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烽火恩仇录-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民族而战,这样的恶战……操他矶谷坂恒十八代祖宗的娘,咬牙切齿,仰望着灰蒙蒙地天空。
少帅,你为什么这样糊涂?弟兄们的心……他眼前浮现出了那往事不堪回首的西安兵谏之后的历史烟云……
西安事变到台儿庄血战,岁月沧桑,相差不过一年,风云变幻,强大的东北军支离破碎。为什么……这是国家命运?还是个人命运?
孰事谁非,历史烟云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二 将军偏向虎山行
    二    恶梦政治泪将军偏向虎山行
三九严冬,天空彤云密部,朔风挟来一股股北方的冷空气,寒暑表里的红线象被什么东西压着似的直线下降,当推开窗户时,朔风渐弱,纷纷扬扬卷下了漫天大雪来。须臾间,六朝古都变成了一片银装素裹的一个银世界,显得那么干净、宽广无限。
黄埔路蒋介石官邸里,二楼办公室门窗紧闭。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参谋总长蒋介石穿着一套毛哗叽军便服,坐在一张比乒乓桌略小的橡木写字台前,一手端着花白底瓷杯,一手拿着线装书,聚精会神地看着。
忽然,外面走廊里传来极轻的脚步声,接着,传来一个压低了嗓音的喊声,道:“报告!”
蒋介石听出是值班侍卫的声音,头也不回地“唔”了一声。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了,侍卫官走进来,在蒋介石斜后角一米处站下:“委员长,外面下雪了,给您送暖气吧?”
蒋介石的办公室里虽装有热水汀,但难得使用。而且规定,白天送暖气必须经他本人同意才行。
刚才他看书实在太专心了,以至没发现外面下雪。这会儿听侍卫一说,才觉得身上有些寒意。他张口想说话,不料却连打了两个喷嚏。
“嗯!是有点凉了。”蒋介石放下已喝空了的瓷杯,站起来搓着双手,“嗯!不过,大白天,还不需要送暖气吧?”
“是!”侍卫看看蒋介石瘦瘦高高,显得单薄的身躯,走到墙边衣帽架前取下海军呢大衣:“委员长,您披上大衣吧。”
蒋介石披了大衣,瞥了瞥墙上的挂钟,便自语自言道:“还有10分钟。”
侍卫官:“委员长要出去?”
“不!不!蒋介石摆摆手,“嗯!你通知警卫室,三点半钟,有一个叫毛人凤的军官和小蚕要来见我,不必通报了,径直领他进来。”
“是”!侍卫应了一声,退后两步,以一个标准的转体动作来了个向后转,移步出门。心想小蚕是谁?这么重要吗?
蒋介石双手互握着,走到落地窗前,张大眼睛望着外面自天而降的鹅毛大雪,张口吟道:“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略一停顿,又若有所思地说:“金陵降雪,西安此时不知如何?”说完这句话,他退到墙边沙发上坐下,双目微合,僧人入定似地不言不语。
一个月前,张学良、杨虎成两将帅在古城西安联合发动“兵谏”把前去督促催逼“剿共”的蒋介石扣押,并通电全国,呼吁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击日本侵略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西安事变”。
在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参与下,事变获得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被放回南京。张学良为顾全蒋介石的面子,不听中共代表的劝阻,执意陪蒋返宁,不料一下飞机即被扣留。
蒋介石恨张学良“犯上”,密令军事委员会成立高等军事法庭,审判这位声名显赫的东北军首脑,一级陆军上将,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法庭审判长李烈钧宣布:“张学良犯‘首谋伙党,对于上官暴行胁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民权五年。消息泄出,全国哗然,各界人士纷纷谴责蒋介石。蒋介石一看苗头不对,假作人情,以“委员长”名义请求国民政府对张学良特赦。
新年刚过,国民政府发布特赦令,宣布赦免张学良。但与此同时,军事委员会却宣布对张学良严加管束,这实际上是蒋介石玩弄的一套花招。所谓“管束”即是囚禁,委员长要把自己这位契弟像囚猛虎似的囚押起来。不过,蒋介石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迫不得已玩得这个花招并不高明,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穿。
他恐怕舆论再度大喧,便想把张学良秘密移囚外地,遮人耳目。这是一桩大事,蒋介石亲自谋划。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周密考虑,他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军委会直接领导的中央宪兵团执行。他亲自从近百名军官中筛选,最后圈定中校参谋毛人凤担任“特别卫队”队长。今天,蒋介石召见并亲自下达任命。
西安事变,娘稀匹,怎么这样两上虎头蛇尾的人。娘稀匹!一个东北人,一个西北人,联合作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
蒋介石忽一想,这两个人头脑单纯,上了共产党代表的当,可恨可恶。张、杨想干什么?抗日。难道你们领袖不懂得抗日,先消灭共产党,再赶出日本豺狼,怎么不理会我的讲话。“安内攘外”,日本豺狼不可怕,可怕的是共产党,娘稀匹,打了这么多年仗,还不明白。
  西安之行,虽逢凶化吉,领袖的威信被降低了。蒋介石似做了一个恶梦一样,眼前浮现出了难忘的往事……
西安事变之后的东北军司令部。
夜色沉沉,戒备森严。很晚了,张学良卧室还亮着灯。
他进到卧室,赵四小姐正坐在窗前独自垂泪,张学良觉得奇怪:“小妹,怎么了?”
“你,你不能太意气用事!”赵四小姐揩一把泪水,声音有些发颤,送蒋介石回南京的事,她显然知道了。
“南京是常来常往的嘛,你何必这样?”
赵四小姐说:“这几天我睡不安宁,总有什么不祥的预感。南京是事非窝子,还是不去的好。”
“我几次解委员长的困,恩德非同一般, 这些我不图报答,可他总不至于恩将仇报吧!”
“临潼这事,天大的恩情也一风吹了。你说你没有加害于他,他会这样想吗?那个晚上,说打死也就打死了,他难道连这个也不懂”赵四小姐泪眼婆娑,张学良心里有些难受。
“小妹,这些我都想过。退一步讲,即使我受点委曲,只要能换来全国一致抗日,换回我们东北故乡的土地,我也觉得不悔。”
赵四小姐最清楚,张学良决定了的,任是谁也挽不回来,她哭泣一阵,索性什么也不说了,背转身去洗脸。削肩一耸一耸,她越是竭力控制自己,越是哽咽得厉害。谭海自外室传话:“宋部长来了。”张学良对着镜子扯扯衣襟,忙步出门外。
宋子文站在会客室里,一反文质彬彬的故态,神色十分慌张:“我从杨主任那儿回来,收到一封联名信,委员长和夫人看了,也都六神无主。汉卿,我们只有求你想法子了!”说罢,拿出信来,双手递向张学良。
信上写道:“商定的问题必须有委员长的亲笔签字,中央军队必须退出潼关,有了这两条委员长才能启行。否则,张、杨纵然是许蒋回京,我们也誓死不从。”落尾签名的是东北军、十七路军的高级将领。将领们已经背着二位将帅自拿主张了,张学良的眉棱突突直跳,宋子文摸出手帕,连连擦汗。
“汉卿,你说话呀!”
“事态严重,症结还在杨主任那里。”
宋子文连忙说:“周先生费了许多口舌,我去又说了一河滩的好话,杨主任通啦!”
张学良眼睛一亮:“杨主任通了!”他看看表,“是两点半,你们快作准备,我安排飞机,马上和杨主任送你们走。”
仿佛突然听到了纶音佛语,又紧张又兴奋的宋子文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双手抱定张学良的右手摇了摇,快步小跑,飞下西楼。
张学良转身又推开卧室门,手提皮箱打开着,赵四小姐正噙着泪打点行装。每次出门,提箱里都装着张学良的必用之物,什么也不用叮咛大小用物总是收拾得又干净、又齐全。张学良叫了一声“小妹”,赵四小姐头也没回,低声回答:“事到如今,我只求求你,你得和杨主任、周先生打一声招呼;还有小蚕送你的‘凶多吉少’四个字……”
“别管小蚕,妇道人家懂什么!杨主任答应了,我马上去找他。”
赵四小姐转过头来:“那好。周先生呢?”
“小妹呀,冬天是说黑就黑,已经来不及了。”他很快招了招手,拉上门走了。
赵四小姐赶去拉门,门被倒锁上了,一时心急,找不见钥匙,她转了一圈,忙拿起桌上的电话听筒,中共代表团的人回话:“周副主席不在,也许过会儿回来。”摇出总机,她连忙又要卫队营:“让孙营长即刻到副司令办公室来,我在等他。”
杨公馆前,杨虎成,谢葆贞将张学良送出门外,张学良疾步儿上了汽车,从车窗探出头来:“杨主任,我在高公馆等你。四点半起飞,你可是快哟!”
杨虎成夫妇转回屋里。
“马上放蒋委员长?”谢葆贞问。
杨虎成点了点头:“南京很复杂,东北军内部也不稳,副司令已经铁了心了。周先生也说夜长梦多,宋子文又哀求不已,我若是咬住牙齿再不松口,势必成为众矢之的,下一步就全是我的不是了。”
谢葆贞有些发急,“天大的事,这样就草草收场么?捉他时兴师动众,满城风雨,现在放他,最起码也应该告诉诸位将领。”
“现在是偷着放,声张出去,老头子他们就拨不离脚了!你想不通,我更想不通。现在别叨叨了,赶快给我换衣裳,我去送送老头子。”
谢葆贞进里屋取衣帽时,杨虎成拿起茶几上的手谕,这是张学良方才留下的:
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孝候指挥。此致,何、伍、缪、董各军各师长。
张学良二十五日
让朱参谋传达以杨虎成代理余之职。
毛笔字,很草,“虎成”被写成“虎臣”,“孝侯”写成了“孝候”。杨主任捏住手谕苦笑着摇摇头。张学良方才说的话,还回响在杨虎成耳畔:“我要亲自送送蒋委员长,三天之内就回来,至迟也不过五天,请你多偏劳几天。”
杨虎成当时竭力劝阻:“放他就很可以了,送他实在是一步险棋!汉卿,我有千言万语你可以不听,可以反驳,这一句话你可得听听呀!”
神情已多少有些恍惚的张学良拿出这张手谕,摊开拍在茶几上:“我想过了,万一有什么变故,今后东北军完全归你指挥,疾风知劲草,我张学良信得过你!”
张学良走进警卫森严的高公馆,前厅台阶上的宋子文、宋美龄、端纳、蒋鼎文仿佛盼来了救星,满脸堆着笑,齐步迎上前来。张学良问:“收拾好了吧?杨主任马上就到。”他看看表,又看看天,“日色不早了,飞机今天只能飞到洛阳。你们和委员长如果愿意,今晚也可以再住一宿,明天一早直达南京,怎么样?”
四个人同时变了脸色,同时摇头。宋美龄说:“今日是圣诞节;  到洛阳也算是大吉大利。愈快愈好,千万别再耽误了。”
宋子文说:“我们全收拾好啦!”
端纳上来问道:“黄仁霖呢?和我一块来的那个黄先生呢?他不走么?”
张学良说:“我已经传过话了,黄先生很快就过来。”他转向宋美龄,“杨主任和我送你们走,可是部下的将领没有告诉。人一下走得太多,被觉察了反为不便,黄仁霖和你带来的那位蔡妈,最好是明天启行。”
宋美龄噘个嘴不太愿意,宋子文赶快代她表态:
“他们晚走一天,完全可以,完全可以。”
正说着,汽车把黄仁霖送进了高公馆。端纳第一个迎上前来:“嗨!仁霖,祝您圣诞快乐!”黄仁霖被关押了十一天,外界的消息一丝不闻,今天被突然押上汽车,自以为末日到了,连外衣也没穿。夕阳下,忽然看到了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下还做梦似的反应不过来,以抱怨的口吻回敬端纳:“我活够了,不懂什么叫快乐!”
宋美龄、宋子文也围了上来,端纳俯过身轻快地说:“我们马上要出去喽!”
黄仁霖一下子感奋得说不上话来,眼眶里泠起了泪花。宋美龄说道:“我们和委员长马上走。这儿还有我们一些私人物品,你收拾收拾,明天有飞机送你和蔡妈回南京。”
正说着,杨虎成的汽车到了。宋氏兄弟扶着蒋介石上了第一辆车,张学良坐在前座,后一辆车上坐着端纳、蒋鼎文和杨虎成。卫兵举手行礼,车子拉严窗帘,冲出了高公馆……
面皮青紫的朱仁堂坐一辆汽车东扑西转,终于在涂作潮的家里找见了周恩来。
“周先生,委员长去飞机场了,知道吗?”
周恩来闻言大惊,陡变了脸色:“我不知道,走了多大工夫?”
“十几分钟。”
方才有两辆小车一前一后。从金家巷驰上东街,一掠而去,坐在小店里的周恩来是远远看见了的。他着急地站起来:“怎么不早告诉我?”
“四小姐急惶惶要我找你,我费了天大劲儿才寻到这儿!”
周恩来飞快地上了孙铭九的汽车,往前一指:“快去机场!”
张学良恳请过周副主席去开导杨虎成,可谁也没有说今天就启程呀!放蒋介石究竟怎样个放法,周副主席方才还在苦苦琢磨呢。朱仁堂在前边连声催促司机:“快!开快!”
融雪天气,又湿又冷。街上行人稀疏,头脸严严地缩在棉衣棉帽里,夕晖明净下,天幕晴碧,是冬日里难得的好天气。高高的杨树槐树古姿古貌,衬托着剪影似的苍黑色的西城楼,城墙齐崭崭伸向南北,城堞间的离离荒草绰绰约约在冷风中抖动。两辆汽车一前一后穿过西城门,径直西去。
蒋介石从窗隙间已经看见了那一架巨大的波音飞机的形体,忽然觉得边上的宋美龄在用手捅他,他把头抵近窗边,机场四周戒备严格,只是在戒严线以外,聚集着成群结队的学生,黑压压一片,足有两三千人。警戒士兵很快散开在学生队伍前边,以枪口对着学生,禁止他们说话。学生队伍距波音飞机不远,两辆汽车“吱”地一声煞停在学生与飞机之间。
蒋介石一行下了汽车,提前到达的一辆车上走下刘多荃、何柱国二位将领,赶上前向蒋介石、宋子文他们举手致礼。送蒋回南京的事瞒着刘多荃和何柱国,张学良不知这二人是得了朱仁堂的临时通报急急赶来的,只好用奇异的目光望着他俩,当着众人,也不便查问。学生队列里似乎有人认出蒋介石、宋美龄了,万分惊讶,队伍里语声窃窃。
蒋介石惊惧不安地盯住学生队伍,心跳得很厉害:“不是说要秘密飞离吗?机场怎么这么多学生?西安学生向来是很难缠的,“一二&;#8226;九”那天的万人游行,虽然只到十里铺就折回了,但那气势,蒋介石却分明算是领教过一次了。他一把拉住杨虎成的手,忙不迭地表白:
“仗不打了,以前的内战统统由我负责。答应的条件我一定实行!一定执行!这个你们放心。否则你们可以不承认我是你们的领袖。答应你们的条件。我再讲一遍:第一,命令中央入关部队撤出潼关。今后再发生内战,当余由个人负责。第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第三,改组政府,集中各方贤良,容纳抗日分子。第四,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第五,释放上海被捕领袖。第六,今后西北各省军政统由张副司令、杨主任负责。西北今后就交给你们了。我说的对不对?”
杨虎成直视着他,点了点头。
蒋介石转过身子,一把又拉住张学良的手:“汉卿,机场上……”他望望人群,“这么多人,他们是要……”
杨虎成一下子恍然大悟,大声回答,“委员长,太原今天有客人来西安,是绥署通知部分党校组织迎接的。”
蒋介石、宋氏兄弟这才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不约而同地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他们正要上舷梯,又一辆汽车按着喇叭飞一样冲过警戒线,“嘎-”地急刹车在飞机旁边。赵四小姐拎着个小皮箱,涨红着脸跑到张学良跟前:“汉卿,带上这个,你连换洗的衣服也不要了!”宋美龄非常亲热地迎上来:“噢!四小姐。这次太忙乱,咱姐妹也没空好好坐坐,你原谅我吧!”说着拉住赵四小姐两只手。
宋子文说:“三两天就回来,带不带衣服无所谓。我那里再穷,还给汉卿寻不上一件穿戴了!四小姐太关怀汉卿了。”
听出张学良真的要上南京,刘多荃、何柱国惊惶不安,二人退在边上附耳低语。杨虎成低下头,咬住嘴唇不吭声,这一切,蒋介石都看在眼里。
端纳上来说话:“小姐放心,蒋夫人保证汉卿的政治生涯,子文保证你们的财产,戴笠负责汉卿的安全,我呢――我统统的保险!首先保险汉卿三天后回来。你在家好好等着罢。”
赵四小姐那美丽的湿湿的眸子把他们挨个儿扫了一遍,惨然一笑,不言不语。
蒋介石那神情,似乎对张、杨有无限的感激,他上前一步,说道:“汉卿,到此为止吧!我看你现在去南京没有必要,南京有南京的体统,我虽是领袖,好多事情并不由我,你去了徒然给我招惹些麻烦。要去,也须待我回去安排安排再去……”
张学良握住手提箱不放手:“东北同胞三千万,全国民众四万万七千五百万,我张学良沧海一粟,不能光想我自己。”他一挥手:“别再耽延了,快上飞机。”
蒋介石他们一个个进了机舱,张学良和杨虎成、刘多荃、何柱国,赵四小姐握别,拉在最后,踏上舷梯了,何柱国突然奔去,一把揪住张学良的后衣襟,红着脸庞,揪得那么紧!张学良硬硬地掰开他的手,压低嗓门训斥:
“别胡闹,我不去,谁同南京讲话?!”
赵四小姐嘤嘤地哭出声了,张学良佯装没听见,头也不回,大步踏进了机舱……
机声轰鸣,大地颤抖,颤抖得接地的夕阳也有些暗淡。学生队伍正前后骚动,波涛一样起伏,又一辆小车箭一样冲过了警戒线,波音机已经颤抖着脱离地面,开始折往东天。西方有一缕乌云,隐隐地投向夕阳。周恩来急忙忙钻出了小车,他仰望长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便和杨虎成、朱仁堂、赵四小姐、刘多荃、何柱国一字儿站在了寒风里,寒风搅乱了赵四小姐的鬓发,夕阳映射着周恩来、杨虎成冷竣铁青的面孔,四周静悄悄的,他们一句话也没有……
黄昏的最后一抹光线投射在东墙正中,高崇民依照张学良的指令,正在委员会的办公室里,召集杜斌丞、王菊等人、申伯纯、李维诚、卢广绩、吴仲贤等余人进行讨论,研究究竟有什么保证才能放蒋介石飞走。天空忽然响过了一阵震耳的飞机声,飞机声刚刚消逝,秘书处长洪钫一股风似地闯进门来,附在高崇民的耳边告诉他:“蒋介石、宋美龄已经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