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得拔出箭来,更是皱眉不已,但见那箭头上青光闪烁,显见上面淬了剧毒这行刺之人甚是恶毒。
这功夫孙显祖和那黄知县已得知钦差遇刺的消息,匆匆赶了过来。
那黄知县吓了个半死,要是这钦差大人在自己的地上出了事,那还不得全家抄斩。虽见李世彦无事,那两腿却入筛糠一般抖个不停。
李世彦却只是提着那箭研究,倒没斥责他,只是摆了摆手让他出去了,
那孙显祖眼见自己境内的官员如此德性,却是眉头皱个不停,那黄知县的官看样子是做到头了。
当下对李世彦拱手道:“末将防护不严,累的钦差大人受惊了,请钦差大人治罪。”
李世彦笑道,我身边的一千多亲兵侍卫都没发现那刺客的影踪,孙大人切莫怪罪自己。两人随意说了几句,孙显祖便匆匆出去加强防卫了。
李世彦研究了半天,那箭还是那箭,心知定是叛军得知自己到来的消息,是以派人刺杀,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吩咐杨大彪下去严加防守便是。
当晚甚是平静。
第二日,大军继续前行,
午时刚过,便到了安邑县城,这城因临近战场,城内百姓恐惧刀兵之祸,早走他方。是以看上去空荡荡的。街上偶尔闪过的,都是满面战火印记的士卒。
他正东张西望时,杨大凌前来禀告,行辕驻地已经安顿好,请钦差前去歇息。
他走到钦差行辕前时,安邑的守军将领,沁州总兵王泽明和安邑县令安嘉胤已经在哪儿等了多时。二人见他上来,上前见过礼,道,钦差大人一路劳顿,请先进行辕安歇,末将和安县令晚些时候再来给大人请安。
李世彦点了点头道,你顺便将此间驻军的情况、叛军的情况整理一个条陈,一会再交给我。
说完就进了行辕。
酉时,李世彦正在聚精会神的观察地图,研究布防情况。侍卫上前道:王泽明和安嘉胤来了。李世彦便把二人迎进大帐,细细询问这安邑的情况及叛军情况,那王泽明在次驻扎以一年多的时间,和叛军数部均交过手,其中却数那张献忠部和罗汝才部最是棘手。盖因二人并不像其他各部那种纵容部下抢掠百姓,相反军纪甚严。若有擅夺民财,欺辱民女的皆重惩,是以诸路叛军之中名声甚好,二人部下人数也是最多,更兼二人作战勇猛。但凡作战,必冲杀在前,是以士气甚旺。官兵往往难以匹敌,不过仗着城池便利谨守各路关隘要道。
至于其他各部,往往对部下许以作战胜利的战利品归各人所有,是以作战虽是奋勇向前,却只能打顺风仗,一遇逆势,必崩溃无疑。
李世彦听了心下大定,知自己制定的作战计划比起先前的预期形势还要好上三分,便吩咐整治酒菜招待二人。
二人还未来得及招待钦差,却反了过来,都是受宠若惊,连连道谢,李世彦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吩咐侍卫请孙显祖也一并过来。
四人正用酒菜,忽听城外传来一阵杀伐声,随即一个侍卫跑上来:“禀钦差大人,城外一伙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贼军正在攻打安邑县城。”
四人听了,一时均作声不得。
第十七章 兵临城下
李世彦等人听了侍卫禀报,便率孙显祖、王泽明、安嘉胤往贼军攻打声最猛的西门而去,于路在直属指挥的命令下调动布防的官兵络绎不绝,这安邑的官兵皆是熊明遇该制后重新整编的,在这里有驻扎了一年多,这血与火之事倒看得甚淡。是以虽被贼人趁夜偷袭,到也没有慌乱。
几人登上城墙,但闻城下杀声震天,火把延续的火龙,延续至数里之外。四面城墙周围,闪烁的火光,不计其数,贼势甚大。火光闪烁之中,隐约可见叛军旗帜上闪着罗字,却是那罗汝才率部来攻。
夜色之中,不时听闻“嗖嗖”之声掠空而过,王泽明与安嘉胤担心李世彦被流矢所伤,便劝李世彦先回行辕休息,这安邑虽是小县,但连年作战,这城墙倒修得甚是坚固。李世彦看看那这形势,自己留在城墙上也没多大用,王泽明和安夹胤反而因要担心自己安危,缚手缚脚的,反而不便指挥作战,便从善如流,回行辕去迄。只是那孙显祖率军前来听得杀伐之声,那还忍得住,便调派自己所部也参与作战,那王泽明与安家胤劝解无效,也只索由他。
这夜间作战,若是能在守军不防的情况下突破城墙,则大事可成。若偷袭无效,双方限于视线的制约,却只徒耗军力与时间罢了,那罗汝才率部而来,本想这安邑虽驻军甚多,但自己部下远远超过城内驻军,只需一个猝不及防,攻破了城墙。凭借这人海战术,拿下这安邑易如反掌。可惜他千算万算,却没料到李世彦来得如此之快。那王泽明与安嘉胤秉平时行事已是小心翼翼,听得钦差大人曾在曲沃被行刺,便先行预作了准备。这晚,安邑城的防守可称得针插不进,便是一只蚊蝇想从城外飞进来,恐怕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是以罗汝才部虽是趁夜来袭,城墙上的巡逻士兵在一箭之地外便发现了踪影。大声喝问之下,对方没有回答,反而加快速度往城池方向冲过来,那还不明白有敌军偷袭,是以便吹响了示警的号角。
罗汝才自己也在攻城的前锋之中,眼见自己的行踪已经败露,便喝令全军上前,城墙上早已有准备,一阵箭雨倾泻过来,只听见‘嗖、嗖’之声大作,最前面的几个周身立时插满了箭支,犹如刺猬一般。罗汝才本身擅长闪电突袭,打头的部队以骑兵为主。前面几个被射下马之后,后面的猝不及防。马儿前蹄一失,也闪下马来,一时间坐骑的“恢恢”嘶鸣声大作。
罗汝才见安邑布防严密,知事已不可为。佯攻了一阵,损失了百来十人后,便传令全军后退二里安营扎寨。准备天亮之后强攻。城头王泽明和安嘉胤见敌兵虽退,却阵形严整。也不敢开城追击,只得吩咐下去,严加防备便是。
李世彦虽被王泽明和安嘉胤劝回了行辕,却那里睡得下,不时使人前往城头查探消息。听得敌军已经退后,才把一颗心放下来。领兵出战,胜败乃兵家常事。但这是他抵达三边的第一战,被敌人漏夜攻了上来,已是失了上风。这三边本多资历深厚之人,军中极为讲究资历,自己是皇上所派,他们纵然心中不服,也只得强忍。但若第一仗便打了败仗,这以后的仗可就难打了。
天微亮后,他随便梳洗了一下,穿戴整齐,便与前来问候的孙显祖、王泽明、安嘉胤三人登上敌楼,查看敌人的情形。
只见敌军营寨绵延甚广,只怕有五、六万人马,穿的服装五花八门,还有些甚至穿着明军的服装,手中的武器也是七长八短,什么都有。那罗汝才在洛川、雒川一带的叛军中,实力和张献忠差不多,加之军纪甚严。前来投靠的流民甚多,是以实力发展得相当快。
此时罗汝才在中军眼见对方城楼上战着几个人对自己一方指指点点,知是对方领头之人,便整军缓缓向安邑逼近,先前速度尚缓,待走到离城一箭之地时,方才发一声喊:“加快速度冲了上来,每四十八个为一组,将手中的云梯往城头上便靠。”
待冲到一半之时,城头忽然想起轰隆之声,却是城头上仅有的两门大炮向攻城的部队迎头轰来。那时的大炮是将火药充进炮管底部,用铁棍夯实,再填充铁蛋。所到之处,铁蛋炸裂,碎片横飞,方圆五丈内寸草不存,端的威力极大,可惜填充耗时,每次发射后,都需要将里面的火药残渣掏干净才能再次发射,否则极易引起爆炸,却是甚为不。,再加上身躯笨重,移动非得用数匹马才能运动,与部队行军速度又相差极大。否则用于攻城,任你通天的本领,一排炮轰上去,那城墙也得轰跨。在大凌河城的时候,若不是李世彦到的时机巧妙,正好赶上皇太极后队运送红衣大炮的部队,将之劫夺下来,又用抢得的火药在皇太极营中四处放火,只怕凭他和祖大寿所部,纵能让清兵折损,也未必能取得那样大的战果。
当下只见炮火轰到之处,血肉横飞,有几个给炮弹迎头打上的,躯体顿时撕作几段,飞上了天。
那叛军部队却是悍不畏死,手快的已经将云梯搭上了城头。跟这云梯前进的叛军部队便一手将一面小圆盾顶在头上沿着云梯往上爬,只是叛军本流窜各地,那来如此多的盾牌,多数是不知道哪里弄来的木板。城头的箭射在上面,便是一片“笃笃笃”的声音。卖相虽然不好,作用却大。
城头本来负责的是王泽明,但现在李世彦和孙显祖都在,那轮得到他说话。李世彦也是当仁不让,看见叛军已经冲至城下,便喝令放箭,一时箭如飞蝗。城下叛军顿时死伤累累。又令城堞后的刀盾兵将那滚木擂石往云梯上砸,叛军手中的木盾可以抵挡箭支,却如何能够抵挡这滚木擂石。
那罗汝才眼见手下死伤惨重,急怒交加,连声喝令军中的弓箭手支援攻城部队,城上城下箭支交错往来,便似下雨一般。
眼见叛军已蜂拥至城下,李世彦便令自己的一千二百亲军分作三队,用火铳向下射击。火铳的砰砰声一时大作。崇祯时火器发达,火铳已不似刚发明时装填困难,但也需要一段时间,分三列射击,刚好可以不至因装填时间而出现火力间隙。
至于搭上的云梯,除了使用滚木擂石砸之外,这安邑城中还发明了一样东西,便是吊木。却是在城墙上立一个支架,上面架一根木头,伸出城头。伸出的部分头上再吊一根大圆木。若敌军搭云梯强行攻城,则由数名士兵在观察员的指令之下摆动撑木,那圆木便沿城墙左右摆动,碰上的云梯无不立时拆散。
一时之间,云梯上的叛军纷纷向城脚坠下,掉到地面,不免砸成肉饼。
罗汝才见城头防守紧密,手中令旗一挥,从阵后便推出了四架登城车。这登城车与城墙一般高,又在在高车上放置跳板,若是逼近城墙,车上的士兵,便将车上的跳板搭上城头,便可轻松攻进,实是攻城的一件利器。在等城车的两边,各有一辆云车,这车却比登城车还高上三分,乃用大木钉成,前、左、右各放置挡板,上面蒙着牛皮,不怕敌军的箭矢。挡板上却挖有射击孔。上面所载士兵可通过射击孔居高临下压制城头的守军,掩护己军登城。(关于云车,若有喜欢玩三国九的兄弟,肯定知道当中的井栏阵,攻城掠地,厉害无比,偏自己一方损伤很小。偶一般都喜欢用这个配合飞射抢其他势力的城。^…^)
李世彦一见对方放出的攻城利器,知道事情不好,要是给那云车靠近,自己一方城头上的火力势必被压住,那时别说对付登城车,恐怕沿云梯上来的叛军便把城头给压翻了,当下厉声喝叫城头的大炮瞄准对方的云车,务必要将这两辆云车先毁掉。
那时的火器威力虽然已经很大,准头却差,盖因还没有瞄准器,命中如何,全是炮手凭经验操作。两名炮手听得钦差命令,那敢迟误,纷纷抖擞精神,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向云车射去。第一发炮弹准确命中了右边云车,只见乱木横飞,车上的士卒瞬间便给散掉的云车木料给埋在了下面。
第二发炮弹却偏了一点,只是擦着第二架云车右边的挡板飞了出去。虽然毁掉了这块挡板,对云车整体却是没有影响。
城墙上,战斗依然激烈地进行着。
那登城车和云车却不给城楼上的火炮第二次发射的机会,转瞬间,已靠近了城墙。
第十八章 攻城武器
今日第三更晚上若有时间,便再加一更
-------------
眼见登城车靠近,城头上众人却无计可施,只得眼睁睁看着车上的跳板搭上城头,转眼间,已有数人抢上了城墙。那些跟在后面的士兵蚁附一般也顺着车上的梯子往上爬到顶部,在顺跳板跳上城头。
城下的叛军看见自己部队抢上城头,皆是齐声欢呼,城上的守军却是面如土色。慌乱了起来。
罗汝才看见登城成功,那还忍耐得住,手一挥,便令全军压上,一时间,众人皆是气势如虹。
李世彦见敌军上楼,额上青筋暴起,脸色铁青,拔出武器便欲上前厮杀。身边的孙显祖等人那里肯放,死活拉住了他。
李世彦便厉声喝道:“众军给我死守住,但有退后者,杀无赦。”
侍卫统领杨大彪听得李世彦命令,拔出钢刀,上前斩杀了两个往后退却的士兵,复往叛军杀去。当头迎上的看样子是个小头目,杨大彪奋起全身之力,肌肉条条隆起,全力向对方头上劈去。那小头目伸手也颇为灵活,腰身一扭,闪开了这一刀,脚步一措,手中的刀便斜斜的向杨大彪的颈子削去。杨大彪见对方刀来,不慌不忙,前劈的刀顺势一抹,正中那小头目的左肩,一条膀子立时软绵绵的垂了下来。同时脚下微微一侧,闪过向着颈子而来的一刀。那小头目虽身负重伤,却是悍不畏死,手中刀反手一抹,砍向杨大彪的腰身。那杨大彪夷然不惧,抢前一步闪进那小头目的怀里,一记手肘正中那小头目的胸口。只听得一声惨叫,那小头目给撞得向后飞去,跌下了城墙。杨大彪斩杀了对手,脚下不停,又杀向旁边的叛军。
城头守军初时虽然慌乱,但城上钦差兀自在哪,现在听得严令,哪里还敢往后退却。待看见杨大彪的悍勇,立时鼓起勇气,发一声喊,也向敌军杀去。一时‘叮叮当当’的刀剑相交之声不绝于耳。
李世彦的亲军侍卫皆是从京营之中挑选出来的,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见敌人逼近城墙时,放了最后一枪后便拔刀严阵以待。叛军从登城车上下来时,原来的守城官军心下慌乱,这一千多虎狼之师却是奋勇上前,待李世彦下了严令,亲自督阵。那些慌乱的官军镇定下来后,虽然爬上城墙的叛军为数不少,相比守城官军却是大大不如,官军多是数人甚至十几二十人对付一个,却是大占上风。
眼见官兵的士气已调动起来,城头已经稳住,李世彦松了口气。但形势却仍十分不妙,登上来的叛军虽说是不多,但却牵制住了守城士兵,城下沿云梯而上的叛军的压制力量大为减少。虽然还勉强支撑得住,但有好几处都差点被突破。全仗孙显祖和王泽明死战才把叛军重又压制了下去。
看到这里,李世彦焦急的看向城头的两尊大炮,现在希望全系在这两尊炮能轰掉敌军的登城车,否则时间一长,城头难免失守。那时,凭城内三万多官军要想战胜这杀红了眼的六万叛军,只怕是难上加难。除非出现什么奇迹。
正在这时,那两尊炮已经清理干净,炮手看见眼前情形,也知道甚是不秒,急忙操作大炮向登城车轰去。此时登城车已经靠近城墙。离大炮不过数十米远,以这两个炮手的经验,便闭上眼睛,也是必中无疑。只听得‘轰、轰’两声,接着便是‘咔啦’的一声,待硝烟散去。众人看见眼前情形,均是目瞪口呆。原来这两炮分别击左右两架登城车后,自是立即被打烂,倒地。却没曾想无巧不巧的倒下之后却正好砸在中间的那辆登城车上。那登城车晃悠了几下,终于发出了‘咔啦’一声,终于倒在了地上。
城上众人呆了一呆后均是欢呼一声,士气大振,向着城头上残余的叛军亮起手中的武器,那城头上的叛军眼见后援已断,均是心灰意冷。手中刀剑纵使还能勉强举起,也是软弱无力,那是气势如虹的官兵的对手。不一时,便被官军杀了个干净。
那罗汝才远远地望见攻城武器尽皆毁损,知道今日势必不能攻破城墙,再继续下去,却是徒增伤亡,送死的居多,也传令全军暂缓攻城。这攻城车本是他昨日使日赶制而成,见今日只是四架登城车,二架云车便让官军手忙脚乱。是以虽然攻城受挫,却不气馁,只待退回营寨,命令士卒多多赶制几架,明日一战,获胜把握自是大增。
双方均是各有所思,也不多作纠缠,各回各位。只待来日再战。
却说城中众人初见叛军攻上城墙时,只道城池必然难守,谁知给那看上去文弱之极的钦差斩杀几人后,眼看就要溃败的官兵竟然稳住阵脚,反败为胜。虽然这关键乃是那炮手功劳居多,但众人都视而不见,均道钦差大人胆色过人,镇定自若,指挥有方方是此次敌军退去的关键。
那安嘉胤安排下人整治酒菜,和孙显祖、王泽明及一干有资格拜见钦差大人的将领、官儿前往钦差行辕庆功。李世彦也不便拂了众人面子,当下众人觥筹交错,一时间谀词如潮。李世彦干笑几声,也不谦虚。待众人皆重新落座后,方道:“各位,今日敌军虽暂时退去,但今日想必大家也看见了敌军攻城武器的威力。我军虽胜,却甚是侥幸,倘若明日叛军在携此利器而来,不知各位有何计策可以对付?”
众人一听,都安静了下来,细细筹思这破敌之策。一时间,满脑子都是那云车和登城车的厉害,倘若自己以之攻城,自觉无往不利,但敌人以此利器来攻,细思之下却是无法应付。全都无语。
原来那时攻城一方工具自是甚多,像冲撞车、云车、登城车、棚车、钩车、虾蟆车等,守城一方限于地势影响。大型的工具便不多。所依仗的,就是城高池深,居高临下。若然罗汝才用这工具去攻打洛阳、开封、甚至北京、南京,没什么作用。但这安邑县城,虽屡经加固,然那城墙固称不上高,池自然也是不深的。是以众人千思百想,若那罗汝才当真以大量的登城车和云车来攻,却是无计可施。
半晌,孙显祖道:“大人,这若然敌军果然如此来攻,我军就很被动了。末将想来,既是不能守,我们不妨主动进攻。”
其余人等听了,皆是眼前一亮,先前众人均只想到如何去守,却是走入了死胡同。现在均觉得此计大有可为。皆望着李世彦看他态度如何。
李世彦心下盘算多时,也觉得只有这样,方是对付对方之法,这时见孙显祖提出主动迎击敌人。甚合心意,点了点头道:“也只有如此了,只是其中关节须得仔细斟酌,做到万无一失才好。”
众人计议以定,便各各依计而行。
第十九章 二面埋伏
今日最后一更,明日咱们换个战场继续厮杀
------------------
军队缓缓前进至安邑县城前,却见城内官军也陈队在城门口,左右两翼横放着拒马,只在中间空出了一块地方。想必是昨日看见了我军云车和登城车的厉害,不敢再龟缩在城里了。
罗汝才哼了一声,“难道就凭眼前的这点部队也想阻拦住我的数万大军?”轻蔑的看了一眼眼前的军队。他自起事以来,所遇见的官兵坚守城池不出的话,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