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历代名女 情女卷-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途堪忧。这时就有心腹佐吏向他献谋:“丞相府金银堆积如山,所缺者,非
财也。倘能于辖下各府、州、县,选得才色双绝之妙龄美女二三人,所费不
过千把两银子,必能博得丞相欢心。如此将可获得优差。”

阿鲁台深以为计,立即命令佐吏打着丞相的旗号,前往各府探访。几
经选择,仅得才色双绝的女子两人,首选就是张丽容。

李玉郎父子听到此事,犹如晴天霹雳。多方奔走说项,都无济于事。

经过一个短时期的习礼,易装,便坐上大船北上大都。张丽容临行托
人寄语李玉郎:“此次北行,惟死而已。”从登船那天起,就开始绝食。随行
的张母看到女儿这样,哭着说:“你死了一定牵累我,你可稍稍进食,再作
计较!”

张丽容不忍老母受累,可又苦无良策,真个是求死不得、求生不能,
进退两难,一路沿运河北上。李玉郎随船追赶,风雨无阻,为情所苦,明知
不可为而为之。白天踉跄呼号、晚上露宿堤岸,前后月余,跋涉三千多里。
从松江一直追到山东临清,脚上打满血泡,蓬首垢面,已经不像人样了。

张丽容从船窗中窥见李玉郎的狼狈模样,心如刀绞,悄悄派船夫对李
玉郎说:“妾之所以不死,都因寡母未能有所安排,抵大都前,定必有以报
玉郎。”

李玉郎听到这话,悲痛万分,一跃投水。船夫急忙救起,已气绝身亡。
张丽容眼看李玉郎已死,跟着自缢于船舱中。

阿鲁台怒不可遏:“何物女子?不爱锦衣玉食,富贵荣华,而迷恋一介
寒儒,诚贱骨也。”

下令船夫剥下她的衣裙,裸而烧之。奇迹出现了,肉身已化为灰烬,
而一颗赤心却完整无损。船夫十分惊骇,用脚猛踩,突然有一件东西从里面
挤出,大小似手指,酷似人形。用水把它洗干净,颜色象珊瑚,晶莹如玉,
质地坚硬。仔细审视,衣冠眉目样样俱备,宛然一精雕细琢的李玉郎。

船夫啧啧称奇,连忙告诉阿鲁台,并请将堤岸上的李玉郎也一样地烧
了,看看究竟。

李玉郎被焚后,果然也留下一小小人型像,颜色金黄,俨然一精雕细
琢张丽容。

阿鲁台大惊道:“异哉!精诚所结,竞一至于此呀?”接着大喜,说道:
“这两样东西实际是稀世罕见的宝贝,献呈丞相,必邀青睐!”于是用锦帛


包好,装在檀香木匣中,写上“心坚金石之室。”

到京后,阿鲁台喜孜孜地来到丞相府,将这两样宝贝献给伯颜,并将
事情的来龙去脉详详细细地叙述一遍。伯颜闻所未闻,更见所未见,于是眉
飞色舞地打开木匣以观究竟。谁料展开锦帛,只见酱色血肉一团,刹那间腥
味四溢,令人作呕。伯颜大怒,立刻将阿鲁台下狱,认为此事太过荒唐。简
直是有意触他的霉头,于是治以“强夺民妻,致人于死”之罪,判处死刑。

有人讲:男女之私,精坚志确,而始终不谐,衷心思念,至死不化而
凝聚成形,坚如金石。由抽象的真情,转而为具体的形体,既得合二为一,
此情得谐,此气遂伸,于是化为血肉了!于理或可解释.于情确实不可思议。

朱小姬怜才解佩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使姑苏城在历史上大大出名,这诗的作者是张继。元顺帝年间,
姑苏城又出了一位才女朱小姬,她的才情和风流韵事给姑苏又凭添了一段佳
话。

姑苏仓浪亭畔住着一家殷实的商人,主人往返于苏州、宛洛之间,批
发南北杂货;娘子则过着呼奴唤婢,锦衣玉食的生活。一天,朱家娘子正在
午睡,忽然梦见神人以犀钗投在她的怀中,于是感而成孕,生下一个女孩,
便取名犀生,她就是后来的朱小姬。

朱小姬自幼聪明,四岁时已能认字,朱家更是请人教读,不数年间就
已有了一定的基础,邻里都说:“朱家女儿,聪明无比,将来前途一定不可
限量。”

元顺帝时期,天下已成汹汹之势,四处盗贼蜂起。朱父在外出经商的
途路上,终于一去不返。这年朱小姬十岁,里巷豪强肆掠,朱家母女饱受欺
凌,终于在族人及豪强的强取豪夺之下,迅即家道中落,生计难以维持。在
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后,朱小姬的母亲狠心将她卖给了姑苏的豪富之家
俞家,更名俞葵,这年朱小姬十二岁。

俞家是姑苏的诗礼人家,可说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远近的名流
缙绅,多喜欢到俞家的园林盘桓留流。渐渐地由于俞老太爷年老体衰,几个
儿子又不能克绍箕裘,反而多由家姬俞葵代替与各位名士诗文酬应。朱小姬
可是一位有个性的女孩子,她写下来的诗都署名朱小姬,不屑于以俞葵自居。
这些诗多用浣花笺写下来,字迹纤巧,词意清丽。这时的朱小姬已出落得风
骨媚人、玉肤雪貌。可惜俞家的儿子个个都不中朱小姬的意,已解风情的朱
小姬就常常闭门焚香鼓琴,为哀凤求凰之音,听到的人没有不叹绝。

她这时留传下来的一些诗词都表露出她这种心情。

落尽棠李水拍堤,萋萋芳草望中迷;

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管啼。

这是一首题名“春归”的七言绝句,由景物更替衬托出心情的落寞。
此外,如《咏梅》诗中的:“可怜不通知音赏,零落残香对野人。”如《鹤赋》


中的:“何虞人之见获,遂羁落于轩墀,蒙主人之过爱,聊隐迹而栖迟。”还
有《咏虞姬》诗中的:“贞魂化为原头草,不遂东风入汉郊。”或自怨自文;
或怒而不怒,都直抒胸臆。

是不是就完全没有朱小姬中意的人呢?不,至少有一个人深深地刻印
在朱小姬的心坎上,无法忘怀。这个人就是游学江南,几度到俞家,与朱小
姬有数面之缘的郑翰卿。

郑翰卿,《录鬼簿》说他曾“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
名闻天下,声彻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者,皆知为德辉也。”他是元末最
有名的才子,写有《傅女离魂》等杂剧十八种。他写少女怀想情人,是那样
地柔情婉转、美丽动人:

想鬼病最关心.似宿酒迷春睡。绕晴雪杨花陌上,趁春风燕子楼西。
抛闪杀我年少人,辜负了这韶华日。早是离愁添萦系,更那堪景物狼藉。愁
心惊一声鸟啼,薄命趁一春事已,香魂逐一片花飞。

再如他写游子飘零,抒发出怀才不遇的感情,流落他乡的感慨,特别
能引起封建时代失意文士的共鸣:

雕檐外红日低,画栋畔彩云飞。十二栏干,栏干在天外倚。泪水盼秋
水长天远际,归心似落霞孤骛齐飞。则我这

襄阳倦容苦思归。我这里凭栏望,母亲那里倚门悲。。。怎奈我身贫
归未得。

这样一位情致凄婉的男士,得到女士的青睐自然不在话下,更何况是
朱小姬这样有才情的女孩。

开初,在元末扰攘的世局中,物阜民丰的江南尚能维持粗安的局面,
但渐渐地姑苏也嗅到了纷乱与烽火的气息,朱小姬随同俞家迁移到武林(今
日杭州)。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朱小姬常常坐着画
舫,徜徉于风光明媚的湖上、穿梭于田田荷叶之中。一天,朱小姬忽然见到
长堤绿荫中有人在向自己频频招手,驶近定睛一看,竟是自己日夜牵挂的情
人。异地重逢,倍感亲切。完全陌生而新鲜的环境,使昔日的顾虑及藩篱尽
形拆除。他们爽朗地笑着,热情地互道别后的一切,当天晚上朱小姬便随同
郑翰卿回到他寄居的西陵韩庄。明月为证,两人的情感居然有了破格、意外、
疯狂的发展。正如在旁边看得分明的陈伯孺赠给朱小姬的诗中所说:

相逢刚道不魂消,抢得人和曲未调;

莲子有心张静婉,柳枝无力董妖娆。

春风绮阁流苏帐,夜月高楼碧玉萧;

莫忆西陵松柏下,断肠只合在今宵。

这时,俞家的老太爷已经过世,朱小姬似乎并没有受到俞家第二代的
太多约束,加之初到杭州,人生地不熟,俞家也失去了往日的气势与排场,
朱小姬只是简简单单地向俞家打声招呼,便在西陵韩庄一住月余。郑翰卿轻
怜蜜意,朱小姬更是柔情万种。郑翰卿曾以犀钗相赠,朱小姬见后惊叹:“此
吾母梦征也,吾二人缱绻难舍,此或系天意乎?”

朱小姬以“天意”来打动郑翰卿,也是她的聪明伶俐处。郑翰卿看到
既已如此,于是出重资向俞家行聘。朱小姬被以赎身的形式脱离了俞家,正
式成为郑家的媳妇。她脱下艳丽的服装,亲自操持家务,在西子湖畔夫唱妇
随,过着人间天上的幸福生活。

当时杭州城有一个著名的以写诗闻名的妓女叫周月卿,因事被牵连而


受到官府的追捕,四处藏匿,惊恐万状。朱小姬曾与周月卿有过文字上的交
情,就暗示丈夫予以援手。

郑翰卿本是官场上的人物,又与杭城守令有交往,于是写了二首绝句
为周月卿求情:

其一:

不扫娥眉暗自伤,准怜多病老徐娘;

腰肢剩有梅花瘦.刺史看时也断肠。

其二:

高矗朱龙北苑边,闲人湖上逗春烟;

使君打鸭浑闲事,一夜鸳鸯飞上天。

由于郑翰卿的帮助,周月卿的事总算解决了,这在杭州城的风月场上,
留下了一段佳话。

稍后,郑翰卿与家人一同到天目山的苕溪,朱小姬因略染风寒而没有
一同前往。闲居无事,便动了到俞家走走的念头。俞家的少爷们终于又看到
已由少女成了少妇的朱小姬:见她丰润模样,眼明脸静,娇艳与媚娆更胜从
前,不禁为之怦然心动,邪念顿起。

竟不惜买通几个恶少,在朱小姬回家的路上将她劫持。关在幽室中的
朱小姬面对俞家少爷们的骚扰,悲愤莫名,剪断秀发,毁损服饰,表示“吾
宁死而不受辱!”的坚贞气节。

半个月后,郑翰卿从苕溪回来,得知爱妻被俞家劫夺幽禁,只得再次
求救于杭州城的守令。这位老朋友不急不慢地笑问郑翰卿:“早一向你为别
人求情,乃有打鸣惊鸳鸯之语,不意遂成奇谶,今日报应到你自己的头上来
了!”

郑翰卿失去了朱小姬,自然是方寸大乱,失魂落魄,急得像热锅上的
蚂蚁。杭州城内的上流社会不见了朱小姬,也为之惊诧不已。杭州城守令在
玩笑开够之后,立即下令缉捕数名恶少以及俞家少爷们,并将朱小姬断给郑
翰卿。断辞是这样写的:

朱小姬良妇也,原系俞家姬,愿得好逑而偕老;郑翰卿才士也,倾资
三斛,将携淑女以于归;何期枭狡之不良,几至凤鸾之失偶。相如涤器,临
邛令甚耻之;襄王行云,巫峡梦不虚也。凌霄琰气.幸逢合浦之珠,向日葵
心,堪并章台之柳。鸳鸯谐波面之欢,行堪比翼;鬼城潜水中之影,敢复含
沙;任将一片云帆,携作入闽春色。苏长公原是风流,只借数言为三尺;韩
夫人岂长贫贱,用联双壁以百年。

郑翰卿官司胜诉.朱小姬的怜才解佩,终于得到法律的承认。郑输卿
也不再留恋风花雪月,携同朱小姬到了地处荒僻的闽中定居。此时四方豪杰
并起,元朝摇摇欲坠,但闽中始终未被刀兵之灾所波及。十年后朱小姬陆续
为郑家生下三子,当年西子湖上的友人陈伯孺特地写诗寄给他们:

秋叶何须倩作媒,画堂红拂肯怜才;

荣阳公子遗鞭过,湘浦佳人解佩来。

绣户星稠杯合卺,玉闺春早镜安台;

只缘十斛明珠换,掌上于今有蚌胎。

贾蓬莱恩爱夫妻死相连


福州城外的西郊群山中,有连理枝树,两树的根部相距很远,但枝柯
相连,纠结不解,似乎无穷的恩爱。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断地增长。那树是
从埋在这里的元末的贾蓬莱和她的丈夫上官粹郎的坟上长出来的。

贾蓬莱和上官粹郎青梅竹马。两人的父亲都在朝中为官,也都是饱学
之士,意趣相投。两家的小孩自然也就玩在一起,在无忧无虑中一起读书学
诗,一起长大,也一起增进友谊。

元末多乱政,贾蓬莱的父亲贾虚中忽然之间被无缘无故的罢官,仓促
间带着家眷黯然回到故乡福州。只不过三年多一点时间,贾蓬莱的两个姐姐
先后出嫁,贾蓬莱也长成为婷婷玉立,秀媚可人的大姑娘。

也就在三年后的某天,上官粹郎的父亲上官守愚被朝廷派往福州参知
政事。造化弄人,他赁屋而居,不意又与过去在京的好友贾虚中隔街对门而
居。喜得他连夜造访,热情依旧,畅谈竟夕,真是快慰平生。

喜坏了两位老人,急坏了两位年轻人。上官粹郎与贾蓬莱见面了,一
个是长身玉立、一个是婀娜多姿。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一个是喜上眉梢,
一个是愁上心头,童年的记忆都袭上了心头。那一片友情,如柳絮、如飞丝,
化成一点点的思念、一阵阵的柔情,两人都对视着,审视着对方。贾蓬莱盈
盈为礼,羞红上颊,轻轻地告诉上官粹郎,她已在月前许配给当地的豪门林
家。很静,两人都各怀心事,别有忧愁,暗恨生活的作弄,无声胜有声。

别人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他们却是咫尺天涯。一个待嫁的
闺女是不能随便与别人见面的,更何况对方是一位单身男子。贾蓬莱独立楼
头,遥望远处漠漠平林是愁烟如织,一带寒山伤心愁碧。真正是:“往事只
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地盼望着上官粹郎能够向她有所表示,可借“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
王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怀着无穷的幽怨,寂寞,为排解无法排解的牢落
心情,她开始冒险,在雪白的绫帕上画上桃树一株,题诗一首悄悄地传递到
了上官粹郎的手中:

朱砂颜色瓣重叠,曾是刘郎旧看来;

只好天台云里种,莫教移近俗人栽。

这诗最明白不过了,她坦率地告诉上官粹郎,自己虽然已许配给林家,
但心依旧,依旧系在你上官粹郎的身上,希望上官粹郎想想办法,打开眼前
的困境。可怜上官粹郎懦弱无能,毫无男子汉气慨,左思右想,无计可施,
无可奈何之际,就画一枝梅花,写一首诗传递给贾蓬莱算是作个交代:

蕊玉含春缊素罗,岁寒心事谅无多;

纵令肯作仙郎伴,其奈孤山处士何?

意思是说纵然你笃念旧情,然而对林家又如何交代呢?贾蓬莱看后闷
闷不乐。

事情就有这样怪,上官粹郎越是窝囊,贾蓬莱越是爱他。用现在的话
讲,就是爱他的那份憨厚与纯真吧。上官粹郎也是挚爱着贾蓬莱,傻人有时
也有机伶劲。上元灯节到了,到处火树银花。上官粹郎站在自家楼上赏灯,
忽然瞥见对面贾家母女分乘软轿出门观灯,上官粹郎立即尾随在后,看看是
否能找个机会与她单独会面诉诉衷肠。左转右旋,穿大街,过小巷,始终没
有交谈的可能,就只好引吭高歌:


天遣香街静处逢,银灯影里见惊鸿;
采舆亦似莲山隔,鸾鸟西飞鹤自东;
坐在轿中的贾蓬莱知道是自己的情郎来了,听到他的歌声知道他还是

深深地爱着自己。一股暖流顿时流遍全身,恨不得立即飞到他的身边,然而
母亲近在飓尺,在街上更不便与情郎一诉衷肠,自然而然地就在轿中吟唱起
来:

莫向梅花怨薄情,梅花肯负岁寒盟;
调羹欲问真消息,已许风流宋广平。
真是一波三折,这一次轮到贾蓬莱表达出一种犹豫的心情。她虽然不

忘旧情,然而林家的婚约终不可解,并且看来还是毫无转圜的余地,也许这
是贾蓬莱故意呕上官粹郎的,用激将法促使他大胆地追求。果然上官粹郎马
上中计,焦急万分中写下了《凤分飞曲》交给贾府送东西过来的侍婢,托她
转给贾蓬莱,曲是这样写的:

梧桐凝露鲜飚起,五色琊花新洗;
矫翮翩跹拟并栖,九苞文彩如霞绮。
惊飞忽作舟山别,弄王箫声怨呜咽;
咫尺秦台隔弱流,琐窗绣户空明月。
飔飔扫却议朝阳,可怜相望不相将;
下谪尘寰伴凡鸟,不如交颈两鸳鸯。
贾蓬莱边读边哭,又有些自怨自艾,觉得上官粹郎只知道酸溜溜地用

这样一些诗句来撩逗自己这个闺中弱女,甚至只是自顾自地渲泻自己心中的
悒郁,根本不管别人是如何感受,总是不付诸实际行动。恨归恨,贾蓬莱可
是个敢爱敢干的人,她想到事在人为,倘若鼓起勇气与环境抗争,未尝不可
以改变既成的事实。古往今来为爱情作出牺牲可是比比皆是。由彼此的海誓
山盟而战胜客观的种种束缚,终于共偕白首的更是不胜枚举,粹郎难道就没
有这样的豪情吗?

“豪情”是需要酝酿的,尤其是需要巧妙地激励,于是作“龙剑合曲”。
强烈地道出了终身相从之意。

上官粹郎佩眼蓬莱的才情,更感激她的情意,不再临渊羡鱼,决定退
而结网,有计划地加以捕捞。主意既定,于是仔细加以考虑合计。正准备有
所行动时,福建省内疾疫流行,贾蓬莱的未婚夫竟然染疫疾而死。这是出乎
意料的,也似乎是天公的有意安排,用这一段插曲检验两个人的感情。既然
如此,上官粹郎与贾蓬莱终于共度花烛之夜,当然是喜不自胜,这天是元顺
帝至正十九年二月八日。

树欲静而风不止。贾蓬莱终于得到了自己心爱的人儿,本以为可以享
受幸福的生活了,但却不能。当时天下是群雄并起,道路梗塞。韩林儿扰攘
在陕、甘、晋、鲁一带;徐寿辉肆虐于长江中游,称王称帝;渔人出身的陈
友谅把持赣、皖江河湖泊;张士诚以船夫起兵,称霸淮海和江南;当时在福
建一带的就是方国珍,虽然势力较小,也拥有海船千艘。

方国珍的势力随时都可以为祸福州,终于在元顺帝至正二十年春间,
也就是贾蓬莱和上官粹郎结婚后一年,大股盗匪蜂涌入城,贾蓬莱与上官粹
郎两家老少几十人随同福州城里的大户一起逃到了福州的西郊山中。这是个
月明星稀的夜晚,盗匪悄悄地掩来,所有的人都被围在一起,所有的珍宝细
软统统被夺去,血腥的大屠杀开始,残忍的匪徒毫不手软地一个个抓住砍头。


贾蓬莱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杀了,随着头颅地落地,一股血从颈部猛地标出,
冷月照着惨白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