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唯我主义的整体,它哺育了德国人民,创建了一个民族国家,一个由‘自诩是绝对意志的那种极端的幻觉’喂养成长的民族国家,不彻底摧毁那个整体,仅仅是改变了它的外观,并不会让那个民族国家有本质的变化,所以威廉二世之后还有希特勒,第二帝国之后还有第三帝国……”

“看来在欧战这一点上,我们是共通的了。”刘云显然企图更进一步。

清水送上来了,两杯,还有文易的药,红的一片,白的两片。

“你去休息吧,让小绿来替你。”文易关照小叶道。

“没关系的,就让我伺候老爷吧……”

“听话,休息去,孩子要紧。”

小叶小脸绯红,不安地瞥了眼刘云,轻轻点点头,抱着托盘慌乱地退下了。

刘云趁机揶揄:“都到了这个地步还脸红啊……你这家伙果然吃到了很嫩的草啊……”

文易立即反击:“强娶十六岁未成年少女的不良中年有立场说别人吗?”

“这里十六岁出嫁很正常的。”

“利用规则漏洞牟利,还丝毫不感到良心有愧,千桦刚见到你的时候摆出那副臭脸也就理所当然了,现在想来,根本就不应该浪费感情可怜你这家伙……”

“原本就不需要你的可怜……不良老头,还不快老老实实的吃药。”

各自吞下半杯清水后,两个人仿佛都在对方身上发现自己灵魂的倒影般,瞳孔与嘴角神经质地颤抖。

“继续……刚才讲到欧战的问题……”

刘云觉得自己应该习惯这种颤栗的感觉。

文易选择忘记这种感觉。

“欧战不可避免,帝国的战略走向应在此前提下制定,眼下各种意见中,钟夏火的陆上急进政策是完全不可取的,海军急进派的菲律宾、夏威夷攻略附加北美西海岸破坏作战就更加离谱,值得考虑的意见必须是以缓进为前提。”

文易无力地点点头:“眼下一旦撕毁条约,重开对俄战争,必然导致国际环境急剧恶化,纽约和约的背景之一就是英法为了能让俄国能够保存有足够的力量从东面牵制德国而阻止我国进一步削弱俄国,美国的打算则是防止我国过度扩张以至完全打破太平洋地区的平衡,所以英法会不惜动用武力威胁,美国则以贷款和贸易为筹码,关系到英法美的政治威信,胡乱急进的话必然会被遭到三强联合封杀,德国此时远远未做好战争准备,我国的工业实力不过与俄相当而稍逊于法,即便采用海军的急进政策暂时洗劫了菲律宾、夏威夷以至美国西海岸,一旦美大西洋舰队及英法联合舰队反击过来,英法美尤其是美国动员起来,东亚联盟的前景就不妙了,即便本土勉强防御住了,今后的西太平洋海权连同日本恐怕就将暂时与帝国告别了……”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势(五)

“所以要缓进,我还是那个主张,以10年之期,大力发展重工业,扩张军备,届时与德奥结盟,彻底击败协约国集团,开创世界新秩序。我国的战略目标应包括:吞并西伯利亚和中亚大部、占据延伸到澳大利亚的西太平洋地区、控制南亚全部和西亚大部——成为大半个亚洲以及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主宰!”刘云老调重提。

“在不考虑美国介入的前提下吗?”文易提醒道。

“在美国介入的前提下……所以要提早准备,确保中德奥土为主体的同盟国集团能够战胜美英法俄为主体的协约国集团。”

“看来你也没有对美国存有幻想。”

“那当然,由于我国加入同盟国的因素,美国还很可能提前参战……”

文易叹了口气,拿来纸笔,开始书写成堆的阿拉伯数字。

“看看这个世界与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之间有多大的区别吧,用数字说话。”

“另一时空的历史上,日本在1899到1900财年的财政收入折合2010万英镑。在这个世界,到1902年,中国的财政收入为为7。73亿华元,折合1。487亿英镑。

若加上同期日本的财政收入1310万英镑,朝鲜的440万英镑,东亚联盟财政收入合计16620万英镑。同期英帝国包括殖民地在内的财政收入为23000万英镑,税负较轻的美国财政收入为13900万英镑。也就是说,在这个分支历史时空中,到1902年,中国财政收入已经是英帝国的百分之六十四点四,美国的百分之一百零七,是另一时空历史上日本1899到1900财年财政收入的七倍。考虑到在这个世界中的甲午战争是以我方战胜而告终,日本没能获得历史上那笔4倍于其财政预算周转额的总共4000万英镑赔款,朝鲜、台湾就更不用说了,其本土还遭到了战火的蹂躏,以致1902年的财政收入仅为我国的十四分之一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1902年的军费开支为2。35亿华元,折合4519万英镑,占当年财政支入的百分之三十一。而主干历史时空中的日本1899到1900财年的军费支出仅折合1300万英镑,已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

“我国在与俄国开战之前,常备军达到80万人,第一和第二批后备军合计250万人,海军舰艇总吨位达到45万吨。而主干历史时空中的日本,在1903年的常备军为17万人,战时可扩张到60万人,到日俄战争结束时,日本陆军总数为75万人,却已达到了动员的极限,海军在日俄战争前的总吨位也不过27万吨。”

“你的意思是……”刘云从这些抽象的阿拉伯数字中嗅到了什么。

“别急,还有呢。”文易可没觉得累。

“另一时空历史上,1900年日本国民收入约为121500万日圆,折合13500万英镑。现实中1902年中国国民总收入为77。3亿华元,折合14。87亿英镑,为主干历史上美国的百分之三十二点三,联合王国本土的百分之六十八,日本的十一倍。1902年帝国人均国民收入为18。54华元,折合3。56英镑,超过了历史上日本1898年3英镑的人均国民收入,为1898年美国人均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八点一,为英国的百分之九点九。”

“就工业指标方面,直到1917年,主干历史时空中的日本钢产量才达到79万吨。

而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中,1900年,中国煤产量上升到1700万吨,生铁产量上升到270万吨,钢产量上升到210万吨。

同期

同期美国煤、生铁、钢的产量分别为24500万吨、1400万吨和1030万吨。

英国为22900万吨、910万吨和600万吨。

德国为15000万吨、750万吨和640万吨。

法国为3300万吨、270万吨和160万吨。

俄国的1600万吨、290万吨和220万吨。

也就是说,1900年,我国的煤产量达到了美国的百分之六点九,英国的百分之七点四,德国的百分之十一点三。

生铁产量是美国的百分之十九点三,英国的百分之二十九点七,德国的百分之三十六。

钢产量是美国的百分之二十点四,英国的百分之二十八点六,德国的百分之三十二点八,是另一时空历史上1917年日本产量的二点六六倍……”

“到1902年,拥有112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中国铁路总里程为41800公里,主干历史时空中,国土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的日本到1913年铁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面积31万平方公里的联合王国本土铁路里程为34850公里,面积958万平方公里的美国铁路里程为296500公里……”

刘云觉得他必须打断这位濒临疯狂的伙伴了:“脑子还很好使嘛,居然跟我们装病……”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文易又给自己加了一条装耳聋的罪名。

“有成就,也有差距……”刘云官僚化地总结道——他只是不想让文易有机会偷懒而已,文易当然也了解这一点,从穿开裆裤起就混在一起的两人,彼此保存下的默契恐怕是外人无从理解的。

“与主干历史时空相比,这个世界的力量对比大大改变了,当前稳健崛起的中华帝国远远不是那个时空中小国寡民底子薄弱的日本帝国可以比较的,何况我们还整合了东亚全体的力量,我们能够给列强的造成的压力数倍甚至十数倍于那个时空中的日本。所以不得不接受列强的调停,在国内激进势力的强烈反对下签订纽约和约……”

“事实上,战争的结束并不是因为帝国的力量已达到极限,直到和约签订,后备军兵员仅动员了一半,经济上的暂时困难并非不可承受,补给方面的瓶颈也可通过加大投入来化解,惟有列强的干涉,是我们无法以自身力量来加以抵抗的,在国内外各方面矛盾日渐尖锐的情况下,适时停止战争是最优出路。”

“不过也必须看到,我国的综合国力与最先进的几个强国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在人均收入、工业指标、铁路密度、教育水平、技术和机器自给程度等诸多方面还比较落后,帝国内部也矛盾重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以继续推进各方面的改革和建设……”

刘云听出了文易的弦外之音:“你是想说不应着力进行战争准备,以免列强感受到过分的压迫而先下手为强?”

“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认为,今后的外交路线,应遵循道义与实利相结合的方针,一方面应向诸列强充分释放善意——”

“首先应随时体现帝国之诚信,依照条约立即从赤塔地区撤军;其次应遵循维持现状原则,在英方提出放弃中英同盟前我方不要主动撤约——即便条约本身失去实际效力,也不要轻率接受其他国家尤其是同盟国提出的结盟要求,对各方面尽量保持等距离,不过分亲热也不刻意疏远;再次应约束军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激进言论,防范军队中的下克上以至军人干政行为;第四,在与列强交往中体现对等主义原则,不卑不亢,对突发事件可遵循列强尤其是英国的先例进行处置,但与我国实力相差悬殊的三流国家不在此例;第五,对于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优先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应采取扶植民族解放运动、援助民族自强运动的政策,从内部瓦解世界殖民秩序,尤其应着重在周边的安南、缅甸、爪哇、马来亚、印度等地培养亲华民族解放势力……”

“另一方面,以和平外交为前提,迅速提高帝国的综合国力——”

“首先要整顿内政,光绪十六年到十八年的大清洗不过是将旧势力的激进部分消灭掉了,为避免大规模内战起见,我们不得不与剩余的旧势力合作,为他们保留了极大的政治经济权利。”

“其中一部分冥顽不化,依附皇族继续占有大量土地,残酷盘剥佃农,一部分在土地被国家赎买后演化为工商业者,其中少数人巧妙利用官僚势力、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漏洞,以极少代价取得大量利权,迅速积聚资本,形成了所谓财阀势力。”

“这些人联合旧地主势力以财势操纵选举,在地方议会和国会中安插代言人,事实上,中民党、保皇党、自由党三大政党有半数以上国会议员背后都有财阀和旧地主势力影响。”

“财阀地主的期望就是最大限度的盈利,他们千方百计阻挠有关强制性社会福利、最低工资、限定工时、普及选举、税制改革、免费义务教育、土改扩大化之类的法案,惟恐雇佣工人的成本上升、盘剥佃农的利润减少,还不断企图减免自身所负担的税费,甚至想让国家财政来补助他们!”

“这场战争还使新财阀、旧地主和外国银行成为了政府的大债主,外部的且不说,内部的反动势力绝不能掉以轻心,要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想办法打压他们,夺取推进改革的主动权,进而清除旧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维护稳定……”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势(六)

“重要的是军备!军备!”刘云不耐烦地打断了文易。

“军备的基础是内政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刚才我说到了内政,现在我要说经济问题。”文易一点都不急。

“说下去。”刘云摁着微微沁汗额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烦躁。

“就从军备来说吧,首先是交通事业,帝国当前的铁路密度不高,公路等级普遍低下,为促进流通、繁荣经济着想也好,为今后军队的动员和补给效率考虑也好,必须高度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尤其应加快连接内地与边疆的铁路建设,亚俄战争中我军受困于补给瓶颈的情形不应再重演了。”

“其次是能源工业,现代工业的基础建立在各种能源的充分供给之上,我们必须加大对煤炭、电力和石油的投资,尤其是石油,亚俄战争中我们光是汽油的进口就耗费了上百万英镑,虽然我们知道哪里有油田,但我国的油田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不像东欧、美洲和西亚的浅层油田那样容易勘探和开发,所以在那个时空的历史上中国一度被认为是贫油国,从战时被封锁的前提来考虑,就必须不惜代价地加大投资,以关键设备进口与本土技术开发相结合,建立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石油自给,以此为基础,汽车、航空、化工等先进产业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再次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工业化对原料、劳力的需求,农业的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到现在为止,我们只不过在枝节的层次做了一些改良,农村改革的大方向应该是乡村自治与农业合作化,分散独立的小自耕农制度与落后的旧式租佃制度都无法满足国家整体工业化的需要,农村必须在政治上自立,在经济上合作,正如某些地区已经开始实验的那样,一村为一公司,一乡为一集团公司,村民乡民皆公司员工,在土地改革已完成的前提下,以各自的土地入股,选出董事会,雇佣有学识有经验的部门经理,共筹资金,根据市场需要,从各处购置机器、肥料和高产作物种子,或农工结合,在当地开设农产品加工厂,就地取材加工,或组织开展商业,各种门路,言之不尽……”

“听说这样的实验公司已经有好几百家濒临破产了……”

“所以要由国家在资金、技术和教育各方面予以扶持,首要任务就是减免紧紧压迫在农民身上的土地赎买债务,婴儿没衣穿没奶喝没药吃的话很快就会夭折吧,况且还要看到大部分的婴儿还是健康的。”

“这样就形成了地方上的农会势力吧……”刘云脑袋里转了半天终于想到了“农会”这个与某民主主义革命有关的古老的词。

“对,接下来还要组织工人,形成真正有能量的工会势力,弱者必须紧密团结起来,才有可能限制资本的无限贪欲与政府的无限权欲。”文易两眼发光,仿佛黑暗已在这一瞬间破散殆尽。

“无论如何,要打仗,工会也好,农会也好,都要以准备战争为前提,所有学校要安排军训课,农会和工会要组织专门的国防教育和非预备兵的军事操练,要宣传生产报国的思想,让所有人在爱国思想的激励下努力增进生产效率,同时做好为国家忍受暂时痛苦的准备……”

“我在为20、30年后的事考虑。”

“我只考虑10年后的事,10年后要打世界大战,我们要抓住机会。”

“照你的意思,3年之内就会爆发欧美联盟对东亚联盟的战争!德国在一战战败之后可以凤凰涅磐,因为欧洲不能没有一个强大的德国来维持平衡,而列强必定不会认为亚洲应该有个强大的中国来跟他们争抢殖民利益,无论如何,整顿内政,发展经济才是关键,以最小的牺牲获取最大的利益,这不正是我们选择改革而非革命道路的出发点吗?”

半死的寂静不过维持了三十秒。

刘云站了起来,双目炯炯有神:“内政什么的就交给你们了,我这个首相不过是暂时代理而已,我说过了,你负责政治,我负责军事,不管你们要怎么改革,怎么发展经济,归根结底,都必须要着眼于战争的准备,外交可以示弱,军事不能放松,就算届时不马上参战,有了强大的国力、军力和高效的战争动员系统,就有了在乱世中牟取最大国家利益的筹码,这就是我的根本主张,我没有坚持要把这个国家军国化的意思!”

文易毫不犹豫地迎住那灼热的目光:“我相信你,请你也相信我、相信张志高他们,我们靠团结而生存,更要靠团结来实现理想,立即召集集团全体成员开会,讨论今后的国家总体战略问题吧,开诚布公、集思广益之外,最重要的是统一思想,我们再也承受不起第二个丁介云事件了。”

“这也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丁介云事件啊……”

一想起失踪的那三位将军至今尚渺无音讯,刘云就如鲠在喉。

“除此之外,当前最紧要的事情有二,第一就是依照条约从赤塔地区撤军,第二,派得力的使团出访欧美,至少在形式上充分传达我国的和平意愿。”

“本来打算派张志高去的,不过既然要开集团讨论会,他就非得留下不可了,你觉得派谁去比较好?”

“外相陈嗣广过于亲德,于结交英法不利。以资历、才干而言,因以前外相曾纪泽带团前往,不过其人自纽约和约签订后一直告病在家。算来也只有现任外交次官、前驻英法意西公使陈季同男爵最为合适了,之前他已经在欧洲呆了14年,与欧洲政界和文化界有广泛交往,其人还以法文著书多部,译成多种文字在欧美发行,无论在那个时空的历史还在这个时空的现实,他都是在欧洲出了名的人物。”

“明白了,就是陈季同了,那么,先告辞了,有事情再电话联络。”

黑通通毫无装饰的电话机静静地守在靠窗的小方桌上。

等待。

两人的消失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势(七)

1904年11月3日,微晴,天空诡异地若明若暗,仿佛宇宙崩塌的前兆。

总理大臣官邸。

王虎牌轿车在官邸外院嘎然而止,一位高鼻浓眉、阔唇圆耳的中年男子风急火燎地跳下车,快步奔向位于官邸二楼的总理办公室。

他叫陈嗣广,现年三十四岁,原驻德公使,现任外交大臣。噔噔噔地跑步上楼并非他的习惯,或者说,完全不在他的日常行为范畴之内,然而此时的他却顾不得那么多了。

一重门,正厅,旋转楼梯,秘书办公室,二重门,朱红色檀香木办公桌,总理大臣,刘云。

陈嗣广微微喘着气。

“出什么事了?”

表情平静而威严,深沉的声音宛如龙吟,却有谁了解他的内心?传言中帝国真正的主宰,有几个人类敢亵渎这一非神圣却强有力的存在?

陈嗣广微一低头,呈上一份电文,内容如下:

“昨日荷属东印度的雅加达发生针对华人之暴乱,至发电时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