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务连晚饭吃的是小米粥大饼子加咸菜条,走了一天路大家都吃的很香,吃完饭大家就着炊事班生的火烤小动物,这下就看出各排的本事了,抓的什么东西都有,警通班的小伙子抓了几只野鸡,在火上烤的直流油,连李勇也是直流口水喊香,野鸡烤好后李玉明掰了两条鸡大腿拿给李勇,李勇用布包了一条鸡大腿放在口袋里,另一条自己边走边吃。

    这烤野鸡大腿是真的香,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山里看到老鹰抓鸡,那时候只有十一二岁,和两个小伙伴到山里玩,看到老鹰抓鸡感到很兴奋,因为野鸡太大了,老鹰抓住后飞不高,就和两个小伙伴在地面紧紧追赶,这一追就是十几里的山路,当时也不知道累,一直追到老鹰把鸡扔到地下飞跑了,三个小伙伴在山里的一块平地上把这个老鹰抓住的大野鸡烤了。

    吃的时候感觉那个香啊没法形容,长大以后吃过很多的鸡,怎么做的都有,各地的风味也没少品尝,也试着自己烤过,但是觉得都不如小时候在山里烤的香,可能也跟当时跑饿了或者肚子里油水少有关系,想想都快三十年了,那个味道还没忘记。

正文 第二十八章 偷情

    因为是在大森林里宿营,平坦的地方不好找,各排和班的宿营地都很分散,李勇和王成德放心不下,俩人分工检查战士们的宿营情况,按分工王成德从连部往后走,检查的是卫刚的机枪排,高翔的炮排,宁金山的四排,王老虎的五排,和最后面侦察排的一个后卫班。。

    李勇往前面走,检查的是孙全厚的辎重排,马长胜的三排,马全有的二排,李江国的一排,最后是张劲松带的侦察排前卫一班。

    整个特务连的四百多人近八十顶帐篷足足排出一里多地,李勇一个帐篷一个帐篷的看,战士们都说连长设计的帐篷管老用了,以前没享过这福,李勇告诉战士们咱们现在条件不好,帐篷只能用木支架,以后条件好了就换铁的,那样会更结实。

    森林里黑的快,等从张劲松的前卫班回来的时候天已经大黑了,李勇磕磕绊绊的往回走,快到连部的时候发现有一个被灌木丛围着的帐篷还没有检查,李勇觉得有点奇怪,这帐篷怎么弄树丛子里去了,也不嫌进出麻烦?李勇拨开灌木丛掀开帐篷门走了进去,刚进去就听有人喊:“谁?出去。”

    李勇就觉得眼前白花花的人影一闪,仔细一看李勇笑了,原来自己误打误撞进来的是胡小莲的帐篷,而胡小莲正在洗澡。

    走了一天了,出了一身的臭汗,战士们都是小伙子当然可以在外面随便洗,胡小莲就只好自己在帐篷里简单洗洗了。

    李勇忙低声说:“别喊,小莲是我。”胡小莲一看是李勇长出一口气小声说道:“坏人,是你啊,吓死我了,你转过身去我要穿衣服了。”

    李勇那能听胡小莲的话,走了过去坐在油布褥子上说道:“别穿了,就这样陪我待一会也挺好吗。”

    胡小莲一看李勇耍无赖自己也没办法,就只好当着李勇的面背着身体把衣服穿上了。看着光着身子穿衣服的胡小莲,李勇感到有点神魂颠倒,都和这丫头好过好几次了,还觉得特别勾人,拍拍着自己身边的油布褥子说:“小莲,坐这陪我说说话。”

    穿好衣服的胡小莲坐在李勇身边说:“都累了一天了,你赶紧回去休息吧。”李勇:“我不累,想你了过来看看。”

    胡小莲撇了撇嘴说道:“别蒙我了,你以为我不知道啊,你是去检查战士们的宿营情况,回来的时候拿我这里当战士们的帐篷了,就这张嘴好。”

    李勇看自己的假话被发现只好给胡小莲陪不是,李勇是现代青年,知道女人那是要哄的,从兜里掏出了个鸡腿:“看,我给你留的。”

    胡小莲当然不会真生气,看李勇给自己拿个鸡腿就小声说:“看你还有点良心这次就不追究了,说完又嘻嘻笑了。”

    李勇趁胡小莲笑的时候把手悄悄伸进胡小莲的衣服里,胡小莲忙隔着衣服抓住李勇的手:“坏人,你要干什么啊?现在外面可都是人,战士们还没睡觉那,你别捣乱。”

    李勇在胡小莲高高的山峰上轻轻的摸,慢慢的揉,嘴里还说:“就是想摸摸又不干别的你急什么?”胡小莲现在拿李勇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好靠在李勇身上让他摸,可胡小莲是个有经验的年轻女人,那里能受得了李勇的魔爪,没几分钟的工夫就浑身发热,气喘嘘嘘的,身体也拧来拧去。

    李勇知道情况差不多了就去解胡小莲的皮带,胡小莲抓住李勇的手说道:“不行啊大勇,会被人发现的。”李勇拿开胡小莲的手:“小莲我喜欢你,我想把你脱光了抱抱,真的不干别的,抱一下就回去,真是太想你了。”

    说完李勇这小子就先把自己的衣服脱了,胡小莲这个四十年代的女人哪能架得住李勇这样肉麻的语言,只好任其所为,一会的工夫毯子下面的两人又**相见了。

    刚刚洗完的胡小莲光光的,凉凉的,滑滑的,李勇抱着胡小莲**的身体上下其手,女人真是水做的,等胡小莲变成水的时候李勇就想上马,这时的胡小莲虽然有点迷糊但还坚持道:“大勇,今天可不安全,你不怕把我肚子弄大了?”

    李勇停顿了一下在胡小莲耳朵边上说:“你别害怕,我一动也不动不就没事了吗。”然后翻身上马,在胡小莲压抑的声音中两人又结合在一起,在行军中的野战帐篷里办事两人都是头一回,都感觉很刺激。

    李勇嘴上说一动也不动,可是实在受不了这一动也不动的折磨,就在胡小莲的耳朵边说道:“小莲,我动动行吗?”胡小莲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别说李勇啊,就是胡小莲也受不了李勇一动也不动的折磨了,这那是人能受得了的,亏李勇这家伙能想得出来这么个损招。

    得到允许的李勇违背约定轻轻的对胡小莲进行冲击,胡小莲也敞开胸怀默默承受,李勇的冲击越来越快,胡小莲怕自己忍不住叫出声来,扯了个毯子角咬在嘴里,用嗓子眼轻轻的哼,就感觉自己随着李勇的冲击身体越来越轻,还一点一点向天上飘,漂到后来又突然爆炸了,等胡小莲从痉挛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李勇还在自己身上,自己身体里的小小李勇依然挺拔如钢。

    这时的李勇咬着后槽牙说:“小莲,现在我难受死了,再接着动怕把你肚子搞大,可是不动又太难受了,我要受不了了。”胡小莲可是从内心里喜欢李勇,当然不愿意李勇难受,忙说:“那可怎么办?要不你别忍了,接着动吧,一回也不见得就有事。”

    李勇:“那可不行,要是有事对你身体不好,咱们是战斗部队,又在打仗你只能离开部队了。”胡小莲很感激李勇的爱护,也知道男人这时的难处:“你说怎么办?你这个坏蛋一向办法多的,我听你的。”

    李勇对胡小莲轻轻说了几句,胡小莲听完打了李勇一下道:“坏蛋,你怎么那么多办法,看在你还挺有良心的份上就随你一回。”李勇马上翻身下马,仰面朝天躺在那里,胡小莲坐了起来伏身把挺拔的小李勇放进嘴里,李勇吸了口凉气,就觉得从脚趾盖里往出冒凉风,不一会就蓬勃而出。

    完事后的两人并排躺在毯子里,胡小莲推了推李勇:“大勇,不早了你回去吧,再晚就有人怀疑了。”李勇摸黑起身穿衣服悄悄的回到了连部。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与打赏,我还没学会怎么给朋友们加精华,实在是抱歉,以后一定补上,如果朋友们看的还算高兴就在评论里告诉我怎么给加精华吧。谢谢,最后说一句,以后会越来越精彩的。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初战 牛刀小试

    部队又走了两天一宿终于走出了大森林,李勇让张劲松带着他的侦察排尽量扩大搜索范围,又过了两天还是什么情况也没有,即没碰到自己的部队也没碰到敌人,李勇让大家千万不可松懈,侦察排还要把搜索范围再扩大一些,连队主力则隐蔽前进,这一天快中午的时候前面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李勇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张劲松马上前去查明情况,过了能有二十多分钟,张劲松带着几个人气喘嘘嘘地跑了回来汇报:“前面有我们的部队,我没到跟前询问番号,正在展开行动,估计是碰上硬钉子了,冲了几次都没上去。”

    李勇忙命令部队跑步前进准备战斗,部队一溜小跑,十几分钟后来到了一个土坎后面,只见土坎后面趴满了穿着灰军装的战士,土坎前面能有一百多米的山梁上有一大两小三个碉堡,正在不停的射击,从三个碉堡的枪眼里喷出的子弹形成了交叉火力。

    碉堡前面的开阔地上零零乱乱的躺了一片穿着灰军装的牺牲战士尸体,李勇猫着腰来到一个背着驳壳枪的指挥员后面问道:“怎么样?”那个指挥员头也不回的说:“不怎么样,前面地势太平了,没有可以利用的隐蔽物,上去五个爆破组全扔半道上了。”

    接着又喊道:“第六组准备。”李勇看我军的几挺轻机枪虽然还在发射可根本压制不住敌人的火力,忙道:“同志你等一下,让我们试试。”

    这时那个指挥员才回头上下打量李勇和特务连的战士,看到特务连的武器装备明显高出一大块还都戴着钢盔,奇怪地问道:“你们是那部分的?”李勇回答我们是二纵队四旅的,冲后面喊道:“高翔,把你们排带过来。”

    这个指挥员听李勇说是二纵四旅来帮忙的当然高兴了,也看看这个二纵队的怎么打仗。

    高翔的炮排从后面赶到李勇身边紧张的组装小炮,炮盘、炮管、两脚架、瞄准具,战士们对自己的武器很熟悉了,几分钟组装完毕。

    兄弟部队的战士们看到拉上来的特务连还有身上的装备眼睛都有点红了,李勇也不管他们羡慕不羡慕,看到组装好的六零炮指着左面的小碉堡道:“左前方一百三十米试射一发。”

    话刚出口‘咚’的一声,一发炮弹打在了小碉堡的左后方,李勇接着说道:“向右偏移十米试射一发。”话一出口又是一发炮弹打在了小碉堡的右面两米处。

    这第一次真刀真枪的较量战士们还是有点紧张,按说平时训练的时候打的很准了,炮弹也没少消耗,可是这一真打起来还是有点慌,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也打不上,速度到是不慢,李勇的命令一出炮弹就打出去了,但是准确率不行,李勇也没怪战士们,接着命令:“再向左偏移三米试射一发。”

    这一下一发小炮弹准确地打在了左面小碉堡的顶盖上,轰的一声在碉堡的上面炸开了,只见小碉堡里的机枪停了一分钟又重新发射起来,李勇一看知道是碉堡的顶盖没打穿,里面的人被震得有点发晕过了一会又缓过来了,接着命令:“三发急速射。”

    李勇的话一出口只见连着三发炮弹全砸在左面碉堡上面,在一阵烟雾中碉堡被炸塌了,左侧的火力点马上没有了。战士们一阵阵的小声欢呼,这迫击炮的威力总算是发挥出来了,排长高翔和李勇趴在一起,回身瞪了自己的战士们一眼:“喊什么喊,有什么好高兴的,就这么一巴掌远还浪费两发炮弹。”

    战士们互相撇撇嘴都不吱声了,李勇又命令:“目标,右侧的小碉堡,试射一发。”一发炮弹砸在右侧碉堡的右面一米处,“向左偏移两米,三发急速射。”

    又是三发炮弹准确的砸在右侧的碉堡上,连着三颗炮弹都砸在了一个地方,在炮弹的爆炸声中右侧的碉堡也被炸得粉碎。

    李勇看着中间还在拼命发射的大碉堡冷笑着道:“正前方一百四十米,目标敌人的母碉,试射一发。”

    打了两个小碉堡,炮排的战士们也不紧张了,准确度也提高了,再加上母碉比较大,目标好找多了,第一发炮弹就准确地打在大碉堡的顶盖上,可是大碉堡上面冒出一股白烟,里面的机枪啥事没有还在继续射击。

    李勇一看,好家伙这还是钢筋水泥的大碉堡啊,看你的盖子硬还是我的炮弹硬,大声喊道:“十发急速射。”随着通、通、通的炮弹出膛声,连着十发炮弹全砸在大碉堡的上面,前面几发把顶盖打穿后,后面几发从弹洞钻了进去,只见大碉堡在一阵轰隆声中被炸个稀碎。

    迫击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炮身可根据射程的远近做不同的选择,炮身长一般在1~1。5之间;炮架多为两脚架,或者三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与其他常规火炮相比,迫击炮的主要特点是:

    (1)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如山丘)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射击;

    (2)装弹容易,射速高(20~30发/分),火力猛,杀伤效果好;

    这里多说几句,要说这迫击炮的发射速度最大只有每分钟三十发,这已经是极限了,但是我们解放军的神炮将军赵章成在百团大战中曾经用一门迫击炮,在大仰角的情况下用十二个战士为他搬炮弹按引信,自己则操炮发射,以每分钟四十发的发射速度在六分钟内打出去二百四十多发炮弹,一举击溃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这个战斗速度现在还让人无法想象。

    后来据被抓住的日军俘虏交代,只是能看见成串的炮弹从天上掉下来,可是从什么地方打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实际上赵章成将军的战斗位置离敌人只有几十米,这一个大队也就是一个步兵营的小鬼子完全是被打懵了。

    (3)质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强,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

    (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造价低。

    迫击炮的操作使用亦十分简单,在发现并瞄准目标后,将迫击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依靠其自身质量使炮弹底火撞击炮管底部的撞针;或者依靠其自身质量滑至炮身底部,待射手操作释放撞针后,撞击炮弹底部底火。底火被击发后点燃炮弹尾部的基本药管,随后捆绑在弹体外面附加药包内的火药亦被点燃。

    虽然炮弹与炮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炮弹滑落,但是弹体外部的闭气环仍能形成极大的膛内压力,推动炮弹出炮口并飞向目标。迫击炮的这种发射原理决定了迫击炮弹不能与炮管紧密贴合,因此不能依靠膛线使炮弹产生旋转以稳定其飞行方向,转而使用尾翼稳定装置来保证其飞行姿态。

    因此,所有的迫击炮弹均带有尾翼。典型的迫击炮弹在结构上除尾翼外,还包括引信、传爆管、炸药、弹体、闭气环、基本药管、附加药包、底火等零部件。

    所谓的迫击炮实际上也是一种滑膛炮,它没有膛线,是打击面目标的一种步兵武器,是野战步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之一,因为重量轻,结构简单,步兵携带较为方便,直到现在一直被步兵所青睐,但是用它来打击点目标并不是这种武器的长处,李勇也是没办法,如果不用迫击炮以现在特务连的装备就只能是和兄弟部队一样派战士往上送炸药了。

    李勇不想在第一战斗中战士们出现伤亡,也只好让战士们用打击面目标的迫击炮来打击点目标了,特务连的运气还算不错,敌人这几个碉堡修建的并不牢固,用迫击炮也解决了问题。

正文 第三十章 客气的刘旅长

    步兵用来打击点目标最好是用随身携带的直瞄武器,比如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有了这种武器对付敌人的碉堡老战士一发装弹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这两种武器,美国等同盟国在二战中生产的野山炮和小鬼子的九二步兵炮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几种武器特务连都没有。。

    没有对付坚固目标和装甲目标的武器目前是特务连的软肋之一,李勇暂时还没有解决的办法,部队的武器只能靠缴获,缴获来的武器是人家有你才能有,当然不向他在后世的时候到库房里领装备那么方便。

    被碉堡里的机枪火力压制了好长时间的兄弟部队战士们在呐喊中冲了上去,李勇看到兄弟部队冲上去了,对着身边的高翔命令道:“帮完忙了,把炮拆了咱们准备撤。”

    正在这时那个背着驳壳枪的指挥员跑了过来大声喊道:“同志,别忙着走啊,我们还没表示感谢呢,我们首长过来看你们了。”

    说着话的工夫从远处走来几个首长模样的人,旁边的指挥员看着李勇和王成德介绍道:“这是我们旅长,你们两位怎么称呼?”

    李勇和王成德忙立正敬礼:“二纵四旅二团特务连,连长李勇,指导员王成德。”

    对面的首长看了看李勇和王成德:“四旅二团?你们团长是谁?”李勇立正回答:“报告首长我们团长叫赵劲。”

    只见这个首长想了想:“你们四旅的旅长老陈和我很熟,二团的赵劲我也有点任象,你们团什么时候冒出你们这个特务连?一个连就有四门小钢炮,还有四挺重机枪?你们团的家底我知道一些,总共才那么几挺重机枪,都弄你们连里来了?这样,把你们连集合起来让我看看。”

    李勇和王成德让李玉明吹哨集合,几分钟后部队集合完毕,这个首长带着好些参谋类的指挥员走了过来仔细观看。

    目前我西北野战军还没有装备戴钢盔的部队,这回这些人算见识到了,好几百人全是美式1作战头盔和自动武器,挎在胸前的汤姆式冲锋枪,抗在肩上的捷克式轻机枪,摆在地上的马克沁重机枪和小炮,没有补丁的灰军装,有点奇怪的背包和草绿色背心,反毛皮的高帮战斗靴,还有挂在脖子两边的香瓜式手雷,是怎么看怎么奇怪。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军人配备的头盔主要是为了应付恶劣的作战环境,后来血腥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头盔的认识,当手榴弹和各种各样的炮弹呼啸而至的时候,许多士兵因为四处横飞的弹片而伤亡,一九一五年的战争,交战双方百分之八十的伤亡是由爆炸后的弹片造成的。

    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