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三级海况下连11节都开不到……
第十三和第十四艘……总算令人眼前一亮,这两艘1902年下水的新式装甲巡洋舰原本是热那亚的安萨尔多船厂为意大利海军建造的,下水后却被阿根廷买下,准备用于与智利海军交战,但是随着阿智两国关系的缓和,阿方又取消了合同,两舰遂以“米特拉”和“罗卡”的名字留在意大利的船厂中待售,俄国的采购代表团闻迅赶到,在中国人与船厂接洽前三天签完了购买合同,分别以03年9月9日战沉在北海道函馆的“瓦良格”号和03年10月2日战沉于彼得大帝湾的“留利克”号为两舰命名,在热那亚港挂上了圣安德烈旗后,两舰径直开回波罗的海,随即编入第二太平洋舰队。两舰沿用了意大利战舰的典型风格:主桅位于船体中央,两座烟囱分别居于其前后两侧,除此之外,其装甲带的长度和厚度也不及同时期的英法装甲巡洋舰。在武器方面,该级舰的主炮采用了前部1门最大仰角35度的254毫米炮配后部1座双联装203毫米炮的奇特配置方式,此外还配备了14门152毫米炮、10门75毫米炮、6门47毫米炮、2挺7点62毫米机枪以及4座381毫米鱼雷发射管。该级舰标准排水量为7628吨,采用2台往复式蒸汽机,13500匹马力,最大航速达20节。装甲配置:水线180毫米,炮塔150毫米,司令塔360毫米,甲板50毫米。
接下来的第十五艘……又是垃圾,老式装甲巡洋舰“得米特里&;#8226;顿斯基”号,1883年下水,满载排水量5796吨,武器是6门152毫米炮、10门120毫米炮、8门37毫米炮和2挺7点62毫米机枪,航速仅16点5节,防护方面仅在水线布置有152毫米的舷侧装甲带。
第十六艘,老式装甲巡洋舰“伏拉季米尔&;#8226;蒙诺马赫”号,还是垃圾,比前一艘早一年下水,满载排水量5593吨,武器是5门152毫米炮、8门120毫米炮、8门37毫米炮和2挺7点62毫米机枪,航速更慢,只有15点2节——还不如舰队中最古老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二世皇帝”号。防护方面,除了152毫米的水线主装甲带外,还为152毫米主炮配备了100毫米厚的炮塔装甲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二)
一艘又一艘,飘扬圣安德烈旗的军舰有气无力地开过看热闹的英国人面前,米字旗的庇佑下,皇家海军的官兵们议论纷纷。
“第四十艘……最后一艘了吗?后面好象没有了?”
“听说那些为舰队提供补给的德国煤船在进入尼科巴海峡之前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过了阿南巴斯群岛和纳土纳群岛就是战场了……那位司令官真有勇气,我觉得中国人就在纳土纳群岛以北等着他们。”
“我不觉得中国人有力气和勇气这么干,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了一支强大的俄国舰队——虽然里面夹杂着不少废铁。”
“中国人理应在福摩萨(台湾)海峡布阵,在那里他们可以得到鱼雷艇部队和空中部队的支援——想想看吧,报纸上描述的五六百英尺长的空中怪物!”
“还是想想俄国人能干些什么吧,他们真的打算和中国人决战?”
“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个好主意,但对世界来说却是件好事,两败俱伤的中国和俄国有助于世界和平的实现——特别是远东的和平。”
“……如果在公海决战,俄国人大概会丧失三分之二以上的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同时造成三分之一的中国主力舰沉没或失去战斗力,如果在福摩萨海峡决战,俄国人可能会全军覆没,中国人可能会为此付出四分之一主力舰损失的代价……”
“总之我们有好戏看了……”
殿后的俄国驱逐舰“猛烈”号尚未开出海峡东口,一艘悬挂赤底金龙镶蓝白边中华帝国海军旗的巡洋舰就在众目睽睽下驶入了海峡西口。
英国人一阵骚动。
“中国人疯了吗?”
“难道他们想在这里挑起战斗?这里可是大英帝国的禁地!”
“瞄准他们!”
舰队司令官一声令下,英舰上的炮口转而指向了中国巡洋舰。
不一时,中国巡洋舰发出灯光信号,报上了舰名和来意:“中国海军‘超风’号,跟踪俄舰队至此,并无挑衅贵国之意,更绝无在此地挑起战端之意。”
英国人这才放下心来,再度抱着看热闹的心情,目送包括“超风”号在内的十余艘悬挂中、日、朝三国海军旗的军舰驶过海峡中点。
与英国人的惊讶不同,俄国人虽然也清清楚楚看见了屁股后面的东亚联盟军舰,他们的态度却近似于麻木,因为这些“载满黄种人的铁棺材”已经跟随了他们整整三天,虽然到了夜里可以暂时摆脱跟踪,但天亮后不久,敌舰又会在己方战列舰的主炮射程之外徘徊……就像“一群怯懦而卑鄙的苍蝇”。
“苏沃洛夫公爵”号的舰桥上,舰队司令官罗热斯特文斯基中将面无表情地歪坐在他那心爱的桃心木椅子上,他还没有绝望,但他现在的样子却神似一条被拉上祭坛的可怜小牛。
六小时前,他从新加坡俄国领事馆转来的电报中得知,第一太平洋舰队已经在海参崴覆灭了,也就是说,与第一太平洋舰队汇合的美梦已经破灭了,经历了将近15000海里远航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将不得不以自己的力量单独面对东亚联盟强大的联合舰队。
罗热斯特文斯基立即召集各支队司令官开会,讨论舰队今后的去向,他们有四条出路:
第一就是掉头返航,然而此时陪伴舰队的德国煤船已经不知去向,沿途的英国港口又以中立为名拒绝俄舰入港加煤,俄舰必须在毫无补给的情况下再次穿越印度洋返回最近的补给站——马达加斯加的贝岛,出与现实性和荣誉感的考虑,与会者一致反对这个提案,装甲战列舰“纳瓦林”号舰长瓦西里耶上校的话代表了大部分军官的想法:“我们已经克服重重困难环绕了大半个地球,如果这一段苦难的航程只是为了在接近终点之前转而进行一次反方向的同样苦难的航程的话,那么俄罗斯帝国海军从此将成为整个文明世界甚至野蛮世界的笑柄!”。
第二条路就是依照临出发时海军大臣阿维兰对罗热斯特文斯基的私下嘱咐,在迫不得已时将舰队拆散拍卖,官兵们乘普通商船回国,这对充满荣誉感的多数海军军官来说显然更是难以接受的奇耻大辱!
第三条路是继续北上,在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补充煤炭之后,继续执行援救海参崴的作战任务,多数人对此表示反对:既然第一太平洋舰队已经覆灭,又据新加坡的领事馆通报,陆军主力已被逼退至贝加尔一线,从陆上援救海参崴要塞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即是说,海参崴的陷落不过是时间问题,那末在完全不可能再有后援的前提下,第二太平洋舰队继续开往海参崴已变得毫无意义——即使舰队成功抵达海参崴,也注定会步第一太平洋舰队的后尘,在对方海陆空全方面的封锁和攻击中消耗殆尽。
最后一条不是路的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开到金兰湾再说,在那里一边请求友好的法国人为舰队补充煤炭,一边借用法国人的电报系统与国内联系,等待进一步的明确命令。预期在航渡过程中会遭到东亚联军的一定程度的拦截,但只要坚定决心摆脱敌人小股部队纠缠,迅速开进法国海军的保护范围内,敌人要追来的话就要承担与法国开战的风险,而一旦法国卷入战争,说不定还能改变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形势……
一番思量打算之后,众军官正要举手表决,新加坡领事馆的俄国领事又转发来了沙皇给罗热斯特文斯基的电报,电报中命令罗热斯特斯特文斯基率舰队开赴法国金兰湾休整,法国海军将派出一支有力的舰队在湄公河口附近海域接应,第二太平洋舰队应克服一切困难进入法国海域,大本营最迟将在6月30日给第二太平洋舰队发出最终的命令,在此之前,第二太平洋舰队应做好包括开往海参崴在内的所有准备。
800小说网 。800xiaoshuo。
“也就是说,陛下自己也还不清楚该让舰队返航还是继续北上,这种时候只能奉命行事了——反正下命令的是沙皇本人。”
抱着这样的想法,罗热斯特文斯基最终决定,舰队先按原计划以纵队穿过新加坡海峡,接着以临战编队通过马来半岛与阿南巴斯群岛之间的哲马贾水道,沿东经104度线北上,直抵湄公河口附近海域与法国舰队会合,全程约500海里(超过900公里),按舰队11节的平均航速,48小时内即可完成。
此时,舰队已经开出了新加坡海峡,开始变换队形。
按照早已编定的作战预案,包含了14艘主力舰的第一编队由罗热斯特文斯基亲自指挥,第一编队又分为三个支队:第一支队由罗热斯特文斯基本人指挥,包括“苏沃洛夫公爵”号(旗舰)、“博罗迪诺”号、“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奥勒尔”号四艘新式战列舰以及“瓦良格”号、“留利克”号两艘新式装甲巡洋舰;第二支队由副司令涅鲍加托夫少将指挥,包括战列舰“奥斯利亚维亚”号(旗舰)、“西索依&;#8226;维利基”号、“纳瓦林”号和老式装甲巡洋舰“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第三支队由弗勒克尔沙姆少将指挥,包括老式战列舰“亚历山大二世皇帝”(旗舰)号、海防舰“谢尼亚文海军上将”号、“阿普拉克辛海军上将”号和“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由恩克维斯特少将指挥的巡洋舰分队包括“奥列格”号(旗舰)、“光明”号两艘大型新式巡洋舰,2艘旧式装甲巡洋舰,以及“阿芙乐”号、“绿宝石”号、“金刚石”号和“珍珠”号四艘快速轻巡洋舰。此外还有8艘驱逐舰和10艘辅助舰。
舰桥上的罗热斯特文斯基默然注视着舰队中那些不断变换位置的舰只,希望与绝望同时写满了他的瞳孔。
日近正午。
北纬5度33分,东经105度14分,东亚联合舰队主力队的第一战队正以500码的间距呈一字纵队向南开进。
“热死人了……”
热带六月的骄阳热辣辣地,简直要把钢铁也晒化,即便以14节的航速迎风而行,“瑞祥”号露天指挥台上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林泰曾中将也早已汗流浃背,即便如此,他仍旧挺直了身子,不肯解开他那雪白笔挺的外套上哪怕一个纽扣。
司令长官的副官叶飞中校把着一柄蒲扇走到林泰曾身后,正要动手扇,被林泰曾一眼看见,连连摆手拒绝:“不成体统,快拿回去。”
还是舰长洪峰上校机灵,急令帆缆小队在露天指挥台上支起帆布天棚,这才稍稍缓解了司令长官的热感。
“敌人在我们的南边,现在一定比我们还难受吧……”舰队参谋长萨镇冰少将不住地用一条白色的绢布手帕擦着汗,他的耐热能力似乎还在林泰曾之下。
“没关系,最好热到连大海也沸腾起来……快了,沸腾的海,就在前面……”
一阵嗡隆隆的航空引擎声完全掩盖了林泰曾后面的话,两人抬头一看,一架带着梭形浮舟的“蛰电J”水上飞机掠着旗舰的桅杆呼啸而过,机身一侧的金龙标志在阳光下耀眼得令人晕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三)
(作者提醒:阅读本书请自备世界地图册)
六月十七日,首都标准时十二时五十分,正在军官餐厅就着番茄烧牛肉喝白粥的林泰曾接到了侦察警戒队旗舰“超风”号发来的电报,电报的发出时间是十二时三十分,内容是一组以顿号分隔的数字:00155、10402、11、0,这表示俄舰队的位置是北纬1度55分,东经104度02分,航速为11节,航向为罗经360度方位(正北)。
林泰曾拿着电报回到了海图室,抓起方位尺在海图上研究一番之后,叫来了嘴唇上的油星还没有擦干净的参谋长萨镇冰少将,将电报递给他看:“这是12时30分‘超风’号发过来的。”
萨镇冰一下子看出了端倪:“也就是说,如果彼此的航速和航向不变,我们与对方将在夜间相遇……或者说,很有可能擦肩而过。”
“现在的距离是220海里(约400公里),彼此航速航向不变的话,大约8个半小时后进入彼此目视观察范围内,那时夜幕快要降临了,若考虑到敌舰队突然改变航向的情况,问题就复杂了……”林泰曾弹了弹手中的蓝色绘图笔,“这么说来,后退待机还是加速拦截呢?”
萨镇冰没有说话,司令长官已经自己列出了选择项,他已经没有发话的空间了,以他的理解,所谓后退待机,就是把舰队向北转移,坐等敌舰队北上,次日天明后再行索敌、交战;所谓加速拦截,就是命舰队加速南下,抢在当日夜幕降临前截住敌舰队并与之交战。
如后退待机,就必须准确地判断敌舰队的当前目的地,以便选择合适的待机位置,然而,经过一夜等待之后,第二天能否在开阔的洋面上顺利地搜索到敌舰队却是个充满未知数的难解之题。
如加速拦截,就必须抛下两艘航速仅有14节的水机母舰,即便如此,主力队的最大编队航速也仅能达到17节,彼此航速航向不变的话,也要7个半小时后才能进入彼此目视观察范围内,届时,我方只能利用日落前一个半到两个钟头的短暂时间遂行占位机动并争取重创敌舰队,而在较为广阔的洋面上展开夜间雷击作战也并非什么容易事,敌舰队将大有机会借着夜色分散逃逸。
两种选择都要冒险,也都是对决策者耐心和勇气的严峻考验,而且可供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明天的天气不会太坏才是……”林泰曾翻了翻手边的海军参谋局情报科今早发来的气象通报,终于下定了决心。
“两小时的交战只能促使敌人更快地遁入夜幕中甚至分散逃跑,从而使敌人得以保存一定实力,帝国需要的是一次决定性的胜利,这需要时间,至少要给我半个白天的时间才能办到……”
“这么说来,是后退待机了?”
“准备命令:第一,全队左转到方位30(西北偏北),我们将回到今日9时30分的位置:北纬5度45分,东经105度55分。第二,本队日本轻巡1战队和驱逐6战队共10舰须于今日19时之前进至北纬4度30分至5度、马来半岛至东经105度线之间海域展开搜索。第三,本队驱逐1战队和侦察警戒队之轻巡7战队、驱逐4战队共19舰须于今日21时之前进至北纬4度至5度、东经105度至劳特岛之间海域展开搜索。第四,侦察警戒队之驱逐3战队、日本轻巡2战队连同支援队的特务战队共20舰,须于今日23时之前,进至纳土纳大岛至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达都角之间海域展开搜索。”
这是一个过分冒险抑或是过分谨慎的决定?一切自由后人评说,无论如何,命令很快得到了执行,13时15分,庞大的联合舰队主力队开始整体转向,在这热带的碧海蓝天,阳光下数以万吨浮动的钢铁与无数股翻滚直上的煤烟正放肆地夸耀着工业时代灼热的建设与破坏、兴奋与劳累、理智与疯狂、骄傲与自以为是……
这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或许莫过于……
忍耐。
作为第二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的罗热斯特文斯基能够忍耐那十几艘尾随的东亚联军巡洋舰,然而嗜好伏特加烈酒的俄军官兵们可不是人人都有那么好的耐性,眼看着被敌人跟踪、骚扰了三四天,又加上南中国海的毒日与热风作祟,舰队上下处于焦躁不安、一触即发的情绪中。
17时15分起,第一支队的“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战列舰在没有任何命令的情况下,突然脱离队列,逼近联军巡洋舰,在超过9000码距离上以12英寸(305毫米)主炮向华舰“超风”号开火,这一行动带动了队列中的其他战舰,第一支队的“奥勒尔”号、“瓦良格”号、“留利克”号和第二支队的“西索依&;#8226;维利基”号紧随其后驶出队列,无秩序地胡乱射击,巨大的水柱嘲讽般地在敌舰1000码以外的海面上散漫地升起,联军巡洋舰迅速转向躲避,很快隐没在西边淡淡的海雾里。
目睹这丢脸的一幕,旗舰上的罗热斯特文斯基气得直发抖,咬牙切齿地摔掉了手中的茶杯:“告诉那些该死的杂种,不许浪费弹药,回到队列中来!”
事实上,这是3个月来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舰只第一次进行实弹射击。
擅自出列的俄舰各自不甘心地回到已经因为它们的蛮干而被搅乱的队列中,为了给他们腾出位置,罗热斯特文斯基手忙脚乱地下了一大串命令,整个舰队一时间陷入更大的混乱中。
18时30分左右,东亚联军的巡洋舰如幽灵般地再度出现在俄舰队观察员的视野中,这次联军巡洋舰与仍旧处于混乱中的俄舰队几乎是在平行运动,彼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0海里左右。为了防止那些“发酒疯的杂种”再度擅自行动,罗热斯特文斯基下了死命令:“各舰再有擅自行动者舰长即行撤职!”
不久,有关俄舰队无秩序开火导致队形混乱的情况及俄舰队位置的电报送到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林泰曾手中。
“看来敌人已经憋不住气了,也许他们已经感觉到了什么?”萨镇冰看完林泰曾递过来的电报后说道。
林泰曾对此毫不在乎:“不要紧,反正夜幕快要降临了,他们很快就会自以为摆脱了我们巡洋舰部队的监视吧,现在的距离是200海里(365公里),根据12时30分以来‘超风’号每隔1小时发出的这几份敌舰队位置报告,可以确认俄舰队基本上是沿着东经104度线北上的,且不管入夜之后他们是否会改变当前航向,明天天亮后一定要在敌舰队穿越北纬5度线以前截住他们!”
“现在的布置已经是天衣无缝了,何况我们手里还有两艘水机母舰,上面的载机能以60节的速度在距离母舰80海里外展开搜索,我建议将其中一艘水机母舰部署在劳特岛附近,以防敌舰队趁夜改变航向,走阿南巴斯群岛与纳土纳群岛之间的中央水道……”
“关键时刻不能分散兵力,假定搜索距离为80海里,每架水机最多只可覆盖12点5度的搜索扇面,每艘母舰不过有6架水机,即便12架水机全部出动,也就刚好覆盖180度的扇面,何况这些天的演练已经暴露出了水机的许多不足之处……总之我确信一点,敌舰队既然已经不再有煤船陪伴,这几天又一直在我军巡洋舰监视之下,海上补给已经完全不可行,舰队经过漫长远航之后又已将疲兵堕,且第一太平洋舰队又早已覆灭,仅以此三点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