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山为证 作着:带刀-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算是踏实了。”

李德明的话让两个人很是感动,董有福说道:“营长,你也莫这个样子。我也说实话,跟着你的这几个月,才是我董有福过得最最快活的时间。”

“就是,”杨天接口道:“老子以后要是有了娃儿,一定给他讲他老子我,当年是如何杀鬼子的,想起来都流口水。”

“龟儿子,是想媳妇流口水吧?”李德明哈哈大笑。

“不是,绝对不是。正南齐北地说的是心里话(正南齐北==正儿八经)。”杨天很认真地纠正了两个人的偏见,但是引来了跟大的笑声。

这时董有福抬手指了指李德明的身后:“营长,那不是赵参谋长吗?耶,雄势喃,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红边边。”

李德明转身一看,是王铭章等人过来了。这一群人里面有不少中将、少将,胸牌周围的边框都是一圈红色,所谓“见红就立正”也就是说不管人不认识,带这种胸牌的都是将官,立正敬礼绝对不会错。

“董哥,你就是个蓝边边的命,多看几眼,机会难得。”杨天开着董有福的玩笑,意思是他永远也只是一个尉官,没有什么前途了。

李德明怕董有福和杨天不知轻重,赶紧打断董有福要反驳的话,提醒了一句:“好生点(好生点==认真点),领头的是王代军长。”听说是王铭章亲自来了,吓了董有福和杨天一跳,赶紧跟着李德明整理了一下军容迎了上去。

几个长官回礼后,王铭章没等李德明介绍,就指着董有福说:“这位就是你一直挂念着的三连连长?”

李德明有些惊讶:“是,长官目光如炬,正是三连长董有福,内江人。”

“哈哈~”赵渭滨笑着说道:“之钟,你看看,‘目光如炬’,明娃子不动声色就拍了你一记马屁,厉害吧?”

赵渭滨的玩笑让大家都笑起来了。

一路过来,难得有这么一瞬间的轻松。王铭章指了指董有福和杨天:“明娃子,以后小心点。马屁被揭穿了就不好耍了。能和你在一起的,必然是部队主官,两个人身上干净的那个必然是驻守西城的董有福连长嘛。”

董有福从来没有被将官,尤其是这么多将官注视过,也从来没有和将官在如此近距离地说过话,显得手足无措,更是让大家笑了。

“长官请。”李德明错开一步替董有福解了围。说完带着长官们视察部队,检查工事。战士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布置得当的防御措施以及针对不同情况的不同抵抗方式,都赢得了长官们的称赞。

不过长官的表扬不是没有代价的,先前增援杨天的那个连被当场拍板抽走,当作张宣武团长的预备队了,李德明对此也没有什么想法,毕竟城里的防守力量本来就很弱。

视察完部队,王铭章对大家说道:“你们或许听到鬼子在说什么临城被占领,集团军总部被打散,还说抓住了孙总司令。兄弟们,那都是惑人昏人的(惑人昏人)话。我来之前,还专门和孙总司令通过电话,我在这里可以负责人地明确地告诉大家,临城没有失守,集总也很安全,孙总司令更没有被俘!”

难道在他到东城的路上,日军喊过话了?对于王铭章忽然在这个时候说起这个事情,李德明有些惊讶杨天怎么没有对他讲。

“长官,我们才不相信鬼子的话哦。他们的话靠得住,老母猪都会上树了。”一个兵大喊说道。

他的发言引起了一阵哄笑。

“说得好!”王铭章表扬了一句:“大家有这样的士气,完全可以证明我们川军是一支绝不屈服的部队。我们要多想办法,坚决完成守住藤县的光荣任务。”

“请长官放心,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李德明不失时机地代表大家保证道。

离开的时候,王铭章对李德明说道:“明娃子,部队士气很高,我和赵参谋长都很满意。我也不说啥子了,总之一句话多保重,我可是向林参谋长打了保票的。”

“谢谢长官。”李德明敬礼回答。他没有再说什么,对于这位吃过的盐比自己吃过的米都多的前辈,任何大道理都是苍白的。

送走他们,杨天拍了拍董有福的肩膀:“莫看了,都走远了。早就说过你就是个蓝边边的命,都奔四十的人了,再努力也莫法把颜色换成红色。”

“未必然你还是红边的命索?”董有福反驳道。

“那说不清楚,我才27岁,跟到营长混,以后很难说哦。”杨天得意地笑着。

还没笑完就被董有福照脑袋上打了几下:“狗日的耍长了(耍长了==太放肆了),给点颜色就想开染坊,毛都没长成站就敢蹬鼻子上脸对哥哥说这些话(没长成站==还没有长齐),不敲打敲打,还不晓得自己姓啥子了。”

“董哥,不行打人了哦,给点面子。”杨天一边躲一边求饶。

说到升将官,李德明想起还在山西的时候在总部听到的一个消息,边笑着制止了董有福说道:“董哥以后要想混个红边边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几个月前就有过先例的,一天之内由中校升为少将,还得了陆千大洋的赏钱。你们算算,一天两级,董哥现在是上尉,两天就够了,还可以得一万两千大洋。”

“什么?还真有这样的好事?”杨天惊讶地问道,董有福也很热心地看着李德明。

“是,还就是我们川军的事情。”李德明故意卖了个关子没有马上说出来。

杨天和董有福对看了一眼,摇摇头:“营长,你惑别个哦(你惑别个哦==你去骗别人吧,我不相信),哪有这样的好事情?真要有还不闹翻天了?再说几个月前,那时我们还在走路,没有听到说哪个升将官还得了陆千大洋啊。”

“就是,营长,陆千大洋是个啥子概念你晓不晓得哦?”董有福也是满脸的不相信。

李德明一笑:“绝对不昏你们(不昏==不骗)。你们不晓得,去年在上海淞沪战场上,川军杨森第20军134师402旅804团团长向文彬,因为在上海夺回桥亭宅顿悟寺一线阵地,并死守了一天多时间,直到增援部队换防,全团官兵退下来的时候,1100多人活到的人只有120来个了。上阵地的那一天他还是中校,16号在阵地上被提升为上校,撤下来以后随即蒋委员长在电话上亲口嘉奖,向团长由上校再升为少将,还奖励了陆千大洋。”

杨天和董有福听了却沉默不语。好半天董有福才说道:“算了,真有这样的好事落在我头上,我也不想要。”

他的话里面有着浓浓伤感。




第八十二章 经过的人

看着远去的长官,杨天巧妙地转移了话题,问道:“营长,我一开始还以为你不会再来了。你在指挥部,听到中央军的消息莫得?狗日的再不来,我们就不好过了。”

“说起这个事,我问你,鬼子是不是对你们喊过话了?”李德明反问道。

杨天挠了挠头,奇诡地问道:“这个有啥子说的?摆明了鬼子造谣嘛。打不过我们就用心理战,哪有朗格便宜的事情。”

听了他的解释,李德明也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作了,想了想还是问道:“兄弟们听了有啥子反应?”

“还能有啥子反应?”杨天一下子笑了:“我还说,兄弟就骂开了。营长你还不晓得那帮兄弟?就是真有这种事,那也是对我们的士气的一种提高。”

说到这里,他忽然收起笑声,四周看了看,凑近李德明小声问道:“营长,看你的样子,鬼子说的不是真的吧?”

李德明没有理会杨天的玩笑,在和王铭章告别的时候,他心里就在考虑要不要把中央军的事情告诉他们。最后还是决定说出来,毕竟王铭章已经对是否继续坚守藤县产生了犹豫,说不定很快突围的命令就会下达,早点做准备毕竟是好事。

“你跟我来。”对杨天说了一句,

三个人往外走了几步,来到一个稍稍僻静的地方。对董有福李德明很放心,知道他是个稳重的人,但是对杨天他还是先警告了他听了后要冷静。他的样子显然中央军的消息是个坏消息,两个人的脸色都吓变了。

李德明没想到还没有说两个人就吓成这个样子,心里倒是有点后悔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决定了。但是却又反悔不得。理了理思路,才开口把中央军的事情以及指挥部几个长官的态度给他讲了一遍。

李德明说完就准备好伸手堵杨天的嘴,害怕他口无遮拦大声骂人影响士气。

出乎李德明的意料,杨天听了以后反而笑了:“算球了,中央军的德行谁不晓得。前几天在临城看着他们骄横的样子就估按得出来了(估按==猜测)。看到雄势,到底是银样蜡枪头,莫得点点脾气。”

李德明没有理会杨天的牢骚,对董有福说道:“董哥,本来城西是我们的退路,但是我还是把你们掉过来了。这里是鬼子的重点进攻地段,希望你不要怪我。”

董有福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有些生气:“营长,你这个话就不对了。都是兄弟,你们有困难怎么就能忘了我们?在城西的两天,虽说是防守需要,但是听到你们这里炮火连天,枪声整天不断,你以为我心里好过啊?就算我这条命扔在这里,我也宁愿在这里和你们一起打鬼子,也不愿意在那边替你们担惊受怕。”

“好兄弟。”杨天赞了一声谁李德明说道:“营长,不是我说你,你刚才的话有些伤感情哦。董哥是啥子人你还不晓得?换了我,我也是一样的想法。”

李德明看着两个人真诚的笑脸,心里十分后悔说出这样的话来。

“董哥,对不起~”

“算了,我也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以后还是记到起莫说这些话了,太伤人了。”董有福大度地摆摆手。

看着李德明脸色发红,董有福又说道:“中央军当逃兵就当逃兵吧,我们出川抗战以来,被中央军卖了又不是一次两次了,在太原就被卖过一次了。”

“营长,你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就没有骂人?你莫说你生气,这个不符合你的脾气。”杨天终于想起李德明说这个消息的时候异常平静,奇怪地问道。

李德明摇摇头:“你都没生气,我还生啥子气?”

“你真没生气?没惑我们(惑==骗)?”没有搭理这个玩笑话,董有福问道。他其实也不相信李德明有这样的制止力。

“都是好兄弟,我有必要在这件事上惑你们?自己又不会多长二两肉(多长二两肉==有便宜可占)。”李德明苦笑了一下。

此时他望向阵地上他的兵,心里有一些落寞,但同时也有一股豪情在慢慢聚集。

“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就激动过几秒钟就平静了,我没想过要生气,却想起了很多事和很多人。”李德明慢慢说道,他的话像倾述又像是总结。

“不怕你们不相信,一听说中央军逃跑了,我倒是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出川的时候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和那种从来没有见过的热情。你们当兵比我早,也从来没有遇到过民众这么热情地对待我们吧?”

两人一起点点头,董有福很是自嘲地说道:“以前?还热情?看到我们就像是见到了鬼,躲都躲不应(躲都躲不应==躲都来不及躲)。出发的那个时候,我才真正觉得自己是个人,是个受人尊敬的人,才真正地觉得当兵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是啊,我就是想起来这些场景。”李德明说道:“我想起我们不等换装备,不等下拨防寒服装,一整军完成就迫不及待地出发了。我们走了几千里路,去打仗去流血,不是为了去争面子,也不是为了去争地盘,更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为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国土沦丧,人民受难,做这一切是我们的责任,身为军人的责任。未必然他中央军当兔子(兔子==既有形容厢兔子一样胆小逃跑,也有骂人的意思在里面),我们也要当兔子?我们在这里打仗抵抗鬼子的侵略,上对得起天地良心,下对得起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父老。”

说到这里他伸出两根手指:“我想到的第二件事,就是在山西,在太原带领敢死队的时候遇到八路军129师师长刘长官,还有在洪洞接受八路军总指挥朱长官等人的事情。

八路军以前是红军,听舅舅讲过他当年和红军交过手的场景。我就在想,国共那么大的仇恨,十年深海血仇啊,都能够放下恩怨一直抗日对外。在看看他们的装备,也不比我们好在哪里。可是同样的,我们在前方打仗,他们也在打击鬼子,双方配合非常密切。

尤其是我觉得他们能够发动民众一起抗日,调动一切力量参加抗日是非常对头的(对头==正确)。就像我们出川以来,在任何地方都离不开民众的帮助。在太原那件我不晓得姓名的老百姓脱下来营塞到我手里的棉衣,现在我还穿在身上。

我们的牺牲流血,就是为了他们不再遭受鬼子的侵略,不当亡国奴。说到底我们来抗战,不是为了任何一个政党任何一个个人抗战的,是为了国家抗战的。

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有岳飞这样的民族英雄,也有秦桧这样的汉奸卖国贼。中央军跑就跑了,他们当逃兵是他们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

董有福和杨天没有插话,静静地听着李德明的述说。见他停下来,杨天马上摸出香烟给他点上。

李德明吐出一口烟,继续说道:“想起了这两件事,就想起了几个人。”

他竖起食指:“第一个是孙和孙老班长。当初到部队的时候,舅舅就专门给我讲,尤其是要和老班长搞好关系,要多向他学习。我当时奇怪地问舅舅为啥子,你们猜舅舅朗格说的?”他的嘴角微微上翘,笑了一下说道:“他说老班长是个标准的老兵油子,不管是打内战还是打红军,部队死光了他也不会死,逃命的本领连他都非常佩服。”

他转述林修然对孙和的评价让曾经跟过孙和的杨天也忍俊不住,笑了起来:“是,我老孙头逃命本事第一,抢东西却奋勇争先。说出来臊皮得很(臊皮得很==很是不好意思),我还跟到他抢过几回。”

“啊?想不到杨娃子也跟过老班长。不错,我耳朵听他对这两个本事都快要听出茧子了。”回忆孙和让李德明很愉快,不过对于杨天也曾经在孙和手下他很是惊讶。

杨天很得意:“那是哦。踏实我的第一个班长。抗战前半年我被调到二营当排长,打完太原就当了副连长,结果没当好久,洪洞缩编,我又成了排长。”

李德明接口道:“然后骚鸡公牺牲你就成了连长。”

“嗯,还是营长关心我,越过副职,直接当了正职。”杨天对李德明很是感激。

“不说这些了。虽然我很反感老班长的这些行为,认为他就是个兵痞,不是革命军人,可是后来,我还当真很尊重他,原因却是因为他虽然经常说这些,但是从来不带我干坏事。”

董有福笑着说:“说起来我也是听过这个人的,他在我们独立团可是大大有名。我记得成立独立团的时候,要不是当时的林团长要了他,他恐怕就被遣散了。除了能当兵他还能干啥子?所以他对林参谋长可是感恩戴德的。我估按到(估按到==估计)恐怕也是因为他晓得你是林参谋长的外甥,他才不敢吧,要不然林参谋长还不把他的皮扒了?你看看杨娃子,早就是油嘴滑舌,还敢去抢老百姓。”

“就算是这样,这也是他的一种保命本事哦。”李德明替孙和辩解道。

杨天听到这里叹息了一声:“可惜老孙头已经不在了。”

李德明问道:“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牺牲的吗?他是在太原我军的第一次战斗中和鬼子拼刺刀,拼不过也不跑,直接拉了手榴弹和鬼子同归于尽的。你们说以他的性格,可能去拼刺刀吗?可能使出同归于尽的招数吗?”

两个人此时才第一次听说孙和阵亡的原因。对于阵亡,他们没有什么惊讶的,但是对于这样壮烈的阵亡,还是非常意外。

“我想起的第二个人,你们都认识,”李德明竖起第二个手指:“叫柴万红,晋军一个营长,当逃兵的路上遇到的,加入我们以后,狠心处死了五十多个跟他一起当逃兵却不愿意加入我们的同伙。狠角子吧(狠角子==心狠手辣)?一旦觉悟,杀鬼子比那个都厉害。

故土难离,但或许也是因为他觉得八路军的战法很适合他打鬼子的想法,所以在我军离开山西的时候他投奔了八路军。”

第三个手指竖起来的时候,李德明眼圈有些红,没有马上说出来,但是董有福和杨天两个人都猜到了是赵怀金。谁都知道他对赵副营长的感情深得很。

稳定了一下情绪,李德明果然说的是赵怀金:“赵大叔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长城抗战他立下赫赫战功,却因为不满政府和鬼子签订的卖国条约而愤然辞职隐归。按照他的本事,七年前就是连长,要是一直在部队,恐怕早就是团长了。

可是一旦听说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来打鬼子,他的心就活了,赵奶奶安心离去未必然不是看出儿子的想法,了断了他的后顾之忧。说他们是一门忠烈一点都不为过。”

提起赵怀金母亲,两个人的眼眶也红了。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在亲自送儿子上战场的时候去世的,老人家走得十分的安详和平静,那场面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唏嘘不已。

“第四个人就是马见贤。”对于这个人,他只有深深的惋惜:“你们知道他是我们救的一个俘虏,当时一救下来他就要给我跪倒磕头。但是你们恐怕不知道他为什么每次打仗都好像不要命的样子。我曾经私下问过他,他说军人当俘虏很正常,但是当鬼子的俘虏就绝对不能饶恕。他一时意志薄弱跟着长官当了鬼子的俘虏,他一直都深以为耻,一直不愿意原谅自己,此次用命在战场上赎罪。”

“最后一个人你们绝对想不到。”李德明擦了擦快落出来的眼泪,勉强笑了笑说道:“是周宝贵,就是被我们俘虏,后来教育反正的那股济宁伪军的队长。”

说起周宝贵,李德明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回忆他的样子:“我之所以想到他,是因为他和他的那些伪军,虽然反正了,但是随后的几次战斗并不是很积极。但是就在昨天下午,这个周宝贵带着他的兄弟,身背煤油桶,和前面壕沟里面正在土工作业的鬼子同归于尽了。很壮烈,很英勇。”

对于第四个人是周宝贵,两个听众显然很意外。不过听李德明说完,杨天跟着说道:“是,当时营长叫我组织人,准备好以后本来是带队的,就是这个周宝贵把我的煤油桶抢走背在自己身上的。可以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杨天这么一说,李德明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