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少年之烽火岁月-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估计去的人连活着的希望都没有。

听完汇报的胡宗南没做什么表示,只是让裴昌会等人回去休息,收拢部队,稳定军心,以后的事还要等蒋委员长来拿主意。

在马栏地区休整的西北野战军这回可是彻底放松了下来,当地的政府和老乡把站岗放哨等等杂七杂八的活计全都包了下来,用当地老乡的话来说就是,部队现在的任务是就是睡觉和吃饭,别的什么也不用干。

战士们睡的香啊,从晚上睡到早上,从早上再睡到第二天太阳落山,整个部队驻防的地区是鼾声不断,战士们太累了,宜川战役以后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这时候回到老解放区才等到放心大胆睡觉的机会。

听着部队营区的一片鼾声,帮忙干活的老乡们都心疼的不得了,互相间不停的嘱咐着:“手脚放轻快些,让孩子们多睡会。”

一个老大爷指挥着一大帮的妇女在给部队烧水,这个老大爷嘴里一直在叨咕着:“都给熬累坏了,都给熬累坏了,该死的顽固军,要不是我老汉老了,我也得拿上枪和他们拼命去,喂,你们这帮人是怎么回事?我说的话听到没有?手脚麻利点,晚上让孩子们都洗上一个热水澡。”

烧水的妇女们则是小声地笑着,一个说道:“大爷,您这把子年纪了也想和敌人拼命?到时候怕是把枪当成拐棍使吧?”

这个老大爷蹬了一眼说话的妇女,然后不服气地说道:“你们这些丫头知道什么,想当年老汉我跟着刘志丹闹红的时候可是没少杀敌人,不过现在是真的老了,跟着部队行军是赶不上了。”

“老大爷,您老了怕什么?不是还有我们吗,这回咱们又给敌人来了个狠的,端了它的宝鸡城,照这样下去国民党怕是闹哄不了几年了。说话的正是独立团的团长李勇。”

老人睁大了眼睛仔细打量了一下李勇:“哎哟,这不是李团长吗,你怎么不多睡会?放心吧,再回去睡,晚上肯定把饭菜和热水都准备好,你们吃饱喝足了再洗个澡,把精神头养足了再去打他们个狗崽子。”

“大爷,我真睡足了,你看,这精神头足着呢。”见李勇这么说,老大爷也是拉开话匣子和李勇聊起了家常。

见老大爷和李勇聊了起来,旁边的几个妇女也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解放军的团长,团长在地方上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首长了。

“就这么个小人也能当团长?真的还是假的?看他的样子也就二十多岁吧,咱解放军里什么时候有这么小的团长了。”

和李勇聊天的老大爷耳朵可不聋,他小声吼了一句:“你们几个丫头瞎唧唧什么,知道咱这一片驻防的是什么部队吗?是独立团,是咱们主力里最能打仗的部队,人家李团长也是有名的大英雄。”

“老大爷,您可别管我叫什么团长,我也不是什么英雄,您才是老前辈,您老以后就叫我大勇吧。”

老人很爽快:“好吧,那我也不矫情了,就叫你大勇了,大勇啊,我刚才听你说国民党这帮兔崽子闹腾不了几年了,是真的还是假的?可有什么根据?”

心情很好的李勇当然不能什么都说,但可以根据一些现成的消息给这位老人分析一下,最后李勇说道:“大爷,至打敌人进了边区他们占过咱们的便宜吗?别看他们人多,但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到了后来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你再看看咱们部队,看得准准的,逮到机会就吃它一口,咱们开始的时候有多少人?现在有多少人?你再看看咱们战士们手里拿的家伙,这才不过一年多的光景,要是再过个两年三年的国民党得让咱们收拾成什么样你老想过吗?所以我说敌人挺不了多长时间了。”

李勇的一通分析让这个老大爷和来干活的妇女都很兴奋,都说别看人家年纪小但肚子里有东西,是个当团长的料。

几天休息下来让西北野战军的干部战士彻底恢复过来,战士们的精神头足了,脸色也红润起来,几个月前吃不饱肚子时的一脸菜色荡然无存。

独立团又回到从前正常的训练中,从体能到队列,从五公里越野到战士的五大技术。()

正文 第307章 大独立团

回到老根据地马栏地区的西北野战军休息几天以后体力基本上已经恢复过来,恢复了体力的部队又开始了正常的训练,独立团更是拿出了狠劲头,从班排营的战术到单兵技术是无所不练。

李勇这个团长和大家一样早上起来负重训练,跑步的时候还告诉战士们,不要看咱们团里的汽车多就拿训练不当回事,汽车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还要靠自己的两条腿,咱解放军是用一双铁脚板打天下,好传统不能丢。

几场大战役下来,战士们都感觉到了平时训练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训练中一个不起眼的小细节到了关键时刻就可以救你一命或者要你命,所以训练起来都非常自觉,生龙活虎热情高涨,一切工作又回到了从前时候。

团长李勇有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跟做梦一样,前几天还和战士们一起与敌人生死搏斗,而现在却跟和平时候没什么两样,先前经过的几场大战役在恍惚中有了不真实的感觉。

在主力回来休整的第四天第五天头上,许光达的三纵队也到了马栏地区,只不过是半个多月的时间没见到,现在再一看三纵队,战士们都有了好象十几二十几年没见面的感觉了,有许多相熟的老战友再也见不到了。

这些见不到的老战友都已经长眠在战场上的各个沟壑之中,和荒山和草木和泥土融合在一起,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

这一个来月的时间就象是把一个人的一生都浓缩在一起,然后象放电影一样一下子放了出来,战士们还没什么,只是李勇这个穿越过来的人物觉得有点受不了,精神恍惚。

几天以后有个好消息传来,放在榆林一带训练的新解放战士(宜川战役时抓的俘虏)已经训练完毕,正在赶来与主力部队会合。

王司令员在电话里大声跟李勇说,咱们二纵这回能补充进一万多新战士,光是你们独立团就有三千多,比别的主力旅都要多了,这让独立团更加紧张起来,各项准备工作细致又繁琐。

独立团上次战役抓的俘虏足足有两千五百多人,加上这一次抓的一千多,三千多的新解放战士都等于是另一个独立团了,这样的人员规模对后勤是一个很大的压力,服装、粮食、房子、武器,等等工作让辎重营的营长孙全厚直喊人手不够用。

李勇和王成德让李玉明的警卫连出一个排去帮助老孙他们干活,并答应老孙,只要是新战士一到肯定多给他们分几个过去。

这一天早上,从榆林开过来的大队新解放战士到了,三千多人的规模远远地就被侦察营放在远处的流动哨发现了,李勇和王成德带着团里的各级指挥员出去迎接。

等到沸腾的人群走到近处的时候,李勇惊喜的发现新解放战士里还有不少刚刚出院的伤员,这些伤员都是在宜川战役时负伤的,这是伤好以后归队了,带队的指挥员也是发挥了这些伤员的作用,把这些伤好了的老战士和新解放战士混编在一起,让这些老战士担当补充部队的班排长,有了这些老战士,这几千人的大队人马显的很有条理。

这几百个伤好归队的伤员有好多都是独立团最早起家时候的老战士,和团长李勇感情很好,他们也是李勇为了部队以后扩大时候准备的中间力量。

这时候的李勇也没有什么团长的架子了,把一干迎接新战士的事宜都交给了政委王成德和参谋长方新等人,自己则是一头钻进人群中,挨着个看这些伤好归队的老战士。

这些归队的老战士则是先给李勇敬礼然后笑嘻嘻地和自己的团长开着各种各样的玩笑,李勇不停地和这些老战士握手、拥抱,还不时的给对方一拳头或者一脚,看看他们的反应和身体是否完全恢复了。

李勇的举动老战士们都习以为常了,但那些新解放过来的俘虏战士就有点大眼蹬小眼了,这就是咱团长?长官和下级还有这么开玩笑的?

带着俘虏过来的新战士一路上走了好多天,这些老战士当然知道他们心理想什么,一个老战士瞪了瞪眼睛开口说道:“看你们那傻德行,刚走过去的就是咱们团长,别看年龄小,但本事大着咧,看什么看?咱们是解放军,不是你们以前的国民党,在咱们解放军里干部和战士没那么多的臭规矩。”

第二天独立团暂时停止训练一天,李勇和王成德以及参谋长方新还有各个营的营长和教导员忙的一塌糊涂,这几千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把这些人均匀地分编到各营里去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整个独立团象开了锅一样,班长、排长和营长们不停地往自己的单位带人,新战士被分类造册,会点手艺的到修理和工兵连,卫生兵出身的到胡小莲卫生队去,剩下的到战斗营。

足足乱了一个上午,快到中午的时候总算是有了点眉目,新战士们基本被分配完毕,这一回又看出来老战士的宝贵了,两个老战士一个当班长一个当副班长就可以带出一个二十人的步兵班,这样的步兵班有个十天八天的就可以形成战斗力了。

等到全体人员都安排完的时候,细心的参谋长方新把各种统计数字报了上来,看着方新报上来的数字,虽然说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可政委王成德也是直呲牙,很稳重的王成德这时候不住地往嘴里吸冷气。

看着王成德的怪模样,李勇和李玉明以及通讯排长李佳都很奇怪,政委是个有很多年战场经验的老八路,不至于看到一张统计报表就这么惊讶吧。

王成德没说什么,只是把报表递给了团长李勇,因为不是什么保密性的东西,李玉明和李佳也很好奇地把脑袋从李勇的肩膀两侧探过去。

看完报表的李玉明和李佳俩人的表情与王成德差不多,嘴巴张开有点合不上了,过了好一会李玉明才挠着脑瓜皮说道:“我的老天爷,好家伙,团长,这有点太多了吧,咱们这还叫一个团吗?”

只有李勇跟没事人一样,看完报表嘴里还嘟囔着:“还是少了点,还是少了点,再多点就更好了。”

李玉明实在是忍不住了:“团长,这都七千多人了还不够啊?咱独立团都快赶上别的部队一个旅了。”

“恩,还是不够,要是能再多个一两千人就更好了。”

李勇的话让团部里的几个人是彻底无语了,一个团级规模的战斗部队,总兵力超过了七千人,团长却说人员还不够,再多点更好,独立团怎么就出了一个这么个怪物团长。

李佳这个平时不怎么吱声但却很有心计的丫头也是小声嘀咕了一句:“哎,没有这么吓唬人的。”

政委王成德不由自主地咳嗽了一声:“大勇,我当兵这么多年了,仗没少打,但还真没见过有七千多人的团级部队了,不管是国民党的一个团还是当年小鬼子的一个野战联队,最多也不过是三四千人,这还是加强了的数字,按你的意思咱们团得多少人才够数?”

李勇笑了笑:“怎么也得超过八千,只有过了八千人才能把咱们团的力量全部都发挥出来。”

王成德和团部里的几个人互相看了看,都有点摸不清团长李勇的意思了,八千多人的一个团级战斗部队?可能吗?上级能同意吗?不会说咱们是在胡闹吧?

实际上李勇的心理这几个人并不知道,七千多人看着是不少,但那只是因为独立团还是一个团而已,如果番号改为一个旅就不算多了,李勇的目的是想在西北野战军里成立一个取消连与团编制,由班、排、营组成的能够快速反应的旅一级战斗部队,按现在的话来说是叫快反部队,算是当时的一个新生事物吧,独立团的番号只是一个过度而已。

不管这几人是怎么想的,按李勇的要求各项工作还得照常进行,第二天一大早独立团的全部人马就拉了出来,不论是男兵还是女兵,不管你是团长政委还是炊事员,每一个人都要进行负重的体能训练。

七千多人的大队人马,都有点浩浩荡荡的感觉了,边喊口号边跑步的独立团很是扎眼,兄弟部队的指挥员看着独立团的规模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有惊讶的,有好笑的,有说各种各样怪话的,更多是则是怪王司令员太偏心眼了,弄出来一个怪物一样的部队来。

跑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营,营长李江国的胸脯腆的老高老高的,在跑动中不时地带着战士们喊口号。

一营经过补充以后全营的兵力超过了七百人,这让营长李江国的底气足的很,李江国的心里更是有个不爱说出来的小九九,别看咱和兄弟部队的指挥员一样都是营长,但咱们的一个营的战斗力至少也能顶别的部队两个营。()

正文 第308章 闲着没事找小莲去

补充了大量新解放战士的独立团总兵力超过了七千人,这在整个西北野战军里还是头一回,这样的团一级战斗部队在整个野战军里都引起了轰动。

西北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里装备最差和人员最少的一支部队,最初有的团连一千人都不到,七八百人就算是一个团了,能有两千人就是个了不得的大团了,象独立团这样的规模和建制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因此兄弟部队的干部和战士看独立团的人有时候就跟看怪物一样。

不管别人怎么看,也不管别人怎么想,独立团的人才不管那些,该怎么地还怎么地,一个个都牛的不得了,特别是那些打过了几仗的老战士,对独立团有了很强的归属感,拿部队当成自己的家了,有的战士私下里还互相辩解,别看咱叫独立团,团咋了?人员不比别的部队一个旅少多少。

用李江国和张劲松等人的话说就是,看着眼红了?眼红你们也去抓呀,嫌武器不好可以从敌人手里抢吗,又没人拦着。

经过了重新组合的独立团每一个营级战斗单位都超过了七百人,特别是辎重营,人数都已经快到八百人了,是整个独立团里人员最多的一个单位。

分配人员的时候有的人认为把大量的战士放在辎重部队里会降低部队的战斗力,辎重营的人员是不是太多了点。

李勇则不这么认为,部队的机械化程度越高,火力密度越大,对后勤的要求也就越高,道理也是很简单,打个比方说,一支老式的三八步枪有一百发子弹就够战士们打一场大的战斗了,但换上了连发的汤母式冲锋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就不一样了,一百发子弹连一个小时都用不到就光了,这还是节省着用的,如果战斗打到最激烈的时候,一百发子弹可能不大的时间内就会被*出去,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火力密度,主管后勤保障的辎重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没有充分的后勤保障一切都是空话(这是在朝鲜战场上战士们用血的经验和教训换回来的,也因为朝鲜战争成就了新中国的第一位后勤部长,大名鼎鼎的洪学智将军,都是后话暂时不提)。

经过十几天的整合以后,独立团的各项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新战士和老战士一点一点地在一起磨合,别看独立团有七千多人,猛的一看象一个庞然大物,但要想形成李勇想要达到的战斗力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才行。

新战士人多的是好事,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坏事,为什么?就因为太多了,独立团吃着有点费劲,有点消化不良的意思,整个独立团里到处都是新战士,别看他们的武器装备和老战士差不多,但要象老战士那样有战斗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李勇在团党委会上告诉各级指挥员,别看这些新战士穿的和我们一样,拿的武器也和老战士一样,打冷眼一看没什么区别,但要从内心做到和我们一样就不容易了,打起仗来武器是一方面,主要的还是要靠人员自觉地主动的去战斗,这样的部队才是一支有着极为强大的战斗力而无敌的军队,因此现阶段除了必要的军事技能训练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对新战士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人民军队这个大家庭中来。

政委王成德很同意李勇的观点,在这一点上王成德的认识不比李勇少,这个老八路出身的政工人员很清楚思想教育与部队战斗力的关系,人民军队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靠的就是强大的政治思想工作才战无不胜而屡败强敌。

不过做政治思想工作是一个需要耐心而又细致的工作,李勇李大团长可没什么这份耐心,把工作都推给了政委王成德以及一干营长和教导员们,自己则是给出了几个主意之后就溜之呼也了。

看着打定主意要跑的李勇,对他很了解的王成德也是一点招法都没有,私下里和李勇沟通说,你这家伙别贪图清闲,政治工作也有团长一份,我是团党委书记,你小子是副书记,咱们团工作干不好,砸锅捅娄子你也跑不了。

李勇则只是嘿嘿笑着说:“知道了,政委同志,不过我这点能水你这个老大哥最清楚了,你要是都没辙我更没法,还是那句话,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去找能人啊。”

谁是能人?一纵队三五八旅的余秋里政委呗,反正现在整个野战军都在一起休整,互相间离的都不远,独立团的车还很方便,有问题就去找余政委。

李勇这可不是瞎出主意,咱们前文曾经说过,在整个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里,做政治工作余秋里政委是最顶尖最厉害的人物之一,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大纲里有很多就是他的思想,别看李勇是穿越过来的,干政治工作他也不是余秋里政委的对手,可能连王成德都比不上,这也是他大撒手的原因之一。

李勇现在的心态是,部队的训练交给参谋长方新,政治工作有政委王成德,自己就只管打仗,既然仗打完了部队在休整,该溜达的时候就得溜达溜达,该放松的时候就得放松,什么事都管还不得把自己累糊涂了,诸葛亮厉害吧,事必躬亲,结果如何?五十多岁就累死了。

往哪里溜?这还用说吗?去找胡小莲啊,这么多天没和这小媳妇好好沟通沟通了,李大团长都快憋出毛病来了,以前不知道滋味还无所谓,可是一但尝到甜头再想忌口就不太容易了。

胡小莲这小媳妇好啊,有人问,什么地方好?回答是,什么地方都好,从脑袋到脚丫子,从胸脯到屁股,没一个地方不好,该大的大,该小的小,该那样的就那样,那样是什么样?自己琢磨去。

卫生队这一次也是补充进了好多个新战士,独立团按照专业分工,把俘虏的军医和卫生兵一股脑给个卫生队,胡小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