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也还算有清醒的人哪……”
“是,”清田恭敬地点一下头,“此人在东京学界商界均有不小的影响,与近卫第二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更为世交。不久前,本人派出密使联络水户先生,得其亲笔回信,言军政府统治暴虐,强征苛捐杂税以充军费外,还动辄以卖国罪滥捕乱杀贤良士民,有纵容官兵抢劫奸淫,民众苦不堪言。且军政府领导人软禁天皇,擅自代发上谕,不准民团首领和多数高级将领面见天皇,军中早有不满。关原战后,军政府已无力回天,东京内外,人心浮动,大部分军民皆不愿与军政府同归于尽。
“那是当然,我早料到会如此……”丁介云插了一句。
清田礼节性地“恩”了一声,继续述说道:“山根少将有意发动政变,清君侧而迎勤皇之师,但又颇有顾虑,其一为去年政变之时,山根少将所领之近卫第二旅团发挥了关键作用,山根少将担心新政府日后会借此清算他本人;其二为军政府耳目众多,山根少将担心若无外应便轻易举事很可能会先被贼所害……”
“山根少将的顾虑,我们完全可以为解决。”清田说。
“没错,在最后的最后,不应该再浪费中日两国军民的鲜血了,只要山根少将能够起事,我大清帝国必然满足他所有合理要求!”丁介云说,心中正大呼今天连撞大运,真是妙不可言,上帝保佑,阿弥陀佛,真主万岁……
“我们新政府也自当厚赏重谢于他,至于山根少将约定的外应之事……”清田小心翼翼地看了丁介云一眼。
丁介云心想,看什么看,像要饭的一样,却仍面色平和地说:“由你们讨逆军全权处理吧,劳烦你们转告冈泽将军,我禁卫军无意进入东京,只准备为贵军提供外围支援。且不久以后,大清帝国日本派遣军主力也将回国休整,我国必信守与贵国新政府所签之条约,为中日友好合作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贵国其他军队也不进入东京吗?”清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除了使馆护卫队,不会有任何我国的正规军进驻东京。”
清田站起身,丁介云深深鞠了一躬:“日本国民必永世不忘母国之厚恩。”
丁介云听得别扭,转念一想,却又心安理得,朝鲜、日本、越南,这些久受中华文明浸润的地方,围绕在中华本土周边,的确是像子女受母亲庇荫养护又反过来拱卫敬戴母亲。日本却是个玩出了格的浪子,长成人后竟提着刀砍自己的兄妹,还想抢母亲的钱吃母亲的肉,如此大逆不道,是该好好教训一顿。可教训完了呢?毕竟是自己的孩子,母亲也不愿弄死他,从此以后好好管教,磨去他的野性,让他不能再害人便是……
想着想着,丁介云差点笑出声了——自己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居然还会编童话。
童话,却不是笑话,有时候,童话的世界比现实的世界更真切,因为现实里,往往充斥了无数冠冕堂皇的虚言辞句,让很多人看不清楚真实所在。
丁介云自认为自己看到的东西,总会比别人看到的清晰实在,他以为这是命运赋予他的特权。
可惜,命运没有感情。
1895年2月5日,叛军第二旅团旅团长山根信成少将率部发动政变,逮捕临时内阁首相西乡从道和军队参谋长野津寺中将,诱杀白虎右队指挥官本多利能,控制了东京市区内局势。驻防在多摩川北岸前线的第一师团所部遭内外夹击,迅速溃灭,其师团长毛利就元中将率亲卫队拼死顽抗,亡于乱炮轰击之下。
次日,讨逆军总司令冈泽精中将率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入了东京城,与他并驾齐驱的,是联军总司令丁介云中将。丁介云后面,可见一小队黑衣黑靴的大清帝国禁卫军骑兵行进在打着白绑腿的讨逆军步兵之前——这还算是请示帝国总参特批的成果。
日本皇室的十八瓣菊花旗与大清帝国的赤底金龙战旗相互辉映,从品川之畔飘扬到赤坂之上,过总理府大门,经国会大厦,直到皇宫大门前。
“官街”两旁,挤满了使劲摇晃旭日旗和金龙旗的市民,丁介云和那三十名幸运的禁卫骑兵,惬意地享受这胜利者的接待式,并亲眼目睹了明治天皇搂住有栖川亲王痛哭不已的感人场景。
与此同时,一群帝国禁卫军军官聚集在川崎的一家大酒店内,海喝豪吃,又召来数十个上等艺妓,却不让她们吹拉弹唱,表演传统的日本舞,只强令各人洗去脸上白粉,又脱去外衣,贴身陪伴众军官饮酒。
“真恶心,都成野兽了。”刘百良倚在大厅门外对卢子祥说。
卢子祥叼着烟不一为然地笑笑:“刘云不让我们进东京,又没说不让我们找乐子,大伙打了大半年的仗,都憋闷坏了,放松放松也没什么大不了。”
刘百良大拇指朝大厅内满地的衣服和满桌的裸人晃了一下:“找乐子就算了,有这样乱来的吗?”卢子祥狠吸一口烟:“兄弟,大家都是男人,好战友,有什么好避讳的,我跟这里的老板说了,这个酒店我们全包下了,只要不杀人,随便我们做什么都行。”
刘百良揉了一下脖子:“我走了。”
“不来玩玩?”卢子祥吐出几个小烟圈。
“没兴趣,里面的女人一个都看不上眼。”
“想要哪种类型的,我派人给你找。”
“我想要日本天皇他老母,你帮我找来啊!”
“操,没人性!”卢子祥骂道,抽出嘴里的烟扔向天花板。
橘红的烟头触到坚硬的松木天花板,便发散出一圈毁灭前的最后星光,飞落几点灰渣,留剩一丝青烟,失去灵魂的烟嘴软绵绵地坠落。地板,暂时收容了它
第三十七章 御宴
三月,轻风微寒,阳光普照,春芽初萌,大地正渐渐恢复生气。
京师,西苑,挤满了人。
短布棉袄、帆布工装、粗布长衫、绸缎马褂和呢料西服成簇成团地拥在松木制成的栏杆一侧,他们的中心是一座精心搭建的典礼台,典礼台上安置金龙御座,后有青布帷幕为障。二十四岁的光绪皇帝身着正典大黄龙袍高居御座,四旁高官重臣之外,三百太监侍从备下依仗,五百禁卫亲军持枪肃立,大清帝国有史以来最隆重的陆上阅兵礼正待皇帝一声令下。
“刘爱卿,一切完备否?”皇帝向身边的三军总参谋长、武威公爵刘云上将询问道。四年来,刘云一直是他最信赖的人,因为,刘云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荣誉,和慈僖太后当权时从来不曾有过的自由,更重要的是,自从和刘云、文易一行人接触之后,他很少再和那些迂腐顽固的文官儒生来往,也不再看那些充斥古训圣语的折子,文易献上的《欧洲强国变法记》、《欧美兵史》、《欧美制度记》成为了他案前常阅之书。求知欲旺盛的皇帝首先在思想上变了质,然后才渐渐失去了他的地位和权力,虽然他本身并不是很清楚这两者间的关联。
“皇上,一切就绪,可以开始了。”头戴欧式缀羽船形礼帽,肩扛缎带散金三星上将军衔,身着镶金龙纹藏青军服的刘云向皇帝点头道。
“阅兵开始。”皇帝庄严地宣布,底下的太监一个一个传下去,拉得很长的“开始”声如流水一般泻向栏杆另一侧的受阅部队。
赤地金龙的军旗飘扬起来,密集的鼓点声中,随着军官嘹亮的口号,黑色军服的禁卫军、黄色军服的国防军和白色礼服的海军陆战队方阵都整齐地运动起来。军官们手擎军旗和部队旗在各方阵前引领,士兵们平端上了刺刀的毛瑟步枪,情绪高涨,在经过御座时均扭头转向皇帝,高呼:“皇上万福,帝国万岁!”
皇帝面露欣慰之色,并向左右打听经过御座前的方阵是何单位,由谁带领,有何战功。
“皇上,现在正过来的乃禁卫第一团,团旗为青龙驾云。原由中校雷雨鸣率领,明石川一役中殉国,后改由中校梁凯元带领,又于关原天满峰之战中殉国,现任团长中校赵民河,原为该团一营营长,后调为丁介云司令部联络官,关原战时临时代理一团团长一职,战后即实任。该团于二次中和战役时首先突破敌军防线;又在遂川——平康之战中,防御平康一线,抵挡敌军两个联队反复冲击,坚持六天未曾后退一步;该团登陆日本后先参加九州东路军之攻击,常为开路先锋,又在明石川战役中支援海军陆战队,攻克明石川市,最后乃参加关原决战,坚守天满山北峰,整日不退一步,于阵前杀伤敌军不下六千……”
“下旨,授禁卫第一团‘云龙’称号,允绣军旗之上,以记战功,以励后来之兵。”
“遵旨……”
两小时后,经过御座前的各团几乎都有了御赐的称号,其中,禁卫第十团被授予“金狮”称号,禁卫第十五团被授予“火凤”称号,禁卫第二师骑兵团被授予“麒麟”称号,海军陆战第二团被授予“海鲛”称号,这些创造了宏伟战史上闪亮之处的部队,得到了他们应得的荣誉。
皇帝还饶有兴味地向刘云询问了三百零五毫米重型攻城炮的性能和实战效果,又转向海军大臣张之洞询问海军的整备情况,并决定在四月初校阅海军,参加国产铁甲战舰的龙骨安放仪式。刘云心上说:“就是这样,把注意力放在技术和典礼上,做一个形式上的明君圣主吧,虽然你有几斤几两我都清楚得很。”
阅兵大典以二十一门七十五毫米礼炮连发二十一响而告终,在傍晚的庆功大宴开始之前,还有一些时间,刘云摆脱了某些无聊人士的纠缠,找到文易,两人同乘一辆马车向城东官邸区而去。
“想跟我说皇帝的事情吗?”文易说话很少需要开场白。
“他长大了。”刘云说,顺手点上一根普通的纸烟。
“人都会长大,皇帝也是人。”文易不经意间冒出一句废话。
刘云吐出一口苍白的烟雾,手指头点着大腿:“我们还能控制他多久呢?”
“不是我们要控制他,而是我们所要创造的制度会束缚他,如果他不满意这样的束缚,并企图反抗的话,那就是他退出历史舞台的日子了。”
“宪法问题怎么样了?”
“正在和其他党派协商,准备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各党派按资政院席位比例推举委员,孙文的自由党已经表示愿意跟我们合作,保皇党还没有答复,但是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即使只靠本党的力量也能通过宪法起草委员会组织法案,何况我们还有皇帝的支持。”
刘云看了一眼车窗外蓄势待发的春色,又转回车内道:“真的有必要建立吗?我是说关于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度。”
文易冷笑道:“统治大众有三种方法,一是从精神上和道德上激励,以宗教教义或党义来主持;二是用强权逼迫就范,以暴力机关为后盾;三是在法制上依循各人私利观,使公私利害合为一体,各人在争取本身名利时,又在无形中增强了国家社会的组织力和经济力。第一种方式的实行,无非是政教合一,或一党专政;第二种方式便是军事独裁,及恐怖统治;第三种方式的实行,必以资本主义的全面展开才能做最高度和最有效的发挥。当然,这三者并非孤立,任何政体也都希望能混合并用三者之长,但是,能给予人民经济、政治、思想上最大自由度的,必然是要以最后一种方式为主体。资本主义代议民主制度即是资本主义经济展开的必然结果,又是资本主义经济前进的催化剂。”
“资本主义啊,似乎是万恶的根源,至少我们是受到这样的教育。”
“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其实马克思也从未使用过,事实上乃是要到20世纪之初,资本主义才在政治论坛的争辩中,被视为社会主义的反面,1902年德国学者宋巴特更以《现代资本主义》一书将其引入学术界,之后,这个马克思从未使用过的名字,却被很自然地归并于他的规范之中,自此,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才被视为《资本论》作者的三阶段演进。其实,在我们那个时代的学术界,凡无意识形态背景的学者,均大致认同资本主义乃是一种纯经济体制之功能,他使资本广泛流通——于是剩余资本通可过私人贷款彼此往来;经理人才量才适用——于是企业的扩大可能超过所有者的直接监视能力;技术上的支持因素可以整合通用,比如交通通信、律师保险等业务——于是各企业的活动范围又超过本身能力所及。要使一个旧体制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体制,理论上来说需要进行三个程序:一是改组高层机构,去除君权神授和意识形态上的专制,执行政教分离,意识形态与法律分离,财政上以受到民选权力机关监视的公债发行代替君主对财政的人身负责,以上措施加上领导者的推动,促成政党政治及内阁制度的稳固;二是整顿低层机构,先将土地所有合理化,使所有权和租佃关系、地租收入都有共同标准,然后切实保障私有财产,鼓励自由竞争;三是重新订立上下之联系,以宪法方式公布权利和义务清单,保障司法独立,法律接受现代商业原则,发展交通通信事业如国家邮政、铁路电报、付费公路等……”
“你可以写书了。”刘云笑道。
文易摇摇头:“人家早写过了,我只是借来用用而已,要是我自己能创造这样的理论,应该可以在社科院混个名堂吧,有头有脸的,多好。”
刘云笑着把剩了一半的烟头在陶瓷烟灰缸中摁灭:“上层机构的整肃已经差不多了,接下来的要务就是低层机构的整顿,想必会有人籍着传统道德的力量来反抗吧。”
“那就用你的军队碾碎他们。”
“我的军队吗?”刘云的表情变得阴沉起来。
文易看着他的脸:“想说敌人在内部吧。”
刘云闭上眼:“不知道。”
“过分的疑虑反倒是催生背叛的肥料。”
“所以我想给他们留一条后路,在适当的时候,让其中的大部分人退出军界,也不要过问政界,过绅商或隐士的生活,这些弟兄跟了我那么久,我总不会亏待他们的。”
“土地公司的那点股份是不能满足权欲膨胀者的要求的。”
“你理解就好。”
文易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纸,又抽出内袋里的钢笔,写了两个字,送到刘云眼前。
刘云点点头。
文易把纸撕成两半,把其中一半揉成一团,另一半又送到刘云眼前。
“为什么?”刘云问。
“因为他即使有心也无力。”
文易冷冷地说,手上那张展开的纸上,写着一个正楷的“钟”字。
这天的庆功晚宴在中南海别院正厅举行,刘云和文易抵达时,已各自换了衣服,刘云在呢子军装之外挂上了一胸的勋章,文易则一身燕尾西服。所谓别院,乃是光绪十八年建造的一组欧式建筑,其正厅内悬挂德皇所赠枝形吊灯三座,以电气照明,又玻璃宫灯数十具置于壁上,内里光亮如白昼,布置装饰则全仿造法国凡尔赛宫宴会厅式样,由一名法国工程师统筹规划之,由是欧陆气息浓重,也常被顽固派贵族所指摘。
这天,光绪皇帝一身特制西式礼服:领口袖边镶金龙纹样,上衣外斜披一条红色绶带,胸前挂大小不同装饰勋章数个,黑色长裤配黑色皮靴,乃在德国订制,船运而来。三年前,皇帝当众剪掉辫子的大胆举动曾令无数老臣几近喷血,时过境迁,皇帝短发中分的样子也不再为怪异,倒是部分坚持留辫子的王公大臣与这局面格格不入。皇后珍容——原户部右侍郎之女他他氏,即原来的珍妃——则一袭白色西洋长裙,白金耳环配印度珍珠项链,手持丝帛折扇,显得庄容贤淑,纯正如水。三年前,皇帝废慈僖太后内定的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容妃为新皇后时也曾遭到旧臣们的群起而谏,但皇帝根本置之不理,一来是因为他有内阁和军方的支持,二来,也是关键地,他对那个叶赫那拉早有不满,叶赫那拉氏本是慈僖太后二弟桂祥的二格格,样貌体态都甚为不堪(有照片为证!),出于对慈僖太后制造这种痛苦婚姻的不满,皇帝并不打算考虑叶赫那拉氏的感受,便直接废去她的皇后名位,降为翡妃,放逐冷宫。
出席晚宴的军政大员包括诸郡王亲王、内阁诸大臣、次官,各司令部正副司令、总参处长以上军官、各师师长、部分立有大功的团以上军官,以及他们的夫人和成年以后的子女。
这些上流社会的人士,若是男人则一般着西服和新式军服,女子则普遍着洋装长裙,即便是平时大叫穿洋装不如穿树叶的儒雅之士亦不敢在这种场合公开与皇帝做对。西化之风即在上层展开,虽然批评的声浪仍如波涛汹涌,其中亦不乏合理之词,但形势如此,也不是几个空谈文人可以阻挡的。
一张张雪白圆桌上仍铺满了中式菜肴酒水,因为就即便是文易也无法认同食物方面的全盘西化,“西洋的食品基本上是垃圾”这样的观念得到了大部分上层人士的认同,皇帝更因为尝试面包黄油而拉过肚子,于是凡官方的宴会,均有不上西餐的成例。
文易和刘云进入会厅时,晚宴尚未正式开始,刘云携着夫人春儿的手,文易则拄着文明杖,三人的出现令会场一阵蠕动,在某些人抢着上前迎接之前,穿着西式及膝双排扣镶银制服、打着白绑腿的仆人已经把三人引领到了皇帝的御座前。
“刘爱卿,刘夫人,就请在御前就座吧。”皇帝指了指近前的圆桌。
“谢皇上隆恩。”刘云和夫人拱手拜谢道。
光绪皇帝又看了看依然死守独身主义的文易:“文爱卿,为何至今不见你身边有夫人相随啊。”
文易做无奈状:“臣整日忙于公务,无暇顾及男女之事……”
光绪打断他道:“婚嫁乃人伦之根本,爱卿若不嫌弃,朕愿为媒……”
文易一听急忙拱手拜道:“不劳皇上费心,臣自有主张。”
光绪点点头:“既如此,朕也不强求,只是今日晚宴上,王公大臣皆有携子女前来,爱卿若从中见着有意的,便对朕直言无妨,朕当尽力撮合。”
“谢皇上关怀,臣感激不尽。”
“在御前就座吧。”
“遵旨。”
文易刚在刘云身边坐下,就被刘云抓住手问道:“有格格给你你不要,你想怎么样?”
文易白了他一眼:“我没这个命,再说了,格格什么的,如果是叶赫那拉氏之流的,我这一生不就完了吗?”
“不是给你自由选择的机会吗?”
“我可不想糟蹋十五六岁的少女。”
“说什么呢。”刘云瞪了他一眼,转头问春儿:“夫人,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