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求,莫的钵钵就不吃饭了?”李德明一阵火大:“你们都看了副营长的表演,全营兄弟能练吗?不说别的,就说你李猫,全身没有了二两肉,瘦得跟到个干芯一样(干芯――稻草杆)。你能挡开鬼子的刺刀,再一下子把头砍下来?”

顺着李德明的话,大家都看着李自新,猛然间爆发出一阵大笑。

“笑,笑锤子笑,你们还不是一个求样。”被嘲笑的李自新有些受不了,大声喊道。这下子笑声更加猛烈了。

“好了好了,再笑就把李猫笑黄了(笑黄了――彻底没有自信了)。”李德明招呼了一声,待场面安静下来,继续说道:“我们川军个子矮,瘦人占了大部分,所以不能东施效颦,觉得大刀好用就一窝风都去练大刀。”

“营长,你说‘东施效颦’是啥子意思?”蔡成宾奇怪地问道。

“瓜娃子,这个都没听过。是一句成语。”二连长张贵山撇撇嘴。这下董有福不干了。蔡成宾可是他的手下,他立刻反击道:

“张秀才,宾娃子问的是营长,你搭锤子话。你虾子好歹还是个连长,人家宾娃子不过是个排长,有你这么踏雪人的吗(踏雪――侮辱)?老子晓得,这里面就你虾子读过什么狗屁大学,你肚子里墨水多,你要想解释成语就好好说,莫在那里冒酸水(冒――炫耀;酸水――知识,见识)。”

这话把张贵山噎得够呛,涨红着脸,说了两个“你”字就说不下去了。

“哎,董连长,你朗个骂人喃?”二连的排长顾新民站起来替连长问道。

边上的赵丞稷拉了一下顾新民:“坐到起,大人说话,你一个碎娃儿插啥子嘴。张贵山,张秀才,大刀不过就放在你的二连,就嚣张成这个样子。这回总算是医了你一把(医――教训)。要我说,大刀算是最后的手段,关键还是枪法要准。”

“嘿,骚鸡公的话说到我心里去了。”李德明一拍桌子:“我昨晚上酒醒了就在想,我们川军士兵的优势到底在哪里。29军个个牛高马大的,舞起大刀那是得心应手。”

说了半天,依旧没有人解释什么叫“东施效颦”,蔡成宾很是郁闷。




第三十七章 了无牵挂

李德明话刚说完,抬头看见韩顺水还在一旁,猛然间省悟过来,骂道:“锤子,明明是在说副营长的事情,叫你们几个哥老官一扯,都不晓得扯倒那个塌塌去了。既然大家都认可了赵大叔的副营长安排,那文书你就马上向姚团长打报告批准一下。

等一会赵副营长就要由老母亲陪到来这里,你们马上回去组织一下,列队欢迎老人家。叫兄弟们都拿出精神来,枪背好,衣服穿整齐,让这位英雄的母亲看一下我们川军的风采。

韩顺水,你和二娃子一起赶紧倒外面去,看见副营长,你留下负责带路,二娃子你负责回来报信。三个连长留一下,其他的赶紧去准备。”

“是!”众人答应一声,各忙各的去了。

走的时候,张贵山一把拉住蔡成宾:“兄弟,刚刚对不住哈。东施效颦是个成语,说西施是的大美女,尤其是生病时候的模样最动人。她的邻居东施是个丑八怪,看见西施的样子,就完全模仿她,结果适得其反。东施效颦,意思就是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原来是这样。总算是明白了。谢谢连长。”蔡成宾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跑了出去。

在张贵山解释的时候,李德明有些尴尬。他完全没有顾及到来开会的人都是些文盲,一些文绉绉的话顺口就出来了。心里一边告诫自己,一边问道:“我看刚才大家好象都把火力集中到了张贵山身上,是不是因为我把大刀队放在了二连?”

“这倒不是。主要是我们两个连都抽了不少人,又没有补充,心里着急。”董有福看见张贵山主动认错,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找了个借口。

李德明一笑:“刚才骚鸡公的话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都是枪炮打仗,大刀队毕竟是迫不得已才干的活路,要不然还要这些枪炮搞啥子。加上我们四川人本身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练大刀。所以我就在想,要不把大刀队改为营直属队,由赵副营长带队?

同时我也在想,是不是也可以挑选一批枪法出众的兄弟,组成神枪队,专门打鬼子的冷枪?另外还可以组成投弹队,拼刺刀队。”

李德明的话让众人眼前一亮,赵丞稷说道:“我看完全可以。前阵子打平遥,大家都看到了,打个伏击,那么近,上百条枪开火,三十几个鬼子硬是没有全部报销,还死伤了几个兄弟。打得全无章法。组成神枪队我没有意见。”

“说起平遥,我倒是想起来了,那个最后开枪的兄弟叫啥子?好象是你们一连的吧?”李德明对那个最后开的那一枪干掉鬼子的事情还是有印象的。

“是我们一连的,叫郝建成。”赵丞稷一笑:“营长事后你不是还骂人家,说这娃儿死心眼,不晓得往鬼子脑壳上打,让你损失了一匹东洋马么?”

“废话,你也不看看司令他们看见这些马,脸都笑烂了。想到一匹马损失了,我当然不安逸了。嗯,不说那么多,成立神枪队,把这个娃儿给我叫过来。这个神枪队我亲自带领。”李德明笑着说道。

“成立大刀队和神枪队我没有意见,但是投弹队和拼刺刀队我倒觉得没有必要专门成立。”董有福跟着说道:“一打起仗来,这两个技能每个兄弟都必须要会。我觉得应该加强实战训练,尤其是拼刺刀,训练的时候不要怕受伤。我建议我们内部,连与连、排与排、班与班都可以搞比赛,以达到快速提高本事的目的。”

“三连长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嗯,张贵山,你是我们里面学问最高了,你说说你的想法。”李德明也觉得自己想到的成立“投弹队”“拼刺刀队”有些想当然了。

“我没有意见。大刀队由副营长带,神枪队由营长带,我觉得很好,免得其他人老是把矛头对准我一个人。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这下大家都清净了。”张贵山玩笑开完,见另外两个人神色不对,赶紧说道:“开开玩笑,两个哥老官莫怄气。我是在想,两个队一成立,我们三个连的编制就严重不足,会不会对以后的仗有影响?”

二连长的话点在了要害上。李德明他们这个营,全部加起来有320多人,大刀队和神枪队至少要抽走一百人,各连的编制将会严重不足,足以影响到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张连长,你不愧是秀才。这个问题的确是很伤脑筋。”李德明想了一阵,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我看这样,两个队还是成立,平时由我和副营长两个带着训练,但是人员编制还是各归各。”

“可是这样一来,成立两个队的作战初衷就无法实现了。”赵丞稷不完全同意这个意见,张贵山、董有福也点点头,表示认同。

“先成立到,有备无患。”李德明解释道:“你们发现山东和山西的军队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和鬼子一打就逃的军队不在少数。论影响力,这个山东省主席根本没求法和山西的阎锡山相比。既然我们在山西可以收编溃兵,在山东一样可以。不瞒三位,刚才我决心已下,遇见了溃兵,先问还想不想打鬼子,不想的,缴了他们的武器、搜光财物。老子不信我这个营还怕补充不到人马。”

张贵山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营长,你这么一来,恐怕会出乱子。”

“出锤子乱子。”赵丞稷永远都是站在李德明一边,拍着张贵山的肩膀说道:“他韩复榘自己主动当逃兵,我们帮他收拾收拾溃兵他还应该谢我们。再说了,老子们就一个营,又不是多大的队伍,那些当官的都晓得掀不起啥子风浪。”

大家一想也是这个道理,于是这主意就这么定下来了。

外面,二娃子和韩顺水以及得到消息的韩拯国正在等赵怀金的到来。

清晨起来,韩宝山便招呼赵怀金和老太太一起吃早饭。赵怀金看到韩顺水已经去了军营,暗自点点头,这孩子还是挺懂事的。搀扶着一定要下床走动的老太太,他们走出了屋子。

早饭竟然由白面馒头!赵怀金诧异地看着主人家。韩家媳妇笑了笑解释道:“大兄弟就要去打东洋鬼子了,我家老头说了,怎么着这顿饭也要吃好的。乡下人家也没什么好的,这不,把准备过年的白面拿出来了,老太太和大兄弟可不要嫌弃。”

“哎呀,这,这……”赵怀金满是无奈。他是知道的,在农村,白面那是庄户人家极其宝贵的粮食,一般只在重要日子才吃的。就算是象韩宝山这种自己有土地的人家,一年也是难得吃一回白面馒头的。

“没什么关系。老太太,您先坐。”韩宝山把旱烟杆插进腰上,笑着说道:“孩子们都走了,过年肯定是不能赶回来,索性就当我们提前过年吧。”

“坐吧。”老太太心里叹口气,说道。

一边韩宝山的小儿子韩顺风眨巴着眼睛,问道:“娘,为什么哥哥要走,不回来过年了?他要到哪里去?”

“你哥啊,马上就要和这位大叔一起参军打东洋鬼子去了,一时半会是没法回来过年了。”韩家媳妇说完,忍不住伤心,低头抹着眼泪。

“东洋鬼子很坏吗?”韩顺风歪着脑袋不明白。

赵怀金苦涩地笑了笑,回答道:“坏,当然坏。东洋鬼子是我见过的最坏的东西。他们到咱中国来,杀人、烧房子、抢东西,你说是不是最坏的坏人?”

孩子想了想,点点头:“嗯,这么说,比金旺他们家的那条狗黄皮还坏。叔,我告诉你,去年冬天的时候,我哥带着我在街上遇见了黄皮,这个畜生冲我们呲牙咧嘴的,我哥把带的窝头扔给它,它还扑过来,把我的裤子都撕破了。叔,这个东洋鬼子是不是这样?”

小孩子的话让所有人都笑了。把刚才沉闷的气氛改变了很多。

“你们笑啥?”韩顺风嘟起个小嘴,有些不乐意,歪着头看着赵怀金,忽然说道:“叔,要不你也带我去打东洋鬼子吧?”

赵怀金一愣,笑着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13了。”韩顺风站起来大声说道。

“你啊,太小。个子还没有枪高,怎么打东洋鬼子?”赵怀金比划了一下,见孩子有不高兴了,便说道:“打东洋鬼子是我们大人的事,就是要保护象你爹,你娘,还有老奶奶这样的人好好活着;保证你可以安心地捉鱼、掏鸟窝、玩稀泥。嗯,大叔说的,你听懂了吗?”

“好象明白,又好象不明白。”韩顺风对赵怀金的话似懂非懂的。

“行了,小孩子家问那么多干什么。吃饭,吃饭。”韩宝山打了一下儿子,招呼道。

吃过饭,回到自己屋里,赵怀金取出那件蓝灰色的军装穿上,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非常熟悉的感觉。老太太把随身换洗的衣服包裹好,又拿出那把大刀,慢慢地抚摸了一边,取出一块红布系在刀把环上,交到赵怀金手上。

“儿啊,娘现在能做的,就是亲手把你交到部队上去。这把刀你好好拿着,多砍些鬼子的脑袋,为你29军的兄弟们报仇,为咱中国人争光。”老太太说这话的时候,根本看不到她一点的悲伤,有的只是坚强和企盼。

赵怀金双手捧刀,凝视了片刻,忽然抽出大刀,单手高高举起:“娘,您放心,儿必定让此大刀砍尽鬼子的头颅,饱偿鬼子的鲜血。生作中国人,死做中国鬼,但有一丝生息尚存,决不让东洋鬼子好过。”

说完,把刀收好背在悲伤,双膝一曲,跪在老太太面前:“娘,儿此去生死拼杀,也说不得有个什么三长两短。此生不能尽孝道,来世我还当您的儿子。娘,您多保重。”说罢,恭恭敬敬地给老娘磕了三个响头,站起来已经是泪流满面。

“好儿子。”老太太赞了一声,掏出手绢交给赵怀金:“你把眼泪擦了,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流汗流血不流泪,你这是去打鬼子,娘心里高兴。这高兴的事啊,就得笑呵呵的不是?走吧,外面韩家人还等着呢。”

赵怀金勉强露出一丝笑容,搀扶着老太太走出了房门。屋外,韩宝山和他媳妇都听见了娘俩刚才的对话,两个人显然哭过,看见他们出来,也是拼命忍住悲伤,露出微笑。

看着韩家人为老人准备的独轮小车,赵怀金心里一动,说道:“娘,我知道您送儿子的一片苦心。儿子以后不能再服侍您老人家,既然您非要亲手送儿子到部队,就让儿子最后背您一次吧。”

老太太微微一怔,才点了点头。赵怀金赶紧把东西交给韩宝山,蹲下身子,韩家两口子在一边帮忙,把老太太背了起来。

“娘,我们走了。”赵怀金扭头低声说了一句,向韩宝山他们示意了一下,迈步走出了院子。韩宝山苦笑了一下,把东西放在小车上,和媳妇一起跟在了后面。

老太太靠80岁的人了,身子非常轻,可赵怀金的脚步却异常沉重。他知道,每走一步,就意味着和老娘分别的时间快了一点,就意味着和老娘在一起的时间少了一点。

街上的难民、韩家寨的村民已经起来了,看着这一行人,却没有什么表情,或许他们还以为这又是准备离开继续逃荒的。

韩家媳妇忽然觉得自己很伟大,不是麽,全寨子里,就她儿子和韩财主家的儿子参军打鬼子去了,这是了不得的光荣事。她和老太太不是一样在为国尽忠?想到这里,女人把腰杆忽然挺直了,脸上露出骄傲的笑容。

得到消息的李德明已经率领所有的排以上军官列队等候在外面,他们身后,是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士兵。每个人把干净军服穿出来,把手里的枪擦得锃亮,个个腰杆笔直地站在那里,准备欢迎那位伟大的母亲。

站在李德明身边的,还有得到儿子消息赶过来的韩东昌一家人。望见赵怀金他们,李德明转身大喊一声:“全体都有,立正!”操场上响起一声清脆的“啪”。

李德明带着三个连长,跑到赵怀金他们面前,笑着问候道:“大叔,老太太,韩大伯、韩大婶,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一路辛苦了。”

董有福一边笑呵呵地说道:“让我来吧。”一边伸手抢过韩宝山的小车。韩宝山见过董有福,知道他是连长,算是个大官了。现在她竟然要帮自己推车,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哎呀,我就是奉娘的命令来投军,李营长你怎么搞了这么大一个排场?”赵怀金显然也被眼前的阵势吓了一跳,他知道,这种全体列队欢迎的方式,只有在大官来的时候才举行的。如今他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来参军,竟然享受到了这么高的待遇,实在让他感动。

“哪里,哪里,赵大叔能加入我们川军,是我们川军的福气。再说有这位英雄的母亲,深明大义的母亲要来,有韩拯国、韩顺水两位兄弟的父母要来,我们能等闲视之吗?”李德明笑着解释道。

他的话同样让一边的韩东昌、韩宝山两家人觉得很是感动。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军队也不少,可是象眼前这支军队却还是头一回见到。

“大叔,把老太太放下来吧。我们准备了滑杆,请老人家和两位大伯坐在上面,抬着她检阅我们这支打鬼子的队伍。”李德明说完,赵丞稷向后扬了扬手,六个个士兵抬着三副滑杆跑了过来。

从没有见过“滑杆”是什么东西的韩东昌、韩宝山仔细瞧了瞧打开摆在地上的东西,心里有些明白了。实际上就是两根棍子穿过一把椅子,被抬的人坐在椅子上,前后两个人把棍子扛在肩上。

能享受这样的待遇,让两个人觉得把孩子交给川军,是值得的,是可以放心的。韩宝山走到赵怀金身边,说道:“老太太,我们到了,下来吧。部队站好了欢迎我们呢。”

趴在赵怀金背上的老太太对李德明和韩宝山的话没有做出反应,她闭着双眼,满脸笑容,似乎是睡着了。

“娘,我们到了。下来吗?”赵怀金侧头低声问道。往常她一问话,老太太准回答,可此时她却没有听到任何回音。

“娘,娘?”赵怀金心里忽然害怕起来,连喊了两声。可背后依旧没有回答。

赵丞稷脸色异常难看地轻轻碰了一下李德明,李德明顿时醒悟过来,赶紧上前把老太太从赵怀金背上接下来。

“娘,娘,您怎么啦?您说话呀!”赵怀金马上转过身,用胳膊把老太太的头托起,急切的喊道。可老太太依旧闭着双眼,不说话。

现场所有的人都不敢,也不愿意,把手指放到老太太的鼻子下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赵怀金一声又一声的呼喊。

老太太,这位亲身儿子战死在抗日战场上,又亲手把第二个儿子送进抗日队伍的老太太,安静地,满脸笑容地,在儿子宽阔的背上去了,在儿子最后的孝道中,去了。



第三十八章 增援曲阜

深冬的鲁东南寒风彻骨,顶着鹅毛大雪,李德明带领着他的营,行走在通往曲阜的公路上。他们是在过元旦的那一天接到命令出发的。

川军兄弟们并不知道,整个山东的防线如今已是岌岌可危了。

随着韩复榘27日弃守济南,跟着在31日再次下令弃守泰安,山东防线已经形同虚设了。五战区当时正全力阻止南线日军北进,徐州以北全靠韩复榘的第三集团军防守。可韩复榘这么不顾一切的逃跑,徐州的北面已经向日军敞开了道路。

为了拉住韩复榘抗日,李宗仁一日数电,甚至电文里的口气已经近乎于哀求了:“兄治鲁七载,对鲁省锦绣河山、驯良人民,恋恋之情,较弟为深。”“务请兄于运河之线竭力支持,固守汉济。”可是无奈韩复榘铁了心要后退,要保存实力,根本不为所动,一直往西,准备往河南跑。

现在五战区手里只有作为总预备队的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即使是这样,川军还没有全部从二战区赶过来,加上武器原本就差,能不那挡住日军的进攻,许多人的心理都是一点底也没有。而集团军罕见地直接给李德明营发的命令中,内容更是透露着一股急切:

“急,独立团,不惜代价,增援曲阜。”

命令是745团姚超伦团长派人送来的,同时带来了姚团长的口信。由于战事紧张,745团奉命南下赶往离徐州最近的临城驻防,独立团北上以后,应该设法和增援邹县。济宁的757团王文拨团长取得联系,暂时归他指挥。

目前电台少得可怜,为了联系方便,姚团长还同时派了两个报务员过来,让他们务必告诉李德明,开始行动以后,第一步是设法缴获一部电台。

独立团名义上是一个团,实际上只有自己的一个营300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