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经历我的1957年-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右派难友们以他们刚正不阿的秉性,敏锐犀利的政治眼光,对林彪、‘四人帮‘的倒 行 逆施在中国大地上造成的深重灾难,忍无可忍!他们不顾自己还钉在耻辱柱上,是戴着镣铐 之人,更不顾自己在1957年就因为仗义执言被划入另册而成为阶下囚的经历,硬是再一次地 奋身而起,作为伟大的思想解放先驱者勇敢地吹起号角,向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冲 锋陷阵!
他们在划为右派之后,都经历过充满血和泪的‘改造‘生涯,对错划为右派饮恨吞声委屈不 已,有些人因之还经历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但是,对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 的罪行,他们看得清清楚楚,国难当头,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义愤填膺,按捺不 住心头的怒火。他们每个人就是一座火山,在党和人民遭受危难之际,他们胸中的火山爆发 了,喷出万丈岩浆,直射向那罪恶滔天的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他们和全国人民同 仇敌忾,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
他们一个个都倒下了,但正义的事业胜利了!
他们的英名将万世流芳!毛应星、姚祖彝、王同竹、孙本桥、陆鲁山、刘凤翔及与刘同案被 处决的几位英烈(作者朱正忘记名字)、林昭,还有已被处以死刑而捡回一条命、活着的‘烈 士‘朱希,他们的铮铮铁骨,不仅表现在1957年帮助党整风时的无私无畏,更证明在十年浩 劫中不惜抛头颅、洒鲜血,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向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冲锋陷阵的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
以上述及的诸位英烈及活着的‘烈士‘朱希老人的事迹,基本上都是我从见诸报端及手头的 纪实性书籍中查找到而加以转述的,我向这些也曾是我的右派难友,而后又站在反对林彪及‘四 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最前列,冲锋陷阵英勇献身的英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也向朱希老人 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并感到极为自豪!同时,我也想到,在全国各地,当年被划为右派分子尔后又因‘反对文化大革命‘、‘恶毒攻击无产阶级司令部‘等许多罪名,被枪杀于十年浩 劫期间的英烈们,可能绝不止于上述的几位。他们只是默默地牺牲了,而无人想及他们曾是 1957年的右派,也无人因为他们曾是当年的右派而特别地加以纪念!历史老人将会到何时才 会对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再来一次更公正的评价呢?
从我手头的材料看,对英烈的善后处理,以甘肃省最好。甘肃省不仅向民政部申报,由民政部发布决定,授予毛应星革命烈士称号,发给冤狱费,并根据烈士生前遗愿,由中共甘肃省 委追认烈士为共产党员,省人民政府号召全省人民向烈士学习。毛应星烈士的遗骨,从原葬地起出火化,由平凉地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专程护送兰州,安放在华林山烈士陵园。
为毛应星烈士平反昭雪的一切事宜,早在1980年11月29日就已完成。12月3日《甘肃日报》 从一版转二版转四版用了两个多版面进行报道,为全省人民向烈士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事实根 据。《甘肃日报》并发表社论:《忠骨不朽,真理长存纪念毛应星烈士》。社论上说:
‘毛应星烈士是我国十年长夜里又一颗闪光的星。她代表着我们国家、民族的正气,她不畏 强暴,坚持真理,英勇献身的事迹,将永垂青史,永远为人民所敬仰所怀念。‘
‘毛应星同志是我们民族的好女儿,知识分子的好榜样。‘‘她屡受挫折而不屈不挠,勇于 探索,坚持真理,伸张正义,表现了崇高的情操和可贵气节。‘‘毛应星是人民之星,星光 闪亮,昭示着人民的爱爱仇仇。‘
‘忠骨存正气,英烈励来人。‘
可以与此对照的是,湖南日报社务委员会《关于刘凤翔同志被错划右派的改正决定 》中,对刘凤翔在1970年4月英勇献身的事迹,在文件中只简单地提到:‘鉴于刘凤翔同志1970年4 月被处死刑,1984年11月,经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查决定‘撤消原判,宣告刘凤翔无罪‘,其 善后问题按职工死亡对待。‘烈士生前不为名、不为利,才有了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 集团坚决斗争,英勇献身的壮举,作为烈士生前的所在单位,只以‘宣告刘凤翔无罪‘、‘ 其善后问题按职工死亡对待‘作罢。这样简而又简地处理善后,刘凤翔同志在九泉之下已然 什么 话也不能说了。
写到这里,我心里仍十分难过,那些活活饿死在安西四工农场、酒泉夹边沟劳教农场(包括 高台明水分站)的难友们,他们之中肯定也不乏如毛应星、刘凤翔诸英烈的铮铮铁骨,死亡 使他们永远地闭上了嘴。在十年浩劫的深重国难中,他们已没有机会呐喊,向林彪、‘四人 帮‘反革命集团作最坚决和最后的斗争!他们作为民族的精英逝去得太早了。如果他们还活 着,谁能说,他们不会集结为一种力量,向祸国殃民的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作最后 的冲刺!从维熙的4位‘老右‘朋友:姚祖彝、王同竹、孙本桥、陆鲁山不正是集结于南京, 在作最后的冲刺中,被集体枪杀的吗?这样的民族精英多增加一个,对于正义的事业就多一 份力量。
再说我的亲人景超,他如果能活着回来,在‘十年浩劫‘中,他绝不会沉默。他是个刚正不 阿、宁死不屈的人。对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倒行逆施,陷全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 中的滔天罪恶,他绝不会容忍,而会奋起作坚决的斗争!他是正义事业的一份力量。令人抱 恨的是,大饥馑无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没有给予他这个机会。
写完这一章,不由得我向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几十万被错划为右派的同志,在遭受 了无以描述的屈辱、饥饿、甚至死亡,他们仍忠心耿耿地信任党,相信马克思主义,甚至不 惜抛头颅、洒鲜血,为捍卫马克思主义、捍卫党的事业奋斗到底。这是因为,党的事业和马 克思主义已经深深地扎在了他们的心里,指明了他们终身的道路。这是一种伟大的力量,不论个人有着什么样的遭遇都不能摧毁的。我想,这就是他们不惜一切为之奋斗的真正原因。
一次奇遇·尾声
    1998年9月15日下午,杨康打来电话,说他的一位老乡陈群,40年前曾在酒泉夹边 沟劳教农场同景超生死与共。他50年代在甘肃日报文化部任副主任之时,发过陈群的两 篇稿子,陈群很感激,并同陈群有一面之遇。近日,陈群打听到他还在报社,找到他家里, 他们见了面。谈话中间,陈群说起他同景超生死与共的许多情况,并问到我。但陈群并不知 我的姓名,也不知我原来也在报社工作。杨康认为此信息十分重要,就将陈群的电话及家庭 住址告诉了我。
这太意外了,我十分兴奋。原来同景超共过患难相互比较熟悉的‘三八式‘老干部邹春生,听说在70年代已患癌症辞世,写本书时,我已无法从他那里获得有关景超生 前的任何新的信息。这位难友的出现,无疑将会提供许多景超生前的、为我原来所不了解的 新情况,这对于我真是太重要了。我真想立即见到他。
此时,孙子小亮还住在我这里上学,我还得照顾他的衣食起居。到星期五下午小亮要回父母 家。我拨通了陈群的电话,告诉他,我将于19日下午去他家拜访。陈群说,他同景超有着生 死友谊,欢迎我去他家长谈。
19日下午约4时许,我找到他家。开门的就是他,他热情地说:‘我一直在恭候。‘
他的妻子周大姐就坐在客厅里,她面容憔悴,靠在沙发上,两腿放在面前的木茶几上,腿上盖着毛巾被,看样子是久患重病。她没有说话,也没有露出笑容表示对我欢迎,显得有些冷淡。
但陈群说:‘我老伴昨天听说你要来,就哭了。‘原来作为患难夫妻,她对我这位难友内心 还是很同情的,她感情丰富,也许,由于疾病,由于性格内向,她内心的感情未能显露出来 。
这次,我和陈群长谈了约5个小时。我在他家吃的晚饭,周大姐没和我们一起吃饭。她只静静地听我们说话,没插话。在听我们谈话中间,她有一次用手抹眼泪。陈群立即注意到了,说:‘你看,你看,她又哭了!‘到晚上8点过一点,小保姆扶着她去休息了,走出客厅前,她向我招手致意,仍没说话。
我后来要求和陈群再谈一次他与景超来往之间的事,因为各种耽搁,直到1999年8月18日上午,他才登门到我家。前几次通电话,他告诉我,周大姐的病情每况愈下。这次见面, 我焦急地问到周大姐的病况,他说,已瘫痪在床4个月,话都不能说了,头脑呆钝,只有他说话时还能懂得,用点头或摇头表示个意思,现在每天只能喝点牛奶,别的什么都不能吃,医生已表示回天无术。我感到很难过。陈群曾一再告诉我:‘没有大姐就没有我这个家,大姐能多活一天,我都高兴。‘现在,周大姐的日子不会很长了,这对患难夫妻永别的日子不会远了。陈群沉重地说:‘事情已是这样了,但这个情结我无法解开。‘任何劝慰的语言都 是苍白乏力的。我为他能在周大姐病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竟然登门应邀再一次向我述说他和景超之间的生死友谊,非常感激,非常感动!
这里,就把他几次对他和景超之间的生死友谊的讲述,作出追述:
我是1958年5月8日到洒泉夹边沟农场新添墩作业站的。1955年反胡风运动前,我正在兰州军 区空军司令部工作,地点在西安。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发表后,引起了猛烈的批判 。我和魏钢焰谈起这部作品,不顾舆论如何,仍表示了对这部作品的赞赏。牛汉和杜鹏程也 来找过我,谈过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问题。到反胡风运动开始后,以上和魏钢焰、牛汉见面谈论过的问题就都成了问题,再加有人写黑信诬告我历史有问题,我就成为怀疑对象,被当作胡风分子审查了几个月。到后来审查结束,没把我定成胡风分子。复员后,我调到了省建工局工作。整风中动员鸣放的座谈会上,我没发言,也没写过一张大字报。但到运动后期,根据我在反胡风运动中的表现,给我重新下了结论,说是:‘老右派,思想反动,管制三年。 ‘我就带着这样的结论,到了酒泉夹边沟农场新添墩站。
我一到新添墩,难友们就都知道了我是个‘管制三年‘的右派分子,当时的政策规定对右派分子不剥夺公民权,而我是个‘管制三年‘的右派分子,就引起难友们的议论,不知是怎么回事。
一天晚饭时,我看见景超吃得很慢,别人都吃完走了,他还在吃,有点难以下咽的样子。他说:‘这些天,大家都传开了,说你这个右派分子是管制三年,你怎么就跟别人不一样?‘ 我当时对景超并不了解,所以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笑了笑。景超跟我说话,也只是投石问路。他很谨慎,也没指望我多说什么。
我当时觉得自己的问题最严重,别人没宣布管制,我是管制三年的右派分子,家庭是地主成分,劳教没有定期限,我自己如要解除劳教,一定是全站最后一个。
一到新添墩,我就尝到了无产阶级专政铁拳的滋味,对艰苦的劳教生涯感到苦不堪言。我就动起脑筋来,心想在这艰苦的环境里要设法找出一条生路来。站上有羊群,我注意到放羊的人随羊群活动,行动的自由相应就大得多,我就想争取把羊放上。主意拿定,我给兰州家中写信,要老婆寄些养羊的专业书籍来。收到后仔细阅读,然后找站上的管教干部,说我过去放过羊,放羊有经验,要求派我去放羊。我从接羔、分群等各个方面说了一套又一套 。管教干部以为我真的放过羊,就同意我去放羊。从此,我住在饲养室里,随着羊群早出晚归,在广阔的草场上自由活动,比起在大田里劳动的人就轻松自在多了。到接羔时,有的母羊奶多,有的奶少,就要把奶多的母羊的奶挤出,配给奶少的羊羔吃,我也就乘机挤些羊奶自己喝。我把多挤出的羊奶烧开后,放在床下一个搪瓷盆子里,搪瓷盆子下面是沙子,我刨开个坑放上搪瓷盆,上面盖个木板,木板上再盖上草帘子。夜里,我睡在床上,想喝时就用茶缸舀一缸子喝。我羊奶喝多了,连饭都不想吃,身体非常强壮。后来,我还干上了 赶大车的活,行动就更自由了。
当时,有些劳教分子积极靠拢政府,常常向管教干部打小报告,汇报劳教分子的各种情况。 我从来不打小报告,因为我认为自己问题最严重,打别人的小报告不顶啥用,我一贯也没这个习惯。这还引起了管教干部的注意,有一次就问我:‘陈群,你为什么不向政府靠拢?‘ 我回答说:‘我自己问题严重,我认为主要管好自己就行了,所以没有向政府反映别人的问题。‘这样,我不汇报别人的名声就传出去了。管教干部认为我老实,以后我说些话,他们也愿意听。
景超在鸣放期间写的两篇杂文《略论‘行政手段‘》和《为‘三脱‘干部叫屈》,我都看了,文笔犀利,写出了别人心里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我很佩服。我的胡风分子的问题否定后,写了两篇文章,经过杨康的手刊登在《甘肃日报》上,我很感激,因为这两篇文章的先后见报,正是在政治上为我平了反。我见到杨康问及上面的两篇杂文,杨康说:‘作者王京是笔名,他的真实姓名是王景超。‘所以,我在新添墩见到景超时,对他已有些了解。
景超平时显得沉默寡言,落落寡欢。下工后,常看到他记日记。有一次晚饭后,我和他都靠在一个大土堆的两边,周围再没人,他仍在记日记。一会儿,他走到我身边,笑了笑。我问 : ‘你在写什么呢?‘他说:‘没写什么。‘我说:‘我定为胡风分子就是根据一本日记和其他材料,你还记什么日记?‘可是,第二天,我看到他还在记日记,我就说:‘你在为自己准备绳索。‘他不说话,以后日记仍照记不误。终于有一天,在厕所里,他神色慌张地告 诉我:‘我出事了,记日记的事有人揭发了,怎么办?‘我问:‘日记还在不在?‘他说:‘ 还在。‘我就在地上写了‘丙丁‘二字,他领会了我的意思,就设法把日记烧了。后来,管 教干部训话时说:‘王景超思想反动,现在还在记日记,你记日记想要干什么,你老实交代 !‘景超已把日记烧了,就坚决不承认记过日记。那时,右派分子互相揭发告密很厉害,景超坚决不承认记日记,又没有证据,管教干部没办法,还以为是诬告,就不了了之了。从此 ,我们之间就有了信任。
后来,我还当上了饲养组组长,羊圈需要干杂活的人,我就指名要景超来。羊圈的活轻,有随意性,常用胡萝卜当饲料喂羊,景超干活时就可以随便吃胡萝卜充饥。有一次,我还给了他半碗羊奶,佯称是家里寄来的奶粉冲的,但那时他身体已很虚弱,喝了半碗羊奶就拉肚 子,以后我就再没敢给他喝羊奶。我能大量喝羊奶,肚子不饿,就常常避开别人,把灶上我的全份或半份饭给他吃。
一次放羊时遇到风暴,暴风卷起的石头,把附近放羊的农民砸死了,我早有准备挖了防暴风 的洞,躲在洞里幸免于难。放羊的农民被砸死了,风暴过后,羊群乱跑一气,我就把有些羊收进了我的羊群,找了个地方,过几天‘杀‘一只。说‘杀‘,其实就是把羊脖子使劲一拧 ,羊断了气,再放血,然后剥了皮,开膛破肚,煮了吃。这样,我的食物来源越来越丰富。
后来,我赶上了大车,行动更自由了,有时车走得很远,我还帮景超买过红糖、水果糖等等 ,这些东西在夹边沟都买不到。
夏天,景超说他想吃西瓜。站上生产西瓜,但劳教分子吃不到。我赶大车会运西瓜到酒泉市 或其他地方,一路上可以随意吃西瓜,可不能把西瓜带回站上。有一次,我拉西瓜到酒泉市 去,就指名要景超同我一起去卸瓜、过秤,管教干部同意了。我和景超一路上就放开肚子吃 西瓜,吃了个心满意足。瓜从地里装车不过秤,出售时才过秤。所以无论我们吃了多少都没 关系,我们一路吃了多少西瓜真没个数。
夏收前,我就考虑到偷麦子的时机来了,我得有充分的粮食储备。就写信给家里,让老婆缝 很多小布口袋,装在一个大布袋子里,用一件棉袄,把大布袋子裹在中间,作为包裹邮寄来 。到割麦时,别人割完麦收工回去了,我赶着羊群到地边,就很快地揉搓麦穗除去麦衣,把 麦子装进带来的小布口袋,每袋装10斤左右,埋进附近的沙枣树下,作出只有我自己认得的 标记。夏收结束,我储存的小麦就很可观了。
有一天,景超告诉我,说他想跑。我当面把他批评了一顿,说:‘我们来改造,就要靠拢政 府,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你怎么想要跑呢?‘但我随后就向队上反映说:‘王景超野菜挖 得好,干脆叫他挖野菜去吧!‘第二天,队上就派他挖野菜去了。我心想,挖野菜可以到处 随意走动,有些地方离铁路很近,就可以扒上火车跑,就给他个逃命的机会吧。但他没反应 过来,他的悲剧也正在这里。到了晚上,我看见他背着野菜回来了,心里干着急没办法。他 就这样一连挖了7天野菜,把机会失掉了。后来,他也表示后悔失掉了机会。
景超因为一直挨饿,身体越来越差,面色憔悴,走路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我就让他装病, 找医生看病。这个医生也是劳教分子,我曾给过他一坨羊油。我就让这个医生给他开病假条 ,他装作这儿那儿疼,医生说他有肾炎,让他休息了好些日子。
我到新添墩后,就知道站上对劳教人员家中寄来的粮票一律没收,寄来的钱如数量大就存放站上,不许自己掌握随意花用。存到站上的钱,再要取出用就很不方便。来夹边沟农场新添 墩以前,我挣得的稿费已积存了28000多元,我全留在了家里。当时我母亲也住在我家里, 我已有了3个小孩,老婆在菜铺子工作,每月只有23元的收入,我把这笔稿费放在家里是为了养家糊口。在农场艰苦的生活条件下,我也需要花钱。花自己的钱,我就要摆脱站上的管制。我给老婆写信,让她找人把铁皮罐头设法取开,取掉所装的食品,把人民币放进罐头盒 ,里面再放些砂石之类,使罐头有一定的重量,再把罐头盖子重新焊好贴上标签,用邮包寄来。站上检查邮包时发现不了破绽,我手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