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那位朋友却立刻答道:“难道你对人类精神所受的痛苦,没有丝毫的感觉吗?而这位艺术家所要表现的,正是原子时代带给人类的压力和困惑啊!”
是的,就连一个画得让人不知所云的艺术家,也可以把自己在绘画方面的无能为力归罪于原子时代!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原子时代能给人类带来希望和成就,而不是死亡和毁灭的话,那么,这个时代所需的是那些坚持而成熟的人,是那些愿意而且能够为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
对那些希望自己并不仅仅只是年龄的增长,同时还渴盼着心灵成熟的人来说,一定要记住成熟的法则之一就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勇于承担相应的后果;决不找其他什么推脱的借口!
'BT3'幸福驿站
显然,环境并不能决定人是否幸福。我们对环境的反应才真正决定我们的感受。耶酥说过,天堂就在你心中;地狱,当然也一样。
——戴尔·卡耐基。
'BT2'快乐是女人的权利
寂寞的人通常都不了解,爱和友情是不会像礼物一样包装得漂漂亮亮地送到你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受从来就不是靠银盘上的一纸请柬送达的。
五年前,一场意外夺去了我朋友的丈夫。从此,她像很多人一样,一直受着“寂寞”之苦。
“我该怎么办?”她丈夫去世一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她向我求助:“我要住在哪里?我怎么才能再快乐起来?”
我试着向她说明,她的焦虑源于她的个人悲剧,她应该及时脱掉忧伤的外衣。我建议她及早从以往的灰烬中建立起新的生活、新的快乐。
“不,”她回答说,“我不相信我会再快乐起来,我已经不再年轻,子女都已长大并各自成家了,不会有我容身的地方。”
这个可怜的母亲得了要命的自怜症,并且对这种病症治疗方法一窍不通。
过去的几年当中,我一直在观察这个病人,结果毫无进展。
“当然,”有一次我对她说,“你总不会认为自己是个需要人家同情可怜的人吧?你可以重建新生活、结交新朋友并培养新兴趣,来取代过去的一切。”
她听了,但是并没有什么反应。她过于自怜了。最后,她决定要子女为她的快乐负责,她搬进了已成家的女儿家里。
这是一次悲痛的经历,一次相互辱骂的可怕场面之后,母女反目成仇。她又搬进了儿子家,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她的子女给了她一层公寓让她自己住,有一天下午,她哭哭啼啼地告诉我说,她的家人都不要她了。
殊不知,一旦她期望全世界的人都可怜她,她便永远也不会得到快乐。她已变成一个令人生厌的自私女人,虽然她已经61岁了,但在感情上,她仍然是个小孩子。
寂寞的人通常都不了解,爱和友情是不会像礼物一样包装得漂漂亮亮地送到你手上的。受欢迎和被接纳从来就不是靠银盘上的一纸请柬送达的。
一个人需要努力去让别人喜欢,但却不能将爱、友情和美好时光当作合同来签定。
让我们面对事实!丈夫死了,妻子死了,但是法律没有限制还活着的妻子或丈夫快乐的权利。只是,他(她)必须了解,快乐,不能将之视为救济金或施舍品一样理所当然,我们得让自己更可爱、更受欢迎才行。
想像一下,一艘在地中海碧波中航行的客轮,许多快乐的夫妇在船上度假,还有一些热恋中的年轻人;穿梭在欢乐的游客之中,有一位60多岁、一人独旅的笑容满面的母亲。
这是她第一次在海上掌握了快乐的窍门。她,也失去了丈夫,跟我那个朋友一样悲伤,但有一天早上醒来,她便将悲伤的外衣丢掉,投身新生活之中。这是她经过深思和计划而做出的决定。
她的丈夫一直是她的爱和生命,但如今这一切已成过去。她原有的第二兴趣——绘画,如今她正忙着继续进行。本来是一项爱好,现今成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它不仅陪伴她度过了那段悲伤的日子,而且还给了她一个最大的报偿——独立的事业。
有段时间,她不愿抛头露面且羞于见人,因为长久以来,她丈夫一直是她的伴侣和力量。她长得不美,也不富裕,在那段怀疑和绝望的日子里,她问自己能做什么,要怎么样人们才会接受她,并愿与她为伴。
答案终于出来了——她必须让自己被他人接受,她要付出她自己,而不是指望别人的付出。
她擦干眼泪换上微笑;她忙着画画;她去拜访老朋友,提醒自己表现出欢乐的样子;她谈笑风生——从不在朋友家停留过久。不久,朋友们就都争相邀请她去参加晚宴了,而且她还应邀到社区活动中心去开画展。
几个月后,她登上了地中海这艘客轮。很显然,她是船上最受欢迎的游客,她跟每一个人都表示出友好,但是保持超然,不陷入任何私人恩怨中,也绝不依附于任何人。轮船靠岸的前一天晚上,船上最快乐的一次聚会是在她的舱房里举行的,她以谦逊的方式回报旅程中他人的邀请。
此后,这位女士又作了几次这样的旅行。她已经知道如果想要得到别人的友情,自己必须关心生活和奉献自己。不管走到哪里,她都能创造出友好的气氛,很受大家欢迎。
尽管现代医学的飞速进步和神奇药物的不断诞生,但是我们这一世纪却又不可遏止地产生了一种新的疾病:大众的孤独。
加州奥克兰米尔斯学院院长李恩·怀特,曾经针对这种类型的孤独,发表了一场值得关注的演讲。
“现今这个时代的一种大病是孤独,”他说,“用大卫·雷斯曼的话来说,我们是‘孤独的群众’。随着人口的增长,面对茫茫的人海,可理解的休戚与共感大多已经消失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广泛而五个性,我们的事业和政府的规模,人们迁徒的频繁——一般来说,在每一个地方都无法形成持久的友谊:这一切使数百万人迎来了情感的新冰河时代。”
然后怀特博士做了很好的结论:“对上帝和同胞的爱是一种纯真的热情。靠着爱我们才能对抗腐蚀灵魂的侵袭和宇宙的孤寂,并且培养出和谐、友善的精神气氛。”
想要克服孤独的人必须活在怀特博士所说的“精神气氛”中。无论我们走到何处,都必须发展出温暖的人际关系,靠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温暖和友情。
如果我们想要克服孤独,就必须摆脱自怜的阴影,走人光明,去结识新朋友。我们必须愉悦地与人共同分享快乐,当然,这需要勇气,但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大多数女人都比她的丈夫长寿。但不可否认,女人一旦在丈夫死后比较难以开拓新生活。男人的工作会逼迫他多加努力向前,一般来说,男人是比较强壮、比较积极进取的,而女人则大多数时间在履行她的“约定义务”,全心照料家庭和家人。她没有做好一个人继续在人生道路上快乐地走下去的准备,但是她完全做得到,只要她决心成熟,这与年岁增加无关。
然而,寂寞并不限于寡妇或鳏夫,它也可能缠上单身汉和选美皇后,也可能打击都市里的陌生人和乡间教堂里的独奏者。
几年前,一个年轻潇洒的单身汉来到纽约,想要闯一番事业。他高大英俊,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周游过各地,他有魅力而且相当自负。到这个大都市后,白天他参加销售会议,晚上却发现自己孤单寂寞。他讨厌单独吃饭,也不喜欢独自坐在电影院里。他不想去打扰在城里的已婚朋友,而且,明说好了,他不想要自动送上门来的女孩。
当然,他想要遇见一个好女孩,但是又不想到“格林威治村”酒吧去挑一个,或加入“玫瑰之约”俱乐部,或去找可能帮助他解决特殊问题的社交介绍服务中心。结果,他只能无奈地在他想要大展鸿图的城市里过着一段稍显凄凉的时光。
我知道城市可能比任何乡间小镇更让人感到寂寞,也深知一个男人在城市里得付出更多的心力才会被人们接受。他必须事先决定下班后的兴趣所在,然后才去那些场所。他一定希望那些和他志趣相投的人接纳他,但这通常需要他自己采取主动。
刚搬进一座新城市的人可以做许多事:他可以借着加入教会或符合其特殊兴趣的俱乐部来寻找友谊;他可以在成人教育课堂上找到同伴。但是他也许永远无法通过独自在餐厅里吃饭,或单独坐在酒吧里找到他渴望的友谊。他得自己想想办法。纽约的地铁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运输通道,但是除非你愿意买票人内,否则对你来说完全无用。
几年前,我认识两个在纽约市东区合租一间公寓的女孩。她们两个可爱迷人,都有很好的工作,而且,她们也都希望受人欢迎。其中一个女孩,具有超乎她年龄的智慧,认真对待生活。她知道,对在大城市里的单身女孩来说,生活必须仔细地计划。她加入一个教会,积极参与教会的活动,她甚至还选修了一门人格改进的课程,她还设法认识了不少好人。她在以自己的勤奋和执著创造着丰盛圆满的生活。
她适度而欢欣地娱乐,谨慎地安排社交生活,同时避免随便让人家将她和特定的男孩子凑成对儿。
当然,当她来到纽约时也感到寂寞。哪一个女孩子不是这样?但是,她告诉自己她不喜欢这样,而且采取了积极的行动来改变现状。
现在她成了我亲密的朋友,我们常常见面。她快快乐乐地嫁给了一位出色的年轻律师。她造就了自己美好的生活,我强调的是“造就”两个字。
她的室友呢?她也寂寞,但是不走正途。她也找朋友,不幸的是她的朋友全都是常坐在酒吧高脚凳上的人。最后,她也加入了一个俱乐部,只不过是一家戒酒俱乐部!
'BT3'幸福驿站
每个小时都跟自己说说话,你可以引导自己的思想更加勇敢、快乐、平静而有力;提醒自己应该感恩的事,你的心中将高声欢唱。
——戴尔·卡耐基
'BT2'如何赢得友谊
要赢得别人的友谊和感情,我们必须停止担忧人家是否喜欢我们,而全心发展出激发别人喜欢自己的基本态度和素质。
当我还是个爱做梦的15岁小女孩时,我常常梦想有一天自己会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在漫无边际的想像中,我似乎看见了周日报纸上反应热烈的书评,听见了掌声,闻到了奇异的香味。
我已经想好到巴黎时要穿什么衣服,我看见我的文字被人引用,无论我到什么地方都被人追求、仰慕。但是,我从没想到创作还必须投入许多的血、泪、汗水和辛劳。我所梦想栖息的九霄云上只有荣耀,没有荣耀背后的付出。
因此,我从没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或其他小说。慢慢地,我就领悟到,伟大的书都是由忙着辛勤写作,没有剩余精力去想报偿的人写出来的。
我年轻时有过一种愚蠢的心态:渴望友情又只限于与别人有一种令自己满意的关系。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寂寞心态。和许多人一样,这种想法其实是本末倒置的,想要人家喜欢自己,却不肯费心让自己受人喜欢。
在我为妇女所开的人格发展课程中,我听到许多人抱怨说,“我太害羞、太胆小了”、“好像没有人对我感兴趣”、“人家不想认识我。”
呃,人家为什么要对你感兴趣?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非喜欢你或我或其他的任何人不可。不管在生意上或社交中,除非我们有别人需要或想要的东西。我们有任何别人非找上我们不可的理由吗?
孔子曾经说过:“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能也。”
要赢得别人的友谊和感情,。我们必须停止担忧人家是否喜欢我们,而全心发展出激发别人喜欢自己的基本态度和素质。
玛丽安·安德生曾经感人地描述过她生命中早期的一个阶段,那时候,她被失败感和颓丧的心情压得喘不过气来,她觉得自己永远无法再歌唱了。经过祈祷和灵魂的探索,她逐渐恢复了继续事业的信心和勇气。有一天,在一阵狂喜之后,她告诉母亲:“我想要唱歌!我想要大家都爱我!我想要十全十美!”
她的母亲回答说:“那是个极好的目标。但是我们亲爱的主是这世界上最十全十美的,他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人都爱他。恩宠必须永远摆在伟大之前。”
“恩宠先于伟大”。母亲的话给安德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又回到歌唱事业上,努力追求完美而不是只在那里空想。
加州好莱坞的艾伦·布恩是了不起的幽默片《狗明星“强心”》的主演,他从观察这只狗的表演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将此写了一本畅销书《给强心的信》。布恩先生说,这只狗很了不起,总是欢欢喜喜地执行他的命令,表演电影所需要的一切动作。这只狗做这些事,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爱以及把事情做好的快乐。
“强心”有好多次在没有人要求它时,纯粹为了乐趣而即兴表演。对这只狗来说,重要的不是报酬,而是做好事情本身。这就是它成为成功的电影明星的秘诀。
布恩先生也谈到面试一个跳舞的年轻女孩的事。那位女孩赢得了试跳的机会,但是紧张得像个新娘一样,一直担心自己会失败!于是布恩告诉她:“不要把心思放在结果上,纯粹为了跳舞的乐趣而跳!为上帝而跳吧!”
结果,她的转变迅速而且彻底。
是的,赢得朋友的全部秘诀就是不要担心结果,不要担心人家是否会喜欢我们,立即着手做那些将会激发爱和友情的事。我们不妨细心体会一下威廉·奥斯勒爵士的话,他说:“我们要做的事不是看朦朦胧胧的未来,而是做清清楚楚的当前的事。”
我丈夫最亲近的一个朋友,作家荷马·柯罗伊,他很有交友的天赋。他所见到的每一个人:清洁工、百万富翁、男人、女人或小孩,在跟他相处15分钟之后便会感受到一股暖暖的温情。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并不年轻、英俊、富裕,也不假装久经世故,但每个见到荷马·柯罗伊的人很快就知道他是喜欢自己的。
小孩子会爬上他的膝头,朋友家的佣人会加倍用心地为他烧一桌好菜。如果主人说:“荷马·柯罗伊会来!”被邀请的人就没有人会拒绝邀请。除了主人朋友般的感情之外,荷马·柯罗伊还会享受到主人太太、女儿和孙子女们的深爱。
他快乐的秘诀很简单:真诚地爱别人。别人是什么人、做什么事跟他的哲学无关,他们是人类的一部分这个事实就已经足够了。当他遇见一个陌生人时,他马上就可以和他结交上,不是靠谈他自己,而是靠问那个陌生人有关的一切:他来自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有没有成家?他并非好管闲事,而是真的对这位新识感兴趣,真心想知道这些。
我见过一些顽固的愤世嫉俗者也会在这种关照之下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快乐地绽放。这就是约瑟夫·格洛大使所说的:“外交的秘诀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要喜欢你’。”
荷马·柯罗伊从没为没有朋友烦恼过,他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朋友,人家究竟喜欢不喜欢他,他并不关心,他只把心思放在喜欢别人上,而不是放在可能产生的结果上。
每一个有经验的推销员都知道担心自己能否卖得出去产品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反而无法对产品作适当的介绍。通用公司的董事长哈瑞·布利斯曾经靠卖缝纫机念完大学,他说要做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就是要忘掉自己希望销售出去的数量,而把心思集中在为客户想要提供的服务上。
一旦一个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对他人的服务上,就会变得强而有力、难以抗拒。试想:有谁会去抗拒一个想要全力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人呢?
“我告诉我的推销员,”布利斯先生说,“如果他们每天早上想到‘我今天尽可能多帮助一些人’而不是‘我今天要尽可能多推销一些产品’的话,他们就会发现在心理上比较容易接近买主,然后就会卖得比较多。尽力帮助别人过上快乐、轻松生活,这是最伟大的推销员信守的一个准则。”
打高尔夫球时,会有人告诉我们眼睛要一直看着球;教成年人说话技巧时,我们告诉学生要把心思放在想要表达的讯息上。紧张、害怕讲得不好是担心结果的表现,是根本不可取的。
我自己是吃过苦头才学到这一点的。我本是一个羞怯的人,老是受到服务员、火车站搬运工和出租车司机的威吓。公开讲话不是我的天赋本领,要我站在一群听众面前就好像要一个普通人出现在国会调查委员会面前一样忐忑。
数年前,有一次我招待一个最亲近的朋友时,他们看出了我的紧张相,由于我将要在一群特别难以对付的听众面前发表一场演讲。“如果他们不同意我的看法呢?”我紧张地问我的朋友,“如果他们不喜欢我呢?”
“呃,”我的朋友说,“他们为什么要喜欢你?你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你认为自己要讲的内容很重要吗?”
我承认在我看来我讲演的内容是重要的。
“好,”她告诉我,“只要你把想讲的内容讲出来,我看不出这与他们对你的看法有什么关系。如果你把讯息传达给他们了,即使他们讨厌你也无所谓,你已经做完你的事了。”
我相信人都有一个受困于真正被人喜欢和赞美的情结。国际上,我们国家会对其他国家对我们国家的看法极为敏感,不只是国事方面,个人也是如此。我们花数十亿美元维持与其他国家的友谊,而在受到那些仍然依赖我们援助的国家批评和责骂时深深感到伤心惊异。如此一来,我们国家跟那个希望有人喜欢她的、富有但可怜的小女孩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这一切自然都与我的主题有关,友谊就象其他任何一种成功一样,必须靠全心付出而不是靠接受才能得到。它必须赢取,而不只是接受。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对生活和对人的态度,一样想要付出爱、关怀和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欲望。
要赢得爱,我们必须先付出爱;要赢得朋友,我们必须先表现出友谊;要让他人感兴趣,我们必须先对他人感兴趣。要得到永久的结果,没有任何其他的方法。
假定为了赢得友谊和感情,我们必须首先抱有付出而不是接受的心态。可是,接着呢?要使这种心态发生效力,就必须表现出来。要知道:光是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将它表现出来才有价值。
以丈夫和妻子为例。不错,俩人彼此之间的深情是不需要经常不断的用言语表达出来,但是,如果不用某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它就会因为缺乏滋养而有干枯的危险。我们经常听到妻子说她只想要丈夫对她所做的一些小事表示赞赏!
当然,还有其他许多赢得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