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年前还是帝都宪兵司令的皇室典礼官章渝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大礼服口袋里鼓鼓囊囊的。

“皇上有何吩咐?”

刘云冷笑道:“又在收人红包了吧,接着要给朕引见谁啊?”

章渝冷汗直冒:“皇上英明,臣,臣正要给陛下引见广东名流汪兆墉男爵。”

“这样子太难看了,不成体统,你是不是想回宪兵队,给你的部下们扫厕所啊。”

“皇上教训的是,教训的是,臣有罪,臣该死……”

刘云向舞场里努了努嘴:“且饶你这次,你来看看,那个跟公主跳舞的小白脸,是谁家的公子?”

章渝眯着眼一看:“皇上,这正是刚才提到的汪兆墉男爵的弟弟,名叫汪兆铭,今年二十五岁,三年前以第一名的成绩从大连海校毕业,拿到了皇上御赐的短剑,现在海军部任职。”

“朕怎么没印象?”

“那次您龙体欠安,是由臣代为颁赐的。”

刘云不快地点点头:“下去吧,那个汪兆墉就不必带来了。”

章渝遵旨而去,刘云又命人召来国防大臣兼总参谋长刘百良上将,劈头就问:“汪兆铭知道吗?”

“知道,汪精卫嘛。”刘百良这点常识还是有的。

刘云指指舞场:“现在他就在这里,在跟朕的宝贝公主跳舞哪,民国第一美男子,果然并非虚名啊。”

“皇上的意思是……”

“调他去塔里木水师行不行?”

“皇上,没有这个部队……”

“那巴尔喀什水师有没有?”

刘百良无奈道:“巴尔喀什湖上倒是有一支边防军的巡逻艇队。”

刘云一拍掌:“改成海军的行不行?”

“当然……当然没问题。”刘百良大汗。

刘云又吩咐随从召内政大臣杨正金过来。

“今天让我看见了汪兆铭,明天是不是还要让我看见蒋中正啊,去查一查,那些个异次元的委员长啊、伟大领袖啊现在都在干什么。”

“臣最近刚查过。”杨正金狐狸般地微笑,“个人兴趣,个人兴趣而已。”

刘云欣然点头:“既然查过,说来听听。”

“是,据查,异次元的某委员长,今年二十一岁,现为保定陆校二年级生,成绩一般,七年前即在父母包办下与一毛姓女子结婚……”

刘云想了想,吩咐刘百良:“记住了,那家伙毕业后就踢他去西藏守仓库,守个一二十年再说。”

“是!”

杨正金继续报告:“还有,异次元的某伟大领袖,今年十五岁,两年前念完韶山初小后即回家帮工,去年与父母包办的一罗姓女子结婚,基本上,还在沿着异次元历史的人生轨迹移动吧。”

“盯着点,这是我们的舞台,不是谁都可以随便做主角的。”

皇帝陛下一句话决定了异次元诸位伟人在这个时空的命运。

刘云转身再看舞场,自己的宝贝小公主又换了个舞伴,原来是刚才呈递礼物时一度灿烂醒目的那位阳光海风美少年——在雪白海军礼服外披着红绶带的琉球王世子尚昌殿下。

“陛下,这个小伙子很不错。”皇后不知什么时候又凑了过来,还主动递上了望远镜。

刘云的目光却锁住了正与刘平在舞池边亲切交谈的那位膘骑兵打扮的年轻蒙古亲王:“我看那个小伙子更不错。”

“好男人都在这里了,让女儿慢慢挑,不急,不急。”皇后幸福地微笑——母亲的美丽微笑。

大厅的另一角,渗透了忧郁毒素的武和亲王刘凡正与两位暹罗王子亲切交谈,所谓“亲切”,也只能说是“刘凡式的亲切”,他那种无所谓的神情、艺术家的伤感以及淡淡的知性气质,恰恰最能吸引来自神秘佛国的两位王子吧。当然,对那些嗜好冰冷王子的、活在另类浪漫梦中的女孩而言,没有比这位如假包换的王子更完美更值得不惜一切去引诱的猎物了。也正因为如此,三位平均年龄不足十六岁的青嫩王子周围,层层围拢着两位数之上的发梦女孩。

而较为年长的女皇储刘千桦周围,则聚集了包括日本皇太子和朝鲜王世子在内的成熟男女,对千桦而言,今天的晚会与选婿什么的完全无关,她要完美地执行与外国友人、藩属贵族的亲善任务,扮演一个温柔照耀这些贵客、令他们赏心悦目的月亮的角色——这也是令她这位世所罕见的女皇储增进国内外人气威望的重要手段。

舞会还在继续,音乐时而舒缓时而欢快,天花板上飘下一阵阵花瓣之雨,一对对青春洋溢的男女在这宽敞得惊人的舞池里漫游、旋转,这是个值得其中不少人一生怀念的浪漫之夜,迷人之夜……

万里之外,埃塞俄比亚的德格赫布尔前线,十一月五日的夜晚同样值得不少人一生怀念……一个充斥血腥、死亡、绝望的悲惨之夜。

这一天,疲惫不堪、士气低落的埃塞军向设防坚固、兵力雄厚的意军阵地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进攻,血战一整个白天后,由左翼的第三旅开始,总共两个正规旅和一个禁卫团陷入崩溃状态,士兵丢弃武器,席卷着残余的军官与违令的督战队向后方四下溃散,而强令督战队向溃兵开火的几名军官反被部下打死。

阿杜瓦的光荣变成了逃跑中绝望的呼喊,事实上,灾难早已一触即发,埃塞士兵们在此之前已经连续苦战了整整一星期,屡战屡败,伤亡惨重,特别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军官大量损失,导致全军军心涣散,不堪一击。此时再强令他们去攻击意军设防严密的阵地,无异于添上了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溃兵渐渐远去,战场上遗留了满地的埃塞伤兵,他们呼叫、爬行、呻吟,换来的却是意大利人结实的靴底、锋利的刺刀和致命的枪弹。

根据意方战后公布的资料,战斗开始的前一天,意军又一个步兵旅赶到战场,且前线几乎都换上了由经验丰富的老军官指挥的生力军,当时意方减去伤病员后的战斗员超过了六万人,而埃塞方面只剩下三万多战斗员,进攻一方兵力居然只有防御方的一半。

文宇再见到孟尼利克皇帝时,他正面对教堂祭坛号哭不已,口中叫着第一军团司令官凯特马公爵的名字。

这次进攻的总指挥凯特马公爵在战斗开始三小时后就战死了,他麾下的第一军团遭到重创,马康南公爵的禁卫军也崩溃了一部分,皇帝手里只剩下四个损失近半的正规旅、四个减员超过三分之一的禁卫步兵团和已经损失了一半马匹的禁卫膘骑兵团,满打满算还不到两万人,再发动进攻已经不可能了,撤退回德雷达瓦成了当前惟一可行的选择。

文宇上前一步:“陛下,都怪我……”

埃塞皇帝痛苦地摆摆手:“不,这是我们自己人的决定,你只是做了你应该做的,提出了你自己认为正确的建议。”

的确是一位仁德宽宏的好君主,可惜,你命中难逃此劫,希望好人有好报,来世投个好胎吧。

文宇默默地在心里祝福着,他实在很想带这位皇帝一起走,但没有上面的命令,他无法擅自行动。

要不要拍一个电报问一问呢?文宇跟副团长银天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受到了警告——如此重大的事情,国内一定会有指示,如果没有指示,就说明没有这样的意思,拍电报回去问只能引发上司的恶感,对大家今后的发展大为不利。

“我们看起来败局已定了,你们还要跟着我们吗?”皇帝垂头丧气道。

“不,陛下,您还掌握着您大部分的国土,请把您的人民全部动员起来吧,跟侵略者决一死战!我的国家一定会设法帮助您的,敌人的封锁不可能毫无缝隙,侵略者也并非抱成一团不分彼此,请相信我,一定有办法的!”

于公于私,文宇都只能继续给皇帝鼓劲。

皇帝激动地紧握住文宇的手:“我的朋友,接下来我准备在德雷达瓦与英法联军决战,我要拿英国人的头祭奠先王西奥多二世,用法国人的头做吉亚铁路的路基,中国朋友,你们会跟我们一起吗?”

“陛下,这是我们的荣幸。”

这一刻,文宇真的很想留在这里,与这位兄弟般的皇帝,与自己亲手训练出的军队一起同生共死!

或许,那种源自大义、无视生死的理想主义之火一但熊熊燃烧,整个大海的水也无法浇灭吧

第一百五十六章 葬礼(一)

1910年5月6日,大不列颠国王、印度皇帝爱德华七世于白金汉宫突然死于肺炎。虽然他统治英国仅九年时间,当他出殡的时候,骑着马在队伍中前进的却有九个帝王——何等宏伟的场面!

除此之外,队伍里还有五个王储,四十多个皇室贵胄,七个皇后,以及若干来自非帝制国家的特派使节——几乎代表了当今地球上全部的七十多个独立国家!

只见这些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个个服色斑斓,一片姹紫嫣红、宝蓝翡绿。他们三骑一排,联辔走在伦敦最气派的大道上,在春日温和阳光照耀下,羽翎头盔、金丝衣镶、绯色绶带以及嵌着珠宝的勋章都毫无抵抗力地闪闪发光。

这么多国家的显贵要人在类似场合云集一处,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盛况空前的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

灵柩离开王宫时,伦敦最显要的标志之一——议会塔上的大笨重钟响了起了沉闷的报时声,九下。

人间的太阳正徐徐高升,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却已渐渐西坠——队伍中作为中华帝国代表的武睿亲王刘平在心里碎碎念道。

两天前,十九岁的刘平在位居五元老之列的正德公张志高陪同下乘飞艇抵达英国,继去年大华空客的“敖广”号飞艇以18天时间完成创时代的环球航行后,中国到欧洲各国的客运飞艇航线相继开通,当然,也只有达官贵人、豪商巨富才支付得起这种奢华旅行的费用。

此时此刻,穿着丧服,肃穆伫候的人群却并未把目光聚焦在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年轻亲王身上。帝王,那些主宰欧陆的帝王,或者说,那些转动地球命运之轮的帝王,才是这长长送葬队伍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队伍最前排居中一骑,是新登极的英王乔治五世,乃故王次子,全名乔治*弗雷德里克*恩斯特*阿尔伯特*萨克森…科堡…哥达,是年四十五岁,从他那德国姓氏中可以看出这岛国王室与欧洲大陆的渊源。

他左侧是康诺特公爵,故王唯一的在世兄弟,乔治亲爱的叔叔。

右面的一位人物,是那位近年来常与英国闹出不快的的“新十字军领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这位皇帝,骑着匹青灰大马,穿着绯红的英国陆军元帅制服,手执元帅节杖,在他举世闻名的翘胡子的脸上,摆放着过于严肃、严酷、甚至看起来有点神经质的表情。

威廉正踌躇满志地同他的乔治表弟并骑而行,经过他任名誉上校团长的英国皇家第一重骑兵团的时候向团旗行着军礼,相应地,还在乔治被封为约克公爵之前两年,也就是1890年,乔治就已经在访问柏林的时候由他的威廉表兄授予了普鲁士第一近卫团的名誉上校团长头衔。

这就是欧洲,这就是欧洲王室。

策马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乔治的两个舅舅——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和希腊国王乔治,以及他的表兄弟挪威国王哈康。

位于第三排的是另外三位欧陆君主:西班牙国王阿方索,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和缠着穆斯林丝绸头巾的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德。最后那位特立独行的欧陆国王,不但自称沙皇,据说还四处搜罗古拜占庭大帝的全副装束和标帜,以备有朝一日把拜占庭的版图重集在他御杖之下的时候穿戴显摆,这种举动如果不是被之前那些同为九五之尊的君主鄙视,那就一定会令他们耿耿于怀。

位于第四排中间的第九位君主,比利时国王阿尔贝特,虽然他极其魁伟轩昂,并且擅于骑术,但据说并不喜爱这种皇家礼仪浮华排场的他在这样的行列里总是显得局促不安和心不在焉,自然也就遭到了热衷表象性英姿飒爽的观众们的忽视。这时候,他才三十五岁,登基仅一年。

阿尔贝右侧一骑,是年迈的奥地利皇弗朗茨*约瑟夫的继承人,奥地利大公弗朗茨*费迪南。他高大、肥硕,身着黑色紧身胸衣,头盔上飘扬着翠绿的羽翎,在另一时空历史上,他是欧洲悲剧的根源,而在这个时空未定的未来,他的命运将如何沉浮却还不得而知。

阿尔贝左侧是来自伊斯兰世界的的另一位王储——尤素福王子,土耳其苏丹的继承人,他穿金戴银,奢华无比。

来自东方的三位皇室贵胄并行于第五排,他们是中国皇帝的长子武睿亲王刘平;日本明治天皇的兄弟伏见宫贞爱亲王;以及俄国沙皇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

刘平夹在两位年纪都可以做他叔叔的皇室贵胄中间,作为队伍中最年轻的代表,却没有丝毫慌张与不安,心里大概在念叨着“也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为什么要让自己而不是身为皇储的姐姐出席这种盛大的场面呢?刘平不愿多想,既然是父亲的命令,照做就是,况且,光是有机会飞去万里之遥的欧洲这件事,就已经让留守在家的妹妹玉春羡慕得快要哭出来了。

刘平并不喜欢头上那高高的、沉重的白色羽翎帽,他更热爱耳罩飘来飘去的皮制飞行帽,然后把风镜勒在皮帽顶上,还有比这更帅的装扮吗?不过,今后一长段时间里恐怕是没有机会再与心爱的飞行帽组合在一起了,亲王无奈地盯着前面的土耳其包头帽和闪亮的缀羽头盔随着马背起伏一晃再晃。

队伍徐徐前进,刘平身后是意大利国王的兄弟,穿着天蓝色镶金边上衣、戴着翠绿羽翎头盔的奥古斯塔公爵。公爵左边是瑞典国王的兄弟卡尔亲王;右边是荷兰女皇的丈夫亨利亲王。

再后面就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的王储们,以及一队德国的小王族:梅克伦堡…什未林、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瓦尔德克…皮尔蒙特的大公们,科堡、萨克森…科堡和萨克斯…科堡…哥达(注意,这正是当今英国王室姓氏的来源)的大公们,萨克森、黑森、符腾堡、巴登和巴伐利亚的大公们。此外还有暹罗的一位亲王,波斯的一位亲王,前法国奥尔良皇族的五位亲王,以及戴着金流苏土耳其包头帽的埃及总督的兄弟。

在这绚丽壮观的行列中有三个穿着便装的人士:瑞士特使加斯东*卡兰先生,法国外交部长皮雄先生和美国特使、前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先生。

爱德华七世,这位各国首脑盛况空前地为之云集的伟大君主,素有“欧洲的伯父”之尊称。他不仅是德皇威廉二世的舅父,还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姨父——其妻亚历山德拉之姐玛丽正是沙皇尼古拉的老母。他的侄女阿利克斯是沙皇的皇后;他女儿莫德是挪威的王后;另一个侄女埃纳是西班牙的王后;第三个侄女玛丽,也即将成为罗马尼亚的王后。他老婆那边的王族,除了占据丹麦王位外,还为俄国生养了现在的沙皇,为希腊和挪威提供了国王。至于其他的亲戚——他老母维多利亚女王子女九人各支的后裔,则蟑螂一般地充斥欧洲各宫廷。

所以,单纯从家族亲属观点,欧洲各大王室基本上就是一大家子。

鼓声与笛声响了起来,灵柩裹着王旗,由二十名身穿蓝白海军衫、头戴巴拿马草帽的水兵抬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崇高肃穆的大厅。

阳光下突然闪烁起一片令人惊骇的刀光,那是头戴高高的、闪亮的缀马鬓头盔的重骑兵在立正致敬。

随着四声刺耳的哨音信号,水兵们将灵柩抬上紫、红、白间饰的炮车——多么伟大的军事传统?

两面是密密的、鸦雀无声的人群,送葬的行列在两堵由皇家近卫团士兵构成的红色警戒线之间徐徐前移。

灵车由英国骑炮兵队拖曳着,伴随灵车和在车后走着的是已故陛下的六十三名侍从副官,不是陆军上校就是海军上尉——其中有五个公爵、四个侯爵和十三个伯爵。

这就是英国,贵族、爵位、身份,时光无法消磨的传统,渗透到上流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英国的三个陆军元帅:基钦纳勋爵、罗伯茨勋爵和伊夫林*伍德爵士并骑而行,他们后面是六个海军元帅。

再后是独自一人行走着的约翰*费希尔爵士,前任第一海务大臣,爱德华国王的密友,有“无畏舰之父”的美名。此人脾气急躁,性情怪僻,喜欢独断专行,所以他的人缘嘛——大家都看得到了。

之后,一个又一个衣着华丽的步骑兵方队,或树枪或立刀,步履整齐地护送灵车前行。其中有头戴熊皮帽的的科尔斯特里姆军、穿裙子的戈登高地军、头盔盖到眼睛的近卫骑兵、红制服的轻骑兵、带长矛的枪骑兵和伊丽莎白时代装束的皇家火枪兵,有来自德国、俄国、奥国的声名显赫的轻骑兵和重骑兵分遣队,以及爱德华曾任名誉长官的其他国家的骑兵部队——这样宏大的军事场面,对于一个有“和平缔造者”之称的人的葬礼来说,似乎并无讽刺之意。

再后面走来的是一瞬间令人回到中世纪的盛大队伍:穿着中古肥大纹章战袍的传令官们,手持银杖的侍从队,红衣黄穗的王室侍从武官队,苏格兰弓箭卫队(带着可以送进博物馆的长弓和匕首),假发黑袍的法官们,深红法衣的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紫色长袍的主教们,黑丝绒礼帽和伊丽莎白式饰边衣领的王室卫队,还有一队衣服上满是黑白方块的号手。

接着就是刚才已经详细介绍的帝王贵胄们的骑马队伍。

尊贵的骑士们后面是一辆玻璃车厢的马车,载着新寡的太后和她的姊妹俄国皇太后,两人脸前都戴着黑纱,看不清表情。

再后是十二辆普通的黑蓬马车,载着各国的王后、贵妇以及不骑马的其他王公显贵。

沿着白厅、林荫大街、皮卡迪利大街和海德公园一直到帕丁顿火车站,长长的出殡队伍缓缓而行,刘平突然觉得,这样的葬礼未免也太有面子了。

皇家近卫骑兵队的乐队奏起刘平从未听过的送葬曲,哀伤的旋律却与己无关,刘平心不在焉地拉着缰绳,思维一下子闯进了禁忌的区域。

父皇百年之后的葬礼,会像今天这样宏大而体面吗?这地球上会有多少国家的显赫贵人前来吊唁呢?英国国王会来吗?德国皇帝会来吗?

难道说,一定要成为英国这样的日不落大帝国才有可能吗?

单纯的想法,黯然消散的哀曲,刘平望着远方高高飘扬的米字旗,向着内心冲动之神的祭坛暗暗叫嚣:你们的帝国恐怕已经时日无多,我们的帝国才将真正不落,等着看吧!

葬礼结束回到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