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驿传天下 []作者:萧化雨-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字大旗迎风飘扬,雷动般的蹄声里,中气十足的杀喊声震人心魄。
“是援军!援军来了。”听到杀喊声是熟悉的汉语,守城军民立刻士气大振,趁着突厥人还未反应过来时,立刻举起刀斧砍过去。登上城墙的突厥人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看到有人自背后袭杀过来,突厥人这边产生了骚乱。阿里不达自己都纳闷,这附近何时有了以驿字为旗号的府兵?他们是什么时候埋伏在背后的?纳闷归纳闷,阿里不达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他立刻下令一名千夫长率部迎战,另外两名正在攻城的千夫长加紧收拢部队。
应当说阿里不达的命令没有错。可错就错在突厥人忽略了城墙这一突厥境内没有的东西。若交战双方完全是骑兵,阿里不达的命令是很好的应对办法,但因有城墙的存在,他的命令无异于自讨苦吃。
接到阿里不达的命令,两名千夫长命人吹响了号角,收拢军队。但已经登上城墙正与守城军民厮杀的突厥人如何能轻易脱身?有的突厥人还未转身便被杀红了眼的民乐军民斩杀。有的突厥人一狠心直接从城墙上挑下去,跌的腿断胳膊折。至于那些成功抓住绳索准备滑下城墙和还没爬上城墙正顺着绳索向下滑的突厥人,反应过来的军民岂肯放过他们?他们立刻挥舞刀斧砍断绳索,让那些突厥人跌个四脚朝天,惨叫连连。
肃清了城墙上的突厥人,在军司马的命令下,府兵弓箭手开始向城下的突厥人倾泻箭矢。刚刚脱离城墙接触战的突厥人再次受到箭雨的洗礼,损失惨重。
阿里不达另外一个失误是刚刚他们冲的太靠近城墙了。后面迎战的突厥千人队正在调整阵形,所以无法给前面这两个千人队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躲避箭雨。这些突厥人只能跳下马来藏身马腹来躲避箭矢。
迎战的突厥人还没有调整好阵形,李潜已经带着驿军冲杀过来。依然先是三轮弩箭,而后五只分散开呈箭矢状的队伍如同五把烧红的尖刀插进牛油里一般轻易将一盘散沙般的突厥千人队切割的七零八落。
由于不是歼灭战,五只队伍没有对切割零散的突厥人进行分割包围,而是直接扑向前面的突厥人。
看到挑着驿字旗的敌人轻易穿透了第一个千人队,阿里不达暗叫一声糟糕。而且他还发现另外一个更糟糕的状况是除了他和他身边的亲兵外,其他突厥人都是马屁股冲着敌人,这种姿态如何迎敌?
李潜一马当先杀入了阿里不达的亲兵队里。枪如蛟龙,刀似闪电,剥葱皮一般将围在阿里不达身边的亲兵们层层剥掉。阿里不达眼看着那个浑身是血,仿佛地域魔王一般的煞神向自己冲过来,短暂的大脑空白之后,阿里不达终于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逃!
阿里不达一带马缰,避开了李潜的锋芒,战马斜刺里跑出去。他一跑,他的亲兵也不甘落后,立刻随着他逃跑。这些人一跑,其他突厥人见状也有样学样,赶紧逃跑。跑的慢的都被冲上来的驿军斩落马下。
李潜杀了几个挡路的突厥人后来到城下喝道:“驿军昭武校尉李潜在此!城上军民不必惊慌,有胆气的汉子快快出城与我追杀突厥人!”言罢便一拨马头,带着麾下士卒走弧线调整方向对溃逃的突厥人衔尾追杀。
第一八三章 西北的风雪
李潜冲击敌阵时杀神般的形象和鼓舞人心的喊话立刻激发了民乐府兵的勇气。两百骑兵在一名营正的带领下从城中出来也参加到追杀突厥人当中。
此一战,李潜等人成功击退攻打民乐县的三千多突厥人,并率军追杀突厥三十里。驿军共斩首近千人,缴获马匹上千匹(其中有一部分是登城作战时战死的突厥人坐骑)。而据民乐县的战后清点,死在攻打民乐城时的突厥人也有近五百人。也就是说,目前大斗拔谷的突厥人只有两千两百多人,比当初设立营寨时少了大半。阿里不达则更加倒霉,他在逃跑时被牛弼射了一箭,虽未伤及性命,但却射中的大腿,而且箭矢穿透他的大腿后射伤的战马,暴跳如雷的战马将他甩落马下,又被后面的马匹踩成重伤。幸亏他的亲兵反应快,及时将他救起,否则他连小命也不保。
至于驿军的损失,则寥寥无几,只有不到一百人的死伤,其中战死的不过二十余人。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一是因为驿军的装备比突厥人精良。二是因为驿军采用的突袭战术,战斗压力都集中在箭矢阵形的顶端部分。而担任这一位置的是李潜、牛弼、谢志远、马三奎、秦彝等人,他们这些人经验丰富武功高强,装备又精良,驿军的伤亡自然很低了。
厚葬了死者,抚恤了家属,安置了伤者,做好了善后,李潜又抓住机会几番率军出击,虽有所斩获,但每次都只能歼敌百十人,让牛弼等人大呼不过瘾。只是阿里不达被李潜打怕了,龟缩在大营中死活不出来。他当了缩头乌龟,甘州距离延家村又太远,而且甘州的突厥人劫掠了临泽县后一直没什么动作,李潜只能暂时停止袭扰,抓紧练兵。
阿里不达不是不想找到那支只有五百多人以驿字为旗号的府兵报仇。但想报仇得找到驿军的踪迹吧?想找到他的踪迹得派出斥候小队四下搜寻吧?可这里是甘州,是汉人的地盘,人生地不熟的突厥人如何能不惊动驿军的情况下找到他们的踪迹?在派出几队斥候搜寻,结果都是有去无回后,阿里不达不得不沮丧地承认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在敌人的地盘上与一支比狼还要凶狠,比狐狸还要狡猾,比突厥人还擅长机动奔袭的敌人作战简直是自寻死路!
同时,阿里不达还不敢将情况回报给屈力颉,让屈力颉派兵协助。让他怎么说?说自己麾下的五千人被五百人零刀子割肉一样杀了大半?说自己率领三千多人攻打一个小县城却被人抄了后路,损失惨重?那样的话,即便屈力颉不惩罚他,别人的嘲笑也会让他无地自容。
甘州的局势就这样暂时稳定下来。十二月初,三万兰州军进入凉州,凉州士气大振,众将士摩拳擦掌准备出城与突厥人决战。然而天不作美,就在兰州军到达后的第三天,天气转冷,突降大雪。断银扯絮般的大雪一直下了一天一夜,室外积雪达两尺厚。这种天气莫说是凉州军兰州军,就连习惯了草原冬季大风雪的突厥人都没办法派兵出营。
十二月初,瓜州传来消息,虎贲军五万余人达到金山关外,掐断了突厥人增援的道路。虽然这是个好消息,但不得不说,虎贲军还是晚了一步。因为就在十一月底,突厥的第二批援军已经开进了金山关。
突厥第二批援军到来的时间比预定时间要晚了半个多月。因为虎贲军不知怎地,一反常态没有回城驻守猫冬,而是以小队为单位不间断的在草原上袭扰。即便第二批突厥援军有五万人,完全可以吃掉小股虎贲军。但他们对于虎贲军,哪怕只是小股虎贲军的态度却是能躲就躲。不仅是因为虎贲军的赫赫威名,更因为虎贲军强大的机动能力。一旦他们不能全歼遭遇到的虎贲军小队,哪怕只跑出去一个虎贲军的士卒,他们的行踪就会暴露,那么之后的三日内虎贲军至少能集结紧急起两万人,五日内,虎贲军能集结起来四万人!这些虎贲军当然不是来看热闹的,他们是来报仇的。虎贲军的宗旨是你敢杀我一人,我就杀你全家,灭你全族!二十多年来,草原上不知道有多少自峙凶狠狡猾的小部族在招惹了虎贲军后被屠杀殆尽,也不知有多少大部族在招惹了虎贲军后被打的损失惨重落荒而逃,直至逃到草原深处不敢出来。
第二批突厥援军只有五万人。这些突厥人很清楚,不用五万,哪怕只有三万虎贲军,就能将他们五万人打个落花流水。逃?且不说他们带了大批辎重,行军速度不可能太快,就说他们放弃辎重逃跑,那也是自寻死路。一人双马(随着虎贲军人数的增加,除了少数虎贲军中的精锐是一人三马外,其他人都是一人双马)善于长途奔袭的虎贲军绝对是突厥人命中的克星!毫不夸张的说,自血月兵败,二十多年来虎贲军就是时刻围绕在突厥人身边,挥之不去的梦魇!不知有多少突厥人晚上做梦梦到虎贲军都会被吓醒。
让这批突厥人倍感幸运的是,他们虽然延误了半个多月,但在没有惊动虎贲军的情况下顺利到达了金山关。而让仆骨部老俟斤仆骨乞扎倍感愤怒的是,仆骨加德竟然死了!对于这个心爱的孩子,仆骨乞扎倾注了无数心血,一心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位置,带领着仆骨部壮大起来。但没想到仆骨加德命丧肃州城下,仆骨乞扎白发人送黑发人。
晚年丧子之痛让仆骨乞扎失去了理智。愤怒的仆骨乞扎不顾任何人的劝说,亲自将卧病在床的仆骨拖洛大卸八块。说到仆骨拖洛,不得不说他是个有担当的汉子。在屡次进攻肃州遭受严重打击而吐血,第一次自杀未遂后,仆骨拖洛突然想通了。他为了挽救剩下的仆骨部士卒,没有再选择自裁,而是让人将他送到金山关,由他独自承担老俟斤的怒火。为了能达到这个目的,他还恳求摩罗帮他。摩罗得知他的想法后大为感动,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一定会想法设法挽救剩下的五千多仆骨部士卒的生命。
斩杀了仆骨拖洛的仆骨乞扎怒火未消,还要将剩下的仆骨部士卒全部斩首。摩罗急忙劝解他道:“仆骨部原本实力就不算特别强大,这次已经损失了一万五千多精锐,若是俟斤再把剩下的精锐也杀了,那仆骨部定然元气大伤,以后如何在草原立足?”
摩罗的话语如一盆冷水将仆骨乞扎被怒火烧昏的头脑浇醒。他很清楚一个部族想在弱肉强食的草原立足得依靠什么。这两万精锐已经是仆骨部近半的战斗力,失去了这些精锐,原本在铁勒九部中数一数二的仆骨部肯定会一落千丈,沦为被别人欺凌的对象。
醒悟过来的仆骨乞扎万分感谢摩罗的指点。而摩罗则趁机对他说,屈力颉发动此次入侵,其实目的有两个。一是消耗各部族的实力,方便他日后掌控。二是提高自己的威望,好方便他在突浮颉过世后当大汗。现在来看,屈力颉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屈力颉攻陷金山关和甘州,让阔别西域二十多年的突厥人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令他在草原上威名大振。可谁又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仆骨部的功劳,却被屈力颉可耻的据为己有?屈力颉获得了显赫的声明,自己的实力却丝毫未损,而真正立下大功的仆骨部却遭受了严重损失。这分明是屈力颉在算计仆骨部。
仆骨乞扎对摩罗的话将信将疑。摩罗又告诉他,屈力颉已经屯兵凉州城下一个多月了,可为何只攻打南大营,而且每次只让各部轮流派出千余人攻打,却从不进攻凉州城?因为那些军队都属于他和一些容易控制的小部族的,他要保存实力。将来回到草原,以他的威望和实力,其他部族,特别是思结、仆骨部这样损失严重的部族敢违逆他的意思吗?
仆骨乞扎虽然对摩罗的话信了七八成,但丧子之痛却让他无法忍受。他几经思量还是执意要打肃州。对此,摩罗给了他一个建议。仆骨乞扎此次带来了五万人马,其中多是与仆骨部关系不错的小部族。既然如此,何不派一些人马将辎重送到甘州,将大部分人马留下攻打肃州?至于留下这些人马的理由却也不难找。虽然这些人马名义是听命于屈力颉,但都独自成军,屈力颉没经过整编,无法彻底控制他们,只要这些人马的首领表态愿意帮助仆骨乞扎,屈力颉迫于形势也不敢翻脸。另外,肃州没有攻破,对突厥人来说如鲠在喉,攻下肃州对突厥有好处,这一点屈力颉也清楚。
摩罗还表示,他在中原学习了不少攻城之法,只是因为前段时间病重,而仆骨拖洛复仇心切,他没来得及详细交待,仆骨拖洛便开始攻打肃州。现在他已康复,若仆骨乞扎攻打肃州,他可以助一臂之力。
仆骨乞扎听了大为感动,立刻指天盟誓,只要摩罗帮他报了爱子之仇,今后他将唯摩罗马首是瞻。摩罗听了,脸上露出微笑。
此后,仆骨乞扎按照摩罗的计划,派一万人送辎重到甘州,同时还给屈力颉带去了一封血书。血书上说,爱子命丧肃州城下,此仇不共戴天!其他部族听闻此时,纷纷表示愿意协助他攻打肃州。他恳求屈力颉同意他率军攻下肃州为爱子复仇,同时也为突厥大军拔除这根扎在脖子上的钉子。只要报了爱子之仇,仆骨部将称为屈力颉最忠诚的部属,永世不离屈力颉。
此后,在摩罗的调度下,突厥人在金山关募集工匠打造攻城器械,只等器械齐备,便一举攻占肃州。孰料,他们还没准备好,天降大雪,道路阻塞,无法出兵。仆骨乞扎见状纵然心有不甘,也只能忍耐。
第一八四章 黑云压城
十二月初的大雪过后,隔了两天又下了场雪。此后近二十天,一直风雪不断鲜有晴天。由于风雪阻隔,双方都无法出兵,只能在白茫茫一片的大地上默默的对峙。
不过,现在的情形已经由当初突厥人能否打下凉州城彻底占据西北三州变成了突厥人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如何从凉州军、兰州军和虎贲军的夹击下逃回草原。形势对大楚国来说一片大好。形势的好转对西北的军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虽然他们仍旧栖身在荒郊野外或者困在城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缺少取暖的柴火,但就在这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们却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
反观突厥这边,纵然吃住都比在草原上要好一些,但当他们得知虎贲军屯兵五万于金山关外,凉州、兰州军固守凉州城,却夜不能寐,食不甘味。此刻的他们,分外怀念以前与老婆孩子在简陋的帐篷里烤火喝马奶酒熬冬的日子。
在这段充满了苦难的岁月里,三州军民空前团结,相互扶持着克服艰难险阻。百姓对于官府的征召积极相应,在敌军攻城时不避刀箭,在城墙上奔走,甚至拿起武器奋勇杀敌。各城官府都竭尽所能安置百姓,为百姓筹措粮食、衣裳、柴火。很快,熙和二十二年的春节到来了。春节到来前,各城官府从仅存的战备粮中按照人数发给百姓了些粮食和肉。虽然这点粮食和肉只够一家人包顿饺子吃,但百姓没有怨言,有的只是对官府雪中送炭的满腔感激。在这个最重大的节日里,三州百姓非常乐观的过了一个简单又热闹的春节。
相比之下,谢家峪和延家村的百姓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幸福的多。不仅衣食无忧,而且还不用担心突厥人会来找麻烦。他们当然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有驿军,所以,他们更加无私地支持驿军,爱戴驿军。
过了初五,天气转晴。到了初七,地上积雪虽没有完全融化,但已经可以行军了。这时,李潜接到了斥候的密报,金山关的四万多突厥人已经动身准备攻打肃州。李潜决定立刻出兵肃州。命令下达,驿军立刻每人三匹马,携带一个月的干粮,一路不停直奔肃州而去。
如此严寒下行军,不仅人难以承受,就连马也难以支持。冬天原本就是马最瘦弱的时候,若是照料不好就会冻死。为了解决马匹御寒的问题,李潜带头缩减了口粮,将省下来的大量豆、麦掺入马料中,让马吃饱吃好,而且还准备了用葛布和羽绒制作的马甲为马匹御寒。所以,驿军的马匹不仅没有因天寒而跌膘,反而益发精壮,非常适合驱策。
经过一上午的行军,驿军赶到张各庄,李潜命令驿军就地驻扎。李潜之所以选择这里驻扎,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距离肃州距离很近,只有二十多里,若遇到紧急状况,驿军半个时辰就能赶到肃州城下。另一方面,先前张各庄的百姓已经在山里常住,突厥人几次来搜这个庄子都没什么发现。驿军驻扎在这里,只要不暴露,突厥人根本想不到眼皮子底下会埋伏着一支精兵。
-------------------------------------
谢慎思站在城头,望着城外漫山遍野,前来宣威的突厥大军,眼角一个劲的抽搐。他早知道突厥人不会对肃州死心,但却没想到突厥人会下这么大的血本。即便是城中有一万府兵,即便城墙完好无损,即便护城河没有结冰,面对如此多的突厥人谢慎思也不认为自己有把握保住肃州。更何况现在护城河也已结冰失去了作用,肃州已经历了四次战火的蹂躏,城中只剩下不到五千府兵和七千多民壮,城墙已经残破不堪,虽经过修补,但怎能与原来的城墙相比?
“谢大人。”一旁的曹元炳忽然低声道:“看来这次突厥人是不打下肃州不罢休了。外面怕有五万人吧?”
谢慎思点点头,道:“突厥人已经倾巢而出了。”
赵振国道:“可惜城墙还没有修复。不然咱们的压力要小的多。”
陈芳点点头,道:“现在城墙最残破的地方突厥人跃马就能过来,想要守住只怕得拼个鱼死网破了。”
谢慎思望着三人,沉声道:“诸位有没有决心与肃州共存亡?”自抗击突厥以来,守将马真一直没有亲自登城作战,只一门心思的搞好后勤,所有守城的大小事务几乎全都交给谢慎思处理。而谢慎思也不负众望,屡立奇功,打退了突厥人的四次攻城,力保肃州不失,已获得同僚和士卒的信任,俨然成为肃州军民的主心骨。所以,虽然谢慎思的官职与赵振国、曹元炳同级,但众人却始终唯他马首是瞻。
听到谢慎思如此问。曹元炳笑道:“谢大人莫非信不过我老曹不成?自突厥入侵以来,我老曹已经杀敌过百,这条命早就赚翻了,死有何惧?”
赵振国道:“某愿与大人共进退,与肃州共存亡。”
陈芳刚要说话,谢慎思忽然对他道:“你不成。”
陈芳立刻急了,厉声道:“谢大人,莫非你觉得陈某是贪生怕死之徒不成?”
谢慎思摇头道:“谢某并非说你贪生怕死,而是万一城破谢某有个更重要的事要麻烦你。”
众人一愣,有何事会比守住肃州更重要?
“大人若有差遣,某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谢慎思微笑着点点头,道:“谢某希望,万一城破,陈大人务必要带人护送马大人安全送到凉州托付给李公子。”
众人顿觉纳闷。护送主将乃是下属的本分,可为何要将马大人托付给李潜呢?
谢慎思见状,解释道:“万一城破,马大人便是败军之将,他所说的一切都不会有人重视。谢某不希望到那时我等为肃州流干了血取得的功勋被某些人三言两语就轻易抹杀,而且还要让我等背负着败军的骂名,若真这样,我等九泉之下岂能安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