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他摇摇头:“尽管如此,你也看到了,我们的损失还是这么大。虽然援军来了,但是这个是放弃了抵抗赶过来的援军,明天鬼子的几个恐怕会更加猛烈,告诉兄弟们好好休息,明天还有得挨。”
或许是发现了藤县有援军赶过来的情况,沉寂多时的日军再度开始了对守军的炮击袭扰。尤其是对于白天受到重创的李德明他们的阵地重点“照顾”,到临晨的时候,他们所防守的城墙多处被炸跨,还被埋了十几个人,等刨出来,已经全部牺牲了。
“营长,袋子不够了。”正在扛沙袋的李德明忽然被喊住。得知这个消息,他一下子急了。缺口填了一半不到,却遇见这种要命的时候。看看时间,照此下去,天亮都不一定补得完,还怎么防守?
“还站到这里干啥子?袋子未必然站得出来?还不赶紧到别处去找?”李德明骂了一句,把这个报告坏消息的兵赶走了。
“长官!”正要重新前进,他又被一个人喊住。
李德明刚想骂人,听见不是四川话,扛着沙袋也看不到,只得转过身。看见这是一个30多岁的警察,脸上的表情很拘谨。
“兄弟,什么事?”李德明放下袋子,又补充道:“都是一个战壕里打鬼子的生死兄弟,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拘谨,你年龄比我还大,你这样我也难受。”
很显然这些话打消了警察的顾虑:“长官,其实我们用不着这样堵缺口,白天我跟到小唐去司令部取煤油,看见那里存放了很多的盐包和粮包,都是一百斤大袋子,用它们来堵缺口就很快了。只是,这些都是重要物资,不知道县长他同不同意。”
“太感谢你了。”李德明激动得抓住这个警察的手使劲摇了几下,考虑了一会说道:“没什么大问题,一切以加强防御为前提。这样,老哥你跑一趟司令部,把这里的情况给那里的长官讲一下。请他们马上准备。”
安排了这个警察去报信,李德明又把杨天喊过来交待了几句,然后跑到张团长,他也正为得到堵缺口的袋子不够的消息而发愁,听李德明的意思,马上要通了司令部的电话,让李德明在电话里电话亲自向王代军长汇报此事。
这样的要求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张团长也赶紧组织老百姓过去搬盐包。
等李德明回到驻地等来了第一批运盐包的队伍时,赫然发现王代军长、赵参谋长、周县长等人也在其中,他赶紧带了几个人接过他们肩上的袋子。
长官身先士卒,官兵们干劲十足,临晨三点过的时候,几个缺口都堵上了,还准备了一些以备不测。
干完这些,刘止戎过来通知李德明,这里由增援过来的部队接防,要他带领部队撤下去继续当总预备队。
李德明有些不解,按理说西、北、南三个方面的日军都不多,明日他们的进攻重点肯定还是城东这一块,就是作为预备队,也应该在这里待命啊。
刘止戎苦笑了一下,把他拉到一边:“明娃子,下午你到了这里以后,林参谋长从集总那边打来电话,虽然没有说啥子,但是王代军长还是明白人。”
“啊?”李德明完全没有想到还有这个内幕在里面。
一把捂住正要爆发的李德明的嘴,刘止戎说道:“明娃子,你莫喊。你娃也体谅体谅长辈的心情,不就是换个地方嘛,莫再给他们添乱了。
再说,援军都是放弃阵地过来的,后面跟着大批鬼子,可以说这完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饮鸩止渴,不得已的法子。虽然城里援军多了,但是这也意味着鬼子不再是仅仅城东保持大部队,城西、城北同样是大部队,不把你当总预备行不?”
后面的理由实在让人无发反驳。李德明无可奈何地叫过杨天,把指挥部的命令告诉了他,没想到他长松了口气:“知道援军来了,早就预料到了。我们在这里打了整整一天,其他部队都换了一茬了,你看兄弟们都累成啥子样子了。长官有眼啊。”
李德明心里好过了一点,至少杨天说的话让他少了一些当逃兵的感觉。
“明娃子,你先跟我走,部队叫杨连长集合好,等待换防的部队。”刘止戎远远看见王铭章和张宣武说完话准备离开,对李德明说道。
李德明是低着头走的,他还是有些内疚,再怎么说,在兄弟们浴血奋战的时候离开,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回到指挥部,坐下掏出一支烟还没有点燃,就听见城东方向传来剧烈的爆炸声,而且持续时间还比较长。李德明一下子跳了起来,他马上想到的是日军开始进攻了,跟着就开始担心杨天他们的安危。
听着激烈的炮击,李德明几步走进指挥部院子,但看见屋里面忙碌的长官,犹豫了一下终究没有敢进去。靠在门边望着里面,仿佛他可以通过电话线看清楚前方的战况。
也不知道站了多久,直到有人喊他才回过神来。
“担心了?”面前的王铭章笑了笑说道:“莫的事,鬼子开炮是掩护从北沙河阵地赶过来的日军进攻北关校场,他们以为援军进城立足未稳想吃便宜伙食,已经被击退了。”
“长官,我的部队是不是不撤下来?”李德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发现杨天他们现在也没有影子,就问道。
“他们暂时下不来了。原计划换防的部队走到半路有被调回去参加北关战斗了。”王铭章解释道。
李德明说不清楚听到这个消息是什么滋味,又想他们回来有希望他们留在那里,十分矛盾。一咬牙请求道:“长官,既然我的部队没有下来,西关的援军也已经赶到了,我请求能够把西关的部队调到城东去,我留在那里指挥。”
“不行!”王铭章犹豫了一下,很干脆地拒绝了,接着说道:“我警告你,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那里有不要去,现在还不是用你的时候。”说完转身走进了指挥部。
还不到用你的时候?
李德明听得一头雾水,没有明白过来。
“长官~”他喊了一声,却被闻声走到面前的赵渭滨打断了:“明娃子,你莫要问了,很多事情你不了解。等你长大了就晓得了。听话,这是为你好。”
“参谋长,我不明白。是不是我舅舅打了电话,你们才把我框到这里的(框到==骗到)?”李德明十分委屈,也极度不满,忍不住把这个话问出来了。
赵渭滨的脸色变了变,骂道:“狗日的,那个虾子乱嚼舌头的?林参谋长是打了电话,但是根本没有提你的事情,仅仅询问守城的情况,同时告诉我们,85军军部已经通过临城到达了南沙河阵地官桥一带。五战区李长官正严令他们往这边增援。”
看着李德明一脸不相信的表情,赵渭滨生气地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好生想一下,刚刚北关的战斗说明了什么?说明鬼子今天的攻势不一定向昨天一样还是放在城东,难道要把最能打的部队全部集中到城东你才安心?要是鬼子突袭城西朗格办?”
李德明愣住了。考虑了一会才说道:“是,我服从命令留在这里等任务。”
就在他非常郁闷地待在指挥部的同时,杨天正在鼓动士气。
杨天已经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了。部队都是老兵了,日军的炮击并没有造成什么伤亡,但是换防的部队来不了,他还要继续坚守在这里,说实话他其实心里面也很矛盾。
的李德明说的部队很疲劳那是一点虚假的成也没有,但是守卫部队不足也是现实。他知道他的情绪不能表露出来,不能因此而影响士气。
“兄弟们,对不住啊,我们撤下去休整但当预备队的任务取消了,他妈的,这时不能怪上头,都是狗日的小鬼子不让我们走。”杨天提高了声音:“你们说,该怎么办?”
“打他狗日的。”
“就是,阵亡的兄弟也不愿意我们走。”
“说得对,这个时候走不是当逃兵嘛?”
……
士兵们五花八门的回答让杨天有些羞愧,也让他十分满意。
天亮以后,日军再次大规模炮击,同时数十架飞机对藤县展开了狂轰滥炸。城里面一片火海,大量房屋变成了瓦砾堆。虽然好在官兵都有所准备,这些轰炸对守军造成的伤亡不大,但是对于城防工事破坏严重。包括动员起来的老百姓在内,都是忙着修补阵地,完全抽不出时间去城里面救火救人。
“连长,上面王连长请你上去看看。”一个兵对杨天喊道。
两个多小时的炮击停止后,杨天的耳朵里面还“嗡嗡”响个不停。直到那个兵重复了一遍,他才听清楚。
上去后,王连长指了指城外:“小杨,有十几个鬼子过来了,我眉明白,要说是进攻,人数也太少了,要说是侦查,飞机难道看不见?你看是他们是想干什么?”
杨天端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那些日军利用弹坑小心翼翼地往这边摸过来。
“我也不晓得。不过我觉得侦查的可能性很大。”杨天一边看一边说:“估计飞机看不清楚轰炸的效果才派这些鬼子来的。”
说完放下望远镜提议道:“你看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完全不像是进攻,天也亮了,摸哨那更是天方夜谭(天方夜谭==不可能的事情)。王哥,不如等这些虾子靠近了,叫兄弟们用手榴弹招呼。”
“好主意。”
等到刚刚把着十来个鬼子炸死,杨天马上叫大家往城墙下撤,只留几个观察哨。
“嘿嘿,鬼子的脾气都被我摸准了,这下子要么继续开炮轰炸,我们就在这里躲;要么就发动猛烈进攻,我们再上去打,鬼子玩不出什么新花样。”
杨天对撤下来的王连长解释道。
话音未落,炮击就开始了。几乎是昨天的翻版,日军集中数十们大炮集中轰击这段城墙,不仅把临时修补的工事再度破坏,城墙也有一部分被炸跨了。
“鬼子上来了。”炮击一停止,上面的哨兵就喊了起来。
杨天和王连长按照事前商量好的,马上各自带队分别防守缺口和城墙。刚来到缺口,就看见前面的几辆坦克一边开炮一边开过来,后面跟着几百鬼子。
还没有等他说话,十几个士兵身上挂满手榴弹就冲出了缺口,旋即就被打倒了几个,剩下的跳入壕沟等待机会炸坦克。
“机枪掩护!”杨天大喊道。
第八十一章 晴天霹雳
眼看日军就要进入射程,杨天忽然发现他们停了下来,全部趴在地上。
“糟了,搞快撤下来!”几乎和杨天喊撤退的同时,日军的炮弹已经铺天盖地地砸了过来,等这一阵炮击过后,趴在地上的日军站起来重新发起了进攻。
“连长,上面的兄弟伤亡惨重,王连长牺牲。”一个满脸是血的士兵跑到杨天面前报告情况,语调都带着颤音。
杨天脑门上急出了一圈冷汗,想都不想就吼道:“传我命令,按简直排长。班长。老兵带队指挥,赶紧去。”
此时阵地上已经枪声一片。前面先出去的士兵跳出壕沟,有的扑向面前的坦克,有的就近冲进日军队伍中。被炸掉四辆坦克后,剩余坦克倒退着不再参与进攻,后面的日军也不整理队形,怪叫着扑了上来。
“上刺刀,准备手榴弹!”杨天大吼一声,率先冲了上去,两军在城墙下展开了激烈肉搏,城墙上面的守军则不停地扔手榴弹,而不少被日军刺中受伤的士兵则拉然手榴弹和日军同归于尽。
日军面对守军多次使用同归于尽的这种打法,终于还是胆怯了,被迫后撤了。
这一仗由于中了日军的诡计,整个阵地上能站起来的,不足60人。杨天一边组织修复工事,一边派人向张团长求援。
很快一个严重缺编的连赶了过来,但是等他安排好防守,一直到中午,说来让人诧异,其他地段的战斗时断时续,日军却都没有再往这边进攻。杨天赶到奇怪的同时,也在幻想是不是中央军已经打过来的缘故。
说实话,这辈子他还从来没有如此想念中央军。
杨天在那里想念中央军,李德明却在指挥部里面看着王铭章的怒火。
“我日他中央军汤恩伯的仙人板板!”重重地扣下电话,王铭章来回走了几步,终于大声骂了出来。
听见和中央军有关,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事看着长官。
赵渭滨一把拉住王铭章:“之钟,制怒!这么回事?孙司令电话里头讲的啥子?20军团出什么事了?”
“莫跟我替20军团!”王铭章甩开赵渭滨,骂道:“这个狗日的王八蛋,跑了,丢下我们当逃兵跑了!”
如同一个晴天霹雳,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惊呆了。
喘了几口粗气,王铭章冷静了下来,叹了口气才把情况说出来。
“鬼子昨晚上开炮,实际上就是调动部队绕过藤县奇袭南沙河。孙司令早就告诉他们一到南沙河就赶紧修筑工事,注意日军的偷袭,结果这些龟儿子乱糟糟的毫不在意,以为没有攻下藤县鬼子就不会进攻他们。白白在那里浪费了两天时间。
上午8点左右他们遭到鬼子南北夹击,南沙河阵地很快失守。鬼子跟到溃兵撵到官桥防线,再次展开攻击。几万大军的20军团伤亡不到1000人爬起来就往东北方向跑了。”
在王铭章的述说中,目前藤县守军的形势已经比较明朗了。
“他们跑了以后,鬼子继续往临城前进,孙司令来电话一方面告诉我们这些,一方面说集总正在不止防线,但也开始做出撤退准备。”王铭章说完最后一句,忍不住长叹一声,几天几夜的艰苦防守,到最后竟然全部都是无用功(无用功==毫无意义的行为)。
“那集总有没有说让我们突围?”王志远问道。
王铭章痛苦地摇摇头:“还没有说完,电话就断了,估计是线路被炸断了。”
过了一会赵渭滨说道:“既然官桥已失,临城集总也在准备撤退,而且集总那边本来就没有什么兵力,估计临城失守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临城一旦失守,藤县也失去了战略意义。再守下去完全没有必要了。我看我们要赶紧计划突围了。”
“对,参谋长说的没错,必须抓紧突围。”一边的税梯青也说道。
“可是上头给我们的命令是坚守到18日。”王志远犹豫了一下,说出了这个压在大家心头的命令。
赵渭滨摇摇头:“此一时彼一时,这个命令现在再执行下去毫无意义。藤县没有被占领,鬼子得到临城也莫得多大用处。看看20军团,就晓得鬼子的目的就是赶走他们,完全占领界河到临城一线,作为南下徐州的一个支撑点。日军一旦占领临城,必然集中力量解决藤县,我们现在的防守兵力根本守不住。之钟,该下决心了。”
王铭章把笔往桌子上一丢:“走,我们到东关看看情况再说。报务员继续联系集总,请求突围。”
往城东走的路上,李德明再次请求回部队指挥战斗,同时考虑到城西的援军已经到达,杨天那里损失惨重急需补充,所以也请求把城西的部队调到城东和在一起。这一次王铭章稍稍犹豫了一下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回到部队的李德明见阵地居然没有发生战斗,很是奇怪。杨天说道:“营长,你不晓得,在我们的阵地前鬼子损失惨重,伤亡少说也在600以上,坦克根式报销了十多辆。估计是暂时避开我们这一段阵地吧。”
说到这里指了指另外一边:“那边打得很凶,好几次都很危险,全是靠付出重大伤亡才守住的。营长,我现在算是明白你说的,武器装备不足就只能靠人命去填的意思了。”
“你这个瓜瓜,现在才晓得。”李德明难得开了一次玩笑。
走了两步回头告诉杨天,董有福的三连即将过来,把杨天高兴得都不知说什么好了,除了一连串的“好”子,再也没有其他,李德明看着他的样子,哈哈大笑。他们的情绪传染给了周围的战士,极大的缓解了紧张的气氛。
李德明四处看了看,说道:“我们这里的缺口最大,也最多,我估计最终鬼子还是会把突破点放在这里。叫兄弟们小心。”
说完这些他和杨天视察了一下工事,又和战士们聊了一会。现在他手底下120多人,有4个单位的编制,不抓紧时间熟悉一下,倒是指挥就麻烦了。
在这个过程中,看见自己营的兄弟们很热心地在给新来的战士介绍经验,他很高兴,夸奖了杨天一番。
做完这一切,刚把烟点起,还没说两句话,就听见有人在喊“董连长他们过来。”两个人马上前去迎接。
“营长!”
“董哥!”
三个人几乎同时喊道。才分开两天不到,就好像隔了很久,都很是兴奋。
打完招呼,三连的战士随着董有福的口令整齐地立正敬礼。
李德明看见三连基本上没有损失,阵容士气都保持得不错,心里实在是高兴,回礼后说道:“好了,终于又和大家在一起了,不过鬼子随时都会进攻,先把队伍安排好才是正经事。龙门阵等哈慢慢再摆。”
把部队重新安排了一下后,三个人才相互聊了起来。
听到马见贤、郝建成牺牲,董有福也很难过,叹息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也不要太伤心。俗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营长你还记不记得,在平遥的时候,你说过‘青山为证,我们保家卫国的意志决不会动摇。’,我向能牺牲在这样的战场上,不仅是他们的愿望,也应该是我们所有军人的愿望。”
杨天也感慨道:“就是,常听说书的讲,军人最好的归属是在战场上,我看不对,内战也算是战场,死在那里才亏死了。现在想起来才晓得那些兄弟实在死得不值。”
李德明心里很是激动:“你们两个水平见长啊,这么漂亮的话都讲得出来了。”
“还不是营长教导有方。”杨天笑嘻嘻地答道。
董有福指着杨天也笑着说:“耶,杨娃子马屁拍得震天响索,我看这个功夫也是见长啊。三国里面老是听到一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以前不信,哪有才过三天就变得那么厉害的嘛,看看杨娃子,现在我信了。”
三个人开着玩笑,战斗的压力,阵亡兄弟的伤痛逐渐消散了。
李德明感慨道:“说老实话,我出川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小的见习排长,才过了几个月,现在居然是营长了。说能力没有,说魄力没有,还是靠着你们这些兄弟我才支撑到这个时候。绝对不惑你们(不惑==不欺骗),刚到这里就被分成三部分,我待在指挥部里面,心里头一直打晃晃,总感觉玄吊吊地莫得捞捞(打晃晃、玄吊吊地莫得捞捞==空荡荡的,没有主见,没有自信,看不到希望)。现在能和你们在一起,总算是踏实了。”
李德明的话让两个人很是感动,董有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