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帝国(月兰之剑)-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支援预定在20日发起的总攻,计划在村后与村东北的:~署总共676点2毫米速射炮连(每连8炮),2107毫米加农|炮)和3152毫米榴弹炮连4炮),共68门火炮。到17日为止,仅376点2米速射炮连、1个107毫米加农炮连和1个152米榴弹炮连就位。

为掩护西伯利亚第3主力的展开,里维诺夫中校的1个~个骑兵连、1个骑炮兵连)也集结到了村后树林中。

到1月20。以西伯利亚第3师为核心的第2主攻部队将从阿克托别村出击,扑向乌兰乌德,但直到1月17日,第3主力仍未进入出发阵地。

守村守得不耐烦的巴米扬中校向上级询问起来时,得到了如下解释:“都是因为那些坦克啊,路都被铁房子地大脚板和铁马车的大轮子压坏了,马车汽车全都不能走,辎重运不过来,难道要弟兄们到阿克托别吃雪过活?老老实实守在那里等着。”

巴米扬知道,所谓铁房子就是曾在此地单车击退了敌优势装甲部队的门捷列夫重型坦克。而铁马车,则是指样貌怪异的列别津科越壕坦克:一对直径8以上的巨大铁轮,中间的横梁上下各有一个圆柱形武器塔,横梁左右以炮廓方式装置有机枪或小口径火炮,斜向下伸出的尾梁尽头挂着一个实心小尾轮——一眼望去仿佛一驾畸形化的古代马拉战车。

巴米扬也曾从望远镜中仔细检视了华军遗弃的那两部坦克,得出的结论是:门捷列夫也好,列别津科也好,都比敌人地坦克大得多,强得多。

但在亲眼目睹了被“铁房子”和“铁马车”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大路后,巴米扬不得不承认。这些怪物不适合脱离铁路线进行长途行军,更不要期望它们能开过色楞格河冰面……

华军的炮击一开始。巴米扬就意识到事情不妙——如此密集而猛烈的炮火往往是大规模进攻的前奏。

震天的炮声中,躲在村长家地窖内的巴米扬伏在电话机前嘶扯着嗓子:

“喂——喂,安德烈上尉吗?喂,请你大声点——”

“喂喂,给我接米诺夫斯基少校——喂喂,快说话——”

“喂喂——狗娘养的,安德罗波夫,给我派

线!”

如此密集的炮火,打断电话线是理所当然的,打翻查线地小兵更是不足为奇……

巴米扬尚在感叹。只觉地窖顶上猛地一震,瞬间大片的碎土块夹杂着蜘蛛网、蜡烛灰什么地倾泻而下,铺头盖脸,砸得众人一片哀号。

“啊切——呸呸!”

吐出嘴里的泥巴。摸了摸头上的伤口,巴米扬呛着嗓子喊道:“还有活着的吗?”

黑暗中有人颤抖着回话:“有——中校,我是安德罗波夫。”

“你去谢连诺夫中校那里。要他向敌人开炮还击,开炮还击!告诉他,如果他再不还击,我们在见到敌人之前就全都被活埋了!”



“是!”

“还有人吗?”

“我,里维瑟夫中尉。”

“去米诺夫斯基少校那里,请求他,请求他的坦克部队尽快赶过来,告诉他们,敌人的坦克如潮水般涌过来了!”

“可是……还没有接到敌人坦克部队进攻的消息。”黑暗中对方在大口地喘着气。

巴米扬朝声音来处恶狠狠地踢了一脚:“狗娘养的,你是怕死了,快给我滚过去,我说坦克来了就是坦克来了,你要跟我打赌吗?拿你的命来赌!”

一刻钟后,炮声渐渐远去。

巴米扬爬上地面,从地窖口望出去,村长家的二层石房早已荡然无存,院子里灌满雪水地弹坑还冒着热气,角落里的草垛熊熊燃烧,马厩那边飘来烧肉的焦味——巴米扬的战马还寄放在那里。

巴米扬没有去看他地马。

他只想尽快用自己的眼睛来证实,自己精心布置的防御体系,在这空前凶猛地炮击中,还能保存多少战斗力。

进驻不到三天,巴米扬充分利用了手头的人力和器材,不惜动用大量炸药,硬是在坚实的冻土上开出了密密麻麻的散兵坑、交通壕和枪炮射击掩体,重要的射击掩体均设有防炮洞,村里残存的房屋都改造成了堡垒。

然而,由于俄军即将由阿克托别村发起进攻,上级严令巴米扬不得在阵地前挖掘壕沟,设置鹿、陷阱、地雷和铁丝网,以免“届时我们再浪费时间去拆除”。

巴米扬对此回应道:“要么给我更多的大炮和机枪,要么撤我的职。”

最后,巴米扬的战斗群得到了1个迫炮排(4门82米迫击炮)、1个小炮排4紧急调拨的47毫米海军炮)和1个机枪排(4挺机枪)的加强,连同原有的1个野炮排(2门76点2米野炮)和2机枪排,这些重武器被小心安置在了防护严密的射击掩体中,并尽可能做了伪装。

沿着到处崩塌的交通壕一路小跑,巴米扬爬上村东的小山坡——方圆几公里内惟一的制高点。

“有人吗?有人吗?都给我滚出来,中国人来踢你们屁股了。”

巴米扬一路呐喊,士兵们如地鼠般从防炮洞里钻出,瞪着发懵的眼睛奔向阵地,偶尔从崩塌的防炮洞里伸出一条胳膊或大腿,巴米扬只是一瞥而过。

终于到山顶了。

如同被虫子蛀烂的白袍般,累累弹坑的开阔雪地在他眼前豁然展开,不到两公里的正面上,铿铿的机械声与隆隆的引擎声连绵不绝,几十只灰白相间、大小不一的钢铁野兽排成严整的阵形,引领着一小股一小股的步兵纵队,裹挟着雪与泥,喷吐着铁与火,令人窒息地迎面压来……   

第一百七十二章 群魔乱舞(一)

随着炮兵的火网一点点向敌纵深推进,飘扬血色战旗的华军战车部队开始冲击敌阵。

从阿克托别村西面的小树林到村东的小山冈,两公里的正面上,装旅的6装甲连一线展开,引领着禁卫第1步兵团的3加强步兵营,在一片刺耳的喇叭声、哨子声中猛冲向前——

在左翼,装2的9部飞霆轻战车排成三个锲形小队,三'又构成一个大锲子,连长亲领的1排在前,2排3分别在左右后方,各车开足马力,喷着黑烟,一刻钟内就从出发阵地杀到了两三公里外的树林边上,好在步兵的出发阵地离敌阵不到一公里,背负沉重装备的两个步兵连憋足了劲猛跑猛冲,总算没落下太远。

刚才的炮火准备把森林边缘高大的针叶树炸得东倒西歪,幸存的俄军从林子和小村两个方向射来密集的弹雨,打在战车钢板上叮铛作响。

装2的飞霆战车稍稍放慢了速度,转动炮塔,以三七炮和机枪猛烈还击,俄军的炮火散漫地在周围掀起裹胁着雪与土的烟团,弹片对战车没什么作用,却足以屠杀暴露的步兵。

必须尽快找到并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

连长车的炮塔舱盖“哐”地一下打开,从中伸出一面红绿相间的三角旗,剧烈地绕着圈挥舞:这是“跟我来”的信号。

抛下满地匍匐挪动的步兵,装2开足马力,穿过橘光闪耀、弹片纷飞的敌炮火网,向敌腹心突进——

与装2同属左翼突击队的装1连远远落在了后面,1连地6部“策电”重战车足足花了半个钟头才爬完了不到3里的阵间空地。这倒成了步兵的福音。

1连长付亮率左队3部战车,1排长钟易率右队3战车,各引导一个加强步兵连,中规中矩地按教程杀入敌阵。

装1连突击正面上是俄军依托地势构筑的一圈堑壕,从树林边上到穿村大路,横宽不到500尺,纵深直达村内堡垒,守军为加强了机枪与火炮的1个步兵连。

当装1连抵近敌阵时,本来应该在装1连左翼掩护的装2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本应由装2引导的两个步兵连则被敌军火力死死压在一个洼地里。动弹不得,看到装1连的重战车上来了,这两个连立即自觉地跟在了后面。

只见“策电”的75短炮在近距离上连连发射,尘雪飞扬。;溅,不一会儿就将肆虐的俄军机枪纷纷打成了哑巴,后面地步兵顿时士气大涨,冒着炮火一鼓作气抵近敌阵,程序性地先抛出一片冰雹般的手榴弹,硝烟未散便挺着雪亮刺刀跳入掩体。左捅右刺,短短几分钟便夺取了第一掩体线。

付亮可不敢稍作停顿。打出“跟我来”的旗语,率队继续挺进。

敌军阵地显然是仓促构成,壕沟挖得很窄很浅,也没有布置鹿铁丝网之类的障碍物,不但战车的行动不受任何阻碍,步兵的运动也十分方便,各连携带重武器的加强分队大多顺利进入了刚刚占领的一线掩体,迅速安装架设,以密接火力支援后继作战。

突击部队的每个步兵连都尽可能地加强了火力:每连直接配属可由六名士兵携行的三七步兵炮,1…2喷火组。2挺重机枪,另加强1到2冲锋枪班,轻机枪和掷弹筒配属到班,每个步枪兵最少携带八枚手榴弹——为此不仅动用了师和军地直属队。还从不参加突击的部队中抽调了大批火力分队。

左翼队攻夺一线掩体地同时,中路队4的7部策电和5连的飞霆以组合锲形队(连长车为锲尖,左右后方各跟随一个三车锲形小队)从穿村大道东面与村东小山之间的800尺正面上发起攻击。后面引领着禁卫第1团1营的四个连和3的两个连,其中1营的四个连将从正面冲击村庄,3的两个连则负责进攻小山。

右翼队的8捷狐机枪战车和8部追风装甲汽车则开上了楞金斯克东郊的大道,由搭乘在履带拖拉机拖斗内地两个加强步兵连支援,企图绕过村东小山,迂回到村后,截断守军退路。

旅长袁旭准将亲乘一部“策电”,率领旅部和机动侦察排的五部“猎犬”,在中军队之后沿穿村大道时进时停,随时掌控进攻部队,旅直辖的第1机动步兵营亦乘坐卡车迤俪跟进,随时增援前方。

战斗在不到两公里正面上打响,一时间,铁甲横冲,枪炮齐鸣:这一边弹如雨下,那一边爆光闪烁;此一处血红雪白,彼一处肉泥烂;这一部战车原地回旋,卷起雪土将俄兵活埋于掩体,那一部战车履带铿锵,追赶数十溃兵扫射碾压;此一连战车迂回疾行,兀自开足马力杀向村后炮兵阵地,彼一连战车纵横敌阵,引领步兵突入村内四下扫荡……

场制高点——村东小山,地图上的102地成了两军争

控制了这座小山,村后的俄军炮兵阵地就失去了眼睛,无法准确拦射我军,相对地,我军炮兵将充分发挥威力,变按图盲射为按报校射。

巴米扬中校深知102地的重要性,将手上一半兵力用来防御此地,其中1个步兵连配2门76点2炮482击炮和6挺轻重机枪个步兵连配247海军炮和8挺轻重机枪

华军方面当然也没有掉以轻心,集中大部分重炮猛轰山头近一个钟头,上千发重炮弹将方圆三四百公尺地小山丘炸得面目全非。

在烟幕和战车火力的支援下,禁1团3营的两个连趁势从|时朝山顶发起冲锋,加强的机枪、掷弹筒和三七步兵炮发挥了重要作用,暴露地俄军火力点几乎立即被压制。首次使用的火焰喷射器配合手榴弹暴雨。将俄军苦心构筑的掩体变成了地狱。从战斗工兵连抽调的冲锋枪班在扫荡掩体的战斗中大显神威,金陵冲锋枪喷洒的弹雨将掩体中的残敌打得鬼哭狼嚎,即便如此,挺着刺刀跟进的步枪兵仍不忘记在每一具生死不明的俄兵身体上狠狠戳上几刀。

当鲜艳的云龙团战旗在山顶升起时,巴米扬中校早已逃之夭夭。

不,应该说,他亲自跑去请救兵了。



在山顶挥舞战旗高呼万岁地华军官兵很快看到了足以令他们终生铭记的梦幻场面:村后的大道上缓缓挪动着几个高大得骇人的黑影——相照之下旁边的农舍简直就是玩具!

硝烟渐散,黑影露出了真容:一个刷着土色底漆、表面粗糙的巨型长方形盒子,三个怪异的巨轮机械——远远看去仿佛就只是三对足有三层楼高的铁轮子在转动。

黑影周围黑压压地展开了几队擎刀持矛的哥萨克骑兵,看起来是要配合这些怪物发起反攻。

只见那个长方形大铁盒子颤颤巍巍地挪了一会儿。忽地停住脚,身子往地上一降,前面突兀而出的一根大炮管闪了一下,山脚下顿时掀起一大股雪土——

3地步兵哗啦啦伏倒一片,七嘴八舌地嚷起来。

“妈的,比我们地一零五加还猛!”

“2的弟兄真没骗人,毛子还真有火星战车!”

“把三七炮架起来打吧!”

“日他奶奶,不是说重战车的七五炮都没用吗?”

“小王,去跟我们的战车部队联系,告诉他们敌人战车的位置!找条备用枪管带上——”

备用机枪管当然是用来敲战车舱门的。这是当时战场上步兵跟战车最有效的联络方式之一。

“虎子,去后面把电话线拉上来!”

拉电话线的目的当然是呼叫炮兵。每个突击连都加强有一个有线电话组,电线直通炮兵指挥所。

另一方面,趁着中路军猛攻102地,俄军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右翼军急行猛进,不与敌军纠缠,顺利从102地东面绕了过去,只有一部装甲汽车和两部拖拉机掉队。

装3的8部捷狐在前突进,装6连地7追风在后掩护运载步兵的拖拉机队,以这样的队形绕过102地后。突然与村后树林中冲出的一小队战车遭遇。

无须识别,这种单履带地妖怪战车绝非我军所有!

装3的捷狐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转动炮塔扫射敌车,敌军战车毫不示弱。以不亚于捷狐的速度迎面反冲,小炮塔里伸出粗厚地马克沁机枪套筒,向我军战车疯狂射击。

双方的子弹打在对方车身上铛啷作响。火星四溅,却楞是穿不出洞来,双方迎面对冲的姿态,又仿佛是欧洲中世纪铁甲骑士的单挑比武。不觉间两队战车已近在咫尺,只听一阵叽里喳啦的乱响,3的一部捷狐与对面的俄国战车硬生生撞在了一起,巨大的冲力令捷狐向旁转了半圈,震得履带松脱,那怪异的俄国单履带战车则连滚带翻了两三回,侧倒在地,半圆的炮塔滴溜溜滚了出去——

却说另4俄军小战车与装3连的捷狐飕飕飕飕地擦肩未回身再战,而是一路直冲村东大道。

那里什么都没有。

“我们诧异地看着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冲向空无一人的大路,跳过路沟,越过大路,没有转弯,也没有减速,只是沿他们出发时的方向直线狂奔,仿佛那东西根本无法转向,天生只会直着走……它们就这样消失在大路东边的洼地后面,半小时后,它们再次出现,掉转了车头,直溜溜地冲过来,正好闯到我们的三七炮炮口前……”

步兵第3的一位连长在他的日记中如是写到

第一百七十二章 群魔乱舞(二)

个连配属的四门三七步兵炮和两门七五步兵炮迭次开速开进的单履带妖怪猛地颤了一下,扑通一下向一旁歪倒,炮塔里轰地吐出橘红色火焰。另一只妖怪发羊癫疯似地抖了好一阵,最后瘫在一株雪松前,一名乘员掀开炮塔盖跳出来,非常自觉地高举双手向华军阵地走去。

剩下的两只又是一阵直线狂奔,炮塔左转右转疯狂扫射,从华军步兵炮阵地间飞速穿过,迎面遇到了早已掉过头来严阵以待的华军捷狐战车。

华军战车借着交战的空隙,给机枪换上了碳化钨弹芯的三式穿甲子弹——按条例每部捷狐应配备12条200的帆布弹带,其中2弹带应装满三式穿甲弹。

在试验中,三式穿甲子弹能够穿透10…12米匀制装甲钢板,这意味着可以用它对付已知所有类型的装甲汽车,但使用这种子弹会严重磨损枪管,所以捷狐的乘员只会在需要时换用。

陆军还计划为每个重机枪组配发一条装三式穿甲弹的弹带,每名狙击手配发5一式穿甲弹,但直到战争爆发都未实现。

虽然不知道面前这些单履带妖怪的装甲有多厚,仅从外表来看,身形与四吨捷狐相当,武器也同样是一挺重机枪,速度亦不亚于捷狐,想必装甲不会比捷狐强多少。

除去先前与其中一只妖怪同归于尽的战车,装3余下的7捷狐几乎同时喷着黑烟扑了上去,一路机枪狂吼,从三四百米打到拼刺刀的距离,三式穿甲弹不负众望。一阵火星飞溅,两只妖怪全变成了蜂窝,其中一只引擎起火,另一只失去控制翻进雪坑。俄军第1实验坦克连第3排就此全灭。

“里吉斯基,里吉斯基,可爱的里吉斯基,转个弯要花半个钟头,为什么?因为它只有一条履带……”被俘地那名俄国战车手事后唱着歪曲交代道。

右翼军捷狐大战单履带妖怪的同时,中路军的飞霆、策电也开始了与大铁房子、巨型三轮车之间的死战。

接到步兵报告后,4的策电和装5连的飞霆开足马力虽然巨轮战车的出现大出装甲兵们的意料,各部仍按原计划,分成几股向敌侧迂回。

装52排排长金正原中尉的飞霆战车率先冲到了一驾巨面,只见那车顶的炮塔与车体侧面突出地炮廓里忽地喷出一串橘光,金正原的座车周围顿时雪土横飞,弹片打在装甲板上啪啷作响。

金正原可见势不妙,往前下方驾驶员的左肩上连拍两下,示意他向左转。

作为第一代战车的飞霆并未配备后来新式战车上普遍列装的车内通话器,乘员间的联络只能靠肢体动作。

待座车转到了巨轮战车之后,金正原又往驾驶员石田介的后脑上敲了敲。8吨重的飞霆喀拉喀:'

金正原麻利地转动手柄旋转炮塔,同时紧紧抵住37毫米。托。这时车体外传来密集的子弹撞击声,仿佛随时要将这单薄地小战车打成蜂窝。

瞄准镜里终于映出了铁马车的身影——不,整个瞄准镜地视野完全被那个拖着三圈实心尾轮的尾梁给占据了,金正原没有犹豫,单手拾起手边最近的一发一式战车穿甲弹,喀啷一下塞进炮膛,随手一转炮闩杆,闭好炮闩,运用肩力调整火炮高低角,眼睛贴紧瞄准镜。把准心对正了尾梁与主车体的连接部。

好,就是这里!开火!

沉着拉动发火绳,一声震响,炮尾在金正原鼻子前面猛地向后一挫。又徐徐退回原位,只见前面的铁马车微微一颤,尾梁上部溅出一团火星——却也仅此而已。那家伙丝毫无碍地继续转动那对三层楼高的巨轮。带着浓重的梦幻意味在这污痕斑斑的雪原上缓缓前行。

金正原没有灰心,听得出来,打在自己座车上的子弹明显减少了,大概是跟在后面的僚车把对方火力引了过去,仔细从瞄准镜中看去,随着距离地拉开,那个扁圆的、周边一圈插满枪管的畸形炮塔终于出现在陡峭倾斜的尾梁上部,同时金正原还注意到尾梁上地扶手和突出的脚踏——原来乘员是从尾梁登上战车的。

这样看来,扶手尽头那个突出地小方舱就是入口所在,小方舱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