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不合理的损耗。衡量商品的自然损耗是否合理的标准是自然损耗率。自然损耗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
一定条件下;某种商品的损耗量与该商品库存量的百分比。不同商品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的自然损耗
率是不同的。
无形损耗指由于更新、更好、更廉价的同类产品进入市场;致使库存商品贬值而产生的损耗。
如机电产品、 电子器件由于更新换代比较快;新的产品出现后;库存中同种类原产品就会贬值甚至
报废;造成无形损耗。
库存商品的无形损耗所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减少库存商品的无形损耗比减少其
有形损耗更为重要。
4。1。2。2库存商品(物品)发生变化的因素
导致库存商品(物品)发生变化、损耗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1。 内因
库存商品(物品)发生变化、损耗的内因主要指物品的化学成分、结构形态、物理化学性质、机械
及工艺性质等。
物品的化学成分不同,或者相同成分但成分的含量不同,都会影响物品的基本性质及抵抗外因侵蚀
的能力。如普通低碳素钢中加入适量的铜和磷的成分,就能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物品的结构是指其原材料结构,通常分为晶体结构和非晶体结构;物品的形态主要分为固态、液态
和气态。不同的结构形态的物品,产生的变化形式和程度都不相同。
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由其化学成分和结构决定,表现的物理性质如挥发性、吸湿性、水溶性、导热
性等;表现的化学性质如结构稳定性、燃烧性、爆炸性、腐蚀性等。
物品的机械性质是指其强度、硬度、韧性、脆性、弹性等;物品的工艺性质是指其加工程度和加工
精度。不同机械及工艺性质的物品,其变化程度不同。
2。 外因
库存商品(物品)发生变化、损耗的外因很多,主要指温度、湿度、日光、大气、生物与微生物。
适当的温度是物品发生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对于易燃品、自燃品,温度过
高容易引起燃烧;含有水分的物质,温度过低则会结冻生效等。
大气的湿度对物品的变化影响也很大。怕湿的物品受潮,如金属会生锈、水泥会结块硬化等;怕干
的物品如果过于干燥会开裂、变形等。
日光实际上是太阳辐射的电磁波,按其波长有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之分。紫外线能量最强,它
可促使高分子材料老化、油脂酸败、褪色等;可见光和红外线能量较弱,能加速物品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4…2
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气、固体杂质所组成。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中的水汽、
固体杂质等等,都对物品有很大危害作用。
致使物品发生生物变化的生物指白蚁、老鼠、鸟类等,微生物主要有霉菌、木腐菌、酵母菌、细菌
等。它们使有机物质发霉、木材及木制品腐朽等等。
内因是库存商品发生变化的决定因素,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作为商品保管工作,就是要采取技
术措施,抑制外因,以减少、减缓库存商品(物品)的变化与损耗。
4。1。2。3 商品(物品)保管的任务
商品保管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商品本身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合理规划并有效利用现有仓储设施;采
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技术与组织措施;确保库存商品的质量与安全。其具体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规划与配备仓储设施
仓储设施主要包括仓库建筑物和有关保管设备。对仓储设施要有全面规划;包括库区的平面布局、
仓库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保管设备类型等的确定。
2。制定商品储存规划
商品储存规划是根据现有仓储设施和储存任务;对各类、各种商品的储存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全面
安排。如分配保管场所;对保管场所的布置;建立良好的保管秩序等。合理的储存规划是进行科学养护的
前提。
3。提供良好的保管条件
各种商品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要求相应的、良好的保管条件和保管环境。即要为商品保管创
造一个温、湿度适宜;有利于防锈、防腐、防霉、防虫、防老化、防火、防爆的小气候。
4。进行科学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不同的库存商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抑制其变化;减少损失。如金属涂油防锈、有机物的防
霉与救治、仓库害虫的杀灭、机电设备的检测与保养等。
5。掌握库存商品信息
商品保管;除了对商品实体的保管;还要对商品信息进行管理。信息流和物流是密不可分的;信息流
是物流的前提。在商品保管中;实物和信息两者必须一致。库存商品信息管理;主要包括各种原始单据、
凭证、报表、技术证件、帐卡、图纸、资料的填制、整理、保存、传递、分析和运用。
6。 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有关商品保管的规章制度是做好商品保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
盘点制、奖惩制等。
4。1。3 仓库(Warehouse)
GB对仓库的表述:保管、存储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成。
仓库是以库房、货场及其它设施、装置为劳动手段,对商品、货物、物资进行收进、整理、储存、
保管和分发的场所,在工业中则是指储存各种生产需用的原材料、零部件、设备、机具和半成品、产品
的场所。
4。1。3。1 仓库分类
1。 按使用对象及权限分为:自备仓库;营业仓库;公共仓库。
2。 按所属的职能分为:生产仓库;流通仓库。
3。 按结构和构造分为:平房仓库;楼房仓库;高层货架仓库;罐式仓库。
4。 按技术处理方式及保管方式分为: 普通仓库; 冷藏仓库;恒温仓库;露天仓库;水上仓库; 危
险品仓库;散装仓库;地下仓库。
5。 特种仓库:移动仓库;保税仓库。
4。1。3。2 仓库设施
4…3
不同功能的仓库需要配备不同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设备和设施,此处所述的是一般应具备的基本
设施。
1。 计量装置
仓库中使用的计量装置种类很多,主要有:
⑴ 重量计量设备,各种磅秤、电子秤等;
⑵ 流体容积计量设备,流量计量仪、液面液位计量仪;
⑶ 长度计量设备,检尺器、自动长度计量仪等;
⑷ 个数计量装置,自动计数器及自动计数显示装置等;
⑸ 还有综合的多功能计量设备和计量装置等。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①轨道衡。是对地面车辆、铁道车辆载货计重的衡器,常用有机械式及电子式的两类。
②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之一,按用途不同有吊秤、配料秤、皮带秤、台秤等。在物流领域中,配
合起重机具在起吊货物时同时计重的吊钩秤使用较多,在工厂物流中,配料秤使用较多。
③ 核探测仪(核子秤)。是利用核辐射的射线对物料进行探测,电离室将透过的射线转换为电信号,
由微机进行处理,可以显示、打印,用以计量重量及容积的装置。
④ 出库数量显示装置。是一种计数的计量装置,安装于多品种、少批量、多批次的拣选式货架上,
每当取出一件,相应的显示装置上就显示出数量指示,可观察显示装置确认拣选数量、库存数量,如果
和电子计算机联机,则可由计算机立即汇总、记录。用这种装置可以防止计数的混乱及差错,所以应用
很广泛。
2。 货架
货架是仓库中常用的装置,是专门用于放置成件物品的保管设备。货架是仓库面积的扩大和延伸,
与货物直接置于地面存放相比,货架可以成倍或几十倍扩大实际的储存面积。因此,在仓库中采用货架
这种设施,可提高仓库能力。主要有以下类型:
⑴ 固定式货架:
①通用货架:层架、层格架、抽屉架等;
②专用货架:悬臂架、栅型架、格架等;
③双层棚架:可分为立柱支撑和料架支撑;
④高层货架:可分整体式和分立式。
⑵ 移动式货架:
①水平直线式移动货架;
②水平旋转式移动架;
③垂直旋转式移动货架。
3。 货棚
GB对货棚的定义是:供存储某些物品的简单建筑物,一般没有或者只有部门围墙。
货棚是一种半封闭式的建筑或装置。其造价低、建造方便、建造速度快,适于某些对环境条件要求
不高的物资的存放或适于一些物资的临时存放。
货棚按其结构特点和工作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
⑴ 固定式货棚。建造成不可移动的半永久性建筑,立柱、棚顶都是不可移动的,进出货从货棚侧
部进行。
⑵ 活动货棚,没有固定的基础和立柱,棚顶及围护结构组成一个圆弧形或 II字型的整体,围护结
构安装滚动或滑动装置,可沿轨道或按一定线路运动。一定尺寸的货棚成为一节,使用时,许多节货棚
互相搭接在一起。装货、取货时,只需将货棚移开,就能方便地作业了。作业时可用机械进行货物垂直
移动,所以,活动货棚之间的通道可以较窄,料场利用率较高。
4。 线路和站台
货场内的线路、站台是仓库进发货的必经之路,也是仓库运行的基本保证条件。
⑴ 线路。线路要能满足进出货运量的要求,不造成拥挤阻塞。线路形式主要有两种:
①铁道专用线。简称专用线,与铁路网相接直接连接仓库。
4…4
②汽车线。和公路干线相接的汽车线路,可以伸入到仓库内部甚至库房中。
⑵站台。是线路与仓库之间用于进出车辆、装卸货物的衔接设施。货运站台主要有两种形式:
①高站台:站台面与车辆内底板等高,便于人工装卸;②低站台:站台面低于车辆内底板,便于散
货卸车。
5。 储存容器
⑴ 贮仓。又称料仓,是专门用于存放粉状、颗粒状、块状等散状非包装物品的刚性容器。它是一
种密存形贮存设施,全部仓容都可用于储存物资。由于采用全封闭结构,贮仓的防护、保护效果非常好。
粮食、水泥、化肥等常采用这种贮存设施。
⑵ 贮罐。是专门用于存放液体、气体物品的刚性容器。这里所说的贮罐也是一种密存形贮存设施,
全部仓容都可用于贮存,贮罐大多采用全封闭结构,隔绝效果及防护效果都很好。贮罐用于贮存油料、
液体化工材料、煤气等。
4。1。3。3 自动化立体仓库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当前技术水平较高的形式。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体由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
入(出)库工作台和自动运进(出)及操作控制系统组成。货架是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或
结构体,货架内是标准尺寸的货位空间,巷道堆垛起重机穿行于货架之间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货的工
作。管理上采用计算机及条形码技术。
自动化立体仓库大大提高了仓储管理、物资调动和作业的准确率,同时提高了物流速度。大量的管
理信息由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存储,计算机控制自动设备连续作业,并由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进行合理的货
位选择,保证了仓储管理的高效率。
自动化立体仓库一般由高层货架、起重运输设备、土建公用设施以及控制和管理设施等部分组成,
示意图见图 4—1。
图 4—1 自动化立体仓库构成
1。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分类
⑴ 按照建筑形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
整体式立体仓库高度在 12m以上,其仓库货架与仓库建筑物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外墙既是货
4…5
架,又是库房屋顶的支撑,如图
4—2(a)所示。
分离式立体仓库高度在
12m以下,但也有
15m的。分离式仓库的货架是独立的,主要用于高度不
大或已经有建筑物的情况,如图
4…2(b)所示。
图
4—2 立体仓库的建筑形式
(2)按照库房高度,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为高层、中层和低层。
5m以下为低层,
5—12m为中层,12m以上为高层。
(3)按照库存容量,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为大、中、小型。
库存容量在
2000托盘(货箱)以下的为小型,
2000—5000托盘的为中型,
5000托盘以上的为大型。
(4)按照控制方法,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为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遥控。
(5)按照仓库在生产和流通中作用分类,自动化立体仓库分为单纯储存用的仓库和储存兼选配的
仓库。
单纯储存用的仓库中的货物以单元形式的货架上储存一定的时间,需要时便出库,主要应用于生产
和储备。储备兼选配的仓库一般用于流通领域中的商品配送。
(6)按照货架的形式,自动化立体仓库可分为单元式货架仓库、活动式货架仓库、重力式货架仓
库和拣选式货架仓库等。
单元式货架仓库特点是货架沿仓库的宽度方向分面若干排,每两排货架为一组,其间有一条巷道,
供堆垛起重机或其他起重机械作业。每排货架沿仓库长度方向分为若干列,沿垂直又分为若干层,从而
形成大量货格,用以储存货物。活动式货架仓库的货架是可动的,其货架可在轨道上移动,使仓库面积
利用率提高。在重力式货架仓库中,存货通道带有一定的坡度,由入库起重机装入通道的货物单元能够
在自重作用下,自动的从入库端向出库端移动,直至通道的出库端或者碰到已有的货物单元停住为止。
2。 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优点
自动化立体仓库能得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如下优点:
(1)货物存放集中化、立体化、减少占地面积。在地价昂贵的国家里,其效果尤为显著。
(2)仓库作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劳力,缩短作业时间。
(3)物品出入库迅速、准确、减少了车辆了待装待卸时间,提高了仓库的存储周转能力。
(4)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压缩库存和加速物品的周转,降低了储存费用,从面降
低了产品成本。
(5)可以适应特殊环境下的作业,如高温、低温作业,剧毒、放射性和腐蚀性等物资的储存。
(6)提高仓库的安全可靠性,便于进行合理储存和科学的养护,提高保管质量,确保仓库安全。
(7)由于采用计算机管理,加快了处理各种业务活动的速度,缩短了交货时间。
总之,由于自动化立体仓库这一新技术的出现,使原来那种固定货位、人工搬运和码放、人工管理、
以储存为主的仓储作业,改变为自由选择货位、可按需要实现先进先出的机械化与自动化仓储作业。在
储存同时,可以对货物进行必要的拣选、组配,并根据整个企业生产的需要,有计划的将库存物按指定
的数量和时间要求送到恰当地点,满足均衡生产的需要,可以说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出现使“静态仓库”
4…6
变成了“动态仓库”。
2001年 5月,北京立体仓库就已建成,目前库房面积 5400平方米,高约 11米,为钢结构大跨度的
独立库房。与传统平面仓库相比,立体仓库对大型货物的存储能力提高 1。6倍;小件物品的存储能力提升
10倍。整体作业周期缩短;收货:占收货总量 35%左右的厂家自带托盘 ;货物的接收上架速度由原先的
70分钟/整车;提升到 45分/整车;效率提升近 40%;整车散装货物的接收上架时间也从 100分钟缩短至 80
分钟。发货:基本维持了原有的水平,但效率提高了(以市内配送为例 ;从交货单生成到货物发运驶离库
房;原有时间为 52分钟;目前在日订单量同期比增加 20%、扫描单数增加 60%、每月扫描量从 2000年的
零扫描增长为两万多条扫描需求;并且还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的情况下;出货速度与以往基本持平)。另外,
由于利用了 RF手持终端设备实现了 PN条形码扫描/粘贴等无纸化操作;物流作业的错误率大大降低。在
存储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每月因折旧、租金的微提升增加费用为人民币 7万元;但随着存储量的提升将
每月节省租金约人民币 12万余元。根据介绍;该立体仓库自接到网上订单后平均备货、出货过程在 15
分钟内都可完成;并在两小时内通过〃神州特快〃送达客户手中。
4。2 仓库管理
4。2。1 仓库作业流程
仓库的技术作业过程,大体上可分为收货→保管→发货三个阶段。按其作业顺序可具体分为:物资
提运(或接运)、卸车、搬运、检验、入库、保管保养、备货、包装、出库集中、装车、发运等作业环
节。按其作业性质可归纳为:货物检验、保管保养、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和运输等内容。上述作
业阶段或作业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完整的仓储作业系统。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仓库机能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仓库在各个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仓
库”和“保管”的含义也正在逐步改变,从而对仓库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生产和流通的客观规
律,合理的地组织各种物料的储存;准确迅速的组织好产品的入库、出库业务;努力提高仓库的利用率;
提高库存物质的保管和养护、维修、配送;确保安全,提高效率;加速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保管保养
收货入库
备货(拣选)包装发货
搬运
订单
图 4—3 仓库作业流程图
4。2。2 物资维护保养
货物维护保养是通过一定的环境条件及具体技术措施,保持使用价值。维护保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
项:
1。 创造适合于物资储存的环境条件。
(1) 温度条件。温度升高会促进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也会影响形态化(如软化),造成储存物资的
变化。根据不同物资确定不同的限制温度。
(2) 湿度条件。各种物资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能安全储存,控制储存环境湿度,使物资处于安全水
搬运
搬运
4…7
份范围内,起到保护作用。
(3) 密封隔离条件。储存物资与其它外界物资的接触,是物资在储存期间劣化的因素之一,有的储
存物需要在一定密封条件下才能保证质量。密封也能有效地创造一个适宜的湿度条件,对物资起到保护
作用。
2。 对部分所存物资进行个别技术处置
(1)个别物品的封装。需要特殊防护的物资,当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个别进行封装,为其
单独创造条件。
(2)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