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行抢修。因为解放军二炮部队将这两个机场当成了靶场,每隔几个小时就会向这两个机场发射一枚导弹,结果抢修工作根本无法继续,谁也不想在随时有导弹落下的地方工作。
在机场进行抢修的同时,飞机全部分散开了,备用机场、公路跑道等全部投入了使用。由于飞机的损失过大,除全力抢修受损飞机外,封存备用的F…5、F…104等战机也启封了,重新投入使用。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也接到了准备生产新机的命令,台湾空军表示要再订购一批IDF。不过这些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损失依然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
仓库里封存的各种防空武器,只要是能用的就被运出来了,以补充白天的损失和装备预备役人员。不过这些措施还是无法使台湾的防空能力恢复到12日以前的水平,必竟13日的损失太惨重了。
经过一晚的休整之后,解放军飞行员已经从疲劳中恢复了过来了,由于受到导弹攻击的刺激,天一亮就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行动。由于二炮的巡航导弹基本完了,新式的地地导弹军委已下令禁止使用,因为那是给美国“朋友”准备的,所以当天投入战斗的只有那些准备在“清理库存”的老式地地导弹。
空军的攻击机群首先投入战斗。出击前,刘海风向飞行员下达了死命令:“把敌人的地地导弹阵地给我找出来,然后用炸弹好好‘装饰’一下。”飞行员们当场发誓保证完全任务。
到今天早晨,台湾空军可以投入战斗的战斗机不到250架,比前一天减少了一半多,飞行员的损失也相当大,除了部分被俘以外,许多飞行员在弃机跳伞或空袭中受了伤,这使许多优秀的飞行员失去参战的机会。由于飞机的损失较大,部队的建制完全被打乱了,不得不将几个中队临时组编为一个中队,所以许多飞行员相互间都缺少了解,相互配合起来很成问题。昨天的惨重损失在飞行员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悲观、失败的感觉早已占据了飞行员的内心世界,正如一位飞行员对当时的回忆那样:“大家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笑声从我们中间消失了,晚上没有几个人能安心入睡,第二天早晨,当空袭警报响起时,除了拼命一战之外,我什么都不敢想了。”
更重要的是,台空军的指挥系统失效了。台湾的远程预警早已在空袭中被摧毁,现在必须依靠美国的空中预警机提供的支持,基于昨天的经验,今天美国的空中预警机不必再经过多个环节了,而是直接将情报传递给台湾的指挥系统,但美军提供仅限于预警情报的支持,而不参与台湾的空战指挥。可此时台湾的通信指挥系统无法有效地指挥空战了。仅有的一架空中预警机因发动机的问题,无法飞行,地面指挥系统则在空袭中损失不小,几个重要的指挥部和通信中心都受到了空袭,虽然没有造成什么重大的人员损失,但各种设备,尤其是通信设备的损失很大。这造成台湾的地面指挥中心无法及时有效地了解空中的情况,也无法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空中的飞行员。
解放军的战机一起飞,美国人就将情况通知了台湾,于是台湾各机场都响起了战斗警报声,飞行员迅速登机,起飞迎战。就在战斗机一架接着一架紧急起飞时,解放军二炮部队的地地导弹就到了,好在都是一些老式导弹,精度很差,没有一枚击中重要设备,而且数量很少,一个机场只落下一、二枚。而这时机场上并没有停放多少飞机,飞机都是从机库内直接冲向起飞跑道,中间并不停留,同时人员多已进入了掩体。所以导弹攻击造成的损失很小,可以说是毫无战果,可是解放军的目的达到了,导弹攻击成功地制造了混乱,整个起飞过程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也给对手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当解放军的战斗机一过海峡中线,台军的战斗机依然象以前那样立即就迎了上去,可是与以前不同的今天迎战的战斗机数量明显少了。
空战一开始,台军的战斗机就处于明显的劣势,信息不灵使台湾飞行员得不到有效的地面引导,只能依据地面提供简单信息来判断情况,谈不上整机的配合。这时台湾飞行员发现原先那种强调远程交战的观点并不适合实际情况。由于没有及时可靠的情报支援,他们无法先对手起飞,抢先占据有利位置,只能等到解放军的机群靠近台湾海峡了,他们才能起飞迎战,非常不利于抢先占据有利位置。对于视距外的远程交战来说,抢占有利的位置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可是台湾海峡太狭窄了,只要几分钟双方就会相遇,留给飞行员确认情况、判断、决定,以及锁定目标、发射导弹的时间就非常的有限了。往往进行一轮远程导弹攻击之后,就要进入近距格斗战,甚至远程导弹刚刚发射,就必须进行近距格斗了。可对于近距格斗战来说,抢占有利位置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条。先行起飞的飞行员可以采取先向东飞,与对手拉开距离,然后再转向实施攻击,这样可以多发射几枚远程导弹,可对于最后起飞的飞行员来说,一起飞就要与对手开战,根本没有抢占有利位置的机会和时间。他们还发现许多在理论上可行的战斗方案,在实战中并不实用。
这时解放军虽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但情况依然并不好。解放军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理论与实施脱离的问题,平时反复训练的东西,在实战中发挥不出作用。经过几天的战斗,解放军的损失也不轻,好在有大量预备队,随时可以补充,数量一直保持稳定,但质量明显的下降了。近年来解放军装备了不少新机,可老式飞机依然占据着主力位置,许多部队还在使用的歼…6、歼…7则是数量最多的,歼…8性能相对较好一点,但没有质的飞跃,苏…27、歼…10虽好,但要大量装备部队,还需要一些时间。老式飞机的老化问题也相当严重,尤其是刚刚调上来的部队多为二流部队,装备的飞机都使用多年了,已经经受不了剧烈的动作。当然新调上来的部队也有装备新式飞机的,可是这些部队换装时间很短,许多飞行员刚刚掌握基本的飞行技术就上了战场。说到人员的素质,这时也开始令人头痛了。原来解放军为了能尽可能的节约经费,以换装新机,将部队分成了重点部队与非重点部队,重点部队是已经或准备装备新式飞机或者是被担负重要任务的部队。只要是属于重点部队,即便装备差一点,在各方面也可以得到优先照顾,所以这一类部队的战斗力相当强。除重点部队以外的部队都属于非重点部队,这一类部队的装备差、人员素质低,其中不少是属于准备裁撤的部队。现在的问题是,原先参战部队的都属于一流的,新调上来的多是二流的,相比之下,同样的装备,可战斗力就是不一样。
这样的情况使解放军无法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虽然成功的拖住了台湾的战斗机,但付出了很大的损失。解放军的攻击机群很快就摆脱了对方战斗机的拦截,开始对目标进行轰炸。首先发动攻击的是海军航空兵,今天海航的任务是实施台湾海峡“大清扫”,原来台湾将几艘军舰开入台湾海峡,希利用舰上的防空导弹和雷达加强防空力量,对此解放军可不答应。
“高雄”号台湾拥有的最先进的军舰,是台湾从美国购进的4艘“基德”级战舰中的到货的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其余的几艘还没有交货。“高雄”号正与4艘“成功”级护卫舰组成一个编队,正低速度在离海岸线不远的地方游荡,这是“高雄”号舰长王岩石作出的决定,他认为这里水浅,大陆的潜艇是不到这里活动的。潜艇被台湾海军认为是最危险的对手,必须时刻提防潜艇,尤其是在台湾附近海域出现潜艇踪迹之后,提防一点还是好的。王岩石没有接手该舰之时,对这艘万吨级的军舰可谓充满了信心,可自5月份该舰返台,他上舰开始,他就发现了问题。虽然美国人答应提供新式雷达和新导弹,可现在还只能用该舰出厂时就装上的SPS…48E型三坐标雷达和“标准”防空导弹,这种雷达的性能还是不错,只是有事没事就出故障,今天没出故障,可是面对天上的数百架飞机,雷过很快就不分敌我了,结果只发射了几枚“标准”导弹就再也不敢轻易发射了,不击中己方战机比击落敌机更重要。令人生气的是,发射的几枚“标准”导弹无一命中目标,检查原因时,原来是他们太急了,没到“标准”导弹的有效攻击半径就发射了导弹,这时王岩石才发现自已有点太紧张了,于是告诫自己不要再紧张了。
“报告,发现敌机靠近!”雷达兵报告道,他刚刚在混乱的雷达屏幕上发现了情况。
“多少架?距离?飞弹准备!”机会又来了,王岩石一边询问,一边下达了命令。
“12架!距离72!”距离还有72公里,还不到“标准”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王岩石再次告诫自已不要心急。
“敌机返航了!”当王岩石正耐心等待时,雷达兵报告道。
“什么?”糟了!敌机发射完导弹返航了!“小心飞弹!准备发射干扰弹!”王岩石马上意识到了问题,急忙下达了命令。
果不其然,不久雷达就发现正在接近的导弹,这倒没有让王岩石感到心惊,让他心惊的是,导弹的数量太多了,雷达显示的是“一大片”,分不清数目了。实际上接近的反舰导弹总数是48枚C802,由12架“飞豹”携带,每架4枚C802,这些“飞豹”在距“高雄”号6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导弹,然后返航了。
面对如此多的导弹,没有人不会心惊。如何对付正以接近音速的速度飞来的导弹?舰上的“标准”导弹属于早期型号,不具备反导能力。干扰弹发射了!可惜只有几枚导弹上了当,大部分导弹依然飞向预定的目标,原来这些导弹的制导系统经过了许多改进,性能提高了不少。近防炮开火了,“高雄”号上装有2座6管20毫米近防炮,可要对付这些几乎是同时到达的导弹,可谓是杯水车薪,“高雄”号上的近防炮仅仅击落了2枚来袭导弹,一枚反舰导弹就击中了“高雄”号,165公斤的半穿甲弹头轻松地击穿了舰体,然后在舰体内爆炸。对于这艘万吨级的战舰来说,一枚C802导弹所能造成的破坏是有限的,可接下来又有4枚C802导弹击中了“高雄”号,如此打击是“高雄”号所无法继受的。
“高雄”号水线下的舰体没有受到破坏,还没有出现大量进水,但舰上燃起了大火,损管人员虽极力抢救,但火势已无法控制,而且失去了动力。“不必救火了!快点抢救伤员!准备弃舰!”王岩石无奈地向全体舰员下达了命令,可他明白,战舰完了!只能救人了,可是火势太大了,最终还是有部分被困在机舱内出不来了,然而没有机会再救他们了,大火正向弹药库蔓延,随时有发生大爆炸的可能。“弃舰!”王岩石下达了最后的命令,于是舰员放弃了救援行动,纷纷弃舰逃生了。当王岩石登上了救生艇,最后望一眼他的军舰时,他禁不流下了眼泪,不仅他,所有的舰员都流泪了。最后王岩石不忍心再看下去,将头转向其它方向时,他发现整个舰队都完了!4艘“成功”级护卫舰都被击中了,正在下沉,水面上都是等待救援的人。这时他的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高雄”号的弹药库爆炸了。
当吕秀莲得知“高雄”号以及4艘“成功”级护卫舰全部被击沉时,她不敢相信这是事实,台湾失去了它最好的军舰。如此惨重的损失,让台湾海军再也不敢将大型军舰开入台湾海峡,全部主力舰不是躲在港口内,就是躲到远离大陆的外海。
解放军海军航空兵打扫完台湾海峡内的台湾战舰之后,又开始清扫台湾的反潜机,为潜艇部队的活动提供方便。实际上台湾海军的反潜飞机早已在昨天的空袭中损失惨重,第一大队的S…2T反潜机能飞的只剩下8架,至于新采购的P…3反潜机,还没有交货。本来早就可以交货了,可美国要与中国在台湾问题上讨价还价,所以决定廷期交货,现在开战了,交货不得不再次廷期了。第二大队的反潜直升机能飞的也不多了。所以清扫行动有点显得作用不大,可行动还是要认真实施的。
解放军空军则在海航大稿“清扫”之时,再次光临了台湾各机场,不过这次欢迎的防空炮兵要猛烈多了,可惜效果太差了。在吸收了昨天的经验之后,今天将所有能使用的高炮、高射机枪都投入了战斗,同时尽可能不使用雷达,因为反幅射导弹让他们吃尽了苦头,可惜他们不知道解放军的反幅射导弹消耗的差不多了。不依靠雷达的“毒刺”等型号的导弹被大量的使用,不过这些导弹存在着射程短的问题,对于高空的目标无能为力,不过对解放军对地攻击的主角强…5,还是很适用的。可强…5绝不是靶机,凭借强…5低空能性好的优势,飞行员们将强…5的性能发挥到了极限。飞机的噪音早已让人头痛,当强…5从超低空,以最大速度飞过时,那就更让人受不了,在巨大的噪音中许多人的耳朵流出了血,更不要说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动作也慢了,甚至犯错误。面对突然从地平线上冒出的强…5,许多人还没有准备好发射手中的“毒刺”导弹,强…5早已投完弹,消灭的无影无踪了。
强…5在低空突破,“飞豹”在高空投弹。一枚又一枚的炸弹击中机场,刚刚修复的机场,再次布满了弹坑。可惜此时机场没有几架飞机,战果非常小。
今天解放军再次对台湾的输变电系统进行了攻击,相比之下,这是当天取得效果最好的行动。昨天台湾的输变电系统损失就不小,今天的损失更大,尤其是昨天的抢修工作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备品备件之后,今天某些备品备件已经没有了,修复起来就更不容易了。对输变电系统的攻击行动,被一位经济学家称为:“这几乎要了台湾经济的命!”
今天的攻击行动取得了成功,可惜这是“最后的疯狂”,两天来的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使解放军付出巨大的损失和消耗,尤其是当美国出兵的意图越来越时显,北边的局势越来越紧张,台湾的空中力量被严重削减之后,这样的消耗已经没有必要的。从此,大规模的空袭行动结束了,许多部队开始北调。但这并没有让吕秀莲等人感到多少轻松,解放军用于台湾的兵力依然保持着优势,战斗行动也没有停止过,只是规模小了一点。除了偶然轰炸一下台湾的各种目标之外,就是组织空中游击小组,由几架战斗机组成,在空中预警飞机的引导下,对正在空中的台湾飞机实施攻击。这是一种忧敌的战术,可非常有限,台湾的飞行员们陷入了不休止的战斗警报和战斗起飞中,不仅弄得飞行员非常疲劳,还不断的出现损失,损失可是台湾承受不起的,台湾是损失一架少一架,解放军则从不担心损失,损失了马上就会补充上,老式飞机损失了正好换新飞机。由于掌握了制空权,台湾海军的舰艇不敢轻易在海峡内活动,解放军随时可以派出水上飞机将落水的飞行员救起。
第一部 第19章
开战之后,负责动员预备役人员的地方武装部的电话就响个不停,因为许多预备役人员正等着动员令,想上战场的人还真不少,可惜征集的大部分人员是去担任保卫各种设施的警戒任务,能上战场的人很少。实际上全国上下都在进行的征集预备役人员的活动,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让大家感受一下战争的气氛,同时对动员体制进行一次演练。只有东北地区例外,这回可是来真的。
整个东北地区,尤其是沿中朝边境地区,在各种名义的掩护之下,大规模的战争动员开始了。预备役人员到军营报到后,立即开始编组,接着就是发放弹药,让人感到一种紧张的气氛。至于那些正规军部队,早就闹开了,有关要上前线的小道消息充斥着整个军营。所有的人都充满一种想打仗,又怕战死的心理,可以说是紧张加兴奋的感觉。
第39集团军是中国的精锐部队之一,可以说是王牌军,加上又长期驻守辽东半岛,此次出兵朝鲜理所当然地少不了第39集团军的份。自从开战的消息一传到第39集团军,该军官兵就开始写请战书,去“解放台湾”,此时中国出兵朝鲜的事还是绝密,所以该军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选中了,要去朝鲜与美军对决。
第39集团军被调归沈阳军区第一前沿指挥所的消息,被该军的官兵认为是要南调参战的前奏,可上级下达的准备出征的命令,竟在第39集团军内引起争吵。原来为适应新的作战条件,需要对第39集团军进行改编,部分人员则留在后方。可是战争对于军人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每人军人都有参战的渴望,所以没人愿意留下。为此该军举行了团以上军官会议,讨论这个问题,结果有人在会上争吵了起来。
这时军长黄兴业再也坐不住了,于是大叫道:“都给我坐下!现在是开会,不是争吵!争吵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众人停止了争吵,安静下来了。
“只有战争才能真正体现军人存在的意义,这次机会谁也不想放弃,可是需要有人留下。”
“首先要确定此次参战各单位的人数,然后再定谁去谁留下的问题。”
“我不同意!”这是第3装甲师师长江俊亭的声音,原来按改编计划,第3装甲师要缩编成旅,这样第3装甲师太吃亏了。
“你想在朝鲜的山上和稻田里与敌人进行数百辆坦克的大会战吗?这可能吗?”面对军参谋长安瑞峰的质问,江俊亭正欲有所回应,军长黄兴业就打断道:
“参谋长,你说什么?”
“我是说,这次我们军要过鸭绿江,与美国人在朝鲜打一仗。”
“不可能吧?上级不是要调我们军去打台湾吗?”江俊亭因不解,而发出了问题。
“参谋长,给大家解释一下吧,我想你不是不会空口说白话的。”军长黄兴业对安瑞峰的话产生了兴趣,要求安瑞峰解释一下。
“好,我就来解释一下吧!我敢说这次我没猜错。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军被调归新成立沈阳军区第一前沿指挥所,首先成立这个指挥所就很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