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将三国-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还请先生名言。”

    荀爽道:“公子所言不拘一格降人才,何谓不拘一格?莫非不重门第名望乎?若如此,贩夫走卒,引车贩浆之流岂非皆可入朝堂耶?大汉立世,为仕者皆为士族,庶民焉有登仕为官之理?”

    肖毅一想,这年代就讲究个门第出身,祖宗做了官,子孙后代都能做官,寻常百姓永无入仕之望,难怪前番那韩骐对堂下寒士如此鄙薄。当然,也有极个别例外,比如当朝大将军何进,就因为妹子被天子宠幸,从一个屠夫变成了皇亲国戚。

    “唯才是举,难道不好么?天下有才之士何其多也,为何只能是世家士族之身方可出将入相?倘若世家士族出了个蠢笨无良之徒,难道让这样的人去做官治理百姓?这不是笑话么?”肖毅很反感这种唯出身论的做法,一时义愤,便一股脑儿的都说了出来。

    荀爽笑道:“肖公子年岁尚轻,不明朝廷擢选人才之明,先举孝廉,后入羽林,天子一向明断,真有如肖公子所言者,岂能真选为官?”这话多少有些强词夺理,但很厉害,肖毅若再反驳,便是直斥天子昏聩了。其时朝政荒弊,政事不举,卖官鬻爵之风日盛,别说是蠢笨无良之徒,便是初生孺子,只要家中有钱,就可以捐个官做做,哪有什么天子明断?堂下士子很多都流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来。

    肖毅倒底少年意气,也无暇多想,张口便要反驳,刘备见机的快,立刻一拉他衣襟让他止口。

    “好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曹操已经长身而起,接过了话头。

    “文龙所言极为有理,如今朝政荒废,奸佞当道,官吏贪墨不止,百姓民不聊生,是以才有蛾贼之乱!纷乱至今,犹不思革弊除恶,选拔贤良,反推以天子明断,此岂为国士之言哉?”曹操义正言辞,众人听的目瞪口呆,堂下有不少寒士都喊起好来。

    肖毅暗暗佩服,曹操确实英雄气概,就他敢如此直陈天子之过。

    荀爽被说的满面羞惭,不知如何措口。

    曹操又朗声道:“本是为见颍川贤才,来此士子之会;今日观之,掩非饰过,徒有引经论典之虚文,不见救民护国之实举,如此空谈虚应之会,曹某不来也罢!告辞!”话音一落,曹操便大踏步走出堂外,径自出门。

    “好气概!”刘备击掌而起,拖了几位兄弟,“孟德兄等我!”告个罪,和张飞赵云肖毅一起步出门外。

    场上嘈杂成一团,荀爽还是第一次被人如此训斥,偏对方所言句句在理,心里也极是愧赧。

    内堂,门帘悄悄放下,两人人影已看场上多时。

    “文若兄观此人如何?”问话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似有病容,面色苍白,但双目却炯炯有神。

    另一人身材颀长,不过二十余岁年纪,相貌俊伟,颌下微髯,听那少年问他,一声赞叹:“真英雄也!兴复大汉,重振朝纲,必是此人。”

    肖毅对曹操如此举动大为震撼,不愧是东汉末年第一英雄。来此处,肖毅本是想多访几个绝世谋臣,却没想到是如此收场,也好,这般足见曹操英雄气,却也不枉了。

    几兄弟追上曹操,都对曹操竖起大拇指,曹操哈哈大笑:“操一时牛脾气犯了,诸位幸勿见怪!来,午间便是操来做东,找一处好酒肆,与诸位放怀畅饮!”张飞大声叫好,几人各自上马,笑谈着去了。

    “涿县到啦!”高家商队一众人欢呼道。

    经过一月跋涉,从荆襄前往涿县的高家商队总算赶到了目的地,这一路虽然辛苦,总算有惊无险,所过战事紧急之地也没碰上什么黄巾军来扰事,不过用甘宁的话来说,来了倒好,正闲得慌,真来了定让他们吃足苦头。

    高麒早带了人在商号门前相候。

    “哈哈,兴霸,许久不见,这次可多亏了你了。”高麒笑道。

    甘宁赶紧下马见礼:“见过高叔父,一向可好?”

    “你来了,我能不好吗?”两人都大笑。

    “将货物清点清楚,数目不可有差。”甘宁吩咐众兄弟道。

    高麒相邀:“一路辛苦,来,兴霸,到家中饮酒。”

    甘宁面露难色:“待交割清楚,宁想先到肖伯父家去。”

    高麒笑着拍拍甘宁肩头:“是想见你那妹子吧?叔父省得,你先去,晚上就在你肖伯父家为你接风洗尘,你这里的兄弟我来接待,只管放心!”

    甘宁笑道:“还是高叔父安排周到。”

    高麒忽然看见从车上下来的王欣然和小杏,不禁一怔:“兴霸,路上收了侍女了?”

    甘宁先一愕,看到她们便反应过来:“不是,是宁路上救的,你别看那高个子的姑娘纤瘦,她以前可是黄巾的人,剑法高明,身手很是了得呢。”

    “是吗?”高麒看向王欣然,看她如此娇弱婀娜,真不敢相信竟是个身负绝学的女剑客。

    于是又问详细,甘宁便将于路搭救王欣然周仓管亥的情事备述了一遍,高麒闻言若有所思。

    “高叔父,有何不妥?”甘宁见到了高麒思索的神情。

    “非也,何来不妥?我是在想,前日文龙来信,说是军中士卒损伤颇重,要这里补充新兵过去,这两日正在准备,预计不日即将出发。既然兴霸救的这几人精通战阵,又是从黄巾那里来的,必对对方情形颇为了解,何不随这次补充军兵一齐编入玄德军中,定有大助。”高麒道。

    甘宁大喜:“那是正好!正要去见他们呢,高叔父,这次补充新兵由我统领吧,我去军中,正好也把这几位一起带去。”

    高麒点点头:“甚好,就这么定了。”

    二人说着,已到了肖府门口,一阵悦耳的笑声传来,秦蓉从门内飞步奔出,大声呼喊:“义兄!你来啦!”

正文 第九十二章 长社鏖兵上

    甘宁与几兄弟虽然没有结拜,但彼此相交投契,早也不是外人,礼数准备的非常周到,不仅为肖氏夫妇和高家特备了长江一带的特产礼品,便是刘备、赵云之母那里,甘宁也都送了厚礼,张飞家中现在是小蝶掌家,甘宁也特地以平辈身份送了好些物事,还有婉儿那,甘宁也没拉下,特以美玉雕成一对锦凤,婉儿和秦蓉一人一个,喜得二女合不拢嘴。

    本是还要在涿县多歇息几日,但第二天往刘备军中补充的新兵就要出发了,甘宁自然不愿再耽搁,与肖氏夫妇和高麒商议定了,次日一早就带领这些新兵前往颍川。

    甘宁考虑到王欣然身体未复,且军中也不能有女子进入,便让秦蓉帮忙照看,想把王欣然和小杏都留在此处,倒也方便些。

    听说甘宁救了个女子,婉儿秦蓉都很感兴趣,趁晚间相送甘宁出府,二女便吵嚷着要甘宁带她们去看看。

    甘宁看她们这一脸殷切的样子,知道多半没好事,急忙推辞道:“有什么好看的?反正留下她们来,你们多照看,以后有的是相见时日。”

    “不,妹妹今晚就要看。”秦蓉小嘴一努,向甘宁撒娇,样子极为娇美可爱。

    婉儿也在一边不依不饶:“甘大哥怎么那么紧张呀?便看一看打什么紧?莫非是金屋藏娇,不想让妹妹们看到?”

    甘宁满脸通红:“你们两个丫头,跟文龙一处,怎么都变坏了?”

    秦蓉做了个鬼脸:“席间我听舅父说,那女子风致绝美,妹妹好奇呀,就想看看哥哥救的是怎样一位绝代佳丽。”

    “都说英雄救美人儿,以婉儿看,甘大哥这样的英雄,救的美人儿定是倾国倾城。”婉儿捂着嘴笑道。

    二女一唱一和,甘宁无何奈何,只好嘟囔道:“这么晚了,也不知人家睡了没……”

    正说着,已到了高家商号前,就看到一个高挑修长的身影在门前等待。

    二女夸张的睁大眼睛:“大哥,人家专门等着你呢。”

    甘宁心中一震,快步上前:“王姑娘,还没歇息?”

    王欣然确是专程在等甘宁,见甘宁终于回来,忙道:“正在等候甘兄,听说明日甘兄便要前往颍川军中?”

    甘宁听王欣然等候自己问的却是这事,心里不禁略有些失望,嘴上笑道:“是啊,明早清晨便要出发,周兄管兄商议定了没?可愿同去?”

    “我们都商议定了,颍川张宝与我等有仇,正想随同前去,了此仇恨。晚间周管二兄多喝了几杯,又是伤体初愈,便让他们早些歇息了,正好明日一早动身启程,由我告之甘兄。”王欣然道。

    甘宁大喜:“你们决定跟我们在一处,大好!”顿了一顿,又道:“明日周兄管兄与甘某同去,王姑娘和小杏就别去了,此去不比商队行程,一路多有不便,况且到了颍川军中,也不可有女子进入。”

    王欣然有些着急:“怎么不许我去?我久在黄巾军中,可也没什么不便,且我所知张宝军情极多,若入军中,必有大用,助你们兄弟大破敌军,岂不是好事?”王欣然还是想为张角报仇。

    甘宁不想多争执,便岔开话题:“哦,王姑娘,这是我的妹妹,还有陈家弟妹,都想来见见你。”

    秦蓉和婉儿一直在看王欣然,见她虽然以面纱遮住面容,但身姿曼妙,话音悦耳,必是个美貌佳人,心里都为甘宁高兴,以她们的意思,当然是想撮合甘宁,听到甘宁介绍,便都上前见礼。

    “见过王姑娘。”二女一脸笑意,盈盈一福。

    甘宁一一介绍:“她们可都是我那文龙兄弟的妻室,这是我弟妹,婉儿姑娘,这便是我妹妹,秦蓉姑娘。”

    王欣然看眼前二女,都是姿容俏丽,美貌可人,心里暗暗赞叹,一边还礼,一边笑道:“你那文龙兄弟可真是好福气,这么两个绝代佳人竟都被他娶了。”二女急忙谦虚:“王姑娘才是绝世风姿,我们俩算什么。”

    “王姐姐用的什么香?这般好闻?”

    “王姐姐那薄纱哪里做的?好质地。”

    三位姑娘倒挺投缘,很快就聊起了女儿家事来,王欣然虽然剑客出身,毕竟也是方当韶龄的年轻女子,听到这些话题,自然很感兴趣的交谈起来,倒把甘宁晾在一边。

    甘宁听的头大,无奈的看向星空。好容易等她们交谈告一段落,才赶紧插口:“我的意思,王姑娘和小杏就留在这里,平常就让我这两个妹妹多照应照应,等我和那几位兄弟凯旋归来。“

    秦蓉婉儿也道:“就是,王姐姐留下吧,一则在这里调养身子,二则也教我们些剑术,那可多好?”她们都知道王欣然是个武艺高强的女剑客。

    王欣然听她们如此说,一时也不好回绝,只得低头不语。甘宁就当王欣然默认了,哈哈笑道:“行了,蓉儿婉儿,你们去王姑娘房中多聊会,还有个小杏妹妹,你们以后可得照顾好喽,我先去睡啦,明早就要赶路呢。”

    看着甘宁入房,王欣然忽然问秦蓉道:“他姓甘,妹妹却姓秦,你们不是亲兄妹?”

    秦蓉满脸欣慰的神色:“哥哥是我义兄,虽不是亲生兄妹,他却待我比亲妹妹还好。”

    “义兄?……欣然也有个义兄呢。”王欣然若有所思地道。

    在对峙了多日后,张宝波才大军终于有了动作,拔营起寨,绕开正面汉军大部,向长社城发起了进攻。

    这一举动早在朱?意料之中,他早就安排张邈鲍信等部与路防范,张宝大军一动,大寨中的汉军便于侧翼进行袭扰,而孙坚曹操刘备所部都接到将令,火速增援长社城。

    自从那日从颍川城中归来,曹操似乎和刘备几人的交情更好了,俨然将几人当成了知交好友,这次驰援,曹操主动和刘备所部合在一处,倒是孙坚所部快马轻骑,远远的当先开道,先奔向长社城去了。

    “文台思战久矣,所部人马前行的真快。”看着远处孙坚所部快速赶路而扬起的尘土,刘备道。

    “总算要打仗了,谁不急呀!”张飞骑在嘶风上,一脸兴奋。

    曹操笑道:“跑快跑慢,终归是要打的,以操看,还不如跑慢些来的好。”

    “军情如火,跑慢了若有误救援,岂非坏事?”刘备和曹操开起玩笑。

    曹操打了个哈哈,以马鞭遥指南方,那里是黄巾大军的阵势在缓缓而行,烟尘蔽天,声势浩大。

    “玄德你看,黄巾所部十余万众,日行不过数十里,一路上还有张孟卓(张邈表字孟卓)、鲍伯义(鲍信表字伯义)所部进行阻截,即便是黄巾前部人马,最快也要两日后才能赶至长社;而你我并文台部,一共也不过五千余人,纵然缓行,明日也必能赶至长社,若早至长社,我军求战心切,苦等两日,士气必馁,还不如明日赶到,静候半日,则士气正盛,以逸待劳,可一战而胜。”

    众人闻此言,都觉得曹操此言极为有理,肖毅更是佩服,从小小的一个行军速度方面就能如此清晰地分析出如何决胜之道,这曹操确实厉害。

    此日午间,一众汉军终于赶到长社。

    因黄巾压境,长社城中的世家望族早已迁至颍川大城,以避战火。肖毅那日在士子集会上所见的钟繇便是举族迁往颍川城的,是以长社城中人丁大为稀少,市井萧条。

    众人甲不离身,立刻上长社城头远望过去,一队汉军倒拖旗旌,正很狼狈的向此处退来。

    “是张孟卓!快开城门,让他们进来!”曹操与张邈素有交情,一眼便认了出来。

    张邈带着败残人马进了城,气喘吁吁,草草和众人见了礼,见城门又要关上,急忙大喊:“且慢且慢,还有合后之人,稍待一会。”

    “孟卓,别急,喝口水,怎么回事?”曹操递过水袋。

    张邈咕咚咕咚猛灌了几口,才道:“好险,今日又以轻骑袭扰蛾贼前部,没想到被他们缠上了,我只有五百轻骑,蛾贼倒围上来三、四千,我只好赶紧脱身,五百轻骑就剩这几十人了,那蛾贼死追不休,倒跟来了两三百人,追杀不休,幸好有人合后,挡住追兵,我方得脱。”

    “孟卓休息会儿,无妨,到这里就没事了。”曹操安慰道。

    张邈那日与董卓走的甚近,对于跟董卓闹事的涿郡五英自然不是很投机,见刘备几兄弟都在,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形象甚是狼狈,只得尴尬笑笑算是打过了招呼。刘备倒不以为意,叫士卒安排酒饭,给张邈所部残兵送去。

    城下马蹄声响,远远奔来一人,张邈急忙看去,神色一喜:“好了好了,合后之人到了,等他进来,便可关上城门。”

    曹操一惊:“孟卓所称合后,便就一人?”

    张邈苦笑:“这是邈所部牙将典韦,素有勇力,便就是他一人挡住追兵。”

    “以一人之力而当二三百人?”曹操面露不可置信之色,身后的曹仁曹洪也耸然动容。

    刘备几兄弟是听肖毅说过典韦的,关羽还曾与典韦交了下手,自然毫不意外。肖毅还挺高兴,又能看到典韦啦,一向少见,也没什么机会结交,现在有机会了。

    典韦一进城,就下马前往城头复命,肖毅见他今日全身甲胄,更显得威风凛凛,手中拿着两枝硕大铁戟,背后还插着一排小戟,内中多有缺失,想是适才抵挡追兵时用了的。身上满是血迹,显见厮杀甚烈。

    “典韦向主公复命!”典韦对张邈抱拳躬身,“追兵二百余人被韦格杀大半,还有来追的,被韦以飞戟射之,蛾贼只剩十余人溃逃去也!”

    张邈点点头,一挥手:“下去吧。”

    “真壮士也!”曹操立刻赞道,“快为壮士上酒!”

    肖毅心想,不好,曹操是看上这典韦英勇了,不行,这典韦我们还想收呢,可不能让老曹抢了去。(作者:“典韦历史上就跟着曹操,你这是谁抢谁呀?”肖毅冷笑:“我看上的,就是我的!”)

    于是赶紧也堆起笑容,向典韦拱手:“公毅,久违了。”

    典韦一怔,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是喊我么?”

    肖毅也一怔:“典兄不是表字公毅?”

    典韦一笑:“韦出身寒微,一介武夫,向无表字,肖将军记差了,那日蛾贼进击,肖将军舍命合后救护,典韦拜谢。”典韦还记得那天汉军溃败,肖毅赵云引军来救的旧事,特地表达谢意。

    肖毅还愣着呢,赶紧从怀里取出斗将谱翻看,没错啊,第六页上写的分明:陈留典韦,字公毅,怎么他竟说自己没有表字?

    肖毅愣神的当口,曹操已向典韦敬了一大觥酒,典韦接过,一饮而尽,想到自己血战归来,身为主公的张邈却轻描淡写,毫无体恤之意,倒是面前这不认识的矮个将军如此厚待,典韦再看向曹操的眼神里已满是感激。

正文 第九十三章 长社鏖兵下

    黄巾的先头部队在午夜时分赶至长社城下,见城头火把通明,严阵以待,先锋程远志未敢造次,在距离长社城一里开外扎下营寨,这分明也是担心城内汉军突击夜袭。

    第二日下午,后续的黄巾大军源源不断的赶到,这一路朱?命董卓领本部西凉铁骑跟在黄巾大军后面不时骚扰,董卓前番大败,正要戴罪立功,所部西凉铁骑又精锐之极,打的有声有色,弄得张宝波才痛苦不堪,好容易摆脱董卓袭扰,总算赶至长社之境。

    这次绕路进击长社,正是波才的计策,原是想避实击虚,一举攻克长社,而后分兵而行,一路便在此地趁机将来援汉军聚而歼之,一路则北上直逼洛阳,不料朱?老于军旅,早看破黄巾之计,只分兵一部沿途袭扰,本部大军则缓缓侧移,倒从长社后方慢慢逼近,倘若大军一入长社城,又将重复先前颍川对峙之势,波才打定主意,一定要在朱?大军赶到前拿下长社城,彼时将攻守易势,自己才能掌握占据主动。

    先锋程远志向张宝和波才禀告了前方长社城防范甚严的情形,自从张宝弑兄上位,对波才倒是极为倚重,遇到这些军阵杀伐之事全交给波才拿主意,波才很感张宝恩义,虽是天公将军亡故不久,倒对这个新主帅很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

    “波帅以为如何?”张宝听完程远志禀报,便又照例向波才问计。

    波才道:“我已看了城上情势,守城汉军是陈留太守张邈、骑都尉曹操、鲍信、佐军司马孙坚、典军校尉张杨和范阳令刘备的旗号,旗号虽众,所部兵马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