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里也混惯了,战斗力不可小视,关键时候还是可以拼命的。

这样一来,主城宜川的守军已经不到两千人了,西北野战军三、六两个纵队到了以后,战士们顾不上休息,马上开始强攻,大家都以为这个宜川国民党的军队只剩下有限的几千人,还能有什么战斗力,还不是手到擒来,一个攻击就拿下。

可是事与愿违,西北野战军三、六两个纵队的强攻很快被二十四旅给反击下来,部队随即又发动了几次强攻,可又都被敌人的密集火力打了下来,几次攻击不但没有取得什么效果还带来了不小的伤亡。

战士们急了,一些基层的指挥员也急了,连刘勘的主力大兵团都被老子吃掉了,还在乎你一个小小的宜川,来了两个纵队都拿不下一个被打得七零八落的二十四旅还怎么跟彭老总和习政委以及野司的首长们交代?还算什么野战军的主力纵队,大家都准备再一次发动硬攻,不信就啃不掉它。

察觉到部队急噪情绪的三纵队司令员许光达马上叫停了战斗,命令部队停止攻击,仔细研究一下敌人的火力和兵力部署然后再行决定怎么攻城。

仔细观察了整个战斗经过的许司令认为别看这宜川的敌人二十四旅兵力不足,但据险防守也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几次攻击未果说明指战员们还是有点轻敌了。

这宜川主城和城外的两个支撑点就象一个伸出两条前腿的王八一样,不但是身上有硬壳还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要想拿下这个宜川还真要下一点工夫,出发的时候彭老总让出动两个纵队并不是没有道理。

城外的两个支撑点和主城互为犄角,用火力来互相支持,攻一则动全身,前几次攻击就是因为受到了敌人交叉火力的打击而伤亡颇大。

在两个纵队联合召开的战前会议上,许光达司令员认为要想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宜川就要首先打破敌人的三角支撑点,两处佯攻,来牵制敌人的火力与兵力,对一处阵地进行真正的攻击,先打掉他三个支撑点中的一点,弄折这个硬盖王八的一条爪子然后再对别的阵地下手。

许司令员的提议被一致通过,这个被选中做为真正攻击目标的阵地就是七郎山,许司令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因为七郎山上有敌人的炮兵阵地,这个炮兵阵地因为高度上的优势,给我军的前几次攻击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

只要能拿下七郎山就可以对其余阵地上的敌人进行居高临下的火力压制,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部队的伤亡。

许光达,原名德华,湖南长沙人,1908——1969,1926年入黄埔军校,29年到洪湖苏区,任工农红军第六军参谋长,17师师长,32年作战负伤赴苏联治疗和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二旅旅长,也是贺龙元帅的老部下,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三纵队司令员,二兵团司令,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的首任军长,五五年封大将军衔。

许光达将军为大家所熟悉,就不过多的介绍了,这是一个上过黄埔军校,还到苏联啃过黑面包的将军,在当时普遍文化水平都不高的解放军部队里得说是一个异数了。(苏联的黑面包在东北俗称大咧吧,那家伙确实是大面包,跟个枕头没什么区别,搞不懂俄罗斯人为什么要把面包做成那么大)

还有一点要说的,五五年授衔后,许光达将军认为自己的贡献比不上其余的九个大将,是自己认为,要求中央对自己降一级使用,中央同意了将军的要求,所以我们国家的大将军衔都是四级干部,只有许光达将军自己是五级干部,啥也不说了,那个时候的老共产党人办事真是让人从心眼里佩服,不佩服都不行。

开完战前准备会议的三、六两个纵队马上又开始了对宜川的攻击行动,这次行动由许光达司令员来指挥两个纵队,虽然都是纵队一级的部队,级别一样大,但也要有一个统一的指挥。

前文介绍过,六纵队罗司令员也是个很厉害的将军,但要和许司令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再说部队里是讲资历和威望的,不论是资历、能力还是威望,由许光达司令员来指挥两个纵队都是众望所归的。

这时候就看出人多的优势了,两个纵队的战士分别对宜川的主城墙,城外的七郎山,凤翅山同时发起攻击,目的是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不能对西北野战军的主要攻击对象,城外的七郎山进行有效的支援。

许司令在会议上给各级指挥员下的命令是,不管是主攻还是佯攻,都要想办法开动脑筋,尽量来减少伤亡,象那种不管不顾硬往上冲的做法绝对不允许,我们战士们的生命都是最宝贵的,要尽量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对七郎山攻击的是三纵队的一个主力旅,这个旅在正面攻击的同时还派出了一支小部队,化装成了国民党守军的样子,由侦察营长带队,从后山的一条小石头缝隙里爬了上去。

这个三纵队的老侦察兵带着战士从连闯数道封锁线,一直摸到山顶敌人阵地的指挥所,等指挥所的国民党士兵发觉情况不对的时候,战士们的手榴弹已经成群扔了进去。

几十颗手榴弹在一个房间内爆炸的效果是可怕的,转眼间随着爆炸的冲击波从房间内飞出了胳膊、大腿等人身体上的各个部位的碎块,等战士们端着枪冲进去的时候,屋子里的残肢碎肉崩的满墙都是,脚底下的血都能把鞋沾住,人别说是活的,连一个完整的都没有了。

敌人设在七郎山山顶上的指挥所一被打掉,防守的部队一下子军心动摇,人无头不走,没了指挥的守军乱做一团,山上和山下的战士们一夹攻,很快把这个张汉初认为没个十天八天都拿不下来的阵地打掉了。

占领了阵地的三纵队指战员高兴得眉飞色舞,一,是因为占领了这个城外的制高点,为以后部队的攻击发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因为这个七郎山上有一个完整的炮兵阵地,被步兵冲到眼皮子底下了炮兵还能有什么办法,你总不能把大炮上刺刀吧,举手投降就是了。

整整二十几门火炮啊,还有大量的炮弹,二十四旅炮兵的弹药库也在这个山上,都是宝贝呀,这在三纵队的战士们眼里已经是发了大财了,谁让咱八路军穷啊,以前能缴获几门炮就是了不得的大事了,战士缴获了重机枪都算立大功,何况是这美国造的大炮了。

有的战士乐得把自己的脸往大炮的筒子上贴,有的就赶紧告诉,这炮都是刚打完的,炮筒子还是热的,别高兴懵了把脸皮烫掉了。

冲到山顶上的我军指挥员也高兴的发狂,这个指挥员大喊大叫地指挥他的兵把缴获的大炮都要保管好,一个零件都不许丢,一颗炮弹不许少都要搬回去,这就是咱们旅以后的家当了,谁敢把大炮弄坏了我关他禁闭,战士们则是笑嘻嘻回答他们的旅长:“放心吧,都宝贝着那,弄不坏。”

如果李勇在这里肯定会对这个指挥员很熟悉,这个和战士们一起冲到山顶上的指挥员就是他以前打过交道还互相帮过忙的九旅的刘旅长,他们旅就是七郎山的主攻旅,九旅也是三纵许司令员手里的一支能打硬仗的拳头部队。

山顶上的刘旅长发现城外另一处阵地凤翅山上的敌人官兵正用机枪火力对山下的攻城部队疯狂地扫射,战士们被火力压制在城下动弹不得。谢谢大家支持,推荐票过两万了,老巴心里挺高兴,知道有些朋友不爱说什么,但老巴心里是有数的,再一次谢谢大家。最近一段时间QQ不知道什么原因上不了,和责编联系不上,有点郁闷。(!)

正文 第217章 活捉张汉初

占领了宜川城外内七郎山的战士们,到了山顶马上就发现城外另一处阵地凤翅山上的国民党军队正用火力对山下我军攻城部队进行封锁。

这还了得,刘旅长命令战士们把刚刚被抓到的炮兵阵地上的俘虏都押过来,然后开始训话:“都给我听着,想死还是想活,想死很简单,一颗花生米就可以马上解决掉,想活就要给解放军立功,现在就有个大功劳等你们去拿,你们干不干?”

被俘虏的内七郎山上的国民党官兵都急忙问有什么大功劳可以免除一死,只要不枪毙,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刘旅长指着对面的凤翅山:“用炮火把凤翅山的火力打掉就算你们为解放军立大功,有没有把握?”

俘虏谁还敢说没把握,这个八路的长官脾气太大,弄不好还真就可能把你给咔吧了,当兵的给谁干还不是干,这些还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帽子上青天白日的帽徽还没摘掉的士兵在三纵刘旅长的指挥下,计算、瞄准、装弹,然后在口令下对凤翅山的国民党阵地进行炮火轰击。

还别说,在解放军指挥员枪口威逼下的国民党俘虏炮打的真不错,一阵猛烈的炮火攻击把凤翅山上的国民党阵地炸的浓烟滚滚,死尸遍地,凤翅山阵地上没被炸死的士兵大骂着喊:“***,瞎了狗眼了,怎么打起自己人了?”

有的心眼多一点看着不断打过来的炮火马上明白了,什么瞎眼了,这是阵地被共军占领了,被八路抓住了敢不卖命吗?

再说城内的张汉初张大旅长,他觉得象宜川这么坚固的城市就算是守不住也能坚持几天,没想到一天还没到城外的主阵地内七郎山就被共军拿下了,看来这共军是真厉害,不怪刘勘全军覆没,是怪我们党国气数已尽。

就在张汉初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时候,一个亲信手下给他出主意:“旅座,现在顾不了别人了,趁天马上就黑了,城还没破抓紧走吧,三十六记走为上。”

张汉初有点顾虑地说道:“昨天开会的时候我还跟弟兄们说要先守一段时间,然后再带他们一起突围出去回西安的,这么走了是不是有点背信弃义了?”

“旅座,什么背信弃义不背信弃义的,现在这个形式能把自己保住就不错了,还想什么兄弟?再过两小时天就黑了,城东北角有个小水门,是过去老百姓担水走的,后来堵死了,咱们是不是把它挖开,从那里偷偷走?”

二十四旅旅部灯光昏暗,坐在椅子上的张汉初两眼呆滞,蜷缩在军大衣里前思后想,宜川看来是守不了多长时间了,要跑还真是要抓紧了,等到城破的时候想跑都跑不掉,想到这里张汉初对这个下属说道:“好,今晚就走,但不能挖水门,那样一来动静太大,咱们还是走城墙,你预备好绳子,带两个卫兵,天一黑咱们就走。”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天也越来越黑,西北野战军的两个纵队还在不停的攻城,宜川城不大,大队人马施展不开,两个纵队各用了一个主力旅来攻城,其余的纵队主力把宜川围成了铁桶一样。

张汉初临走前看了一眼自己的办公室,看了看周围的房子:“哎,住了这么长一段时间还是有点感情的,本来想在这个小地方当几年土皇帝,享点清福,没想到共军来的这么快,众位兄弟,对不住了,不是我张某人心狠,是实在没有办法,你们要怪就去怪共军来的太快了。”

“旅座,快走吧,咱们出去以后还要在大山里和共军捉迷藏,时间有限。”

凭借对宜川地理的熟悉,借着夜幕的掩护,这张汉初只带了三个卫兵,在一个攻守双方都没注意的城墙犄角处悄悄地溜了下去。

张汉初被卫兵用一根绳子系到了城墙下,可是由于天气冷,卫兵的手没抓牢,这国军的张大旅长因为伙食太好身体又很重,所以绳子从卫兵的手里一下子滑了下去,张汉初被狠狠地摔在地上。

这要是放在平时,张汉初枪毙这个卫兵的心都有了,可是现在却不行了,身边只有三个人,还要指望这三个人能把他从这大山区里弄出去。

张汉初和几个卫兵的身影跌跌撞撞地消失在夜色中,什么当初不成功则成仁的誓言啊,什么党国的雄心,什么一起的兄弟呀,现在都顾不上了。

宜川城外,一条小路上走来两个挑着担子的人,仔细看一下就会明白,这是两个穿着灰军装的军人,年纪都不小了,一身灰旧军装上的补丁落着补丁,虽然身上的衣服很破烂但两人的精神状态却很好。

一个说:“老张,快点走,同志们还等着吃咱们蒸的大馒头了。”另一个却说:“那也不能太快,这天黑路滑的,一个不小心把担子丢沟里去怎么办?回去再蒸也来不及了,同志们还不得饿肚子?”

听这俩人说话的口气就能知道,原来这两个挑着担子的人是西北野战军三纵队某部的两名炊事员,正在给前线的战士们送饭。

就在两个人走一路说一路的时候,其中一个炊事员突然看见前面不远的地方影影绰绰地好象有几个身影在鬼鬼絮絮的走过来。

两个人别看是炊事员,不是什么战斗兵,但也都是当了多年兵的老八路,警惕性很高,俩人忙放下担子,把扁担抽了出来,隐蔽在一块大石头后面等那几人过来,炊事员是没有枪的,但没有枪并不能代表什么,没有枪也一样办大事,八路军的炊事员一样能上战场。

鬼头鬼脑走过来的几个人正是国民党宜川守军的最高长官张汉初和他的几个卫兵,张汉初从城墙上掉下来的时候摔坏了腰,这时候正在几个卫兵的搀扶下逃命,没想到却在这里碰上了两个解放军的炊事员。

两个炊事员等这几个人走到近处的时候猛的从石头后面蹦了出来,举着手里的扁担大声问道:“什么人?哪部分的?举起手来。”

张汉初听到这几句大喊连魂都要吓飞了,完了,完了,到底还是碰上解放军了,这下可完了,老婆看不着了,姨太太看不着了,孩子也看不着了,金条、大洋都看不着了,一切都完了。

可是等这张大旅长和几个卫兵定下神来一细看,**,原来只有两个人,手里拿的还不是什么武器,只是一根挑担子用的扁担,扁担旁边还有几个铁桶,看明白了,这不是什么解放军的大部队,只是两个做饭的。

看到这一切,几个人的心眼又有点活,我们有四个人,虽然旅长腰坏了,但还有三个卫兵,这三个人手里可都是真家伙,如果把这两个八路的炊事兵解决了没准还能跑出去。

解放军的这两个炊事员是干什么的?当兵多年的老八路了,大场面见多了,心眼多的很,见这几个小子眼睛不住地乱转就猜到了几人的想法。

其中一个炊事员说道:“怎么地,看我们手里没枪心活了?告诉你们几个,这是我们三纵队的防区,周围巡逻的战士有的事,只要枪一响,我保证五分钟内人就会到,到那时候你们想投降都没门了,不拿枪把你们突突了也得用刺刀把你们挑了,想明白了吗?想明白了抓紧把枪扔下,把手举起来。”

这几个卫兵二心不定,不知道是投降好还是顽抗好,这时候都把眼睛看向了穿着一身士兵服装的张汉初。

这张汉初心里来回核计,这两个八路说的是有道理,三个卫兵用两只手对付两根大扁担肯定不是对手,要想把这两个做饭的八路解决掉只有用枪,可是枪一响解放军的巡逻队马上就能赶到,自己的腰还摔坏了,跑是跑不掉的,怎么办?怎么办?

想来想去还真想出个办法来,什么办法?这张汉初就想,我身上穿的是士兵的衣服,谁能知道我是国军的旅长?抓住有什么了不起的,在俘虏群里混着,有机会再想办法逃出去。

就算是没机会逃,共军不是老说要优待俘虏吗,还宣传说,愿意参加解放军的留下,不愿意参军的回家发给路费,我到时候就说想回家,骗点路费一走不就行了吗?只要能回到西安我不还是一样当国军的官。

这张大旅长打定了主意马上把手一举说道:“八路军同志,我们投降,我们投降,我们都是当兵的,是被国民党抓来的,我们对贵军的政策早有耳闻,愿意交枪。”

他边说还边向那几个卫兵使眼色,几个卫兵到是没什么,你当旅长的想投降我们就跟着投降了,反正我们也是当兵的,解放军对当兵的是真不赖。

几个卫兵把手里的枪也都扔在了地上,然后举起了双手,这两个炊事员一看这几个国民党的士兵把枪都扔了,赶紧上去一个把几支枪都拣了起来再退回去几步远。(!)

正文 第218章 解放宜川

看见几个国民党的士兵把枪都扔了,两个炊事员马上拣了起来端在手里,这手里一有枪心里马上有底气了。

还以为这几个跑出来的国民党当兵的想顽抗,没想到一吓唬就把枪交了,真是熊包加傻蛋,也怪不得这样的部队打败仗。

两个炊事员把枪一端,冲着张汉初和几个卫兵说道:“都楞着干什么,眼睛不是都好好的没坏吗,看到那几个铁桶和里面的馒头了吗?把扁担拿过去,把馒头都挑起来跟我们走,快点,别磨蹭。”

还是手里有枪说话底气足,这两个八路军的炊事员口气马上硬了起来,张汉初几个人没办法,枪都交了还有什么可说的,现在是人家的俘虏了,是俘虏还有什么条件可讲的,再说了自己对手里刚刚拿过的枪是很清楚的,可都顶着上膛火了,这两个八路一个脾气不好或者枪走火就太危险了。

没有办法,现在只能听这两个做饭八路的命令了,三个卫兵有两个挑起扁担,用一个人搀扶着张汉初象解放军的驻地走去,两个炊事员则端着手里的枪神气活现地在后边跟着,谁说咱们炊事班的人只会做饭,看到没,炊事员也一样抓国民党的俘虏,而且一抓就是好几个。

等到了部队驻地,这两个炊事员马上把这个俘虏交给了部队保卫部门,巧了,两人正在和保卫部门的人员交接俘虏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旅长。

这两个炊事员马上向自己的旅长做了汇报,并且说,这几个俘虏不简单,其中有一个年龄明显大很多的家伙别看穿着士兵的衣服,但根本不象当兵的,一身的细皮嫩肉怎么看都象个当官的。

两个炊事员随后又把张汉初说话的口气和表现报告了自己的旅长,并且特别强调,几个年龄小的国民党士兵很在乎这个胖子的意思,做什么也都要看这个家伙的脸色,连交枪都是他说了算。

这个旅长很感兴趣地说道:“是吗,听你们这一说,这个家伙还真可能有点来历,你们两个先别回去,咱们一起去审审这几个俘虏,看是不是有别的什么发现,有问不到的地方你们俩给提个醒。”

不大的工夫战士们把这个穿着一身士兵衣服的张汉初带到了一个临时的屋子里,坐在桌子后面的解放军这个旅长很严肃地观察着面前的这个人,还不时地和身边的两个炊事员交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