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印度洋,罗马固然没有军队,但是他们的商人可有着相当强大的人脉和活动能量,那些叙利亚和希腊人不但拥有几千人的武装卫队,还可以轻松的征召起五万土著部队和三百艘战船!
对于这个武力起家的对手,交州可是在不敢放松警惕。军部举办了数十次高司演习,一次次在图上作业和兵棋推演中揣摩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还好这次的真正目标并不是征服,只不过是一次入侵行动,说得明白点就是抢劫,抢劫埃及亚历山大城的文化科学遗产,工业基础和输往罗马的小麦。
海军已经超越了这个时代的局限,他们认识到在这么远离本土的地方进行军事行动,对后勤是多么巨大的考验!要知道粮草可以在当地征集,但是他们的武器装具都必须从交州装运到前线!对于未来大规模的中原作战的难度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为此,他们提出了很多划时代意义的观点,甚至提出了滚装轮的设计。
陆军则为在漫长海运后保持部队战斗力的问题恼火,从三亚启程,抵达南印度,中间只有柔佛和马六甲两个港口可以修整,而且整个航程都是在热带海区,士兵和战马都要在密不透风的舱房里呆上近一个月,中间还要避免霍乱,痢疾,中暑等常见热带病流行!这对于他们还是头一次!为此组建了专门的军医单位。
后来海陆军终于得出一致结论:击败罗马人在印度洋的势力,需要六千陆军,和四个海军分舰队。这六千陆军除了五百甲骑具状的重骑兵外,都是混成步兵,加强着弩炮单位,额外的骑兵需要征召阿拉伯人,波斯人已经答应了这一点。
先期控制锡兰岛和南印度的注辇国,然后乘着印度洋西部的贸易风抵达亚丁湾,建立一个基地,进入红海,扫荡罗马港口,并扶植代理人。陆军在古代苏伊士运河河口登陆,强行进攻,控制运河。海军进入尼罗河,顺流而下强袭希腊化世界的首都亚历山大!
可能远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他的名字即为“苏伊士”一词的来源)为了通过陆行平底船进行直接贸易,下令挖掘了一条“东西方向”的运河,将红海与尼罗河连接起来。根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The Histories of Herodotus‘‘)记载,大约在公元前600年 Necho 二世着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他没有完成这一工程。
这条运河最后大约在公元前500年有征服埃及的波斯王朝国王大流士一世完成。大流士在尼罗河岸建立了许多花岗岩石碑纪念他的功绩,其中有一块位于离苏伊士130公里远的''Kabret''附近的被称为大流士碑铭(Darius the Great‘s Suez Inscriptions)中写着:‘‘大流士王曰:吾乃波斯人。吾起于波斯而征于埃及。吾命开此河,发于尼罗奔流埃及,止于瀚海濒临波斯。此河即成,埃及之舟舶可沿诸直抵波斯,合吾所愿。‘‘
这条运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获得。在随后的一千年中它被连续的改进、摧毁和重建,直到最终于公元8世纪被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所废弃。
这条沟通尼罗河和红海的古代运河足足有150英尺宽,足够海军军舰通过,在运河的阿尔西诺港、贝勒纳斯港,停靠着一些罗马军舰,但对于海军的舰炮而言,丝毫不构成威胁!
埃及的八百五十万人口中,有八十万人居住生活在亚历山大。但是亚历山大本身却没有武装,只有一小队罗马卫兵。
这座亚历山大兴建的伟大城市除了伟大的图书馆外,在基督教兴起前还拥有着无数的学者、医生、工匠和技师,出产着上千种商品,尤其以大规模生产的玻璃,亚麻和金属制品为最。其商船队是罗马世界规模最大的,仅仅码头就长达九英里!
况且他们还有外交手段,只要能为那位率先自立为帝的叙利亚总督奈哲尔提供东方先进的远程武器,帮助他击败塞维鲁皇帝的征讨大军。那么这位为了皇位并控制着埃及的罗马人就会对己方行动默许,毕竟那些罗马人拥有充足的奴隶,他们对希腊科学始终抱着一种对待玩具的态度。这样他们就大可以可以将所有感兴趣的科学文化书籍抄录、招募大量技师回国,甚至获得大量的黄金。这对于急需专业人才的南方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毕炜只是在火药、造船上促进了大汉科技的向前发展,其他方面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相信引进希腊科学体系和希腊科学技术,对于实用技术和工程科学是一个极好的机会。
只是交州能够找到足够的翻译吗?所以,还要引进希腊的大量翻译人员和专业教师。从根本上为华夏建立一个成体系的科学系统,这样,文明才能够自行升级和创新。不然的话,穿越者所带回来的技术优势很快就会丧失,华夏仍就会在后来的竞争中落在西方的后面。
这样,还能在这次的罗马内战中浑水摸鱼,为今后下一步更大规模的行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终章 星条旗永不落
195…198年,南方发动印度洋战争,夺得亚历山大图书馆部分书籍,华夏开始第一次科技飞跃。
同时期北方陷入更深的战乱中,西凉开始向东扩张,长安的天子在向洛阳的转移中被马腾韩遂骑兵追杀,吕布带领一支部队抵达兖州,占据了兖州和东郡。河北冀州的袁绍逐渐强大起来,占领并州。公孙瓒杀死刘虞,占领幽州。
天子驾崩后,朝廷解体,益州刘焉自立为皇帝,河北袁绍立刘虞之子为皇帝,淮南袁术自己称王。南方同盟宣布局外中立,198年开始使用汉元纪年,是年为汉400年。
199…202年,第二次印度洋战争,争夺埃及,罗马皇帝塞维鲁求和,允许华夏在罗马全境自由招募工匠,华夏同意归还罗马人的粮仓埃及,在犹太地方,重建犹太国家。
同时期北方进入暂时的和平,形成一个西北马腾韩遂,河北袁绍公孙瓒双雄对峙,中原吕布袁术并立,西南刘焉偏安的局面。南方完全接收荆州地盘,同青徐两州的联系更加紧密。
203…206年,双方在印度洋和红海保持着和平,罗马发动对安息帕提亚人的战争,得到华夏海军的援助。
同时期北方爆发战争,204年陶潜病逝,徐州牧的位子按照他遗愿传给毕炜,但是袁术自立为徐州牧,伙同吕布发兵进攻徐州,平原相刘备军队进攻青州。为争夺河北霸权,袁绍同公孙瓒进行七次河北大会战。韩遂马腾内讧,韩遂自立为大秦天王。
这时期最著名的战役是“一日之内,两都互陷”:所谓一日之内两都互陷,指的是河北大战中袁绍纠合大兵攻取公孙瓒的老家易京,庆功宴还在召开之时,不料自己老窝邺也被亲近公孙瓒的叛军张燕端掉。
206…209年,罗马的安息战争结束,继续保持和平。
同时期北方出现变局,袁术被南方同盟彻底打垮,袁术本人逃到河北袁绍处,刘备也转向洛阳发展,刘备和吕布结成同盟。
袁绍取得对公孙瓒战争的胜利,公孙瓒自杀。
210…213年,与罗马仍然是持续的和平。
袁绍于210年称帝,国号赵,同时期南方开始正式北伐,210年西路军进攻益州,活捉刘璋张鲁,光复了大汉益州全境,将边界推进到秦岭一线。
中路军大败吕布刘备,吕布投降,刘备自杀。展现推进到潼关,渡过黄河进入并州。
东路军自青州出击,直下平原。
212年,南方打通了西南交通线,并成功将南中的属地和在缅甸沿海的殖民地联结起来。
同年十月,南北双方在官渡决战,参战兵力为袁绍20万,南军12万。双方均有火炮部队,所不同的是南方独有10000人的火枪步兵,而北方拥有6万重型骑兵。这次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最终南军获胜,袁绍主力被全歼。
213年,三次河北大战,袁军残余力量被彻底消灭。两袁自杀,汉军光复河北四州。
214年,大统制毕炜来到北方,建立新朝,国号仍是大汉,不同的是他采用了北辰星作为王朝的徽章,史称大汉星辰王朝。
开设国会,制定宪法。并建立起一套颇有弹性的中央和地方机构,公正而又廉洁高效。文官的学院培养制度和武将的参谋总部制度成为这个国家施行精英政治的两块基石。
这也是历史公认的华夏近代世界开始的标志。
王朝的旗帜继承了毕炜起家设计的蓝底白星旗,不过加上了十三条红白条纹,象征新汉开国的十三州。开国大臣会议公决每在增加的殖民地或者领土上建立新州,就增加一颗星作为象征。
首都选择在青州海滨,新的帝都定名为京华。
经过两代皇帝七十年的治理,中原再度恢复了元气,在恢复起来的中原和王朝赖以起家的交州中间,开始出现裂痕,不过每次矛盾都能够被英明的统治者所化解。
除本土十三州外,大汉增加了数以千计的殖民地和领土,到了西元406年,已经发展为拥有三十八个州,领土纵横整个东洋世界,亚洲内陆的草原和大陆边远的岛屿都被纳入统一帝国管理之下。
这个半民族国家半世界帝国性质的星条旗王朝,从一开始起,就是注定是享受以后一千年所有的光荣的。
但是太阳始终会有下山的时候。
一旦千年的国运终结,所有的辉煌也将结束。
西元1024年,这个千年帝国的本土爆发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起一系列共和国家。此时期西方的罗马帝国也已经崩溃多年,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共和国和邦联:不列颠国,高卢国,日尔曼国,拉丁邦联,希腊联邦。
旧世界的两大帝国宣告瓦解。
“一旦他们学会走路,我们就要体面的离开。”这是传说中那位神一般的第一代大帝毕炜给自己后人的忠告。
皇室成员由此绅士般的选择离去,他们带领效忠于北辰王朝的臣民,离开混乱和战火中的世界岛,远涉重洋,来到刚刚发现的南北扶桑大陆继续着星条旗的传奇。
很快这些一无所有的人就打退了来自旧世界的多次入侵,在新世界的荒野上建立起伟大的文明。
他们发现南北扶桑大陆是如此的美丽富饶,因此将这片大陆改名为美洲。
扎根于旧世界沃土中的新大陆拥有宜昌丰富的资源和产出,美洲世界很快的成长起来。渐渐的从光荣的孤立逐渐走向世界霸主。
西元1787年,为了争夺黑非洲和南方大陆。新罗马世界和新华夏世界开战,双方动用了一切力所能及的力量,进行了七十年的殊死战争。1841年,新大陆参加世界大战,扮演了决定性的作用,导致华夏世界最终获胜。
以后,旧世界再次臣服于星条旗的荣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