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炊俪山鸶眨腥诵牡偕ァ<至枷仁淞说览恚质淞硕木郑热粼俜椿谇肯睿坏┐顺鋈ィ锌峙略傥匏⒆阒兀ê庠偃荒艹ぬ荆仁翘煲馊绱耍帜掣也淮用�
原涉这才转怒为喜,道,仇怨已消,容老夫为诸位引见。对贾良介绍完来歙之后,特地又向他介绍刘秀道,“此乃刘文叔,大汉高祖之后,南阳刘伯升之弟,司隶校尉陈崇之晚辈,大司马严尤之世侄。”
贾良如梦初醒,敢情这刘秀来头如此之大,靠山如此之硬,真要叫起板来,自己弄不好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几秒钟之前,贾良对原涉还是心怀怨恨,恨他从中作梗,阻挠自己报仇,此时此刻,他对原涉则是充满感激,感激他阻止自己惹下大祸。这一切,原涉自然都看着眼里,笑了一笑,又把大饼拿出来朝大家伙晃悠,吃罢?吃罢?刘秀、来歙、贾良都谦让着,原公请。原涉也不客气,掰下一块放进嘴里,边嚼便叹道,这饼放的有日子了,再不吃就得馊了。说着,又指了指门板上血流不止的贾兴,笑着对贾良道,你这儿子呢,再不救就要死了。
贾良狼狈点头,是,是。朝门外一招手,两个随从赶紧进来,抬走贾兴,贾良也拜谢而去。等贾良走后,作为当事人却白看了半天热闹的刘秀终于忍不住问原涉道,钱背朝上,果然天意乎?
原涉大笑,并不回答,来歙则笑着替原涉答道,“原公善博,想要哪面朝上,只在弹指之间。原公此技,向来秘不示人,故而贾良不知也。”原涉接过话头,笑道,世间哪里有什么天意,只有事在人为。你说呢?说完,拿眼望着刘秀,目光中似有无限深意。
第92节
日期:2010…01…1323:20:35
【第四章,从中兴到末路】NO。5:最后的告别(有修正)
世上是否真的存在着某种天意,为人力所不可抗拒?原涉给出的答案是:不存在,一切来自人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然而在当时,相信天意者却大有人在,刘秀的太学同屋强华便是其中最狂热的一位。
相传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灵感突发,悟出了著名的浮力定律,那叫一个激动,跳出浴缸,光着身子就跑到街上,逢人便嚷嚷,eureka,eureka(古多里安方言,意为“我找到了”),恨不得将他的喜悦和所有人分享。刘秀太学第四年的一天,强华也光着身子,一路叫着eureka,eureka,跑进了刘秀在尚冠里的住处。刘秀拿衣服给强华,穿上,小心冻坏小鸡鸡。强华光顾着激动了,手一挥,鸡鸡乃身外之物,冻坏也无所谓。
等强华终于肯穿上衣服,刘秀就问,“你找着什么了?”强华得意地叫道,“谶书《赤伏符》啊!”《赤伏符》,强华第一次和刘秀见面时就对刘秀提起过,据说下一任真命天子的名字就记载在上面。刘秀大喜,真找着了?拿来看看。强华道,藏在国师刘歆府中的藏书楼内,我可拿不出来。
得,说了等于白说。国师刘歆,帝国排名第三的大人物,皇帝王莽的儿女亲家,他家里的藏书楼,可不是公共图书馆,哪能让他们随便查阅?
强华见刘秀一下子热情全无,于是谄笑道,“知道地方就好办了,可以偷偷闯进去。”
偷闯进去,那和送死有什么分别?十八滩头乱石多;行不得也哥哥。刘秀斜瞥了强华一眼,讥讽道,“莫非你敢闯进去?”
强华将手指着刘秀,道,“要闯进去的,不是我,是你!”
刘秀大笑道,“我拼死找来,然后你看?”
强华一脸无辜,道,“嗯哼,有问题吗?”似乎让刘秀去送死乃是理所应当。刘秀连气都懒得生,一把揪住强华,便要往门外扔,中途忽又改变主意,掷下强华,道,“要去一起去。”
强华拼命摇头,“我不去,我怕死。”
刘秀道,“朝闻道,夕死可矣。你去是不去?”
刹那间,那些为真理而不惜献身的人们,布鲁诺、伽利略、秋瑾、刘胡兰……一一浮现在强华的脑海,让他不禁热泪盈眶,“愿与君同往。”
刘歆的国师府,也在尚冠里,距离刘秀的住处并不算远。刘秀和强华借着夜色的掩护,翻墙闯入国师府,没有人可以问路,也不敢找人问路,两个人凭借第六感,居然也就蒙对了地方。两人入得藏书楼内,刘秀左手举着火把,右手按剑,强华则低着头,在满屋子古书中乱翻,良久一无所获,而从楼外,却已经传来了由远及近的人声。
强华脸色灰白,知道行迹暴露,神情呆滞,瘫倒在地。刘秀推窗外望,但见国师府的护卫明火执仗,正直奔而来。刘秀也不慌张,举着火把,开始四处点火烧书。强华忽然来了气力,从地上一跃而起,抓住刘秀的手臂,大喝道,“烧不得,烧不得!此楼之内,都是天下孤本秘籍,一旦烧却,人间再无。后世学子,将视你我二人为何物?”
刘秀不耐烦地叱道,“你要书还是要命?”
强华很矛盾,书,吾所欲也。命,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而兼,只能舍书而留命也。想通之后,强华依依不舍地松了手,却不肯和刘秀一道点火,他只是跟在刘秀的身后,一边看着刘秀点火,一边对着刘秀嘀咕,“你作孽,我无辜;你作孽,我无辜……”
刘秀见火势渐大,非一时半会所能扑灭,这才拉住强华,破窗而出,双脚一落地,立即发足狂奔。
刘歆早已睡下,闻知藏书楼遭人闯入,不及披衣,立即率仆从奔赴现场。等到了藏书楼下,只见满楼火光,仔细听去,竹简正在火中噼啪作响。天可怜见,那楼内所藏,乃是他父子两代费尽心力才搜罗到的古籍坟典,天底下再无比这更珍贵的宝藏。刘歆心如刀绞,晕厥倒地。众人赶紧救醒,请示道,怎么办?追人还是救火?刘歆铁青着脸,大骂道,“追到人有个鸟用!还不赶紧救火!”
刘秀拽着强华,一路逃窜,偶遇有人阻拦,也顾不上寒暄,直接一剑砍翻。国师府合府上下都在忙于救火,刘秀二人得以趁机逃脱,翻墙而出。
黑夜之中,还真没有人看清刘秀二人的模样,但二人毕竟心虚,犯下这么大的案子,又是非法闯入,又是伤人放火,国师刘歆一定会追查到底,绝不肯善罢甘休。很明显,长安已经不能再呆下去了,刘秀和强华的太学生涯,不得不就此仓猝地划上句号。
日期:2010…01…1402:56:27
【第五章,新帝王莽】NO。1:温故人(增补)
南派读书至此,语余曰:“其余固佳,惟人多且乱,不知谁是谁也。”想来不少读者也有同样的困惑,在此有必要梳理一下已出场人物,做一简要报告。
刘秀,本书男一号,字文叔,大汉皇室之后,汉高祖刘邦九世之孙,后为东汉开国皇帝,史称汉光武帝。
刘縯,字伯升,刘秀的长兄,王莽篡位之后,他就憋着要用武力将王莽赶下台,而且过不几年,就真的起兵造反了,刘秀一开始就是跟他混的。
刘秀父亲早逝,家中除了长兄刘縯之外,此时还有母亲樊娴都、二哥刘仲、大姐刘黄、二姐刘元、妹妹刘伯姬等人。
刘良,刘秀的叔父,担任过萧县县令,对刘秀有抚育之恩,是个本份人,由于做过官,又和许多朝中权贵有交情,因此在舂陵刘氏中颇具威望。
阴丽华,刘秀的梦中情人,刘秀读太学时留下的千古一叹: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前半句是假,后半句是真。
邓晨,刘秀的二姐夫,辅佐刘秀兄弟起兵,早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便再无大的作为,光芒远远被他的两个侄子——邓禹和邓奉盖过。
邓禹,邓晨的族侄,刘秀的太学同学,十三岁入读太学,号称神童,后追随刘秀,二十四岁时就已经官居大司徒(相当于丞相),封为酂侯,食邑万户,其少年得志,更胜三国周郎。东汉排名第一的开国功臣,后面将有大戏份。
邓奉,邓晨的亲侄子,与阴丽华青梅竹马,可以算是刘秀的情敌。如果说邓禹是东汉初年最为耀眼的恒星,则邓奉便是最为眩目的流星。
来歙,刘秀姑母之子,早期主要活动于长安,黑白两道通吃,后来追随刘秀,凭借他和隗嚣的深厚交情,独力为刘秀镇抚西北,号为天下信士。
司隶校尉陈崇,可以谢幕了,后面基本没他啥事。
大司马严尤,王莽一朝最为杰出的大臣,惜乎不得其用。早在刘秀读太学的时候,严尤便对刘秀颇为赏识,可也正因为刘秀的缘故,害得他的姓都被后人改了(严尤,本为庄尤,后人避刘秀之子汉明帝刘庄之讳,便改称他为严尤了。另外一个“倒霉蛋”则是刘秀的太学同学,大隐士严光严子陵,本来姓庄,出于同样的原因,也被迫改姓了严)。
原涉,长安教父,不用多介绍。
韩子,刘秀的太学同学,和刘秀住同一个宿舍,基本上是个跑龙套的,后面不会再出现了,让我们忘了他吧。
强华,刘秀的太学同学,和刘秀住同一个宿舍,这小子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本叫《赤伏符》的谶书。
朱佑,刘秀的太学同学,先陪刘秀卖药,后来又陪刘秀造反,东汉开国功臣排名第八。
哀章,投机分子,后面还露过两小脸,也是跑跑龙套,混个脸熟而已。
刘歆,西汉皇族,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王莽的儿女亲家,同时也是王莽的三大心腹之一,官居国师,爵封嘉新公。刘歆,汉哀帝时改名刘秀,并以刘秀之名行之于世。这次改名,其中自有猫腻,然而,为免剧透,且先按下不表(附记:作为政治人物,刘歆是一个悲剧,但在治学方面,他却和他父亲刘向一样,都是西汉有数的大学问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人物简介完毕,清场,聚光灯打在舞台中央,接下来有请王莽隆重登场。
第93节
日期:2010…01…1914:22:53
不好意思,昨天天涯横竖上不来,现在补上:)
【第五章,新帝王莽】NO。2:诛心者(增补)
有那么一阵,我在长安的时候,和王莽曾经颇为熟识,甚至可以说,我是亲眼看着他一步步往上爬升,而这一过程之残忍,同样堪称一部流血的仕途。
王莽的祖父王禁,最初官居廷尉史,此时的王氏家族,顶多只能算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家族,不过很快便时来运转,王莽的二姑妈王政君成了汉元帝刘姡У幕屎螅铝撕撼傻哿蹑瘢撼傻哿蹑窦涛恢螅跽忱沓烧卤涑闪嘶侍螅揭蝗说玫溃θ欤勒套磐跽娜ㄊ坪捅右瘢跏霞易逡辉境晌笔钡牡谝淮蠹易濉�
然而,王莽作为王氏家族的第三代,一开始却并没有沾到家族多少光,他的叔伯们人人都封了侯,而他父亲王曼却因为死得早,没有赶上趟,他这一门又人丁稀少,唯一的哥哥王永也很早便死,没有兄弟可以互相帮衬。眼看着他的那些堂兄弟们一个个的官居要津,封拜卿、大夫、侍中、诸曹不等,门前车水马龙,府中高朋满座,而他却什么也没落着,还是一个平头百姓,只能成天对着寡母寡嫂,寂寥凄苦,冷冷清清。两相一比较,王莽的心理落差不难想见:一样是王家的种,一样是王禁的孙子,一样是王政君的侄儿,差距为何如此之大?王莽向来自负才能,目空四海,即使让他和堂兄弟们享受同等待遇,他尚且不能甘心,觉得辱没了自己,更何况如今境遇远不如那些堂兄弟们,怎不让他感时伤怀,悲愤莫名!
心理学家论及人生之原动力,略分三大流派,一为弗洛伊德之性动力,一为阿德勒之权力动力,一为弗兰克尔之意义动力。这里单讲阿德勒的权力动力,阿德勒以为,人人都有自卑感,而为了对这种自卑感进行补偿,人便会力求获得承认和优越感,即追逐权力、超越自卑,人生之动力源于此,人生之目标也在于此。
而王莽正是阿德勒理论的一个典型样本,他背靠着显赫的王氏家族,眼看着家族中其他兄弟都可以仕宦富贵、舆马声色,惟独他却被遗忘,被冷落,活得如同一个笑柄,他于是不免自怜自卑,而他又明白,要摆脱这种自卑感,唯一的方法就是出人头地、拥有权力。
然而,此时的王莽只是一个穷儒生,正跟着沛郡陈参学习《礼经》,追逐权力?路漫漫其修远兮!王莽某天便来问我,你如何看待礼?王莽有问,我自然倾心以答,礼者,大体强加于人,我所不喜。其所追求者,在于集体之秩序,而非个人之幸福,诸如此类,盖儒家之通病也。王莽又问,倘若你读进字缝里去,又能读到什么?我答道,鲁迅在字缝里读到吃人二字,我觉得犹可附注一句,那就是吃人者吃人之余,更有一群闲人在旁大叫:吃得好,吃得好。王莽摇摇头,道,我在字缝里读到的,却是诛心二字。
诛心?
没错,诛自己的心。
我于是悚然,知道王莽打算从了,他要毁坏了自己的心,消灭了自己的欲,扭曲性灵,克己复礼!我想要冲王莽大吼,贱人,你为什么不反抗!你为什么自愿投入这罗网,把自己变成一个机器,抹灭自己的快乐,罔顾自己的悲喜,麻木地执行那些礼仪程序?然而我终于放弃,只是问了一句:诛心之后呢?
王莽道,诛心之后,一部《礼经》,足以取天下也。王莽临镜而照,向镜中人长揖,今日与君绝矣。他就这样告别了自己,以一去不复返的勇气,自今日起,无爱无恨,无怨无嗔,诛心而后礼。此情此景,仿佛浮士德与魔鬼之交易,看得我不寒而栗。
自此之后,王莽仿佛变了一个人,一切惟礼是从。和他的那些堂兄弟们相比,你们奢侈,而我节俭;你们下流,而我上进;你们妻妾成群,我就老婆一个;你们僮奴千百,我就事必躬亲;你们舞郑女,作倡优,我偏读经传,思无邪。王莽又侍奉寡母寡嫂,终日无倦,抚养亡兄之子,爱逾亲生,同时在外广交贤人名士,标榜唱和。数年间,王莽名声渐起,人多称颂,王莽的叔伯们看在眼里,仿佛于淤泥中见不染,开始对王莽暗暗留意。
王莽对叔伯们也着力巴结,其恭顺孝敬,比亲生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是从来都和老年人聊不到一块去的,王莽本来也是如此,但自从诛心之后,功力大增,很快就把王家的叔伯们哄得服服帖帖,都觉得王莽这孩子可人意。而王莽又并非单会拍马屁而已,他是确有才能,无论国事家事,皆坐而能言,言则必中,起而能行,行则有度。他那些叔伯们都是玩弄政治的老手,早就在物色家族接班人,以便将家族权力传承下去,而在王家第三代里点来点去,觉得还是王莽最为出挑,既有才又孝顺又有品节,于是虽然未曾明说,心中却已达成共识,将王莽内定为王家未来的接班人。
当时是汉成帝在位(汉成帝后世之名,主要来自他的艳福,即宠幸赵飞燕姐妹。想当年明明是赵飞燕姐妹傍他,后世他却要傍着赵飞燕姐妹,这才能被后人记起,世事转烛,风水轮流,可发一叹),朝政大权都掌控在王莽的大伯父——大将军王凤手上。适逢王凤重病,王莽知道机会终于来了,一接到消息,就火速赶到王凤府上,直奔病床。
然而,王莽还是来晚了一步,企图揩死人油的不止他一个,早有一人霸占在王凤边上。王莽看着这人,心里苦笑,怎么会忘了这一劲敌呢?那人不是别人,乃是王莽大姑妈的儿子淳于长。淳于长赖在王凤边上,就是不肯挪地方,淳于长心里清楚,他虽然是王家的亲戚,但毕竟不姓王,于王家始终是外人,正应该趁王凤重病的时候好好表现表现,显示甥舅情深,从而才有机会在王家的势力中分得一杯好羹。
于是乎,王莽和淳于长这对劲敌,变身为王凤的左右护法,以王凤的病床为战场,争着向王凤尽孝献忠,谁也不肯稍加示弱,都是整夜整夜不睡,衣不解带地前后伺候,抢着给王凤端茶递水、喂汤尝药、把屎把尿。结果害得王凤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觉得太过麻烦这两位小辈,此后对于王莽和淳于长所献的殷勤,他能拒绝地总是尽量拒绝,譬如二人问他想不想吃点东西,他宁愿饿着也要摇头,二人又问他想不想解手,他同样宁愿憋着也要摇头,只有当二人问他,说给他找来个绝世美女,要不要快活快活的时候,他这才点头道,扶我起来试试。
在王莽和淳于长的悉心呵护之下,王凤很快越病越重,一个月之后,王凤已是到了弥留之际,皇太后和汉元帝亲自前来送行,王凤看着王莽和淳于长,两人守了他一个多月,都已经是蓬头垢面,瘦弱憔悴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王凤心中怜惜二人,于是对皇太后和汉元帝郑重托孤,愿致此二子以富贵。
第94节
日期:2010…01…2105:28:41
【第五章,新帝王莽】NO。3:新生代(增补)
且说王凤临死托孤,皇太后和汉成帝感其意,即日拜王莽为黄门郎,拜淳于长为列校尉诸曹。就仕途的起点而言,王莽和淳于长这对劲敌可以说是相差无几,然而过不多久,淳于长便迅速拉开了和王莽的差距,将王莽远远甩在身后。
拍王家长辈的马屁,并非王莽专利,淳于长也会,而且比王莽更加擅长。关于这一点,王莽也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爹娘,他之所以输给淳于长,主要就输在长相。王莽相貌颇为丑陋,嘴巴大,下巴短,眼睛鼓出,瞳孔赤红,尽管他竭力修饰形貌,但无奈底子太差,再怎么捣腾,依然令人望而生厌。而淳于长却是著名的美男子,拍起马屁来,不光贴心,而且养眼,即使坐在你边上一句话不说,那也是一道动人风景。于是乎,王家的长辈,包括皇太后王政君在内,都被淳于长的一张俏脸弄得五迷三道,对淳于长大加提携,淳于长一路高升,先为水衡都尉侍中,再进迁为卫尉,赫然成为当朝九卿之一。
汉代皇帝有喜好男色之传统,汉成帝也不例外,王莽是他表弟,淳于长是他姨弟,按理说,两人是一样的亲,但淳于长的美貌再次占了便宜,对于王莽,汉成帝只是敬重而已,对于淳于长,汉成帝却是又喜又爱,时常留他在身旁亲近。而淳于长帮汉成帝解决了一道天大的难题之后,他更从汉成帝的亲近变为了亲信。
当时,许皇后已被废黜,汉成帝希望立他宠爱的赵飞燕为皇后,然而,皇太后王政君因为赵飞燕出身微贱,拒绝同意。母子关系由此闹得很僵,甚至到了不愿见面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