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第四卷 命运的关键-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外,并没有打乱里奇将军预定的反攻计划 
※  ※ ※ 
在这里我觉得十分清楚,奥金莱克将军一直不曾了解沙漠地区已经发生了什么事。他没有一个电报说明第二装甲师,其实是第十三军的遭遇如何。我希望,他现在既在里奇将军的司令部,就能够查明真相。当时,我也一无所知。 
首相致奥金莱克将军1942年1月28日 
1.我对你完全信任,你能坚持下来,我是感到高兴的。 
2.你一定已经看到关于隆美尔意图所在的情报,他竟想肃清班加西—姆苏斯—梅基利这个三角地带,然后撤退到阿盖拉附近的等待线上。这似乎增加了我军坚持到底的必要。 
3.我十分急切地要进一步听到你关于我军装甲部队被敌军劣势兵力击败的消息。这次打击够深重的。 
他对于这次发生的灾难,只是埋怨我军坦克质量的低劣,却没有作出任何解释,而更不好的消息又传来了。 
奥金莱克将军致首相  1942年1月29日 
形势已恶化,恐怕我们非暂时撤离班加西不可。今天一早,第七印度步兵旅被敌军两个各兵种混合编成的纵队以优势的力量所迫退。敌军每个纵队至少有坦克二十五辆。 
同时,至少拥有一千五百辆机械化车辆的一支强大纵队,已从南向阿比亚尔挺进。因有受包围的威胁,第四印度师师长决定在可能情况下在班加西南部停止行动。……按照这种情形,我认为他做得对。班加西的破坏工作已奉命执行。我们在那里没有什么宝贵的东西了。 
必须承认,敌军的胜利出于他们和我们的意料。他们的战术高明而又大胆。现在需要看看他们该把姆苏斯一带的装甲部队分散到什么程度,才能维持进犯班加西所需要的巨大力量。隆美尔冒了很大的风险,我们也是如此。到现在结果证明他是对的,但是,里奇将军和我现在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扭转局势。第一装甲师在坦克和大炮方面损失惨重,这个主力部队的作战能力可能暂时受到了削弱,但愿不是如此。 
据我所见,并无散漫或混乱现象,士气也不曾丧失。 
奥金莱克将军致首相  1942年1月31日 
1.1月28日电示,于昨日下午收到,谢谢。遗憾得很,我们只得放弃班加西,但损失只是暂时的。 
2.关于第一装甲师的行动:我不知道敌军方面的坦克究竟会比我们每天实际能整装待命的坦克要少多少,虽然很可能我们在作战地区的坦克力量原来是胜过他们的。我已经向你举出了我军装甲部队战败的一些原因,我想这些原因还是有道理的。其他在目前无法解决的困难,我已经提到,在于我军两磅弹大炮同德军大炮比起来射程短,性能差,还有我军巡逻坦克同德军坦克比起来,机械上不可靠。而且,我也不满意那种说我军装甲部队的战术领导水平极高、足以抵消德军物力上的优势的说法。事情不幸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但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善的。 
3.我无可奈何地作出这样一个结论,要对付德军装甲部队,而且抱着必胜的信念,那么我们的装甲部队按照现在那样的装备,那样的组织,那样的领导,至少需有二比一的优势。就连这样,他们若要成功,还必须同步兵部队和炮兵部队取得最密切的协作,因为步兵、炮兵除了反坦克炮方面差一些之外,完全有能力对付德军相应的部队。这些原则现正密切按照情势的许可,在此加以运用,但是我还担心,迹象表明皇家装甲部队的人员在某些情况下,对于他们的装备正在丧失信心。必须尽一切可能来纠正这一点。 
4.里奇将军和我密切地注意着隆美尔可能有的意图,但是不论这些意图如何,他一定会运用最小的纵队来争取成功,直到他遭到抵抗为止。对抗这种行动的计划已经准备好了。 
…… 
隆美尔再度证明他是沙漠战术的能手,比我们的指挥官高明,他重占了昔兰尼加的大部分,这次一退几乎三百哩,打破了我们的希望,使我们放弃了班加西。丧失了奥金莱克将军为盼望已久的2月中旬的进攻而收集的一切储备。隆美尔一定感到惊奇:怎么他开始进犯时只用小小三个纵队,在他所能纠集的军队的支援下发动进攻,竟能获得压倒的胜利。里奇将军重新整编了残缺不全的第十三军和其他从加柴拉和托卜鲁克一带调上来的部队。在这里追击部队和被追击的部队都喘不过气来,互相对峙,一直到5月底,那时隆美尔才能够重新发动攻击。 
形势的反复无常和军事上的严重灾难,根本原因是这样的:敌军实际上能在地中海自由航行,借以增援和补给他们的装甲部队,他们还能从俄国战线上调回大部分空军。但是现场上的战术变化却从来不曾有过什么说明。决定性的一天是1月25日,那天敌军突破战线,直达姆苏斯。从此之后,情况的混乱和计划的一变再变,使隆美尔得到了主动的机会。 
警卫旅不明白为什么不许他们作一次抵抗,而撤退的命令却下了又下,非服从不可,第四英印师也没有得到发挥作用的机会。 
最近才从敌军的文件中透露出来,敌军的坦克原来比我军优越。他们的非洲军团有一百二十辆坦克参战,意军有八十辆或更多一些,以对我军第一装甲师的一百五十辆。然而,为什么没有好好利用这一师,还是没有说明。奥金莱克来电报告说:“该师新从联合王国到达,没有在沙漠上作战的经验;”这个电报又提出总评说,“不但我军全部坦克敌不过德军坦克,而且我军的巡逻坦克作战时机械上也比较低劣。装备既较差,我军在机械上又不可靠,何况同德军相比,防坦克武器大为缺少,因而情况更加严重。” 
这一切论调须要仔细分析一番。第一装甲师是我军所拥有的最好的一支部队。该军士兵大部分都受过两年以上的训练,同我们的正规军比起来,效率也达到了一样高的水平。他们是在11月里在埃及登陆的。他们在离开英国以前,曾经根据一切最近的情报和经验,尽了一切力量,使他们的车辆能适合沙漠的条件。在开罗的工厂里又经过了例行的检查,然后这一师通过沙漠开往安特拉特去,于1月6日到达。为了保护履带,坦克车通过全部沙漠地区时装在特殊的运输车上,到了安特拉特,完整无损。可是,这精锐的一师部队还没有投入多大战斗,就损失了一百多辆坦克。在仓卒撤退时,已经运到的大批大批的汽油,全部被抛弃了;有许多坦克因燃料告罄,被遗弃在后面。 
警卫旅奉命撤退时,还发现了大批汽油,因敌军逼近,不得不把它们毁掉。可是他们看见不少坦克抛弃在沙漠里,他们就尽力运来了不少汽油,自己驾驶了这些坦克。单单科尔斯特里姆的一个连就集合了六辆,把它们驶到了安全地带;其他部队收集得更多。事实上,有些连队把获得的几辆坦克,按照德军那样,同摩托化步兵配合起来,这样,他们在实际上就比当初出动时更加强大。建立像装甲师那样的单位,还有专家和受过训练的士兵,要付出多少代价和劳动力;绕过好望角把它运到,要作出多少的努力;派它去打仗又要做好多少的准备——当我们想起这种种,而又看到如此处理不当所造成的后果,真是痛心极了。德军虽然离开的黎波里的基地四百多哩,还能得逞,而我们却遭失败,相形之下,回顾起来,就更使人难堪了。英国国民在查究这些事情的时候,切勿受人迷惑,以为我军坦克在技术上的拙劣是造成这次损失巨大、影响深远的败绩的唯一原因。






第三章 马来亚的惩罚

马来半岛的激战——日军的继续挺进——昔加末—麻坡战役——我军向新加坡撤退——一个可以辩论的战略问题——新加坡守备部队的分散——波纳尔将军的备忘录——我对西海岸海军防务的不满——海军大臣的答复——韦维尔将军对长期保卫新加坡的怀疑——我的1月15日的电报——1月16日韦维尔的答复——没有永久性的接陆堡垒——没有野战防御——1月19日我致三军参谋长的备忘录——1月20日三军参谋长给韦维尔将军的指令——1月20日致韦维尔将军电——对保持滇缅公路畅通的强调——韦维尔的悲观的报告——三军参谋长的进退两难——厄尔·佩奇爵士的干涉——柯廷先生的1月23日来电——“不可饶恕的叛变”——我们在新加坡执行奋战到底的方针。 
1941年12月底以前马来亚的情形,已在前一卷中叙述过了。新年一开始,由第九、第十一英印师组成的,陆军中将希思指挥的我军第三军,在东西两海岸受到严重的攻击。敌军已从哥打巴鲁沿着海岸公路向南移动,现在已在关丹同我军第九师的一个旅团短兵相接。西面,第十一印度师在金宝守着一个坚强的山头阵地,有一旅在其左侧防守霹雳河。第八澳大利亚师的两个旅被留在柔佛邦内,其中一旅驻守丰盛港的海滩;这里敌军迟早可能要来登陆,这就会在我军先锋部队背后插进来。到现在日军至少出动了整整三个师来对付我们,船舰正汇集宋卡,说明另外的师可能来到。我军方面,殷切盼望中的增援也正在来到。到了1月中旬,第四十五印度旅,即英国第十八师的主力旅,以及五十架“旋风”式战斗机安全到达了。到月底,第十八师全师和印度派来的另外一旅可以如期开来。 
在新加坡以南狭窄的海面上保护这些运输船队,需要使用我军现有的、除小型舰艇以外的全部海军力量以及我方剩余的、几乎全部的战斗机。因此,日本空军能够自由地袭击我方部队和交通线。荷兰人为了忠实地执行他们同我们订的协定,已经派遣了四个飞行中队来参加新加坡的保卫战,但是这些中队如同我们的中队一样,等于一笔白白浪费的资产。 
剩下来的仅仅几架轰炸机,缺乏战斗机的掩护,不能有所作为。我军战斗部队的任务是争取时间,等待援军,办法是要在连绵不绝的阵地上,尽量将敌军牵制在北面,而不使自己过多作战,以免影响新加坡本岛保卫战的前途。 
快到12月底的时候,曾经企图组织一支小小的两栖作战部队,以便沿着西海岸打与敌阵的后方。12月27日我们发动了一次袭击,颇为成功,但敌军几乎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能够很快地使我方薄弱的海军不能开出瑞天咸港进行作战。1月1日,刚从美国开到的一支拥有六艘快速登陆艇的小舰队被击毁了。此后,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在海面上躲避日军的突击了。 
在四天猛烈的进犯中,金宝阵地是第十一印度师防守的,但是接着在1月2日,据报日军在霹雳河口附近登陆,这样一来,该师的后路就有被切断的危险。希思将军预料在瓜拉雪兰莪附近离后方几哩的地方将有一次来自海上的袭击,下令叫皇家海军陆战队的一个小队从瑞天咸港展开海陆反攻,但是一无所得。第二夜,即1月3日、4日之交的夜晚,好像有军队在瓜拉雪兰莪附近登陆,但是不知道军队的实力如何。 
关于敌军行动的情报,少得可怜,而又混乱,无论如何,没有足够的兵力去阻挡。我军撤退了,在斯林河上又组成了一条防线,把一旅兵派到西南方,以防可能来自后方的袭击。 
※  ※ ※ 
等待着下一次不可避免的进犯的只是一些精疲力竭的部队;在过去三周中,他们大部分都在继续不停地作战,因此,抵抗不住1月7日落到他们头上的猛攻。日本人出动坦克在月光下直沿大路进攻,并突破了防线。两个旅都陷于混乱状态,受了很大损失,好容易才得突围而出。这次严重的失败,打乱了我们延宕敌军而等待增援的计划。而且东海岸上第九师也受了严重的影响。该师在关丹的一个旅使日军伤亡了二千人之后,业已撤退,全师集中在劳勿附近。如果在西海岸上进一步撤退,就会暴露它的侧翼。 
正在此时,韦维尔将军在他赴美、英、荷、澳司令部就任的途中,已经到达新加坡,访问了前线。他下令大举撤退,完全摆脱日军,使我军疲劳的士兵在任何所能集合的新锐部队或者比较新锐的部队的后面得到喘息的机会。选择的地点是沿着麻坡河约有一百五十哩远的后方,右侧靠近昔加末。澳大利亚师的戈登·贝内特少将负责指挥,计有他自己部队中的一个旅(第二十七旅)、从东海岸撤退的第九英印师以及新开到的第四十五印度步兵旅。一向首当其冲的第十一英印师,准备调到后方休整。撤退是在1月10日开始的。经过一些激烈的后卫战之后,敌军被摆脱了,四天之后,新防线也组成了。同时,瑞天咸港的海上基地已被放弃,我军轻型的残余舰艇退到本加榄港去了。1月16日,一小股日军就在这里从海上登陆。只有两艘军舰还能截堵它,而这两艘军舰却没有找到敌军。 
那支最关重要的运输船队,载了第十八师主力旅(第五十三旅)以及一批五十架“旋风”式战斗机,现在正在新加坡起卸。它们是由海军和空军部队安全地护送的。他们经历了海路的风险,在敌军制空权的范围之内,很容易受到袭击。 
但这些增援部队的作用,并不像它们的数量所显示的那样重要。第四十五印度旅是新兵,只受过部分的训练,对于丛林战还没受过训练。英国第十八师,经过了三个月的航行,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作战力量,但他们一登陆就投入了势在必败的战斗。 
大家对“旋风”式战斗机寄以极大的希望。这里终于有质量很高、足以抗衡日军的飞机了。它们以最大的速度装配起来,飞入了云霄。最初几天它们果然使敌军损失颇大,但是一切情况对新到的驾驶员来说都是生疏的,不上几天,日方飞机数量占有优势,使我方损失日益惨重。这些“旋风”式飞机就很快地减少了。 
※  ※ ※ 
昔加末—麻坡战役,猛烈地争夺了一个星期。戈登·贝内特将军部署了他的大部分队伍,堵住通到昔加末的去路,另有第四十五印度旅和一个澳大利亚营,以及后来参加的另一个营,防守麻坡河的下游。他们在昔加末前方的伏击,非常成功,使日军付出了几百人的性命,后来的战斗虽然激烈,敌军却被截住了。但在麻坡,四个守备营于1月15日受到了日本禁卫师团全师的攻击,既有正面的攻击,又有侧面从海上接二连三登陆的袭击。有好几天,他们夺路南去,还是受敌包围。结果他们被迫放弃了运输工具,分成小队冲出去。这支军队全部四千人中,只有八百人回来,旅长邓肯、各营营长和第四十五旅各副指挥官一齐牺牲了。这支小小的队伍,顽强地抵抗着众寡悬殊、控制天空的敌军,从而使昔加末的守军在侧面和后方都没有遭受威胁,才能及时撤退。为了保护这次撤退,第五十三旅的两个英国营被调来参战,正在前线后面整编的第十一英印师有一部分部署起来,以应付敌军在本加榄港及其以南沿海海岸登陆的威胁。 
我们的部队现在分布在从丰盛港到本加榄港横贯马来半岛南端、长九十哩的战线上。敌军紧紧相随。在丰盛港和居銮有激烈的遭遇战,但是决定性的进攻又一次发生在西海岸; 
在那里两个英国营在本加榄港守了五天。那时所有直接的出口都已被堵,部队沿海岸退下二十哩,有二千人接连几夜由海军撤走。 
与此同时,日军得到了坚强的增援。1月15日,一个大护航队将两师生力军运到宋卡,他们从那里南下,向我军战线的中心居銮进军。这时敌军在马来亚已有足足五师人。1月26日,据我军勇敢而力量单薄的空中侦察队报告,兴楼洋面有巡洋舰两艘,驱逐舰十一艘,运输舰两艘,还有许多小型舰艇。我军所能集结起来参加空战的二十三架飞机,全部出动,两次去攻击它们。日本各运输队在战斗机保护之下,我方飞机,特别是老式“角马”式战斗机损失惨重。但是我们的攻击适中要害,那两艘运输舰被击中了,敌机至少有十三架被毁。这次勇猛的出击就是我军空军战斗部队的回光反照。 
第二天晚上两艘从新加坡驶来的驱逐舰试图出击,但是遇到了截击,其中一艘被击沉了。已登陆的日军迅速地从兴楼沿海岸南下,攻打驻在丰盛港的第二十二澳大利亚旅。这样,1月27日在丰盛港我方战线的右方,在战线的中心居銮,在我方暴露着的左翼,都有密集的战斗。珀西瓦尔将军决定退到新加坡岛上去。每一个人,每一辆车,到了最后阶段,必须越过长堤才能到那里。在开始阶段,一个旅大部分丧亡了,但是到了1月21日早晨,其余的军队都已过去,便将背后的长堤炸毁了。 
※  ※ ※ 
如果当初集中我们所有的力量来保卫新加坡全岛,而仅仅用轻快机动部队来牵制日军南下马来半岛,是不是较为有利,这至少是可以辩论的。经我批准的当地指挥官的决定,是要在柔佛为保卫新加坡而作战,但是要尽量拖延敌军向新加坡进逼。马来半岛的防卫战,不外乎接二连三的撤退,有猛烈的后卫战,也有顽强的支援。这次战斗给了作战的军队和指挥官很高的荣誉。可是当援军到达的时候,他们几乎全部被敌人一批一批吸引过去了。敌人有种种便利。他们在战前对于地形和条件早已进行过详细的研究。他们早已拟订了谨慎的、大规模的计划,指使特务秘密渗入,暗藏自行车车辆以供日军自行车队之用。优势的兵力和大量的储备早已汇集在那里;有些储备还不是必需的。日军各师团对于丛林战都是内行的。 
上面已经提起过,日军的制空权是因为我军照顾其他地区的迫切需要而造成的,当地指挥官对这一点完全没有责任,但这却是一个致命伤。结果,我们派去保卫新加坡的这样一支军队的主要战斗力量和几乎所有在日本宣战之后派去的援军,都在半岛上英勇作战时消耗光了。等到他们通过长堤到达他们原定的最重要的战场的时候,劲头已经没有了。他们同当地守备队和基地许多分遣队在这里会师;这些人增添了我们的人数,尽管没有增添我们的力量。另外还有英国第十八师的两个新旅,他们是经过长途的航行,在陌生的、没有想象到的环境里新从船上登陆的。得为新加坡进行决战并本来准备在这战场完成这个崇高目标的这支军队,在日军开始进攻以前已经受了损耗。虽然可以说还有十万人,但已经不成其为一支军队了。 
※  ※ ※ 
读者可以在附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