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绞架,吊满了黄种人的尸体,暴徒们声称:“让这些猪仔向大洋那边的同伙问好。”
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更重要的是考虑到东亚联军方面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威尔逊总统对此等暴行无法坐视不顾,在国务卿兰辛的建议下,总统督促国会通过了战时国家安全法修正案,将正在遭受“某些情绪失控的激进分子”疯狂迫害的中日侨民关进集中营由政府看管。一方面防止暴行传播出去损害美国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作为与东亚联盟交换可能被扣押的美国侨民的筹码……
此时此刻,威尔逊总统却对那几十万“敌国侨民”的命运毫无兴趣,他需要的是能令他安心的保证。
“伍德将军,您的意思是即便敌人现在就打过来,陆军也有能力把他们赶下海?”
“这个……要看情况……”一问到实质问题,伍德马上变得吞吞吐吐起来。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办得到?”总统追问。
“要看对方能在短时间内投入多少兵力,还要看登陆的地点。具体来说,最有可能的情况,如果对方一周之内在加利福尼亚送上10重装师,短期内我们是无法将他们赶下海的,当然,他们也无法将我们打败。接下来会演化成持久战,敌我的力量会不断增强,在这一过程中,加利福尼亚的许多城镇会变成废墟,但总有一天,我们在大陆上的力量将远远超过盘踞在我们小部分国土上的敌人,到那时,我们将发动全面反攻,切断他们的退路,包围他们,用他们的鲜血浇灌我们的农田。”伍德硬着头皮豪迈了一把。
“另外,综合各方面的情报,东亚联军主力正忙于与俄、英、法、荷作战,一时间应该抽不出那么多兵力。而且珍珠港、火努鲁鲁港都已被我军用沉船封堵,在恢复这些港口的功能之前,敌舰队很难在我国沿岸持续活动,无从支持如此大规模的登陆作战。”
威尔逊听罢,淡淡地转向西姆斯:“对方恢复夏威夷港口的功能需要多长时间?”
“估计要两到三个月。”
威尔逊点点头,又转回去问伍德:“你觉得南中国海周边的战斗会进行多久?更重要的是,菲律宾能坚持多久?”
“无法得到增援的菲律宾最多能坚持三四个月。英法荷不给予有力支援的话,整个南中国海方面的战斗,估计在夏季来临前会结束,且不说已经放弃抵抗的法属印支,荷属东印度将完全沦陷,英属马来甚至缅甸也将被占领。”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期间,巴拿马运河随时可能遭到袭击……”
第一百七十四章 栈道…巴拿马(二)
姆斯并非第一次在总统面前表达对巴拿马运河的担忧
1913年10月,。u'工。这条运河将东西海岸间的航程缩短了差不多一半,这也使得美国海军主力舰队迅速进驻夏威夷成为可能。要知道,从东海岸纽约到西海岸旧金山,若绕道合恩角,航程要超过一万五千海里。与此形成不祥对照的,就是1904年覆灭在南中国海的俄第'。>;开往海参崴的总航程达到一万八千海里,正好是在走到一万五千海里的时候遭到东亚联合舰队的打击,一天之内损失殆尽。
就中美开战后的情况来看,运河若被摧毁,美国舰船在东西海岸间的航行时间势必倍增,这对西海岸的防卫以及未来在太平洋地区的反攻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虽说自1903年通过《海约翰*埃尔达条约》取得宽10里、面积方公里的运河区之后,美国陆海军就开始了在运河区的军事基地建设,但直到1914年运河完工,陆军仅在科隆>;+兵营,驻扎兵力不到一个团,海军也只是在民间公司的协助下在科隆港和巴拿马港修建了少量海军设施。
欧战爆发后,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凸显,随着海军舰队主力从大西洋移驻太平洋,作为舰队最便捷最有效率的增援补给通道,巴拿马运河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运河区防御的强化也就提上了日程。
海军的计划是在运河地太平洋一侧修建海防要塞和海军基地,部署重炮、鱼雷艇、潜艇和水上飞机。但由于形势变化,永备海防要塞的计划被取消,改为修建若干临时海防炮台,计划中要耗费十几个月才能完成的现代化海军基地则尽量以巴拿马港的已有设施将就替代。
陆军则制订了必要时控制巴拿马全境,阻止敌军包抄登陆的全盘方案,计划在战争爆发后的一周内进驻科隆和巴拿马城,一个月内进占巴拿马全境各要点。
到珍珠港事件前夕,海军已在运河区太平洋一侧开工5海防炮台和2陆防炮台,计划安放1座双联14英寸'炮。5门10寸要塞炮,8门8寸舰炮、7门6英寸舰炮,以及若舰炮和3寸野炮,实际上只有8英寸炮和6英寸炮安放完毕。陆军则将运河区的驻军增加到3团,并加强有6个炮兵连和3骑兵连,相对地,被美国“保护”着的巴拿马政府,其手中全部的武装力量不过是一支60人的国民卫队和数百名警察。
夏威夷沦陷后,陆军立即“和平进驻”巴拿马全境,并在1个月内将驻军增加到7个步兵团、16个炮兵连(其中4重炮连)和6个骑兵连。
海军则加紧修筑炮台工事。4内完成了全部10寸炮和单装炮地安置,并将原本预备用于夏威夷防御的一批防空武器——包括24英寸高射炮、12门1磅高射机关炮及32高射机枪——集中部署于船闸和加通水坝附近。
此外。由前陆军航空总监威廉*比利*米切尔上校指挥的陆军第|空队(34架陆基飞机)和威廉弗莱彻准将指挥的海军航空兵第1混合联队(25架水上飞机)也在几天前完成了在巴拿马的部署。
即便如此,西姆斯还是放不下心。
对方要破坏运河,已知的办法有三种:登陆、炮击、空袭。
巴拿马地势以山地为主,最高峰奇里基火山海拔3475,境内雨林密布,山隘险要,沿海多峭壁陡岸,美陆军又已集结重兵防范,对方强行登陆势必要付出巨大代价,即便侥幸攻入运河区也很可能是得不偿失。
以第3舰队的实力显然是无法阻挡敌主力舰队攻入巴拿马湾的。但即便对方动用14英寸级的战列舰主炮,想要破坏1315深、150宽、开凿在岩石山体中的运河水道也并非易事。薄弱环节在连通海拔2米地加通湖与太平洋之间的两座船闸上,但船闸并非建在海口处,靠太平洋一侧最近地二级船闸深入内陆十多公里。又有山势遮挡,战舰就算冒险开到岸边轰击,也未必能准确命中。
空袭是最值得担心的。靠大西洋一侧的加通水坝一但被摧毁,加通湖水一泻而空,整个运河将陷入瘫痪,而修复大坝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好在有专家论证,要摧毁重力坝型的加通水坝,须1吨以上TNT炸药在水线下510紧贴坝体爆炸,也就是说,要动用35吨重的巨型鱼雷或炸弹,而根据夏威夷作战中取得的情报,敌舰载攻击机的载弹量不超过1000磅454斤)。而看似薄弱的船闸闸门其实全由钢铁制成,每扇重745,厚达一米多,强度胜过战列舰舰体,且闸门宽度不过33点击难度远远超过珍珠港中那些动辄200长的战列舰。
困难是有的,可天知道中国人还藏了多少秘密。
珍珠港事件之前,谁能料到不可一世地战列舰队会败给那些不起眼的小苍蝇?
西姆斯宁愿相信对方有能力克服那些困难,夏威夷失守以来,凡事先往最坏的方面去想已成了西姆斯的习惯。
“如果运河被摧毁,我们该怎么办?”
西姆斯总算下定决心提出了这个在胸中徘徊已久地问题。
史汀生无所谓地耸耸肩:“这有什么关系?难道战争在发,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吗?一直以来海军不就是以没有运河为前提制订对华作战计划的吗?”
“珍珠港之后,一切计划都报废了。”西姆斯冷笑道。
“那就重新制订没有运河的计划,海军既然撤出了太平洋,西海岸被登陆也好,巴拿马被摧毁也好,都是我们必须忍受地可能。”史汀生显然还在对海军的撤退耿耿于怀。
安坐白宫拌嘴斗架的大人物们当然看不见,巴拿马城以南200海里,一支跨越太平洋而来的庞大舰队正破浪疾弛,镶嵌龙纹的舰艏整齐地指向美洲大陆,目标——运河
第一百七十四章 栈道…巴拿马(三)
动舰队旗舰“大鹏”号。
舰岛下方的飞行员待机室内,即将出征的数十名海军飞行员正在领受任务。
“为什么是水雷?”
祁冰纳闷地举手提问。从禁闭室放出来之后,她剪掉了马尾,换成一头爽朗的齐耳短发,很是清新可人。
联队长蔡勇咋咋舌,摸了摸光秃闪亮的脑壳:“那么,祁少尉,你怎么想?”
“因为……因为明知现有的鱼雷和炸弹都没用?”
“聪明。”
“可是,不试一下怎么知道?”
“聪明。”
“那……”
“我们的任务不是摧毁运河,”蔡勇微微一笑,“知道为什么?”
“因为……”祁冰眨眨眼,楞住了。
“我也不知道,这是机密。”蔡勇耸肩笑道,马上又摆出一副严肃模样,“所有人听着,这次任务成功的关键是保持队形,任何情况下都严禁脱离编队擅自行动。感情用事,个人英雄主义,统统给我扔海里去。明白了吗?”
“明白!”
祁冰知道队长的话有所指向,红着脸缩了缩脖子。
“别担心,这次我来保护你。”
一旁的蔡国兰冷不防贴在祁冰耳边低语道。
“蔡姐……”祁冰不自觉地缩起猫爪子。
“傻瓜,本来编队里面舰战就是要保护舰攻的,说好了,这次我再掉下去,你可别来了,这次可没有陆军登陆,飞机摔了就全完了。”
“如果我掉下去呢……”祁冰可怜巴巴地望着蔡国兰。
“自杀。”蔡国兰板起脸。“打仗不是玩游戏,瓦胡岛那次,真要逃不掉的话,我是打定主意杀了你再自杀的,你能想象我们落在美国人手里会怎样吗?”
“不能……”
“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蔡国兰气哼哼地扭过头去。
“蔡姐,别这样,我自杀就是了嘛……”
蔡国兰彻底无语。
另一方面,舰岛最上层的航空舰桥内,机动舰队司令梁书铭中将默默遥望黑暗中的巴拿马湾,心绪难平。
战前航空母舰部队地训练集中在攻击敌舰方面。从未系统训练过如何攻击运河这样的大型地面目标,况且根据已掌握的情报,巴拿马运河开凿在岩石山体中,河道坚固无比,重力坝型的加通水坝由数十公尺厚的钢筋混凝土筑成,钢制的船闸厚达一公尺多,远超出了“枭鹰”舰攻主要攻击武器—450米航空鱼雷和250斤航空炸弹——的威力范畴。
如此以来,如张良火烧栈道般,一口气摧毁运河的可能就十分渺茫了。
好在“栈道”作战的目标也并非彻底摧毁运河,而是“令其两到三个月内无法使用”。延缓美国海军对西海岸的增援,以便夏威夷方面地我军能心无旁骛地展开各种工事作业——特别是恢复珍珠港、火奴鲁鲁港机能的沉船清理作业。
四下通海的拉哈纳锚地绝非驻留舰队久居之地。一来难以防御敌军攻击,二来船对船的补给作业效率低且易受风浪影响,驻留舰队的战斗效能将大打折扣。
而光靠登陆舰艇的抢滩运输,是无法建立以瓦胡岛为核心的所谓“航空要塞”的,夏威夷防御的强化同样依赖于港口的尽早开通。
另一方面,既然大本营夺取夏威夷地战略意图就是将其作为吸引美国力量的“磁石”,彻底摧毁巴拿马运河显然是与这一战略背道而弛地——美国若因为运河被毁而暂时放弃反攻夏威夷,全力转向先欧后亚战略,德奥的压力将大大加重,德奥若是被迅速摧毁。东亚联盟想必也走不远了……
不能摧毁,也摧毁不了,那就只好封锁。
战列舰部队抵近封锁风险太大,补给也有问题。总参早在兵器推演阶段就排除了这一项。
梁书铭个人倾向于用潜舰封锁,然而那位陆军出身的的总参谋长却很轻巧地说:“潜舰要派,航母也要出份力。布雷嘛。一个舰攻中队顶一艘潜舰4航母上有18舰攻中队,我们的鲸字头远洋潜舰总共也就20条不到。再说了,潜舰布完雷要跑几千海里回去补充,飞机要跑多远?方便多了。”
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梁书铭一心想的是歼灭敌舰队,证明他的航空母舰部队乃真正海军主力,要他的宝贝舰载机干扔水雷搞暗算这种既不威风也不勇武的“杂碎事”,实在无法令他提起兴趣来。
“机动舰队应该马不停蹄,再接再厉,一口气追杀到圣迭戈,把逃出珍珠港地敌舰接着消灭掉。若敌舰队残部不在圣迭戈,则沿西海岸搜索,一个一个港口的探,每个港口无论有无敌舰都要轰炸一番,这样才能真正刺激美国,迫使他们把主要力量用于防御本土。”
夏威夷作战结束后,梁书铭向萨镇冰司令长官当面陈述了以上想法。
萨司令长官的答复是:“那边的运输船上有五百枚特制空投水雷,给你地船装上,开到巴拿马湾,在被敌人发现之前,用飞机扔到计划指定海域,栈道作战就完成了。”
“之后就可以空袭西海岸了吗?”
“会给你发电的,预计将在瓜达卢佩岛海域汇合。”
西出加利福尼亚半岛约160里的瓜达卢佩岛属墨西哥所有,北距洛杉矾300里,西离夏威夷1800海里,南去巴拿马3800里,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地定期班轮航线正从该岛与加利福尼亚半岛间穿过。
“司令长官的意思是,要亲自出马,收拾剩下的美国战舰?”
“可以这么说,既然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在回航之前,不往美国大陆打几炮是不甘心的啊。再来,你的心思我很清楚,其实我又何尝不想跟美国舰队堂堂正正干一场?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好好把握吧。”
梁书铭记得当时自己敬礼的时候太过激动,把军帽都掀飞了。
巴拿马算什么,丢水雷算什么,进攻军港,消灭敌舰才是机动舰队的正业!
封锁巴拿马运河?错,这次任务的核心应该是消灭守卫巴拿马的敌舰队!前三波飞机应该全部挂鱼雷和炸弹,打光了敌舰队,随便干什么不行?
问题的关键就是敌舰队在哪里……总不会还像珍珠港那样傻呆呆地熄了火死在港里等着挨炸吧?
天怎么还没亮,我要派侦察机……
第一百七十四章 栈道…巴拿马(四)
拿马港。
威廉弗莱彻准将早早来到海军第一混合联队征用的水上飞机码头,准备亲自部署当天的任务。
作为美国海军中罕有的航空主义者,弗莱彻早在1910就提出在未来的战争中,中国海军很可能会从快速母舰上起飞水上飞机攻击珍珠港,但被当时的海军头头们斥为“妄想”。
大概是近水楼台先得月,马汉的海权思想对美国海军的影响尤其深入,美国人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海军大竞赛中,相对其他海军大国,美国人的目光更专注于战列舰,而对巡洋舰、驱逐舰之类的辅助舰艇少有关心,以至从1905年到1913,8年间竟未开工一艘新巡洋舰,成的80余艘驱逐舰中大半皆400700的小型驱逐舰,几乎不适合在广阔浩瀚的太平洋上作战。
在这种惟大舰巨炮论一统天下的背景下,梦想建立一支强大海军航空部队的弗莱彻处处碰壁,举步维艰,但他毫不气馁,终于与怀有同样理想的海军物资局局长助理华盛顿*欧文*钱伯。=:人一拍即合,由钱伯斯出面,获准在军舰上进行飞机起飞的试验。
1910年11月
第一百七十四章 栈道…巴拿马(五)
出时分,巴拿马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3舰队将登上旗舰“新罕布什尔”号舰桥,准备率队出航。
组建不到三周的第3舰队基本兵力包括:
旧式战列舰2——
康涅狄格级2佛蒙特号,新罕布什尔号(16。000吨412寸主炮,18节)。
装巡2——
宾夕法尼亚(皮特斯堡)级2普韦布洛号、皮特斯堡号(48英寸炮、14门6英寸炮,22节)。
防护巡洋舰5——
圣路易斯级3圣路易斯号、密尔沃基号、查里斯顿号(门6寸炮,22/1904…1906服役)。
哥仑比亚级2哥伦比亚号、明尼波利斯号(8270吨,1门8寸炮、26炮、84炮,225/1894…1896服役)。
驱逐舰14艘——
全部为700型保尔丁级(742,燃油动力,32,3门5英寸炮,318英寸鱼雷发射管)。
另外还有九艘“霍兰”和“霍兰2型近岸小潜艇,是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与两艘旧战列舰一起从东海岸诺福克基地紧急调来的,因为这些潜艇实在不适合进行远洋航行,据说是用缆绳串在一起,由战列舰拖曳才勉强完成了3500海里的航程。
至于巡洋舰和驱逐舰,全都是珍珠港的劫后余生者,事实上,去年12月25日集结于夏威夷海域的全部21艘巡洋舰中,只有5艘未能逃回大陆。全部24驱逐舰也就损失4,相对22战列舰中12艘被毁4受创的惊人损失率,可谓甚幸甚慰。
亲身体验了珍珠港地恐怖大空袭后,上任伊始的施罗德中将把强化舰队防空能力作为第一把火来烧,由于高射炮要优先配置给运河守军,且加装高射炮的作业无法在缺乏修船设施的巴拿马港进行,施罗德只得派人四下搜罗机枪,并集中随舰匠工,利用巴拿市内一家锻造作坊的设备,自制了一批高射枪架。
在巴拿马防卫总司令安德森上将的支持下。第3舰队很快得到了陆军移交的差不多100机枪,施罗德中将决定给每艘战列舰加装巡洋舰6挺,驱逐舰2挺。
水兵和工匠们一起动手,仅用一星期就完成了全部工程,与此同时,施罗德联络到弗莱彻的海军航空队和米切尔的陆军航空队,请他们派出飞机拖带飞靶,协助舰队进行对空射击训练。
弗莱彻担心他的飞行员出事,只肯在天气晴朗无风时派出飞机。而且不许用实弹射击——即便射击地目标是拖曳在飞机后方一两百公尺的飞靶。
米切尔则提出了对等的条件:他要用马丁公司的大型四发飞机做轰炸军舰的演练,演练项目中包括向战舰投掷外表包有软木的模拟炸弹。
施罗德一口答应了米切尔的要求。令他无法理解的是,陆军航空队竟比海军航空队更急于参加海战……
两周之内,600舰员接受了防空射击训练,足足打掉了10万发子弹。
600舰员分成两百多个射击组,负责操作各舰上的一百多挺高射机枪,其中一半的组作为预备,随时补充到一线。
另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