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兰特听见了人们的议论,他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别人说什么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他径直向林肯走去。
“格兰特将军,您终于来了。”林肯马上迎上来和他热情握手。
“见到您,我深感荣幸,总统先生。”格兰特第一次来到华盛顿,第一次见总统,他觉得林肯身上有伟人的气质,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和洞察力,心中对林肯总统非常敬仰。
“格兰特将军,这场战争已经打了三年,我们赢得了一些胜利,但都不是决定性的最后胜利。我们最主要的对手是罗伯特·;李和他的北弗吉尼亚兵团。他的队伍虽然在葛底斯堡被击败,但他最终还是渡过了波托马克河退回了弗吉尼亚。在那里又重新组织起了强大的兵团。”林肯说。
“罗伯特·;李是位杰出的将军,他的确不容易对付。”格兰特说。
“我把您请到华盛顿来,就是要告诉您,我任命您为陆军中将和联邦政府陆军总司令。”
“非常感谢总统的信任。”
“罗伯特·;李的部队现在集结在弗吉尼亚北部,拉皮丹河以南、弗雷德里克斯堡以西的荒野和丛林地区。我命令你亲自率波托骑兵团,在这一地区和他决战,务必彻底击溃他的弗吉尼亚兵团。”
“我将竭尽全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执行总统的命令。击垮罗伯特·;李。”
“格兰特将军,我相信你必将负起责任和有所作为。再见。”
格兰特告别总统,立即制定作战计划,他脸上的神情好象要去撞一堵墙,而且一定要把墙撞倒。
1864年5月4日,格兰特指挥10万大军,穿越地形复杂的荒原,向罗伯特·;李发动了攻势。罗伯特·;李派朱巴尔将军率一部人马绕道袭击格兰特侧翼,格兰特一面应战,一面改变阵势,但他的庞大兵团在稠密的丛林里调度有些困难。双方激战两天,互有胜负,打成平局。格兰特现在知道,他面对的是和约翰斯顿或彭伯顿气质大不相同的将军,罗伯特·;李也发现,波托马克兵团已得到了堪当其任的统帅。
接着,格兰特试图包抄敌人左翼,但是他的队伍在行军时扬起的尘土,使罗伯特·;李发现了他的意图;当他的先头部队到达斯波斯西尔法西尼亚时,罗伯特·;李已在那里严阵以待了。格兰特的部队立足未稳,南军就用骑兵发起了攻击,北军先头部队立即溃败,这时,后续部队赶到,击退南军。双方急忙构筑工事,挖掘战壕。这样相持了五天。格兰特随即调动他的左路部队,试图包抄李的右翼,北弗吉尼亚兵团却已又在那里等待他了,而且阵地选择得很好,并筑起了堑壕,格兰特不得不相机行事,安全撤退,继续向侧翼转进,罗伯特·;李也跟着他转移,一同来到盖恩斯磨坊。
双方军队在盖恩斯掘战壕对峙,阵线长达8英里。6月1日,北军全线出击,被李击退。两军在这里对峙了十天,都没进展。两军阵线之间尸体遍地,在炎热的夏季开始腐败,受重伤的士兵躺在那里默默地渴死、饿死、失血而死。最后,北军发动了一次最勇猛的攻击,他们在跳出堑壕冲向敌人之前,各在背部用针别上一张纸条,写明自己姓名和籍贯,以供死后认尸。结果,南军阵线被打开缺口,罗伯特·;李指挥部队开始撤退。
格兰特在一个月内,把战线向敌方推进了近100英里。但这时,他伤亡已达6万人,罗伯特·;李也损失了3万人。北方新兵不断补充进波托马克兵团,罗伯特·;李却没有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他开始收缩阵线。6月12日,格兰特开始把指挥部移往詹姆斯河,他用小股部队吸引住罗伯特·;李,而把主力趁机用船运过詹姆斯河。这时,他本可以挥军进入没设防的彼得斯堡,从而由侧面包围南方首都里士满,但他失去了机会。罗伯特·;李由内线溜进堡内,及时挖好了堑壕。格兰特连续发起三次总攻,都被南军击退,双方又形成对峙局面。格兰特没有足够的大炮攻破彼得斯堡防线。他制定了一个叫“火山口之战”的计划,偷偷挖掘地道通向南军阵线,想在坚固的城墙下面埋炸药进行爆破。但罗伯特·;李识破了他的意图,已挖好的地道被南军发现,他们及时封住了地道,北军士兵有许多人被埋在了地下。格兰特认识到,短时间内攻破彼得斯堡是不可能的,他决定围困住罗伯特·;李,等待时机。
格兰特和罗伯特·;李在彼得堡郊外的漫长阵线整整对峙了9个月。围攻开始时,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到了1805年3月中旬,格兰特兵力已达11万人,而罗伯特·;李只有5万人。如果罗伯特·;李不及时撤退,就可能被彻底包围,全军覆没,但如果他放弃彼得斯堡,里士满就会立即陷入重围。罗伯特·;李试图先攻打北军左翼,打破对彼得斯堡的围困,但遭到惨重失败。这时,谢里登指挥的北军从谢南多亚河谷出击,横扫弗古尼亚,又成功地击退了罗伯特·;李的右翼。4月2日,格兰特突破了南军的中部防线,罗伯特·;李唯一的希望就是向西撤退与约翰斯顿会合了。
4月2日夜,罗伯特·;李的军队悄悄撤出彼得斯堡。格兰特于4月3日进入里士满,接着毫不停留地追击罗伯特·;李。谢里登及时堵住了南军向南逃窜的通路。4月9日,谢里登又挥师占领了向西的唯一通路,罗伯特·;李无路可走了。
罗伯特·;李下令竖起一面白旗,请求与对手会谈。在阿波马托克斯法院小村一所房子里,两位美国内战中最伟大的将军见面了。罗伯特·;李穿上了披挂全新的军装,挎着镶嵌宝石的指挥刀;格兰特穿着士兵服,纽扣没有扣上,也没有带指挥刀。格兰特眼看着英勇的对手心情悲哀而沮丧,这是英雄惜英雄的感情。
格兰特亲手写下了投降条件,双方签字。会谈结束后,罗伯特·;李在门口停留了片刻,眺望门外到处飘扬着是星条旗的一片田野。他一手握拳,缓慢地在他那只戴着长手套的掌心里击了三下。他骑上他的战马“旅客”走掉了。
北军发出震天的欢呼。
历时四年的美国内战,终于以北方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45年4月的一个清晨,俄国著名的诗人涅克拉索夫手捧一大叠书稿来到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门前。他急促地敲着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别林斯基问道:“亲爱的尼克拉·;阿历克塞耶维奇,您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急事吗?”“新的果戈理出现了!”诗人兴奋地喊道。
“您在开玩笑吧!您以为果戈理会象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吗?”别林斯基不以为然地说。
“我一点也不开玩笑,您看完这些就会相信我说的话了。”涅克拉索夫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书稿递给别林斯基。
“那好吧,我先看看,下午1点钟您再来。”别林斯基接过书稿,心中还是不信。
当天下午,涅克拉索夫又来了。他一进门,别林斯基就激动地说:“尼克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我承认您是对的,是新的果戈理出现了。他叫什么?这上面没有写名字。”
“他叫费道尔·;米哈伊诺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工程部制图局的准尉。”
“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您去找他来,我真想马上见到他。”
“这很容易,他现在就在您门外。他和我一起来的。”“啊!他怎么不一起进来呢?”
“他有点胆怯,自己心里没底,唯恐您把他的小说否定了。”
“年轻人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总是没把握,就像您和我当初一样。他们需要鼓励和引导。快请他进来。”
一个苍白瘦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拘谨而羞怯地站在别林斯基面前。
“请坐,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别林斯基热情地说。
“谢谢。”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别林斯基的表情上看出自己的小说有希望在他主持的《祖国纪事》上发表,心里稍觉得轻松,不像刚进门时那么紧张了。
“您的小说我整整看了一个上午,坦白地说,我完全被它打动了。您是位艺术家,真理已对您展现和忠告,象天赋一般落在您的身上,您要珍视您的天赋,对它忠诚不渝,您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告别了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走了。他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样。他长久地伫在街头,陶醉在这幸福而庄严的感觉之中,新的生活开始了。
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莫斯科一个平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贫民医院的医生,所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来到人世,听到就是那些颠沛无望的穷人由于疾病的折磨而发出的痛苦而绝望的呻吟,在这种凄惨悲凉的气氛中他一直长到10岁。
182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获得了贵族称号,全家注册为莫斯科贵族,并且于1831年在距莫斯科150俄里的图拉省卡舍尔县购置了庄园。这处庄园包括达罗沃耶和契列马什尼亚两个相邻的小村,共有100多个农奴,这年夏天,全家来庄园避暑。整个夏天,陀思妥耶夫斯基都尽情陶醉在美丽的大自然之中。他每天都到树林和田野里去玩耍,优美宁静,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使他流连忘返,一直等到天黑了,家里人出来叫他,他才回家。
1834年,父亲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他的哥哥米哈伊尔送到莫斯科契尔玛克寄宿学校读书。兄弟二人开始阅读浪漫主义诗人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的作品,对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838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父亲的安排下,进入彼得堡军事工程学校学习。他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毫无兴趣,再加上严酷的兵营生活,森严的等级制度和没完没了的军事训练,使他痛苦难忍,觉得自己就象在一座监狱里。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常感到屈辱的是,他非常贫穷。学校的学生多是出身于豪门富户的绔绔子弟。他们穿戴讲究,挥金如土,陀思妥耶夫斯基为避免受人嘲弄,只好孤独地躲在旁边。他写信给哥哥说:“哥哥,你抱怨你穷,是这样的。有什么法子呢!我也不富。你相信吗?我从营地上回来的时候,分文不名,在路上又冷又饿,我生病了,可是身上连喝口茶的钱都没有。”在此期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唯一的乐趣就是阅读文学书籍。他不仅看普希金、果戈理等人的作品,而且广泛接触了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外国作家的名著。
1843年8月,陀思妥耶夫斯基终于从军事工程学校毕业,被授予工程兵准尉军衔,入工程部制图局当绘图员。他虽然有了薪俸,但很微薄,再加上不善于安排生活,他依旧很穷困甚至不得不借债。因此他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翻译工作,赚取少量稿费。
1845年3月底,陀思妥耶夫斯基完成了他的处女作《穷人》,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并揭开了他们身上高尚,善良纯洁的感情和灵魂。完稿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很想把自己的小说寄给当时俄国文坛上最有影响的杂志《祖国纪事》,希望能在那里发表。它的主编是批评家别林斯基,在青年人中享有极高的威望。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些自卑,象他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青年作者怎能在《祖国纪事》上发表作品呢!
正巧这个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军事工程学校的同学格里戈罗维奇来了。他已经发表过作品,略有经验。于是他陪同陀思妥耶夫斯基带着手稿去见涅克拉索夫。涅克拉索夫和格里戈罗维奇连夜读了起来,都被作品深深吸引住了,一直读到第二天早晨。涅克拉索夫顾不得休息,急切地把《穷人》又推荐给别林斯基。
1846年1月,《穷人》在《祖国纪事》上发表,受到了广泛的好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举成名。可惜的是,因为思想观点和文学观点的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不久便和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发生了争吵,然后断绝了来往。
陀思妥耶夫斯基非常关心俄国现实,1847年2月,他参加了一个革命团体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积极从事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活动。这时,果戈理出版了《与友人书信选集》,鼓吹和美化专制农奴制。别林斯基写了著名的致果戈理的信,对作家的反动观点进行了严厉痛斥,并提出在俄废除农奴制。这封信以手抄本的形式在进步青年中广泛地秘密流传,成了革命思想界公认的政治纲领。陀思妥耶夫斯基尽管与别林斯基在有些问题上看法不同,但他对这封信却非常赞赏。他设法弄到一个手抄本,拿到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的集会上朗读。
1849年4月23日清晨4点,一伙挎着刀枪的宪兵和警察突然闯进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家,他们一进屋就到处乱翻,把作家的藏书、手稿和来往书信捆成一捆,又把陀思妥耶夫斯基押上马上,然后扬长而去,女房东和仆人一个个吓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时被捕的有彼得拉谢夫斯基小组成员30多人,全都关在彼得保罗要塞的监狱里。11月16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沙皇组织的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1849年12月22日上午7点,寒风刺骨,天色阴暗,陀思妥耶夫斯基等21名死囚被押到谢苗诺夫校场。刑场戒备森严,处刑台三面站满荷枪实弹的士兵。法官宣读死刑判决书以后,神父给死囚们一一吻了十字架。接着,给他们穿上白色的尸衣,三人编为一组,准备分组依次处决。陀思妥耶夫斯基被编在第二组,眼看着第一组的彼得拉谢夫斯基等三人被蒙上了眼睛,分别被绑在三个刑柱上,等待着死亡的到来。行刑的士兵举起枪,开始瞄准……突然,一个宫廷侍从武官来到刑场,制止了射击,传达沙皇的特赦令:陀思妥耶夫斯基由死刑改为4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其他人也被特赦。原来,军法会议处将军在复审判决时觉得死刑过重,上报沙皇尼古拉一世呈请减刑。沙皇为了表现自己的“恩典”,决定“从宽处理。”但为了在精神上摧残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下令演出这场假处决。
1850年12月24日。圣诞节前夕,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押往西伯利亚苦役地。他披枷戴镣,乘上雪橇,在风雪弥漫之中离开彼得堡。到西伯利亚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分派到鄂姆斯克要塞。
苦役犯监狱就是人间地狱。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中,地狱的入口写着“死屋”两个大字,还写道:“到这里来的,放弃一切希望吧。”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来在他描写苦役生活的著作《死屋手记》,就把它借用来称呼苦役监狱。他带着镣铐,在“死屋”里度过了1500多个日日夜夜,他被剥夺了一切权利,跟那些杀人犯、强盗一起睡在一个通铺上,受着种种折磨和屈辱。他到达姆斯克要塞以后,看到监狱里阴森恐怖的情景,神经受到严重刺激,立即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牙关紧闭,昏了过去,从此患上了癫痫病。这种病症后来折磨他整整一生。
1854年3月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服刑期满,获得释放。但接着,他又发配到谢姆帕拉廷斯克服兵役。两年多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晋升为少尉。从此,他在兵营外面有了自己的住宅,可以和朋友交往,还能继续写作了。
1858年初,陀思妥耶夫斯基获准退伍,回到莫斯科,阔别文坛10年之后,他终于又回来了。
重返文坛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继发表了《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等作品,尤其是《罪与罚》的发表,给作家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经济上却处于极端艰难的境地。他的妻子和哥哥相继病故,使他精神上也濒于崩溃的边缘。债主们不断向他讨债,威胁他,要查抄他的财产,并逮捕他下狱,他急需偿还的债务有3000卢布,他多方想法弄钱,毫无结果。这时出版商斯杰洛夫斯基跑来说,他愿意出3000卢布买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有著作的版权,而且陀思妥耶夫斯基还要再写一部长篇小说给他,限期半年交稿。绝望之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迫同意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时正赶写一部长篇小说,精神极度痛苦,癫痫病也不时发作,他根本没时间另写一部作品。合同是1866年4月订的,规定11月1日前小说交稿,可是到10月初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字也没写出来。
朋友们都替他着急,这时有人建议他聘请一个速记员,由他口授,以便赶写这部作品。于是经人介绍,他聘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格里毫利耶夫娜·;斯尼特金娜。安娜非常崇拜陀思妥耶夫斯基,两人密切合作,共用了26天时间,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小说,这就是《赌徒》。10月30日,他交了书稿。两人也因此产生了爱情,于1867年2月25日结婚。这时,陀思妥耶夫斯基46岁,安娜21岁。
结婚之后,两人非常幸福。安娜深情照顾年老多病的丈夫,既是他的妻子,又是他的速记员、秘书、女管家、书籍发行人和销售员。从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安定了,这以后他写了大量作品,包括《白痴》、《群魔》、《少年》、《卡挟玛卓夫兄弟》等举世闻名的长篇小说。
1881年2月9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彼得堡病逝,结束了他苦难的、复杂矛盾的一生。
病菌和病毒的发现者——巴斯德
    一个人吃东西吃坏了肚子,发烧腹泻,医生常会说他感染了病菌,得了急性肠炎;一个人要是得了肝炎,医生就会说他是感染了病毒。现在,人们还经常听说什么“艾兹病病毒”、“蘑菇病病毒”等等,那么,“病菌”和“病毒”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们又是被谁最早发现的呢?
其实,“病菌”和“病毒”都是可以使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它们非常非常小,肉眼看不见,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它们的样子。它们都是被法国杰出的微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的。
1865年,欧洲蔓延着一种可怕的蚕病,蚕大批大批的死掉,许多以养蚕为生的农民,对此毫无办法。
路易斯·;巴斯德当时是巴黎高等师范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他得到消息之后,马上到法国南部实地调查。他首先取来病蚕和被病蚕吃过的桑叶仔细观察,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