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少说话、少作决定,所以他不容易出错。
所以,我们在盛怒之时,最好少说话,少作决定,以免坏了全局而后悔莫及。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们发脾气,根本就没有必要。
首先,发脾气并不会改变任何事情。知道错了的人,你不发脾气他也会改;不知道错的人,你怎么发脾气也没用。所以,发脾气对人来说毫无意义。有时候,我们还会莫名其妙地对周围的物体发脾气,这就更不应该了。电脑总是死机,好好的门就是打不开,不小心撞到了桌子角……你打电脑、踢门、拍桌子有意义吗?你根本不能得到什么,对方也不会有任何改变,这又何苦?
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可能并不是在对别人发脾气,真正让你感到生气的,可能另有原因,甚至是你自己。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意识到:愤怒很少是其他人的问题,它通常只是我们自己的毛病。正所谓,看别人不顺眼是因为自己的修养不够。下次你想发脾气的时候,不妨先照照镜子,先看看镜子中的自己。相信你会发现,让你陷入愤怒的原因根本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你的内心。
而那些真正做错了事,让我们感到愤怒的人,其实也是身不由己。很多时候,别人那么做,并不是想和你作对。在他看来,他那么做是最好的。每个人出生的家庭不同,受的教育不同,周围的环境不同,遗传基因也不同,即使是做同一件事,他们的做法和价值观也会不同。瘦子永远体会不了胖子站在秤上的忧伤,胖子永远理解不了瘦子轻易被推倒时的凄凉。因此,我们要学会体谅。
很多人都知道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想发脾气。对于爱发脾气的人,我可以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帮助你改掉这个毛病:每次想发脾气前先数30个数,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默念〃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生气时只是对着空船大喊
在越南,有一个得道高僧,叫一行禅师。他1926年出生,16岁时即成为佛教徒,1961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宗教哲学,在20世纪60年代享有广泛声誉,马丁·路德·金曾提名他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每天,一行禅师都会让他的弟子们花些时间冥想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一天,他们冥想的话题是〃愤怒〃。他让弟子们想一想自己在发火时的情形,然后仔细分析一下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
接着,一行禅师讲了一件他曾经遇到过的事。一位年轻人,划着船想把自己的货物运到河流上游的一个村子里。由于天气很热,而且又是逆流划船,所以这个年轻人满头大汗。他只想尽快把货物运到,好早点回家。
划着划着,他抬头望去,发现前面有一艘船正在快速向自己冲来,像是一定要把他的小船撞沉一样。年轻人赶紧拼命划船,想给对面的船让路,可是根本没用
情急之下,他只好扯开嗓子大喊:〃赶快掉头,你这个笨蛋!你要撞到我了。这河这么宽,为什么偏要冲着我这边来!〃可是,对面的船根本没有任何转弯的迹象,径直冲了过来。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船狠狠地撞上了年轻人的小船,船虽然没有翻,但货物撒出来一些。年轻人勃然大怒,站起身来,冲着驳船大骂:〃你这个白痴!这么宽的河,你非要冲我这里来!你脑子有毛病吧?〃
可当他仔细一看,才发现那艘船上根本就没有人。原来只是一只从上游的码头漂过来的空船,而这个年轻人却一直在冲着一艘空船大吼。
在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让我们对他恨之入骨,有些事让我们发狂。我们可能会花上很多时间来对这些事情生气,来记恨这些人。想着他们是多么不体贴、不尊重我们,对我们是多么不公平。仔细想想,绝大多数时候,我们生气的、记恨的只是〃一艘空船〃,它不是有意识的,更不是故意的。我们生气记恨、大吼大叫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禅师又问了弟子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用喊的?〃
所有的弟子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个弟子说:〃因为我们失去了冷静,所以我们会喊。〃
〃那为什么失去了冷静就会喊呢?别人就在你旁边,你还是用喊的,难道不能小声地说吗?〃
所有的弟子都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堆,但是没有一个答案是让禅师满意的,最后禅师解释说:〃当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掩盖当中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用喊的,但是在喊的同时人又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喊得更大声……〃禅师继续说,〃而当两个人在相恋时会怎么样呢?情况刚好相反,不但不会用喊,说话都是轻声细语,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心很近,几乎没有距离,所以相恋中的两个人通常是耳语式的说话,心中的爱因而更深,到后来根本不需要言语,只用眼神就可以传情,那时心与心之间早已经没有所谓的距离了……〃
最后禅师做了一个结论:〃当我们生气发怒时,尽量不要说话,不要让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冷静一会,等心的距离没有那么远时,再好好地说吧!〃
人多多少少爱发个脾气。有的人脾气暴躁,有的人脾气温和;有的人脾气大,有的人脾气小;有的人偶尔发发脾气;有的人随时随地爱发脾气!
其实,理解是最重要的。面对别人时,不要求全责备。要告诉自己,任何人都会犯错误。试着多一些沟通、多一点宽容,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那样你就会感到一切并没有那么不可原谅。
和脾气太好的人发脾气?欺负人!和脾气太差的人发脾气?找打架!
和女人发脾气?没面子!和男人发脾气?不艺术!
和你的领导发脾气?你不敢!和你的下属发脾气?没素质!
和小猫、小狗发脾气?没爱心!和手机、电脑发脾气?会心疼!
说来说去,还是最好不要发脾气!
不确定时,挑最难的事做
最难的事情都做过,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最苦的地方都待过,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待。最苦、最难的人生都经历过,人生的意义便更加富足一些。
现今的社会是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它会提供给你许多机会,只要你能够把握,主动出击,主动表现自己,就可能获得成功;但是这些机会也稍纵即逝,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造成终生遗憾。遇到有什么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的话,就主动去争取,而不是一味地顺其自然。即使在不确定时,也要挑最难的去做,有意识地去冒险,迎接挑战,你才会有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
一个任务难与不难,关键看你以什么态度去对待。困难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得好:〃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斗志,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
人生必须不断地给自己新的挑战,不断给自己施加适当的、可以承受的压力,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有意识的冒险
迈克尔·艾斯纳,担任了21年迪斯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1984年,这家多年低迷不振的企业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中,主题公园逐渐失去生气,米老鼠和唐老鸭几乎成了久远的记忆。迈克尔·艾斯纳就在此时,来到了迪斯尼的城堡。
迈克尔·艾斯纳不是一个赌徒,但是他很喜欢接受挑战。他接管迪斯尼本身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冒险。他在派拉蒙电影公司的成功实际上已经使他达到了事业的巅峰,但是他却在沃尔特这个传奇式奠基人物去世后,决然地接手了逐渐走下坡路的迪斯尼公司。许多人都怀疑是否有人能够填补沃尔特留下来的空白。艾斯纳接受这个挑战,既不是出于鲁莽,也不是出于天真。相反,他确信,自己的能力与这家公司的传统适应,所以他接受了这份工作。
接手迪斯尼以后,艾斯纳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疯狂发展以品牌带动的产品销售、升级迪斯尼乐园、开设生产非G级电影的影视部门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几年之内使迪斯尼成了行业的领头羊,《狮子王》、《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行销世界各地。他还通过步步为营的收购使迪斯尼扩张到电视业和出版业,成为巨无霸式的跨媒体集团。
艾斯纳似乎很喜欢挑战,总是有意识地冒险,挑最难的事情去做。在力挽狂澜地把迪斯尼从衰落中振兴起来之前,这位娱乐界的奇才已经扮演过两次救世主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他令几乎走入末路的美国广播公司扭亏为盈,重新焕发勃勃生机;20世纪80年代,他执掌派拉蒙电影公司,把这家制片厂从好莱坞六大公司的末席带到了首位。
艾斯纳的冒险有点儿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首先,他批准了一项完全不属于迪斯尼风格的电影脚本,即《贝佛利山奇遇记》。这是一部R级电影,与迪斯尼公司以前传统的家族式电影风格完全格格不入。而且,这种事情越来越多,他甚至还专门开设了一个新的影视部门,来生产这类与原来风格不同的电影。但是,事实证明艾斯纳就像沃尔特·迪斯尼一样具有非同寻常的对观众口味的直觉。《贝佛利山奇遇记》、《无情的人》及其他一系列电影上的成功就证明了艾斯纳的选择没有错。
艾斯纳另一项惊人的举动是,他选择在纽约一个非常俗气的时代广场附近,将一家拥挤破旧的剧院改造成一家可以上映迪斯尼影片的剧院,并把《狮子王》带到了百老汇。对于这个项目,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因为这周围都是色情商店和毒品贩子。但是令人惊奇的是,艾斯纳竟然真的将这个庸俗低级的地区成功地改造了,而且连续几年这个剧院的收入也相当可观。
艾斯纳还做出了一个更加疯狂的大胆举动。他计划用8年的时间,投入8亿美元建造一个动物王国。这个在佛罗里达州建立的动物王国,占地约540英亩,放养了1000头野生动物,他还精心创作了一个供这些野生动物生存的〃非洲草原〃。这个动物王国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迪斯尼风格,它有悖于迪斯尼的传统,公园里面放养的是野生动物而不是动画人物,甚至还会让人彻底忘却迪斯尼的特点。〃它基本上是反迪斯尼的。〃负责这家公园的工程师乔·罗德在接受I.D杂志采访时这样说。
但是并不是说这里没有迪斯尼,迪斯尼仍然出现在创造魔术中。艾斯纳非常注重计划和细节,你只需要看一看这个8年的计划和对动物乐园细节方面所投入的8亿美元,就可以看到这个动物乐园的细节是如此令人信服,以至于一位南非驻美国的大使对《时代周刊》这样说道:〃这是一个丛林王国,这是我的家。〃
这个动物王国于1998年4月开放,并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集现实和娱乐于一体的典型的迪斯尼式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地喜欢为一些革新的想法而有意冒险,而没有实现这些想法所需的手段,那这个冒险是没有意义的。但艾斯纳却不同,在他的领导下,迪斯尼遵循其奠基人的坚实信仰,在实施任何想法和计划中实行广泛的、严格的计划,并且对细节分外重视。艾斯纳如同唤醒迪斯尼这位睡美人的王子,他拯救了这个魔幻王国。
真正的聪明人,总是〃挑最难的事情做,找最苦的地方待!〃
也许你会说,只有疯子和傻子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呀,我们每个人最梦想的职业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每个人都愿意过温暖舒适的日子,追求快乐安逸,逃避痛苦是人的本性。不过,这种〃最难〃、〃最苦〃的事情,总得有人去做,而且往往只有克服了这些〃最难〃、〃最苦〃的人,才能实现成功,而那些享受安逸的人,注定一辈子碌碌无为。
最难的事情都做过,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最苦的地方都待过,还有什么地方不能待。最苦、最难的人生都经历过,人生的意义便更加富足一些。
〃最困难的事我来做〃,就是做〃太便宜没有人要做〃和〃太困难没有人会做〃的工作,突破自我限制,不受消极思想的影响,竭尽全力去工作、去突破。想要成功,就要做别人不愿做、不会做、不能做的事,成为迎难而上、把潜能化为成就的人。
■〃最困难的事我来做〃
苏妲·莎是全球著名软件公司SAP的王牌销售人员,2000年,她的销售业绩是定额的400%,为SAP公司带来了约 4000 万美元的收入。毫无疑问,这是个令人叹服的数字。她的业绩在300位美国同事中居第二位,据SAP的一个前销售代表估算,苏妲·莎的报酬会超过80万美元。
她是全美国最有价值的员工之一,她身上洋溢着激情和活力,她不断挑战那些别人望而却步的艰难任务。她总是对别人说:〃如果别人告诉你,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你一定要注意,也许这就是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对于一名销售人员来说,将会面对无数的拒绝和挫折。而对于像苏妲·莎这样的王牌销售人员,则意味着她经历的挫折比普通人更不知要多多少倍。但是她却戏称自己有三件法宝:乐观、厚脸皮和一部手机。有这三样法宝,她可以做成任何生意。
2000年,苏妲想要美国半导体制造商AMD公司购买他们的软件,她和负责技术采购的首席信息官弗雷德·马普联系,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打了很多的电话、发了很多的电子邮件,却都石沉大海。苏妲不停地给他打电话,最后,马普终于不耐烦了,明确告诉她自己是SAP强劲的竞争对手──甲骨文公司的一贯支持者,他不想考虑别的公司的产品。并通过下属告诉苏妲:〃死心吧,不要再打电话过来了。〃
苏妲只好停止电话轰炸。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调动自己的所有资源和关系网,看看能找到什么突破口。最后,她发现,AMD的德国分部曾经购买过SAP的产品。于是,苏妲·莎联系到在德国负责这笔生意的销售代表,在他的帮助下找到了AMD在德国的负责人,并请他在去美国出差时和苏妲·莎见上一面。这次会见,终于促成了苏妲·莎和马普手下一位IT经理的面谈,这位经理随后又将苏妲·莎介绍给了马普。
能够将客户的门敲开,只是成交过程中的艰难的第一步。征服客户,使客户愿意掏钱购买商品,才是更为关键的一步。
与马普见面后,苏妲认真聆听了马普对新软件的要求并表示理解,而这些则让马普心生欢喜。此外,马普欣赏的还有苏妲的执著与热情。她一周要和马普面谈三四次,把自己的报告拿给他看,以显示如果用 SAP 的产品 AMD 能节省多少经费。同时,也使马普能够拿这份材料去说服 AMD 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会。〃苏妲没有吹嘘卖弄,她也没有不等我说话就直奔主题。〃马普说道,〃我们说话时,她一边做着记录,并且当她说她将打电话追踪后续情况时,她的确这么做了。〃最终,马普放弃了甲骨文的产品。这笔交易的金额超过了 2000 万美元,并让AMD成了苏妲最大的客户之一。
东西好不愁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但苏妲对待工作的热情却没有丝毫改变。她似乎喜欢难对付的客户带来的挑战:她寻找对方的弱点然后一举将其击破。她从不抱怨,公司预算的缩减和首席信息官的勉强态度只会激发她进行更有〃创意的交易〃。她告诉客户,如果现在就装备一整套最先进的软件系统,一旦经济开始复苏,你的企业就会占据先机。何不趁经济放缓,用8至10个月的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期)来安装新软件?
苏妲·莎就是这样,把每件任务当成自己唯一的追求,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调动自己所有的储备和资源,寻求一切可能的帮助。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你可能一辈子什么事也做不成。
面对困难,总有两种态度:知难而退与迎难而上。
知难而退的人,往往是把〃难〃当成不去努力的借口,最终往往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即使完成也大打折扣;而迎难而上的人,往往把〃难〃当成自己进步的动力,最终往往不仅能完成任务,甚至完成的效果比想象的更好。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困难〃,只有被〃难〃困住的心!那些看起来难以逾越的山,都是我们自己搬来挡住自己路的。只要我们勇于突破这重自我的障碍,拥有必胜的信心,就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吃别人所不能吃的苦,忍别人所不能忍的气,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才能享受别人所不能享受的一切!
当困难摆在面前时,勇敢地说:〃把最困难的事留给我做!〃
给每件事规定完成日期
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它。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做完它。
假如,每天你的银行账户都会有86400元进账,但你必须当天把它们用光,你会怎样运用这笔钱呢?
天下真有这样的好事!这个账户就是你的〃时间〃。每个人每天都会有86400秒进账。面对这样一笔财富,你会怎样利用它们呢?
拖延是人性的弱点里很突出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拖延的表现。房间乱了,因为今天太忙,我们拖到明天再说;衣服脏了,因为今天太累,我们拖几天再洗;手上有篇下周一要交的论文,但因为今天心情不好,所以拖到周末再写……因为我们知道,明天还有时间,明天还有86400秒进账。
要克服拖延的习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每件事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定了期限后,要强迫自己即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在期限内完成任务。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看一本书、洗衣服、收拾房间等。把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坚持当天完成。一段时间之后,你就可以定一个长期的目标了,比如三天写完一篇报告、一个月内减5斤等。慢慢地,你就养成了任何事都有期限并按时完成的习惯。这个习惯将是你一生的财富。
如果没有设定完成任务的时限,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拖延,就会被那些强加的或者突发的次要事情占用掉时间,一天下来你会一事无成。
■你有多少时间,工作就需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