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自控力-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能保证你日后不出现生气、失望等负面 情绪,因为你有着这样的信念和价值观。
价值观层面:被重要人士认可对你来讲非常重要。
信念层面:我费了这么大的劲,才完成了任务,付出努力就 应该被重视。这该死的老板,居然一句认可的话都没有;这太不 公平了,我绝对不应该受到这么不公平的待遇。
身份层面:如果没有得到老板的认可,那么感觉自己是一个
没有价值、没有能力的人。换言之,你是一个没有自信的人。因为 只有在被别人认可的情况下才觉得自己有价值,这正是一种没 有自信的表现。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念、价值观及身份定位 呢?因为你在精神层面上——
精神层面:缺乏爱,xt公司缺乏爱;对老板缺乏爱,为什么这 样说呢?坦率讲,这一点不易理解。印度某著名哲学家关于“爱” 做了详尽的论述,他说:爱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你爱一棵树、一只 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她、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 回报,不跟随你,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这是不要求回 报的爱,当你要求别人回报时,这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把 你的思想、你的心、你的整个人完全付出,而不要任何回报。你明 白吗?如果我们以平常所谓的爱去爱别人,我们为何会生气?因 为我们没有从那人身上得到预期的东西,不是吗?我们爱自己的 妻子或儿女,但是如果他们做了一些“错”事,我们就生气了。为 什么?父亲为何对他的儿子或女儿生气?因为他希望孩子变成什 么或做些什么,而孩子却反叛了。父母通过财产或孩子来证明自 我的价值。孩子做了一些他们反对的事情,他们就非常生气。他 们对孩子的未来抱着理想,通过这理想,他在证明自己的价值, 所以如果不肯顺应他们,他们就生气了。你是否注意过,在这个 案例中,你为何会对老板生气?因为你对他有所期望,如果这个 期望得不到满足,你就失望了,这就意味着:在内心里,你是依赖 那个人的。因此每当心理上产生依赖时,一定也存在沮丧,从沮 丧不可避免地衍生出愤怒、悲痛、嫉妒及各种形式的冲突。但是, 很多人心中没有爱,他们通常都只关心他们自己,他们被个人所
烦恼,被家庭、金钱、地位所缠绕。你可能会说,我爱我的父母、我 的儿女、我的朋友,我怎么会爱老板呢?这里所说的爱,并不仅仅 指父子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而是指更加深层、更加广博、 更具威力的对世界的爱、对每个人的爱、对每个生命的爱。也许 你会觉得这太“虚”、太高尚了,但是我想真诚地告诉你这个事 实:如果想要人生充满快乐,那你必须具备这份无私的、广博的 爱,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力量;它是一切正面情绪的核心,就像 恐惧是一切负面情绪的核心一样。纵观人类历史,你会发现,那 些伟人们无一不是具备了这种爱。令人可喜的是,这样极具威力 的爱是可以被培养起来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情绪的真正根源正是信 念、价值观、身份及精神层面,所以,如果要管理好情绪,就必须 从管理信念、管理价值观、管理身份及精神层面着手。在本章,将 会重点介绍信念的管理,另外还会介绍几个快速处理负面情绪 的工具,它们属于NLP逻辑思考层次中的能力层面。关于价值 观、身份及精神管理我们会在其他章节谈到。下面;我们就正式 进人如何管理情绪的环节。
?如何马上变得积极起来——提间法
请先看下面这段学员与我的简短对话。
学员广何老师,我经常会觉得沮丧该怎么办? ” 老师请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
学员我怎么做到的?什么意思? ”
老师我的意思是;你是怎么样做到让自己沮丧的? ”
学员:感到莫名其妙地无言以对。
学员总会被我的回答搞得莫名其妙,他们以为我在开玩笑。 但我是认真的,要知道,如果要让自己觉得沮丧,我们必须得付 出一番努力才行。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你是经过怎样 的步骤才做到沮丧的?首先,你要让自己的呼吸变得微弱,两肩 下垂,眼睛暗淡无光,表情沉重,这时生理状态方面的表现。其 次,你还得在大脑里一遍遍地想那些让你烦恼的事情,想它会给 你带来的影响,这是思想方面的表现。想一想,要变得沮丧是不 是要经过这些步骤呢?其实任何一个情绪都是结果,你必须要做 出一些努力才能得到这些结果。从这个例子中,让我们知道管理 情绪包含两个要素,其一是思想,其二则为生理状态。现在,我们 先来看看对思想(信念)的管理。
我们都知道,看待事情的角度会严重影响情绪。例如,如果 你感到沮丧的话,是不是因为你一味地关注那些令你烦心的事 或者是因为你一直抓住事情消极的一面不放呢?同理,如果你感 到快乐,我相信那是因为你不断地回忆那些曾经令你开心的经 验,或者你总是能从任何事情中发现其积极的一面,不是吗?
你看待事情的角度会决定你的感受。让我们用照相机来说 明这个道理。你知道,照相机在取景时永远只是选取一个大背景 中的一部分,因而很容易给我们造成片面的非客观的认识。假设 你正在给一堂培训课程拍照,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一个正在打瞌
Ijl
n
Apk to control ourself
睡的人,那么出来的照片会给别人什么感觉呢?别人可能会觉得 这个老师讲得太差了,怎么学生都快睡着了。如果你把镜头对准 一个正在聚精会神听讲的学生,那么出来的照片会给别人什么 感觉呢?别人可能会觉得这个老师讲得还不错,学生都很感兴趣 很认真地在听。如果你把镜头对准几个哈哈大笑的学生,那么出 来的照片会给别人什么感觉呢?也许别人会认为这个老师讲得 很生动,课堂气氛很轻松,学生们都很开心。可见,我们对事物的 感受,完全受着看待事物的角度所控制,不是吗?
信念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要调整看事情的角度,因为,信 念即为观点,观点就是观察的立足点,也就是看事情的角度。我们 都知道通过调整看事情的角度可以改变我们的情绪,但是,是不 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调整看事情的角度来改变情绪呢?答案 是肯定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即使是在那 些最悲惨的境地面前,你相信吗?不知你是否听说过下面这个故 事,这是一个关于心理学家弗兰克的非常著名的故事,史蒂芬?柯 维在他的《高效能人士的1个习惯》中也记录了这个故事:
弗兰克由于身为犹太人,二战期间被关进纳粹集中营,遭遇 极其悲惨。他的父母、妻子与兄弟都死于纳粹。他自己也遭受到严 刑拷打,自身难保。有一天,他忽然之间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曰 后这种感受被他命名为“人类终极的自由”。当时他意识到这种自 由是纳粹军人永远无法剥夺的。从客观上来讲,他完全受制于纳 粹分子,但他的自我意识是独立的,他可以自行决定对外界所发
生事情的回应方式。他在脑海中设想各式各样的状况。比如说,获
释后将如何站在讲台上,把这一段从痛苦中折磨中学得的宝责教 训;传授给学生。凭着想象他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直到获得了心 灵的自由。最后他感召了其他的囚犯,甚至狱卒。他帮助其他被关 押人运用这种“选择的自由”来在苦难中发现希望,找回自尊。弗 兰克处在最恶劣的环境中,他运用了难得的自我意识天赋,发掘 人性最可贵的一面,那就是人有“选择的自由”;这是人类的天赋, 其他动物智慧再高,也不具备这个天赋。
多年来,我一直都在通过演讲和写书来帮助别人。如果你问 我哪个观念点给予人们的帮助最大,那么,我会真心诚意地回 答——那就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选择是我们所具备的最强大 的力量。这种选择的自由,可以让人们不再将自己当成受害者, 也不会再去谴责别人,人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这与当今 世界普遍存在的逃避责任、谴责他人的风气是截然不同的。史蒂 芬?柯维说从根本上说,我们是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基 因)或培养(养育、周围环境)的结果。”当然,基因或周围环境也 会有很大影响,但它们并非是决定性的。
选择的自由是人类所独有的天赋。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信 念和价值观来做出选择一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向,选择自己的 反应方式,选择自己的情绪、选择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为社会 做出贡献的方式。外界的一切会影响但弁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 能决定我们命运的是我们自己所做出的选择。
正如你所知道的,发生什么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待 这些事情及你如何对这些事情做出回应。人生并非由经验组成,
而是由对经验的反应方式组成。正如下图所示:
how to control ^ourself
史蒂芬?柯维说:

在外界刺激和回应之间有一段距离。
在这段距离里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回应方式。
我们的成功与快乐取决于我们的回应。
每当我讲到上述内容时,总会有学员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 如:“所有这些听上去都很不错,我也很想用,但我的情况跟你说 的并不一样,你要是认识我的那个老公的话,就知道这些根本对 我没有用。”我的回答往往是:“你说的有道理,每个人所处的环 境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从本质上看,所有的挑战和问题都是非常 相似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选择的自由’并不是说你可以有选 择客观环境的自由;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选择外部环境 的自由,比如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国籍、家乡等等。你虽然 无法选择环境,但绝对可以选择对待环境的反应方式。我们所说
不直接导致
的选择的自由,并不是说你可以选择环境,而是说你可以选择自 己的态度、情绪、行为等回应方式。当你能明智地使用‘选择的自 由’时,你就找回了主宰自己的权利;这样你的个人生活就不会 受到别人行为的左右了。”
你有没有应用好“选择的自由”这项天赋?如果你也经常会 问下面这样的类似的问题的话,说明你并没有运用好人类这个 独有的天赋一选择的自由。
“孩子为什么老不听话? ”
“客户为什么这么没素质? ”
“我们的产品为什么这么贵? ”
“怎么还不加薪? ”
“我怎么老这么倒霉,总是遇到这种事? ”
无论何时,只要你觉得问题由别人造成,那么这个想法一定 是有问题的。不懂得“选择的自由”却要谈快乐就好象瞎子在谈 论他的所见一样。记住,在任何时候,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我们 所做出的选择也必将影响我们的命运,我们必须为此负责。
当我们知道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时,或许你会想,有 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在面临外界刺激时选择有效的回应方 式,简单地说,就是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有效地扭 转看事情的角度进而改变对事情的反应方式,从而获得不同的 结果?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已经找到了一 个非常好的方法提问法。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这是发生在纳粹集中营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史坦尼 斯洛的犹太人。只因为史坦尼斯洛是个犹太人,纳粹就二话不说 把他们全家都关在了死亡集中营里。他从来都没有想到自己会 亲眼目睹全家人的死亡,他的孩子只不过去洗了个澡便不见了, 衣服却穿在别的小孩身上。他咬着牙承受着巨大的伤痛,同时也 下定决心要逃出去。于是,他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怎么才能逃 出去? ”他也不断地问其他人这个问题,可得到的答案是千篇一 律的不可能。但是他还是时时刻刻在心里想着:“我怎么能逃出 去呢?”真是皇天不负苦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答案。他找到的逃生 方法简直是没有人能够想得出来的。有一天,收工以后,当别人 都忙着收拾工具的时候,他看到了一辆运尸体的车,他想,为什 么不能利用这个机会逃走呢?于是他趁着没有人留意;便迅速躲 在了卡车后脱光了所有的衣服,又迅速地跳到了车上,趴在尸体
n
堆里一动不动,哪怕还有其他的尸体堆在他的身上。那一具具尸 体散发着毒气,鲜血淋漓,身上的衣服全被扒光了,在这些恐怖 且使人作呕的尸体堆里,他却觉得异常兴奋,他被那种即将逃生 的兴奋感包围着。终于等到车开了,当车到达目的地后,纳粹把 一具具尸体倒在了大坑里,在坑里,他依然静止不动,直到夜幕 降临,他才悄悄爬出坑,不顾自己一丝不挂,一口气狂奔出很远, 最后终于活命。
看完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 议,会觉得积极的心态很重要,会觉得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会存在
机会。当我第一次在安东尼?罗宾的《唤起心中的巨人》一书中看
到这个故事时,很受启发。我看到了一个威力巨大的工具——提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故事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够从极其惨烈的境况中走向阳光 大道,全赖他问对了问题。我们想一下,在集中营里死亡的人不 计其数,但史坦尼斯洛为什么能够逃生?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可关键因素是他们之间所提出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当别人认为 在集中营里必死无疑时,史坦尼斯洛却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我 怎么才能逃出去? ”当别人看到装着满是冒着臭气、一丝不挂、鲜 血淋漓的尸体的卡车时,都会觉得纳粹太残忍了,史坦尼斯洛却 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这对我有什么帮助呢?我怎么样才能利用 这个机会逃走呢?”而那些在集中营里等死的人也问了自己几个 问题,但他们问的也许是:“为什么我这么倒霉?为什么我是犹太 人?为什么世界如此不公平? ”是不同的问题带来了两种不同的 命运,但你知道为什么提问题会有如此大的威力吗?
我一直坚信问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为什么 呢?我们知道,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 的行为就会养成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 的性格,而性格将决定命运。也就是说,导致我们人生有所不同 的其实是我们不同的思考方式。而思考本身就是问题的问与答 的过程,难道不是吗?就像如果你要提取电脑里的资料就必须先 下一个正确的指令一样;如果你要提取大脑里的资料,也必须先 下一个指令,而这个指令就是要提出一个问题,你提什么样的问
题就会有什么样的答案。每当你提出一个问题,你肯定会为这个
想法寻找证据。如果你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我会如此失败? ” 那么,你可能会得到下面的答案:“因为我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 有社会关系,我没有能力。”如果你问自己我怎么样才能成 功? ”也许你得到的答案是广我首先要制定一个目标,然后向那 些成功者学习。”不同的问题带来不同的答案,激发出不同的行 为,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请你记住有什么样的问题就会有 什么样的人生,问题的品质决定了人生的品质。
提问题可以快速转变看事情的角度。假如你一直问如下的 问题:为什么我如此失败呢?为什么我做什么都不成功呢?我有 什么用?我怎么每次都这么倒霉?而现在你开始问一些新问题, 如:我怎么才能成功呢?我自己要做出什么改变呢?现在我的生 活中有哪些是值得我快乐的呢?那么你看事情的角度就会马上 改变,不是吗?
既然已经知道问问题的威力,那么有哪些问题可以问呢?我 向你推荐两个非常有效的问题,它们是我在生活中问得最多、最 有效的两个问题。
一、这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以学习到什么?
我们先来看两个故事:

你曾有过被盗的经历吗?假设你家被盗,你的感受如何呢? 罗斯福在他还没有当美国总统时,有一次他家被盗,丢了 4艮多东 西,有朋友安慰他,他给这位朋友的回信中谈到了三件好事:第 一,这个小偷只偷了东西,并没有伤害人,这是好事;第二,他只 徐了 一部分部分东西,没有偷所有的东西,这是好事;第三件,最 大的好事是,他偷东西,不是我偷东西。
在网上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位老人得了癌症,当医生 告诉他这个消息时,他很平静地面带笑容说;我很感谢上帝让我 得了癌症。医生非常吃惊,说;你得了癌症,不怨天尤人、惊惶失 措,已很难得,为什么还要说感谢的话呢?老人说,到了我这个年 纪;死亡就是我的邻居了,随时都可能来敲我的门。如果我得了脑 溢血或是心肌梗死;我很可能一句话也来不及说就死了,那样我 的亲人接受起来该多么困难。而且我还有很多要交代的事也都没 了着落。现在,我得了癌症,我有很充足的时间能和亲人告别,能 把诸事整理得清清爽爽。当死亡一定要来的时候,还有什么比这 种方式更令人安心呢?这就是上帝所给予我的最好的礼物了。
我想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正 反两面,这是永恒不变的定律。关键是你能否发现其积极的一 面。我必须说的是,我发现所有的成功人士都非常习惯于从任何 事情中找出其正面的意义,找出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在很多成 功者的眼里是没有所谓的失败的,他们认为没有失败,有的只是 反馈。在他们的信念系统里,没有输赢,没有失败与成功,有的只 是得到和学到。他们认为如果你贏了、成功了,说明你得到了。如 果你输了、失败了,那说明你学到了,不管怎么说,都是有收获 的。所以,没有输赢,没有所谓的失败与成功,有的只是得到和学 到。人生本身就是一堂课。
我的很多学员在用了这个方法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 方法。有的学员在和爱人吵架后,问自己这件事情有什么好
控tl
how to conlml yourself
处,有什么正面意义? ”结果发现,吵架意味着两个人没有放弃共 同生活在一起的希望,还没死心。如果心已死的话,是懒得吵架, 也懒得说话的。
有的学员在遇到非常挑剔的老板时,问自己:“这件事情对 我有什么好处? ”结果发现了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