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血春秋-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庆祥叫来连部勤务兵,对勤务兵说道:“告诉副连长,我要到师司令部去一趟,车队那边有什么事出来照应一下。”说完穿着雨衣向唐朝的宿舍走去。
    唐朝正准备出门,见黄庆祥来到,便对黄庆祥说道:“正想同你联系,赶快进屋将门关好。”见黄庆祥进屋关好门后,轻声对黄庆祥说道:“上级党组织有指示来了,同意我们的营救方案。为了便于营救和护送这些同志安全地离开湖南,组织上决定让我利用现有的身份,护送他们到安全的地方。我已经向孙师长请假,说是回四川探望父母,明天就离开独立师,先同湘西党组派来营救的同志会合。现在需要你配合的工作,一是掌握他们向贵州出发的准确情报。二是想办法让押送车队离开独立师防区后,在路途上能停留下来。”
    “第一个问题好办,他们要离开特务连,一定要提前打招呼和作准备。只是第二个问题比较难做到。离开独立师防区后,要让他们中途停下来,无非只有这几种情况:一是遇上哨卡要求停车检查。这种情况比较少,他们从安微出发时,上面就向沿途的各大单位打了招呼,要求各单位派部队护送,谁敢去检查他们啊!二是他们自己停下来。这种情况只有没有部队护送的情况下,遇上车坏了或者是中途发生什么紧急之类的事情,方才有这种可能。却使是这样,也不能动枪。辰溪至麻阳公路两侧都有国军守卫,一旦惊动了沿途守军,哪就功亏一篑了。”黄庆祥向唐朝分析道。
    唐朝坐在黄庆祥对面,一直在仔细地倾听黄庆祥的分析。在黄庆祥分析完后,回答说:“这个问题是营救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初步打算化装成保安队在路上临时设卡,等车停下来后,再动手,争取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可能会有伤亡,转移也是个大问题。当然最好是一枪不放就解决问题,这是最好的结局。”
    “去年春节,我从安化到沅陵去探望丽春。客车在中途停下过几次,是让旅客在路边方便。要是能让押送车队在中途停下来方便,就好解决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办法,让他们拉稀。”唐朝和黄庆祥同时说到。
    说到拉稀,黄庆祥对唐朝讲:“这帮人现住在特务连,我有办法让他们在路上拉稀。”
    “什么办法?”唐朝着急地问。
    “在药铺里弄点泻药,放在他们出发前的那一餐饭里就行了,保证让这些人在出发后一个小时之内,就耐不住。”黄庆祥为自己能想出这样的损招而感到好笑。
    “这是一个好办法,利用他们去方便的时候下手,容易成功。还可以及时转移,符合隐蔽行动的原则。”唐朝也赞成这个办法。
    “新四军那边,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同他们联络,你看怎么办?”黄庆祥问道。
    唐朝回答说:“联系不上没关系,不影响我们的行动计划。关键是我们这边相关准备工作要到位。假如我们这次营救失败,也要让他们能够脱离危险,最好在出发前让他们能够配合我们工作。”
    “这个问题我想过许久,准备在他们出发前,利用伙房取饭的机会,在饭桶里放上一、二支手枪或匕首,作为他们自卫的武器。”黄庆祥向唐朝和盘托出自己的打算和安排。
    “这样好,成功的把握性就更大。我离开独立师以后,有什么事可随时到丁字口张记栈房,陈老师在那里等待你的消息。”唐朝向黄庆祥仔细地交待要准备的各种事项。
    淅淅的春雨终于停下来喘气了,天气开始放晴。三战区的林军法官安排几个驾驶员检查维修车辆,大概是在做出发的准备。下午,师政治部张主任带着政治部几个军官到特务连来了,黄庆祥和林军法官陪同张主任一行,巡视关押新四军的几个房间后,来到特务连的会客室。张主任在询问林法官出发准备的相关事项以后,对林法官说道:“上面一再来电询问你们情况,唯恐发生什么变故。如果各方面都准备好后,明天是否可以出发?”
    林军法官回答说:“各方面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天气允许,明日出发没问题。在独立师这几天,承蒙张长官关照,特务连的黄连长在各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
    张主任点点头,对林法官说道:“我这就回复战区长官部,你们明日出发,我安排特务连护送你们出独立师的防区。”然后又对黄庆祥布置道:“黄连长,明日车队出发时,你要亲自带队护送林法官一行。在独立师防区内出了什么事,唯你是问。明白吗?”
    黄庆祥起身立正,回答张主任道:“是,明日我带一个骑兵班,亲自护送林法官他们出独立师防区。”
    张主任起身对黄庆祥说:“好,一切都交给你了。”说完后准备带着随行人员离开。
    黄庆祥担心影响唐朝的营救计划,如若按照张主任交待自己要亲自护送车队出独立师的防区,遇上唐朝他们前来营救,那该怎么办才好?现在要确定的,是在什么地方同X师办理交接,好想办法。于是便向上一步,对张主任报告道:“张主任,明日特务连在什么位置同X师办理交接。”
    张主任停下脚步回答说:“就在独立师和X师接合部吧,不管有没有派人来接,你们都不要谁意进入X师的防区,以免发生误会。这一点请林法官见谅了。”
    林法官知道各部队之间微妙的各种关系,不好要求什么。张主任离开特务连以后,黄庆祥问陪同送行的林法官:“明日何时动身?特务连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明日吃完早饭就动身。这几天多有打忧,给阁下添了不少麻烦。今天晚上兄弟做东,请特务连的几位军官聚一聚,如何?”这位军法官也想还黄庆祥一个礼。
    “聚一聚可以,不过你们是客,应该由我们做东,给你们饯行才对。”黄庆祥客气地回答道。
    林法官见黄庆祥执意要给他们饯行,不好再说什么,各自分手去作准备了。
    黄庆祥回到自己的房间,让勤务兵通知伙房的司务长,晚饭加几个荤菜,为车队饯行。
    然后来到丁字口张记栈房,向等待消息的陈老师通报车队明日上午八时起程的情报。告诉陈老师:“上峰要我亲自带特务连护送车队离开独立师的防区。在独立师和X师的结合部,那里有约五公里数的空隙,是营救最好的位置。”
    陈老师听完后,告知黄庆祥:“相关准备已经到位,唐朝正率领营救行动人员在那里等候,一旦车队到达,立即动手开展营救,接头暗语为‘重庆’。特务连这边按计划行事即可。”
    黄庆祥同陈老师分别后,便来到中药铺,用事先准备好的一张处方,购置了一付带有泻药的中药,回到特务连后,将泻药从中药里选出来,然后让勤务兵将万顺发找来,拿出中药里的泻药对万顺发说:“明天早饭时,将这东西煎水后,拿来煮饭给车队那帮官兵吃。”
    万顺发见黄庆祥拿出来的是泻药,不情愿地对黄庆祥说道:“大娃,我们俩是表兄弟。那些新四军给我们非亲非故,干吗要提着脑袋去帮他们?我们没在战场上让日本鬼子打死,要是做这事让上面查出来枪毙,死了不值得。”
    见万顺发害怕,黄庆祥开导万顺发道:“做这事是为了帮唐朝,你想唐朝打定主意要办的事,我们要是不协助,让唐朝搞砸了,也会连累我们俩的。这玩意就是让这帮人上多二趟厕所,不会要他们的命。”
    万顺发深知这事的后果,回答说:“还不要他们的命?跑了新四军,那帮人也会被枪毙的,这等于要了他们的命,而且还会连累到我们。不要为了营救这二十个要死的新四军,让二十个国军兄弟去送命。我们不要太讲义气了,唐朝不要命,我们要命。”
    黄庆祥知道万顺发历来怕死,没想到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如此坚决。便继续开导道:“帮唐朝也是帮我们自己,你想唐朝要是出了事,会不会连累师长和刘副师长?这帮人住在这里,我们也脱不了干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好人做到底。出了事,我顶着。”
    “你当然不怕,有徐家做后台,谁能动得了你。我就不一样了,要是我出了事,让我娘、媳妇和孩子怎么办?”万顺发苦着脸说道。
    黄庆祥听万顺发说到孩子,惊奇地问到:“你那来的孩子?”
    万顺发没好气地回答:“媳妇怀上了,快五个月。”
    独立师从常德驻防辰溪以后,二姨就带着万顺发的媳妇在辰溪街上开了一家小吃店,卖四川小吃,生意一直不错。万顺发一有空就往家里跑,原来是为这事。终于如愿以偿,准备做父亲了。
    见万顺发不肯,黄庆祥将那包泻药收起来,放回自己的裤子口袋里。对万顺发说:“你不愿意干就算了,这事我来干。”
    万顺发见黄庆祥一定要干下去,便伸手对黄庆祥说道:“你干和我干都是一样的。把那玩意给我吧,平时你很少去伙房,还是我方便点。”
    黄庆祥只好将那包泻药交给万顺发。没提在饭桶里放手枪和匕首的事。
    第二天早饭后,张主任及政治部的几位军官又来到特务连,为车队送行。黄庆祥同一排长高万林率特务连骑兵班走前面,护送车队离开独立师大院,出辰溪沿湘黔公路向麻阳方向行进。
    快到同X师交界的接合部,刚过山口,公路上有一队国军官兵正在路边休息,见黄庆祥这队人马到来,便散开成警戒队形。黄庆祥见状立即勒住马的缰绳,停下来询问对方是哪部分的,对方带队的一个上尉军官回答说:“我们是X 师的,奉命在此接送三战区押送车队的。”
    黄庆祥一听说是X 师派来接送的,心里猛地一惊,这不是麻烦了吗?要是这样交给X 师,那所有的准备不是白费了?这唐朝他们在那里?便不甘心地在马背上又问到:“你们是X 师那个单位的?”
    对方哪个上尉军官见黄庆祥还有怀疑,便上前对黄庆祥说道:“黄连长,我们是‘重庆’安排来护送的?”
    X 师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黄庆祥见对方明白地这样称呼自己,并说出接头暗语,便明白他们是唐朝率领的营救队伍,已经在此等候了。这时,林军法官从汽车上下来,到达黄庆祥面前,问到:“怎么回事?”
    黄庆祥回答说:“X师派部队来接应护送你们了。”
    只见上尉军官上前对林法官敬了一个军礼,说道:“我们是X 师特务连的,奉师长的命令,来迎接和护送三战区军法处经过我们的防区。”
    林军法官听对方说是X师派来迎接的,没有半点怀疑。便对黄庆祥说道:“黄连长,X师派来接送的部队到了,你们可以回去,多谢这几天的关照!”
    见林军法官丝毫没有怀疑对方的身份,黄庆祥便在马背上对林军法官和上尉军官说道:“那好,我们就不再送了,你们一路多保重!”说完掉转马头,带着骑兵班沿着来路策马而去。
    黄庆祥率众骑兵走了十多分钟以后,来到一个交叉路口,对高万林说道:“一排长,你带他们回特务连参加训练去,我到学校去一趟。”说完策马向丽春的学校方向而去。
    黄庆祥率特务连的骑兵离开车队后,前来迎接押送车队的那支队伍,趁车上那些宪兵纷纷下车方便的时候,迅速上前轻易地解除了这二十个宪兵的武装。由唐朝带领被营救的新四军换上事先准备好的国军服装,迅速离开公路进入山林,向沅江边行进。
    而那位上尉军官则率领前来营救的人员,一部分换上宪兵官兵的服装,另一部分人员穿上新四军的服装,开着四辆军车继续经X师防区向贵州方向前进,在进入贵州境内后,伪装车队遭受袭击的现场,带领全部人员安全撤离湖南,到江北新四军控制的地区,参加对日作战。
    黄庆祥在高万林带领骑兵班离开后,按照同唐朝的约定,抄小路先行来到沅江边,等待同唐朝他们会合。
    约莫半小时后,唐朝和陈老师带领营救出来的二十名新四军干部来到江边,同黄庆祥见面。唐朝向领头的一个新四军干部介绍黄庆祥说:“这是特务连的黄连长,为营救你们出来,黄连长想了许多办法。”
    这位新四军领导干部握着黄庆祥的手说:“来到特务连,我们就感受到了。感谢同志们的帮助,使我们能够虎口脱险,让我们又回到革命队伍中。”
    前来接应的木船到了,唐朝和陈老师招呼这些新四军上船。在所有的新四军上完船后,陈老师上船时,回过身来握着黄庆祥的手,告别道:“庆样,我们走了。希望有一天,能在革命队伍中见到你和丽春同学。”
    唐朝是最后一个上船的,在上船前握着黄庆祥的双手,告别道:“黄连长,我走了,可能要去很长的时间,师长的安全就交给你了。有什么紧急的事情,可去一团找李团长联系。相信有一天,我们会重逢的。”
    陈老师和唐朝的告别语,让黄庆祥陡然感觉到,他们俩人可能不再回来了,有一种即将长久别离的感觉,袭上黄庆祥的心里,不由的恋恋不舍地向唐朝问到:“你不回来了吗?师长那里我怎样交待啊!”
    唐朝双目凝视着远方,回答说:“征途漫漫,相信师长会理解的。”说完就登船起航了,船上所有的人都向黄庆祥挥手告别。
    黄庆祥站在沅江边,一直目送唐朝他们所乘的木船消失在沅江的尽头。
    此刻,一种无限惆怅的心情,侵袭着黄庆祥,使之感到失落。同唐朝相处四、五年了,一直视唐朝为可信赖的朋友和兄长。唐朝这一离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聚?怀着这种惆怅的心情策马离开江边。
    第二、第二次长沙会战
    这次营救行动,由于情报准确,准备充分,干的非常漂亮。事后,有关方面曾派人到九战区追查过,但因事情出在贵州界内,自然就不会怀疑到黄庆祥和独立师这边了。有了这次教训,以后陆续有押送新四军官兵和其他共产党员的车队到贵州,途经九战区时,由九战区派宪兵团的一个连沿途护送到贵州目的地。
    这件事情算是过去了,黄庆祥如往常一样,带领特务连参加辰溪县城的执勤。
    唐朝走了以后,一直不见回来。通讯连的卢燕平不知唐朝是什么原因,一去就不复返。在唐朝走后不久,就开始到特务连来找黄庆祥问个明白,对黄庆祥讲:“黄连长,你同唐朝最要好,知不知道唐朝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回来?”
    黄庆祥见状,只好装聋作哑地回答说:“唐朝过去是我的直属长官,同我关系再好,也好不过你。他去那里首先告诉的应该是你啊!怎么问起我来了?然后,再安慰卢燕平:“唐朝走的急,给我说是回四川探亲,什么时候回来没说。可能很快就会回来了,耐心等等吧!”时间长了,不见唐朝回来,卢燕平开始有点怀疑。有一次对黄庆祥恨恨地说道:“这个挨千刀的唐朝,是不是丢下我去当共产党了?”
    这可吓坏了黄庆祥,连忙对卢燕平说:“你这样讲,要是唐朝回来了,会把他当共产党抓起来的,对你也没好处。以前,你有没有听唐朝说过,想到陆军大学念书的事?”
    “这个挨千刀的,好像是说过。那他应该给我来封信啊!让我知道他的下落,我都快疯了。”
    卢燕平很痛苦地对黄庆祥说道。这让黄庆祥也感到难过,觉得唐朝对卢燕平是狠了点。可感情这种事,谁说的清楚,那是要讲缘分的。
    这期间,国际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德国在军事上打败英、法两国后,席卷大半个欧洲,军事实力进一步加强。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集中了二百个陆军师,四万七千门火炮,二千八百辆坦克,四千九百五十架飞机和数万艘舰艇。以五百五十万海、陆、空三军兵力,于1941年6月22日凌晨三时,以装甲和摩托化部队为先导,在飞机的空中掩护下,采用高速度大纵深的闪电战术。从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三千公里的战线上,分三个方向向苏联发起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使日本帝国主义者认为,在南太平洋夺取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机会来了。日本政府内阁会议决定,不顾一切地推进其南进战略,夺取荷属东印度群岛。要达到此战略目的,必须首先给予中国军事力量以歼灭性打击,以确保其南进战略能顺利实施。
    自1940年夏季,日军攻占宜昌后,由于从华北、华东抽调了大量的兵力。致使占领区兵力空虚,受到活动在敌后的各路抗日武装袭击。特别是在1940年秋季,华北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发动的百团大战,给予在华北的日军以沉重打击。日军大本营和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为了加紧准备南进作战,必须巩固占领区。决心将一部兵力用于华北战场,消灭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日军华北方面军认为要消灭活动在华北的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必须首先要消灭活动在黄河北岸,山西东南部中条山地区的中国抗日武装,以切断华北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对外联系。于1941年春夏之季,在华北地区首先开展“治安肃正”之战。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其编成内6个师团的兵力,向驻守在山西东南部中条山地区的第一战区所属的第五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共七个军的部队发起进攻。战斗打响后,日军集中兵力,采取中间突破和大迂回的战术,将守卫在中条山区的第一战区第五集团军和第十四集团军所属的七个军分割包围,经过近十天的战斗,上述七个军大部分突出日军包围,部分转移至黄河南岸,部分转移至日军后方开展游击战争,中条山会战结束。
    中条山会战,第一战区损失惨重。战斗中有二个军长在指挥作战中壮烈牺牲,是抗战以来,中国抗日武装在敌后战场损失最大的一次战役。
    日军在中条山地区得手后,又集中兵力对华北和华东地区活动的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发起扫荡作战。
    日军在华北、华东地区得手后,开始集结兵力,将作战的重点转向湖南。而湖南的老百姓此时还在庆贺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那里知道,侵华日军正在策划对在湖南长沙地区的中国军队进行新一轮,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一场更大规模的会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而此时三湘大地的民众,为迎接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