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没想到的是,两个月之后,他一从美国回来就说要找我谈谈。”

谈谈就谈谈吧。王志东还以为他又要挑什么毛病呢。哪知道马克一张嘴
就说:“你上次那个建议我认真考虑过了,我很喜欢这个工作。”王志东说
当时真把自己吓了一跳,他几乎是目瞪口呆地说:“你没事儿吧?怎么你还
当真呀?”后来他才知道马克确实是当真了,这件事他不但想了很久,而且
还回到美国去跟他爸、他妈也聊了。(他父母都是投资界很知名的人物)。
马克颇有决心地说,他和家人都非常看好四通利方,希望在这里从一个投资
银行家变成一个真正的企业人。眼看马克决心已定,王志东下意识地嘀咕道:
“我工资给不了你那么高啊。”哪知道马克两手一摊,说道:“没关系,你
说能给多少就是多少。”(后来马克拿的工资比他原来的收入至少低一半)。

其实,当时王志东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吸收这么一个人,请个
100%的“老外”,恐怕想都没想过。王志东回来以后跟大家一商量,当下就
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他们说:“他一个老外,一个‘外边’的人,国内的东
西根本什么都不懂,工资还那么高。况且国内有很多企业都尝试过请老外,
结果基本上都失败了,你可别闲着没事玩这个新鲜的!”

但是,当大家平静下来以后,经过各方面的分析,还是隐约觉得马克的
加盟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特别是对公司走向国际化发展非常重要。至少可
以通过他作为一个窗口,进一步了解美国人是怎么看的,了解美国人的思维
方式、金融界的思维方式,特别是他了解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企业制度,
同时又经历过美国互联网企业神话般的崛起。王志东最终认为把一切综合起
来,让马克加盟肯定是利大于弊。所以他就下决心拍了板。不过王志东当时
确实顶着不少的压力,也冒了很大的风险。最主要的恐怕还是一个沟通的问
题,一个高级管理人员过来,跟大家没有默契,说什么都不懂,在公司引起
内耗怎么办?现在想起来,他们从1996 年就开始吵架,应该说对这个问题的
最终解决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1997 年1 月1 日,马克终于正式来四通利方上班了。王志东说在那一瞬
间他突然意识到,寻找国际化人才,这一步原本可以走得更远。四通利方这
回可是来了个高起点,竟然直接找了个美国人来当公司的CFO。而且现在看


来这一步走的也确实没错,用王志东自己的话说就是:“马克的加盟降低了
企业发展中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假如我自己去学习这种金融知识和现代
企业制度,可能需要沉淀两年的时间。那么这两年内很多机会都会失去,同
时我还得交不少的学费。”的确,原本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有限的,一
个企业需要的毕竟也不仅仅是一两个“文武全才”。

虽说马克已经加入了四通利方,但跟王志东吵架的习惯非“设计”这个
词代表着一种风格,古往今来在艺术领域这个词都会作为一种恒久的话题。
但不知道你是否想过:其实人生也需要设计?

不去想明天的生活是庸人无为的选择,只去憧憬未来而不去把握今天的
生活也同样会没有生机。

新浪网总裁王志东但没改,反而“变本加厉”起来,好像他在“自己的”
公司里看着不顺眼的东西一下子比原来的更多了。到后来可能吵得他自己都
不好意思了,有一天就跟王志东说:“不好意思,你看我老是吵架。”没想
到王志东却回答道:“你记着,吵架是你的价值。如果你不跟我吵架,就证
明你已经没有用了。”据说当时马克的鼻子都快气歪了。

激烈的思想交锋才能够引出更加正确的决定,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公
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必须要有一种开放的胸怀。王志
东说:“特别是作为一个经理人,你必须知道,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来对你
的缺点进行弥补。自负的个性,一条路走到黑,死要面子等等,是不应该在
一个做企业的人身上出现的。其实你要想高兴还不容易,可如果你说什么大
家都附合着你,那么最终的失败也就由你自己背着好了。”

也许马克的加盟听起来像是一个“偶然事件”,不过这里面也有不少必
然的因素。其实,就算不开那个玩笑,后面也会有其他类似的玩笑;就算不
引进马克,最终也会引进其他的人做CFO。其实,包括并购华渊,“挖”到
沙正治等等,都有许多偶然的地方,只不过,这些“偶然”正像王志东在潜
意识里一直期待和渴望的而已。所以,偶然的机会竟然全都成了现实。

王志东的这段“精彩”故事,无论是对一个企业,还是对一个企业家来
说都是企业领导者的生活哲学与情感影响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另一佐证。
他们知道:影响是一种权力,它是通过克服其他阻力,如克服企业领导者与
员工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一次升华。同样地,依赖职权的领导者们也在经历
着一种生理的和情感的消耗。他们经常面对自己想成为“中国的微软”的追
求,总是处于满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他们想的是怎么能巩固自己的江山,怎
样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并且在不依赖权力的情况下,去影响他的员工,以
此能获得信任和相互尊重。

1998 年,我在为国内最大的财务软件生产商用友撰写《谁是中国的微
软》时,曾看到王文京每天在八点钟以前就到达公司,下班时间常常是晚上
八九点钟。他说:“没有人能够强迫别人心甘情愿地去工作,只有通过自己
的领导魅力才能去感化员工。因为领导者的影响能力表示了一种人类相互作
用的强有力的结合。”我在为科利华撰写《量子企业新概念》一书时,宋朝
弟曾说:“量子型领导能力指导人们不去依仗职权去干预追随者,而是指引
人们创造真正的领导能力,通过发展相互作用的必要特征来吸引人们拥护。”
宋朝弟一语珠讥地说出了早已存留于胸的心理困境,同时也说出了“领导能
力的影响是一种相互作用”。凡是与宋朝弟接触过的人或者媒体的众多记者


对他的这种工作方式是深有体会的。每当宋朝弟在公司召开会议或者是接受
记者采访时所体现出的就是一个量子型领导人的不规范性。一位记者曾这样
写道:“宋朝弟在答应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接受我们的专访后,足足让我们
等了六个小时。晚上见面后,他没有解释失约的原因,在我的发问后,他振
振有词:‘我让你等了一个下午,是我们约好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但我
认为一个晚上就能把问题解决掉,为什么非要用一个下午呢,我晚上让你们
高兴就行了’。”一些中小企业的老总也是这样,至成电子公司的经理晓白
在从事软件销售之余,还要去兼管两本杂志及一个文化公司,这些都使他们
深深地感到做企业家的艰难。但他们都明白,为了提高企业的组织机构内的
领导能力,支持与鼓励员工,并承认他们努力的成果,就需要有一种感化员
工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中国的软件企业真正地“走出去”。否则,软件企业
家就会有一种处于临近崩溃的感觉。

在一次与金平软件公司老总的闲聊中,他说:“有时我真的是处于临近
崩溃的边缘了。看到那些大企业想做‘中国的微软’,自己心一动也就向这
个目标前进,没想到,这一种想法足足能使自己成为一只满载的骆驼。”

金洪恩软件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有些事情,是不能用解决困境来处
理的;而是要如何去适应。能适应各种乱象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想做
‘中国的微软’,必须首先做好企业家,这种‘利’动与炒股票没有什么区
别。只有做好了企业家,才能做好自己的企业。”


五、危险的边缘地带

在软件产业界,企业出现超速成长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企业走向垮台也
是习以为常的事。信息企业的生生死死已经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事,但它
留给我们的思索却很多。在软件产业界,以做游戏软件为主,并在业界第一
家获得美国风险投资的前导公司是一家能成为“中国的微软”的公司,他的
领导人边晓春曾这样说:“前导公司有可能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成为国内软件
领域最重要的出版公司之一,用五年的时间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核心企业。”
但是,这个预言却遭受到“风险”的摧残,甚至是处于破产与解体的边缘地
带。

心里的感受是一回事,理性的思考是另一回事。软件企业充满超速成长,
也充满风险。前导公司总经理边晓春说:“对于一个新公司,真正的风险不
会出现在它的初创期,而是会出现在它的起步期,机会来的越多、越快,风
险也就越大,道理在于,机会多了,能做的事情多了,犯错误的概率必然加
大,外界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必然加大,这就使得公司更难抵御大的冲击。”

在中国软件产业界,讲起希望集团的“梦之队”在业界恐无人不知,讲
起鲍岳桥只要是使用过DOS 系统软件的人都会知道。鲍岳桥与希望相识是在
1992 年。他为了出一本书找到了“科海”与“希望”,一次偶然的相逢,使
他的人生航向发生了改变,也使希望的发展找到了一根支柱。鲍岳桥在希望
厚积薄发,大显身手。很快与宋明华、周东创立了“希望软件部”。鲍岳桥
主管开发,三人各施所长,配合默契。鲍岳桥作为主研人的领头羊,UCDOS
不久便在计算机市场中崭露头脚,奠定了“希望”软件产业在中国软件产业
中的地位。同时被产业界人士冠以“梦之队”的美称,鲍岳桥也就当之无愧
地成了“梦之队”的队长。在1997 年原电子工业部的市场调查中希望位居第
三。但是,1998 年5 月,鲍岳桥的离去,使希望软件开发进入停滞阶段,元
气大伤,在中国软件群体中失去了优势地位。中文之星也曾有过这样的事例。
1995 年,总经理廖文毅辞职到微软,给后来的总经理张玉方留下了一堆烂摊
子,使新天地从一时名噪中走向默默无闻。同样地,四通利方、万能、安易
等众多企业也出现过这种现象,这可以说是中国软件企业的一种通病,但一
些精明的软件企业领导人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在“危险的边缘地带”获得了
新生。

1994 年科利华也出现过这种危机,由于当时的宋朝弟总结了出现危机的
原因,提出了被业界称道的八字方针“观念、思想、方法、行动”,使一大
批不适应科利华发展的人离开了。1996 年,随着“CSC 家庭电脑软件”的成
功上市,科利华一举成为业界闻名的教育软件公司。1997 年,量子理论的提
出,为科利华走上“中国的微软”打下了伏笔。

用友软件集团也经历了这样一种磨练。1993 年,当用友把企业战略规划
在“多元化经营”的范围时,由于我国的房地产正处于超速成长之中,有人
对王文京说用友是否也应该进入房地产领域。当时由于一些领导受到“左倾
思想”的蛊惑,用友开始进入房地产领域。过了不久,用友陷入了一场水深
火热之中,面临着被竞争对手吞灭的危险,资金周转不开,新产品开发不出
来,使企业的灵活性被房地产掐住了咽喉。在这危急关头,王文京调整了企
业战略方案,才把用友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这也使一些高层领导离开了用友,
即使是一起与王文京创业的苏启强也不得不离开用友去创办连邦软件销售组


织。

现在看来,这些企业经历挫折,本身就是一种修炼,它们要在永远的动
态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调整自己。转变观念,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
才能有一种毅力去面对“软件行业的激烈竞争和严峻的形势”,才不会产生
退隐的想法。

说到产生这种退隐想法的,在信息产业界,除了科利华、用友、方正等
企业在互相攀比,互相竞争,希望自己成为“中国的微软”外,众多的软件
企业家已经到了竟然是视而不见、一言不发的地步,使“中国的微软”成为
了心中的记忆。在接触过的企业家当中,多数人都表示了想隐居、远离喧嚣
的内心心愿。一位企业家感慨地说:“现代生活的节奏迫使人们,尤其是那
些企业的经营者、企业家们饱受精神压力之苦。烦燥、疲惫、焦虑、失眠、
紧张。。像一群厉鬼,死死纠缠。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感叹:‘累,活着真
累’!”


六、“利”战与“名”战

几千年前,老子曾说:“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做“中国的微软”也不能摆脱这种“名”与“利”的驱使。只要你成为了“中
国的微软”,就意味着你的企业在业界成为了软件产业界的第一品牌,意味
着你的一言一行都能够影响软件产业的发展。一些软件企业为了在业界获得
较大的市场知名度,就做了一些尝试。其中以科利华最为突出,尤其是科利
华在推销《学习的革命》一书的过程中,展示了科利华势必成为“中国的微
软”的决心与信心。宋朝弟在一篇独白中曾说:

一个人必须有梦想,一个敢于冒险的人更要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决不
会成功。人必须梦想成真。

投资一个亿,为《学习的革命》一书,发行1000 万册,这是宋朝弟和科
利华软件集团的一个“梦”。

宋朝弟对记者说,我们说我们有一个“梦”,就是《学习的革命》一书
要发行1000 万册,这就是一个“梦”。为什么把它叫做“梦”?因为“梦”
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要否定“梦”,不要说它不行,避免不往下走。

对于《学习的革命》一书出版发行这件事情,我们就有一个美丽的梦想,
要让1000 万人读到这本书,紧接着我们有很多人员参与第二步,如果这个梦
想要实现了,会带来什么效果呢?我们集团年轻的总裁们凑在一起开了几次
会,后来范围不断扩大,从十几个人到几十个人最后到几百个人,大家都说,
假如成了会有什么好处。我们总结了一下会有200 条好处。

如果能发行1000 万,我们的经济效益是多少呢?我们每本书毛利现在是
10 元。也就是它的直接经济利益毛利是一个亿。

如果发行1000 万,科利华的无形资产将增大五倍到十倍。

发行1000 万,科利华将家喻户晓。对我们进一步教育软件的推广没有任
何坏处,绝对是好事。

如果发行1000 万,我们的网络书店一旦开通就将会火爆。

如果发行1000 万,科利华所有员工将凝聚所有的力量,对我们整个参与
这件事情的所有员工是一次体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体验。

除了这本《学习的革命》,我们还将去寻找更多的好书,让社会从中受
益。《学习的革命》这本书当中就引用了200 本书。所以我们想《学习的革
命》能发行1000 万册,我们就会发生阅读的革命,观念的革命,管理的革命,
发行的革命。

如果发行1000 万,科利华会被中国人所记住,我们确实实现了自己的追
求,为民族素质的提高做了实质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科利华,这是我们人
生的追求。当然还可以想很多很多如果。比如说,如果我们能把《学习的革
命》发行1000 万册,我们同样可以给全世界写本书,关于中国教育的书,中
国的教育也有它优势的地方,美国人也需要中国的教育传统。

还有很多,如果1000 万对我们整个教育软件的开发也是一个促进,对我
们更多地吸引社会上的人才都是具有价值的。当我们完成了第二步,梦想成
真后我们将会进入第三个阶段,就是梦想与现实的联系,我们一旦到第三步,
第一个问题就提出来了,既然有这么大的价值,为什么这次一定要挣钱?所
以我们说这次一分钱不挣,挣多少花多少,滚动投入,少赔一点都可以,赔


1000 万没关系,只要这件事成了,意义就出来了,这次我们不怕赔,只要我
们科利华能承受得住,能顶得住,一个辉煌的未来就要到了。

第二步要想让这本书发行1000 万那一定要家喻户晓,所以必须做电视广
告。就开始准备拍这个片子,这个片子筹备了三个月,谢晋导演是免费无偿
执导并出演的,而且我们是在焦点访谈A 特黄金段上投放的,宣传上在所不
惜,否则不可能销售1000 万。而且在各种媒体上要形成一种立体的宣传,电
视、报纸、广告、讲座,各种宣传。大家也知道我们的广告词:“改变你孩
子一生的一本书。”假如我们自己作为一个家长,你看到这个广告,如果这
本书就在你跟前,你买吗?28 元,改变你孩子一生的一本书。所以我们认为,
宣传一到位,问题就转化了,不是购买的问题,买一定要买,但一定要购买
得很方便,如果要跑很远的路就实现不了购买行为。

第三步我们要“铺天盖地”,所以这次销售不仅仅在书店,我们想到了
23 个渠道,所以12 日那天,全国会到处一片金黄色,同时下去,所有书店、
所有超市,所有大学,所有书摊,包括飞机上,火车上,都有。就实现了购
买方便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这件事情确实酝酿了将近半年了。

《学习的革命》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们不想挣钱,大家记住这一
点。我们就想,如果这本书在初期达到了100 万的销售量,第二轮就向300
万冲刺,有100 万进入到300 万不难,有300 万就可以到500 万。这是第二
阶段的目标。一旦完成了500 万,我可以告诉大家,就相当于1000 万完成了。
所以大家放心,到500 万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轻松了,1000 万没有问题,因
为我们说了,我们不是要挣钱,我们会把所有的资金再投入到市场,不断宣
传这本书,我们在全国30 个城市同时展览《学习的革命》,有50 个我们在
各个省市临时设的办事处,这就是我们第三步,梦想和现实的联系。

我们对发行1000 万是充满信心的。大家会关心产供销的市场对象在哪
里,我就给大家说,我们的家长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