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行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抵达美好的未来。
孤独要趁好时光
第一部分 一个人生活初体验(1)
因为2012年已经启动了“做好一个人长期生活的准备”,所以今年一开始我就努力工作,积极地存钱,很认真地执行锻炼身体的计划,也开始看与一个人生活有关的书。比如,最近读的上野千鹤子《一个人老后》,这本书在开篇就表明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老去是人生的必由之路。“生命旅程越长,越有可能只剩自己独自走下去。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无论是谁,最后都是一个人。”我想这个观点应该没有人能够否认。人生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旅程,就像汪峰那首歌唱的那样:“我们生来孤独”。相比此书的内容,我可能更爱目录,里面有好几个题目我都很喜欢:
一个人,是女性人生的必修课
做好“一个人生活”的准备吧
人生到头来,终究是一个人
独身时光是女人的第二人生
孤独是人生的重要伴侣
单身是一场华丽的冒险
能守护一生的人只有自己
单身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一个人的时光是一件特别的礼物。6月初我唯一的舍友搬走了,这开启了我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生活。这一个月我一个人过得很愉快,如果工作稍微不那么忙,我甚至可以说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一个人生活的初体验用六个字总结:又自由又美好。
我时不时地会记起那些逝去的独自旅行的时光,最近记起的是拉萨河上的风景。次巴拉康寺的转经,纳木错湖边的雪山、星空和日出。好像一切好的东西,总是在身边一闪就过去了,比如好的风景、好的恋人、好的性爱、好吃的东西、好天气,还有一个人的好时光,不知不觉我就过了一个月。
下雨天的时候,一下班我就匆匆回家,刚到楼梯口,嘴里就念着:泡面、泡面、荷包蛋、荷包蛋……(我是个多容易满足的正牌吃货啊)然后“咔嚓”一声开门,蹬掉高跟鞋,用平底锅煮泡面吃,就着外面的雨声,吃着热气腾腾的荷包蛋泡面。下雨的夜晚,抱着锅,吃着泡面,我会感觉很幸福呢!
气温高的时候,一下班我又匆匆跑回家,连朋友请喝冰镇啤酒都不去了,嘴里念着:“绿豆汤、绿豆汤、西瓜冰沙、西瓜冰沙……”接着在厨房煮绿豆汤,用“轰隆隆”的搅拌机做西瓜冰沙。最后抱着小碗,赤着脚在房间里边走边吃,看看自己养的绿植长大点没,翻几页《周报》,自在又清凉。
我很庆幸自己众多爱好中有好几个是低廉又无须他人陪伴的,比如写作、阅读、养花、跑步、做饭。这几样爱好都只需单打独斗,就可以自娱自乐。我很容易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中,常常不知不觉进入忘我的状态。晚上躺在床上看书,以为只看了二十分钟,一看表才知道看了快两个小时了,然后把书往床边一放就沉沉睡去;我给绿植擦洗叶片,清理根茎,浇水、换水,清洗玻璃瓶,以为只过了几分钟,其实过了大半个小时;早上一个人去跑步也是这样,戴着耳机,沿着跑道,一个人默默地跑着,有时只打算跑两三公里,不知不觉却跑了五六公里。这些独处时候的忘我状态给我非常充实的心灵体验。我该怎么形容这样的感觉好让你理解呢?一种宁静的、和谐的、与自我的时光共舞的状态。
上周末是我难得的休息日,那个午后,天气很热,笨重的吊扇呼呼地转动着,窗口吹来阵阵热风,衣架上的衣服待着有点儿不耐烦,隔壁的电视机在发声,不远处有小狗在汪汪叫,收音机里正放着火辣辣的歌,萧敬腾在唱“在暑气充斥的季节里,你晶莹剔透地带着凉意,你在天南星,气质非凡好活力,喔,好活力。”阳光照在窗台的绿叶上,它们洁净、独立、向上,只需要一点水便绽放轻盈。七月已经来临了,一年过去了一半,它们长得很好,我也觉得自己长得很好,心里的幸福感就像阳台吹进来的风一样,一阵又一阵,连绵不绝。
第一部分 一个人生活初体验(2)
独处,让我真正明白了一个人生活是怎样的状态;也让我看清自己的需要,理解自己的种种矛盾之处。它同时提供了一个直视自己,和自己对话、碰撞、握手言欢的机会。我觉得现在是自己最好的时光,虽然做不到完全的“亭亭,不忧亦不惧”,但是却做到了内心平静,很少害怕。孤独要趁好时光。趁着好时光,独自欣赏月升日落,独自面对生活的波澜起伏。孤独是人生的重要伴侣,学会独处,乐在独处的人也许过得才最自由自在。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归根结底是与自己相处,与自己斗争的过程,要与自己的万千情绪相处,与自己的各种欲望斗争,与自己的软弱、惰性、劣势不停地斗争下去,爱恨情仇,贪嗔痴慢全是你自己一个人的。
我觉得每一个人最好都有这样一段独处的时光,就像周嘉宁在《一个人住第三年》中所说的那样:孤独有时候也并不是件太糟糕的事情,与嘈杂比起来,安静却孤独的生活仿佛还显得更妙一点,或许至少得有那么一段时间,几年的时间,一个人必须要自己生活着,才是对的,否则怎么能够听到自己的节奏。一旦它流淌出来,走在马路上,坐在地铁里,独自待着的时候,与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任何时候,它都会在那儿兀自发着自己的声音,这是属于你的声音,身体的一部分,不用再担心流失。
上周和许久未见的一个朋友见面,他说我变得自信了。我明白我的自信不是来自薪水的增加、消费能力的提高或者工作能力的增强,而是来源于相信自己有进一步完善自己、改变自己的能力,同时能看到自己的局限,做得到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相信自己有爱自己、爱他人的能力;相信自己一个人生活也过得好。相信一个人也能过得好这一点很重要,中国的女性一过25岁如果还没有结婚,都会备感压力,几乎所有的身边人都在对你念念叨叨,表达的核心意思就是:你一个人不行,你一个人不能过得好。事实上全然不是那样,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只需要一点独立,一点勇气。
以前我一直在逃离生活,与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觉得走到哪里,怎样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两年我感觉自己渐渐脚踏实地了,开始贴着生活在好好地过日子,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是一直在进步。蓦然回首,我一个人走过了那么多时光,也走了很远,从乡村到都市,从荒凉到繁华,从深夜要清晨,从弱小到强大,从艰难到轻松,从痛苦到狂喜,所有的这些我都一个人一一走过,虽然我走得慢,但是我走得很认真很努力,从没有因为害怕而停止。
有的夜晚,我也会觉得寂寞,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取代的是担心,担心自己习惯、享受并且热爱一个人的生活,像一个完整的圆一样生活下去,以后会不会很难接纳他人,很难让他人融入,会不会一直这样一个人生活下去?跟另一个人一起生活是不是会变得很难?我认识的一个男性朋友,因为喜欢独自生活,已经一个人住了五年了,还有那个高木直子应该一个人住了第11年了吧?这个问题我现在还没有答案,不去想了,到时候就会知道了。我只要活在当下就好。
当你忘了自己的过去
满意自己的现在
漠视自己的未来
你就站在了生活的最高处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流逝,年龄确实变大了,心智也渐趋成熟,但是希望自己的生活态度要向孩子看齐,他们喜欢笑,直接、简单,没有那么多物欲,能从许多简单的事物上获得快乐,对外界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值得我学习。
端午节去了杭州,下午三四点钟和朋友坐在西湖边的椅子上看着荷花消磨时光,享受闲暇。第一次意识到,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太苛刻,觉得自己还什么都没有,哪有资格去享受啊。但是等你拥有了那些原以为重要的物质后,却发现没有时间去享受了。也许我们应该学习那些在草坪上无所事事晒太阳的老外,享受你的时光,享受你目前所拥有的一切,享受简单的生活,享受生活是不需要资格的,任何人都可以。
一个人不要害怕孤独;
一个人不要不懂得爱自己;
一个人也不要忘记享受生活;
一个人更不要放弃努力,完善自己。
接下来的生活,我希望自己能更珍惜自己的时间,能减少一些工作,多些时间和朋友们、和家人在一起;多一点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多一点时间学习和完善自己;孤独要趁好时光,多一点时间享受一个人的生活。
从现在我不会再逃避
重新地唤起埋葬在我心底的血液
沉住气我的心不再移
屏息不放弃慢慢地朝着我的梦前进
忘了吧!混乱的事不再提
放了吧!把心思变唯一
我会用尽所有力
奋力地跃起在天际迎着光明
我会更用力呼吸
飞到另一个灿烂天空完美落地
我相信有努力会开启久违的光明
老天爷总是会看得清
重新又回到最初自己
每一次练习我只想朝着我的梦前进
忘了吧!混乱的事不再提
放了吧!把心思变唯一
我会用尽所有力
奋力地跃起在天际迎着光明
我会更用力呼吸
飞到另一个灿烂天空完美落地
——乱弹阿翔《完美落地》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
作者:meiya
第二部分
去做的屌丝,才有逆袭的可能 青春有千万种,却没有一种可以 青春有千万种,却没有一种可以 屌丝逆袭的不完全指南
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 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 宁要一个完成,不要千万个开始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1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2 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起程(3 痛,要转换(1) 痛,要转换(2)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1) 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身旁(2)
第二部分 去做的屌丝,才有逆袭的可能
最近收到两封邮件,都涉及“要不要立即行动”这个问题。
meiya姐你好,想跟你请教下“有了写文章的灵感后”的事。
我属于那种爱琢磨原因的人,所以脑子里不时会蹦出一些观点、灵感,比如:“我们到底应该关注缺点还是优点”“梦想迷思”“对待学习,何种心态最健康有效”,凡此种种(这些都是列在我Todolist上的内容)。
但是每当出现类似观点,想要深究下去,就发现思绪不清晰了,于是很难真正动手开始去写。一来是觉得自己的知识框架还有限,二来也是出于这种不自信而怕自己写得太烂而丢人。我是应该再经过一段时间等有了更全面的积累之后再写,还是应该直接大胆动手去写?
你有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怎么解决的呢?
祝好。
meiya姐,我是你忠实的读者,喜欢看你写的东西,感觉很受益。
最近感情上有点儿烦恼,所以想写封豆油给你。
我在一家公司做平面设计,今年24岁,喜欢对面公司的一个女生,她是个会计,虽然不是白富美,但是在我眼中也算白美了。但是我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丝,没房没车,月收入不过万,父母也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我向她的男同事打听到一些她的基本信息,她单身,没有男朋友,也和我一样不是上海人,爸爸在一个小县城当小学老师。但是她说过喜欢大叔之类的话,我想她应该是喜欢成熟稳重多金男吧,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丝去追她有没有希望。我已经打算换工作了,下家也找到了,月入有过万,三个月后入职,我想到时候再去追她也许会更有希望一些。我也不知道要你帮我解决什么问题,谢谢你听我唆这么多。
纠结自卑的丝一枚。
等到万事俱备再出发,东风依然不会来
虽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不做准备的人就是在准备失败”,但是,现实中更多的准备战并不需要,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让你做充足的准备,我们只要做好一半的准备,甚至三分之一的准备就可以而且是必须上战场了。万事俱备,等来东风的情况只出现在《三国》的草船借箭中,现实往往是万事俱备再出发,东风依然不会来。
只要稍微认真想一想,你会发现,在我们一生中遇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是极少的。哪个女生不希望自己的第一次有宽敞温馨的房间,温柔体贴的伴侣,浪漫朦胧的烛光,柔软洁净的大床,两个人甜甜蜜蜜共度良宵,但是事实上大多数女生的第一次都是在男朋友的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自己的哭哭闹闹,紧张失落中度过不那么完美的一夜,但是这也是非常美好的,因为第一次而美好,因为成长和改变而美好,也因为准备不充分显得真挚笨拙而美好(看这段请自动排除萝莉与大叔恋爱的情况)。
人是有冲动、有欲望、有情感的动物,未来更是模糊不可知的,充满变数的,如何去做好充足的准备呢?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要等到万事俱备,准备充足后再行动,那么,如果遇到一直都无法俱备的情况,怎么办?难道要一直等下去吗?西方有句谚语叫作:“waitingforlifeiswaitingfordie。”等待生命就是等待死亡。
第二部分 青春有千万种,却没有一种可以
近两年来,我渐渐发现纠结情绪、犹豫不决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我有个女同学一直纠结要不要考经济学的研究生,她越等待越没有时间和信心,越没有时间和信心就越不敢去考研,在痛苦的纠结情绪折磨下,她最终放弃了考研。与其在纠结中浪费时间,不如立刻行动起来,赶紧做决定,做了决定就可以沿着决定好的这条路走下去。
我听过很多男生被女朋友逼婚的事情,他自己也是爱对方的,但是总觉得自己没多少钱,工作也没稳定下来,于是在结婚这事情上犹豫不决。他们觉得非要等到自己有房有车有所成就,一切准备充分了才能结婚。还有很多男生觉得自己要飞黄腾达了才能去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为什么不换个思维方式想一想呢:与爱的人在共同生活的时光里,看到自己的点滴努力,看到自己的一点点变化,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有所成就,不是很棒的事情吗?同样地,一个女生看着爱人成长与改变,应该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吧。我个人认为最棒的爱情则是共同见证彼此的成长,包含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这样的感情经得起生活的琐碎与磨砺,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岁月的凉薄,对抗得了人生的虚无。
菲茨杰拉德在《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收录了《明智之举》的短篇小说,讲了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故事。乔治·奥凯利和琼奎尔·凯利是异地恋,他们深爱着彼此,原打算结婚,但是那年四月因为生活面临现实的困难,心生犹豫,就错过了结婚那股冲动。一年以后穷小子乔治·奥凯利在南美发家致富了,再回来见自己的恋人,但是他们依然无法结合。小说的结尾非常感伤,令人唏嘘:“这世上有的是时间——他的一生和她的一生。可他一吻她,就立刻明白过来就是他找遍永恒的宇宙也无法找回那些失落的四月时光。此刻他可以紧紧搂住她,直搂到臂膀上的筋肉暴突——她是可爱的,她是宝贵的,他曾为她而战,也曾拥有过幸福——可那暮色中缥缈的呢喃,和那夜色里温柔的微风,都将永远地失落……好吧,就让它去吧,他如是想:四月已逝,四月已逝。这世上有成千上万种爱,但从没有一种爱可以重来。”
很多情侣恋爱多年最后没有结婚而是分手了,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抓住想结婚那股子冲动。记得唐骏在一期多人谈话节目上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结婚需要的只是冲动,一冲动就结了,哪里要什么房子车子票子啊。所以,想结婚的男女们赶紧吧,不要再拖了,什么鸽子蛋,什么大房子都可以不要。趁着爱情的冲动,赶紧结了吧!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写作也好,追求女孩也罢,冲动和欲望就是一朵绽放的花,如果不赶紧采摘,等到花儿都谢了,也就失去了最好的机会。就我个人的写作经验来说,想写一篇文章的欲望很重要,有了表达的欲望加上几句开头和大致的主题,我就会坐下来,开始在电脑前打字,打着打着越来越多的想法就会出现,直到最后写完。通常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是无法预计会写多长的,常常写着写着就变长了。(控制不住写太长,这是我写作的毛病啊,得改!)
因为拖延而错过的事例有很多,我甚至可以说上一夜。很多事情一拖就会失去最好的时机,关于时机的重要性,这一点在商战上尤为明显。
第二部分 青春有千万种,却没有一种可以
我上大学的时候,教我们项目管理课的老师是一个理工科硕士男青年,28岁的时候认识了一些开4S洗车店的朋友,他发现洗车行业很赚钱,运用自己机械方面的才能,自己找相关书来看,参考市面上现有的一些洗车设备,捣鼓出可移动的蒸汽洗车机专利。然后弄了一个网站,读了一些网络营销和加盟之类的书,搞了一套电话营销的话术。假期的时候,在家拉几根电话线,弄几台电脑,找三五个实习学生(我就是当时的假期实习学生之一)就开始电话营销他的蒸汽洗车机了。遇到的问题肯定有很多:有的时候好几个月都卖不出去一台,还不起工厂生产机器的加工费,父母也不是很理解他。在一点点做的过程,他不断改进自己的机器,对蒸汽洗车市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创业者,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他现在有了相对稳定的销售业绩,做得相当不错。在我看来,当时他的创业准备完全不足,似乎连三分之一的准备都不到,凭着自己的冲动和热情,以及后来不怕失败与坚持的精神才有今天这样良好的局面。现在再投入这个行业的人也许比他有钱,但是没有他经验多、技术强,对市场认知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