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禁卫步兵团下辖3个这样的步兵营。
禁卫步兵团除各营部队、团部、团部警卫连、辎重连和勤务连之外,另有一个混成炮兵营,下辖1个山炮连和一个迫击炮排,装备6门1892式75毫米轻型山炮和3门1900式100毫米重迫击炮。75毫米山炮弹重7公斤,射程6千米,100毫米迫击炮弹重13公斤,射程4700米。混成炮兵营中的山炮和重迫击炮均由双驾的双轮炮车兼弹药车拖曳,每门75毫米山炮的基数弹药为120发,每门100毫米迫击炮的基数弹药则为60发。
每个步兵团编制人数达到2400名。
一个禁卫步兵旅下辖3个这样的步兵团,编制人数达到九千名以上。
旅上有旅部、旅部警卫营,辎重营、勤务营、工兵营、(骑兵)侦察营,以及一个旅属炮兵营,该营配备18门1901式90毫米轻型榴弹炮,弹重10公斤,射程10点5千米。90毫米轻型榴弹炮配备专用的四驾炮车和弹药车,基数弹药120发。
禁卫师下辖3个禁卫步兵旅,拥有师部、师部警卫团、辎重团、勤务团、工兵团、骑兵团,以及一个庞大的五营制炮兵团。
禁卫师属炮兵团的第一和第二营装备1899式150毫米重榴弹炮,该炮弹重45公斤,射程9点8千米,配备专用的炮车、弹药车,基数弹药60发,性能压倒全世界所有同类型火炮。第三、四、五营装备189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该炮弹重20公斤,射程13千米,弹药基数120发。合计150毫米重炮36门,105毫米加农炮54门。
全师编制员额三万六千人,常年满员,并时刻有一个旅处于战备值班状态,接到命令后12小时内值班旅可出动,24小时内全师可出动。若动员时间足够,每个师还能配备一万到两万名苦力以提供持续补给。配备一万名苦力时,全师应有29000匹(头)运畜和8400辆大车。
华军国防军编制和装备:
如同禁卫师一般,帝国国防军步兵师的每个班有12名战士,每排3个班,每连3个排,每营4个连,每团3个营,每旅3个团,每师3个旅。
与禁卫师相比,国防军步兵师的直属单位要逊色得多,国防军步兵师没有骑兵团,只有一个骑兵侦察营;国防军师属炮兵团只有4个营(禁卫军有5个营),其中两个营各配备18门90毫米轻型榴弹炮,另两个营各配备18门105毫米加农炮,不像禁卫军的师属炮兵竟有36门150毫米重榴弹炮和54门105毫米加农炮,此外,国防军师属的工兵团在装备上也要比禁卫师的工兵团低上一个档次。
在旅一级,国防军旅属炮兵包括一个75毫米野战炮营和一个100毫米迫击炮连,装备75毫米野炮18门,100毫米迫击炮6门,而禁卫军的旅属炮兵则拥有18门90毫米轻榴弹炮。
国防军的团属炮兵连装备6门57毫米山炮和3门80毫米迫击炮,而禁卫军的团属炮兵拥有6门75毫米山炮和3门100毫米迫击炮。
国防军的营属火力支援排装备3门60毫米迫击炮和2挺重机枪,而禁卫军的营属火力支援连则装备2门80毫米迫击炮和2挺重机枪。
在基层单位,国防军每个连的机枪班配备2挺轻机枪,禁卫军每个连的火力排配备2门60毫米迫击炮和2挺轻机枪,每个步兵排又各配备一挺轻机枪,全连共5挺轻机枪。
国防军每个步兵师编制员额约三万四千人,平时满员率在80%左右,战时需要三天到一周的时间进行动员方可发挥全部战斗力。
国防军骑兵旅编制员额约六千五百人,与禁卫膘骑旅员额相同,但装备大异。
国防军骑兵旅配备有一个57毫米轻型骑兵野炮连,配炮6门,一个80毫米迫击炮连,配炮6门,一个机枪连,配重机枪12挺。
禁卫军骑兵团则配备有6挺重机枪和18挺轻机枪,6门57毫米轻型骑兵野炮和6门80毫米迫击炮。禁卫膘骑旅更在旅下直属一个混成炮兵营,配备90毫米榴弹炮12门和100毫米迫击炮6门,使得全旅具有一定程度的攻坚能力。
朝鲜和日本陆军编制和装备:
朝鲜和日本的步兵师团按照中国编制:每个班有12名战士,每排3个班,每连3个排,每营4个连,每团3个营,每旅3个团,每师3个旅。但在武器的配备上,则较华军国防军低上一个档次(除朝鲜禁卫师和日本近卫师团外——这两个精锐师的武器配备与华军国防军步兵师相近)。
朝日的步兵师属炮兵团有四个营,全部装备75毫米野战炮,每营18门,全团共72门炮。华军国防军步兵师属炮兵团则装备36门90毫米榴弹炮和36门105毫米新式加农炮。
朝日的步兵旅属炮兵营只装备75毫米老式山炮,共18门。华军国防军步兵旅属炮兵则装备18门75毫米野战炮和6门100毫米重迫击炮。
朝日的步兵团属炮兵连配备了6门57毫米老式山炮。华军国防军步兵团属炮兵装备6门57毫米山炮和3门80毫米迫击炮。
朝日的步兵营配备一个机枪排,装备2挺重机枪,其连以下单位没有轻机枪,也没有轻型迫击炮。华军国防军的营属火力支援排则装备3门60毫米迫击炮和2挺重机枪,每个连的机枪班配备2挺轻机枪。
俄国陆军编制和装备:
与此相较,1903年的俄国军队,正规军最高战术单位为军,1个军下辖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工兵营及一个机动辎重队。步兵师下辖2个步兵旅(每旅2个团)和1个炮兵旅。每个团下辖4个营(每个营4个连)和1个勤务连。骑兵师下辖2个旅,每个旅下辖2个团(每个团有6个骑兵连)。
军属炮兵为一个重榴弹炮营或轻炮兵营,配24门火炮。步兵师属炮兵旅下辖2个或3个炮兵营,其中第1营和第2营各下辖3个连,第3营下辖2个连,每连8门炮,全旅有48或者64门炮。骑兵师配备一个骑兵炮兵营,下辖2个连,共装备12门轻型火炮。
每个步兵营装备有1到2挺马克沁重机枪,每个步兵师装备的重机枪不超过32挺。每个骑兵师仅配备2到4挺马克沁重机枪,而中国的每个禁卫骑兵团就有6挺重机枪和18挺轻机枪。
俄军步兵师的员额在一万八千人左右,骑兵师的员额为三千五百人,全军总员额在四万八千人左右,有马13000匹,马车3700辆。
俄军装备的火炮包括射程8点5千米的76毫米野炮,射程6千米的87毫米轻型野炮,射程4点3千米的76毫米山炮,射程3点7千米的152毫米臼炮,以及射程8点8千米的152毫米重野战炮。
各种轻型山野炮装备在步兵师属炮兵旅和骑兵师属炮兵营中,重型臼炮和重野战炮只配备到军属炮兵中
1903年9月俄军战前部署
9月10日:
预定远东总督区司令官:库罗帕特金上将
参谋长:索鲍列夫少将
帝国禁卫野战军当面之俄西伯利亚第一集团军:
司令官:什塔克利别尔格中将
参谋长:穆拉塞罗夫上校
辖:
西伯利亚第一军,军长格勒恩格斯罗中将,含:
西伯利亚第一师,师长格拉斯科少将
西伯利亚第二师,师长扎列缅科少将
后贝加尔哥萨克第一骑兵师,米加奇少将
西伯利亚第二军,军长扎苏利齐中将,含
西伯利亚第三师,师长谢列诺夫少将
西伯利亚第四师,师长塔利诺别尔斯基少将
后贝加尔哥萨克第二骑兵师,师长申斯里别克少将
1903年9月,帝国禁卫野战军的当面之敌是俄军什塔克利别尔格中将的西伯利亚第一集团军,下辖西伯利亚第一军、西伯利亚第二军以及3个独立旅、若干独立炮兵,总兵力十二万五千人,沿阿穆尔河(黑龙江)左岸展开,其中第一军集结在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一带,依托这当地的要塞群展开防御。布拉戈维申斯克位于结雅河与阿穆尔河(黑龙江)的交汇处,人口十余万,是俄国控制黑龙江流域的重要枢纽,在这里,俄军建筑了环城防线,修建了3个堡垒、2个炮台和若干支撑点,配备了100多门大小要塞炮,西伯利亚第1师负责该城的防御,后贝加尔哥萨克第11旅和西伯利亚第2师分别掩护该师的左右翼。
斯沃博德内位于结雅河中游,人口六万,是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南线上的重要供给站,城内设有煤场、机车维修站以及备用车厢,因为临近结雅河,水上交通方便,为了防御该城,俄军依托地势建设了堡垒和若干支撑点,配备50门要塞炮,以后贝加尔哥萨克第10旅防御该城。进入9月后,西伯利亚第一集团军司令部进驻此地,西伯利亚第二军作为集团军的机动打击力量集结于此,另外,集团军属的独立炮兵旅也在此待命,这些部队可凭借铁路线在东西方向上快速机动,也可以凭借便利的结雅河水上交通向其南方140千米外的海兰泡提供支援。
滕达位于海兰泡西北数百公里外的外兴安岭南麓,紧扼西伯利亚铁路东段北线,是为该铁路线上的重要补给点,从当年7月开始,该城附近设置了堡垒和防御阵地,配备了30到40门火炮,由后贝加尔哥萨克第9旅负责防御。
第二野战军当面之俄远东第一军:
军长伊瓦洛夫中将
参谋长:列别缅科维奇上校
辖:
远东第1步兵师,师长卡列姆少将
远东第2步兵师,师长瓦罗斯托夫少将
西伯利亚第7骑兵师,师长拉多塞维奇少将
根据大本营9月8日发给各野战军司令部的战前最后一次敌情通报,部署在第二军当面的俄军部队为俄远东第1军,下辖远东第1、第2步兵师和西伯利亚第7骑兵师,另外还有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守备部队,大约5个独立营,全部兵力大约是五万三千人,主要依托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群展开防御。哈巴罗夫斯克要塞群建有11个炮台和6处堡垒,由若干支撑点和战壕铁丝网体系连接成环形防线,配备140多门大小要塞炮。
第三野战军当面之俄滨海军区:
远东第一集团军
司令官斯特塞尔中将,参谋长康特拉琴柯少将
辖:
远东第二军,军长弗克中将,含:
远东第3师,师长赫沃斯托夫少将
远东第4师,师长德米特列夫斯基少将
西伯利亚第6骑兵师,师长米辛科少将
远东第三军,军长纳扎鲁巴耶夫中将,含:
远东第5师,师长伊涅维奇少将
远东第6师,师长纳英杰少将
西伯利亚第4骑兵师,师长米杰少将
双城子要塞:司令官普季洛夫少将,参谋长赫沃斯托夫中校
海参崴要塞:司令官克列尔中将,参谋长雷斯上校,要塞炮兵司令别雷少将
滨海军区,以远东总督阿历克塞耶夫为统帅(远东总司令库罗帕特金尚未到任),主要兵力包括:
远东第一集团军,司令官斯特塞尔中将,参谋长康特拉琴柯少将,下辖远东第二和第三军以及若干独立骑兵、炮兵单位,共4个步兵师、2个骑兵师、2个独立炮兵旅和3个独立骑兵团,十万九千人,346门野炮和90挺机枪。
乌苏里斯克(双城子)要塞卫戍部队:一万三千人,36门野炮、127门要塞炮和36挺机枪。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要塞卫戍部队:三万八千人,72门野炮、546门要塞炮和100挺机枪。
共十六万人,配备442门野炮和673门要塞炮、216挺机枪。
俄远东第一集团军的部署如下:
远东第二军的第三师部署在比金河到兴凯湖之间的乌苏里江右岸广大地域,任务是阻止华军从那一带渡江,并保证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方面友军的交通联络,若无法阻挡华军,则撤退到兴凯湖东南的斯帕斯克达利尼固守待援。
远东第二军的第四师部署在兴凯湖到绥芬河一线的中俄边境上,以图里格罗、波格拉尼奇内等村镇为前哨据点,霍罗利、科波夫奇、波克罗夫卡为二线据点,任务是阻滞联军的攻击,等待后备部队的支援并协同反击。
远东第三军的第五师部署在绥芬河到图门江口一线的中俄、中朝边境上,企图依托克拉斯基诺、科尔福夫卡等前哨据点阻滞联军的进攻,其二线阵地在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到塔夫里昌卡的绥芬河左岸地域。
远东第三军的第六师和集团军直辖的3个骑兵团驻扎在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做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出击对联军展开反攻。
远东第二军的第二骑兵师负责支援第三师作战,远东第三军的第三骑兵师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作为机动部队,以防联军从海参崴东面发起登陆作战,切断俄军野战部队与海参崴要塞的联系。
第一野战军当面之俄军:
俄西伯利亚第二集团军,司令官比利杰尔林格中将,参谋长伊万诺夫少将。
下辖
直属后贝加尔哥萨克第7旅、
西伯利亚第三军,军长格尔舍利曼中将:含
西伯利亚第5师,师长普季洛夫少将
西伯利亚第6师,师长谢连缅伊维奇少将
西伯利亚第四军,军长斯卢切夫斯基中将
西伯利亚第7师,师长卡切缅多夫少将
西伯利亚第8师,师长基里扬斯克少将
连年卡姆普夫骑兵集群(50个骑兵连)、
后贝加尔第一炮兵集群(10个炮连);
共72个步兵营,50个骑兵连,11万6千人,326门野炮和120挺机枪。
俄赤塔要塞卫戍部队:约一万五千人,32门野炮和125门要塞炮,20挺机枪。
俄后贝加尔军区边防部队:约九千人,32门野炮。
俄乌兰乌德要塞卫戍部队:约一万人,16门野炮和90门要塞炮,16挺机枪。
俄西伯利亚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格里品别尔格中将。
下辖
直属后贝加尔哥萨克第5旅(7000人),其余部队战前尚未到位。
以上俄军共十五万七千人,数量上要超过华军第一野战军,但上述俄军部队分散在贝加尔湖到额尔古纳河的广阔战线上,其右翼受到华军禁卫野战军的压迫,左翼受华军外蒙古方面军的袭扰,真正部署在第一野战军打击正面上的部队只有西伯利亚第三军,约四万八千人,以满洲里以北80公里、黑山头以西70公里外的克拉斯诺卡缅斯克镇为中心展开防御,封闭了华军第一野战军向赤塔运动的最佳路线
1903年9月华军战前部署
陆军部分:
东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钟夏火上将,参谋长邓简上将。
直辖
独立第八十六步兵旅、
第六骑兵旅、
独立第六炮兵旅、
预备第一零三步兵旅;
驻扎地——吉林。
辖禁卫军、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预备军和机动兵团。
禁卫军:司令官梁天河上将,参谋长张一叶中将;
辖
禁卫第一师、师长罗坤少将
禁卫第二师、师长萧斌少将
禁卫膘骑旅、
禁卫第一炮兵旅、
预备禁卫第三师;
部署地域——漠河向东南到伊春一线;
主要攻略目标——海兰泡(布拉戈维申斯克)、斯沃博德内、滕达;
第一作战任务——切断俄国内地通往滨海区的联系,并歼灭外兴安岭到黑龙江之间的俄军有生力量。
第一军:司令官赵飞雪中将,参谋长秦飞叶少将;
辖
第一步兵师、
第三步兵师、
第一骑兵旅、
第二骑兵旅、
独立第一炮兵旅、
预备第二十五步兵师、
预备第二十七步兵师;
部署地域——漠河向西南到满洲里一线;
主要攻略目标——克拉斯诺卡缅斯克、阿金斯科耶、赤塔;
主要作战任务——掩护禁卫第一军的左翼,并视情推进到赤塔,阻挡从俄国欧洲部分赶来支援的敌军。
第二军:司令官肖烈日中将,参谋长胡惊怖少将;
辖
第七步兵师、师长楚卿少将
第十步兵师、
第三骑兵旅、旅长邢晓强准将
独立第二炮兵旅、
预备第三十步兵师;
部署地域——伊春向东南到兴凯湖一线;
主要攻略目标——比罗比詹、伯力(哈巴罗夫斯克)、瓦尼诺、庙街(尼古拉耶夫斯克);
主要作战任务——掩护禁卫第一军的右翼,清除黑龙江下游地区的敌军,从北面包围大乌苏尔卡河以南的敌军。
第三军:司令官陈星云中将,参谋长赵民河中将;
辖
第十一步兵师、师长郑虹少将
第十三步兵师、
第五骑兵旅、
独立第四炮兵旅、
预备第三十四步兵师;
部署地域——兴凯湖向南到珲春一线;
主要攻略目标——双城子(乌苏里斯克)、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
主要作战任务——掩护第二军的右翼,负责清除大乌苏尔卡河以南的敌军,尤其是要在盟军配合下,攻取敌军主要海军基地海参崴。
预备军(总预备队):司令官李雪冬少将,参谋长苏三岭少将;
辖
步兵第二师、
预备禁卫第四师、
预备第二十六步兵师、
预备第三十三步兵师、
预备独立第一零四步兵旅、
预备第十骑兵旅;
部署地域——吉林到齐齐哈尔的铁路沿线;
主要任务——奉方面军司令部之命随时支援有需要的野战军团。
机动兵团:司令官沈星一中将,参谋长李玮少将;
辖
海军陆战第一师、
海军陆战第四旅、
海军陆战第五旅、
预备第九骑兵旅、
预备第三十六步兵师;
部署地域——天津到大连一线的主要港口;
主要任务——视情进行两栖登陆作战,攻取或袭击敌军沿岸重要目标,并与海军配合进行收复库页岛(萨哈林岛)的作战。
蒙古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向蓝少将,参谋长海啸天少将。
直辖
蒙古第一骑兵旅、
独立第九十三步兵旅;
司令部驻扎地——库伦(乌兰巴托);
辖
蒙古第二骑兵旅、
第四骑兵旅、
第六骑兵旅、
独立第九十五步兵旅、
独立第九十六步兵旅、
预备蒙古第三骑兵旅、
预备蒙古第四骑兵旅、
预备蒙古第五骑兵旅、
预备独立第一零七骑步兵旅、
预备独立第一零八骑步兵旅。
独立第三骑炮兵群。
部署地域——满洲里到阿尔泰山一线的外蒙古全部;
主要作战任务——防卫外蒙古,掩护进攻赤塔的第一军左翼,在兵力充足时以高机动的骑兵军团袭扰破坏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靠近国境一带的沿线设施。
西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张遥前上将、参谋长严沧龙少将;
直辖
独立第八十八步兵旅;
第八骑兵旅;
司令部驻扎地——迪化(乌鲁木齐);
辖
第八步兵师、
第七骑兵旅、
独立第九十一步兵旅、
独立第九十九步兵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