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给已经完全不可行,舰队经过漫长远航之后又已将疲兵堕,且第一太平洋舰队又早已覆灭,仅以此三点为前提,敌舰队直接开往海参崴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此推测,敌舰队不顾以上前提依然坚持北上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进入法属越南海域进行补给和休整,然后再做打算。敌人必坚信我军不敢冒与法国开战之风险追入越南海域,自以为进入越南海域就是进入了安全区域,所以自然会取最短航线开往彼地——敌舰队今日的航迹便可作为印证!”
“这么说来,真的要像大本营说的那样,只要能歼灭俄舰队就不必顾及他国的立场吗?”萨镇冰想起了前些日子由海军参谋局转发过来的大本营训令。
“基本的国际法还是要遵守的吧,不过前提应该是对方也同样守法,法国人如果公开援助俄舰队,便在事实上亵渎了中立原则,我们也就不必给他们面子了。”虽然对所谓的中英同盟缺乏信赖感,林泰曾却并不担心得罪法国人,20年前在越南,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历史依旧历历在目,如今的法国不过如此,如今的中国却远非昔日可比,“雪马尾之奇耻,复越南之藩属”此类口号在海军中流传甚广,尤其那“马尾之奇耻”,深深地扎根于主要由闽人及马尾海校生构成的海军中上层官佐们的脑海里,二十年来未尝有一丝一毫之改变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四)
六月十八日,七时三十分。
晨雾渐散,朝阳已明。
梁书铭上校的第一航空战队突然接到林泰曾司令长官命令:着你部派机向南搜索敌舰队,搜索扇面120度,弦距离80海里。
梁书铭不敢怠慢,急召参谋策划作战方案,一刻钟后,战队所辖两艘标准排水量各为7300吨的水机母舰——“飞鹰”号和“天鹰”号——开始将所搭载的“蛰电J”水上飞机吊入海中,为保证任务的圆满完成,梁书铭最终决定出动10架水上飞机,每机负责12点5度的搜索扇面,计划各机在3小时内完成超过180海里的搜索飞行后,可以在1小时内完成加油整备再度上天。
隶属战队旗舰“飞鹰”号上第1舰载侦察中队的1001号机首先启动引擎开始滑行,机身下的梭形主浮舟和机翼下的两个辅助浮舟在海面上拉出一道雪白的水痕,随着速度的加快,机头抬起来了,就在这一瞬间,细长的机尾却几乎没入了水中——也就在这一刹那里,两个辅助浮舟和主浮舟的前部脱离了水面,就以这尾巴似乎要插进水中的姿态,北洋重工天津航空工厂制造的“蛰电J”撑着上下两面近似长方形的薄薄机翼跃上了沐浴在恬静晨光中的南中国海的蓝灰天空。
接着是第二架、第三架……伺立在母舰舷侧的官兵们向每一架正在起飞的水机举帽致意,是祝福,也是激励,“祈求诸位平安归来、也拜托你们完成任务”正是他们的朴素心情吧。
与此同时,目睹水机部队出动的林泰曾司令长官也在“瑞祥”号的舰桥上摘下了他的白色烫金龙边的海军将官帽。
“中午之前,一定要找到俄舰队啊,我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来摧毁他们。”
“您确认他们还在北上吗?”一旁的萨镇冰似乎对他的司令长官并不抱有无条件的绝对信任。
“我感觉他们就在附近,如果他们不在附近,那也只是意味着他们将不得不承受更大的痛苦而已。”林泰曾胸有成竹道。
漫长的等待开始了——对林泰曾如此,对罗热斯特文斯基亦然。所谓漫长,存在于脑细胞中肾上腺素集结的焦点,在这一天里,林泰曾或许会觉得在发现敌舰队之前每一个小时等同于一整天,而罗热斯特文斯基可能会觉得在抵达“安全”的法属印度支那海域之前每一个小时等同于一个月……期待杀戮者与企图逃脱者之间的心态差异应该还不止如此……
当“传说中的飞行怪物”掠过俄军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头顶的时候,罗热斯特文斯基仿佛已经嗅到了熔化的钢铁与焦肉的味道,随后他下达了一个意义不大的命令:辅助巡洋舰“第聂河”号、“里昂河”号、“库班河”号和“捷列克河”号出列,取70度东北偏东航向全速航行以迷惑对方,入夜后四舰可自行择道开往菲律宾的马尼拉港。
九时三十分,“飞鹰”号上第一舰侦中队的1003号机发现了正以三路纵队航行的俄舰队,由于“蜇电J”上的小型无线电作用距离仅30海里,1003号机只得先全速返航。
十时十五分左右,“瑞祥”号上的林泰曾接到了“飞鹰”号发来的电报:“我舰侦30分钟前发现敌舰队,在我舰7点钟(西南偏南)方位,距离70海里,航向360(正北)。”
“司令长官,您的判断完全正确,他们果真走了西边的水道……”参谋长萨镇冰不得不佩服。
800小说网
一番仔细的计算之后,林泰曾宣布了命令:“传令,全队右转到方位210,第二战速,准备迎敌!”
从海图上看,代表东亚联合舰队主力队的红色小船模型乎是准备以60度夹角斜穿代表俄军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蓝色小船模之前。
为了能时刻把握俄舰队的动向,林泰曾又命令梁书铭的航空战队将剩下的2架“蛰电”J派往俄舰队所在区域。
“万事俱备,只待炮响了。传令下去:第一,全队改战斗队形;第二,十一时三十分提前开午饭,告诉所有人,晚饭大家可能没空吃了。”部署完毕以后,林泰曾一头钻进了海图室,死盯着航海参谋用小推竿一厘米一厘米地挪动代表双方舰队位置的小船模。
十时四十五分左右,奉命在阿南巴斯群岛以西、北纬5度线上巡逻的日本轻巡1战队旗舰“朝日”号也发现了俄舰队,随后发电报召来战队其他3舰一道尾随跟踪俄舰队。
发现尾随的日舰后,罗热斯特文斯基立即命令舰队由护航队形改为战斗队形,其中作为舰队主力的第一编队位于舰队左侧,依次以第1、第2、第3支队的顺序呈单纵队鱼贯前行;还剩下5艘运输船和1艘修理船的辅助船队位于舰队右侧拖后位置,其前方为大型巡洋舰“光明”号和“奥列格”号,其后方为旧式装甲巡洋舰“得米特里&;#8226;顿斯基”号和“伏拉季米尔&;#8226;蒙诺马赫”号,以及轻巡洋舰“阿芙乐”号、“绿宝石”号,其右侧为8艘驱逐舰;舰队前方两侧分别由快速轻巡洋舰“金刚石”号和“珍珠”号充当“尖兵”,他们几乎与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平行行驶,距离旗舰2到3海里。
此时联合舰队也早已变换完队形,以14节的编队航速向50多海里外的俄舰队破浪而来,东亚联合舰队当日的作战队形如下:由林泰曾中将亲自指挥的第一战队位于舰队左侧以单列纵队行驶,第一战队又分为第一分队和第二分队,前者由林泰曾本人指挥,辖3艘“瑞祥”级战列舰,后者由戴康伯少将指挥,辖3艘“飞电”级战列舰;由马升宇少将指挥的第二战队位于第一战队之后,同样以单纵队行驶,其第一分队包括旗舰“杭州”号和5艘“吹云”级装甲巡洋舰,第二分队则由日本的4艘“富士”级装甲巡洋舰组成;由廖胜真准将指挥的第三战队此时拥有16艘轻巡洋舰,其中轻巡3战队的“谷雨”、“雾雨”、“冬雨”、“松雨”四艘快速轻巡洋舰彼此以2海里的间距拉开行驶在舰队前方作为前卫,其余12艘轻巡洋舰在舰队右侧拖后位置以单纵队行驶;舒时德上校指挥的第四战队此时还剩下16艘月字号驱逐舰,战队原本辖有的另外16艘雪字号驱逐舰此前已被派做侦察搜索任务,以“胧月”号为旗舰的第四战队正以并列双纵队行驶在第三战队右侧。
以超过20节的相对速度,两支庞大的舰队渐行渐近。
十三时许,在大约12海里的距离上,双方的前卫巡洋舰几乎同时发现对方,十五分钟后,双方旗舰彼此确认对方,时光已然无可逆转。
此时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航向为350(西北近北),航速11节,联合舰队主力队的航向为240(西南偏西),航速14节,一时间被黑灰色煤烟笼罩的灼热天幕下,波澜不平的大海上呈现出联合舰队主力队以70度夹角切取俄舰队航线的情势。
“全队右转20,最大战速!”“瑞祥”号上的林泰曾即时下令,准备率第一第二两战队进一步横切俄舰队航向,达成抢占T头阵位的目的。
“苏沃洛夫公爵”号上的罗热斯特文斯基也不甘坐以待毙,一看情势不对,随即命令舰队右转到方位80,以近乎90度的直角弯向东北,目的是与联合舰队主力队以25节的相对速度擦肩而过,届时双方只能进行效果不大的短暂交火,俄舰队将有机会将战斗演变为追尾式的混战,捱到夜幕降临,各舰就有可能比较安全地分散突围到法属印度支那海域。
目睹形势的突然变化,萨镇冰忍不住凑到林泰曾身边询问:“要出动驱逐舰实施雷击吗?”
“不必了,我们的驱逐舰数量太少,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留下来处理敌受伤舰只比较有效果吧。”
“那么要取第二方案,分派第二战队出击吗?”
“这是最有成效的办法,而且在对付第一太平洋舰队时已经熟练地运用过了……决定了,传令,第二战队出列,左转到方位170,以最大航速横切敌当前航向,其他战队随旗舰保持队形运动。”林泰曾没用多少时间来思考,一来因为他没有时间,二来因为他有资格依赖直觉。
命令很快得到了执行,联军第二战队的10艘装甲巡洋舰如利刃般以20节的最大战速横切到俄舰队前面,此时双方距离不到8000码,联军战舰占据了T头阵位,可以发挥全部舷侧火力,俄舰队处于T字的下方,后续舰受前导舰影响无法充分发挥火力。
14时整,第一战队旗舰“杭州”号的前主炮一声巨响,一发305毫米的巨弹远远地抛下声波,十几秒内飞越七八千码的海空,在俄舰队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前方左侧300码外溅水,随后炸开一道数十公尺高的雪白水柱——虽然只是一发试射弹,却为这工业时代华丽的钢铁战幕敲响了震荡天海的开场锣……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沸腾之海(五)
“全队右转90!”
眼看10艘联军战舰在俄舰队第一编队左前方占据了“T”头阵位,罗热斯特文斯基可不打算坐等挨打,阴沉着脸下达了命令。
大约一刻钟时间里,俄舰队第一编队各舰完成转向,航向转到方位170(东南近南),与联合舰队第二战队航向接近平行。在此期间,第二战队的10艘装甲巡洋舰以24门305毫米和16门203毫米主炮在7000到9000码距离上跟随旗舰“杭州”号一并开火,各舰主炮平均齐射10次以上,火力几乎全部集中在俄军旗舰“苏沃洛夫公爵”号上,虽然当时正刮西南风,第二战队的单纵队位于顶风位置,烟雾影响了联军战舰的观测,但第二战队总共40门大口径主炮以及右舷可用的54门150/152毫米副炮急风骤雨般的集中轰击还是在眨眼间令“苏沃洛夫公爵”号陷入了高耸的水柱、闪亮的火光与浓厚的黑烟构成的地狱之笼,第一次齐射即摧毁了“苏沃洛夫公爵”号的整个后烟囱,其后部预备指挥所被一发钻入内部的305毫米炮弹炸飞了顶板,右舷后部的双联152毫米炮塔被剧烈的爆炸掀上了天,“甲板和上层建筑到处被洞穿,弹片和军舰碎片横扫周围暴露的官兵,扭曲的舷梯与其他不知曾是何物的钢铁废墟中填塞着鲜血淋漓的残肢碎肉,火焰在整个上甲板疯狂卷动,一切仿佛冥王哈迪斯的地狱景色……”
第二、第三次齐射则彻底摧毁了“苏”舰的舰桥,其司令塔被大口径穿甲弹直接命中,罗热斯特文斯基及舰长依格那齐乌斯当场阵亡,参谋人员几近全灭,第二太平洋舰队的司令部就这样被一发炮弹直接瓦解了。
不到一刻钟里,“苏沃洛夫公爵”号的两座烟囱全部消失,桅杆全部倒塌,前部主炮塔被击穿,爆炸摧毁了整个炮塔,将两门305毫米主炮掀飞到海里,后主炮塔侧面中弹,完全失去了作用,左舷侧面遍布大大小小的弹洞,水线附近大量的击穿造成了战舰快速进水,仅190毫米厚、高出水线不过1点83米的舷侧主装甲很快就因战舰吃水增大而变成了“水线下装甲”,海水随即从安装位置极低的75毫米速射炮不密封的炮廓中涌入,装甲带以上无防护的船体又频频被联军炮弹轻易贯穿,这一可怕的恶性循环加剧了“苏沃洛夫”号毁灭的进程。
“苏沃洛夫公爵”号在众目睽睽之下熊熊燃烧,每一个高于水面的弹洞都在喷火,它很快失去了动力,失去了控制,死鱼般漂浮在双方舰队之间,不由自主地向左舷迅速倾斜,其间还不时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没有哪艘军舰愿意现在就接近它,战斗打响后40分钟,即14时40分,“苏沃洛夫公爵”号的船底翻露出了水面,15000余吨的舰体渐渐没入了南中国海温暖的海水中。
虽然眼睁睁看着旗舰和总司令在联军炮火下融化、粉碎,俄舰队各舰仍在完成转弯后单独予以反击。
与“苏沃洛夫公爵”号同时受到攻击的“博罗迪诺”号在15分钟内被命中19次之多,其中6发为大口径炮弹,左舷3座双联152毫米副炮塔被摧毁了两座,上层建筑损坏严重,但该舰的指挥系统和两座305毫米主炮却未受损伤,在舰长尤比金上校的指挥下,“博罗迪诺”号率先开炮还击,集中射击联军先导舰“杭州”号,数次成功命中。
俄舰队第二支队旗舰“奥斯利亚维亚”号也遭到猛烈的打击,其前甲板被炸碎,前主炮塔顶部如罐头般被轻易掀开,里面的战斗员无一生还,但该舰并未就此失去战斗力,不但以其后主炮塔的两门254毫米主炮及左舷可用的6门152毫米副炮坚持还击,并在“苏沃洛夫公爵”号沉没后升起了司令旗,表示副司令涅鲍加托夫少将接过了舰队指挥权。
随着俄舰队第一编队各舰相继完成转弯,形势开始逆转,防护薄弱的联军装甲巡洋舰并不足以抵御对方重炮的打击,俄舰队的炮术虽然奇臭,但还不至于百发千发无一中的,第二战队的旗舰“杭州”号成为俄舰不约而同的首选打击对象,10分钟内被命中11次,其中4发是大口径炮弹,其中一发炮弹在指挥台附近爆炸,弹片削去了第二战队司令官马升宇少将的右耳,另有一发305毫米炮弹击穿了右舷前部水线以下装甲,战舰开始进水。
血流满面的马升宇忍痛下令:“左转30,最大战速,保持射击直到与敌脱离接触。”
第二战队各舰迅速撤出了战斗,由于双方编队航速相差9节以上,俄舰队无法也无力追击。
事实上,就在第二战队拦堵俄舰队第一编队的同时,第一战队的6艘重装甲战列舰由俄舰队西面包抄了过去,其间多次调整位置以保持与第一战队左右合围俄舰队的态势。至15时许,俄舰队第一编队已在第二战队的堵截下被迫向南调头,联合舰队第一战队的战舰单纵列几乎与俄舰队第一编队纵列并列行进,但第一战各舰位置较靠南,基本上处于俄舰队右前方,距离不过7海里。
亲自指挥第一战队的林泰曾中将于15时15分下令本战队左转90,转到航向80(东北近东),企图以最大战速横切俄舰队航向,随后又补充了一道命令:“本舰升起Z字旗”。
又是“帝国兴亡,在此一战”的信号,自现任海军总司令刘步蟾在大东沟海战中使用过此信号以来,本次战争中林泰曾也只在第一次海参崴海战中用过,虽然刻意模仿纳尔逊显得没个性,然而作为曾经的赴英海军留学生,刘林二人的情结也在情理之中,况且这样的信号毕竟也是本国所定,既然《海军信号手册》上的确有这样鼓舞人心的信号,临大敌之前又有什么理由弃之不用呢?
15分钟后,第一战队的6艘重型战列舰横在了俄舰队第一编队的右前方,此时双方距离11000码,安装了三年式主炮指挥仪的“瑞祥”号和“瑞仙”号战舰在俄舰主炮有效射程外抢先开火,两舰共12门305毫米主炮一起指向已成为俄第二太平洋舰队新旗舰的“奥斯利亚维亚”号,先由“瑞祥”号试射数发,以确定俄舰目标的射击诸元,并将数据以灯光信号迅速传递给“瑞仙”号,两舰的炮手立即解算参数并调整火炮,只待林泰曾一声令下,两舰主炮将一并发射。
“开火!”
10分钟内,“奥斯利亚维亚”号被大口径炮弹命中十余次,而且其间毫无还手的机会!其上层建筑几乎被火焰覆盖,冒着浓烟的战舰完全失去控制,负伤的舰队代司令涅鲍加托夫少将抱着染血的司令旗登上前来救援的驱逐舰“狂暴”号,在舰上草草包扎伤口后又换乘到海防舰“乌沙科夫海军上将”号上,对舰长伯里姆克上校说:“我准备在此死战到底。”
伯里姆克答道:“我们已经没机会不去死战到底了。”
失去动力的“奥斯利亚维亚”号在涅鲍加托夫转移之前就开始倾斜,由于大部分火炮被摧毁,人员伤亡惨重,舰长下令停止射击,全员弃舰逃生,随后华军驱逐2战队的8艘月字号驱逐舰围拢过来,在500码距离上先以120毫米舰炮直射“奥”舰,进而连发数枚鱼雷,15时50分,“奥斯利雅维亚”号终于向右翻转倾覆,露出覆满海藻的舰底,20分钟后,这艘6年前下水的12000吨的战舰翘着屁股上的铜制螺旋桨没入海中。
随着距离逐步拉近到8000码以内,第一战队的另外4艘战舰也开始发炮轰击,此时,林泰曾下令调整火力分配,第一分队的3艘瑞字号战舰转而攻击俄第一编队第1支队的“博罗迪诺”号,第二分队的3艘电字号则集中攻击“博罗迪诺”号之后的“亚历山大三世皇帝”号。
“博罗迪诺”号此时已成为整个第一编队的先导舰,“博罗迪诺”号舰长瓦涅里西上校也许是出于发扬本舰火力的考虑,在联军战舰炽烈的火力下竟决然下令右转100度,转到方位270(正西),以便与联军第一战队战舰纵列平行相对而行。
“博罗迪诺”号一转向,后续各舰也盲目跟随,一时间,在联合舰队第一战队30门305毫米主炮和左舷可用的33门150毫米副炮的炮口下,俄舰队第一编队的12艘战舰正慢腾腾地进行着近似直角的急转弯,在转弯完成之前,它们的火炮射击效果几乎为零……
“机会来了,就是现在!”萨镇冰惊喜地叫了起来。
林泰曾却考虑得更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