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显然不吃这一套:“少跟我装穷,这几天就数你捡的洋落最多,没油了就死守,马司令已经派扫雷艇去你那了,等杰利科舰队滚回去了,河道上的水雷也扫干净了,运输船就可以直接到霍尔蒂亚卸载,到时候最先管饱的还不是你?”
“这不是画饼充饥嘛,实在供不上油,多少也匀点弹药过来……”
“先跟对面地阿三借一点凑合凑合吧,就这样了,霍尔蒂亚一定要守住啊,丢了要袋的,听清楚了
楚了就挂了啊……”
“等等……我还……”
“字刚吐了半截,电话里就只剩了嘟嘟嘟嘟地忙音,史考德狠得直跺脚,甩了话筒,背手冲出车外,回头又唤出车里的通讯参谋。
“传各营营长,零点整在这里开会。”
北太平洋,阿拉斯加湾,科迪亚克岛东北近海,美加联军阿拉斯加攻略舰队旗舰,战列舰“爱达荷”号。
舰内专设地司官专用小餐厅内,攻略舰队司令暨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本森上将正与包括舰队副司令暨第2战列舰中队司令施罗德中将和阿拉斯加军团司令官罗宾逊中将在内的几位主要部属共进晚餐,席间,伴随着刀叉在平底碟上切割牛排,以及摇曳着红酒地高脚杯频繁碰撞的声响,白制服笔挺、脖子里塞着餐巾的将军和校官们谈笑风生,似这里并非战场,而仅仅是某个老朋友在东海岸某处远离战争的温馨私宅召集的私人小聚会。
然而,由他们的谈论的内来看,毋庸置疑,此时此刻,这里的的确确是战场,只不过,听起来他们似乎已经胜券在握。
如今正集结无畏型战列舰“爱达荷”号周围的庞大攻略舰队——合计8前无畏型战列舰、7巡洋舰(含装甲巡洋舰)、24驱逐舰、3水机母舰和26艘运输船——是一周前才从西雅图和温哥华分别出,9月完成汇合,并于9月8日开抵科迪亚克群岛附近海域的。
科迪亚克群位于阿拉斯加半岛以南,主岛科迪亚克岛长160公里公里,面积8975平方公里,系阿拉斯加地区第一大岛,也是仅次于夏威夷大岛的美国第二大岛屿年俄国在该岛设立殖民据点年随阿拉斯加打包卖给美国至今。
岛上地貌奇特,终年积的山峰与深入内陆的峡湾犬牙交错,夏季雨量充沛,植物繁茂,盛产大马哈鱼和嗜食大马哈鱼的阿拉斯加棕熊,冬季则酷寒漫长,常住居民不过数千,主要集中在岛东北奇尼亚克湾内的科迪亚克港,以渔业为生。战前美国农业部曾计划在岛上建立养牛场,不过却由于3年前岛上一座火山的爆,全岛一度被火山灰覆盖,最初的尝试终告失败,一直到3个月前日军进占为止,岛上绝大部分地带还是熊出没的蛮荒之。
9月8日当天,美加攻队先以水上飞机侦察了奇尼亚克湾和岛东南的三圣湾,现齐尼亚克湾内停泊有9日舰,确定为日军为增援科迪亚克岛派出的特别输送船团,包括5运输船和4护航舰,本森上将随即下令以两艘加拿大巡洋舰为先导,舰队主力分批突入齐尼亚克湾,不料早有警觉的日军护航舰(判明为筑波级装甲巡洋舰和笠置级防护巡洋舰各)早已抛下运输船先行逃避,美加舰队追击未果,分兵将分头逃窜的5运输船一一击沉。
次日一早,本森又命战列舰部队炮击科迪亚港,掩护陆阿拉斯加军团的先遣分队登陆港市南面的两座小岛:靠南的长和靠北的伍迪岛,准备在此建立前进基地和炮兵阵地,为之后主力部队对本岛动的决定性突击预作准备。
入夜之后,长岛和伍迪岛的有组织抵抗基本上被摧毁,陆战队员抓获了第一批日军俘虏,审讯后得知,加上运输船团刚刚增补的3000援军,包括勤杂人员在内的守军总人数超过了一万人,远远超过本森和罗宾逊原先的预想——这次投入的阿~加军团总兵力不过两万五千人,不仅担负着收复科迪亚克岛的使命,还应“在我军处于明显优势地位的前提下”伺机“肃清基奈半岛上的日本占领军”。
“一万人?他们打算靠吃大马哈鱼过活吗?”罗宾逊中将自以为诙谐地咧着嘴,餐叉上戳着一小块还带有鲜红血丝的牛排。
“那有什么问题,日本人不是都喜欢吃生鱼片?”本森上将的参谋长皮特森*戴尔上校举杯笑道。
“问题是,这里的大马哈鱼是属于熊的。”罗宾逊一本正经地宣称,俨然一位棕熊代言人,“每年都有全副武装的猎熊人在山的这一边或那一边消失得无影无踪。”
戴尔上校耸耸肩:“但愿你的熊能够分辨得出白人和黄猴子。”
“现在不是跟棕熊过不去的时候。”施罗德中将板起了脸,“这次作战,关键不在于当地有多少守军,跟棕熊的政治立场也毫无关系……说起来,大洋的另一头那场史无前例的史诗对决,不知道有结果了没有……”
第二百章:落日!日不落之夕!(六)
平洋的另一端,新几内亚半岛以东重镇莱城近海,着一支由28~军舰和37~运输船组成的攻略舰队,借着一点点可怜的月光,成百艘小艇忙碌地往来于滩头和停泊场之间,将士兵、骡马、机枪、火炮、卡车、弹药箱、罐头箱、面粉袋、炊事车……以至卫生纸包,源源不断地卸载在莱城港区以东1里外的一片毗邻河口与群山的狭长海滩上。
舰队中前无畏型战列舰“皇后”号司令官住舱,英军所罗门海特遣舰队司令乔治*布莱恩爵士左手托着酒杯,右手把着一瓶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正举到灯光下细细打量。
“如果敌人也像这威士忌一样容易看透,我们应该会轻松得多。”
忙着往酒杯里加冰的新几内亚军团司令维恩中将冷不防借题挥。
布莱恩微微一笑,把酒瓶伸到他面前,倾斜十五度的瓶口缓缓淌出蜜糖色的澄亮液体。
“战争中总会存在迷雾,你永远无法看透敌人,就像敌人永远无法看透你。”
“问题是你往往无法确认对方看透了你多少,正如对方往往无法确认你看透了他多少。”
“听起来像文字游戏。”
“这就是问题所在。”
说话间,两人的酒杯都已斟到半满,布莱恩先举杯:“为了国王陛下。” 。800xiaoshuo。
“为了国王陛下,为了帝国。”
“是的,帝国。”
漆黑的窗外,不时传来零星的枪炮声,两位手举美酒地将军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各自抿了一小口,手指转着酒杯,眯眼回味起来。
运载维恩中将那支两万八千人的新几内亚军团的船队日从新赫布里底群岛的维拉港出的,担任护航支援的所罗门海特遣舰队基干兵力为6艘前无畏型战列舰、装甲巡洋舰、轻巡洋舰、12~驱逐舰和2水机母舰,另有6~潜艇部署于连接俾斯麦海与所罗门海之间的勇士号海峡和圣乔治海峡中,担负警戒任务。
根据确实的情报,到8月下旬为止,东亚联军东南方面舰队的基干兵力只剩下装备203毫米主炮地旧式装甲巡洋舰和8~旧式防护巡洋舰,另有2似乎是单独执行破交任务的德国轻巡洋舰,航空兵力也较薄弱,巡航所罗门海的英澳军巡洋舰曾屡次遭到对方单机或小机群轰炸,损伤轻微。
新几内亚军团的任务是攻占所罗门海西端地莱城,与所罗门海另一头的布干维尔岛互为犄角,掐断东亚军从俾斯麦海进入所罗门海地通道,进而两面夹击攻占新波美拉尼亚岛(即另一时空的新不列颠岛),打开自西南太平洋反攻东南亚的战略通道。
然而,要以当前的兵力完成上述任务,前提是必须保证东亚联合舰队主力被牵制在印度洋,或在战斗中遭到短时间内难以恢复的重大打击。
“我从没想过这个任务能真正完成,应该起牵制作用的是我们而不是杰利科,可是现在看来,我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维恩中将喝到第三口就忍不住开始抱怨。
“我倒不这么想,”布莱恩把酒杯搁在桌上,又往杯里多添了一小块冰,“不管怎么说,我们停止了无休止的败退,头一次把战火烧进了他们参战前的地盘,向敌人显示了我们地勇气和决心,这将大大鼓舞我方的士气——尤其对身处最前沿的澳洲军民而言。”
维恩一口吞掉了剩下的小半杯:“我只是担心,这支好不容易筹建起来的生力军,不小心葬送在这里,我们还拿什么来保卫澳洲?”
布莱恩一**坐到他装饰精美的靠背椅上,翘起二郎腿,轻轻摇晃酒杯:“到现在为止,情报都是正确的,行动都是顺利的,如果怀疑情报的可靠性,一开始就不应该动作战,既然作战已经开始了,在没有收到足以中止作战的确凿情报之前,我们只能遵循计划继续进行下去。”
维恩将酒杯向前一推:“就算是相信了现有地情报,不必担心在这里遭到伏击,一旦突向胡格里河口的杰利科舰队被击败……”
布莱恩伸手去拿酒瓶:“杰利科舰队没那么容易被摧毁,就算是遭到重创,也必定会给予对方相当程度地打击,何况对方的目地是征服全印度,在印度战役结束之前,应该抽不出手来对付我们。”
维恩沉着脸取过再度斟了半满的酒杯。
“总之,这支军团,不,整个澳洲地命运,都交给你的舰队了,不管生什么事都不可以抛下我们。”
“我不能保证什么,但我会尽我所能,无论生什么,我们都要坚定信心,上帝会指引我们走向胜利。归根结底,我们得盼望那些脑子缺根筋的美国人能早点恢复起来,成熟起来,重新成为对付那个东方德意志的主力军。大不列颠虽强,单独对付两个德意志的舰队还是太吃力,现在我们之所以要冒这些险,就是为了给美国人争取时间,他们终将接手太平洋的事,而我们也终将把重心移回欧洲,恢复那里应有的、符合大不列颠信仰与利益的秩序。”
布莱恩说完,再次向维恩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2东印度洋,维沙卡帕特南以东近海,战列舰“乔治五世”号。
“…分到2上报接触7次,交战6次,未现敌主力舰只,上报击沉击伤敌轻型舰只5到7~。我军第1列舰分队旗舰“防御”号中雷爆炸,安德少将失踪,另战沉驱逐舰‘丘比特’、‘兰诺克斯’,损伤轻型舰只多艘……”
协约联合舰队司令部资深参谋威利中校如是向舰队总司令杰利科报告完毕,便自觉地从海图边挪开。
“看来那个男人是不打算动夜战了。”
杰利科掂数了一下手心的药丸,一把扑进嘴里,顺手接过副官安森上尉递过的玻璃杯,艰难地咽下半杯水。
参谋长布朗上校也同时吞下了他的感冒药,强打精神道:“如果不打算动夜战,如此频繁的试探性接触又该如何解释?难道不是为了动夜战而进行的事先侦察?”
“其实我倒很期待那个男人能狠心摆脱理性之类的束缚,跟我们来一场比拼运气的混战,让黑夜来作证,让上帝来裁决……可惜,他应该是我的同类……”
第二百章:落日!日不落之夕!(七)
铁血帝国第二百章:落日!日不落之夕!(七)
列舰“”号。令长官|舱。
“……驱逐6队睿豹号来电:确认宣阳号沉没。平阳号重伤。睿豹和松阳轻伤。”
“日本轻巡1战队由良号来电:旗舰阿贺野号中创。丧失通讯能力。暂由…舰代理通讯……”
念完手头的两份电文。叶飞向灯光下昏昏欲睡的萨镇冰催促似的点点头:“看来对方的夜战准备很充分。抱着侥幸的心理发动偷袭是行不通的。强行突击的话。很有可能演变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惨胜。所以。还请司令长官速做决断……”
萨镇冰眯眼许久。突然长叹一口。闭眼点头道:“我知道了。全舰收拢为第3警戒队形。保持当前航速233分起一齐转向分起再一齐转45;。”
叶飞顿时来了头。忙追问:舰队主力是否还要继续对甘提登陆场提供远程掩护?”
萨镇冰仰头道:“是当然。既然已经达成了压制杰利科舰队威胁的首要战略任务。接下来我们就应全力支援印度方面军的攻略作战。陆海合力。迅速平定印度次大陆。进而突入波斯湾。尽早实现与盟国的战略大会师——再说了。虽然杰利科舰队再度掉头北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还是不的不防啊。”
叶飞连连;头:“白了。那么也应该尽快遣返会拖累舰队行动的伤舰吧?判定为中创以上的舰只。连同拖带舰一起编入丙部队。04分与主力分离。保持经缅沿海返航新加坡。这样安排么样?”
镇冰这回答应很爽快:“就么办。命令你拟。下达的同时也报给大本营23时15分我们在舰桥碰头。”
“—”
长夜无痕。中华帝国帝都上空的第一阳光轻柔的划过新华宫承宪厅的凡尔赛式花园广场。光铮亮的虎小轿车一部|一部的鱼贯经过主厅高大的廊拱式正门。卸下一位又一位声名显赫的元勋重臣。
主厅二层。大本营第二会议厅。
“……我联合舰队三国官兵齐合一心。浴血战。一举击溃优势之敌。计击沉敌主力战舰艘战巡五艘航空母舰四艘巡洋舰七艘和驱逐舰三十余艘重主力战舰五艘巡洋舰三艘和驱逐舰十余艘。击落击伤敌机四百余架。我军仅沉|力战舰各一艘。沉伤航空母舰各艘。伤沉轻型舰只若干。损失飞机五十余架——实乃十一年前南海大海战以来我东亚联合舰队最为光辉伟硕之胜利。充分显示了以中华王道主义为指导的亚细亚复兴是充满活力而不可抵挡的。也预示了协约国集团野蛮残暴的殖民主义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以上就是即将发布的大本营第一五六号战报全文。”
念手中的战报草件。总参情报:长苏蒙新中将要落座。端坐于长桌一端红漆御座上女皇刘千桦叫住了他。
“这份战报里究竟有多少水分?”
苏蒙新诚惶诚恐道:“皇上除了将我方的实际损失有所掩盖之外战报中敌方的损数字都是根据一1;最确切的报告统计出来。绝无任何改夸大之处。”
“知道了。坐吧——诸位对此战报还有什么想法?”
一分钟内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
“既然没人反对就作为正式战。中午12对外——严参谋长。联合舰队各部当前的位置确定了吗?”
海军参谋长严复上努力眨巴着他浑浊的眼珠捧起面前的文件夹应道:“是。已经确定了。到今晨630为止。萨镇冰司令长官统领的甲部队位于布巴内斯瓦尔东南偏东150里外。暂取东北航向。返回之前在孟加拉湾的巡航位。其基干兵力为战舰10战巡1艘巡洋舰12艘和驱逐24。马升宇司令官的支援部队已准备好对其进行接应和补充。由基本未受战损的舰只组成的甲部队将继续对甘提登陆场提供远程支援。在制空权的到保障的前提下也将直接支援后续的登陆行动。”
“袁锋司令官统领的丙部队位于布巴内斯瓦尔东00里外取东南偏东航向驶往缅甸沿海。继而将通过马六甲海峡返回新加坡该部队全部由受伤舰只及必要的拖带护航舰只组成。各伤舰在新加坡紧急处理后将根据伤情的缓急和作战的需要。陆续安排修理和补充。”
“毕凌波代司令官统领的机动部队余部分散于布巴内斯瓦尔东到30里以外。现拟先行集结于安达曼群岛的布莱尔港。再整队前往新加坡港。根据已知的伤情报告。估猎号经过一周紧急修理后。可临时带伤返回战场。云鹏号因伤及推进轴。需要入坞三个月以上。年底前无望返回战场。”
待严复报告完毕。颤巍着扶桌落座。千桦又将视线|了总参作战处长苏三岭中将那张充活力的俊脸上。
“苏三岭。你来报告一下其他战场的最新战况。”
“是——”
苏三岭犹如受惊的羊般一跃而起。哗啦啦移开脚边碍事的椅子。大步走到覆盖了会议厅一侧大半墙体的巨幅世界的|。单手擎起一根一人半高的特制教。指指点点的报告起来。
“甘提登陆场方面。昨夜我军已陆续攻占环绕登陆场的铁路枢纽巴拉索尔和克勒格布尔。以及关键性的霍尔蒂亚深水港。以12团军第军为基干的第二批登陆部队已准备就绪。在印度洋海战我军取的决定性胜利的前提下48|时内即可完成上陆。”
“印缅边境方面。各主要攻击方向的先头部队已逼近敌一线主要据点:吉大港因帕尔和萨的亚。但苦于交通条件恶劣。不但重武器运输不易。给养亦难以为。短时间内恐怕无法轻易夺取敌长期经营设防坚固的要点。不过。相信在加尔各方面的突击达到预定效果后。印缅边境之敌必将不攻而破。”
“接下来是外南洋方面……”
第二百章:落日!日不落之夕!(八)
……俄国战场方面,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出击的北武集团继9月1日分兵夺取托木斯克要地后,主力继续沿西伯利亚铁路进军新西伯利亚,于昨日夜间进抵新西伯利亚北郊,与自巴尔瑙尔出击的西北方面军巴武集团达成会师……”
“因后方铁路修复改轨工程尚需时日,两集团的机动车辆又大半在修,不但进攻新西伯利亚要塞区必要的兵力和物资储备无法输送,连一线部队正常的给养供应都难以维持,少数部队已开始宰杀军马充作军粮……”
“中亚次方向上的第1团军自河间会战结束后,相继恢复的对阿姆河下游和对波斯-里海方向的攻势仍在稳步进行中。”
“向阿姆河下游希瓦汗国地域进击的希武支队到昨日为止已基本肃清希瓦城周围之敌,同时在特务部队的协助下成功解救了汗王一家,现当地民心已明显趋向我方,支队拟稍作整顿后,将继续往阿姆河下游推进,解放整片阿姆河-咸海三角洲。”
“另一路,向波斯边境和里海东岸推进的集团军主力‘里海集团’继8月27日攻占查尔朱西南要地乌雷后,马不停蹄地沿中亚铁路攻向阿什哈巴德,先头部队已于9月6日进抵阿什哈巴德城下,立即对城防外围起突击,到昨夜为止已成功控制进出城区的诸要道……”
“以上——报告完毕。”
总算得以放下那又长又重的教鞭,苏三岭如释重负地返回座位,还没等他**贴上椅面,那边千桦已经摆着“最高统帅”的架子开口了。
“如前所述,在昨日结束的印度洋海上决战中,我军取得战略性的胜利,攻略印度的I作战可望按计划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英美分别从外南洋和阿拉斯加两个方向动反攻,企图牵制我军行动;自河间会战后对俄国重新展开的秋季攻势也接近了极限。显然这场战争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