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尽忠职守,遵守法律,廉洁奉公,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服务。”
根据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全体议员宣誓后,随即举行主席选举。由田北俊议员主持,郑家富、李国宝两位议员监票。结果,范徐丽泰赢得34位议员支持,当选为第三届立法会主席,这是她在担任两届立法会主席之后再度担任这一职务。而另一位主席候选人何俊仁,得到25张票。另有一张选票是废票。
选举结果宣布后,范徐丽泰表示,未来4年,今届立法会要面对很多敏感、难以处理及复杂的事,例如2007年行政长官及2008年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她承诺,会一如既往地以无畏、无偏及无私的精神主持会议及执行议事规则。她并希望立法会议员运用智慧,群策群力,加强市民对立法机关的认同感。
按照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行使的职权包括:主持会议;决定议程,政府提出的议案须优先列入议程;决定开会时间;在休会期间可召开特别会议;应行政长官的要求召开紧急会议;立法会议事规则所规定的其他职权。
香港第三届立法会的任期为期4年,其60位议员于2004年9月12日选举产生,其中30位议员经分区直接选举产生,另外30位议员经功能团体选举产生。根据香港基本法规定,立法会的职权包括制定法律;审核及通过财政预算、税收和公共开支;以及监察政府的工作。
香港舆论:保持和谐维护稳定繁荣是社会主流民意
2004年10月13出版的香港报章分析,60个议席中,爱国爱港、理性务实、愿意与中央保持良好沟通的议员占大多数,这清晰地反映出保持和谐、维护稳定繁荣是香港社会的主流民意。香港舆论期望新一届立法会与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努力抓住机遇,振兴经济,改善民生,并且按基本法规定循序渐进地稳步发展香港的民主。
社评说,新一届立法会组成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不管什么人,只要进入香港特区的立法会,都必须忠于基本法,认真履行基本法赋予的职责,全面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本着对广大市民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维护繁荣稳定、振兴经济、改善民生方面多做有益的工作。
《大公报》的社评说,新一届立法会议员面对的并不单是投票率和部分支持者,而是面对全港700万市民的福祉和作为特区立法机关成员的职能和责任。当前,香港社会正处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关头,特区和中央的良好关系,“自由行”进一步放宽,CEPA更进一步扩展,都给香港提供了更大的商机和机遇;作为立法会议员,只能促进这一大好形势而不能“拖后腿”;在香港社会内部,首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消灭财政赤字,还有医疗、教育、住屋、交通等方面也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新一届立法会议员必须根据基本法规定的十项工作职能,以议员就任誓词为准则,配合行政主导,履行自己的职责,服务市民和社会。
《香港商报》的社评说,希望当选议员明白肩上职责,尽忠职守,立足香港长远根本利益,为香港繁荣稳定做出贡献,不负选民所托。
香港选管会报告:第三届立法会选举公开公平公正
根据香港特区的《选举管理委员会条例》,选管会须在立法会选举结束后的3个月内向行政长官提交报告。
2004年11月10日,香港选举管理委员会发表2004年立法会选举中期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届立法会选举公开、公平和公正,选举是健全的,没有受到不利的影响。
选管会主席胡国兴表示,选管会欢迎特区政府成立独立专家委员会,检讨选举的管理、策划和举行,选管会将配合独立专家委员会的工作。
胡国兴说,选管会撰写中期报告时力求实事求是,目的是探求真相,并吸取教训,使将来的选举更完善。
对于报告反映的一些与选举事务安排有关的行政或策划上的错误,胡国兴表示,愿意承担错失,并决心完善日后的选举安排和运作。
胡国兴说,选管会仍在调查余下的投诉个案及事项,包括电脑报数系统的失误问题等,并将在12月向董建华提交的最后报告中一并处理。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事务局局长林瑞麟在立法会表示,选管会的中期报告确认了整个选举过程是在公开、公平、公正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中期报告中所列举的各项问题,行政长官董建华已于10日下午宣布,将会成立一个独立专家委员会,就选举的管理、策划和执行进行检讨。
独立专家委员会的工作一方面将涉及评估今次选举安排的管理责任问题,另一方面将就今后如何改善选举安排做出建议。委员会将于选管会提交最后报告后展开工作,并在大约3个月内向行政长官提交报告。
林瑞麟表示,我们会汲取今次选举的经验教训,仔细研究有关建议,改进日后的选举安排,以确保香港的公共选举可以继续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举行。
相关链接
范徐丽泰简介
范徐丽泰,196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理学院,获理学士学位。1971年获香港大学人事管理文凭。1973年获香港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
1973年7月—1995年12月,范徐丽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委员、社会及保安小组组长。
1995年12月—1997年7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1996年11月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6年12月—1998年4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议员。
1997年1月—1998年4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主席。
1998年5月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议员。1998年7月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一届立法会主席。
2000年9月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二届立法会议员。2000年10月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二届立法会主席。
范徐丽泰是第九届和第十届香港特区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范徐丽泰获香港特区政府金紫荆星章。
2004年9月12日香港特区举行的立法会选举中,参加地区直选的范徐丽泰以高票当选为第三届立法会议员。
在2004年10月6日举行的第三届立法会首次会议上,议员们通过投票选举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以34票再度当选立法会主席。
200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5年3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批准董建华先生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温家宝总理签署了国务院第433号令,即日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33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辞去行政长官职务,于2005年3月12日离职。”
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关于请求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的报告,并听取了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廖晖就有关情况所作的汇报。
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董建华先生在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期间,为“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在香港成功地付诸实践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董建华先生领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全面贯彻香港基本法,依法施政,团结香港广大同胞,努力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等因素带来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妥善处理了一系列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维护了香港稳定繁荣的大局。董建华先生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以来,面对各种困难和压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中央政府对董建华先生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董建华先生经慎重考虑,提出辞去行政长官职务,并于3月10日向国务院呈送了辞职报告,体现了他对香港、对国家高度负责的态度。
温家宝说,依据基本法的规定,昨天的国务院全体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和审议,批准董建华先生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职务。行政长官缺位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依照基本法第四十五条和附件一的规定,在6个月内选举产生新的行政长官人选,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温家宝强调,中央政府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按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促进香港的稳定繁荣和发展。
董建华表示:在新岗位为国效力
2005年3月12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董建华先生,在国务院批准其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的请求后说:“我很荣幸成为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我会努力在新的岗位上为国家效力。与此同时,我要感谢中央政府体察我的实际情况,批准了我的辞职。”“我借这个机会,衷心感谢中央政府在我任期内对我、对香港的支持。我也再次感谢香港市民以及特区政府同事的支持。”
董建华表示,希望香港市民全力支持代理行政长官曾荫权和特区政府,并深信曾荫权有能力带领香港继续前进。
相关链接
2005年3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向中央政府请辞。以下是董建华在政府总部向新闻界公布向中央请辞的谈话全文∶
各位市民、各位朋友:
一个小时以前,我已经正式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请求辞去行政长官职务的报告。
八年前,我接受中央政府任命,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与香港市民一起,开始走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八载风雨路崎岖
一路过来,我们成功地落实了“一国两制”,香港人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当家做主,我们切实维护着香港是一个自由、多元、法治的社会;人权得到充分保障,民主按照宪制的规定,按部就班稳步发展。
一路过来,我们与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国家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香港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国家发展蒸蒸日上,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政治稳定,市民对国家民族的认同不断增加。
一路过来,我们历尽艰辛。面对泡沫经济爆破,经济转型和“非典”带来的冲击,八载风雨路崎岖得很,市民的痛苦、忧虑和对政府的期望,我从未敢有一刻忘怀;为纾解市民的痛楚,我鞠躬尽瘁,从未敢有一日懈怠。香港市民以空前的勇气和智慧,迎接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市民在艰难中表现出来的斗志、忍耐和对我的谅解,我心存感激,永志不忘。
去年健康不如前
经过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以及中央政府、内地各省市的大力支持,现在香港的经济出现了良好的复苏势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政治和社会状况也逐渐稳定下来。我清楚地知道,香港目前的成果还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巩固和发展。由于长时期的操劳,在去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已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健康状况大不如前。以香港利益为重,我考虑过向中央提出辞去行政长官职务。这是出于对香港、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我这些想法,曾经向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过。
现在,全国政协已经提名我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建议人选,这是中央政府对我的信任,我表示衷心感谢。我经过慎重地考虑之后,今日向中央政府提交了辞职报告,并恳请中央政府体察我的实际情况和对大局的考虑,批准我的辞呈。
文件来自。。 免费txt小说下载网站
慎重考虑提请辞
各位市民,香港现在各个方面的情况都不错。此刻,我对香港的前景,比我就任之时更加充满希望。首先,香港新时代的巨轮,在经过将近八年的艰难险阻之后,继续向着宏伟目标乘风进发,“一国两制”展示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其次,在“一国两制”的安排之下,香港始终有其他地方不可取代的优势,这些优势正日益显现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香港有非常可亲、可敬的市民,以勤奋、敬业、灵活、进取,必定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有幸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这个特殊的位置上,报效国家,服务香港市民,这是我一生的光荣。为此,我衷心感谢市民给我机会,感谢中央政府对我信任,感谢所有与我工作过的同事给我的支持鼓励,以及感谢家人由始至终给我的关怀。
2005年3月12日下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收到了国务院有关批准董建华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职务的命令。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即时代理行政长官职务。
曾荫权先生随后发表了讲话。他称赞董建华先生在保持香港平稳过渡,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和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促进香港经济转型方面做出的贡献。曾荫权表示,他已请所有的行政会议成员和主要官员留任。特区政府将继续保持顺畅和稳定的运作,维持良好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并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曾荫权介绍了选举新的行政长官人选的有关安排。他说,新的行政长官人选的选举将依法于7月10日举行。依照基本法,新产生的行政长官的任期将是第二任行政长官余下的任期。到2007年,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将按照届时的办法选举产生。
曾荫权先生呼吁香港各界人士团结一致,珍惜现在的经济复苏,共同维护香港的稳定发展。
相关链接
曾荫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行政会议成员。1944年10月生于香港。1964年香港华仁书院预科毕业。1981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学位。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1971年成为政务主任。先后出任多个重要职位,涉及的范畴包括财政、贸易,以及与香港前途有关的事宜。1985年获委任副常务司;1991年出任贸易署署长(及总贸易谈判代表)。1993年5月晋升为库务司,负责香港政府的整体资源分配和税收制度等政策。1995年9月获委任为财政司司长,成为首位出任此要职的华人。1997年7月1日,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位财政司司长。2001年5月任政务司司长。2002年6月任香港特区第二届政府政务司司长。获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2002年因“多年来竭诚服务香港,成绩超卓”而荣获大紫荆勋章。
赵无极油画在香港创1800万拍卖纪录
2005年5月30日在香港举行的佳士得拍卖会上,著名法籍华裔画家赵无极一幅长达10米的巨型画作《Juin…Octobre85》,以高逾1800万港元成交,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同时也打破了赵无极作品最高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
赵无极的这幅《Juin…Octobre85》是赵无极最大的一幅三连画作,这是应著名建筑师贝聿铭之邀,为公共空间而创作的。曾在亚洲的公共空间展示过,被称为画家在20世纪80年代的巅峰之作。这幅画以俯视角度表现山水,远观可见其壮阔的气势,近看可见其笔触细腻,融合了西方抽象画与中国水墨画风格,突破一般风景画的表现手法,画中亦表现出阴阳与轻重的对比。这次由一间亚洲私人机构推出市场拍卖。
这幅《Juin…Octobre85》不但打破了赵无极作品拍卖的最高价纪录,也创下中国油画拍卖的世界纪录。
该纪录的保持者是赵无极另一幅作品《1。4。66》,2002年以755。41万元成交。
赵无极,1921年2月13日生人。是著名法国华裔画家。出生于北京,1935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抗日战争期间,随学校撤退,辗转于江西、湖南、四川各地。他在学校主修油画,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但听到许多非议,因此,校长林风眠劝其到法国留学。1948年他和妻子谢景兰一起赴巴黎留学。
在巴黎,妻子和他离婚,嫁给一位法国雕塑家。赵无极开始到世界各地游历。在香港和电影演员陈美琴结婚,回到巴黎继续创作,并将西方的抽象绘画方法和中国画写意画法的空灵意象融合到一起,用稀薄的油彩泼墨,干涩的笔法皴染,将油画画成写意画的效果。他的作品曾在100多个国家展出,引起轰动。
1979年,赵无极应贝聿铭的邀请,为他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创作壁画。当时他的画没有受到理解,一位经理竟然说:“这样的画,我也能画”。
但当1999年在北京举办《赵无极六十年回顾展》时,却轰动了整个中国艺术界,后到上海巡展。法国总统希拉克专门为他的画展撰写前言,提到:“赵无极洞彻我们两大民族的感性,使二者融于一身,既属中华,又属法兰西。他的艺术,吸取了我们两国文化的精粹。”
江泽民为画展题词“氤氲化醇,融合创新”。
1972年陈美琴病逝,赵无极专门创作了一幅9米巨画《纪念美琴》,现在此画保存在蓬皮杜艺术中心。
2002年,赵无极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并被授予荣誉勋章。在他接纳为院士的仪式上,程抱一和朱德群都参加并热烈祝贺。
赵无极曾说:“虽然我入了法国籍,但我的创作源泉在中国,本身骨子里的东西,还是中国人的,这应该是最重要的。”
第十六届“香港书展”于2005年7月20日至25日在香港举办,吸引了392家出版商参展,展出逾万种文学、历史、哲学、科技、商业、儿童文学等书籍。
本届展览分为11个主题展区,参展总面积1。1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6%。主办方两年前首次推出夜书市,让市民可以晚上6时至10时进场,深受上班人士欢迎,本届书展于7月23日特设“周末不夜书城”,延长了开放时间至深夜。
一年一度的书展深受香港市民欢迎,通过书展的多元文化活动,扩大了书展的内涵,扩展了读者视野、启迪了人们的思维。书展成为炎夏的合家欢指定的节目,参观人数屡创新高,2004年吸引了50万人次入场。
第十六届香港书展,打破16年来入场人次纪录,吸引超过63万人次入场参观。除了经济复苏,消费信心增强的原因外,亦与延长周末夜书市的开放时间有关,不少书商均认同,夜书市确能促进销情。
一位参展商认为,夜书市吸引较多上班一族参观,参展商亦按销情不断补货及转换摆放书籍的位置,这显示夜书市仍有增长的空间。
本届书展还以“名作家论坛”,“探索跨越疆界写作的秘密”等为主题,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