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台球杆去击打苍蝇,一不小心球杆碰到主球,被裁判判为击球,从而失去了一轮机会。本以为败局已定的对手约翰·迪瑞见状,勇气大增,最终赶上并超过路易斯,夺得了冠军。
第二天早上,路易斯的尸体在河里被发现:他投水自杀了。
这件过去了数十年的往事,仍值得我们深思:在生活中,当“苍蝇”影响了我们的情绪时,我们该如何对待?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类小事,比如你正在冥思苦想一道难题,旁边不远处的人却在不停地说笑,这让你心烦不已;你正卖力地主持单位的一台晚会,话筒却突然没有了声音,台下的观众发出了笑声……一个人如果不能忍受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或不顺,那么就有可能导致工作或事业的彻底失败。路易斯的死正是由于他不能忍小而谋大。
《太平天国文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欲擒故纵,欲急先缓,待其懈而击之,无不胜者。”这充分说明了:要想争取或征服对方,必须巧妙处理大得与小失的关系,舍出孩子套住狼。毛泽东评价中国战争史时说,中国古代很多战役都是以弱胜强,这是因为弱者往往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最后战胜了对方。所以一个成功者或一个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的渴望成功的人,往往舍得放弃那些在旁人看来是来之不易的东西,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心态篇6、放下忧虑,迎来快乐
生活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疙瘩,学业无成、恋爱失意、家庭变故、事业挫折、经济拮据、人际是非以及命运乖戾等等,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烦恼、苦闷、忧虑和沮丧。特别是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使人更加紧张烦躁、以至于有些人感叹身心疲惫,人生绝望。其实这都是由于人们的患得患失心理造成的,生活中太多的人在没有得到的时候,担心得不到,得到之后又害怕会失去,他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在得失之间摇来摆去,非常痛苦。其实,在得失之间,我们完全可以淡泊一些,何必要用得失做一个囚笼将自己的心囚禁于其中呢!
《列子·天瑞》里有一个寓言:杞国有个人,不怕天寒地冻,只担心天塌下来,他没有地方躲藏。为了这件事,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整天苦思冥想,以求一旦天真的塌下来好有个安身的地方。后来有人告诉他,天空是由大气组成的,绝对不会塌下来,即使天真的塌下来,对人也不会有什么伤害,你放心好了。杞人听了别人这样的解释,这才放宽了心。你看,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英国哲学家兼作家邱斯顿也说过:“天使之所以能够飞翔,是因为他们有着轻盈的人生态度。”很多人的忧虑来自于名利心太重,心胸过于狭隘,他们由于过分害怕失败,于是就忧心忡忡,心头像压着一块沉重的铅块,使人感到窒息
,感到束手无策。这些人由于忧虑失败,所以往往把现实中的困难估计过高,什么事做起来都感到十分吃力,觉得没有成功的把握,以至于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一旦感到生命无助时,这些人便心灰意冷,甚至于自暴自弃。
我国早期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韩玉珍,在国内是真正的高手,多次比赛都战胜了对手。有一次,她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锦标赛。临比赛的前一天晚上,她紧张得要命,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失败的忧虑使她无法入眠,沉重的心理压力使她再
也承受不住了,于是自己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却谎称有人行刺她。这件事的真相被查出之后,成为国际上的一大丑闻,严重地影响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形象,为此国家队将她的赛事取消。
但在随后的国内比赛中,她又屡战屡胜,为了给她机会,国家队又重新把她召回。在接下来的国际重大比赛中,她的对手是从未赢过她的日本队的运动员,开始韩玉珍连赢两局,第三局对手赶上了几分之后,韩玉珍的信心开始动摇了
,结果连输三局。就连外电评论都认为,她不是输在技术和能力上,而是输在心理上,输在忧虑、不自信上。
要知道,失败固然是一种可怕的事情,没有人喜欢失败,但实际上世上没有永远的成功者,惟有从失败中爬起来,才有战胜失败,获得成功的可能。真正的智者从来就不惧怕失败,而是善于在烦恼中找寻智慧,从忧患中激发出生存的
力量,他们不会让失败的忧虑动摇自己的信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失败不仅能成为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能增强人的信心,而且还能教会人重新估计自己的目标,改进进攻的方式。生活中,我们一旦经
历了失败,应当迅速从愤怒和沮丧中清醒过来,把这次失败视为一次学习经验的机会,通过失败来重新估计自己。
忧虑的人大多不敢涉足未知领域,他们害怕冒险。人类对安全感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什么绝对安全可言的。当我们自认为生活很安稳时,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觉。当我们向前踏进未知领域时,我们就
必须有勇气面对失败,失败在悲观者看来是灾难,在乐观者看来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有经历了失败的痛苦,才能真正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只有经历了失败的考验,才有做人的成熟。失败不可怕,只要保持一颗乐观的、顽强的上进
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说:“我从来不去预料结果,因为每当你考虑结果,你总会想到一个糟糕的结局。无论我陷入何种处境,我都会想,自己一定能成功——而不去想如果失败了会怎样。有些人一想到会有一个糟糕的结局,
便会忧虑得浑身发冷,也许他们是害怕面子上下不来,或者遭人奚落。我认为,如果我想在一生中有所成就,就必须积极进取。我必须主动出击,我相信,畏畏缩缩是成不了什么大器的。”
忧虑是人类的天敌,它剥夺人的快乐,使人遭受失败,或陷入自卑的境地。忧虑还使人缺乏生命的活力,破坏人的志向,瓦解人的勇气,使人缺乏创造力。从古到今,忧虑毁坏了无数人的事业。
忧虑者整天坐在屋里,忧心忡忡,魂不守舍,似乎总在期待着灾难的降临,而不能充分享受今天的生活。他们总带着一种不安揣测明天,比如:“得了不治之症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等等。如此推
想下去,不安的心绪就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后逼得人走投无路。实际上这些事情能否发生,天晓得,即使真让你遇上了,到时再想也为时不晚,所以应该及早从这种杞人忧天的苦思中解脱出来,否则当这种不良情绪反复在你
头脑中出现时,你就会被烦恼紧紧缠绕,一事无成。
《尚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意思是:“对待各种事情,心中总怀着忧患、危惧之感,就像踩着老虎尾巴,像走在春天即将融化的冰面上一样,令人战战兢兢。”这正是忧虑者的写照。而对于勇敢者来说,即使不幸的命运像恶魔一样追逐着他,他也能用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不被命运的恶魔所吞噬。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丧失金钱是小事,丧失名誉是大事,但如果丧失勇气,你便一无所有。”一个人如果能够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他消极退却,形形色色迷惑人的心灵的魔鬼也会在坚定的灵魂面前无影无踪。
一个人如果缺少勇气,那么他就会失去一切成功的机会,也不可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如果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那么忧虑自然就会找上门来,使其优柔寡断,坐失良机。要知道忧虑对生活毫无意义,生活不会因为你的忧虑而有所改
变。更要认识到自己所持的那些忧虑的荒谬之处,为此可反复追问自己:“我忧虑有什么用?”一旦把畏惧和担忧分解后,你就该问问自己:“最好的结果会是什么?最坏的结果会是什么?”采用“接受最坏结果”的方法。这样你会
发现你原来的忧虑并不是不可征服。你常常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可能遇到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么?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你必须接受这个结果的话,就准备接受它,最后镇定地想办法改善最坏的情况。
曾有一个企业家工作不顺利,所以他非常焦虑,但是一段时间后,他问自己:“最坏又能怎么样?我会死吗?当然不会,至多也就是负债累累,公司倒闭而已,我还可以活着,还有机会东山再起。”于是他的忧虑减轻了,他以轻松的
心态工作,半年后他的公司扭亏为盈了。
因此,设想自己处在最糟糕的境地,你会发现,一切不过如此而已。法国剧作家贝尔纳是犹太人,二次大战中巴黎被德军占领,他被捕了,但他说:“在此之前,我每天都生活在忧虑和恐惧之中,可是今后我就可以怀着希望生存下去
了。”
卡尔·道格拉斯说得好:“别把生命看得太严肃,反正你不可能活着离开。”倘若一个人敢于用自信的姿态迎接一切厄运,用坦然的心境承受一切苦难,纵然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幸福和快乐照样盈满心间。
能飞长程的鸟,都善于滑翔,它们多半有着宽大的翅膀和轻盈的身体,能够在奋力振翅之后,舒展双翼,慢慢地滑向远方。这些善飞的鸟,在它们迁徙的过程中,看似不断地振翅翱翔,实际许多时间都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前进。这样一
方面可以消除紧张,另一方面可以养精蓄锐,以准备另一次的振翅。同样的道理:能成大事业的人,都善于舒散心情,他们多半有着豁达的胸怀和开朗的性格,能够在得失之间,放松自己,享受生命中的宁静和快乐。
心态篇7、削减你的欲望
现今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物质丰富、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心中的欲望,常被挑逗得像是看见红色斗篷的斗牛;
他人暴富的经历,更让我们血脉贲张,跃跃欲试;时尚名牌漫天飞,哪能心如止水;美女香车招摇过,你的心早已蠢蠢欲动;更不能忍受的是别墅洋房的诱惑……因此,太多的时候,我们会被世上的名利、金钱、物质所迷惑,心中只
想得到,只想将其统统归于己有,而不想舍弃,更舍不得放下。于是心中就充满了矛盾、忧愁、不安,心灵上就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活得好累,好累。
一批又一批人前仆后继地把自己绑上欲望的战车,纵然气喘吁吁也不得歇脚。不断膨胀的物欲、工作、责任、人际、金钱几乎占据了现代人全部的空间和时间,许多人每天忙着应付这些事情,几乎连吃饭、喝水、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他们想要赚更多的钱、找更好的工作、升更高的职位、住更大的房子、开更豪华的车子等等,然而一旦拥有之后,很多人反而会产生一种迷惘的心情:花了半生的力气去追逐这些东西,表面上看来该有的差不多都有了,可是为什么自己却并没有变得更满足、更快乐?
在商业社会,如何控制好自己心中的欲望,不仅关系到脚下的人生,更关系到我们每日的心情。生命属于个人,每个人有权设计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所有的心愿,只要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都应该受到尊重。但是我们必须明白
:生命的过程中,一切物质及肉体都是不可靠的奴仆,想让自己的人生得以升华,就必须放下这些本性之外的东西,而追求生活本身的淳朴,这样才能活得惬意,活得洒脱。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人却不能有贪欲,因为,贪欲是无底洞,你永远也填不满它,贪欲只会给你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麻烦。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为它造脚,但是它仍可以爬得像蛇一样快。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都跑得比自己快,心里很不高兴,便嫉妒地说:“哼!脚多,当然跑得快。”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的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体上粘,从头一直粘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粘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
它心满意足地看着满身是脚的躯体,心中暗暗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但是等它开始要跑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劈哩啪啦地各走各的,它非得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顺利地往前走。这样一来它反而比以前走得更慢了。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短篇故事:有一个农夫,每天早出晚归地耕种一小片贫瘠的土地,累死累活,收效甚微。一位天使可怜农夫的境遇,就对农夫说,只要他能不停地跑一圈,他跑过的地方就全部归其所有。于是,农
夫兴奋地朝前跑去,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然而一想到家里的妻子、儿女们都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生活,又拼命地往前跑……有人告诉他,你到了该往回跑的时候了,不然,你就完了。农夫根本听不进去,他只想得到更多的土
地,更多的金钱,更多的享受,于是继续拼命地向前跑去。结果因心衰力竭,倒地而亡。
生命没有了,土地没有了,一切都没有了,贪婪使这个农夫不知道全身而退,于是他失去了一切。
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不论做人处事,都必须控制贪欲。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因为蜂蜜太香了,它们都舍不得离开。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被蜂蜜粘住而飞不了。当它们快死时,很难过地说
:“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却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对付贪欲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放弃。减少私欲,使我们从欲念的无底深渊中得到释放与自由,这正是快乐的始发站。与人相处,若好贪便宜必将被人唾弃;经营事业,若见利忘义,贪财成性,事业也难以长久。
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你不放弃一些东西,你的身上和心灵一定越来越沉重,快乐就真的离你而去了,因此要学会自我放弃、自我解脱,保持一颗平常心。少一点欲望,就会多一些快乐。仔细想一想,即便你左手财富,右手地位,一面是妻子,一面是情人,可是这些毕竟是身外之物,不会长久属于你,一旦财去人空,那时滑过心头的必将是失落与迷惘。
放弃是一种美丽,是一种心灵的豁达,学会放弃是一种智慧。为了达到目标,我们必须学会放弃一些物欲上的诱惑,学会对个人欲望的控制。其实学会放弃并不难,人生的许多东西是多余的,得到你该得的就够了,剩下的,把它们舍
弃就是了。
因为你的舍弃,你豁然开阔的眼界里将会发现人生中更多更美的风景,而且你也就学会了在简单的生活中寻找快乐。
生活中有些东西并不容易改变,容易改变的,是人的心情,即使你一生中什么也没有抓住,但只要抓住了快乐,你依旧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心态篇8、固执与放弃
人生在世,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不断放弃的。在仕途中,放弃对权力的追逐,随遇而安,得到的是宁静与淡泊;在工作中,放弃对金钱无止境的掠夺,得到的是安心和快乐;在春风得意,身边美女如云时,放弃对美色的占有,得到的是
家庭的温馨和美满。
人生原本就是一个不断放弃的过程,放弃就是接受变化,放弃就是适应新的事物。但是人往往容易在具体的问题上钻牛角尖,为点滴小利宁死不让。他们不愿意放弃他们的观念,不愿意放弃他们的情感,不愿意放弃他们的权力,不愿
意放弃他们的利益等等,但是,什么能够永久地被占有呢?
虽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提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坚毅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应该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但是,当我们在具体实施时,还是应当进出有度,不拘一格,这样才会适合时宜,才符合社会和自然千变万化的意志,也只有如此才
能够做到大得小失,失而复得。
佛家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在很多时候,放弃是一种解脱,放弃是一种量力而行,明知得不到的东西,何必苦苦相求,明知做不到的事,何必硬撑着去做呢?拿着鸡蛋去碰石头,不是自取灭亡吗!
李颖今年34岁,专科毕业后,在一家建筑设计院工作。当初毕业前她来这家设计院实习时,由于勤奋踏实,表现不错,所以尽管设计院当时已经超编,但是院长还是顶着压力聘用了她。由于当时编制所限,只能安排她做资料员,但是院领导多次找她谈话,暗示她这只是暂时的,希望她不要有压力,要多钻研业务,院里缺的是设计精英,根本不缺资料员,只要她能表现出自己的实力,一有机会就马上将她调出资料室。可是李颖却不这么看,她觉得自己之所以受到
“冷遇”,所谓的编制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其实是别人觉得她文凭太低,于是她从一开始当资料员那天起,就厌烦这个工作,因为这离她的理想太远,她想做设计工程师,可是她设计的几个工程,无一例外地都被毙了。她很
虚荣,总想在设计院出人头地,看走业务这条路不行,她就想在学历上高人一头,于是一心想考研究生,甚至还规划好了研究生读完再读博士。
每天上班的时候,李颖都要捧着外语书看,有人跟她开玩笑说:“设计院真是埋没人才呀,让这么博学的人当资料员,不是浪费人才吗?”她总是一副不屑的神态:“别着急呀,几年之后你再看看,我想给他们个机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