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何建立自信,综合卡耐基等成功学家的思想,现提出八条简单 可行的规则。采取这些规则吧,你也能对自己信心十足。
1.构思你自己成功的心象,牢牢印在脑海中。不屈不挠地固守这 幅心象,不容它褪色。
2.每当消极的想法浮上心头,马上用积极的想法与之对抗。
3.有意忽视每一个所谓的障碍,把阻力缩小。
4.遇到困难时,反复在心里默念“行,行,行,我能行!”
5.遇到失败时,要拿出一张纸,列出对自己有利的因素。
6.找一个专家帮你找出自卑的主因。
7.别过度敬畏他人,培养一种“我不错”的心态。
8.确实评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将它上浮10%。
总之,让人一眼看起来,你就像一个成功者,像一个有出息的人。
第二条,自主,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人是万事万物的中心,是世界之轴。
—培根
人的一生,真正能依靠的对象是谁?是自己,除了自己,谁也靠 不住。所以,人的一生,时刻都应高唱《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 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人生的路只能靠自己选择,自己设计,靠自己走。没有人可以代 劳,哪怕是父母,同样是无能为力。一个有所创造、有所贡献的人,都 是沿着自己开辟的路走向成功的。
人是自己命运的最高主宰,也是惟一的仲裁者。不要相信命的好 坏,命运靠自己把握。在这里,我想讲一个小故事:明代开国皇帝朱 元璋继位后,有人说他是命里注定了能当一国之君。可朱元璋却不相 信命,他想到自己原来不过是个讨饭的穷人,只是努力才有了今天。于
一个人的可怜命运靠别人来拯救,可以救几 天,但不能救一生。
—申子思维
是,他派人贴出告示,寻找和自己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八 字完全相同)的人。告示贴出后,竟然有几十个人来见朱元璋。按说, 八字完全相同的人,命运也应该完全相同才是。可这几十个人中,有 读书人,也有文盲;有财主,也有乞丐,大家的情况大有差别。朱元 璋走到其中一位最卑微的乞丐面前说:“你跟我是一个命,所以不要相 信‘命中注定’怎样,只要你努力创造,一定会过上幸福的生活。”随 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的人们逐渐认识到,决定人命 运的条件只有两个:其一,先天遗传基因;其二,本人后天努力。因 此,决定人命运的不是其他条件,而是自己。人可以通过接受教育、勤 奋努力地工作来把握自己的命运。
第49节:天下行动驰骋天下大道(7)
走出出路的死亡地带,就要做一个完完整整的自我主宰者。请永 远记住《圣经》里的经典名言:上帝只救可救之人!请千万相信:自 己救不了自己的人,上帝也不会理你!
第三条,自强,做一个顽强的奋斗者。
好运不会自动到来,一切全凭自己去争取。
—申子题记
能够走出出路死亡地带的人,都有一颗勇往直前、永远进取、自强 不息的雄心。这就是勇于奋斗,做永不疲倦的奋斗士!
人生是一场竞技,生命就是赛跑,强者属于自强不息的奋斗者!
永不停息的奋斗是找到出路的永恒品质,是走向成功的强大推动 力。奋斗者具有奋斗的品质,成功学家哈罗德?雪曼写过一本《反败 为胜》的书,列举了奋斗品质具有以下精神特质:
1.只要我坚信自己正确,决不放弃;
2.只要我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3.在逆境中我会充满勇气,决不气馁;
4.我不允许任何人用恫吓或威胁使我放弃目标;
5.我会竭尽全力克服生理障碍与挫折;
6.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我想做的事;
7.我知道成功了的男人和女人都曾跟失败和逆境搏斗过之 后,我会获得新的信心和决心;
8.无论我面临什么样的障碍,我决不向失望和绝望低头。
在人生奋斗的生涯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状态,有这么四种人:
第一种人,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二种人,别人提醒后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种人,在被别人踢了屁股后才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第四种人,根本不去做自己应该去做的事情。
奋斗士属于第一种人,他们是成功者!奋斗之心魅力四射,永远 是机遇的宠儿,上帝也会给予丰厚的回报。
历史上的奋斗者不乏其人,其中不肯认命的“肯德基炸鸡”创始 人桑德斯是最值得我们钦佩的,他在60多岁时还有一颗奔腾的奋斗之 心,并最终引导他走向了成功。
◎桑德斯上校是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但他早年的命 运并不好,65岁时还身无分文且孑然一身,人生没有出路。当他 第一次拿到政府发给的救济款时,金额只有105美元,内心极度 沮丧。他不怪社会,相反内心充满感激,思考“我应该如何回报 社会呢?”
他想起了他有一份“炸鸡秘方”,不知餐馆要不要?当然不能 白送,卖掉秘方吗?也换不了几只炸鸡。最好的办法是从营业额
里抽成,拿生意上的“回扣”,人生的晚年就有份稳定的收入,也 不至成为国家累赘。
说干就干,他挨家挨户地敲门游说,告诉餐馆自己的炸鸡秘 方如何如何好,一定会带来生意,而本人只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 成。但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吧,老家伙,看你这个落泊的 样子,怎能会有那么好的秘方呢?”
他丝毫没有气馁,他坚持一种“能力法则”,也就是“不懈地 拿出行动”:在做每一件事时,必须从中好好学习,找出下次能做 得更好的方法。桑德斯上校坚持这一法则,每天他都要研究餐馆 拒绝的理由,反复修正游说词,以便更好地说服下一家餐馆。
他像中国的孔子周游列国一样,驾着一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 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说 自己的点子。为人示范所炸的鸡块,就是他的食粮。整整两年时 间,他游说了1008家餐馆,1008次被拒绝。但是他还是没有失去 信心,他还要继续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他继续向前,他走进了第1009家餐馆,游说也非常娴熟了, 示范炸鸡的效果也更好了。餐馆老板终于向他露出了笑脸,他第 一次听到了“同意”二字。这可是碰了1008次壁以后,才听到 “同意”二字啊!
像桑德斯那样,做个不知疲倦的奋斗士,让那些不思进取的认命 者、依赖者、苟且偷安者见鬼去吧。惟有顽强奋斗,出路迟早会张开 双臂,热切地拥抱我们!
第50节:通天大道走着瞧(1)
卷八:通天大道走着瞧
走天下路,走天下人自己的路!
—申子题记
当苦难的余烟叹息着朝我扑来时,我依然执著地 展开理想的翅膀,在辽阔的天空中写下:相信自己。
我要用手指向那涌在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 托起太阳、大海,我要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洪战辉
这是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一切都在迅速改变。未来,没有终点。我 们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梦想着、追寻着,只要在行动,这就够了! 不要问将来如何?走着瞧吧!
●机会遍天下,处处有出路。“成为一名百万富 翁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自 己,没有理由不相信未来!
也许人们更痴迷财富,那我们就看看发财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多。
美国人对富翁做了许多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超级富 豪们如同雨后春笋般地从社会各个角落里涌现出来,越来越多得难以 胜数。1847年,一位名叫彼池的美国人,对纽约富豪进行调查,只发 现了24个百万富翁,费城也只有9个百万富翁。但到20世纪初,芝加 哥人声称,该市百万富翁的人数与1840年的选民人数一样多。到1954 年,据《财富》杂志估算,大约250个美国人创造了价值5亿多美元的 财富。1972年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在美国有133,400个百万富翁。 到1992年估计,有300多万个百万富翁。1995年,《福布斯》杂志列 出的财富排行榜中,有100多人拥有的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
一位名叫贝克?哈吉斯的美国人所写《管道的故事》一书,讲了 个令人震惊的新发现:即一百年前,普通人是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 的。而现在,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
这是因为,人们的经济状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 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 6%的人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 只有8000部轿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美国普通家庭将收入的80%都用在食物、住房、穿衣等基本需求 上。总的来说,当时的社会,基本上只有两个经济阶层:富有阶层和 贫困阶层。10个家庭中只有一个是富有阶层或中产阶层。也就是说,在 1900年,美国有90%的人属于贫困阶层, 中产阶级依然靠工资生活。
如果我们将镜头从一百年前转回2001年,就会发现:现在一般家 庭的收入为47000美元。小汽车的数目超过了人口数目。大多数家庭至 少拥有两台电视。人的寿命延长至75岁。一般人都拥有比以前更多的 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有更多的空余时间,还有更多的职业选择。
于是,他发布了一个或许会让你震惊的大胆声明:“这是真的—— 今天,任何一个有中等收入的人都可以成为一名百万富翁。不可能? 绝对可能!事实上,它真的很简单。”
“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已不再是一个好福气或者是好运气的问题。它 只是个学习和跟随已被证实的财富创造策略问题。”
“大部分的百万富翁将不再是洛克菲勒家族或范德比尔特家族的 后裔。超过80%百万富翁是普通人,他们只在一代人内积累了他们的 财富。”
贝克?哈吉斯还告诉我们成为百万富翁的方法,即如果今天想成 为一名百万富翁,依照以下三个步骤去做:
1。明白财富是如何创造和积累的;
2。效仿已被证实的创造财富的方法;
3。坚持不懈地去做。
的确如此,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其实很简单,因为发财的机会太多 了!现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遍地是机会、处处
有出路的新时代。
与我们的父辈相比,当今之世社会资源极为丰富。社会财富方面, 历史上的马可?波罗不可想像,当年他所描述的东方社会“遍地是黄 金”与今天比较起来,只是小巫见大巫了。仅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就达 15万多亿元,国际流动资金多得不可胜数,树上随便掉落一片树叶都 有可能碰上几个100万、1000万甚至亿万富翁,这些财富,为我们的 发展不知又将创造多少机会呀!
第51节:通天大道走着瞧(2)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所开辟的新兴行业、新的领域,同样令人眼 花缭乱,不知新增了多少发展领域和就业岗位,给我们带来的新出路 又是那么令人目不暇接。持续的“民工荒”现象足以证明:民工都不 干老本行了,因为有新的出路供他们驰骋。当我们看到“海龟”变“海 待”、大学毕业即“失业”而心急火燎时,孰不知有多少人年纪轻轻就 成为IT老板或年薪几十万的“白领”,或靠自己的专长打拼出一条辉 煌的人生之路。当那些老牌的大学生干一辈子干得白发苍苍,最终干 成为“房奴”或“网虫”时,孰不知那些房地产老板或网站的站主恰 恰是些乳臭未干的刚毕业的学生。新的领域、新的空间、新的机会、新 的出路,的确令人瞠目结舌。
全球化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又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融入了世界,真 正成为天下人,吃天下饭,尽管我们足不出户,但我们腰包里的钱可 能是从美国佬、英国佬那儿赚来的,我们碗里盛的,说不定是从非洲 黑人或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那里分的一杯羹。
我们的出路可以向全世界延伸,甚至向太空延伸也未必就是幻想。 个人发展的空间成几何级数扩充,变得前所未有地开阔了,并迎来了 资源整合的新时代。
未来的社会也许比说的还要迷人,机会也许比想像的还多。但有 一点是肯定的,机会要自己创造,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头脑!著 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得好:“别人能看出来的机会,绝对不算是 机会。千万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这世界永远没有绝对完美 的事情。如果要等所有的条件都俱备以后才去做,那你就只能永远等 待下去,你将会失去所有机会。”
几千年前的亚历山大说得更形象,一次,在战斗中有人问他是否等 待机会来临再去进攻,亚历山大听了这话,大发雷霆,说“机会?机会 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每个时代和个人都有独特的机遇,当今社会,机会遍天下,处处 是黄金,只要我们善于创造,用山姆?沃尔顿的一句话说,“我们追逐 着,并坚持不懈”,就能开创新的出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相信自己即使今天没有出路, 明天也没有出路,但只要努力,后天一定有出路!像凭着一 根唢呐闯天下的禹阳飞总裁那样,吹着唢呐,豪情满怀,奔 向未来。
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肯走,就一定能走出路来。
—申子题记
世界上许许多多大人物靠自己走出了一条条辉煌之路,他们的经验 写在教科书上,记在我们的日记里,虽然令人惊叹、仰慕,但难以克隆、 效法。那我们就把目光投向周身数以万计的小人物,他们全靠自己的打 拼同样可以走出一条令人欣慰的人生之路。
湖南阳飞乐器行的老板禹阳飞,就是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打造了 一条值得我们仿效的成功之路。
也许是上帝的考验,禹阳飞经历了比平常人更多的生活磨难。他 是地地道道的湖南邵东农家子弟,还未上学,父亲就病逝,家中七口 人,完全靠体弱的母亲种田养活,家里穷得叮当响。
高中毕业,因高考的几分之差与大学失之交臂,他想继续复读 一年考大学,可家庭条件不允许;他想参军,因身体条件受限制,当 兵的梦想也破灭了;于是,只好回乡务农,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 日子。
为了解愁,他自制了根笛子吹着乐。悠扬的笛声引来了乡邻的围 观,有人喝彩,有人恭维,也有人说风凉话,一个老者信口说: “要是会吹唢呐就好了。”因为在农村,谁家做红白喜事,请人吹一整天唢 呐,可以挣3元钱,吹一整夜可以挣5元钱。
是啊,要是能吹唢呐就好了。但买根唢呐要几十元钱,哪来钱呢?
他铆足劲,发誓要赚够买根唢呐的钱。于是,他就开始贩卖冰棒, 冰棒每支卖5分钱,每支可赚1分多钱,他背着几十斤的冰棒箱,顶着 烈日,走了一村又一村,走了一寨又一寨,每天行走几十里,起早摸 黑忙了一整个夏天,终于挣了几十元钱。他高兴极了,悄悄地跑到县 城买了根唢呐。
第52节:通天大道走着瞧(3)
可是,又怎么学呢?富人子弟可以请老师,可家贫的人,连自学 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为,吹不好便会有人叽笑:“叫花子穷快乐。”
他不敢堂而皇之地自学,于是,农闲时,他就把门关起来,躲进 被窝里,用厚厚的棉被蒙起来学,免得有响声而引起他人叽笑。蒙着 棉被学吹唢呐,虽然吹不好调也不会失面子,但委实难受。每次都憋
得大汗淋漓,把脖子上的青筋憋得又红又胀,但他全不在乎。就这样, 几十天下来,他的唢呐吹得溜溜的,令乡亲们赞叹不已。
于是,乡邻办红白喜事,就去帮忙吹唢呐。他吹得特别卖力、特 别用心,且吹出的花样特别多,吹得乡邻心花怒放,吹得大伙乐不 可支。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气就这样“吹”出来了。方圆几十 里,只要办红白喜事,非请他不可,如果没有把他请去,乡邻就会 嘀咕这台红白喜事没有档次,“不够味”,主人也会觉得没有面子。似 乎只有他去,办红喜事的,会吹得更加红;办白喜事的,似乎把死 人都能吹活。
他的业务开始繁忙起来,请他的人太多了,但他没有分身术。于 是,他又组织一个乐队,培训了一批帮手,也提高了服务水平。
久而久之,周边几个县都知道有这么个唢呐师傅,那些学乐器的、 修乐器的、买乐器的、当然还有切磋乐艺的都来找他,他也不厌其烦, 总是让人满载而归,他的业务局面不断得以扩充。
这么做,虽乐在其中,也能养家糊口,但不能发家致富。于是,他 又开始经营乐器。先摆地摊,经营笛子、二胡、唢呐等小乐器,尔后 又到邵东县城开个小店,经营电子琴、吉他、铜锣等乐器,同时还组 建了“龙狮队”、女子管乐队,服务城乡文化活动。这样,他的事业又 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经营乐器中,他发现许多乐器是“外行”生产的,价高又不中 用,何不自己也搞点生产呢?说干就干,先组成个小作坊,生产二胡、 笛子及一些乐器配件,投放市场后,效果还不错,利润也不薄。这无 疑给他打了针兴奋剂,胆子也大了,接着,他又筹集资金,兴办了铜 锣厂,生产响器、铜锣、队鼓队号等乐器,还兴办了演出服装厂。
是马是骡子,得拉出来遛遛,乐器质量如何,得打打吹吹。通过 这些年市场的吹吹打打,他生产的乐器质量就是过得硬,不到5年工 夫,基本上占领了中国的大西南市场。为提高产品质量,他可没少下 功夫。
譬如,生产唢呐上的“哨子”,他就做了许多研究和改进:原来市 场上销售的“哨子”,虽然价格低廉,只几分钱一个,但大多有毛病,要 么音色不好,要么容易破损,往往在关键时候出不了“声”,气煞人。为 解决这些问题,他到河北、天津访问了中国做“哨子”最有名的师傅, 但效果还是不那么理想。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做哨子的工艺并不复 杂,是不是选材上有学问?于是,他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白洋淀 等地采摘不同的芦苇做哨子,通过比较,得出洞庭湖的芦苇用来做哨子 最好。于是,他就像大科学家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一样,深入洞庭湖畔, 研究什么时节、什么区域、什么部位的芦苇用来做哨子最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他的反复实践,终于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