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中的台海之战-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大家有没有完成任务的信心?”

    “有!”全体军官几乎是同时发出这个声音,因此他们将要赶的事件,正是参军以来的不断追求的目标,“好,会议结束!立即返回各自的岗位,准备战斗!”

    经过几天的隐蔽航行之后,324艇按上级的指示赶到了美国航空母舰编队所在海域,开始与美国人展开“游戏”,324艇的表现不错,多次接近航空母舰,占据攻击位置,如果此时准许攻击的话,那么美国航空母舰将是自二战以来第一次感受到鱼雷的“吻”,而且是中国制造的。

    324艇与美国航空母舰“游戏”没有进行多久,因为该艇接到前往韩国沿海地区活动的命令,这让该艇全体艇员兴奋不以,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要知道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自成立以来,还没有击沉过一艘敌舰。

    “报告!发现情况!”

    “战斗警报!”当天的第6次战斗警报响起,全体艇员又一次各就各位,完成战斗准备。自从324号出发以来,每天必有几次战斗警报,尤其是当该艇越来越靠近韩国海岸线的时候。

    “报告,目标航速:15节,距离:14000米,航向:234度,情况正常。”声纳兵报告出自已的测算结果。

    经过很长时间的等待之后,“升起潜望镜!”周腾龙命令道,技术的发展已能达到无需目视观测,即可声纳得到目标各种数据的水平,但是要确认目标的型号、国籍等,还是必须使用人的肉眼来完成。

    “降下,潜望镜!”“又是美国的阿利、伯克型驱逐舰,”仅仅观察了几秒钟,他即确认了目标,这已经是当天第3次与这种驱逐舰相遇,好在每次敌舰皆没有发现他们。

    “航海长,立即根据你的发现进行计算!我可不想再放弃立功的机会!”周腾龙命令道,原来在此前的几次遭遇后,航海长对敌舰的航线进行了计算,现在敌舰虽然走的是z字形

    反潜航线,可是这个航线的规律性很强,如果能占据有利的位置,他们依然有发动攻击的机会。很快,航海长将令人兴奋的结果提交给周腾龙,“好,这回我们拼了!”原来周腾龙发现按计算的结果,敌舰很快就要在他们所处位置不远处经过,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前鱼雷发射管准备!2发‘鲤鱼’准备,4发‘黑鱼’准备。”“鲤鱼”是指老式的直航式鱼雷——鱼…6改,‘黑鱼’中国最新研制的声响制导鱼雷。

    “我们先用‘鲤鱼’,如果不成再用‘黑鱼’。”

    “还是用‘黑鱼’吧!”副艇长说道,在他看来,“鲤鱼”——鱼…6改是鱼…6的改进型,只是提高了可靠性,依然属于直航式鱼雷,命中率很低。相比之下,“黑鱼”则是刚刚定型的新式鱼雷,命中目标的机率更大。

    “我知道你是如何想的,”周腾龙说道,“‘黑鱼’的威力小点,对付眼前这个近万吨的家伙还是用‘鲤鱼’更合适一些。”“只要计算正确,‘鲤鱼’完全可以命中目标,再说‘鲤鱼’没有‘脑子’,任何干扰对它无效。”

    正在这时声纳兵报告道:“报告,敌舰开始转向!”

    “我们被发现了吗?”

    “报告,敌舰没有加速,转向很平稳,没有异常!”声纳兵再次报告道,

    “航海长依你的计算,敌舰这是正常转向吗?”

    航海长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它的航行计算机上经过飞快的计算之后,才回答道:“正常!敌舰每间隙5到6改变一次航向。”

    “那就是说敌人是正常的转向,继续监视!”

    潜望镜虽没有再次升出过水面,但324号可以经过被动声纳注视着敌舰和一举一动,此时敌舰一点也没有发现潜伏于附近的对手,依然走着非常有规律的z字形。

    “敌舰再次转向!”声纳兵再次报告出同样的内容。

    “好,敌舰已经踏上不归路了!”周腾龙在心中默念道,原来敌舰航线与航海长计算的

    结果相同,正将整个侧面暴露给他。

    “鱼雷长,开始射击诸元计算!1号、2号鱼雷发射管准备!”

    “计算完毕!”鱼雷长很快即做出这个周腾龙最想听到的答复,“1号、2号鱼雷发射管准备完毕!”前鱼雷舱也传来答复。

    “一号鱼雷发射管发射!”周腾龙发出了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第一个以真正的敌舰为目标的鱼雷射击命令,3秒钟之后,他再次命令:“二号鱼雷发射管发射!”

    2枚鱼…6改以间隔3秒的次序,高速离开发射管冲向目标。现在鱼雷只要航行800米即可与敌舰相遇,让时速几十节的鱼雷走800米的距离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可是这短暂的时间对于324号的全体艇员来说是那么的长!仿佛时间停止了一样!

    声纳兵首先听到鱼雷高速航行时的噪音,接着传来敌舰螺旋桨加速的声音,显然敌人发现了鱼雷,正在加速机动躲避,不过反应慢了一点,可能是事情发生的太突然,随后又传来某些东西入水时的声音,敌人放出了鱼雷诱饵,可惜鱼…6改是直航式鱼雷,干涉无效。

    “第一发命中!”声纳兵终于报告出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可还没等人们反应过来,他又报告道:“第二发命中!”一时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刚才的沉重之气不扫而光。此时的时间是7月26日17:34分地点,为距离韩国德积群岛约30公里处。

    经过一分钟的等候,估计敌舰差不多“消化”了攻击之后,周腾龙迫不及待的下令道:“升起潜望镜!”他要亲眼看一看战果。第一发鱼雷命中舰首,将整个舰首撕开,第二发鱼雷命中敌舰的后部,在那里制造出一个巨大的空洞,一眼就可以看出这艘军舰已明显的左倾,没救了!沉没是早一分晚一分的事。

    潜望镜在升出水面十几秒钟,对战果进行确认与并拍摄下照片之后,再次降下,因为敌人的反潜兵力马上就要对这一地区进行大搜查,此非久留之地。果不其然,几分钟之后,第一架P…3C出现在出事海域上空,接着是美军的舰载直升机,空中的飞机越来越多,附近的舰艇也纷纷赶来。

    不久海空联合反潜战开始,此时324艇几乎是以水流的速度前进,顺着洋流向深海方向转动。这一海域复杂的洋流,还有当时的坏天气,受台风的影响,这一海域的风浪不小,而且带着小雨,这些为324艇提供了最好的掩护,加以324艇本身则是一艘“安静”型潜艇,隐蔽性非常好,最后经过连续周旋9个小时,324艇最终摆脱了敌人的围困,安全脱离。

    此战让周腾龙一战成名,但也由此引发中国军人对潜艇战术的新思考,因为经过战后的计算机模拟,324艇能够安全脱离的机率不足10%,北朝鲜海军在整个战争期间损失潜艇17艘,战果仅为击沉敌舰3艘。

    一艘阿利、伯克型驱逐舰被击沉对于美国来说并不算什么,虽然此事引发不小的震动,但影响很小,不足以产生什么重要的影响。正如一名美国军官说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将从中吸取教训!”

    这一天,真正让美国人睡不着觉的还是当天晚上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段只有7分钟的电视节目——在《焦点访谈》中,第一次公开介绍了中国核力量,公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情况,甚至可以用泄漏机密来形容,可是威慑美国人的作用达到了。在对节目内容进行仔细分析之后,中央情报局局长尼韦尔不得不向总统布什以及在场的军队高级将领们会报道:“我们低估了中国的核力量!”

    他接着解释道,“中国拥有可攻击美国本土的核弹头数量至少400枚,其中200枚为潜射导弹,中国人拥有2艘094级核潜艇,而不是一艘,每艘可携带20枚核导弹,而不是此前估计的16枚,每枚核导弹装有5枚当量为100万吨TNT的弹头。这还不计算中国人拥有的中程核导弹等核武器。”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无法确保在这些导弹发射前将其击毁,中国的陆基核导弹大部分可是机动发射,至于中国的弹道导弹潜艇,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们,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就是它们不在港口内。可是我们的TMD或者NMD还在试验场上,没有实战能力。”

    这时布什问道:“如果与中国人打一场核战场,结果如何?”

    “中国人将从地球上消失!美国至少有300座城市成为废墟!至少2000万人死亡!人类的末日降临!”一位美国将军当场回答,没有人对他的话提出疑问,纷纷以沉默表示同意。

    布什又问道:“台湾真的重要吗?”

    “不,台湾不过棋盘上的一个‘卒子’!”另一个将军回答道,

    “很好!我们不能为了保住一个‘卒子’,放弃手中的‘王’。”布什总结道,这才是他真正的感觉。
第一部 第45章
    “中国人的情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发动一场大规模攻击,一定可以重创中国人,甚至将中国人驱逐出朝鲜半岛!可惜我们的情况比中国人还‘糟’!”这是二十年后,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仔细检阅已公开的资料之后得出的结论之一,对于这个结论没有人表示怀疑,因为那是事实。

    联合军南撤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即投入到追击中,“不能放虎归山!”俞登发出了这样的命令。所以战斗打的相当激烈,甚至可以说残酷。

    一位参战的美军军官回忆说:“每当我们脱离中国人,刚准备休息一会时,中国人就出现了,中国士兵仿佛是不知疲惫的机械。”

    当时的情况可谓混乱,正如一名韩国士兵回忆:“我们不知道友军在那里,向那里撤退,只知道向南走。

    我们几乎承受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武器的攻击,其中许多是自己人发射的,当然我们也多次对自己人开火。”

    到7月25日止,联合国军已全部撤退至平壤以北地区,并在大同江以南地区建立起新的防线,这时志愿军也耗尽了力量,暂时停止追击,至此追击战结束。

    联合国军为完成这次战略大撤退付出的代价确实不小,当许多部队退回已方阵线之后时,重装备基本损失光了。本已状况不佳的北朝鲜公路经过雨水的连续“冲洗”之后,变得泥泞不堪,这对于装备有大量重装备的联合军来说如同恶梦一般。连续数日的战斗,装备的完整率呈直线下降,公路可见因故障抛锚的车辆,加之零部件与油料等供应出现问题,许多装备被抛弃于路上。同时抛弃重装备还是阻止志愿军追击的好方法,因为志愿军要花费大量宝贵的时间与精力去清除被抛弃于公路上的重装备,以便让志愿军自己的机械化部队通过,这正好给联合国军部队的撤退争取了时间。

    除了损失许多装备之外,联合国军部队已经非常疲劳,许多人的身体状态很差,急需休息;还有人员伤亡也不小,如美军的第十山地师,该师越过三八线北上时,全师人员多达13000人,在战斗中许多人战死或被俘,更多的人是因伤等原因离开部队,现在在编的战斗人员只有7000人。实际上许多部队已失去战斗力,急需休整补充,根本无法立即发动反攻。

    志愿军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只不过情况相对较好。双方都需要休整,可是双方都顾及不了这些,新的战役马上就要爆发!

    7月26日的一整天,整个朝鲜战线陷入于平静之中,仅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因为双方正忙于休整备战,没有时间为争夺几块阵地浪费宝贵的时间,现在的问题是谁先准备好,谁就可以先发动进攻,就可以占据先机。大部分人正抓紧时间休息,只有后勤保障部队的人没有时间休息,相反还是加倍努力工作,因为大批人员与物资需要运送到前线,同时大批等着修理的武器装备让维修人员没有一时的休息之机。

    美国总统布什也许是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也许是对科舍尔失去了信心,于26日,下命撤销科舍尔的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由马诺接任。马诺被军界视为一颗新星,才干突出,可惜这位意大利移民之后,对将要面对的对手一点也不了解,此前他与许多美国人一样根本不想了解中国,只知己不知彼,至于能否百战百胜就只是天知道了!

    当科舍尔忙着向马诺移交指挥权之时,俞登正在睡觉,他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好。当他起床之时,第39集团军军长黄兴业与参谋长安瑞峰已经等候多时。他们刚从前线赶回来,与其说是来会报工作,还不如说是来“接受批评”的,第39集团军初期打的不错,可在后期追击敌人的过程中表现不佳,损失不小,其中有一个营是成建制损失的,一个加强步兵营的800多人,因孤军深入陷入包围,待增援部队赶到时已全部阵亡。

    “你们是来请功吗?”见面的第一句,俞登就有点让黄兴业与安瑞峰受不了,

    “不敢!”“不敢!”

    “不敢?这仗你们是怎么打的?”俞登问道,还没等对方回答即继续说道:“没能全歼美2师是一个很大的失误,如果能早一点发觉,只要再提前半个小时完成包围,形式将大不一样。从这个事情上,我们应该能从中吸收不少教训。”“可以说初期你们打的不错,可是在后面,你们39军的表示真令我失望。我要求你们快速动行,可是你们为什么行动缓慢?”这时黄兴业欲有所答,可俞登没给他开口的机会,“因为下大雨,道路泥泞,你们的重装备行动不便,是不是?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击溃敌人,等敌人有机会反击过来就麻烦了。”

    “经过我的一再催促之后,你们的行动确实是快了,可是你们又犯了轻敌的毛病。一个加强营能击退敌人,并切入敌纵深十几公里?你们竟没有意识到其中有问题,结果这个营白白的损失光了。你们需要好好总结一下经验教训。相比之下,第64集团军的表现就相当令人满意,你们要向他们好好学一学。”

    短暂的会面之后,俞登将黄兴业与安瑞峰送上返回前线的车,前线还需要他们,当他们返回时心中自然有着一番新的感受。

    送走黄兴业与安瑞峰之后,俞登会见了第一集团军军长江泪,江泪是来领受任务的,他刚随第1师的部队到达丹东。说起来,俞登与江泪还算师生关系,俞登是江泪在国防大学进修时的老师之一。

    “你来的可真快!一路辛苦了!”

    “与美国人决战怎能少了第1集团军?如果我们再晚一点来,可能连口汤都喝不上。”

    “听说你们一路上加油不付钱,只打张欠条,是吗?”

    “这次是横跨好几个军区的大机动,我们拥有好几千台车辆,一路上不知要加多少油,如果按常规要办好一大堆手续,再到军用油库提取油料,不仅麻烦,还浪费时间。所以我让部队就近征集油料,不过就是先打张欠条,以后再还吧了。”

    “结果沿线的加油站无论是私人的,还是国有的,全被你们横归一空,你们还对烟台与大连的海上轮渡实行军事管制。”

    “为了能快一点赶到前线,只能从烟台渡海到大连,如果不实行军事管制,我整整一个集团军什么时候能过完?”

    “如果不是战时,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骂你,可是你做的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台海前线赶来,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现在你们抓紧休息一下,准备入朝参战!”

    “是!我们不是来观光的,是来与美国人拼命的!”

    送走江泪之后,俞登又埋头工作,“如果敌人现在发动一场反击,结果会怎么样?”俞登突然问到旁边的李参谋,“那将是一场灾难!好在,敌人的情况比我们还差!”

    “怎么说?”

    “此时我军不仅疲劳,而且补给不足,据统计数字表明,大多数部队的弹药最多只有半个基数,不少战士手中只有30发子弹。”

    “是的,不过你的数据是昨天的,我至少一天还有时间准备,可以储备发动一次进攻所需的弹药。如果情况允许,我将在27日发动新的进势!”

    “是不是太急了?再等一等吧!”李参谋清楚的知道,仅仅一、二天时间根本储备不了多少物资。

    “可惜形势不容我们再等!”

    形势确实不容俞登再等,马诺虽对对手缺乏了解,但他绝不是无能之辈,马诺正在积极准备发动新的攻势以改变形势。为此他除了要求布什增兵之后,还千方百计的“挖潜”,想尽一切办法加速备战。除此之外,他向布什要求使用核武器,并在上任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要使用核武器。

    马诺公开要求使用核武器的言论立即中国的巨大反应,中国国家主席胡思考在记者招待会上宣传:“中国绝不屈服于某些国家的核威胁,我再次重申:中国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并不表示中国不会使用核武器。我已命令中国的核武器武装力量,一旦受到它国的核武器攻击,无论是一枚,还是一万枚核弹的攻击,立即使用中国拥有的全部核武器实施核反击!注意,我说的是全部!!”

    中国的强硬态度,引发许多人对发生核战争的担忧,结果美国总统布什不得不公开表示:“我们不会使用核武器,也不考虑使用核武器的问题,除非美国受到敌对国家的核攻击!”还迫使马诺发表声明,宣称他有关使用核武器的言论仅是个人意点,不代表美国的政策。可是这没有减少人们对发生核战争的担忧,相反恐惧感是越来越强,本已不稳的局势进一步恶化!

    中美两国在表面上采取的态度都非常强硬,可是暗中的议和活动一直没有停止,法国当地时间,26日晚,中美两国的秘密代表团就在巴黎郊外的一座别墅中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可惜会谈很快破裂,两方根本谈不到一起去,不过双方同意第二天再次继续会谈,谁也不想轻易放弃和平努力。

    对于第一次会谈的破裂,有人这样评价道:“布什派一位以‘支持台独反华’出名,对中国缺乏了解的女士担任代表,她对形势的错误估计,使她在会谈中提出了中国人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不幸的是,中国人派出的代表显然是一个脾气‘火爆’的人,于是会议的破裂是很正常的事。好在,布什在了解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