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经有一位个案,她发现男友出轨,因此两人争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协议分手,但是分手后她充满着不甘心的怨恨,让她过得很不快乐,她觉得自己一直充满着报复对方的念头,很担心哪天会做出什么失去理智的事,所以想凭借催眠忘记对方。我问她既然这么不甘心,为什么又要压抑伤害对方的想法?压抑的结果不是反而更苦了自己吗?这算是理智的表现吗?她没办法马上回答这些问题……
经过我们一起分析,她终于认同“刻骨铭心的爱情,即使凭借催眠也是无法全然忘记的”,所以我建议一定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让前男友了解,离开她是一件错误的事,让她的男友去承受更多的懊悔,把这个企图当作是一种报复去执行,报复的念头会让她在想起这段不公平的爱情时,给她更大的正面力量……
她很积极地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平静,并且渐渐感觉不再受到感情阴影的羁绊,她觉得能将怨恨的心情化成一种报复的力量,并且把它变成是让自己更正面活下去的动力,想通这一点真的对她的生活有很明显的帮助。几个月后我主动关心她的近况,才知道她的改变影响了男友,后来男友又回头来寻求复合,而她在断然拒绝和接受当中,显然是选择了后者,这样的结果使她不敢来找我,我开玩笑说:“如果你当时真的去伤害他的身体,或是用尽一切办法将他从记忆中抹去,就不会有这个快乐的结局了。”她也非常认同。
人非圣贤,都会有七情六欲,所以硬是要你去宽容一个人,不如让你去报复来得简单;然而谁又说报复一定要搞到非死即伤?报复只是一种更能趋动你的力量,趋动你恢复正常生活、改变想法,不管最后你想报复的那个人是否看到你的改变,你会发现,当你被伤害,却活得更像自己,那对你来说,是一种获得、一次重生,最后他看不看得到、会怎么想,都与你无关,因为你已经不在乎对方的想法了!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好好爱惜自己、振作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耳提面命
强迫自己去宽容别人,重点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你是否真心去宽容对方?抑或你只是“演出”别人对你的期待?
正文 坚持是实现梦想的开始?
要推翻这个论点相当困难,因为我们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得见这样的“提醒”,一般人也都很相信这样的说法。Www。HaosHUDU。一个人拥有理想,但是无法坚持的话,确实就很难接近成功,唯有坚持才能拥有好的开始,不过我想说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请你来看看是否可以有另外的启发。
当我发现利用催眠的方式可以改善一个人的身心状况时,我便很积极地学习更多助人技巧,在进一步拿到美国NGH催眠学会发下来的催眠师证书后,因为一股助人的热忱,我毅然辞去了工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正式开始我喜欢的助人工作。只是开业之后先逢SARS侵台,后来又发现没有宣传渠道,工作室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不过我一直认为助人工作是值得坚持的,成绩一定会慢慢出现,所以即使必须缩衣节食,我也过得甘之若饴。
随着出版第一本催眠入门的自学书,开始有人邀请我演讲、上媒体,来找我预约的人也越来越多,不过我经常都是义务在电话中、书信来往中提供相关信息,上节目、演讲也都是经验分享,不做宣传,所以我的收入仍然没有什么增加,但是我还是做得很开心,因为助人就是我的初衷,来找我的人越多,我越觉得值得坚持。
直到家父病重住院,屡屡在病情不乐观、我必须守在医院时,仍然持续地关心我的工作、接听一些咨询电话,其实我当时心里很烦、很乱,因为我自己的生活已经一团混乱了,却仍必须平心静气地与电话那头需要帮助的人对谈,这时候我才开始思索一些问题: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去照顾别人?为什么我的坚持没有让我得到更多的快乐?后来父亲过世了,我也正式将工作室结束掉,我选择定期地举办身心整合课程,让更多人来学习自助以及助人的方法,后来我发现,这个决定不但让我多出许多时间来进行生涯规划,也一样能够持续我助人的理想。
我们很难去定义什么叫做“人生转机”,因为失败可以是一种转机,成功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一种转机;但是人生最怕的就是无谓的坚持,当你坚持在一个“点”上面,就很难客观地自我分析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结果就是你将花许多时间去印证你的坚持是正确的,或者会因此停滞不前,花掉更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没有余地的坚持,其实往往带给人们的挫折感更多。只是我们太习惯去相信“坚持到最后”才比较容易接近成功,因为各行各业所谓的成功者也都是这么分享心得的。其实我们心里都相当清楚,绝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报刊媒体上报道的那种成功者,平凡人还是应该用平凡的方式去处理事情才对。
我仍然认为拥有坚持的个性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坚持应该是架构于实际、可实现、对自己无伤的情况之下,因为我们不能忽略了“地球并不是为你转动”的道理,你必须在“坚持”和“妥协”之间找到平衡,这才是常理。而且许多坚持其实是有变通方式的,换个角度或方法去处理事情,也许更能够事半功倍。
耳提面命
人生最怕的就是无谓的坚持,当你坚持在一个“点”上面,就很难客观地自我分析这个决定是对是错,结果就是你将花许多时间去印证你的坚持,而它往往带给人们的挫折感更多。
正文 凡事不往坏处想,就会有好事发生?
这句话有问题吗?其实这句话一点问题都没有,问题在于它一点都不励志!
我们平时太习惯负面思考了!碰到一些不能掌控的情形,总是会担心后续的发展,往往遇到有人针对自己的发言有所保留或是语焉不详时,就会觉得对方言下之意彷佛是一种贬低自己的暗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你不往坏处想,相信也很难说服自己对方是在夸赞你。wWW。HaOshUdu。Com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他能够凡事不往坏处想,凡事都当作是一种夸赞,相信你应该会认为这个人的“单纯”胜过了他的“豁朗”,这才是一般人真正会有的思维。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会接触越来越多的人事物,相对也会遇到越来越多的状况,这些状况不管是好是坏,我们都希望将它转化成帮助自己成长的力量;同样,如果别人给了我们这样的成长机会,我们是不是应该“对等地回馈”?因此,当你认为别人的言行是有修正空间的,就应该适时地提出建议和指正,也应该提醒自己及身旁的人,不能凡事都去乐观地美化它,那对成长是一种滞碍。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个性非常好,你绝对不会从他的口中听到他对别人的恶意批评,当周遭有对他不实的流言出现时,他总是一笑置之,如果你急着为他打抱不平,他通常会对你解释:“别人会说我什么不好,绝对是我自己有需要再修正的地方,假若这些传言是子虚乌有,旁人久而久之自然会清楚事情的真假和始末。”身为他的朋友,只能说他真的是一个单纯的大好人,若要说从他的身上可以学到什么,那应该就是多多学习他的EQ吧!直到有一次发生一件与他相关的传闻在我们朋友间广为流传,因为我知道事情的始末,所以为他辩解,然而他仍是微笑以对,没有多作说明,这让我突然联想到一些事情,于是很强烈地对他的个性提出质疑。
我告诉他,能够认识一个非常善良无私的人,真的会让我们这些朋友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如果一件莫须有的事情能让自己的朋友们都误会,他还让误会顺势发展,不但会让误会他的人失去辨别是非的机会,也让造谣者更加肆无忌惮,所以善良是应该具有的美德,但是也可能在无形之中变成了误人的工具。虽然他听完仍然一副笑脸,日后他也仍是一副好好先生的模样和个性,但是他告诉我,确实以往没去想过“什么事情都往好处想,有可能害人害己”,因为自己不曾有过害人之心,又怎么可能会伤害到别人呢?但是经我提醒之后,他开始会适时适地地对一些别人的误解去作出解释,甚至反驳,因为他也觉得这是一种维护自己立场和不去误导别人的适当做法。
也许你也跟我这位朋友一样,是大家眼中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凡事都不会往坏的方面去想,让你身边的人都感觉如沐春风,以你为榜样;但是千万不要忽视了,那是在这些人欣赏你的情况下,如果有人看事情的角度不一样,你的和善与不计较可能就会变成一种默认。所以不要再一味地认为整个世界是美好的、人性是善良的,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有时是一件重要的事,也是个人立场的一种宣告。
耳提面命
当你认为别人的言行是有修正空间的,应该适时地提出建议和指正,也应该提醒自己及身旁的人,不能凡事都去乐观地美化它,盲目美化对成长是一种滞碍。
正文 生命会自己找出口?
我们常听到有人形容“没有什么逆境是克服不了的,生命会自己找到出口”,这句话说得真好!多么励志!但是,它的光明面似乎大多以文字出现,又有多少人完全认同并身体力行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命当中碰到自认为的逆境时,他的“出口”就是结束生命,“生命存在”的价值感渐渐薄弱,因为这个世界越来越少有人会去相信所谓的“出口”就是美好的明天!
人非圣贤,都有七情六欲,也就会有需求产生,但是我们都知道,不是任何我们希望达成的事情都能非常顺遂,大家都一样,因为这就是人生!虽然我们没有必要用放大镜去检视别人,但是仔细想想,有些警察也是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两性专家自己的婚姻生活往往并不美满、命理老师也有算不准自己未来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相信生命会自己找出口?如何接受人生当中的转折点都会是正确的选择?是不是当我认为已经没有路走的时候,不如就结束人生吧!?显然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如果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它必然也有黑夜白天,夜晚就像逆境,你需要依靠一支火把前行,这火把就是你的亲友,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给你温暖和依靠,伴你度过最难熬的那一刻,这要比你在暗路上独自摸索好得多!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个非常乐观的人,即使赔掉了八百万(这是真实数字),也仍然坚持要好好处理这些烂摊子,因为他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重来,也因为这样子,我碰到什么不如意就会找他聊聊,因为他不会用一些人生大道理来激励我,而是从他自己的人生经验当中给我启发,他的乐观总是会让我心情舒缓许多,因此,我也从不担心他会走上绝路。Www。hAOshUDu。COm
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要我去找他,他看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终于好想死了。”他说他真的累了,每天都要想办法进帐,每天都在想下个月的债怎么还,真的已经无法承受日复一日的身心煎熬了,他认真地将房屋土地证交给我,请我帮他处理债务后续及联络家人,当然,他也先提醒我“对于死意坚决的人,除非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否则打定了主意就一定会死……”
我认真又严肃地听完他的交代,然后看了看他客厅的陈设,一分钟后我问他:“你可不可以明天再死?你这边有些东西我想要,先给我时间搬走好吗?”,他也慎重地想了想,然后说所有东西都必须交给家人处理,干脆晚三天再死,让他可以有时间先将房子过户给我,但是我以“不想住凶宅”婉拒了,接下来是我们俩无厘头地笑闹着……我不是不相信他会去走绝路,因为换成我是他,我也会觉得活得很辛苦;我只是在想,不论他找我是真的交代后事还是一种诉苦,我想用他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打消他的念头,至少在那一刻,可以让他感觉到还有人在他的身边支持着他。
我们常会为一些无法改变或是困扰的事情去烦心、甚至绝望,那时没有人会认为自己还有希望,通常都是想“一切到此为止吧!”也许有人会说自杀也需要很大的勇气,事实上,当一个人彻底绝望的时候,还有什么比死能更快解脱?所以我才说,你应该要了解和习惯偶尔从亲友那里寻求支持的力量,而你也应该成为支撑别人的力量,因为支持的力量起码可以让当事人有机会从多元的角度去看待事情,而不会整个脑子被“以死解脱”这个念头塞满。
回过头来说,没有人知道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不是唯一的出口,却很清楚这个结果会造成你身边更多人的伤心和难过,你真的希望如此吗?其实不妨想想,比我们人类更低等的动物,都知道为了生存要逃命、战斗,为什么万物之灵反而容易被自己的心灵困住?你可以是个懦弱的人,可以是个失败者,但是要记得,人可以服输,但不能认输!
你或许想知道,现在我那位朋友过得怎么样?他目前负债六百万,活着。
耳提面命
如果人生是一条漫长的路,它必然也有黑夜白天,夜晚就像逆境,你需要依靠一支火把前行,这火把就是你的亲友,他们会毫不吝啬地给你温暖和依靠,伴你度过最难熬的那一刻,这要比你在暗路上独自摸索好得多!
正文 要得到别人赞美,就得先赞美别人?
一个人在某些地方表现得很优异,自然就值得接受别人的赞美;但若只是有企图心却没有真本事的话,恐怕也很难赢得他人的肯定,即使获得肯定,你又能相信有多少真实性呢?在这样的思考逻辑下,试问,你还认为相互赞美来赞美去是一种美德吗?
我有一位学员,她在国外工作数年,自认为在美国待不下去了,希望回来看看是否有工作机会,且不会觉得自己是处在孤立无援的生活环境当中。wWw。hAoSHudU。cOM她告诉我,她是个个性很直的人,往往碰到什么不能认同的事,总是会在别人面前直率地表达她的意见。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停滞不前,而且明显感觉到与自己起争执的同事逐渐变多,刚开始她会觉得是工作环境有问题,所以她选择另谋出路,接下来四、五个工作却都有类似的情况持续发生,她这才开始省思到是不是自己的个性出了问题,她在台湾的家人得知她在美国一直换工作,生活很不稳定,也非常为她的前途担心,为了不让远在台湾的家人担心,所以她也尝试改变自己待人处事的态度,希望能让自己的人际关系有所改善。
到了另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之后,她开始学着去主动赞美同事,并且减少表达相反意见的机会,结果却与她当初想的不一样,她感觉自己越来越虚伪,甚至被同事当作是没脾气的人,往往当自己真的很想表达意见时,常常被同事反驳、批判,为了博得好的人际关系,反而让她变得更压抑、更不快乐,因此她决定回到台湾重新开始,并且希望在归国投入职场前,一方面重新适应和了解台湾人的职场文化和应对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学习更适合自己的人际关系互动方法。
其实不管在哪个国家、怎样的工作环境,都一定会有像她这样的人存在,当事情一再发生时,他们会非常自觉地反省自己什么地方出错了,不管她是希望能够借由别人的赞美来肯定自己,还是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出发点一定都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知道,不是每一次的付出都能有回报,也不是每个人都会认为应该与你平等互动。这就是人性!所以你可以为了改善人际关系而修正自己的言行,但是不要为了获得别人认同而去改变你的个性,那样可能会让你误导了别人对你真正的想法及应对方式,更可能会让你有“自己很失败”的错觉,最后你会越来越难信任别人,越来越难融入群体生活当中。
后来这位学员从课程当中领悟了“不见得要钻研人性,但是要懂得人性;不见得要刻意改变,但是要懂得修正”,习惯自己辨别真实与虚伪、客观与主观、过与不及,并且一点一点去修正自己的言行,不但别人会更清楚她的个性和想法,也会觉得她的批评或赞美都是发自内心的,渐渐地她觉得自己找到了与别人和谐共处的方式,她在台湾的第一份工作也相当得心应手,稳定性也比她在美国时更为持久。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我们可以不吝啬地给予别人掌声,但是不能期待别人也给我们对等的回馈;赞美与批评的过与不及,通常都容易让人不以为然,也许他们嘴巴不说,而后的互动却可见端倪。不要为别人而活,因为尝试过的人都知道,刻意改变自己的个性是一件既困难又痛苦的事;我们应该要懂得修正自己,因为修正自己不仅是一种社交基础,也是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一种方式。
耳提面命
你可以为了改善人际关系而修正自己的言行,但不要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同而去改变你的个性,那可能会让你误导了别人对你真正的想法及应对方式,更可能会让你有“自己很失败”的错觉,最后你会越来越难信任别人。
正文 化悲痛为力量?
这是我们从小就常听到的一句很有抚慰意味的励志句,不只是常听到有人这么说,连影视节目中也常以此为剧情发展的转折,这彷佛是人生的一大精神指标。Www。haOSHuDu。cOM然而你是否想过,在痛苦的关头,你身上所释放的能量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多少人可以将痛苦转化成推动自己的力量?我们一定要用这种方法来提醒自己、激励自己吗?
人在历经难受的事情后,都会有所谓的“创痛期”产生,所以一般心理或精神科医师都倾向让个案循序地体会从“接受”到“适应”再到“释然”的过程,期间也许会评估个案创痛期各阶段的时间长短和情绪反应,但不太会选择一开始就用安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最主要是因为那并不能让个案的情绪真正获得舒解,而有可能将个案导向一种压抑的情境中。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