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沙王传-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芮叠掌笑道:“当日我等一同出征,何等的踌躇满志,如今得胜而归,又是何等的荣光。诸位今日不分上下尊卑,不计官爵禄位,尽管开怀畅饮!明日一早,大军便要启程,各奔家下了。”众人听罢连声欢呼,放开膀子只管谈笑吃喝。酒兴正酣,九江王英布带着蒲将军、霍成等几个心腹前来祝贺。
吴芮见自己昔日的部下个个英姿勃勃、高官厚禄,尤其是这个面带黥纹的女婿英布,更是笑逐颜开。
就在众人欢呼庆贺的同时,许易却托故离开了宴席。他回到帐中独坐了半晌,却见梅湖跟了进来。许易问道:“将军不与众人一同宴饮,缘何来到这里?敢是有事相商?”梅湖已经有了几分醉意,点了点头,在许易身边席地坐下:“易兄明智,在下有一事相求。”许易慌忙摇手道:“梅将军如今列侯十万户,易乃一介儒夫,如何担当得起,将军有话尽管直说,易当竭力助全。”梅湖沉默了半晌,再抬头时,眼神竟有许多凄苦:“在下自小随父亲土里刨食过活,如今终得高禄,也算是对得起梅氏列祖了。自襄助表弟之日起事,眼见易兄为人忠厚仗义,此事虽不属机密,却也放心告知。”许易向来认为梅刚直果敢,从未见过他如此神色,连忙正襟危坐,仔细倾听。
梅湖继续说道:“易兄定然记得当日番阳湖畔的陨星,那日我在湖畔曾遇见一名渔家女子,第二日去寻,竟杳无踪迹,以至不能相忘。直至前日在沛公帐下宴饮,竟遇上那女子的胞姊,当时大为惊奇,向沛公讨要得手。”许易心想,就这点事情定然不至梅如此,便追问道:“那人定是身世奇特。”
梅湖点头道:“这女子的母亲系青楼歌妓,秦相李斯伴驾南巡时与其相好,后作了李斯的外室,此女尚有同胞妹名燕。赵高当权后,其母知李斯终有杀身之祸,带着姊妹二人买舟南下避祸。后来李斯被赵高构陷致死,惨戮三族,母女三人遂与秦二世和赵高结下不共戴天之仇,因此与母亲、妹妹分别,改名换姓潜入秦宫作了歌舞姬,想伺机寻仇,奈何二人命短,累月之间相继毙命。”
许易听得脸色一变:“沛公将她赐予将军时,可知她乃李斯之女?”梅湖苦笑道:“莫说为沛公得知,为任何人得知,她即顷刻毙命。我对她情深意笃,已决定回益阳县接得老父,一同退隐林下。奈何沛公赐女之时已然酒醉,醒来却仍对此女念念不忘,屡次遣人询问。如此种种情由,在下唯有不辞而别,才能免去她的杀身之祸。旁人倒无顾忌,唯独要隐瞒番君,绝非易事,特来求易兄代为周旋。”
许易感叹道:“想不到李斯竟有如此孝女,想不到一介青楼歌妓竟有如此襟怀,令我等须眉汗颜,更想不到梅将军竟是如此侠骨柔肠。”两人沉浸在各自得思绪里,半晌无话。许易说道:“将军放心,此事我定然在番君面前极力周旋,将军得此佳妻美眷乃为天赐,不必为此担忧。”梅湖这才放下心来,不敢再与许易多说什么,起身回到酒宴上。吴芮正在询问为何没见到他,他连忙支吾道:“近日偶感风寒,几爵冷酒下肚便有些难受。”
吴芮离坐来到梅湖面前,细看他的脸色,果然有些憔悴,便说:“你身体不适,快快回营歇息,明日好一道上路还乡。”梅湖回到灞上已是半夜,沛公营中部分充作先锋军,已经动身前往南郑,其余将士也只等天明便随后开拨。莺儿连日以来住在梅湖帐中,见梅湖果然是谦谦君子,每日晨昏问候,并未对她无礼,便将身世告知了梅湖。今日梅湖拜会番君,顺便定下出发回乡的日期,莺儿无家可归,在帐下等候梅湖回转。
梅湖来到帐外,轻声问道:“小姐歇息否?在下有事相告。”
莺儿连忙撩起帐帘:“将军转回了?莺儿正在等候将军,也有事相商。”梅湖见莺儿衣裙穿戴皆整齐光鲜,这才笑道:“在下心中忐忑,以为会打扰小姐歇息,如今总算安心。”
莺儿抿嘴笑道:“将军深夜归来,有何要事?”梅湖故意压低声音:“今日我请番君保媒,明日回乡成亲去也。”他这话本是玩笑,没想到勾起了莺儿一腔愁绪。
莺儿沉默半晌,凄然道:“奴与将军的要事原是一事,将军明日衣锦还乡,必能择得佳偶,奴在此恭贺将军。”梅湖见她又要哭泣,连忙安慰道:“小姐不必如此,与我一同回转再行恭喜岂不更好?”
莺儿摇头抽咽道:“奴本是薄命人,恐怕玷污将军宝乡福地,只求将军带奴离开咸阳,放到一处山野道观了此残生。”梅湖这下着急了,连忙轻声抚慰道:“小姐怎可作此打算?在下原本是与小姐调笑,准备明日带小姐一同回乡安顿,然后再沿江水寻找令母与令妹燕儿。”莺儿略略停顿哭泣,抬头瞥了梅湖一眼,又将粉面埋入帕中,啜泣不止。
梅湖柔声说道:“小姐的苦楚在下不能分担,唯愿今后长相厮守,保你母女三人半世无忧。只怕小姐嫌弃,这才婉言试探,如今小姐哀哭不止,定是责怪在下唐突,在下此后不敢便是。唯独小姐青春年少,休得再提那弃世出家之语。”
莺儿本是为自己的命运和亲人的下落而哭,被梅湖这一顿曲解羞得满面通红,虽然停止哭泣,却不敢从帕中抬起头来。梅湖见莺儿扭着小蛮腰,一副楚楚可怜的娇羞神态,不禁心旌摇动,壮着胆移了几步,伸手扶住莺儿的肩膀。莺儿的母亲虽然出自青楼,两姐妹却是李斯之女,绝对纯洁无暇,被梅湖一双大手扶住肩头,不禁浑身抖得羞吟出声。
梅湖一直思念湖边惊鸿一瞥的渔女燕儿,莺儿却与燕儿生得一模一样,性格更是外柔内刚,如今揽得香肩在手,便有些把持不住,顺手轻轻一带,莺儿便倒在怀中。
一个是身经百战的年轻将军,一个是颠沛苦楚的秀丽弱女,两人至此情投意合,大帐内自是一片春意盎然。
临潼大火整整持续数月,旧时的奇宫丽阙已成残垣断壁,大火焚烧过后的余烬,依旧照红了半片夜空,仿佛是在帮着季节极力驱赶驻扎在人们心中已经许久的严寒,此时已是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春天了。项羽分封诸侯完毕,派兵卒三万,名为护送,实为监督沛公早早前往南郑,又命令张良归属韩地,不得辅助汉王。张良向韩王成请求宽限,将沛公送至褒中,再绕道回阳翟。吴芮邀女婿英布同行南下,直奔黔中而去。
二 倦纷争一将归隐就封国三喜临门
    衡山王吴芮与九江王英布结伴出了武关,浩浩荡荡的数万人马就此分为两路。
分别之前,英布特地请教吴芮安邦抚民的道理,言辞十分恳切,英布的态度让吴芮很是欣慰。一直以来,吴芮就在为骤登高位的英布担心这个问题,早想与他促膝而谈,见他主动提及自是求之不得。英布虽精于戎马刀兵,却是过于刚直,战场上刀兵相见自是一把好手,但垂拱理民治世却绝难得心应手。
“天下方定,如今想要为治一方,必定要先上承君心、下顺民意、德化从属,方可期有所为。贤婿如今富贵还乡,更要注重以仁载道,切切不可轻易以武道衡民事。”吴芮回想起英布跟随项羽的所作所为,不由得有些担忧,又补充道:“此言非我倚老卖老,乃是你我共勉之。”
英布拱手道:“岳父大人教训得极其在理,若论行军勇猛,小婿尤能胜之;若论治国安邦,还需岳父大人多多指点。”吴芮欣然抚须道:“贤婿过谦了,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唯有宽广坚韧,方能不负万民之望,延祚尊贵荣华。贤婿戎马转战,威名赫赫,如今王踞一方,更要小心谨慎,凡事三思而后行。”英布谓然叹道:“昔日那相士言我先黥而王,竟至如斯。谨小慎微,尚不如当年流连乡野来得自在。小婿今日冷眼观察,项王虽是勇力过人,治国安邦却未必及于岳父大人。”
吴芮忙阻止道:“贤婿怎可如此妄言?天予之富贵浮名,皆是身外之物,老子有云,‘代大匠斫者,鲜有不伤手矣’。如今你我皆王踞一方,则不可再如前日妄杀无辜。”英布面有愧色:“岳父大人休要记怪,当日坑杀秦兵,乃不得已而为之,以岳父大人之仁,必定入帐相劝,想项王何等刚愎,定不能从。况当时群雄均有观望自立之势,当断则断亦是时势所迫。”
吴芮听罢心中暗道惭愧,右手也停止了抚须的动作:“看来是我错怪贤婿了,日后你我各就封国,平日交通尚且不易,如今日之坦诚肺腑恐更难奢望,此为人臣者必守之理,所谓君王以身许国,无私即无虞,此言我与贤婿当共镌以铭。”英布大为感动:“小婿对于岳父大人的器重和提携始终铭记于心,唯有善待裕秋小姐,以求报答岳父大恩之万一。”吴芮笑道:“贤婿乃仁义之士,小女能得此夫君,亦是她前世的造化。你夫妻二人和合美满,自是美事一桩,切切不可过于娇宠,古来后宫不贤者,往往导致政治混乱、风气败坏。”“岳父岳母教导有方,布能得此贤妻,自会十分珍重,岳父大可放心。”英布的面色凝重虔诚。
吴芮慈祥地看着爱婿,缓声轻言道:“家小盼望日久,应当早早回转为是,他日国事清闲之时,再与贤婿深谈。”英布一揖到底:“小婿就此拜别岳父大人,等回到六郡,定然尽早拜会岳父大人。裕秋小姐还要烦请岳父岳母照顾几日。”翁婿两人依依惜别,吴芮先行而去,英布一直等到再也看不到岳父的背影,才扬鞭催马直奔六郡。
衡山国即秦代衡山郡(辖今江淮之间皖西及毗连之豫鄂各一小部),因衡山(今霍山)而得名,与九江郡地相邻,快马加鞭两三天便到了。吴芮就国后,先是下召免去旧秦各种苛捐杂税,合境之内均行轻徭薄赋,又派属吏考察县、乡、亭、里现任各级长官,将其中官声较差、民怨较大、德才俱劣的人革职或降级,另委门下能员干吏前去治理。仅过两个月的时间,吴芮的贤德仁厚在衡山国内已是名声雀起、万民称颂了。稍后,吴芮又上专表册封群臣,义帝无不照允。
册母亲梅氏为王太后、夫人毛苹为王后。
长子吴臣为嗣子王太子。
王太子以下,按照官阶次序首先是丞相。丞相是在秦统一六国后才正式命名的,秦朝以前称宰相。
宰相是从国君的家臣发展起来的,宰本是君主的总管家的称呼,相是辅助的意思,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8226;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的官职起源更早,楚国设置“令尹”,齐国、秦国设置“相”,宋国设置“大尹”,吴国设置“太宰”即是。辅助齐桓公建立霸业的管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吴芮身边家臣近侍中,数许易资格最老、才能最高,故此封其为为丞相,辅佐衡山国政务。丞相以下的官阶,按照由内到外的顺序,首先是掌宗庙礼仪的太常,由许易平领,其属下有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太医令掌医疗。
霍成、霍连兄弟同为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其属下有大夫掌议论,有谒者掌引见传达。
衡量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当时主要是看该国车马数量,因为战车、骏马乃是行军打仗的重要工具,故此设置太仆专门掌王族车马,兼管全国的马政。分工管理国家大事的官职当中,最重要的是法律,由次子吴郢为全国最高司法长官——廷尉,主掌司法。
衡山国地处东南,治下大部分属于越族蛮夷,掌接待少数民族事务的典客十分重要,由曾署理武陵郡守的故秦旧吏担任。
管理王族礼仪(诸如婚庆、寿喜、生死等大型活动及其他家族事物)的宗正,由熟识《周礼》且为人细心稳重的番阳清客魏平担任。
治粟内史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由年过六十的王轹担任。此人原是长沙郡吏,擅长管理财政且为人忠直,人称“轹翁”。少府掌吴氏王族钱财、王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则由王太后梅氏的远房族侄担任。以上为衡山国统管内外事物的九卿,与九卿同等重要的便是“三军”。
“三军”起源于西周,作战时军队分左中右三军,春秋时分上中下三军,三军将领称将上军、将中军(又称元帅)、将下军,或者称为前军主将、中军主将、后军主将。
衡山国三军武职由太子吴臣兼任中尉,掌管全国军事行政;驺徭为都尉将军,担任王宫和京师警卫;当年投奔吴芮的长沙郡尉吕辉担任卫尉,掌宫门警卫。
其余门生旧属,也择贤能而用,分别委以文官武职。至此,当初的番阳令正式成为一方之王。不久,朝庭也颁敕明诏,除尽允所请之外,另赏封吴郢为二等侯,分别赏吴阳、吴元为三等侯,以彰吴芮之功。番阳百姓得知喜讯,莫不额手称庆,吴郢奉父命前往番阳接家眷时,沿途百姓依依不舍,夹道迎送。由于吴阳、吴元年纪尚幼,依旧留在柘乘处读书,柘氏夫妇惯于乡野生活,留在龙山照顾他们。
方柬拜别师傅,随同吴郢也来到洙城。吴芮见妻子儿女上下平安,自然皆大欢喜。
长子忠厚持重,次子文武双全,三子、四子年纪尚小,但也好学聪颖,再加上许易这个足智多谋的心腹太傅,吴芮治下的衡山郡国举国已呈上下亲睦,政通人和的景象,自是一片欣欣向荣。此时的衡山国却还有一个心如止水的人,那就是梅。吴芮几次劝他前去就食封邑,他都以长伴番君方觉心安为由辞拒了,令吴芮十分感动。
梅湖与莺儿早已私定终生,时日愈久两人愈是如胶似漆,但在那个礼与法同的时代,两人的感情却难如常人一般平白天下——无父母之命、无媒妁之言、无六礼之繁的三无真爱,僭越的不仅仅是礼法,更有如冰刀利戟的衮衮人言!吴芮虽早已从许易口中得知爱将梅湖已有意中人,却因戎马倥偬而无暇过问,此时国是已定,终于可以为表兄这个忠实君子操办终身大事了。
这一天,吴芮和母亲说起此事,母亲自是高兴不已,开口说道:“你舅母早殁,此事可算得我们吴家的家事,我儿原就视其为心腹股肱,何不玉成美事?既是美事及早不及晚,今日就探探那位莺儿小姐的心意,如两情相悦,择个吉日为王宫再添桩喜事如何?”
吴芮听了以后笑得象个兴高采烈的孩子:“知我者,母亲也!”说罢命人去请梅湖和莺儿,并专门请来丞相共同参详。
莺儿自小走南闯北,见了吴芮母子倒也落落大方,双膝齐磕间珠语连连:“民女拜见大王、王太后,恭祝大王与王太后洪福齐天、国泰民安。”吴芮和颜悦色,温声说道:“快快请起,不必多礼。”说罢转脸对梅道:“表兄也请免礼,我当日许表兄为福将,旬月间果然封邑十万,如今又得此如花美眷,更是双喜临门。”
梅氏仔细打量着站在一旁的莺儿,越看越喜欢,干脆命她到自己身边,拉着她的手问道:“好标致的姑娘,如今陛下欲成全你与梅将军的好事,你可愿意?”莺儿的脸一下子红透了,慌乱地拿眼瞟梅,梅湖更是窘得手足无措,许易见这对男女的窘态,呵呵笑道:“太后休要为难于她,倘若不愿服侍梅将军,恐是芳心另许他人,实难出口。”说罢促狭地冲梅湖看了一眼。
莺儿连忙低头说道:“非是民女不愿,民女自小父亡母散,命如浮萍落叶,还请陛下和太后做主。”吴芮拊掌大笑:“罢了罢了,美女配英雄,千古佳话!只是不知姑娘来历姓名,倘若姑娘愿意便详细禀述,孤王僭为做主。”
梅湖生怕莺儿想起身世来又要伤感,慌忙接口道:“莺儿自幼与父母离散,被人拐入秦宫,素来孤苦无依,如今承蒙陛下看重,我俩自当感激不尽。”
梅氏高兴地抢先点头:“好好好,陛下近年终日操心政务,正好添桩喜事。”吴芮见母亲如此高兴,正色说道:“莺儿听命,孤王赐你婢女五人、新宅一座、锦帛五匹作为陪嫁,与梅将军择日成婚。”
梅氏爱怜地看着莺儿,却对吴芮说道:“我儿,如此说来不如为母将她收作义女,就从王宫出嫁好了。”王太后话已出口,吴芮还来不及作出反应,梅和莺儿已经双双跪倒,拜谢不已。梅氏满意地点着头:“你二人定要和睦相处,早生贵子已告慰列祖,亦不枉陛下一番美意。”
许易看着梅,一语双关道:“恭喜莺儿姑娘、梅将军结此良缘,快快成亲完毕,当归奔家下禀告令尊,也不枉陛下与王太后一番厚爱。”吴芮笑道:“孤王只顾高兴,倒忘了表兄尚未回乡禀报舅父,亦未至舅母灵前祝祷,择吉日快快完婚,赶回龙山告慰二老要紧。”梅湖见吴芮如此周到,自己却不能像他禀明事实,心中有些忐忑,好在他为难的神色被许易看在眼里,许易笑道:“梅将军还不快快谢过陛下,安排成亲事宜?”
梅湖这才如梦初醒,连忙拉这莺儿长跪道:“多谢陛下关怀,属下领命拜别,陛下大恩只能铭记于心,他日定当报还。”吴芮见表兄今日言行皆有些木纳,还以为是他过于欢喜,以至于激动得有些失礼,自然不会计较:“不必客气,表兄能得今日,全仗令尊教导有方,我对于表兄的功绩亦是心怀感激。快快启程将舅父大人接来洙城,孤王赐他年俸二百担,以资晚年安享。有表兄在孤王身边效力,乃天赐美才,亦是衡山百姓之福。”
梅湖感动得几乎落下泪来,生怕自己一时失控说出莺儿身世,为吴芮徒增烦恼,便不敢在迟疑,拜谢过后匆匆离开王宫。虽然梅将军贵为十万户侯,而莺儿也是一朝富贵,做了衡山王的义妹,当时却没有大摆酒宴、大肆庆祝的习俗,虽不似“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那般简朴,只请了衡山王吴芮与王太后梅氏主婚,各位侯爵好友齐聚一堂,大家热闹一番各自散去。
新婚之后不过旬日,梅湖便辞别众人,收拾行李细软,带着莺儿以及十万户侯的绶带印信奔归家乡而去。
衡山国本是直属秦朝的一个郡,百姓们对秦朝弊政深恶痛绝,如今来了一位勤政爱民的衡山王,经过一番安抚修养,士农工商渐渐兴盛起来。
正在吴芮对于自己的一番政绩颇为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