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沙王传-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头见菊率早抽空买来酒肉,这才略微安心下来。三人走了许多路程,早就饿得不行了,吃起张妻做的家常饭菜自是十分可口。吴芮对碗里十分香甜的稻米很感兴趣,出言请教道:“在下家乡乃是越地山林,乡人种地素来以火焚烧草蔓,再引水浸濡,待土被浸软之后播种任其生长,往往只能收些栗黍粗粮,观贵处农田条理得当,竟能种出如此香甜之物,敢问如何炮制?”农夫听罢笑道:“小壮士真是有心,我张家祖辈在此居住,倒未曾听说那般耕作之法,一般先引水浸地,尔后用铁犁头翻耕一遍,将杂草覆入土中作肥,现在所食香甜乃是精心保留出来作种子的,大部分还是粗粮杂食。”听说竟是种粮,菊率忙拉起吴芮和梅,连连作揖称谢。吴芮默默无言,心中想自己读书甚多,竟不曾听说如此简单的方法,便继续问道:“铁犁头是何物事?我家乡尚未曾听说过。”农夫顺手一指墙角一个弯弯的木头,较平滑的一端用来握手,较弯的一端上面裹着一块小小的三角形铁片,用手扶起犁把,稍微用力,犁头上的尖铁便可以在湿润的土中前进,并将野草翻入土中埋起来了。吴芮和梅湖听罢高兴极了,仔细观看犁的形状,又问了许多关于农具的问题,农夫干脆取出一些稻种:“诸位壮士虽然年轻,却已知为农人思谋,实在另人感动,今年年成不错,种粮留得十分宽裕,不如将这些带回家乡,若能令贵乡多产细粮,确乃福泽万代之事。”吴芮求之不得,连忙双手接过那个小麻包,很珍惜地放入包袱中收藏起来,口中连连称谢。这一夜吴芮睡得十分香甜,想到家乡以后若可以种上这么好吃又多产的粮食,倒真应验了老祖父当年希望的那样,自己能够以一人之力谋家乡温饱。
第二天,三人早早起身辞别善良的魏国农户,继续赶往魏都大梁,不到晌午便来到大梁城外。魏国北毗赵国、西靠韩秦、东邻齐国,南临楚国,处於中原的中心地带,乃是天下交通枢纽,而都城大梁位於黄河南岸,洛水、岁水、睢水、丹水、鸿沟都经过此处。魏人又先后开凿了大沟、梁沟两大人工护河,团团保护着城池,成为两道屏障,使大梁城固若金汤。梅带头惊叹道:“开阔坦荡的中原重地,竟能建成如此易守难攻之城,真是难以想像!”
吴芮默不作声,登高细看四周风景之后,才点头道:“当日围魏救赵便在此处,孙膑用兵果真出神入化,实乃天赋奇才。”三人在城外观看询问了足有个把时辰,这才进城歇脚。较之外观气象万千、城郭相连,穿过城门凸出的门阙和护城,城内景致骤然一变,只见街道宽阔井然,足以容纳八匹马并排通过。信步走进一家饭铺,三人点了些面饼咸菜便狼吞虎咽起来,吃过午饭依旧四处游访,来到南面大街上一看,商人小贩川流不息,服饰装扮精致纤巧,一派繁荣景象。
这里有许多吴芮和梅从未见识过的东西,一番流连下来,不觉已是日薄西山。菊率正要催促他们赶快找地方投宿,就见前面围了一群人,正指手画脚看热闹,便干脆移步过去看个究竟。只见当街跪着一个面目清秀的小男孩,约摸十岁出头,男孩衣领里插着一根草标,膝下垫着一张破草席。菊率低声在吴芮耳边道:“卖身之人。”吴芮不假思索地从梅身上接过包袱,正想从包袱中掏钱出来资助那小男孩,突然被人从后面撞了个趔趄,回过神才发现,包袱已经到了别人手中。眼看那人准备开溜,菊率眼明手快,往前顺势伸手揽住那人的衣领,用力向回一带,谁知那人竟不再逃跑,将包袱往人墙外面抛去,然后一屁股赖在地上大哭大闹起来。
旁观的人正看小男孩卖身看得无趣,见这边热闹,马上转身围住他们,菊率被那人抱住脚动不了身,吴芮和梅想追贼,又被围观人群挡住视线,贼人早已不知溜到哪里去了。
回头再看这个赖在地上的贼人,竟是个干瘦的老太婆,老太婆也不可惜身上破旧的衣衫,只管哭诉菊率欺负她。围观的人见老太婆哭得可怜,菊率又是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不问青红皂白一齐指责菊率。
正在三人百口莫辩之际,人群外来了两个管闲事的人,年过而立的那人身材中等,三缕长髯飘洒在胸前,一副颇有城府的模样,另一个身材瘦削的年轻剑客,面色略显苍白,眼中却闪着咄咄逼人的光彩。
年轻剑客上前拱手道:“听这位兄台口音不似本地人,如何将老妇撞倒在地?”菊率正气得脸红脖子粗,倒是吴芮接口答道:“在下手中包袱被贼人抢去,家兄奋力擒贼理所当然,不曾想这贼人十分厉害,竟诬赖家兄撞她在先,阁下似是读书之人,若能帮家兄劝说她不再胡闹,在下感激不尽。”年轻剑客尚未开口,和他同行的长髯中年笑道:“足下说这位老妇抢了包袱,那包袱又在何处?”菊率和吴芮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照实告诉他包袱被老妇扔出去了。围观的人轰然大笑,有人便说了:“哪里有这样的贼人?抢了包袱却扔掉?岂不是吃饱了撑得慌么?看这三人衣着相貌都还端正,竟这么无赖,欺负一个六旬老妇。”梅湖见吴芮和菊率都无言辩驳,气得一跺脚,正准备动手拎起赖在地上的老妇,老妇以为梅要来打人,更加大声哭叫起来:“打死人了!我一个老太婆他也打,这是什么世道啊。”年轻剑客拦住梅,弯腰和声道:“老婆婆先请起来,看看伤着没有,看这三人皆是识礼之人,若果真撞人,想来也非有意,我这里有些金钱,你拿去找郎中吧。”菊率阻止道:“怎能劳你破费?此人确实是个贼人,恐怕她还有许多同伙,见如此容易蒙骗,日后打听到足下住所,日夜算计于你,徒增许多麻烦。”年轻剑客淡淡一笑,正准备从囊中掏钱,那个想卖身为奴的小男孩突然挤进人群,指着老妇人道:“我认得你,前日在城西行骗,还与一个老头威胁我和你们一起骗人!”
小男孩声音很清脆,一番揭发让众人来了兴趣,小男孩转脸对年轻剑客道:“这位先生不要听这老妇胡言,他们经常趁人多偷窃,如被发现便将赃物扔给另一人,然后赖失主欺负老者。”老妇人无言对答,众人吵吵嚷嚷要扭她去官府,她骨碌一个翻身,撒腿往拐角处跑,身手步伐十分矫健,转眼便跑得不见人影了。有好事者追了一阵,竟然追不上那瘦骨嶙峋的老妇,这至少说明她方才确实诬赖好人了。菊率目瞪口呆看着老妇逃跑的方向,半晌才回过神来,走到年轻剑客面前急切道:“先生莫要在此久留,那老妇来历不凡,恐有祸事发生!”吴芮和梅湖都是习武之人,看那老妇翻身逃走的身法似乎有些来历,那个爱管闲事的年轻人会意过来,拉起和他同路的中年走在前面。菊率不敢怠慢,拉着吴芮和梅湖跟随其后,走出几十步,吴芮突然大叫道:“啊呀!那卖身男童定遭辣手,快快带他同行!”说罢回身奔到男孩面前,拉起他就走,男孩还舍不得那张破草席,想回头去拣,吴芮用力拖着他只管前行。
来到年轻剑客投宿的旅店,众人帮忙收拾行装,急急忙忙换到另一处偏僻店铺安顿下来。
大家都得空喘气,年轻剑客莫名其妙地问:“壮士命我等匆匆搬到此处,敢是那老妇有甚名堂?”菊率摇头微笑,问急了才转头对那中年男子别有深意地一笑,年轻剑客和中年男子对望一眼,脸色顿时大变。年轻剑客冲菊率一拱手,面色凝重道:“兄台好眼力,观诸位义士言行举止,皆不似一般俗人,想是胸怀大志,可否相告何故来到此地?”菊率拱手还礼道:“护送两位兄弟前去齐鲁访贤,路过此处。”年轻剑客一摆衣袖,自我介绍道:“在下姓姬名良,与我兄项伯一道浪迹天涯,诸多江湖事务皆不甚明了,还请诸位多多照拂。”
三 微山湖群英金兰结义穆陵关游子死而后生
    众人惊魂略定,相互通报姓名,原来那位名叫姬良的年轻剑客乃是故韩丞相之子,姬氏世代为韩国丞相,三年前韩国被秦所灭,姬公子从此四处漂泊游历。那位年纪稍长的项伯乃是楚人,数年之前因一时激愤落下命案亡命中原,至齐地时已身无分文饿倒街头,被正在那里就学礼制的姬良相救并引见给老师仓海君,自此两人互为知己,韩国亡国后又结伴游迹于江湖。
见姬良和项伯如此爽快,豪不掩饰地将这些隐讳告知三人,三人都十分感动,便据实说出自己的籍贯姓名。众人一同举杯畅饮之时才想起还有一个小男孩,他一直默不作声跟在众人身后,大家谈得兴起竟差点将他忘记了。
吴芮习惯性地找梅湖取包袱,这才想起包袱已经被贼人抢走了,菊率明白他的意思,忙解下剑柄上的玉佩,往小男孩手中一放。
小男孩哪里见过这么贵重的东西?只觉得玉佩精致小巧,料想是很值钱的东西,根本不敢张手来接。姬良在一旁笑了笑,从腰间取出几铢钱,招呼小男孩过来道:“倘若不是我自身难保,收下你作个童仆也无甚大碍,如今只能送些钱给你,自己好生保重吧。”小男孩千恩万谢地退了出去,吴芮和梅湖看着他瘦小的背影,不禁一齐摇头叹息。
姬良看出了吴芮的心思,悠然笑道:“小兄弟无须叹息,这世间能以金钱为满足之人,乃是不幸中之大幸。”这番言论吴芮还是第一次听说,习惯性地寻词反驳道:“金钱财帛皆乃身外之物,唯有谋生伎俩才可靠一生。”说罢对梅湖道:“烦表兄将那小孩追回,我要教他一个谋生之法。”梅湖对这个爱自作主张的表弟素来言听计从,二话不说出门追回了小男孩,小男孩正因为有钱吃饭而高兴,突然又被追回来,以为是姬良后悔想要索还,心中正在忐忑,吴芮招手唤他来到面前,又高声吩咐店家取来刀笔竹简,将父亲传授专治蛇鼠毒虫的药酒方子抄录下来交给他。
吴芮所赠的不是金钱,却是足以谋生立命的祖传秘方,小男孩顿时觉得喜从天降,高高兴兴收好竹简,连连磕头作揖。
姬良和项伯不禁从心底里赞佩面前这个少年好胸襟,菊率只管连连敬酒,众人边吃边谈,话题渐渐转向天下形势。吴芮虽然饱读兵书,却从没有亲身经历过战火狼烟,听姬良和项伯讲得头头是道,心中也开始佩服起来。项伯家中世代楚将,姬良家中世代韩相,没想到这位吴王夫差的后裔少年竟也精通兵法,行军布阵之事谈论起来见解甚为精辟,二人对少年吴芮不觉刮目相看。大家都是健谈之人,直到梅率先打了个呵欠,这才感觉到困意,草草收拾杯盏,各自回房歇息。
第二天一早,吴芮和梅湖习惯性地起床习武,正将两柄短剑相互挥舞着,突然听旁边一声喝彩,项伯挥剑跳入圈中,三人互搏了一阵,表兄弟二人的剑法竟令项伯无从破解。
正搏得精彩,菊率仗剑加入当中,与项伯联手,这才将兄弟二人剑阵打散,姬良其实早已立在一旁观看,见此精彩场面,不由得鼓掌叫好。大家刚刚疏筋动骨,回到房间,老板早已备好早餐。等众人吃饱喝足,姬良道:“在下与项兄有事急于会见仓海君,不便在此久留,不知三位欲往何处,是否能够同道而行?”吴芮等人丢了盘缠,正愁如何到达齐地,听姬良邀请同行,且目的一样,自然答应下来。
众人一道启程,顺济水往下直奔齐地,顺流船速度极快,半天功夫便来到微山湖面。
只见“日出斗金”的微山湖上残荷连天,在深秋的阳光下显得十分壮美,此处南靠彭城(江苏徐州),北接邹邑、曲阜,西通曹州(山东荷泽),乃是历代兵家必争的肥沃之地。对于微山湖的来历,民间也流传着一段传奇故事——相传殷纣王得妲己之后荒淫暴虐、残害百姓,一时间叛乱四起、民不聊生,纣王不顾社稷之危,依旧沉迷美色,朝中大臣忠谏难进。比干、微子、箕子三人相商,劝微子抱祭器逃走,日后以保商汤宗祀。后来比干被剜心而死,箕子在武王克商后逃往朝鲜。究竟微子逃走后落于何地?后来怎样?故事就得从这里说起。相传,殷微子名启,自幼聪慧至贤,深得商王帝的喜爱,要立做太子,可生他的时候母亲不是王后,后来母亲当了王后又生了商纣,按照商殷朝代的惯例有嫡不能立庶,商纣立为太子,把商启封到一个叫微的地方为侯,后来人们便称他为殷微子了。
再说殷微子抱着祭器逃出商都朝歌,只身一人急急前行,走啊走啊,跑到哪里去?也没个目的,听说东方的人民勤劳善良,就直往东而来,走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宋地和鲁地交界的地方,见有一座孤零零的大山,四面大河环绕,山清水秀、树木密茂、百鸟鸣喉,是个隐居藏身的好地方。
微子奔着山顶爬了一整天,终于爬了上去,只见方圆十几里有山有泉,有树有花,可就是没有人家。他一连在山上转悠了几天,饿了摘点野果充饥,渴了捧点山泉水止渴。这天夜里他爬到最高峰,老远见有一个小小的茅草屋亮着灯,欣喜得了不得,直奔茅草屋走去,只见屋里有母女二人正在纺棉织布,老妈妈七十有余、少女二十左右。微子走上前口称:“请老妈妈发发慈悲,可怜可怜殷微,我已几天没进谷粟了。”老妈妈说:“能爬上此山也不容易,一定吃了许多苦,请屋里来吧。”微子不敢透露身份,便随口说道,“是呀,我这逃难之人,四海为家,我看此山秀美,想在此处落脚为生。”老妈妈说:“你是逃难之人,俺娘俩是受苦之人,那好吧,女儿快把饭菜拿出来,想是已经饿坏了。”殷微子几天粒米未进,又累又饿,见了饭菜便大口扁腮的吃了起来,吃饱喝足之后觉得浑身酸懒,两眼一眯缝打着鼾声就睡着了。一觉醒来,折身坐起一看,唉!是在少女的床上,微子羞得面红耳赤,急忙下床往屋外走,到了门口正好与少女撞了个满怀,微子更觉羞惭。老妈妈从地里薅草回来,微子向老妈妈叩谢告辞,老妈妈拉着微子说:“你就别走啦,你已在我女儿的塌上睡了一夜,这本与礼不周,况且你也无处安身,我这女儿尚未婚配,你们就结为夫妇吧。”
微子说:“这可使不得,我已四十出头,你这女儿只不过二十有余,年龄悬殊怎好成婚?”老妈妈说:“年龄悬殊这倒无妨,她本贤淑孤女,此乃天赐姻缘勿须推辞!”说着就把微子和女儿拉入屋内,插草为香,拜了天地,结为夫妇。
微子夫妇相敬如宾,男耕女织,勤劳侍奉老妈妈。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三十年过去了,老妈妈早已过世,微子夫妇生育七男八女,又加男婚女配,在这山上成了殷氏一个好大的家族,原来这个山没有名字,从此便就叫微山了。
有一天,微子的小玄孙去豆地里看豆子,抬头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赶着一群绵羊在豆地里放。小孙子跑过去问:“老爷爷,您怎么放羊放到俺豆地里啦?”老头说:“你这豆子收不成啦,十天以内,这座大山就要崩塌啦,这里,就变成一片汪洋大湖,豆子还能收?不如喂了我的羊。”
小孙子不相信,但是见老爷爷的羊毛色凌乱、骨瘦如柴,便让它们吃了个饱。老爷爷感动地说:“您爷俩儿可是好人啊,赶快朝天亮的方向逃走吧,可不能在这里久留啦。”说罢,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羊群也无影无踪了。小孙子赶快跑回家,把刚才的事告诉了他爷爷,爷爷知道是遇上神仙点化,就连夜收拾行李衣物,一边准备带领小孙子朝东方逃走,一边告诉乡亲们跟他们一块逃。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山上、山下的人都逃光了。就在第九天的半夜里,只听一阵山崩地裂的响声,随后微山就陷下去了。微山塌陷变成了汪洋,原来微山的最高峰变成了小岛,从此人们就把这片汪洋叫做微山湖,汪洋中的小岛叫做微山湖岛。
神奇的传说、名人的足迹,加上无限秀丽的湖光山色,这里俨然如世外仙境。船在平滑如镜的水面上滑行,只有船桨撞击水面发出细碎悦耳的声响。面对此情此景,几位血气方刚、胸怀大志的少壮豪侠又怎能没有酒呢?菊率早已准备了两坛好酒,船家取来几只大陶碗,众人坐在甲板上浅斟轻酌,船过微山湖,西面沛县遥遥临水,地势复又平坦起来,一望无际的田野早已收割完毕,只有枯黄的秫秸麦杆四散零落,深秋的阳光虽然依旧逼人,秋风却已经有些凉了。吴芮眺望天际,只觉得胸中豪兴大发,顺手举起陶碗且击且歌道:“越剑锋敛,吴钩毫逸;故国不再,我苟南夷;天开巨目,待我以时;挟披万甲,纵横千里……”“故国不再”之句引发了姬良的隐痛,世代为韩相,韩国却在他即将成年理事之时烟消云散,韩王、韩公子非死即隐,三年不得音讯,家中父母兄弟早已遇难在兵荒马乱之中,害得自己国破家亡的秦国却在日渐强盛,大有吞并中原之势。越想越悲,越思越愤,姬良不禁高声唱和:“君怀吴越兮,我念韩王;心存高志兮,复尔康庄;西强肆孽兮,何者以当……”〖HT〗两位少年豪客相互应和,那歌声仿佛一股剑气,在水面和旷野间奔涌,仿佛流水秋风都同声应和起来……姬良突然将陶碗往水中一掷,长身而起,脸上布满因激动而泛起的红晕:“足下少年壮志,与良义气十分投合,不如结为异姓兄弟!良空度二十载晨光,不知贤弟玉庚几何?”少年吴芮早已对姬良欣赏至极,闻言忙起身回答:“小弟虚龄一十有四,尊足下一声仁兄,乃是三生幸事!”项伯和梅也被他们的豪气感染,一齐起身恭贺,姬良和吴芮向着南方故土拜了三拜,从此结成金兰之好,以兄弟相称。
小船在傍晚的斜阳里前进,背后的晚霞将水面染成血红色,吴芮提出要先去看看有“天下第一关”美誉的穆陵关,于是众人过了微山湖便弃舟登岸。众人披星戴月走了两个时辰,在一个小镇上歇宿下来,已经累得抬都抬不动了,草草吃了些干粮,倒头一觉睡到天亮。第二天一早,大家又马不停蹄地启程奔往临沂,临时雇驴车,速度果然快了许多,走了三天终于来到穆陵关下。
穆陵关自周武王封姜子牙于齐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