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辩课程训练-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屡败”前苦思良久。猝然灵机一动,将“战”与“败”字调换一下位置。这样“屡战屡败”变成“屡
败屡战”,从而使这句话的意思起了质的变化。“屡战屡败”表现为无能,“屡败屡战”却表现为
英勇。次日,皇上听了曾国藩的面奏“臣屡败屡战”一语后,果然龙颜大悦,认为他在失败面前
斗志不失、百折不挠。从此他福星高照,连连受皇上恩泽。

这位师爷通过改变“屡战屡败”一词的语序,结果达到了为其主子辩护,开脱罪责的目的。
这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语序变换术在论辩中所能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同样,一个句子中各成分之间的排列顺序不同,表达的含义也就可能会不一样。我们也
可以通过变换句中各成分的位置来达到论辩取胜的目的。
苏联著名儿童文学家盖达乐旅行时,一位小学生认出了他,便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他
的皮箱很破旧,便问道: 


“你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为什么皮箱却是这样随随便便的?”
盖达乐笑道: 
“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主人却是随随便便的,不是糟透了吗?”
这里作家将对方的话变换了一下语序,由“人是大名鼎鼎的而皮箱是随随便便的”变换为“皮箱
是大名鼎鼎的而人是随随便便的”,这样一交换,就风趣地达到了反驳对方观点的目的。
一个画家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
用了一天工夫,可是卖出去却要一年?”
门采尔认真地说:“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如果你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要一天工夫
就准能卖掉。”
画家门采尔幽默地表达了对对方作画粗制滥造的批评。
语序变换术在论辩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故意利用语序变换来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为谬论进行辩护,这就属于诡辩。这种诡辩我们称为滥用语序式诡辩。
从前,有一个私塾里,学生们听老先生讲课,一会儿有两个学生靠在桌子上睡着了。“拍!”
老先生一戒尺打醒了那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学生,说:“你一摸到书就睡着了,你看他,”老先生
指着旁边那个穿戴阔气的学生说:“睡着了都还拿着书呢!”
这个老先生滥用语序,欺贫怕富。事实上,这两个学生都在打瞌睡,两个都应受到惩罚。要
揭穿这种诡辩,我们必须把握这不同的语句所表达的共同的实质,进行反驳。 


18。对偶答辩术
对偶,就是用结构对称、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词语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一

种修辞方法。对偶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因此在论辩中恰当应用对偶式语句,可使语言简

洁有力。

对偶答辩术多用在某些特定场合。通常是对方出上句,我方对出下句。这种方法虽然表
面上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但实际上往往刀光剑影,争斗激烈。

19世纪末,美、英、法、俄、德、意、奥、日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

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急忙屈膝求和。一次,清政府与

八国“议和”。会议开始前,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想借机欺辱中国,并显露自己的才能。

他起身离席,阴阳怪气地对清政府代表说:“我听说你们中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叫做对

联,要求语词对称,音调协调,严密工整。现在我出一上联,看你们能否对出下联!”其他帝

国主义国家的代表极力为他捧场,齐声叫好。他傲慢地环视四周,油腔滑调地予:“我这上联

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请对下联吧!”

八国代表马上明白了他的含义,发出了一阵得意的狂笑,交口称赞,并乜视中国代表们,

看他们如何对应。然而,腐朽无能清政府代表,面对帝国主义分子的挑衅和戏弄,虽然胸有

不平,但一时无词对答,只是尴尬地苦笑。八国代表越发得意忘形,恣意大笑。就在这时,

只见一位清政府代表身后的秘书霍地站起,正义凛然,两眼圆睁,两道目光犹如电光扫过

全场。全场顿时鸦雀无声。片刻,他以宏亮的声音说道:“既然外国人能想出上联,中国人就

能对出下联!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这对仗严谨,词锋犀利的对答,震慑群魔,使挑衅者相顾愕然,瞠目结舌。
八国联军代表以“八大王”“王王在上”显示他们耀武扬威、目空一切的骄横气势,而这位秘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书巧用下联,斥责对方为侵犯我国边境的“小鬼”。
对偶答辩术从所表现的内容来说,主要有正对和反对这么两种形式。
所谓答辩术从所表现的内容来说,主要有正对和反对这么两种形式。
所谓正对就是使用跟对方语句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对句来进行答辩的方法。
明代解缙七八岁时,能文善诗,聪慧无比,名声越传越远。曹尚书听说后就派人把解缙找来,
想亲自考察个究竟。
曹尚书对稚气瘦弱的解缙说:“我念出上句,你马上念出下句。答非所对,算输;间有停歇,
算输。”
他不等解缙应允,便抢先念道:“小犬无知嫌路窄。”
解缙把胸脯一挺,答道:“大鹏展翅恨天低。”
曹尚书手指堂前石狮子:“石狮子头顶焚香炉,几时得了?”
解缙答:“泥判官手拿生死簿,何日勾销?”
曹尚书手指青天:“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能下?”
解缙挥手指地:“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可弹?”
曹尚书一时难不住小解缙,便冷眼打量着解缙身上的粗布绿袄恶意戏弄道:“出水蛤蟆穿绿袄。”
说完仰天哈哈大笑,满堂官员无不面呈得意之色。
解缙却镇定自若,待笑声过后,双眼斜视着曹尚书的大红袍,加重语气从容答道:“落汤螃蟹
着红袍!”


曹尚书一听,羞得面红耳赤,满堂官员大惊失色,曹尚书只得拂袖退堂。
解缙与曹尚书的论辩主要用的是正对形式,比如“出水蛤蟆穿绿袄”与“落汤螃蟹着红袍”意义相
近。
反对就是用跟对方语句意义相对、相反的对句进行答辩的方法。
郭沫若小时候,有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偷吃了和尚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先生追问,没有
人承认,先生出了对子: 
“昨天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并声称说,如能对上,免罚。郭沫若一听,当即对道: 
“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老师一听,连声叫好。全体学生免除了一次处罚。
郭沫若的对句与先生的对句意义相对。先生的对句表达了对学生的挖苦,而郭沫若的对句表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达了自己的远大志向。
对偶答辩术在古代使用较多。当然,即使在现代,对此有兴趣者,如有机会也可不妨使用。
但要用好这种方法,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学基础知识。 


19。语句停顿术
停顿是指词语或语句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是生理换气的需要,因为在论辩中说话人不可
能一口气把所有要说的话说完,这中间必须有停顿;同时更重要的,是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
一句话之间是否有停顿,在不同的地方使用停顿,表达的意义就往往很不一样。
有一次,周总理与国民党政府代表辩论。对方理屈词穷,恼羞成怒地指责说:“简直是对牛弹
琴!”周总理灵机一动,巧妙地回答道:“对!牛弹琴!”
周总理巧妙地将对方抛出的语句,中间略加停顿,拆成两句,反还给对方。言简意赅,给了
敌人沉重的打击。
可见恰当地使用停顿,也是论辩取胜的一种绝招!作为一个雄辩家不能不注意语句的停顿所
发挥的作用。我们把通过语句的停顿进行论辩的方法称为语句停顿术。
有一天,永乐皇帝要解缙在他的一把外国贡品扇上题字,解缙写了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扬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他一时疏忽,把诗中的〃间〃字漏掉了。他的冤家汉王高煦发现后,向皇帝奏道:“解缙自
恃其才,目无君主,竟敢乘写扇之机,有意漏字戏君欺主,如此狂乱之徒,今不杀之,后必
酝酿大患!”
皇帝一看,果然如此,便大喝一声:“武士们将他带下,推出去斩了!”
这时,解缙却哈哈笑了:“圣上请息怒,听为臣的慢慢讲来。这是我作的一首《凉州词》,和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仅有一字之别。王之涣的《凉州词》实为诗而不是词,所以有
个'间'字。我作的这首《凉州词》实为词不为诗,当然没有〃间〃字。”
皇帝说:“既然如此,你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读读你的《凉州词》,只要大家听了,都认为是
你的作品,联不但不问罪,而且还重重有赏,如其不然,立即斩首!”
解缙叩头谢恩,立起身来,当众念道:“黄河远上,白去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缙巧用停顿,将一首诗读成了词,且念得有声有色,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君臣赞不绝口。解
缙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逢凶化吉,保住了生命,领赏而去。
由于古代汉语没有标点符号,因此,古代的条约合同也往往会因停顿不同而意义有别,这也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为论辩者取胜提供了方便。
从前,有个财主对教书先生十分刻薄,只管饭,不给钱,因此没有人愿意去应聘就教。有个
精通文理的老先生知道这种情况后,想整治他,于是找到那个财主,表示愿意任教,双方订
立文约为凭。老先生写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
财主接过一看,读成:“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少,不得学费。”于是满心
欢喜,两人便签子画押了。
转眼到了年底,老先生抗议财主不给鸡鸭鱼肉吃,并讨要学费。双方争执不休,直闹到县衙
门。县官升堂,老先生拿出文约念道:“'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惟青菜豆腐不可;
少不得学费。'现在财主既不给鸡鸭鱼肉吃,又不给学费,请大人公断!”
县官接过文约一看,立即判财主输了官司,罚他给老先生100两银子。刻薄的财主只好认输。
财主与老先生由于使用不同的停顿,各自对文约的理解就大不一样。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有标点,但碰到稍长的句子,说话者为了表意的需要,在没有标点的地
方也需作适当的停顿,这时如果不注意,乱加停顿,也往往影响语意的表达而陷入被动。
某单位调整工资以后,在一次总结会上,一位领导同志在报告时说:“通过这次工资调整,极
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加了工资的和尚,未加工资的干部,都纷纷表示……” 
“妙语”一出,全场听众愕然,纷纷指责道: 
“我们这里又不是少林寺,怎么还有和尚?” 
“怪不得我们这些人没长工资,原来把指标送给庙里了!”
这位领导所以闹出这种笑话,就是因为滥用停顿。这难道不足以引起雄辩家的深思吗? 


20。语调升降术
语调,是指句子里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同样一句话语调的升降变化不同,所表达的意思就
会很不一样。比如: 
“这个项目少了你不行。” 
“这个项目少了你不行?”
前一句语速略快,语调尾音稍降,用的是降调,说起来语气诚恳,表达出对方在这个项目中
不可缺少的作用;后一句话尾音上扬,用的是升调,表达出明显的嘲讽意味。可见这两句句
子因语调不同意义就大不相同,对方听了产生的感受自然也就会截然相反。因而我们在论辩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过程中就不能不注意选用恰当的语调,有时甚至可以通过选用恰当的语调取得论辩胜利。
在十年“文革”动乱中,著名作家赵树理常常被揪斗。一次,赵树理据理反驳,造反派被驳得无
辞可辩,最后只得使出强迫“画供”认罪这一招。他们把江青一伙强加给赵树理同志的种种罪名
罗列在纸上,强迫赵树理签字承认。赵树理拿起笔来写道:“你说我是我就是?”
打手们一看这几个字,如获至宝,一把抓住那张纸,说:“赵树理,这可是你白纸黑字亲自写
上的,说话可要算数。明天到大会上向群众交待你的罪恶,不许赖帐!”赵树理予:“一定算数,
决不赖账!”
第二天开大会,去的人不少。
批斗会一开始,造反派头目拿着那张纸条叫道:“经过我们的批斗,顽固不化的反动作家赵树
理终于承认了他是罪恶累累的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现在把他押上来让他亲口向革命群众
交待!”
赵树理被押到台前,他对准麦克风响亮地说:“我没有承认!”
造反派一愣,拍案嚎叫:“混蛋!这不是你的亲笔供词?” 
“我写的是〃你说我是我就是?〃。” 
“这不算你承认了,算什么?”
赵树理说:“你就不看我写的那句话后边用的是问号?”
顿时台下群众轰然大笑。那几个造反派闹了个没趣,只能灰溜溜地收场。
赵树理这里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恰当的疑问语调,愚弄了这班造反派打手,有效
地保护了自己,取得了这场论辩的胜利。
如果将语调升降术与语句停顿术结合起来使用,更可使我们在论辩过程中取得主动。
阿凡提专和巴依作对,有一位自作聪明的巴依为了报复,雇阿凡提为长工。一天,巴依和老
婆下棋,把阿凡提叫到跟前说: 
“阿凡提,大家都说你聪明,那你就来猜猜我们这盘棋的输赢
吧。猜对了,我赏你一个元宝;猜错了,我打你20皮鞭。”阿凡提答应了,他当场铺开一张纸,
写道:“你赢她输”。
巴依看在眼里,故意把棋输给了老婆。他得意地对阿凡提说:“你输了,该打你20皮鞭了!”“慢,
老爷,我猜对啦!”说完,阿心提念道: 
“你赢她?输!”
这句话表达的是巴依输,老婆赢,巴依立刻没话说了,但狡猾的巴依说:“不行,再猜一盘才
算!”阿凡提又答应了。这一盘,巴依赢了他老婆。阿凡提打开纸一念: 
“你赢,她输!”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巴依又没话说了,他又没打成阿凡提。“不!再猜一盘!这次你要是猜得对,我就一定把元宝
赏给你;猜错了,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阿凡提说:“可以,不过这回你说话可得算数了。”
这一盘,巴依和老婆故意下了和棋。阿凡提又打开纸念道: 


“你赢?她输?”
这次阿凡提不肯定谁赢谁输,所以说他们和了。巴依想打阿凡提的诡计又落空了。
阿凡提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读这四个字时选择了恰当的语调升降和语句停顿,终于斗败了
巴依。
需要说明一点,使用什么样的语调,除了必须和论辩者的态度相符合以外,还必须和事物的
实际情况相符合。赵树理和阿凡提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了恰当的语调,自然无可非议,但如果
故意利用语调升降不同来歪曲事实、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这就只能算是诡辩。我们称这种
诡辩为滥用语调式诡辩。
《诗经。伐檀》一诗,末句“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它的语调是上扬的强烈反问语调,意思是: 
“这些大人君子们难道不是白吃食的吗?”它表达了奴隶们对劳而获的奴隶主的强烈憎恨。而封
建统治者及其文人则将该句变为下降的感叹语调,意思是:“这些君子大人们是不会白吃食的
啊!”有人解释为这些君子大人们吃饭“非肉不饱”,也有的解释为这些是理想的圣君贤相,可
使天下太平,他们是不会白吃食的,等等。这就严重歪曲、篡改了诗的愿意,我们不能不说
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文人是滥用语调进行诡辩! 


21。语句重读术
在交流过程中,为了突出某个方面的意义,强调某种特殊的感情,而把语句中的某些词语读
得较重些就叫重读。重读的位置是随说话者的内心意愿而定。重读的位置不同,所给人的感
受就会不一样。比如: 
“我又没有说你什么。”
给人的感受是:我说的不是你,不要误会了。
重读的部位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太一样。我们有时甚至可以利用这种重读的效应来达到论
辩取胜的目的。
有人诘问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你为什么手上戴戒指?这对你很不合适。”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fineprint。。cn 


雄辩课程训练(机密文件) DSADAS…8DDSD…SQ深圳共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照你说,我不应该戴在手上,而应该戴在鼻子上喽?”诗人回答。
诗人为了回击对方刁钻古怪的诘问,将对方的重读放在“手上”一词来给予答复,使得对方尴尬
万分,收到很好的论辩效果。又如:
一天,有位外国外交官看见林肯总统低着头在擦自己的靴子,说: 
“喂,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 
“是啊,”林肯答道,“你是擦谁的靴子呢?”
这位外交官问话的重读所在是“经常擦”,意思是说:你这么一个总统怎么经常擦靴子?林肯总
统深谙其中的险恶用心,但他故意将重读放在“自己”一词上来理解,乘机反问一句:“你是擦
谁的靴子呢?”这就表达出了他对这位外交官的极大蔑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