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鹄床⒄趴钩梢桓龃笕馇吹闼蠹凶挪弊雍蟮娜馐咕⒊丁C砍兑幌拢硬弊哟Ψ⒊鲆簧班钡那宕嘞煲簦盖椎耐吩诔读Φ姆醋饔孟孪蚯扒嵛⒌馗┏逡淮危强桌锿泵俺鲆簧感〉那咳烫弁吹纳胍鳌A饺潞笕獗怀逗炝耍盖撞⒉坏酱宋梗挂绦恢背兜侥强槿夥⒆仙踔疗鹦∨菖莶虐招荨>径嗔艘院螅盖妆慊竦昧司椋看沃灰炯赶拢椭朗遣皇欠鸩∫约把现氐某潭龋咳绻牵鸵欢ㄒ佯鹁境隼础�
在揪痧的过程中,被揪的部位是很痛的。我小时候每揪一次,就好像犯人去受一次酷刑。我一面哭一面细声哀求:“哎哟,妈,痛呀!少揪几下,马虎点算了。”而母亲则好言安慰:“儿子,不能马虎呀,你的发痧病很严重,不把痧揪出来是不行的。”她用力扯几下后又接着说:“长痛不如短痛,揪的时候痛几下,忍耐一会就过去了,揪好以后就可免除长久的病痛之苦了!”由于痛得受不了,我便开始挣扎,用手去护着被揪的部位。在母亲一个人制服不了我的时候,她叫父亲来帮忙。父亲放下手中的活计走过来用他的大手压住我,我完全动弹不得了。这时母亲为了把“痧”彻底“揪”出来,不得不抓紧机会,用更大的劲来扯。我则痛得大汗淋漓无法忍受了,便怒火直冒,由细声哀求变成破口大骂,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狗×的妈妈,猪×的爸爸”等都骂出来了。母亲则不管我怎样骂,还是一面耐心安慰,一面用力揪,一直到她认为“痧”被完全“揪”出来了为止。揪完以后,母亲将我扶到床上,我也感到很累了,便很快进入梦乡。说来奇怪,一觉醒来后,病就基本好转了。母亲的“揪痧”疗法,对于伤风感冒这类常见病确是一个不用花钱而有疗效的方法,真能做到手到病除。当然它和其他所有疗法一样,也有副作用,那就是痛。
在我大些在学校里读书时,有时患了感冒,就一个人躲在寝室里采用“揪痧”的办法治疗。
1。5赌场历险记
父亲出门走亲戚或作纸屋常带我去,这是因为在别人家吃饭菜多些,餐桌上总少不了鱼肉,有酒喝,有时饭后还给抽烟。在家里吃饭时,父亲经常喝一小盅酒,但我们小孩只准逢年过节尝尝。父亲也有抽烟的习惯,但在家里是不让我们抽的。而到外面吃时,餐桌上的烟和酒就不禁止我吃。这类东西尝多了以后容易产生爱好。
小时候学抽烟谈不上有瘾,多半是几个小朋友凑在一起学着大人的模样,模仿大人的派头。好样不学学坏样,学坏容易学好难,这是一些小孩们易患的毛病。我们都没有钱买正规的香烟,而是拾地上烟民抽剩的烟屁股,或者将烟屁股收集起来重新用纸卷成一支烟来抽。在街上行走时,只要看到烟屁股就弯腰去拾,因此,我们自己把由烟屁股卷成的烟叫做“弯腰牌”香烟。除街上外,还经常到餐馆、戏院和赌场里去拾。
在我家居住的南县白蚌口街上,在街头一个隐蔽的地方设有一个秘密赌场,赌桌下面不仅可以拾到烟屁股,更可以捡到散落的小硬币,甚至小额面的纸钞,我经常去。众多的赌徒们嘴里叼着烟,挤在乌烟瘴气的一间小屋里,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围着一个大的长方形赌桌聚精会神地下赌。我们几个小孩则弯腰弓背,穿梭于男女脚腿之间搜寻。偶尔不小心挨着碰着了他们,则有可能被误认为小狗给咒骂几句甚至踢上一脚。正当我在桌子底下听着头顶上呼卢喝雉、押大赌小,自己睁大眼睛四面扫视的时候,突然有人大叫一声:“抓赌的来了!”顿时赌场内如沸腾的开水,嘈杂混乱,赌徒们都蜂拥着朝大门口争先恐后地往外鼠窜。我是一个幼童,不可能参与赌博,警察自然不会抓我,当时应该爬在桌子下面不动才是,但我懵懂无知,混乱之中也慌里慌张地挤在大人中间往外跑,到大门口时来不及抬腿被后面的人流压过来而被门坎绊倒。我挣扎好几次都无法站起来,只好龟缩在地,看着密集的脚,穿布鞋的,草鞋的,光脚丫子的,从我头顶、身旁飞过,隆隆的踏地声,滚滚的尘土,吓得我紧闭双眼,我只有听天由命了。然而在轰隆声之外,我似乎还听到有人高喊的声音:“地上有小孩,当心踩着!……。”几分钟后,待到赌场里的赌徒们全部跑光悄然无声以后,我惊魂初定,才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发现全身除沾满泥土外,安然无恙,连毛发都没有损伤一根。但这个惊险场面,现在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真险呀!在那种高度恐慌混乱的场合下,只要有一个从我身上跨过去的赌徒稍不注意,我就有可能被踩伤或踩死。赌徒们往外跑时,发现地上躺着一个小孩,良心的本能使他们跨过而不直接往身上踩,并且互相大声关照。这或者可以说,保护弱小,对弱者产生同情和爱护是人类,包括那些不务正业的赌头们的共同本性吧!
1。6捕蝉
现在商店里地摊上到处摆满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玩具,但在我的童年时代,家里从来没有见到过。斜对门香烟店老板丢弃的一些纸烟包装盒,我们兄弟拾到如获珍宝,剪剪贴贴,收收藏藏。然而由于乡村小镇接近农村,所以我们虽然没有玩具玩,但也能像农村小孩那样,从大自然中寻求乐趣。大自然提供童年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光是各种飞虫就玩不胜数。小时候玩过蝗虫,将大蝗虫捉到后,用线绑着后腿,手牵着线,蝗虫在前面跳,我在后面跟,享受遛蝗虫的乐趣。还玩过蜻蜓,将蜻蜓捉到后,剪去翅膀,放到凳子上,再去抓几只饭蝇,蜻蜓会伸出前面两条腿抱着饭蝇吃,观看蜻蜓的复杂的嘴咀嚼饭蝇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到了晚上就去玩萤火虫。吃咸鸭蛋的时候,只在一端开个小洞,天黑后收集萤火虫放入蛋壳内,再将蛋壳倒放在桌子上,观赏由萤火虫和鸭蛋壳组成的彩色小灯笼。
稍大一些后,常一个人到郊外去捕捉鸣蝉玩。用一根弯成椭圆形的竹条,插入长竹竿一端,组成一个收集蜘蛛网的工具。早晨的蛛网带露水粘性最强。在秋高气爽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清早起来去收集蛛网,吃完早饭后就到郊外去捕蝉。蝉在阳光照射下和风吹拂中,得意地唱着歌儿,我沿着鸣声,偷偷地蹭到树下,轻轻地又十分缓慢地将蛛网伸到蝉的背后,不能碰动树枝,又不能让它发现背后出现的异物,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向背部压去,使它的翅膀粘到蛛网上。蝉被网住后死劲挣扎,发出刺耳叫声,有些个头大翅膀硬的经挣扎后能摆脱粘力而逃掉,在蛛网上留下几个被戳穿的窟窿。一般个头的则是在网上越挣扎被粘得越牢固。我趁它未逃走前赶紧放下竹竿,将其抓获。到中午回家时口袋里能装上5~6个蝉。捕蝉玩主要是欣赏蝉的鸣声,蝉在被捕的过程中大声鸣叫,在当上俘虏后捂在口袋里也会发出鸣声,你唱我和,此起彼伏,共同演奏颇不协调但很热闹的大合唱。
1。7小戏迷
记得幼年期当我的神经系统发育到能系统地接收信息的时候,似乎就对戏曲产生了爱好,正像现在一些幼童对电影电视网吧游戏产生迷恋一样。人从晓事的时候似乎就离不开精神生活,不过时代不同条件改变,精神食粮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我们那时电影和广播只有大城市才有,小镇上人们平时的唯一文娱活动就是看戏,主要看花鼓戏和皮影戏,有时也能看到杂技。当年白蚌口镇上有个小戏院,我几乎每天光顾。看戏没钱买票,就想方设法不择手段混入。
当观众开始入场的时候,我站在戏院门口台阶高处翘首左顾右盼,希望能遇上一位认识的大人,走过去叫声伯伯或婶婶带进去,或者碰到要好的朋友,他父亲牵着他的手,我赶上去再牵着他的手冒称他家一员而混入。在接近开演时如仍见不到熟人,就趁着演前入场人多的机会,混入某家人后伪装成他们的一位小成员,或者躲在某大人后面,扯着大人衣角,像捉迷藏那样躲开检票人的眼光蒙混进入。这些办法有时或被检票人当场识破而拦于门外,或侥幸混入以后被流动检查人发现而驱逐出门。当戏已开演而我仍未进入时就到戏院后面去翻墙。当时小镇上的戏院条件较简陋,后院围墙不是砖墙而是竹篱笆,用宽厚的竹片斜交编制而成,竹片间的菱形小孔正容我的小足插入。这种顶端削尖高达2米以上的竹篱笆小时候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翻越过去。在后门亦有人看守的情况下,就只有耐心等待看尾戏了。过去戏院在散场前10分钟左右,看守们自动撤离,大门敞开,让仍徘徊在外不看不甘心的少数戏迷们去饱一会精彩尾戏的眼福。记得后来镇上在旧戏院的基础上盖了一个新戏院,新戏院正式开演前要打擂台,表演通宵,大门敞开,观众自由出入,幼小的我竟去观看了整夜的打擂台表演。
除看戏外,儿时还喜欢看杂技。有个汉寿杂技团常来表演,每次我都必看。像看戏那样,没钱买票,只能用非法手段进入。流动杂技团表演的场地与现在差不多,里层用幕布围起来,外层再用网绳围一圈,幕布与网绳之间有流动看守。我趁着看守背过去的空隙,以最快速度首先钻过网绳,接着钻过幕布。在第一次钻空子的时候,因为没有经验误入演员表演区。当时一个杂技演员正在玩猴拳,观众看到在他的背后突然钻出一个灰头土脸貌若小猴的小孩,开始以为来了一个猴拳表演者,当发现是个钻错空子的小崽子时便哄场大笑。我看到自己钻错了地方正企图向观众方向奔跑,一双大手拦腰将我抱住,我被一个演员挟在腰间悬着身子送出门外。他没有打我,只是说“小朋友,下次可不能这样啊!”可几分钟后我又钻入,混进观众之中了。
1。8大黄狗
家里人口增多,开销随之增大,单靠父亲的迷信手艺收入生活难以为继。于是利用人手多的条件又经营了与迷信有关的小摊生意,贩卖红绿纸张、钱纸香蜡之类。这生意主要靠母亲领着我们兄妹一起做。因为资金少,只能小本经营,进一点货卖掉以后再去贩一点。当年白蚌口镇子小,有些货需从较大的麻河口去进。先由父亲带着哥哥去过几次,让他熟悉了路线,认识了那边的货主,以后就由哥哥和我,以哥哥为主,我只是作个伴儿,他提着贩货的竹篮子,我在后面跟着。
白蚌口到麻河口大约有8里路程,主要沿沅江大堤直走。大堤上有家农户养了狗。小孩子都有这么一个特点,爱跟狗玩,但只能是熟狗;而对于生狗就害怕。因为狗有一个欺生的毛病,见到生人毫不客气,张牙舞爪,吠声汪汪;一些小孩吓得左闪右躲,哭声汪汪。我小时候特别怕生狗。走近农家离老远就盯着那只坐在门前的大黄狗,止步不前。人小,当时狗看在眼里似乎体大如牛,格外吓人。从远处观察,狗也发现了我们,并且正在竖着尖耳圆睁两眼盯着。哥哥催着我走,我则赖在原地不敢动。哥哥其实也怕。路线就只一条,他想另辟蹊径,带着我从屋子后面绕过去,还没走近,那条狗似乎识破了我们的意图,也由屋前绕到屋后拦着。我们又只得退回原地。心里只盼望从屋里出来一个大人把狗管着,农村养狗主要看家,白天全家人在附近地里干活,让狗守在空屋门口,因此根本盼不到人出来。又希望狗能进屋去歇一会或吃点东西,给我们一个偷行的机会,但它始终坐在大门口,虎视眈眈。好大一阵之后,突然看到狗站起来,打个呵欠,伸一下懒腰,瞄了我们一眼后懒懒散散地进入屋里去了。哥哥马上领着我踮着脚尖蹑手蹑脚地走近和试图通过这家农舍。不料刚走过屋门口,狗就一跃而出向我们扑过来。哥哥立即牵着我的一只手猛跑。由于我的脚步短、速度慢,哥哥不得不撒手独跑。这样,他在前头跑,我在后面跟,狗在身后追。我一面跑一面回过头去偷看追得越来越近的狗,不小心绊着一块石头,我被仰天摔倒。正准备爬起来,还没来得及翻身,那只大狗已追上来了,一下就笼罩在我身上,两条前腿踩在我的肩头。在我抬头的时候,我的鼻子正碰着它湿腻的鼻尖。我从圆睁的狗眼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恐怖的面容。我哭着喊着,以为这下不但会被狗咬伤,还可能被咬死呢!但狗在看到我被吓哭之后,并未张嘴咬我,不但如此,还收敛了追逐时那副龇牙列嘴的凶相,盯了我一眼后从我身上撤下。我一脱离险境便立刻爬起,飞也似地朝着远处哥哥站着的方向跑去。
这段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仍感胆寒,但仔细一琢磨却也耐人寻味。我揣摩着那条狗当时是在逗我们玩。狗是动物中最通人性和有感情的,并且也是最爱逗玩的,因而成为人类的宠物。遇到认识的狗,互相缠绵一起,翻跟斗,咬耳朵,逗得不可开交。见到主人或主人的熟人则俯首贴耳,摇尾乞怜,向主人寻开心。它特别喜欢与认识的小孩逗,因小孩也爱跟熟狗玩,小孩摸摸它,它顺势趴下;小孩站起来跑,它立即起身追;小孩向外扔石头,它追出去找着用嘴含着送回来;小孩再扔,它再找再送,不厌其烦,总是与玩的人配合得十分默契,且玩不知疲。这次这条大黄狗见到了我们,虽非熟人但也不陌生,我哥哥随父亲从它门前至少经过了两次,在它的眼里,我们可以算是半熟人,一对无能也决不会伤害它和它主人家的小孩,因此它也无意伤害我们,但它不想放弃与我们逗玩的机会。逗玩的方式大概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参加双方(或各方)都得到乐趣,气氛很友好;另一种则带有挑逗的性质,一方为了取乐,往往弄得对方哭笑不得,或甚至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大黄狗对我们采取了后一种逗法。它先在屋前屋后拦我们的路逗一下,接着为了获得更大乐趣,有意暂时进入屋内,待我们从门前经过时再来追,一直到扑在我身上吓得我大哭大叫,这时它认为自己已逗得够乐了,再高抬贵腿,放我通行。但它却不知道它的这种逗乐几乎使我魂飞胆裂,虽然它并没有对我的身体伤害一丁点儿。
两个多小时以后,当我们贩好货物,再次从这家农舍门前经过时,那只狗只是坐在阶前看着,一声不吭,一动不动,似乎我们已成了熟悉的朋友。
1。9童戒
幼年小孩特别是小男孩似乎都不怎么计较穿,而特别着重于吃。我小时候很少要求父母买新衣服,穿的多是大人改装或哥哥穿剩的旧衣,从未为此闹过。但为了嘴巴,我却常常提出要钱买零食,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就不停地哭呀闹呀,经常挨父母的打骂。
为了解决嘴馋的问题,我曾采用自食其力的办法。有位同学家里开了个小饮食店,常雇用一些小童推销产品,那位同学本人也参加。我通过他的介绍和担保也加入了推销队伍。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贩卖发糕和油饼。店家规定每卖掉4个自己可以赚到一个。店里借给一个竹盘子,我清早起来手托盘子里的发糕沿街叫卖。当经过某户人家听到屋内小孩吵闹,特别哭泣声的时候,就故意在门外大声喊叫:”卖发糕,卖发糕啊!”这时常有大人出来买块发糕哄堵小孩子大张着的哭嘴。卖不完的发糕扣除赚的外如数退给饮食店。早饭以后再去贩卖油炸食品,如油炸蚕豆饼,油炸小鱼小虾饼等。常去兜售的地方是小餐馆和南货店,那里经常有一些从农村上街来卖米卖菜的人或在街上打工的单身男人,在做完买卖或工作后到南货店买碗酒,顺手买1~2块油炸食品呷酒。
钱,人似乎从晓事的时候开始就希望身上有钱,口袋里装得越多越好。我虽然靠卖发糕油饼能赚到钱了,但感到不够,总希望能用别的办法得到。比如碰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从地上拾到,而这种机会的确碰到过,有时在街上的麻石缝中台阶边上拾到过小铜币和小纸币。虽然机会不多,但总想能经常碰到,所以在街上走的时候,老是盯着地面,一面走,一面对路线两边进行搜索。看到地上掉落的钱,就赶快走过去用脚踩着,望一望周围有没有旁人,然后弯下腰装着整理鞋子的模样,偷偷地拾起来。有时看不到钱,看到别的也感兴趣,比如一个踏瘪的纸烟盒或一张折叠的废纸,也要拾起来翻查一番,看里面是否包藏了我所希望的东西——钱。
在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日寇制造卢沟桥事件侵入我国。在国民党统治区物价上涨,钞票贬值,人们不敢使用。买卖东西采用以物易物的方式,比如1个鸡蛋换1包针,2升米换1斤油,十分麻烦。镇上有几家大商店为了方便流通,自行发行一种票据,在一张白纸上写上单位、面值,盖上公私图章。这种票据只准许在本镇内使用。有天我在街上行走,无意中拾到一张被踩得脏兮兮的白纸,翻开一看竟是一张5角的票据。我怀疑这是真的,立即拿到一家杂货店买水果糖,买了一包,店老板还找了我一些零票。我高兴极了。享受几天以后,找的零票也差不多花光了,以后再未从地上拾到,剩下的最后一张票据舍不得花,拿在手上左看看右瞧瞧,突然心里冒出一个歪点子,这种票据制作很简单,何必不仿制几张呢!为了学会刻图章,我到一家图章店偷看了刻章的过程,就躲在家里用木头暗中仿刻,用毛笔仿写了单位及面值。这种仿制自然是十分不真实的。我用仿制的票据再次到那家杂货店去买香烟,一下就被店主识破了。他不动声色,只说无零钱找,要我将票据留下。我自己也感到坏事败露,只好悄悄溜走。
晚上,一位熟悉的同学带一位较大的男孩到家门口叫我,用商量的口气说,他们已打听到我会仿制票据,提出想和我一起搞,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够像,由大男孩写,利用我私刻的图章,要我带上到他家去。我信以为真。走出不远,我感觉上当,就偷偷地将图章向街边掷去。这街道是麻石建造,图章掷落时发出碰击的响声,被大男孩听到了,他用手电在黑暗的街道上寻找,而且找着了。于是我便被他二人要挟着带到发行票据的商店老板那里。老板及老板娘正板着面孔正襟危坐在厅里等着我呢。老板一见人赃俱全,但仔细一看,我不过是一个9岁的小孩,而伪造的方式又非常幼稚和笨拙,于是只是当面教训一顿,我也吓得哭哭啼啼低头认错,便将我放了。幸喜没有通告我父亲,避免了一场挨打。不过这次训戒使我终生难忘。
第二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