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渤海国高王传奇-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尹传林哭丧着脸回道:是我该死。可是此时大帅骂我也没有用。还是赶紧想个退敌之策吧。
赵文翙道:你不是很有本事吗,你说如何才能退敌?
尹传林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赶快集合人马呀!
赵文翙道:这还用你说吗?参将已经去集合人马。可是那五千老兵就象褪了毛的兔子,能打仗吗?
尹传林道:营州城里有一个人可以抵住孙万荣。
赵文翙:快说,他是谁?
尹传林道:是涑末部王爷大祚荣。
赵文翙道:大祚荣有三五万人马,守住营州不成问题。可是本帅刚刚强缴了他的牲畜,他还能为本帅出力么?
尹传林道:大祚荣和孙万荣不同,一向对都督府恭敬顺从。大帅的将令,他不敢不听。
赵文翙道:派一名参将持本帅令箭,速去调涑末部人马协助官军守城。他若能退了贼兵,本帅重重有赏。
大祚荣得知孙万荣发兵来攻营州,已将王府贵重物品装箱装车,男女老少整装待发。大祚荣和任雅湘崔岳林正紧张地等待着出城时机的到来。
这时家丁来报:都督府参军求见。
大祚荣道:你们说这个时候赵文翙还派参军来见我,会是什么事?
任雅湘道:依我看,一定是向王爷搬救兵的。如果是请王爷调兵守城,就将东门防务先行接管。如果是其他事,王爷找个借口挡回去就是了。
大祚荣来到前厅接见都督府参军。
大祚荣道:契丹人马要来攻城了,都督府不知道吗?参军这时不去守城,来到王府有何要事?
参军道:赵大帅令箭在此,命涑末部人马协助官军守城。情况紧急,请王爷立即行动。
大祚荣接过令箭看了一眼,问道:督帅的令箭是调动官军的,怎么调动起涑末部来了?本王不是营州官军的将领,怎敢接受都督的令箭?
参军道:孙万荣攻城人马很快就要到来,请大王爷不要计较官军和民兵,赶快调集人马守城。
大祚荣心中大喜,暗暗欢呼道,真是苍天保佑、神仙相助,这紧要关头赵文翙竟会主动把城门交出来,我王府人员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出城了。
大祚荣当即应道:既然是事情紧急,我府中家丁可以接管东门防务。城外人马一时难以集结,总要过几个时辰才能进城,请赵大帅见谅。
参军道:那就请大王爷立即派人去守东门。
第二十八章 契丹酋兵反营州 赵文翙命丧边关
    赵文翙见契丹大兵向营州杀来,为了求生,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竟然主动把城门防务交给了伺机走脱的大祚荣。大祚荣喜出望外,爽快答应接管东门防务。
参军去后,大祚荣对众人说道:赵文会主动交出东门,我们可以不费一刀一枪,轻松出城。大武艺听令,你立即带领家丁去把东门控制起来。半个时辰后,王府人员出城。
大武艺带着家丁来到东门接管防务。守门将军早已知道契丹人要来攻城,巴不得有人来接替,他好去逃命。大武艺出示赵都督令箭,顺利上城接管,再派人向王府禀报。
大祚荣得知大武艺接管东门得手,立即率领涑末王府人员一行五十余人马,从容出了东门。出城之后,一路向东急行,想一鼓作气脱离营州。行不到五里,就听营州城北喊杀连天。
大祚荣道:契丹人马已经到了营州北门外。任崔二人带领大家东进,大武艺和我断后,提防官军和契丹人马追击。
孙万荣率领五万虎狼之兵来到营州城下,只见北门紧闭,城上有二千老兵躲在垛口后面向下窥视。
孙万荣对部下狂叫道:各部分头包抄,把城池给我团团围住,千万不能让赵贼逃脱!
李楷固向身后叫道:你们这部人马跟我来!
李楷固带一支人马来攻东门,发现东门大开,便率先冲进城去,直奔都督府去捉赵文翙。那都督府早已人去宅空。再奔涑末王府,也是不见人影。李楷固驱马来到北门,将城门打开,迎孙万荣进城。
城中百姓见契丹人马杀进城来,就和官兵一起奔走逃命。契丹兵在街上一路疯狂追杀,不管是兵是民,是老是幼,见人就砍,直砍得人头滚滚,满街都是尸体和流血。
孙万荣道:没想到营州竟如此不堪一击。那赵文翙可抓到了么?
李楷固道:东门无人防守,都督府人去宅空,大祚荣也不知去向。是不是有诈?
孙万荣道:营州城已在我手中,还会有什么诈?他们一定是望风而逃了。我出南门去追,你出东门去追,务必要将赵文翙父子生擒活捉。
孙万荣带一支人马向南门而去。
李楷固出东门追寻,追出五十余里,见前面有一彪人马 挡住去路。
李楷固催马上前喝道:什么人敢挡我追兵?
大祚荣应道:我是涑末部王爷大祚荣。李将军追来,为了何事?
李楷固道:王爷要去哪里?赵贼现在何处?
大祚荣道:本王要率领部众东归故土。赵文翙一定是逃出南门去了。
李楷固道:你说要与契丹共灭赵贼,却又将赵贼放走,想必是与赵贼勾结已久,孙万策就是被你出卖的。今天你休想逃脱!
大祚荣道:本王只求东归,与营州无争。你不去追击赵贼,却来与本王纠缠,是何道理?
李楷固道:你和赵贼同流合污,我岂能容你!
大武艺道:父王先行,我来挡他。
大祚荣道:我不想和契丹人结怨,你要好言劝他。
大武艺道:儿子明白,父王快走吧!
大祚荣驱马去追部众。李楷固和大武艺两人就在草地上纵马厮杀起来。
孙万荣出南门追寻,追了半个时辰,见前面有数十人马在逃。孙万荣打马追上前去,发现那正是赵文翙一家人和三五十名亲兵在奔逃。
孙万荣大喝道:赵贼往哪里走?
赵文翙见孙万荣追赶上来,知道再往前跑也是逃不脱,索性勒住马,回头来应道:本帅自有公事。孙剌史追来,想干什么?
孙万荣道:死到临头,你还敢摆出大帅架子?
赵文翙道:本帅是皇帝钦命的营州大帅,你敢信口谩骂,就是对大唐皇帝不恭,是叛逆之罪。
孙万荣道:我正要直捣洛阳,和你们的女皇帝玩一玩。你不过是我试刀的猪狗,还敢狂吠。小的们,把这些猪狗全都捆起来,拖回城去。
契丹兵卒一哄而上,把赵文翙一行人全都拉下马捆起来,象拖死狗一般拖向营州城。
孙万荣返回营州城,不见李楷固回来,正要派人打探,有人来报:李大将军在城东五十里与涑末部人马激战。
孙万荣立即带领人马奔向城东,来增援李楷固。
原来大祚荣先行东撤之后,大武艺和李楷固越战越不可开交。孙万荣杀过来,和李楷固合兵一处,将大武艺团团围住。幸亏大祚新、大野勃、张雨生、大门艺等人带领涑末部精兵赶到。双方主力相遇,激战愈演愈烈,各有死伤,尸横遍野。
大祚荣往东行了百余里,已经追上部众的队伍,还不见大武艺回来,也不见大祚新带领的主力人马回来,感到事情不妙,就转马奔回营州方向。回到战场,见双方正在激战,就冲进阵中来和孙万荣对斗。
大祚荣在阵中和孙万荣已经战了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大祚荣一直坚守自卫的信条,不想与契丹人结怨,所以只做招架,不肯使出致命招数。孙万荣一心取胜,怎奈手中大刀总是被大祚荣的金枪拨开。眼见双方伤亡增多,大祚荣无心恋战,便用金枪架住孙万荣的大刀,喝道:本王只求东归,不想与你为敌,请你立即回军!
孙万荣道:你两面三刀,阳奉阴违,说是与我联合,却一直暗助赵贼,我岂能放过你!
大祚荣道:你愚蠢透顶,不可理喻。再战下去,两败俱伤,官军到来,如何抵挡?
孙万荣道:我正要直捣洛阳,取代大唐,还怕什么官军?你向契丹无上大可汗称臣,我便放你东归
大祚荣道:你契丹人不过是井底之蛙,还妄称什么大可汗?不出一个月,大唐人马就会杀过来,你还不回营州安排迎敌,不是昏了头吗?
孙万荣道:你要是真心助我,就留下来共反大唐。
大祚荣道:本王急于东归,没有时间奉陪。
孙万荣道:既然如此,就按规矩办。你能胜过我,我就放你走。
大祚荣怒喝一声,使出一个力劈华山的奇招,把枪向孙万荣横扫过去。这一招不会致命,却很难招架。孙万荣急忙用刀来迎,只听咔嘣一声响,孙万荣的刀杆被震成两段。孙万荣大惊,急忙勒马后退。
大祚荣道:请孙剌史让开道路,我要率部东归。
孙万荣约退契丹人马,让开涑末部东行之路。
激战停息。大祚荣整顿队伍,向东行进。
孙万荣带领部下,返回营州。
李楷固问道:为何要放走大祚荣?
孙万荣道:大祚荣非等闲之辈,要不是急于东归,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大祚荣说得对,不出三十日,就会有大唐官军来营州平叛。我们要保存实力对付官军,不能和大祚荣死拼。
李楷固道:如何处置赵家父子?
孙万荣道:把他们押到街头,先示众三天,再想个好法子处死。
赵文翙等三人被拖到街上,跪在街头示众。营州百姓虽然遭到契丹军兵骚扰,却更痛恨丧权辱国的脏官民贼。每天都有成群的男女老幼围在这三人前后嘲弄取乐,发泄民怨。赵文翙、赵柏山、尹传林这三人,在人群中爬来滚去,形同猪狗,生不如死,又求死不得。
赵柏山死到临头,还知道有悔意,向父亲哭泣道:都是儿子不好,害得父帅落此下场。
赵文翙却至死不能反省祸从何来,居然叹息道:这也不能全怪你,都是那吊死鬼作的孽。
尹传林此时一反平日摇尾声乞怜的奴才相,向昨日的主子反骂道:是你父子不仁不义,连累了数千官兵和全城百姓,也坑害了我。你们才是罪魁祸首!
赵柏山见这条走狗竟敢骂人,便冲着尹传林恶狠狠叫道:你这吊死鬼才是罪魁祸首,哪件事不是你出的坏主意?我现在要是有一把刀,立马杀了你!
围观的人们见他们互相谩骂,象三条疯狗在乱咬,便把石块瓦片投过来,打得三人头破血流。
第三天,孙万荣来到街头,想看看赵家父子临死前是何等模样。
赵文翙跪在孙万荣脚下乞求道:下官知罪了。请剌史饶命,我愿作牛马相报。
孙万荣向大都督腹部狠狠踢了一脚,再用脚踩着赵柏山的大南瓜头,问道:赵公子还想要我的新娘子吗?
赵柏山哭道:孙爷爷饶命,小子再也不敢了。
孙万荣道:当初怎么非要不可呢?
赵柏山道:都是那个吊死鬼出的主意。
孙万荣再向尹传林问道:是你出的主意吗?
尹传林道:小人不过是奉命行事,罪魁应该是他们父子。
孙万荣道:你们想活命吗?
三人争着应道:想活。
孙万荣道:你们想活命,就排好队,在这给我爬几圈,还要学猪狗叫。让爷爷开心了,就饶了你们。
赵文翙求生心切,当即带着两个人在街上学猪狗爬行。
孙万荣摇头道:就算是一只猪狗,刀架在脖子上还要踢蹬几下。你一个堂堂边关大帅,居然在敌人脚下学猪爬狗叫,还有什么面目苟活于人世。大唐用你这样猪狗不如的人来坐镇边关,真是气数将尽了。小的们,不要让他们再恶心别人了,把他们吊到城楼上去,给他们安排风葬。
三具尸体吊到北门的城楼上,让塞北的大风吹着,不到二十天就变成了干尸。
营州动乱的胜利者是契丹人。契丹人和匈奴人、突厥人一样,祖先是游牧部落,至今仍保留着流动生活的习俗。他们打了胜仗,不是想着巩固阵地,长期占领,而是忙着瓜分财帛和奴隶。在他们看来,土地到处有,青草年年长,可是小奴隶却要十几年才能长成劳力,不是随时都可以得到的。所以占有奴隶就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孙万荣不费吹灰之力占了营州,把府库洗劫一空,把全城青壮年男女和儿童押回松漠府,奖给有功将士做奴隶。一连二十几天,营州北门都有络驿不绝的车辆和人群通过。
营州动乱的受害者是百姓。被押解离城去做奴隶的人们,望着城门上吊着的三具干尸,无不恨得咬牙切齿。在营州的受难者们眼中,契丹人是胡人,得了势就来欺压汉人是不可避免的报复和发泄,对他们怨恨和遣责都无济于事。可是那三具干尸却是汉人,他们上负天子,下负黎民,不仅为虎作伥,还引狼入室,才是不可饶恕的罪人,应该扒他们的皮,吃他们的肉。
营州动乱的最大受益者是涑末部。大祚荣为了实现东归大计,以最顽强的意志坚持了近三十年的韬光隐晦,终于等到了契丹人反唐乱营州的一天,在没有官兵追击的情况下,从容东归。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只不过在吴王夫差的暴力下忍耐了十年。在后园中装模作样种菜的蜀汉刘备,只不过在奸雄曹操眼皮底下潜伏了三年。象大祚荣这样有耐力的政治领袖,可以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现在大祚荣正率领着他的十万部众,迎着东风朝阳,向长白山区进发,去创建他的海东胜国。
营州动乱的消息传到辽东,安东都护薛纳立刻紧张起来。他早已从往来于营州和幽州之间的商人口中得到情报,说涑末部王爷大祚荣将要乘契丹人造反之机东归复国。现在契丹人真的反了,涑末部肯定要东归了。薛纳大骂李楷固和赵文翙昏庸无能,骂过之后,气消了一半,危机却增加了十倍。因为每过一日,大祚荣就会向辽东前进一百里,说不定明天早晨大祚荣就会出现在面前。薛纳不敢指望朝廷发兵来助战,因为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是薛纳并不悲观,他认为薛家父子带出来的辽东军比营州军强悍百倍,坚信五万辽东军能将疲于奔命的涑末部人马一扫而光。他在抚顺城严阵以待,等着捉拿擅自东归的涑末部首领大祚荣归案。
第二十九章 涑末王高飞远走 金银铁细说沧桑
    契丹兵马大元帅孙万荣,不费吹灰之力占了营州,劫了全城财物和青年男女,押回松漠府,向李尽忠报捷。副元帅李楷固率二万人马继续南进,一举攻破崇州,生擒了崇州讨击使许钦寂。一时间,辽西和冀北烽火漫天。
营州动乱的消息传到大唐东都洛阳,女皇帝武则天大为震怒。当即派出左鹰扬大将军曹仁师为元帅,金吾大将军张玄遇、右武威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为副元帅,率领二十八员大将,十万人马,急奔冀北,讨伐契丹叛军。
李楷固正在冀北烧杀抢掠,见唐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便来和孙万荣商议对策。
李楷固向孙万荣献计道:唐军自持人多势众,一路席卷而来,骄兵之象毕露。我军要想以少胜多,应该避其锋芒,诱敌深入,在硖石山谷设下伏兵,可以将他一举歼灭。
孙万荣道:此计甚妙。你到硖石山谷布阵待敌,我去引他入网。
李楷固率领四万人马向后退去。曹仁师以为契丹人是在逃跑,当即下令全军快速追击。可是李楷固的骑兵行动神速,两天之后,就把唐军甩在后面。曹仁师正愁找不到契丹军主力,却有孙万荣率一万人马迎面杀来。
曹仁师大喜道:孙万荣是反贼酋首,将他捉住,贼兵必溃。众将要抓住战机,奋力向前,一鼓作气,将他拿下。 唐军二十余将各自争功,纷纷向前。可是,两军刚一交锋,孙万荣便往下败退,打打走走。
唐军副元帅张玄礼进言道:孙万荣且战且走,有诱我军深入之嫌。请大元帅小心提防。
曹仁师驳斥道:我军有战将二十八员,兵马十余万,难道还会让他孙万荣一万人马吃掉不成?众将不必多疑,火速追击,成功在此一举。
孙万荣一万人马溃不成军,逃入硖石山谷。十万唐军跟踪杀入山中,进入了李楷固布下的伏击圈。
硖石山谷这一仗,打得十分惨烈。契丹五万人马精神抖擞,以一当十。十万唐军被困山谷,四面楚歌,全军覆没。唐军副元帅张玄遇、麻仁节被俘。元帅曹仁师和副元帅李多祚只带了三五十名亲兵突围逃脱。
曹仁师十万大军转眼崩溃,一败如水,让女皇帝武则天十分震惊,一怒之下降下诏命,对败军之将曹仁师和李多祚给予降职重罚,朝廷上下一片恐慌。
右武卫大将军、建安王武攸宜却不信契丹叛军有如此威力,当即请兵再战。女皇帝武则天见武氏宗亲中有人敢战,自然欢喜。敕命武攸宜为清边道大总管,右鹰扬大将军张九节为副总管,率十五万人马再讨契丹。武攸宜比曹仁师多了个心眼,出兵之际,请女皇武则天向突厥默啜可汗发出诏命,请突厥可汗出兵夹击契丹。
契丹人原本依附突厥。反了营州之后,李尽忠自称无上大可汗,反过来要突厥向他称臣。突厥默啜可汗不能容忍契丹酋首李尽忠妄自称大,正在伺机向契丹挑战,恰好接到武则天女皇的诏命。默啜可汗有大唐皇帝撑腰,亲率三万人马来夹击契丹。此时契丹三大酋首和五万主力大军都在迎战武攸宜,根本没有想到突厥人会来抄后路。默啜可汗则乘契丹主力与唐军大战之机,出奇兵偷袭松漠府,一举捣毁了契丹人的老巢,将李尽忠、孙万荣、李楷固这三个酋首的的家人全部俘获,押往长安请功。
契丹后方大本营遭到偷袭,前方阵脚大乱。孙万荣和李楷固主张不管后方如何,继续向洛阳挺进,只要攻下洛阳,就可以号令天下,那时再与突厥算帐不迟。李尽忠却主张回军去救松漠府,保住根基,才能与大唐争天下。三人争持不下。李尽忠虽然是大可汗,却不能左右手下这两员大将,只好作出分兵的决策,让孙万荣和李楷固率二万人马继续南下,自已则率三万人马来救松漠府。唐军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见契丹人马一分为二,就乘势向李尽忠的部队发起猛烈攻击,将无上大可汗李尽忠击毙。
孙万荣和李楷固见无上大可汗李尽忠遭到不测,索性破釜沉舟,不顾后方死活,重新集起五万人马,再疯狂向河北窜扰。攻破冀州,杀死冀州剌史陆宝积;再攻幽州,屠杀幽州军民十余万。武攸宜见契丹人疯狂拼搏,状似虎狼,勇不可当,便有些胆怯,命十五万人马避开契丹主力,缓缓进击,不敢与孙万荣李楷固决战。一时间,河北府州惊恐万状,契丹人马气焰嚣张。
大祚荣乘营州动乱之机,率领十万部众踏上东归之路。唐军主力都被契丹叛军吸引着。涑末部一路上后无追兵,前无拦截,从容不迫,向东而行。过了辽河,进入辽东地界。大祚荣想起当年离开辽东时的凄惨情景,激动不已。他翻身下马,捧起辽东的热土,眼含热泪,仰天大叫:长白山,我回来了!
这天路过一处村庄,有一群高句丽遗民拥在路边高呼:大王爷、高公主!
大祚荣驱马上前,在马上向大家施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