神和一种更深的沉思,这两种定义都是不正确的。

在东方,我们有另外一个词“迪阳”(dhyan),它并不是意味着集中精神,也不是意味着沉思,甚至不是意味着静心冥想,它意味着一种没有头脑的状态。所有那三种都是头脑的活动,不论你是在集中精神、在沉思、或是在静心冥想,你总是客体指向的,你集中精神在某种东西,你在静心冥想某种东西,你在沉思某种东西,你的过程或许有所不同,但是那个界线很清楚:它是在你的头脑里,头脑能够毫无困难地做所有这三件事。

“迪阳”是超越头脑的。

这个困难并不是第一次被提出来,它已经被很多人提出来过。在佛陀之后,大约是一千八百年以前,他的门徒去到中国,他们也碰到了同样的困难,最后他们决定不去翻译那个词,因为不可能翻译,他们直接使用“迪阳”这个词,但是依照中国的发音,它变成了“禅”(chán)。一千两百年前,当那个灯火的传递到达了日本,同样的困难再度发生:对于“禅”要怎么办?日本也没有与之对等的词或与之类似的词,所以他们也决定使用同一个词,依照他们的发音,它变成了Zen。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故事,佛陀本身从来没有使用过“迪阳”这个词,因为他从来没有使用过梵语。使用一般人的语言,而不使用学者的语言是他的革命之一。梵语从来不是一个活的语言,它从来不被市井之间的人所使用,它是学者、教授、哲学家和神学家们所使用的语言,而学者的世界和一般人的世界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差距。佛陀非常勇敢,他不使用他被训练的语言,而改用一般人的语言,他使用一种叫做“巴利语”的语言。在巴利语里面,dhyan变成了ihan,ihan和Zen并没有差得很远,Chán也是刚好介于这两者之间。

但是那些翻译描述静心的最初经典的人认为他们了解“迪阳”的意义。他们大多数都是基督教的传教士,很自然地,他们在超出头脑的观念之外就不懂了。基督教从来没有想到要超越头脑,因此并没有任何像“迪阳”这样的事存在,他们所能够想到的最接近的词就是“静心冥想”(meditation),但是你一使用“静心冥想”这个词,它很自然地就变成静心冥想什么?“静心冥想”这个词本身是客体指向的,但“迪阳”就不是如此。

当你使用“迪阳”这个词,它并不意味着要“迪阳什么”。它只是意味着要超越头脑。当你超越头脑,你就超越了所有的客体,你只是存在。迪阳并不是一个过程,而是一个存在的状态,不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个二分性,而只是一颗露珠从荷叶溜进了大海。

当我在跟你们讲话的时候,我说“静心冥想它”,我知道我所使用的那个词是错的,但是我为什么要使用这个错误的词是因为只有错误的人围绕在我的周围!所有不能适应世界的人,他们很适合我!但是我要提醒你们,语言不应该变成一个障碍。

静心是一种状态,你只是很宁静,没有思想要去集中精神,没有主题要去沉思,没有客体要去静心冥想,其他的一切东西都消失了。记住,当其他东西都消失,你就无法存在,你是其他东西的一部分,就好像如果光消失,就没有黑暗;如果生命消失,就没有死亡,它们在本质上是联结在一起的。

“我”和“你”只能够以某种共同存在的方式一起存在,或者我们必须一起消失,那么所剩下来的就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所剩下来的就是宇宙的能量。

静心就是消失而进入那宇宙的。

头脑就是障碍。你越是集中精神,你越沉思,你越静心冥想某种东西,你就永远无法走出头脑。头脑就是我曾经提过的露珠。所以,第一件必须加以了解的事是:就静心而言,只有在东方,尤其是在印度,有创造出那个词。唯有当你有某种不能用现存的语言来表达的经验,新的词才会被创造出来。一万年以来,印度一直都将它所有的天才贯注在一种努力上,那就是“迪阳”。如果你使用“迪阳”这个词,你就不会问“要迪阳什么?”“迪阳”这个词本身就不含二分性,迪阳只是意味着宁静,完全的宁静、安和。

你的问题是有意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